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10 total )
本页主题: 焦长权本月读书(截止11月18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焦长权本月读书(截止11月18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郑静 从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10-03)


关于读书的战略战术问题
    这个学期以来,都一直在围绕着几个专题读书,都快被专题淹死了。专题中有经验有理论,其中大部分以理论为主,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专题:一个是黄老师的经济、法律与社会史专题,每周一本,经验与理论结合,学科跨度大,理论读物也不少,如《实践感》,《中国现代社会思想的兴起》,《法律社会学》(韦伯)等,每本写作读书笔记,以加强和帮助理解。另外是一门国外社会学说,其中有五个大的专题,一个专题以一本核心的著作带出其他的读物,精深阅读与广博涉猎结合。学期写三个读书笔记,一篇理论论文。另外还有两个课程,一个是高级统计学,这个补原来的课,掌握了有用。其他的课程还好能够过得去。
    最近一直在想读书的战略战术问题,最后总结了四句话: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这几个原则直接是毛主席的教导,原来用于指导革命和战争,我个人发现用于指导读书也是极其有用的。首先,战略上要藐视,对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人类文明精华的代表的经典著作要有从战略上战胜和吸收他们的勇气,不能被书山压倒和吓到,这是第一。第二,具体读书的战术上要极其重视,可以这么说,读书没有一定之法,但是绝不是不讲方法。有些著作读多了就要知道其门径,这样再读类似的著作或者以后再来读的时候能够有个战术上的优势,如果一味的蛮干,也不是个好办法,还得逐步摸索,比如哪类理论是主要从逻辑上讨论问题,哪类是主要从概念上讨论问题,哪类又主要是从立场上讨论问题,这些都有个大致的判断,从而读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第三,进一步回到战略问题。要打持久战,而不是速胜论。战略上要做好持久的准备,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要准备一生读书,当然不同阶段读的东西可能不一样,比如我们现在要主要读经典理论,以后可能读应用性研究多点,但是有时间还得继续用经典理论充电。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是为了使我们更好的端正读书的态度,读书不仅仅是一个为以后研究打基础的一个中间步骤,而其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其属于研究而不是只服务于研究,这样才能使读书不至于成为不得不走的过程,而是成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第四,战术上速决。这一点我们中心都做的不错,也就是战术上不是一种一次决定论,指望一次能把一本经典搞通,指望靠一次多投入几个月就搞一本搞通,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不如时间间隔后多次反复有效。每次阅读的前端积累不同,收获和感受也就有了差异。这就是说每一本书在每一次阅读过程中不能拖的太久,不然收益率太低。
    先谈这些。
   
   
   
   






本学期开学后,立刻投入到图书馆之中。遗憾的是,这个学期的课程比较特殊,都是强调深读的课程。所以读书只能跟着课程设计前进了,自己准备再精读两家的计划,又只能在精读中和后续时间宽松的时候去贯彻。这实在是遗憾。而读书书目,本学期就是围绕着几张主要的书单进行,一个学期估计都只能读完那几张书单了。我在后面将贴出几张目前读的书单。

    现在发现,对于学术或者说读书有三种境界。一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与做学术都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没有道道可讲的,就是喜欢;一种是将读书和做学术当做成就事业的渠道,理由是读书与学术可以成为自我成功的阶梯和道道,此种状态把读书和学术当做一种工具,激发着自己去搞。当然,这更多的是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第三种,是将读书与学术当做经世济民之手段。读书与做学术是为“治国平天下”。可能还有第四种,将第一种与第二种或第三种之间进行了结合与交搭。我想,我们中心的定位应该在第三种,最佳的状态应该在第一种与第三种的结合。平心来讲,我最近一年在第一种状态上最有长进,渐渐有了点内心的喜欢和兴趣,有些书读了一夜兴奋的睡不着,有些书边读边笑,有些书边读边画,出去调研也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究的冲动,而且有些冲动是发自最原始的兴:喜欢。正是在这个上面有了点长进,才使得我现在做好多选择时没有了以前的那么多所谓的算计,比如读博,如果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角度,就是一种喜欢,想把它去弄清楚。我现在读书都在图书馆的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览室,带着专业书去,累了就读马克思主义阅览室的书,特别是毛选和相关的军事和党史著作,成为一种休息的好办法。而且,发现喜欢的东西理解的快,记住的多,投入的深,学的快。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可否注意培养我们自己的那一点原始冲动班的喜欢?不是手段的喜欢?这可能是初入知识殿堂的人必须要注意的。有时间要讲这些想法写一篇长文,与诸位读书的朋友共勉。



