《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读书报告
《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是我第一本读完的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书籍,在此我将对于本书进行简要汇总与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者介绍,书籍结构梳理,书籍内容补充,专业名词积累(菜鸡版),个人感悟
因为我在书籍结构梳理部分运用较多概括性词汇,我会在这些词汇后面加以编号,从而方便在“书籍内容补充”部分,进行很好的对应。本书多个章节选自多篇期刊,造成了章节上的不连续性。
一、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翟学伟老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化,探寻儒学和社会学中国化道路,本书也关注于这一点进行展开。
二、书籍结构梳理
本书从两个方面对于儒家进行了社会学分析解释,分别是理论和造成的影响。
在理论的部分,作者首先进行了儒家的社会理论建构。
我认为作者思路可以总结为对现状的解释,选取儒家核心思想,归纳出底层逻辑,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从底层逻辑搭建框架,结合现代实例进行细化,细化过程反思,再次对于儒家思想特征补充。
作者首先阐述了目前对于儒学研究的现状,不仅是各个学者的观点,研究结果的阐述,还有对于目前儒家的社会学研究的困境的阐述(1),之后关注儒家社会理论的底层逻辑天人合一,从阴阳中归纳出儒家社会理论的起点和其特点(2)。继续比较中西方思维(3)探索思路过后,作者提出西方思考方式不适合用于对中国儒家的研究中。作者从儒家社会理论的起点出发,结合儒家经典著作中部分语句,搭建了儒家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其特征(4),在此框架上,作者开始结合目前中国人群所展现出的社会行动,对于基本框架进行细化(5),之后作者对于自己进行细化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反思,从思想资源利用和对偶生成的角色等级化所存在的余地两方面,指出儒家社会理论建构的实质性内核(6),最后总结得出结论(7)。
之后,作者换了一个角度,将本土社会学视域中的儒家议题延申,探讨儒家所构建的社会秩序。作者仍然从能代表儒家思想的经典语句(8)出发,发现儒家社会秩序的模式(9),从而延伸出儒家秩序理论(10),之后仍然是结合目前中国人群所展现出的社会行动,加上西方对于权力方面相关理论补充,探讨儒家的制度化及其实践(11),而后又从制度延申,对于其造成的社会构造和政治图景(12)进行讨论,建构出葫芦模型(13)。最后又回到了微观,对于儒家社会行为的准则从逻辑(14)和道德性(15)特征进行了总结。
之后,作者抓住了逻辑中的关键“伦”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应在生活中的表现“孝”,作者也进行了分析。
在“伦”中,作者再次比较了部分描述固定关系的经典语句,细化之前归纳出的底层逻辑(16)之后和西方的社会关系进行比较,总结中国人社会关系的首先来自于自然的或生理的。之后对比了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发现“伦”社会学含义(17)。再进行了伦与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角色”比较,细化了“伦”所框定的角色社会学含义(18)。作者之后提出了伦之定理及其演变(19)。对于“伦”有一个了解之后,作者再次将“伦”和在其影响下所展现出的社会行为与西方相对比,归纳出“伦”所构成的中国社会特质(20)。
之后作者讨论了儒家道德的社会实践,抓住了其中的关键“孝”,从微观出发,探讨孝的情感角色化构建及其运行(21)之后结合现实情况和《二十四孝》原文进行对比,归纳出了孝的故事的特征(22)以及其所造成对于个人的影响(23),之后从微观转为宏观,对于孝的社会运行(24)进行讨论。
之后作者聚焦于儒家的关系自我,首先是和西方所说的自我相比较,总结出中国的自我(25),之后分详细比较了了我与身在应用语境(26),归纳出儒家式的自我(27)。之后对于儒家式的自我的实践进行了探寻(28)。
最后一部分作者尝试在在语义互释中构建面子理论(29)。
在实践部分,从几个日常生活分析了儒家影响下的日常生活。
首先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人情与面子。首先,分析了人情的社会文化背景(30),之后和戈夫曼戏剧理论比较(32),得出人情面子的基本含义(31)。之后分析了现代的人情和面子的变化(33)。
其次,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看人情与面子(34)。
