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到10月写的读书报告达到5万字符,上传不了新的,为了不影响阅读体验,就把之前写的移到评论区,把最新写的放在上面。
2021.9.1——2021.10.1
文化与知识专题(二)书单
1.《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
2.《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布劳
4.《不平等和异质性》布劳
5.《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
6.《精英的兴衰》帕累托
7.《社会理论和社会基础》默顿
8.《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
9.《社会静力学》斯宾塞
10.《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库利
2021.8.1——2021.8.30
文化与知识专题(一)书单
鲍德里亚
1.《消费社会》
2.《物体系》
3.《生产之镜》
4.《象征、交换与死亡》
5.《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知识社会学
6.《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
7.《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8.《保守主义》
9.《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10.《知识社会学问题》
从6月22号开始一直到10月1号一直在阅读“文化与知识”这个专题的书籍,一共涉及28本书,包括埃利亚斯、马尔库塞、鲍德里亚、曼海姆、舍勒、本尼迪克特、滕尼斯、科尔曼、布劳等人,内容涉及文明史观的演进、社会形态的变革、理性与科学、符号政治、社会互动与冲突、交换与权力、共同体与社会等,涉及面广,跨度大,由于出去开会、疫情隔离、放假等原因,加之自己给自己布置的读书任务之重,读书报告和总结自8月份以来一直拖延没有写,读书的内容也没有很好的消化掉。贪多求快的读书阅读训练,虽然前期有助于自己快速进入学科领域,调整读书状态,投入到高强度的思维训练之中,但是长期以往效果不佳。近来反思自己一年零三个月的读书历程,与自己之前本科的读书阅读相比,思考、总结的远远不够,一个月一篇的读书报告成了自己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没有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多写多思多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论是读书还是学习,都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尽快消化掉自己的所学所知。读书报告是督促自己深度理解文本、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之前对此一直重视不够,也不够十分认真和投入。希望未来9个月的读书时光中,自己能够多多写作,多多训练,把自己之前读过的100多本书,通过写读书报告的形式重新回顾和思考,真正读懂吃透,对社会学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和分支脉络的把握。同时,未来一段时间的读书训练中,也要刻意放慢一下读书节奏,多去思考,进行联想、对比、总结。
读书报告:文化与知识专题总结(文化社会学)
(一)文化模式何为文化?如何评判一个人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国家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埃利亚斯通过对中世纪法国宫廷社会中礼仪习俗的历史学考察,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向我们阐述了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埃利亚斯指出文明的社会起源是权力,具体包括王室机制和垄断机制两大类;文明的心理起源在于人们对地位和自尊的需求,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即为人们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尔库塞生活在一个发达的工业社会之中,人们被机器和生产所异化,成为了一个单向度的人,容易被社会所操纵,社会具有整合和同化的趋势,马尔库塞将这一文化模式称为单向度社会。与此同时,机器的发达促进了物品的生产和丰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过度充裕的社会之中,即鲍德里亚所谓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是生产引导消费而不是消费来引导生产,商品身上所附加的符号价值代替了它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对符号的追求和消费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亚文化,直到今日这种文化现象也在盛行:对苹果手机的疯抢、对LV、Gucci、sk-II等消费品的花呗消费。这种消费现象络绎不绝,甚至扭曲了一代人的心理和社会价值观。本尼迪克特在对人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考察中,总结出了三种文化模式:文化心理观、文化整合论、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心理观,从人的个性、心理、人格出发去构造一种理想的文化模式,在本尼迪克特的研究中,印第安人具有节制、中庸、热衷礼仪的人格特征,个体的个性往往淹没于社会之中,属于日神型的人;夸库特耳人与之相反,热爱竞争和对抗、狂热、放纵,属于酒神型的人。关于本尼迪克特总结的文化心理学类型这一观点,从人的内在心理出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其客观性和普适性以及划分的依据及其合理性,我是存在质疑的。文化整合论,本尼迪克特强调的是文化的制度化,每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基本的文化要素组成的,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优胜劣汰,最终剩余下来的好的文化元素会重新进行整合并逐渐制度化,形成固定的文化模式。这一文化模式,强调了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中的各元素之间是既竞争又整合的。文化相对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适用人群与范围。对待不同的文化,我们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不论是埃利亚斯的文明进程观还是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或是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抑或是本尼迪克特提出的三种文化模式,这些内容和表述虽然不同,但他们回答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即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模式从何而来,首先是从人产生的,人的行为、思想构成了文化;其次,不同时代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这是由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所塑造的。这是我理解文化社会学的一个方法论指导,从人出发,观察个体与社会的互动,理解文化。
(二)知识社会学提到文化,和它形影不离的一个词就是知识,知识是文化的组成要素,也构成了文化的再生产。知识社会学也是社会学里面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关知识社会学,最早提出的是舍勒。舍勒关于知识社会学,主要提出了三点:(1)知识的三要素:经济要素、现实要素、理念要素 (2)知识类型:宗教知识、形而上学知识、实证知识 (3)知识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在读舍勒的《知识社会学问题》这本书时,第一章讲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文化社会学,舍勒认为知识社会学是文化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具体讲文化社会学时,舍勒按照现实因素和理性因素两大类展开,文化最终的形成是在控制理想因素和现实因素之有效性而形成的等级体系法则。从第一章可以看出舍勒的知识社会学是从实践理性的角度出发的,这奠定了舍勒知识社会学分析的方法论基础。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形式和质料两个角度来谈论知识。所谓形式,主要指的是知识的内在结构。在文中舍勒指出,所有知识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社会的本性,强调了知识的社会构成及其结构。知识的质料则指的是知识的内容,舍勒根据对宗教社会学、形而上学社会学和实证科学社会学内容的分析,划分出了知识的三种类型,即宗教知识、形而上学知识、实证知识。在当时,这三种知识包含了整个社会发展和运行的主体内容,也代表了三种主流的思想,如此划分具有合理性,韦伯在理解社会学中对类型的划分也受到舍勒的启发。追溯知识的起源,最开始是由社会最高层开始,之后逐渐向下层扩散和普及的,知识本身在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同的,这一客观特性中蕴含着权力的支配与不平等,进而对政治的发展产生影响。但舍勒重点突出的是政治对知识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他看来政治权力之间的竞争,不用阶层之间的流动和变化,对于知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知识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曼海姆,谈到知识社会学,绕不开他。