本月又是学期末一个月,既忙着读书,又忙着打理课程,读书基本都是精读(以写报告应付作业),基本情况如下。
本月读书:
精读:
福柯,《规训与惩罚》,
贝茨,《超越市场奇迹》,
Charles c.gagin,1992,What’s is a ca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这本书特别推荐大家阅读,非常好的方法论的书,思考的都是根本问题。
Migdal,2001,state in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gdal,2009,《强社会与弱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
浏览:
Hay, Colin,Michael Lister and David Marsh,2006, The state : theories and issues,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焦长权本月读书:
结合课业和自己的兴趣。这个月读书与上个月有着接续的地方。还是继续着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进行。书目:
蒂利,《社会运动》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弱者的武器》
《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庶民学派研究》,国内第一部介绍印度底层学派的专著,印度的“乡土派”,同时也走向了世界的知识殿堂。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秩序》
赵鼎兴,《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这个书推荐大家都好好细读下,涉及到方法论的很好的书。
《困局经济学》,
另外在看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和体会最近发到论坛。





自寒假前发读书贴后,开学初没发贴,现在结合寒假一直到现在的读书谈些体会。先报书目:
寒假中仔细阅读了几本: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重读黄宗智《华北》,张仲礼《中国士绅》,《村治的逻辑》
开学以来所读:
人口与经济:
麦迪逊,《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960——2030》
伯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
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
——,《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
李中清、王丰 《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
政治社会学类:
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
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
张静,《基层政权》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
另外其他许多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经济社会学、人口问题文献。
从去年寒假调查回家开始,慢慢发现自己读书有了些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读的速度慢起来了,就是自己难以囫囵吞枣似的快读了,即使是读理论性很强的书,发现自己也是这个情况,这是比以前的一个大变化。分析原因,主要是读书中的思考增多了,思绪宽广了许多,有时候看了一本书或者一篇章能使自己久久的回味和思考,去年在家的时候表现的特别明显,看吴飞的《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其中有一篇是对电影活着和书活着的解读,我看后是连续好几天都在回味,贺老师的书看了也是,虽然有很多内容和观点都是以前知道的,但是一起来系统的一浏览,脑子中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水中一样翻波澜,会联想很多,既有理论性的,也有经验性的。同时,在读一些比较的经典的书是时候,琢磨的也更深了,以前非常关注它的结论,甚至就是关注怎么能够快速的浏览完毕,但是现在会不自然的去关注她的结构,叙述论及,又如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看看书的成功与缺陷,等等。有这些变化,我现在想来可能有三点原因:
一是以前还是有比较大量的积累,有比较长时间的囫囵吞枣,这使的现在再回味的时候有对话的对象和资源,也有触发灵感的可能。从这一点来讲,初进读书的时候大量的,快速的囫囵吞枣的阅读非常重要,这是一种背景知识,进去了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存量,有和没有是有天壤之别的。有这种存量的人感觉不到,因为当做了一种貌似天生带来的东西,日用而不知,没有的人很可能将这种存量归结为不同人天生的悟性或者其他因素。其实都不确切,这就是大量的、宽广的囫囵吞枣的知识储存,一种背景性的储存。
二是接触了一点经验和自己生活阅历的增长。读书与自己的体验是相互挂钩的,这种体现既有自我生活过程中的,也有观察他人生活和社会百态的。因为我们所读的东西是对这两方面的反应和抽象。生活经验的增长作为一个触发的工具会激活知识存量。这是思考增多的一个原因。
三是与来京以后学习学术训练有关。此地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强调精细化,强调文史哲式的钻研,“文甚质则史,质甚文则野”。来了以后也受了这方面的一些影响和教育,慢慢也发现,精读一些东西也确实很有作用,特别是对于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存量的同学来说。只不过要防止走向一种考据式的文献学道路,就是要防止“文”太甚“质”,那样就容易失去想象力和野性的思维,成了一种文献式的社会科学。
基于以上三点来思考自己读书的一些变化,也发现,现在的速度放慢也许是个必然的结果,当然会有它的不利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无法在短时期内对西方的经典尽最大努力的搜索,而只能围绕一些专题进行搜索,如我上面的一些汇报。但是结合现在的课程设计以及学习的具体情况,想想这样也好。一方面,去扭转现在自己较好的思考习惯而可以走速度而忽略中间的联想,可能对自己状态不利;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课程进行专题阅读并加之老师们的点拨和课堂讨论,收获也还不错。
总之,一句话,读书要有阶段的进行。没有捷径,坚持读和体会过程就是好的。数量不是绝对的,过程中的感觉最重要。