然后,是关于耻感和面子的谈论,这部分引用了很多作者的亲身经历。还是先对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在这部分中寻找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35),之后比较了日本耻感文化、中国耻感文化、西方行事法则,也结合了作者自身在日本的感受,探讨了三种行为法则(36),和社会差异所造成的不同耻感(37)。最后回到现实,探讨互联网的出现让面子失效。
之后,关于争议很多的“亲亲相隐”道德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正直与亲亲相隐不冲突,因为儒家在道德和秩序之间,更看重秩序,不能因为道德而丧失秩序。
之后聚焦于谋略,探讨了谋略的文化脉络(38),并从关系向度看谋略(39)。
之后是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比较了西方和中式两种亲密关系的模式(40)。
以上是本书主体主要内容,但是作者还在书后附上了他的三十年本土研究经历。
是一个发现问题(41),分析问题(42),解决问题的过程(43)。
三、 根据结构进行内容的补充
(1)儒家的社会学研究现状:1.聚焦于“关系本位”和零散的概念和专题中,没有统领性框架2.理论多是借助了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关系研究更多是在描述性上呈现特点,从而停留在文化性解释上。
(2)儒家社会理论是“对偶生成”为起点,特点:具有价值导向性的关系运作理论
(3)儒家思想构成基本思路:政治决定天下兴亡,政治治理在日常,日常关键在人伦
西方学术本体论(回到原子,个人,自我,意志)和认识论
西方:自然规律、社会运行等是有待探索的问题,需要学科理论推进
中国:从宇宙直至到社会运行都是给定的
(4)强调差异、对称原则,对偶性关系:xy的对偶性生成了世界,以天然之情,亲情为根本,结构中自带高低和上下,身份差异地位辨认是重点,群体中不可能出现两个相似度极高的人,关系对偶是生生不息的,特征:超稳定
(5)“权宜性”行动框架:既能在行动的规范上不显得违反制度的合理性,但同时又实现自己意图的策略性接入
(6)儒家社会理论建构的实质性内核:
思想资源利用:只用儒家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不够,但是面对宏大社会问题,回归儒家的人文伦理;
对偶生成的角色等级化存在三方面余地:1朋友(有差异,新旧等,但是缺乏明确关系走向、差异性)2“人情”“面子”是人为了自己生存与儒家伦理妥协出的结果3谋略“小人”
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
(7)结论:儒家社会主体结构:中国文化所塑造的圣人对宇宙观的设定,是被假定为由阴阳相互构成的动态结构而演绎出来的生活世界
(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儒家社会秩序的模式分为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行为方式,,微观到宏观,微观宏观是连续统,贯通是儒家社会理论基础
(10)儒家秩序理论:微观受宏观牵引,宏观限制微观方式和方向。
(11)探讨儒家的制度化及其实践的结论:权力的欲望和制度的限制往往是借助“关系”来弥补
(12)儒家的社会与政治图景:儒家的社会是不安分的,社会充满活力、竞争和冲突
(13)葫芦模型:纸质书籍p52
(14)儒家伦理的论证逻辑是从微观到宏观
(15)儒家的道德性特征:通过德性所形成的关系性特征(加强关系性对社会秩序的建立)
(16)伦的社会学发现:类别导致差异,差异引发分辨,有分辨才能互动
(17)“伦”社会学含义:从思想向结构的转向,差序格局的水波纹比喻(石头一圈一圈推出去)和社会网络的研究,缺乏对于等级权力问题的注意,与社会交换理论比较合适,关注社会不平等的形成
(18)社会学角色含义是类,伦的角色含义是交往中的等
(19)伦之定理及其演变
公理:宇宙运行法则和社会运行法则同一,五伦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不只在于儒家的对于五种关系的原则性制定,在于其合法性建立于中国农业文明认可的自然法则
五个定理:
1交往双方地位差异来构成交往的基础,权威者与服从者
2生物优先性优先(每个人都存在先天的差异,智力、出身是社会差别性基础)
3地位递进或轮替
4下位恒常性(相对于鬼神间,比如尊敬祭拜)
5微观与宏观连续性推论(推己及人)
(20)“伦”所构成的中国社会特质:
两方都看到了先天性差异
西方:在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上努力缩小这些差异,设立一套平等或正义的理念来改造这样的社会
我国:认可差异,在此之上设计了一套思想体系,顺应并强化和规范民众的行为得到一种社会建制
(21)孝的情感角色化构建及其运行:儒家设计的互报模式预设了父母繁衍后代,报答变成了理所当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走向角色化,完成了从个人情感向角色中的规范情感的转换
为尊老敬祖的祭祀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培养民德的功效,为此,儒学者一方面将过往圣贤定义为孝的楷模,一方面,借此提供一种政教合一的社会运行体制,孝是自然秩序,把这一秩序转化成一套天下秩序,为了在天人关系中实现从社会秩序向政治秩序的转换,儒家提升了孝的丰富性,精神层面连接了仁,现实层面保留祭拜祖先的基础上,在生理、心理直至社会方面都赋予了孝的新的含义。