我关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最初认识源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这本书,这本书算是我了解知识社会学的入门书和启蒙书。这本书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涂尔干、舍勒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简明扼要,对于我后续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知识社会学的基础是唯物史观,其核心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内容有两点:一为知识是意识的存在形式,二为知识生产的社会本性。当时在读马克思的时候,这些内容也都熟悉,但是没有上升到这种高度,读完作者对其的内容分析,深感自己读书思考的浅薄与不足。涂尔干主要研究的是宗教,宗教知识是知识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证主义是涂尔干知识社会学思想的方法论基础,作者认为知识起源于宗教和社会,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个人认为作者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舍勒的知识社会学上段讲述过,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部分对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作者指出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是意识形态分析,曼海姆认为是现代思想的危机促使人们创建知识社会学。关于这个问题,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这本书里面讲的很清楚,在第一章提到人们认识世界,尤其是在存在与意识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向客观世界还是主体认识这个难题,因而催生了社会学的思考方式,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考察。所谓的意识形态,是指维持现有秩序的那些思想和内容体系,乌托邦与之相反,是反对它的,并对其进行改变。曼海姆对知识社会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知识社会学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一观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受到社会环境或客观存在的限定,因此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知识社会学理论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在知识社会学理论中,曼海姆有两个超理论因素:代与竞争。代从本质上来说是由在社会整体中位置相似的人组成的,代与文化生产之间的关系在于:主体在社会结构上的位置相似,主体的思想模式乃至行为模式会有趋同的趋势,不同代际之间会有文化的传递与再生产,从而推动知识的积累与发展。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逻辑归宿或者说是要回答的终极问题,其实是社会决定论还是知识决定论,最终结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知识与社会的相互建构这一观点。当然,对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提到了反身性问题、相对主义问题偏向于哲学的探讨和分析,自己当时读的时候也没有读懂。之前看过刘子扬师兄的读书报告中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总结,全面、系统、深刻,值得去学习和阅读。
(三)文化与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一书中,布劳试图从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去解答社会生活是如何被建构在人类交往之中的。人类的社会交往源于一种社会吸引的心理力量,社会吸引促使人们主动去交往,随着交往的深入,会产生社会交换,人们通过交换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在交换的过程中,如何两个人同时与一个人交换与谁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物品拥有者就会考虑被交换者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亲疏远近关系等一系列要素,这就会涉及到权力。从个体交换扩展到群体交换,群体中能否形成统一意志,代表群体去交换,这就涉及到群体的合法性问题,而合法性的获得与权力也是紧密相关的。布劳指出,在一个集体情境中,权力的分化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群体的合法化,形成组织;另一种是竞争和权力分化。在竞争与权力分化的群体之中,需要一种纽带性力量,即所谓的群体团结。从群体的交换扩展到社会交换之中,就涉及到群体价值这一问题。布劳将这一群体价值划分为四种类型:(1)特殊主义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为社会团结、群体忠诚、社会整合。(2)普遍主义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为社会分配制度、阶级结构、交换制度、分工等(3)合法化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为权威和行政组织 (4)乌托邦,即反抗的意识形态、冲突,其最终表现为社会的变化与重组或社会团结。从社会吸引、社会交换到群体组织再到社会结构,布劳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交换的文化过程与权力的分化、组合。
关于文化与权力的研究,与布劳不同,帕累托从精英群体的流动这一角度对其进行考察。但是帕累托关于精英群体的兴衰这一问题的研究起点在宗教的改革与变动这一基础之上。宗教危机,使得人们对上帝、教皇的权威性产生了新的理解和看法,这些言论最初是从平民百姓、商人即当时社会中所谓的下层阶级流传开来的,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广大的呼吁和支持。此时的上层精英群体对于民众索取过多(征税、奴隶、征地)而满足较少,帕累托在书中指出,旧精英在索取过多的同时满足群众情感较少,即是衰落的预兆。那些能够满足群众的呼声,满足群众情感的一批人此时崛起,成为新的精英群体。但是新精英形成之后,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在发展过程中会变得排他和日益僵化,此时新的精英群体就会顺势出现,取而代之。总之,帕累托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新精英取代旧精英,精英群体出现变化和流动的历史,社会的平衡状态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提到精英群体研究,另一个比较著名的就是布迪厄了,他提出的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深刻说明了精英群体之间存在的文化代际传递和阶层壁垒。
此外,埃利亚斯在《论文明、权力与知识》一文中也提出过文化与权力的观点,其研究视角是权力的垄断机制,关于这一点上一篇的读书报告中详细提到过三种垄断机制,这里不再赘述。在读这一部分的专题书籍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文化之中所蕴涵的权力,以及权力的产生、发展、衍变过程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可以说文化与权力是相伴相生的。
2021.6.22—2021.7.21
【书单】
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
《宫廷社会》
《论文明、权力与知识》
《个体的社会》
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
《单向度的人》
《理性和革命》
罗素
《西方哲学史》(上、下卷)
【备注:这个月围绕着文化与知识这个专题展开阅读,在读马尔库塞的时候,特别是《理性和革命》这本书,有一半的内容都是在评述黑格尔哲学,很难理解,刚好手边有《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就开始读了起来。这本书把西方哲学从前苏格拉底的古代哲学到中世纪的天主教哲学再到文艺复兴的近代哲学以及现代哲学的整个脉络和著名哲学人物的思想做了概述。但是这本书上下两卷1000多页,内容繁多,7天才读完,读的过程很痛苦,真正起到了磨刀石作用】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一:埃利亚斯思想综述
埃利亚斯的社会学思想可以用“见微知著”四个字来评述,他从日常生活的礼仪习俗、生活小事谈起,对日常生活的进程和演变进行追踪和阐述,进而分析权力、国家、宫廷社会等社会机制的生成和发展。读埃利亚斯的著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分析视角独特而又鞭辟入里,本文围绕自己读过的《文明的进程》、《宫廷社会》、《论文明、权力与知识》、《个体的社会》四本书,对埃利亚斯的思想进行一个总结。