本月由于有几个作业要交,所以读书状态一般,精读的几本,每本都写的书评,以做作业。先报书目:
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规训与惩罚》
《疯癫与文明》
陈志让,《军绅政权》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枪炮、病菌与钢铁》 贾雷德•戴蒙德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新知书店1936年版
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读书笔记:
“整体历史”的“过程性”表述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读后
人类学要发现历史,这种历史能够解释现代世界的社会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以分析的眼光来理解所有的社会,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我认为,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分析的历史来抵制形式理性在人文科学中的势头,这种理性不再探求人类行为的动因,而只满足于以技术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我们使用的方法越来越复杂,而获得的结果越来越流于平庸。我认为,为了防止流于琐碎,我们应该从过去中追寻现在的原因。惟其如此,我们方有可能理解那些驱使着所有社会和文化的动力。
                                                          ——埃里克.沃尔夫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是埃里克•沃尔夫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人类学史上最晚近的名著之一。本书出版于1982年,本书的写作除了与沃尔夫终身从事农民研究的价值取向有关,更与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思想评估浪潮有着密切关系。在那次社会科学大反思中,大多数人是在反思道德、解构道德,而沃尔夫显然走得更远,在道德反思的基础上,他开始反思历史,解构历史。他的伟大理想是要还历史以本来的面貌,在意识形态遍布的世界上,闯出一条真实之路。
作者希望能够勾勒出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一般过程,同时也关注这些过程对民族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的小群体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作者看来,这些过程及其后果都是历史的,但在这样说的同时,必须指出,历史只能被看做一种对物质关系之发展过程的分析性解释,也就是说,在包容性体系层次和小群体层次上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因此,作者首先来审视1400年的世界,在那时,欧洲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自己的支配地位。接下来,作者讨论了一些理论的建构,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和在它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究竟具有怎样的主要特征。然后,作者转而关注欧洲商业扩张的发展过程,以及几个欧洲民族在欧洲走向全球道路中扮演的的角色。伴随着欧洲扩张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作者思考的是欧洲对美洲白银的寻求,皮货贸易、奴隶贸易以及在亚洲寻求新的财富源泉。作者最后追溯了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是如何完成转变的,并考察了它对那些工业中心的世界资源供应地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冲击,描绘了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他们在各大洲内外的迁移过程。在沃尔夫的解释中,无论那些宣称他们拥有自己的历史的人,还是那些被认为没有历史的人,都是同一个历史轨道中的当事者(沃尔夫,2006:32)。本书结构虽然清晰,但是内容和思想都很庞杂。在分析过程中,从理论框架和关键概念上,作者秉承了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和劳动价值学术的基本观念,以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在各大洲之间的扩展为核心,考察了不同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人群面对这一巨大变化所作出的反应。从表述方式方法上,作者试图从整体和联系的角度来表述一种过程性的长时段历史。
作者从一开始就清醒的意识到,这样一种分析的历史是无法从对于单一文化或民族、单一的文化区域甚至某一个时段的大陆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这样一种再思考必须超越我们用来描述西方历史的惯常手法,必须考虑西方人民和非西方人民是如何共同参与这个世界性进程的。(沃尔夫,2006:1)。这就是本文在叙述方法上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联系的整体的来表述历史,而不是去表述碎片化的和切割的历史。作者指出,我们再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只书写一种“胜者为王”的历史,或者只满足于书写支配族群的屈服史了。社会史学家和历史社会学家已经表明,普通大众虽然确实是历史过程的牺牲品和沉默的证人,但他们同样也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发掘“没有历史的人民”的历史——原始人,农民、劳工,移民以及被征服的少数族群的鲜活历史。(沃尔夫,2006:2)从根本上说,本书试图跨越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消除西方历史和非西方历史的分野。本书的中心论题是,人类世界是一个由诸多彼此相连的过程组成的复合体和整体,这就意味着,如果把这个整体分解成彼此不相干的部分,其结局必然是将之重组成虚假的现实。诸如“民族”、“社会”和“文化”等概念只指名部分,其危险在于有可能变名为实。唯有将这些命名理解为一丛丛的关系,并重新放入他们被抽象出来的场景中,我们方有希望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并增加我们共同的理解。(沃尔夫,2006:7)。