(22)孝的故事的特征:《二十四孝》:以极端为例子
(23)对人的影响:已经得知极端案例的出现,要求提高了,便应该将自己的生活看得平常,不应沾沾自喜或叫苦不迭;以人设在寒门背景,孝子在富裕家庭——更具备可传承的社会资源;孝是对人种种考验,无能为力的时候也得有孝心
(24)孝的社会运行:社会构建方面,在疆域辽阔、通信不发达等原生危机下,用孝道来约束人,(联想涂尔干的道德),是在培养家族谱系意识,社会生活无法导向个人,而是以亲情、家世、家谱、宗祠等为基础。
人情社会:人情让此社会缺乏对实施的追究,不倾向理性的判断,社会脱离了人情就冷酷无情
孝-温情-用情理思考-人情面子-互报模式-网状社会
(25)儒家式的自我或者中国人的自我是关系取向的自我
儒家式的欲望我和道德我/现实我和伦理我关系取向中的个人与他人关系中被事先预定好的一套设定,主观我(自己看自己)客观我(别人看自己)(库利)——互动中出来的
(26)我/吾,说话人自己的看法、遭遇或感受
身/己,一般性的自我
(27)先建构伦理化道德化的自我;儒家文化建立了一套共享的关系法则;儒家式的自我p178;中国人习惯考虑方方面面的东西
(28)儒家式的自我的实践:人情和面子保护了权威者的自尊,保证了一个人不自以为是,强化了个人的内在需要与相关他者之间必须维系的感情和社会交换,造成每一个人都敏感于顾及他人感受,被他人意愿左右
(29)面子理论:
脸——向个体展示形象,丢脸
面子——向人们所期待提升的心理地位,体面
强调人情世故,不强调自我实现
(30)人情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实基础是家庭,价值基础是儒家思想,用来表达中国人对世态或者人世间的认知,是对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的基本理解
(31)人情与面子的基本含义:面子(脸面),社会单位的形象塑造和其所产生的社会名望或地位;面子与人情结合起来,是缺乏价格衡量的社会交换
人情含义:稳定地方网络中人们在感情利益上所发生的交换关系
(32)与戈夫曼戏剧理论比较——个人自我和技艺的展示,观众反应是根据表演者的水平决定,
面子——个人表演的重点在于观众如何反应,演员表现好不好,如果表演者与观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演技不重要。
(33)儒家在阐述核心思想的时候会回归到耻和名上,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人情、面子与权力是中国社会运行的基础,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基础;
人情和面子的地方网络转移到了社群组织内部,移至虚拟社会。
(34)人情与制度:制衡或平衡
西方社会建构倾向把人情看成是个人自己的事情,让它和制度设立无关,制度只用来保证或控制社会程序有效运行,个体也只被要求在制度框架内实现他的自由
(35)1社会运行加上其文化发挥的作用,导致不同的社会偏向使用不同的运行法则——社会成员对规则的使用有文化性依赖
2一个社会文化核心概念如果没有其他一些概念做配合,就很难独自运行——概念之间的亲和性问题,采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总体性时,借助差异明显的社会,也要在亲和性内部进行异质性辨认,才可以找出那些被忽略的重要的或关键特征
(36)人格特征——脸
他人对脸留下特定印象——面子,心理地位
耻感文化都看重关系本位,中国人的社会互动更加重视维护面子,日本人更偏重事情的对错。
(37)社会差异与不同耻感效果
日本:对于耻就走极端
西方:戈夫曼戏剧理论,把缺点用面具隐藏起来,隐私也受到法律保护
中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彼此掩饰,面子,人情运转起来
耻的宣泄:日本醉酒等放纵,中国:面子的保护,他人的保护
日本大原则优先,中国小原则有限,地铁上说话
(38)谋略的文化脉络
谋略是人算天算天成的结合,特点是个人针对一个特定的人事,掌握了高度抽象与综合的推测方法,最终获得对在发生的或尚未发生的事件了然于心的估计。
(39)从关系向度看谋略
时间性——预期交往时程;空间性——高低选择性p336
中国农耕文化带来固定关系(时间长,选择低)——个性压抑
(40)爱情与婚姻:两种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
文化比较式用来寻求线索和模式的,属于知识的建构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似乎是区分东西方亲密关系的一个合理分析框架
中方:缘分说
西方:浪漫爱,激情重要
爱情婚姻是指个体的自主性与彼此的吸引力而建立的夫妻关系
缘分婚姻指由外在天然性所构成的般配而建立的夫妻关系
(41)本土化问题
西方社会科学影响力大原因:在自然科学影响下,容易本质主义,普遍化同一事物(比如社会在哪里结构都一样),当某一社会与文化的运行不符合某种相关理论,要改的是人,不是理论(比如现代化,当行动者被归为传统,就会往现代化理论上所展现的那样靠)