(一)文明进程理论(埃利亚斯的文明知识观)何谓文明?判断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的标志又是什么?通俗意义上来讲,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文明,通常是看他是否满口脏话、随地吐痰、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对文明的评价是由一些文化要素或者说是指标构成的。人们评判一个地区是否是文明城市,通常看的是这个地区的市容市貌是否整洁、教育发展情况、居民阅读量等,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文明通常看其民族文化 、国家历史、国民素质。由此可见,文明其实是一个建构的概念,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些文化元素或者评价指标建构出来的东西,具有主观判断的色彩。
1.“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辨析《文明的进程》开篇第一章中埃利亚斯就追溯了文明和文化这个概念的起源。文明这一概念在德国通常以“Kultur(文化)”这一词语表示,德国的知识分子以文化来标榜自身的价值,文化是一种个体的精神产品,通过文化这一途径知识分子将自己与上层宫廷社会和下层劳动人民区分开来,成为第三类人。在德国,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是对立的,因为文明是一种外在表现出来的东西,可以通过模仿和社会化的过程来习得,而文化这一概念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的,是个体习得的结果。造成概念对立的社会原因在于:德国的社会等级之间界限分明,Kultur(文化)是他们进行阶层区分的一个指标。这一概念对立的背后,首先是德国某些阶层在体现自身价值、表现自身特点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然后还有民族之间在这些方面的不同。[[[]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P33]]
在法国通常以“Civilization(文明)”这一名词来表示文明的概念。在法国,文明这一概念的社会起源与德国不同,由于市民阶层知识分子和中等阶层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较早地被法国宫廷社会圈子所容纳,所以文明作为阶层之间的分界线这一作用不像德国那样严格。法国的市民阶层在政治上比较积极,至少在某些方面热衷于改革,最后又在短期内酝酿了革命。在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形成方面他们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宫廷的传统,即使在旧制度的结构被打碎之后也是如此。由于贵族与中等阶层的密切交往,许多宫廷的教养早在革命之前就已经成了中等阶层的教养。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的市民阶层革命打碎了旧的政治结构,却没有冲破传统的教养。而德国的中等阶层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毫无权力,但是在思想上却非常激进,他们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纯粹市民阶层的传统以区别于宫廷贵族的传统与模式。
无论是德国的文化概念还是法国的文明概念,二者都与市民阶层的经历和命运紧密相关,是他们斗争的一个工具。但是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可以根据两国宫廷向市民阶层和中等阶层的开放程度和国家政治认同来理解。
2.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类行为的变化)埃利亚斯认为文明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文明是一个进程,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埃利亚斯他大量运用13世纪至19世纪欧洲的“行为手册”和典籍,通过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交礼仪的详细描述来展现文明的过程演进。他主要选取了檫鼻涕、吐痰、餐刀的使用、就餐礼仪、攻击欲、男女关系、骑士生活等例子,这些例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举止方面的,一类是思想观念方面的。
在行为举止方面,人们的礼仪习俗朝着复杂化、洁净、得体、优雅的方向发展,如檫鼻涕会用随手携带的手帕,在特定场合檫鼻涕的声音要,吐痰会有专门的工具,餐刀的摆放位置以及使用方法都有专门的手册供人们去阅读和学习。人们的行为举止受到特定礼仪的约束和限制。这个过程和儿童的社会化过程非常相似。通过对《男孩的礼貌教育》这一手册的考察,埃利亚斯发现个人行为举止作为“文明”的一种表现,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Courtoisie(宫廷礼仪)到Civilite(礼貌)再到Civilization(文明)的转变过程。宫廷礼仪原本在封建君主的宫廷中所存在,在中世纪法国的市民阶层中间也开始流行宫廷礼仪,这些习得宫廷礼仪的人被认为是有礼貌的,礼貌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肯定。之后由于骑士阶层的衰落、天主教的分裂,新形成的贵族阶层运用礼貌这个概念。18世纪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进入到了贵族宫廷社会的社交圈中,这些宫廷贵族为了更加凸显自己的地位,开始逐渐向文明进化。从宫廷礼仪到礼貌再到文明的阶段性发展,显示出一种文明特质的形成。
在思想观念方面,埃利亚斯通过对男女关系、攻击欲等的描述,将人们的思路一步步引入到人的情感与心理,通过对文明的心理起源的分析,来探讨文明的进程。关于攻击欲,在早期封建时期,掠夺、对人和动物的追捕、战争等这些所谓的“野蛮”的行为是生活中所必需的,由于这些行动与社会结构相符,可以公开的表达出来[[[]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P203
]]。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完善与发展,这些行动在当前看来是野蛮的、粗俗的,与当前的社会结构是不相符的,人们的攻击欲逐渐温和化,以一种不太激烈和血腥的方式表达出来。埃利亚斯在这里指出,文明的进程也是人们情感逐渐由粗野暴力转向细腻平和的过程,这一转变与社会结构的发展和演变紧密相关。以往曾经被认为是可以带来愉悦、胜利感的暴力式宣泄方式在当今反而变成了不快乐的源泉,不认世俗社会所认可和赞同,受到了限制和约束。攻击性的情感表达方式逐渐温和化是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
总之,文明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一)人们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以“手淫”为例,最初是宗教戒律告诉人们不能手淫,后来是医学告诉人们手淫有害健康,在面对儿童由于手淫带来的畸形发展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手淫甚至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人们开始重视不要手淫有利于健康。此外,中世纪的战争、脏乱的街道和居住环境、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死亡率的上升等一系列事实使得人们为了自身健康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使得自己的行为举止变得干净、卫生、文明。(二)人们对于地位和自尊的追求。封建社会贵族与平民的严格区分,随着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他们渴求进入宫廷社会的圈子,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开始主动模仿贵族的行为举止和礼仪,使得自己变得有礼貌、有文化,是个文明人。此外,埃利亚斯指出早期行为方式的粗旷到后来逐渐变得精细,这一过程和物质是否匮乏的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人们对物质的占有和控制程度方面的差异,并进而发展成自我认同、自尊等需求的差异。(三)自由平等思想的萌芽。在书中关于穿衣礼仪的描述中,仆人在王后、贵人面前裸身或宽衣是不礼貌的,甚至是一种罪恶,而贵人在仆人面前如此这样做反而被认为是一种仁慈的表现。19世纪以后,随着阶级的变动,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社会各阶层愈益平等,人们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所以这种穿衣礼仪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即便是贵人这样做也会感到羞耻。出于人际交往中对于他人的尊重,人们的行为举止日渐文明化。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从外在的行为方式到内在的心理、情感,人们逐渐走向理性化和文明化。
3.文明的发生机制在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分析之后,埃利亚斯转向了对权力结构的长期变化的分析,埃利亚斯指出这些礼仪变革实际上是社会权力关系深刻变化的反映。在对文明的社会起源、权力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时,埃利亚斯提到了文明的两种发生机制:垄断机制和王室机制。在对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时,埃利亚斯首先提出了两个封建时代的概念。他以十一世纪作为分界线,第一封建时代中封建化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文明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垄断机制;在第二封建时代,国家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明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王室机制。下面主要对这两种机制进行阐述和分析。