沃尔夫接着批判性的考察了目前学界对于这个整体的历史世界的考察。他发现,“当我们转向学界试图寻求解释时,大部分学者却都对此视而不见。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都无一例外的把独立的民族当做基本分析框架。社会学继续把世界分割成彼此独立的社会,连人类学也是如此,虽然人类学曾一度关注文化特质是如何传遍世界的,却也将它的对象划分成彼此分立的个案: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他们被想象成一个整合的、封闭的系统,与 其他同样封闭的系统相对立”。(沃尔夫,2006:7)
我们联系是无处不在的,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把动态的、相互关联的现象转化成静态的、没有关联的事物?作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也许部分在于还在于我们学习我们自身历史的方式。无论在课堂内外,都会有人教导我们说,存在一个叫做“西方”的实体,我们可以把这个西方想象成一个社会,一个文明,它与其他的社会和文明之间既是独立的,也是对立的。(9页)
在我们中间,甚至有许多人越来越相信,这个西方还拥有一部线性演变的谱系。而这种谱系实实在在的是一种误导,在这种谱系中,历史由此改造成一个讲述道德如何改善的故事,一个讲述好人如何战胜坏蛋的故事。在通常情况下,这演变成一个优胜者如何通过胜利来证实自身的美德和善行额的故事。如果历史是在时间中追求道德目标的结果,那么,就此事实而言,那些追求这一目标的人确实是历史偏爱的主体。如果历史只是一个不断展露道德目标的故事,那么,这部系谱中的每一个环节,竞赛中的每一个选手,都只是一个最终典范的先驱,而不是在其自身特定的时间、地点中展开的社会与文化过程的复合体。(9页)
由于我们变名为实,我们才创造了虚假的现实模式。由于我们将国家、社会或文化想象成一些有着内在同质性以及外在独立性、封闭性的实体,我们才创造了一个世界的模式,它仿佛是一个全球性的台球厅,在其中,不同的实体彼此撞击着,就像许多坚硬、滚圆的球体一样。(11页)
也许不可避免的是,这些具体的分类充当了从知识上进行冷战迫害的工具。有一个西方的“现代”世界,有一个东方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已经沦为共产主义的牺牲品,是阻碍现代化的“疟疾”,最后,还有一个第三世界,它依然遭受着“传统”的束缚而不能自拔,正举步维艰地迈向现代化之路。如果西方能够找到办法破除那种症结,或许它就能够把那些牺牲品从东方产生并传播的传染病中拯救出来,并把第三世界送往现代化的康庄大道——送往西方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康庄大道。这种思考世界的方式导致的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强制都市化”,它认为,只要用飞机大炮炸毁乡村,把越南人赶进城市,就可以强迫他们走向现代化,因而,名变为实了,凡是还贴着“未可知”之名的事物,都足以成为战争的靶子。(12页)。
把那些被命名的实体诸如易洛魁、希腊、波斯或美国等作为因稳定的内部构造和外部界限而彼此对立的固定实体来处理的习惯,妨碍了我们理解他们彼此的接触和遭遇。事实上,这种倾向使我们难以理解所有这些接触和遭遇,用想象的积木垒成所谓“东方”和“西方”或“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类的金字塔,这只不过使得那一困难变得复杂了。因而,实际上在我们看待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的方式中,我们遇到了某些概念的欠缺,而不是暂时的偏离。我们似乎在过去的某个关键点上转错了理解方向,这种错误的选择极大地危害了我们目前的思考(12页)
由于我们把社会关系抽离了它们的经济的、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语境,所以也很容易把民族-国家想象为一个各种 充满了道德共识的社会纽带组成的结构,而不是由一系列与其他系列关系密切关联的经济的、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关系组成的。这最终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动力。既然这些社会关系是单一民族-国家的密闭圈子里展开的,那么,民族-国家也就成了历史的主要主体,每个民族-国家都是由其内在的社会关系推动的。由此,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物件,按照内在的钟摆节奏来运行。(15页)
这种把社会关系抽离于它们根植并活跃于其中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情境中的做法,是与把人类生活的经济和政治方面分配给不同学科的做法同步的。(15页)。经济学不再关注人口是如何组织社会性生产以供应他们的政权的,而代之以研究需求如何创造了市场。这种新经济学与现实世界几乎是无关的。它是一个从相互作用着的主观个体的选择中鼓捣出来的抽象模式。
这种命运也落到了政治学研究的身上。一种新的政治科学割裂了政治领域与经济学,转而考虑权力与政府的关系。由于它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贬斥到“背景”的位置上,政治学研究自身也由此脱离了研究这种背景的组织方式是如何制约或者决定着政治的,并转向探求政治决策制定的问题。(16页)
在所有这些专家背后,都隐含着一个个体集合的概念,个体与个体之间缔结契约以保障社会秩序的最佳状态,在市场中完成交易,同时也为政治决策的形成提供依据。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学科都从事人类行为的研究,但都无一例外的把主题排除在外了。因此,每一个学科都极力建构一个模型,看起来这是一种解释“硬性的”、可观察的事实的可行手段,但实际上无非是一个充斥着意识形态味道的方案,其目的在于适应对主题的狭窄定义。这些方案提供了自圆其说的答案,这是因为,除了模型牵涉到的那些现象,现象本身则被排除到专业话语的法庭之外了。如果模型就像过滤网那样起着筛选作业,那么就可以说,这要么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过是抽象的建构物,并不想兜住经验治水,要么就是因为捣蛋鬼们在上面戳了些洞洞。这样一来,由于专业化社会科学摈弃了整体视角,他们也变得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达娜厄姐妹那样,被判罚将水注入他们各自的的无底的容器中去。(16-17页)