(42)本土化的选择与困境
本土化研究必然遭遇文化解释——本土的理论构建在策略上期待使用一系列的本土概念——特定文化构建出来的概念或理论的特定性,会导致其解释的对象与范围受到限制,二理论本身应该是没有文化限制的
实证主义优势:提升了社会科学的经验性、精确性和检验性,希望得到预测性,从这几点看,克服了思辨性、形而上学以及人文取向上的缺陷,区分了它和其它类型的知识
关系向度:人与人关系上的交往模式,关系向度理论将前人所作的那些文化性结论,比如血缘、地缘、家人、亲人、熟人等都可归于时空方面的特定组合。据此,按照交往时间的短程性和长程性,空间交往因流动与否而导致的关系选择性,可以得到四种组合
(43) 从社会统计到社会法则
某一社会文化的预设、机制与原则是什么,规则的运行原理
本土化需要从本土概念入手,原因:1摆脱对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依赖2找到建构本土理论的可能。
四、 专业名词积累(菜鸡版)
<1>“关系本位定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存在主义式的探讨,将“人论”定义为“关系本位”。“关系”指关系主义、关系取向或关系中心;本位指活在关系中的人,对自我处境的觉察与寻找。”
<2>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
<3>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4>经验研究,亦称“应用研究”。是指相对理论研究、纯理论研究而言。以理论社会学为依据,着重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不像理论研究那样侧重于理论原理的探讨,又不像政府职能部门那样着重于当前政策的研究和改进,而是着眼于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任务是制定人们生活的目标,研究人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社会理想。
1.透过抽象概念探讨建立一套概念体系的研究——帕森斯
<5>经验性研究,或实证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数据资料,并对此进行客观的分析。
<6>社会秩序是指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
<7>政治秩序就是指各政治实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 规范化 过程及其所呈现的状态。
五、 个人感受
在此我只分享读书的感受。
首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比较,作者一直在不停的比较,包括《自杀论》中涂尔干也在不停的比较。至于应该比较什么,个人认为一方面,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从本书中作者选择的比较角度。我发现,从亘久不变的东西可以发现是最基本的事务,本书作者就是从一些经典语句,经典的行为中,发现儒家的底层概念,思想,从而进行儒家社会理论构建。
之后,关于社会秩序的构建,儒家的出发点是维持秩序,儒家预设了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相同,那么遵守社会秩序就必然要了解自然秩序,通过了解自然秩序,发现了阴阳,即“对偶生成”,从而社会中的各个关系也存在“对偶生成”,而分辨对偶的前提是先天性差异,这出现了中国式的关系。
这让我联想到了孔德,也想起了涂尔干,他们对于社会秩序也是寄托于道德,但是孔德是希望牧师唤醒人心中的爱,涂尔干是要重建道德信仰,的确就像书中分析了那样,儒家发现了人的先天差异性,采取了顺应并强化和规范民众的行为得到一种社会建制顺应差异,我目前无法确定孔德和涂尔干所倡导的也是建立在发现了差异性基础上,所以不好评价,希望能在今后阅读中有所收获。
六、不知道安在哪里的好句
1.讨论一种价值观或者行为方式,不能脱离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情面子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地方社会网络来解释。
2.从事实中去寻求现象发生的前提,然后进行推论
3.谋略在中国发达,是由仁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脉络与社会结构导致的
4.以主客观相容的方法面对万物变动出来的唯一性发生认识之验证不可能是实证的,而是实践式的,不是程序化的,而是事件化的p332
七、结语
因这是第一次正式进行读书报告,本人在此留下一些言论望自励,希望今后的我回望研究生三年,有所感谢,有所感恩,不忘初心,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功利性太重?在阅读中有没有思考?希望今后有所成长,思维有所锻炼,去做更好的自己吧,加油,我相信你,我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