1.垄断机制在中世纪,封建帝国的建立,皇帝为了管理的需要,不得不派出大量的亲信和大臣作为帝国的代理人去帮助自己管理国家,派遣形式是分派到某一地区,对于这些帝国代理人相应给予的奖励就是土地,这些代理人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在自己分派管理的区域拥有超越于皇帝的最高管理权。埃利亚斯指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分工和管理并不发达,土地一旦分封出去就很难再收回来。这就出现了矛盾:皇帝分封土地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但是分封的同时又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因此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不断地进行扩张。但扩张之后为了管理还要继续分封,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此外,欧洲的土地是有限的,扩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停止的,皇帝此时就不能满足封建领主的需要了,封建领主与王室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分离,这种离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在这些封建领主之间就会产生竞争,相互之间进行残酷的战争以争夺有限的土地,这就是垄断机制的形成过程。概括来讲,垄断化机制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土地被分封给各个地域的管理者,他们对本地区的征税、军事、经济等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进行垄断(二)各个地区的管理者通过与相邻地区的统治者进行战争,来掠夺土地和管理权,通过区域垄断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在这一垄断机制中,社会逐渐由几个大封建领主所控制,他们各占一方,在这些大封建领主所统治的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高度整合的“宫廷社会”,在宫廷社会中,埃利亚斯认为主要有三类人构成:宫廷男主人、宫廷女主人、以吟游诗人为代表处于依附地位的人。宫廷女主人他们有大量的闲暇时光,也得到过良好的教育,宫廷男主人日常活动主要是巩固统治和暴力征税,那些处于依附地位的人一般是没落的贵族。宫廷内日常的社交活动主要围绕着宫廷女主人和这些吟游诗人来展开,由于二者地位的差别,改变了过去对于女性的歧视和暴力态度,由此带来了“宫廷抒情诗”和“宫廷礼仪”的产生。宫廷抒情诗这是对本能的一种情感表达,在宫廷生活中这些抒情诗人为了生活会压抑自身的暴力本能和情感,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文明化。
2.王室机制随着分封领主之间的斗争不断趋向激烈和残酷,在不断壮大发展的国家内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稳定局面,由此王室机制产生了。王室机制是一个权力平衡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国王处于中心位置,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调整和平衡。王室机制要求国王超脱于其它社会阶层,发挥协调和凝聚社会的功能,这与英国女王的政治功能类似。王室机制使得国王和其它阶层保持一定的距离,国王利用自己手中的分配权力进行着管理和统治。
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伴随着国王机制的发挥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区隔化不太严密,使得市民阶层可以进入宫廷成为新的贵族。他们为了获得上层社会的认可,向着宫廷社会的礼仪习俗和行为举止看齐,进行模仿和学习。与此同时,宫廷贵族此时为了凸显自己的身份与市民阶层区分开,他们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文明的进程不断演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范围扩大化。
3.个体机制虽然埃利亚斯只提到了文明生成的两大机制,但是我认为在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个体的作用也不容易忽视。个体行为方式的演变、内心情感的细腻化是文明的最直接体现。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经历了无感、模仿、被动接受、主动改进这样一个社会化和规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变得文明化和理性。个体的冲动、恶的本能受到文明的压制和道德的教化,在文明化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个体意识的觉醒,个体开始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恰当。而且埃利亚斯在结论文明论纲中指出,社会强制导致自我强制,自我强制会不断地扩展,使得上层联结更加紧密,下层群体更大的崛起,人的本能也会受到抑制趋于合理化。总之,埃利亚斯把个人与社会看成是社会统一体的两面,认为社会的压力造成了个体逐渐压抑本能,个体就是在这种压力之下不断走向现代、理性化的过程。
(二)埃利亚斯的权力观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和《宫廷社会》两本书不仅描述了宫廷生活和礼仪,也凸显了埃利亚斯关于行为与权力长期变化问题的关注,形成了埃利亚斯独特的关于权力问题的看法。下面简要梳理一下埃利亚斯的权力观,并将其权力观与福柯的权力谱系学进行一个对比总结。
行为方式的演变与社会权力是紧密相关的。在中世纪,宫廷社会和贵族的生活和礼仪习俗是一种身份权力的象征,将他们与普通民众明显的区分开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这些新兴的市民阶层不仅拥有大量的财富,还渴望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出于对权力、地位、身份的渴求,这些市民阶层开始积极模仿宫廷贵族的生活方式,并与他们积极进行社交活动建立联系,使得自己变成上层人士。这一过程体现出权力的转移和扩散。
此外,埃利亚斯的权力观与国家的形成紧密相关。国家是一个通过掌握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权而对一块土地拥有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的组织。埃利亚斯通过对两个封建时代的划分和分析指出,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主要有王室机制和垄断机制这两种,这两类机制都与权力和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垄断机制中,各个封建领地内的地主对自己统治管理的地区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主导权,垄断当地的经济、税收、教育、政治等。垄断机制从封建领地内部向外扩展,相邻领地进行战争和争夺,这种竞争异常激烈,此时迫切需要一个中央权力协调机制,王室机制发挥作用维持着国家的发展。
简言之,埃利亚斯的权力观从日常的礼仪、习俗、建筑等谈起,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眼光,以动态的进程观来考察,其重点分析了权力的构成和变迁,关注权力的长期动态变化。而福柯与埃利亚斯相似的一点也是从边缘事物如精神病、监狱、语言符号等角度来考察权力的生产和演变,此外都看到了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有二者都是从微观角度对权力进行分析的。但是福柯的整个权力谱系学,具有浓重的结构主义色彩和理性主义色彩,而埃利亚斯关于权力的分析则重点在于权力的垄断机制,并且认为理性化知识文明进程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它的结果。
(注:其实自己一开始是准备沿着下面所列的提纲展开对这一部分的论述的,但是在写的过程中脑子、手和思维三者不协调,最终就写成了上面的样子,这一部分写的不够深入)
1.行为、权力、习性之间的关系——社交礼仪以及人的行为变化
2.国家形成理论与韦伯理论的对比
3.埃利亚斯的权力(宫廷社会)观与福柯权力观的对比——规训、建构
(三)埃利亚斯的知识社会学埃利亚斯在分析文明的进程时,还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人的知识与行为整体的关系之中,在他关于闲话的研究,关于时间与定时的分析,关于封闭的人的论述,都有着知识社会学的影子。在论述其知识观时,埃利亚斯用了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投入”与“超脱”,将人的行为和心理抽象化。他认为,当一个人在社会行动中,投入越多那就越偏向主观取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其头脑中幻想、神话的成分就越多,倾向于以自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一个人超越越多,那就越偏向客观主义取向,思考问题时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理性和科学,善于站在他者的角度或立场考虑问题。