现代化理论,。。首先把世界划分成现代社会,过渡社会,和传统社会时,它妨碍了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每个社会都被定义为一个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自主的、封闭的结构,因而无法分析社会间的或集团间的交换,包括内部的社会冲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社会依附。因而,这个理论极大的阻碍了我们严肃地研究那些确切地困扰着现实世界的问题。(19页)

然而,如果我们证实过程本身,承认过程超越了分立的个案,始终贯穿着他们的内外并且改造着我们,那么又会怎样呢?(25页)
但是,自主、自制、自证的社会与文化概念已经使人类学深陷其自身定义的藩篱之中。在科学的殿堂中,观察和思考的范围已经越来越狭隘,而在这座殿堂之外,现实世界的居民们却正越来越置身于洲际的、全球范围的变动中。确实,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独立于更大的包容关系,也未受更大范围的力量的影响?正如社会学家一直致力于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追寻社会秩序和整合的幻象一样,人类学家也一直在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底层和边缘地带寻求前资本主义、前工业社会的远古形象。人类学的潜在假设是,这些人民是没有历史的人民,这种假设无疑抹杀了500年以来的遭遇、屠杀、复兴及适应。如果说社会学始终沉迷在“共同体”与“社会”的神话,那么,人类学也一直深陷于它自身的“远古原始人”的神话。他们都生活在虚构之中,否认了始终存在的关系和纠葛这一事实。(26页)

我们对民族史看的越多,就越发明白,“他们的”历史与“我们的”历史,都是作为同一历史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因此,如果没有白人史,也就没有黑人史,他们都是共同历史的一部分,只不过由于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原因而被传统研究所压制或忽略了。(27页)

如果我们承认这些联系是存在的,那么该怎样去想象他们?我们是否真正把握产生他们并组织他们的一般过程?我们能否在想象这样一个一般动力过程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它在牵涉这个或那个人群时时如何具体表现时候中的?(27页)这样一种方法是可能的,但前提是我们能够正视我们能否超越专业化学科的理论可能性。多学科交叉确实有望开拓一片新的视野,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开拓新视野的主要困难在于专业化本身这个事实。

在这种全球人类学的努力中,我不在局限于描绘那些独立的部落、文化区域和文明,而力图廓清人类相互作用的网络,这些网络跨越了至今仍然分离的两个半球——欧洲、亚洲与非洲的“旧世界”,美洲的“新世界”。这些网络既是在空间中,也是在时间中逐步形成并扩散的。
要想确切地把这些网络描述清楚——追寻他们的生成及扩散过程——就意味着必须追踪人群的历史进程,而这是被站在西方立场上的历史忽略或歪曲了的。正如人类学家笔下“原始的当代人”形象一样,他们也被视作没有自己历史的人民。(34页)。
为了分析和描述上的方便,同时也为了集中关注在欧洲人同世界上大多数人互动中的那些主要过程,我们将使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的概念。
  社会劳动的概念使我们有可能把人类在其中组织生产的主要过程加以概念化。每一种这样的主要方式都构成了一种生产方式——一组特殊的、历史的发生的社会关系,人们藉此以工具、技巧、组织及知识为手段实施劳动以从自然界获取能量。(91页)概念的有用性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它能否说明卷入由有组织的大多数人类进行的社会劳动之中的关键关系。基于这种目的,我们只界定了三种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贡赋制生产方式,亲族制生产方式。我们要探讨的是这些生产方式之间的特定历史关系,因此本书最主要的观点是,人类学家研究的绝大多数社会是欧洲扩展的产物,而不是过去的进化阶段的原本结果。生产方式的用处之一恰恰在于它能够促使我们去探求这种系统间的关系和系统内的关系。我们将用这个概念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同其他生产方式的互动过程中为达到其支配地位而运用的不断变化着的方式。(92页)
我们所说的这三种生产方式并不能作为对各种社会进行分类的方案。对“生产方式”和“社会”这两个概念,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抽象。社会的概念是从人们实际的或强加的互动行为开始的。社会的概念使从人们实际的或强加的互动行为开始的。而生产方式的概念则致力于揭示政治经济关系,正是这些关系构成了人们互动的基础,主导并制约着人们的互动。这些关键关系可能只体现了一个社会中全部互动的一部分,也可能包括了一个社会的全部互动,还有可能超越了特殊的、历史的营造起来的社会互动系统。在比较的情况下使用生产方式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关注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各种重大变化,也能使我们探讨他们的后果。无论如何,使用这一概念使我们能够探讨不同组成的互动系统,即受不同生产方式主宰的社会,在彼此相遇时究竟发生了什么。(93页)
我在此描述的三种生产方式既不能作为对各种人类社会的人类也不是文化进化中的诸阶段。他们是作为概念提出来的,供我们构想塑造各种要素的特定重要关系,人类生活就是在这些要素下展开的。这三种生产方式都是工具,用以思考在向外扩张的欧洲人和世界其他居民间的真正联系,从而能够理解这些联系的后果。(120页)。