埃利亚斯在《论文明、权力、知识》一书中指出,以往关于各种科学知识的学说和论述都没有充分地说明科学知识从何而来,对于如何从实践、墨守成规的观念中提炼出科学知识这一过程没有清晰的论述,埃利亚斯提倡知识的科学化。因此他提出了基本控制的三重体系,以此来说明知识与长期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知识的科学化过程。这三重体系实际上是三个方面:(一)对非人力量和事件也就是自然力的控制,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二)对人际关系和事件的控制,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力控制,这一控制体现在社交活动、社会权力、社会阶层等方面(三)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控制,通过教育、教化等方式使得个体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在埃利亚斯的知识观中,反复提到了“封闭的人”这一哲学概念,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在这里还是简单的梳理一下,帮助自己廓清思路。封闭的人的典型特征是站在自我的、个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认知和思维都是单线条式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成了思考着的雕像,与他人缺乏互动和沟通,对社会缺乏关注和认同。埃利亚斯抨击封闭的人,提出“开放的人”这一概念。总之,埃利亚斯的知识社会学思想从个体的行为方式着手,分析个体和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和控制,最终提倡知识的科学化。
(四)小结: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埃利亚斯的社会学被称为进程社会学,这算是埃利亚斯自身的一大特色。个人认为埃利亚斯具有深厚的历史社会学眼光,他对宫廷社会、住宅结构、社交礼仪、个人行为的历史考察,资料详实丰富,而且视角独特。很少有人会关注我们日常的餐桌礼仪、檫鼻涕、吐痰等行为中的文明演变,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事情,是一件很正常不必深究的东西,但是埃利亚斯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分析人的行为变化,并从人的行为变化中窥视到习性、权力、知识、国家等概念,进而上升到一个大的概念——文明。这种思考方式和论述逻辑,是我钦佩埃利亚斯的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书报告二: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综述
【备注:上个月在读现代性与社会转型这个专题,阅读了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对卡斯特关于网络社会的论述印象深刻,觉得自己要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和对比。但是上个月由于3篇期末论文和考试,没来得及梳理。这个月前段时间一直在读埃利亚斯和马尔库塞的书,读完之后准备坐下来写一写读书报告,事先构思了一下思路,如下所示。但是写完上一篇关于埃利亚斯的读书报告之后,可以说是很累了,自己的脑子也有点卡壳了,加上马上要出去开会,时间紧,就没有对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具体内容展开详细的论述,只把提纲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如果感兴趣的可以私下找我交流。】
(一)何谓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的定义、特征、与传统社会的不同、带来的新变化
(二)网络社会中的经济新样态
1.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
2.工作与就业转化:信息化范式的劳动过程、信息技术与劳资关系的再结构
3.全球化与信息经济、亚太区的经济发展
(三)网络社会中的政治新变化
1、大众媒体与政治形象构建
2、文化传播与政治话语权的争夺
3、第四世界的兴、犯罪经济
(四)网络社会中认同的建构
1.文化认同的三种类型:合法性认同、抗拒式认同、规划性认同
2.社会排斥的出现与扩散 (从城市融入、儿童处境来谈)
(五)网络社会中的个体
个体面临的现状和挑战(人被社会关系所放逐)
刘海颖读书总结(5.13—6.21)
【书单】
《风险社会》
《自反性现代化》
《个体社会》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意识形态的终结》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奢侈与资本主义》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网络社会的崛起》
《认同的力量》
《千年的终结》
【读书报告】
前言:这一个月围绕着现代性与社会转型这个专题展开阅读,主要阅读了贝克的风险社会、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等内容。这些书都涉及20世纪以来的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文化带来的变迁和影响。三位大家对社会变迁的描述都很深刻和有趣,读起来获益匪浅。对于《自反性现代化》这本书自己的理解不是很好,所以针对这本书写个读书报告,以此督促自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自反性现代化问题的三个维度
——基于贝克、鲍曼、拉什思想的对比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变革,社会的现代化程度——都市化、服务经济、个体化越来越高,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状况的适应能力与反思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改变社会状况的能力也就越大,这就是自反性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论点。在贝克的《自反性现代化》一书中,贝克从政治和亚政治的角度考察了自反性现代化,关注的是个体化问题,认为自反性现代化与风险社会紧密相关;吉登斯则是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来考察自反性现代化,关注抽离与再嵌入的问题,最后聚焦于全球社会这一落脚点;拉什则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考察了自反性现代化,认为自反性现代化的后果是美学化和社群的形成,提出审美现代化这一问题。三位学者从政治、文化、审美三个维度来解读了自反性现代化,为我们深入理解自反性现代化这一概念提供了多面向的可能性。
(一)自反性现代化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性这一问题是伴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种文化形态,关于现代性的讨论由来已久。韦伯从宗教的角度来探讨了现代性,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指出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宣扬一种劳动天职观和禁欲苦行主义。现代性在韦伯的学术中被理解为一种资本主义精神:理性化、客观、劳动创造价值、禁欲苦行。齐美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现代性,在《现代性的诊断》一书中,齐美尔指出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即根据内在生活的反应来体验和解释这个世界。并且从社会分化、货币经济、都市生活、文化冲突这四个角度来审视了现代性这一问题。吉登斯从制度的层面来审视现代性,他认为21世纪我们进入到了后传统社会,即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重构了传统本身。与现代性紧密相关的四种制度是:监控社会、资本主义企业、工业主义、暴力的集中化控制(军事力量)。现代性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如信任问题、安全问题、社会的断裂、时空的重组等。吉登斯虽然在说现代性的后果,但这些因素中也蕴含着后现代性的幼苗。
鲍曼是对现代性、后现代问题最有研究的学者,鲍曼指出现代性的核心特征有三个:对秩序永无止境的追求;知识与权力的共生;时空的重组。鲍曼将现代性之外的理论视角称为“后现代性”,后现代是对时代的一种明确的自我意识,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立场,后现代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反思性。后现代性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策略,鲍曼指出后现代性是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消费者社会,消费者实践着一种全新的生活策略:即从现代性中以延迟为目标的朝圣者的生活策略转型后现代性中的漫步者、流浪者、观光者和比赛者四种生活策略。鲍曼在后现代性的阐述中对于反思性的重视与贝克所谓的自反性现代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贝克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描述为风险社会,并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自反阶段。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存在极大的人为不确定性。风险信息的运作方式,集体产生的危险被丢入以个人作为牺牲品的私人化世界中。贝克提出了自反性现代化这一概念,其具体含义是指创造性的毁灭工业社会的胜利成果,对传统工业社会进行抽离并重新嵌入的一个过程。
(二)自反性现代化的政治维度:理解贝克的再造政治何谓自反性现代化,贝克在《自反性现代化一文中》指出:“自反性现代化”指创造性地(自我)毁灭整整一个时代——工业社会时代——的可能性。这种创造性毁灭的对象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成果,贝克指出自反性现代化意味着首先对工业社会的形态进行抽离再进行重新嵌入。概括来讲,自反性现代化就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进行批判,打碎工业化带来的恶性后果如环境污染、人的物化和异化、社会的分裂、人际交往的碎片化与信任感的缺失等,以一种高度的反思性和理性化来重新看待现代社会,并把反思性作为一种生活策略嵌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总而言之,自反性现代化这个概念并不是指反思而是指自我对抗,侧重的是对现代世界的改变与适应性融入,强调其行动性。
自反性现代化的一个前提是贝克认为我们当今生活的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是工业社会体系根据其制度化的标准运作模式运行所无法处理和消化的,这些社会后果所导致的自我冲突与对抗就是自反性现代化,即自反性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是风险社会的自我批评。贝克指出,风险社会的概念在三个参照领域带来了系统性的转变:(一)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存在是工业社会赖以建立和维持发展的基础,但现代化完全确立之后这些资源逐渐消失了。现代工业社会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逐渐瓦解(二)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那些超越了社会安全范围内的威胁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威胁带来的极大不安全感使得社会问题变得尖锐和剧烈,风险增加。(三)工业社会文化中所注重的集体或某个团体的意义之源正在枯竭、解体,社会的意义以不确定性为特征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不确定性的回归,致使“为自己而活”这一个体化命题和文化观念出现。
个体化不等于个人主义、个性化、解放。贝克所描述的个体化概念表示着有关社会制度以及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结构性转变: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去传统化和去阶级化,原有的社会基础崩坍了——具体表现在家族的解体、性别分工的变动,“为自己而活”的一种自我文化兴起。为自己而活,是因为高度社会化才存在的,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制度性的个人主义,即个体要为自己负责,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在负责的过程中本来属于社会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转移到了个体身上,个体要自己来面对选择的失败和风险、自己独立面对贫困但却没有国家福利主义兜底保障、要自己面对独孤感以及社会不平等的加剧。面对种种的困境与不适应,个体最终重返社会,寻求庇护和保障,这就是再嵌入。
个体再嵌入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亚政治的兴起。亚政治区别于政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政治体系和法团主义体系之外的代理人也可以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如职业团体、技术工人、管理阶层等。他们积极抱团发展,为自己谋求利益和政治话语权 (二)除了这些团体之外,个人也可以单独与他们进行竞争来争夺政治的话语权,重新塑造政治环境和政策。在风险社会中,贝克提倡“再造政治”来应对风险,再造政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破除科学对理想和知识的专门垄断,打破专家的权威,专家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2、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参与的范围不应该由专家来制定而应该根据社会的相关标准和需要。3、实现决策结构的开放,任何一个决策都不应是专家坐在一块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应该多与外部沟通和协商,这一点倡议类似于中国的民主协商制度。4、拓宽协商人员的组成,专家和决策者之间的闭门协商应该向多种类型如技术工人、管理阶层、群众精英转化,公开对话。 5、整个政治协商和决策的过程要有规范和立法的约束。风险社会的出现以及自反性现代化的兴起,带来了政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三)自反性现代化的文化维度:吉登斯的抽离与再嵌入吉登斯认为,21世纪我们进入到了后传统社会,即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地重构传统,后传统社会这一形态就是自反性现代化。现代性消解传统的这一过程,吉登斯称为是抽离,具体表现在全球化、风险、传统、家庭、民主五个方面,在《失控的世界》一书中吉登斯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全球化:吉登斯指出当前的全球化侵入到了本土情景之中但是并没有摧毁本土反而是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本土文化自主性,吉登斯呼吁本土文化认同和自我表现。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吉登斯指出:在现代性的后传统秩序中,以及在新型媒体所传递的经验背景下,自我认同成了一种反思性地组织起来的活动。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性、行动场景的多元化、权威的多样性,在建构自我认同时,生活方式的选择很重要。经过反思性组织起来的生活规划,成了自我认同的结构化的核心特征。这种规划在吉登斯的表述中称为生活政治,生活政治的兴起来自后传统社会中的自我反思性的投射,生活政治力图将个体从生活机遇之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打破枷锁,面向未来。
(二)风险:面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吉登斯和贝克作出了同样的判断,两人都指出现代性是一种风险文化,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贝克的《风险社会》侧重从个体化和政治的角度展开论述,而吉登斯是从全球化发展的负面效应来展开对风险的分析。吉登斯认为,在某些领域和生活方式内,现代性降低了总的风险性;但它同时也导入了一些先前年代所知甚少或者全然无知的新的风险参量。同时这种风险也造成了社会信任的缺失以及其他影响,因此要摆脱这种不良影响就要进行抽离。
(三)传统:所有传统都有规范的或道德的内容,使传统带有约束性特征。吉登斯指出后传统社会是一个终结,但同时也是一个开端,在后传统社会中社会秩序是一个全球社会。在这个全球社会中,社会纽带不是从过去继承而来的而是必须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成为了维持社会的纽带。
(四)家庭:在后传统社会,家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走入职场,家庭地位获得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女性在19世纪局限于家庭内部生活的形式,而到20世纪末,女性都倾向于从事较长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有偿工作,有偿工作的开展使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此外,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的发展,确保了女性能够不依赖家庭而获得最起码的生存条件,由此使得家庭日常生活的特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通过商量、计划来完成。传统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五)民主:吉登斯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反思的现代化阶段,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个人反思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人为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中,政治中的两大阵营(左派—社会民主主义、右派—新自由主义)都无法提供全面合理的解释以及有效的对策,因此就要超越左与右的认知局限,建立新的政治民主理论。登斯指出全球化、个人主义、左与右、政治的行动主体、生态问题这五个方面是社会民主发展中面临的厄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是走“第三条道路”的政治。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超越于右派的新自由主义和左派的社会民主主义之上的政治理论,而不是夹在两派之间的中间道路。第三条道路的政治目标是帮助公民度过全球化带来的时代革命,关注的焦点是社会公正,它寻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新关系,即“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
吉登斯指出现代性的动力来源有三个:时空分离、脱域机制、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这三个动力机制就是再嵌入的核心。再嵌入的过程,在政治上倡导“第三条道路”,在文化上提倡自我认同。