当我们厘清了在特定人群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因果链时,我们会看到,他们也超越了任何一个群体,包含着其他群体——所有其他群体——的社会轨道。最终,这些因果之链囊括了所有大陆,并将旧大陆与新大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有着不同来源和社会结构的人民都被这些力量纳入趋同活动中,他们不得不参加一个 共同世界的建构中。他们是欧洲海商和不同民族的战士,但也包括本土的美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在此过程中,所有这些人民的社会与文化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那些站出来充任真正历史的承载者的人民,也深刻的影响了人类学家研究的群体,他们将这些人群称为“原始人”,是从永恒的过去的原初延续。由欧洲扩张发动的全球化过程同样也构成了他们的历史。因而,不存在什么“当代的祖先”,也不存在没有历史的人民,不存在只拥有“冷性”历史的人民。(451页)
我们不能再将社会看作孤立的、自足的系统。我们也不能再将文化想象成一体化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部分都要维持一个有机的、自主的和永久的总体作出贡献。只有实践和观念的文化从,一定的人类行动者在一定的环境中。。。在行动的过程中,这些文化从永远都处在不断地组合、解体和重组之中,在不同的声音中传达着群体和阶级的不同道路。这些道路不能从相互作用的个人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决策过程中找到解释。他们是从社会劳动的配置中生成的,而人们动员社会劳动的目的在于改造自然世界。动员劳动的方式为历史确定了条件,在这些条件下,无论那些宣称与历史有特权关系的人民,还是那些被认为没有历史的人民,都面临着一种共同的命运。(457页)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必要的张力》
波普 《知识的进化》
      《猜想与反驳》
伊利亚德 《神圣与世俗》
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
布洛赫,《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沃尔夫,《二十世纪农民战争》
殷海光 《中国共产党之观察》
布迪厄《关于电视》
德.瓦尔《人类的猿性》
康有为 《康子内外篇》
严复 《天演论》
布诺威 《制造同意》
本月经典方面主要是围绕方法论和知识论展开,从实证主义的方法知识论到后实证主义的方法知识论。其他主围绕宗教人类学等课程展开。
科学革命与必要的张力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22-1996)被称为科学界的“四大恶人”之一,而其所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被公认为是现代思想文库中的经典名著,被奉为新时代科学哲学的“圣经”。它的出版成了20世纪科学哲学的转折点,开创了科学哲学的新时期。他无疑已经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刻革命。而《必要的张力》一书是作者沿着自己的科学观思索的又一重要文集。下面,笔者谈谈阅读两本书的体会。
“范式”(paradigm)是《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作者认为范式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4页 ),他认为“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接受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95页)。针对一些人对于范式概念的批评,他在多年以后新版的后记中进一步解释“在本书的大部分篇幅中,范式一词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个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他们当做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157页)。一个成功的范式都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为以后的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它之所以有这方面的作用,就在于它一般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它们的成就空前的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的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建立在这种科学“范式”基础之上的进一步的科学实践和研究就被称为“常规科学”。作者认为,“常规科学”基本上是在一个范式指引之下的“扫尾工作”,包括阐明范式理论的经验工作,解决范式理论中某些残剩的含糊性,以及允许解决先前只是注意到了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科学家倾其一身全部从事的正是“常规科学”的研究工作。他进一步形象的说“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实验室内,这种活动似乎是把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中,常规科学的目的既不是去发现新类型的现象,事实上,那些没有被装进盒子内的现象,常常是完全视而不见的;也不是发明新理论,相反,常规科学研究乃在于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那些现象和理论”(22页)。
如此看来,“常规科学”所研究的范围是很小的,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常规研究,其视野也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是哲学因信仰范式而受到的限制,却正是科学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范围的相对深奥的那些问题上,范式会迫使科学家把自然界的某个部分研究的更细致更深入,没有范式的指导这样做,将是不可想象的。常规科学又具有内在的机制,每当造成这些限制的范式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时,他能保证使束缚研究的那些限制变得松弛。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旧的科学范式发生了危机,新的“范式”即将来临,同时,“科学革命”也随之发生。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科学界中“范式”的转换。作者认为“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范式所取代”(85页)。如此看来,科学革命也是世界观的改变。作者特别指出不同的范式之间的不能并立,在相互竞争的范式之间做选择,就像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间做选择一样,就等于在不相容的生活方式之间做选择。作者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认为不同的范式之间有一种交流上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他认为从科学革命中涌现出的常规科学传统,不仅在逻辑上与以前的传统不相容,而且二者往往实际上也是不可通约的;范式的改变使科学家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格式塔转换(革命前科学家世界的鸭子在革命后变成了兔子),科学家在革命后知觉和视觉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新世界在各处与他们先前所居住的世界彼此不可通约。他认为科学革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新旧范式不可通约。其结果是,一个理论对另一个理论的优越性,就成为辩论中难以证明的东西了。在不同科学共同体和范式下的科学工作者之间就像生活在不同的语言世界中一样。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不可通约的理论支持者之间根本无法沟通。经验到这种交流的阻塞的人肯定有所凭借。他们还是拥有共同的日常生活和大部分科学世界的语言。当交流阻塞时,其参与者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彼此看做不同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然后把自己当做翻译(181页)。