(四)自反性现代化的美学维度:拉什的结构、美学、社群拉什指出美学自反性的根在《判断力批判》一书里的康德美学中,康德美学第一次在哲学的谱系中为“审美”——情绪(即人类心里的一个特殊状态)划出一个单独的领域。情绪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在审美领域中表现为“主观能动性”。在韦伯和齐美尔对于生活行为和人格的理解中,这种美学自反性进一步得到了发展,韦伯指出了资本主义精神和禁欲苦行主义,齐美尔则从货币与文化的双重矛盾中看出现代人的精神挣扎,指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即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经创造便获得了独立性反过来影响了人。在哈贝马斯的思想中,这种美学自反性则是作为交流行动和话语的一个维度而出现,哈贝马斯提出了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概念与观点。拉什将自反性分为三类,分别是认知性自反性、美学性自反性、阐述性自反性,并侧重于从美学的角度对自反性进行深入的思考。
拉什根据自反性自身以及其化身中存在的根本异质,来阐述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这一异质,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反性现代化是关于相对结构的一种社会行动者理论或者权力的日益增长理论,拉什将证明自反性有一套与之不同的新的结构条件,自反性现代化把权力赋予了主体。(2)吉登斯和贝克所阐述的自反性在本质上是认知性的自反性,拉什将从美学(情绪哲学)的维度对自反性进行论证和分析。(3)自发性现代化理论是个性化的一种强大纲领,在自反性中个体受到公共纽带的束缚越来越小。总而言之,拉什认为信息结构和个性化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动力所在。
拉什指出自反性包括结构性自反性和自我自反性。结构性自反性是从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的能动作用反作用于这种结构的规则和资源,自我自反性则以对专家系统的不信任为基础。在自反性现代化中,生活机遇取决于能否掌握新的信息和交流,并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自反性的生产过程主要体现在改良工人阶级这一现象中。随着信息商品生产成为资本积累的新动力、新的轴心原则之后,工人阶级和生产物质的信息商品生产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中产阶级产生了,成为了自反性的赢家。与此同时,那些底层阶级则成了自反性的输家,他们对社会结构的沉降感受的更为深刻,结构性的制度调控导致的不是预期中的个性化这一结构,而是带来了社会调控的失效和种族暴力。
关于拉什提出的自反性社群这一概念,自己也没有很弄明白,在这里只是提炼出一些核心观点,仅供参考。(1)自反性社群与共享属性无关,传统的社群以共享意义和习俗、工具和产品之间具有情感联系、标准和目的内在的生成为特征。而自反性社群与此不同。(2)自反性社群强调结构、能动者、话语、意识形态。(3)自反性社群的结构性定位在于:在自反性现代化的争斗中,阶级是由其信息模式的地位确定的而不是由其在生产模式中的地位确定的。
(五)小结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工具的变革,使得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形态,如风险社会、全球化社会、消费社会等。个体在社会的变革中,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再到自反性现代化。无论是现代性、后现代还是自反性现代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都是“理想类型”,是把握和理解西方社会变迁的一个概念工具。
刘海颖读书总结(4.11—5.12)
【书单】
《立法者与阐释者》
《现代性与大屠杀》
《现代性与矛盾性》
《后现代伦理学》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
《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
《流动的现代性》
《个体化社会》
《废弃的生命》
《全球化:人类的后果》
《被围困的社会》
【读书报告】
引言:鲍曼《废弃的生命》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鲍曼从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全球化三个维度来论述过剩人口、冗余人口等所谓的废弃物,并总结出废弃物文化这一概念和观点,他认为流动的现代性是一个有着过度、剩余、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文明。出于对这本书的兴趣以及阅读过程中对鲍曼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流动的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写出下面此篇报告。
现代化进程中的废弃物——关于鲍曼废弃物文化的综述
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矛盾与冲突,利益的取舍与均衡,由此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废弃物,即那些不适合现代化进程或者说与现代化进程产生冲突和矛盾的东西。鲍曼所说的废弃物,具体指的是废弃的人口(多余的和过剩的,指那些不能或者人们不希望他们被承认抑或被允许留下来的人口)。鲍曼指出,人类废品即废弃的人口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产物,它是秩序构建和经济进步必然的副作用。由此看出,鲍曼从个体角度出发,围绕着社会、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谈现代性对人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个人认为,鲍曼关于废弃物的定义,具有人文关怀的色彩,重点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在(个体的发展、幸福、进步等),通过对个体的解读从而拓展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理解之中,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这也是读完书之后感知到的有关鲍曼的一大特色。
以往其它学者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论述,往往从宏观处着手,以国家或者说整个社会作为单位和重点来展开论述,如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社会观、韦伯的新教伦理。此外虽然一些学者也从个体角度来谈现代性这一问题,如布迪厄从个体的教育说起整个社会的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代际传递以及社会阶层的区分;福柯从精神病、性这些话题来谈论权力以及权力的转型;齐美尔从个人的时尚、卖淫活动等来谈论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但鲍曼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始终保持对个体的最大关注,始终清醒的认识到整个社会发展、进步与变迁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关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现代性主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种历史进程,在政治方面表现为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在社会方面表现为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在文化方面则表现为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对鲍曼废弃物思想的评述和拓展。
(一)政治发展产生的废弃物与移民、难民问题 关于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废弃物,在鲍曼的著作中是没有涉及的,自己根据《全球化:人类的后果》、《被围困的社会》、《废弃的生命》三本书中相关的观点,做一个尝试性的梳理。由于势不可挡的全球化的冲击,主权和权力正在脱离区域性的民族—国家,由此形成了“在外地主”这一现象,即全球精英们挣脱了政治和文化权力单位的疆域桎梏而获得的新独立及其随之而来的后者权力的丧失。所谓的后者就是之前在这块地域上的地主,新来的这些精英占据了他们的位置和权力,导致他们的衰败和多余,由此产生了政治中的废弃物。
在民族国家之后,社会政治何去何从?针对现代化进程,鲍曼在《全球化:人类的后果》一书中围绕着政治主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探讨了全球化对各个国家政府的决策所带来的影响。各种具有全球化性质的经济、信息状况的国家社团和其它一些区域性社团,在制度化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在资源生产、分配、调度的规模方面存在日益扩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对各个国家政府的决策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这些破坏性的影响就是所谓的政治废弃物。
读完《废弃的生命》一书的引言部分,感觉这是一本人类学的书,让我联想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核心在于人口的均衡,人口的增长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因此要保持人口的均衡,否则就会产生动乱和战争。对于过剩人口,要么通过节育的办法来限制人口出生,要么通过战争或疾病使得多余的人口消失。鲍曼虽然将现代化进程中的过剩人口称为废弃物,但他对过剩人口的表述与马尔萨斯的观点相差的十万八千里,当看完整本书的时候发现自己最开始的联想显得有点荒谬和无厘头。