他们以团体内或团体间谈话的差异为研究主题,首先试图去发现那些在各个共同体内毫无问题,但在团体间的讨论中却成麻烦的焦点的字词或语句。找出科学交流中的这种困难领域以后,他们下一步就能借助于共有的日常词汇致力于进一步阐明他们的麻烦。即各方都会试图去发现,当对方接受了一个会使他产生不同的语言反应的刺激时,他到底会看见什么或说什么。若他们能不把反常行为看成仅是错误和神经失常的结果,他们总有一天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彼此行为的预言者。每一方都学会了把对方的理论及其结果译成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使用哪个理论的世界。既然是从事这种翻译工作,能使不同被阻塞的交流的参与者设身处地的经验到彼此的观点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它就是劝说和使人转变信念的有力工具。然而即使劝说不一定成功,而假如成功了,也不一定伴之以或随之而有信念的改变。这毕竟打破了绝对不可沟通的神话。其实,在不同的科学范式的这一沟通或转变的过程中,也即科学革命的过程和常规科学的演绎过程中,始终都存在着这么一种“必要的张力”,只有这种一种必要的张力的存在,在可能使科学范式的转化有所可能。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待这种“必要的张力”的态度。如上说述,我们应该在明了不同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的前提下试图去打破范式之间绝对不可沟通的神话,去认真的做必要的不同范式之间的“翻译工作”。这种科学研究中的传统和创新中的“必要的张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科学理论的一个矫正器和监督者,特别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对于理论进行矫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任务,这里面既包含着证实的不完全,也包含着证伪的武断,如何较为客观的对社会科学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呢?笔者认为这种“必要的张力”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不同的范式信仰者对于彼此都互相成了一个理论矫正器的“他者”,也就是在对彼此的理论进行学术性的批判和对自我范式的反思中得到了互相提升。同时,这种“必要的张力”也成了一个学术界的“监督者”,对于那些假借学术之名在学术界投机倒把的人士有较强的监督作用。这一点对于我们目前的国内学术界可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本土化的阶段和工作还没有完成。在这一建立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不同学派或范式之间的张力就极其重要。本土的范式在建立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现有的社会科学西来范式的阻挡和一定程度上的排斥,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必要的张力”的合理性和正面效用。
参考书目:
(1)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必要的张力》,范贷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自9月5日到京,到今天刚好一月,是该把这个月前后(包括调查回来有点小时间)的读书情况总结一下。本月由于刚到一个新地方,很多杂物事情要处理,所以读书虽然有一些,但是系统性还不够,难度也还不大够。读的书目是以下一些:
  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
  莫斯《原始分类》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一,二章,
    《宗教社会学》 之“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涂尔干“人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
        “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第一章。
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大卫.哈维 《希望的空间》 (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系列)
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82年版
千家驹“中国的歧路”;
李紫翔“中国农村运动的理论与实际”
陶直夫“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
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第一册)
郑也夫《信任论》《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孔飞力,《叫魂》
另外:
  谢立中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经典选读》中的部分篇章。
本月的读书,确实有些杂乱,内部主要的线索与我这学期的课程有些关联。来这里以后,感觉到这里的课程还是值得去上,而课程的主要安排和内容就是围绕着一个专题阅读书和经典文献。本学期,我除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两门必修课以外,另外选择了三门课程 ,分别是吴飞的“宗教人类学”,朱晓阳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原著导读”以及潘毅等的“中国农民工研究:工农历史的回顾与新探”,另外选择了张静的“论文写作”课程(一个学分,已经结束)。选择两门人类学的课程,主要是考虑自己对于人类学的一点兴趣,同时最主要是觉得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对于要从事定性研究的启发,这让我狠心学一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个课,我想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摩尔根,毛泽东等马列主义者是怎么去有意或无意的运用和发展人类学的,同时又可以将以前读的一些东西从一个角度回顾和清理下。而农民工研究的课程主要内容是三点“1.农民工研究的理论视野,主要探讨阶级形成理论;2.工农历史研究的主题领域:早期工人运功、农民调查、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三十年;3,社会性质讨论”。所以围绕其读点东西。至于理论与方法论课程,还是对以前的东西进行更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我感觉自己现在的读书,特别是理论上的阅读,很多的都还在本体论的范畴,就是“是什么”的问题,比如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是什么个样子,资本主义是什么,现代性是什么等等,而对于认识论与方法论层次上的考虑还不够,这也应该是个阶段,在以后的读书中,我还要将强对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的考虑,马克思从哲学层次上是怎么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韦伯呢?(认识论)在具体层次上他们又是怎么操作的?(方法论)等等。
同时,在这个月的读书中,我觉得有几本很不错的书,可以推荐大家去读读,一是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是在《资本论》的基础上对于资本如何积累的一部专著,很不错,既有继承,又多修正和创新,同时对于现在都很有启发,当然这个要先读了资本论后再读。再就是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选读》,这个书以前我没有看过,对于刚开始读理论甚至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学都值得选读,原因有二:一是里面选择的很多篇章对于理解那个人物的思想很有帮助,都是有代表性的,二是编选的内部逻辑性比较好,可以适应我们梳理自己阅读的需要。这个书是很不错的教材,同时也是一个经典篇章的汇集,推荐大家可以在读经典的时候夹杂着读,书是上下两大卷,华科图书馆也有。最后是《社会学与人类学》中的几个比较经典的篇章,如“身体的技术”等,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后来的福柯的思想是颇有启发,而他对巫术的一般理论的研究则正好与我们阅读的涂尔干关于宗教的研究形成的对比和关照,同时这其中很多也是知识社会学,知识哲学的重要来头。

踏雪留痕!
Posted: 2009-10-13 23:21 | [楼 主]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终于能上了,呵呵,高兴。读书报告9月6日已经写好,今天才能上论坛把报告发上。
踏雪留痕!
Posted: 2009-10-13 23:22 | 1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很好!!
Posted: 2009-10-13 23:53 | 2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应该是截止10月6日?
Posted: 2009-10-15 00:09 | 3 楼
桂华
毛主席是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374
威望: 376 点
金钱: 37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11-30

 

令人振奋!
Posted: 2009-10-15 12:14 | 4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Re:焦长权本月读书(截止9月6日)

恩,谢谢贺老师提醒,截止10月6号,呵呵。
踏雪留痕!
Posted: 2009-10-15 22:55 | 5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确实和我们不在同一个高度,继续沿着焦兄的足迹继续前行。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0-17 08:15 | 6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不不不,客观的讲,这里要像中心那样读书困难更大,所以大家要珍惜中心氛围,主动积极的把读书会当做每一个人的事情,要搞好,这样大家一起努力就非常好了。我确实是赶着大家的步伐在前进。
踏雪留痕!
Posted: 2009-10-17 12:48 | 7 楼
侯耀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9
最后登录:2010-12-06

 

师兄的行动,让我倍受鼓舞 
Posted: 2009-10-17 12:49 | 8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读书状态还是保持的很不错!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09-10-17 13:29 | 9 楼
« 1 2345» Pages: ( 1/10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575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4:5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