由于现代性在全球的拓展,世界各处都在制造多余人口,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能容纳这些人的地方正在迅速减少,因此便出现了新的有关移民和避难寻求者的焦虑,各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全球问题的地区性解决方案。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不少叙利亚公民通过轮船、飞机偷渡、潜逃到欧洲,寻求避难之所。对于叙利亚公民来说,来到欧洲可以获得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这对他们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稳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政治发展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置和解决,成为各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经济进步产生的废弃物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废弃的生命》第二章,鲍曼指出经济的这种进步以及它产生的影响,是通过贬低一些曾经有效的生存方式,即剥夺了倚靠这些方式生存的人的谋生手段为代价的,由此产生了过剩人口和废弃物。
经济学意义上的过剩人口,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群人,这些人并不能帮助经济平稳运作,他们只是使获得(更别说是增长了)衡量和评价经济运作的指数更加困难。这些人的数量正在不可抑制地增长,他们只是不断在增加支出,却没有增加任何收益。个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有以下几点原因:(1)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好多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而不需要人工操作,由此造成一部分人的失业,使得他们维持生计的技能无用武之地(2)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生产分工的全球化,人们寻求更便宜的原料和劳动力,从而使得原来地区的劳动人口面临失业的风险 (3)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但这些过剩人口他们自身的生产力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他们的生产力不能利用,自然被淘汰。
这些过剩人口不能为经济生产服务,不能为社会创造收益,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需要消费,鲍曼将他们称为“有缺陷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厌恶大的花销,没有足够或多余的钱去消费,这群人对消费市场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少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鲍曼指出这些过剩人口只是经济进步中无意的附带受害者。
对于鲍曼的这一观点,个人认为很新颖,读完之后耳目一新。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大量研发,使得很多行业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很多工作机器人都可以来完成而不需要人的劳动参与其中。这就是现代性发展对人造成的冲击。
(三)社会秩序构建产生的废弃物与二代农民工现象在《废弃的生命》第一章秩序构建产生的废弃物,鲍曼指出每一种秩序都会使现存人口的某些部分成为不适合的、不合格的或者不被人们需要的,这一部分人鲍曼认为是可牺牲的人,他们是建构秩序的设计的牺牲品。文中鲍曼主要讲述了“X一代”人,“X一代”在飞速变革的现代化社会中,体会到的是一种多余的、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生活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他们来说,社会地位变化复杂,前途难以预测,赚到的钱仅够糊口,缺少任何可持续的、可靠的,或者至少是长时间的安顿,需要学习和掌握以勉强度日的规则如此晦涩——所有这些无一例外地困扰着他们所有人,在他们每个人心目中种下焦虑的种子,剥夺了他们这一代几乎所有人的自信和自尊。
这让我联想到了二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可以用“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住的城市”这句话来描述他们的处境。首先二代农民工与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一出生就在城市,他们从小接触的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几乎没有回过农村,对农村很陌生。但是随着他们长大,由于父辈的社会地位低、社会资本的匮乏以及资本的代际传递效应,使得他们自身的社会资本量少,他们很难在城市立足,大部分人成年之后跟父辈一样在社会的底层辛苦的工作着,在大城市居无定所的漂泊着。他们没有房子,没有社会地位,每天辛苦工作也仅仅是解决温饱,使得他们没有归属感,对未来生活产生重重疑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遭受(或者感觉
自己好像遭受)挫败或者被时代进步抛在后面。 鲍曼在文中指出,“X一代”比上一代人更明显地呈现出两极化趋势,而分界线已经沿着社会等级上行。
读完之后,个人认为鲍曼关于“X一代”的表述具有片面性,这一观点放在社会底层可以行之有效的看出来,但是放在社会上层的语境中去解读似乎行不通,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他们拥有丰厚的权利资源和物质资源,他们对社会的归属感相反是非常强的。想到这里,不禁回头看了一下鲍曼在这一章最开头的定义,像我刚刚说的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他们并不是社会的剩余人口,相反可以说是关键人口,所以对于鲍曼的这一批评是站不住脚的,由此也告诉自己,对某一观点的批判要有理论前提、有充分而又理性的证据,不能想当然、断章取义的进行批判,这样就偏离了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批判的也是南辕北辙。
(四)废弃物文化与流动的现代性关于废弃物文化的具体含义,鲍曼在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主要强调了文化与永恒这一主题。里面有一个生动的例子,个人认为可以用来形容废弃物文化:即乔治·斯坦纳所称的赌场文化。在赌场中,每一件文化产品都被计算其最大影响(即为了粉碎、驱赶和处理掉昨日的文化产品)和瞬间退化(即缩短新物品和垃圾箱之间的距离,时刻小心不要因逗留太久而不受欢迎,要迅速腾出舞台以确保没有什么东西会阻碍明天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一些艺术家们曾经将他们工作的价值和永恒的持续性视为一体,并为实现能够终止改变、并确保永恒的"完美"而努力奋斗。[[[] 鲍曼,《废弃的生命》第四章,P127]]赌场文化的核心是瞬时的利益最大化与价值退化,这跟全球化时代废弃物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了价值的流动性。鲍曼指出流动的现代性是一个有着过度、剩余、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文明。[[[] 鲍曼,《废弃的生命》第四章,P98]]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指出,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流动的社会中,后现代性可以称为是流动的现代性。流体既没有固定的空间外形,也没有时间上的持久性。对流体来讲,时间上的流动(时间维度)比它占据的空间(即空间维度)更为重要。废弃物具有流动性和不断再生产的能力,但废弃物文化也存在矛盾。
废弃物文化的终极矛盾主要体现为三点:(1)成为多余的人、被放弃、被拒绝、被排斥、成为废弃品这些潜在或者以及存在的危险迫使人类抱团合作,寻找安全感。(2)但是在寻求安全感的过程中,人们偏离了方向,被引向了商业区。(3)在商业区,人们发现曾经丢弃的那些被认为是绝症的东西,现在居然变成了治病良药,从而把他们带回家。这样子废弃物就变废为宝了,经历了一个循环的过程。
刘海颖读书总结(2021.3.7—2021.4.10)
【书单】
《实践感》
《实践与反思》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再生产》
《继承人》
《国家精英》
《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
《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法兰西学院讲稿》
《遏制野火》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
在读完社会学八大家之后,回顾自己之前写的读书报告,发现此前的读书报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部分内容引用了自己考研期间理论复习资料中的内容。(偷懒省事)
2.读书报告中的内容,大量引用了书中原著内容,直接把文中的原话放在了读书报告之中(这一点不符合学术规范),自己的思考相对较少,不够深入。
这两点严格来说都涉嫌抄袭!!!这样的读书报告呈现出来放在论坛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锻炼不了自己的能力。为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读书报告的写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把之前报告的具体内容删除了,进行重新写作。
这是我对自己的反思和批评!把这两个问题提出来,也让大家共勉,避免犯与我同样的错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就算是读书报告的写作也应该遵守学术规范。
[ 此贴被刘海颖在2021-11-18 22: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