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杜姣读书(更新至2011年4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杜姣读书(更新至2011年4月)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1-10-17)
至2011年4月
《精神分析纲要》 弗洛伊德 著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 荣格 著
《幸福之路》 罗素 著
《废弃的生命》 鲍曼 著
《组织社会学十讲》  周雪光 著
《基督宗教》 哈维•寇克斯 著
《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 讲述

下面我主要就其中的几本书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所得。
《精神分析纲要》:这是弗洛伊德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基本上是其一生理论的一个补充和总结,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其以往思想的一些修正。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荣格在本书中主要就人类心灵的潜意识进行了探索,并且对原始民族的心灵和现代人的心灵的差异和联系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阐述。在本书中,他还多次提到其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差异之所在,并指出他们思想或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其基本前提假设的不同。

《幸福之路》:这是一本关于人生的著作,作者分两大部分阐述了人不快乐的原因和人快乐的原因,并提供了走向幸福的道路。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读起来没有多大的障碍。

  读《废弃的生命》:
     
      现代化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人类废品”的制造和产生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废弃的生命》一书则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
  现代历史就如“采矿的历史”,“没有废弃物就没有采矿”,“旧的不被废弃破坏,新的便不会产生”。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在现代理性的支配下,人们通过不断地“设计”以及追求所谓的“经济进步”来作为实现更好生活或完美的重要手段和步骤。完美是潜藏在无形式的事物之中的,要想让完美得以显现,便需要剔除掉无形式中的无用部分,就好比雕刻一个东西一样,它需要剔除掉岩石的多余的部分,以使所要雕刻的完美形象显露出来。而这之中被舍弃的部分就成为了废弃物。人们似乎对“现在”永远不会感到满意,现存的世界似乎远没有按照其应该的方式存在,那么就这一点来说,“设计”就有了意义。“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和抛弃的过程,一个不断产生“废弃物“的过程”。
      总的来说,“废弃物”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人的与非人的。当人们在设计人类团结的模式时,人就是废弃物。人类团结的模式即是一种秩序模式,而人们的任务便是要完成这种秩序模式的构建,即秩序构建。人们对秩序追求的前提是混乱的存在,而混乱“是某事物不在恰当的地方,没有发挥恰当作用的状态”,因此,这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无所裨益的。秩序构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会将人们划分为属于秩序之外和秩序之内的两部分,而被划分到秩序之外的这部分人群处于一种无秩序状态,他们为秩序之内中的人所排斥和鄙弃,并进而成为废弃物。在现代市场的竞争中,总有某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排除在外,而成为社会“剩余的人口”。造成人类废弃物的产生还存在一个文化根源,即一种恐惧,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文化是伟大的人类创造,它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将死亡与永恒相联系,将死亡上升为一种永恒的高度,以此“将对死亡的恐惧重新塑造成为生活的推动力”。一部分个体的死亡则通过这种方式被赋予了一种高尚的因素,因为死亡就意味着永恒,意味着这一部分个体的死亡可以换来我们生活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死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意味。这种死亡则是一种被舍弃的表现,一种成为废弃物的表现。
      就废弃物存在的范围来说,其不仅仅存在于所谓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全球化进程大大扩大了其存在的范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则为这一扩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废弃物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走向了全球化的方向。
      由上可知,人类废弃物基本上是一种人为选择和偏好的结果,并且他们是为人们所厌恶的。就其产生的影响来说,这种“废弃的人口”其实并没有完全与社会隔离,而是以一种人们所不乐见的方式存在。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被认为是懒惰的,具有邪恶的目的以及犯罪倾向;他们被认为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困扰。被废弃的人口(如难民)代表着“我们中的陌生人”所象征的“巨大未知”,给人们极大的不安全感。人们内心隐含着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则是滋生世俗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渴求通过这种对权力的诉求来找寻安全感,国家权力便是该权力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痛苦,国家权力似乎无法安抚。国家或者官方为了寻求其合法化,便不得不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身的强大以及对增进人们安全感的效用。它通过煽动或激起的集体恐惧来服务于政治以及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而废弃人口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对象和工具。
随着废弃的人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时,人们也采取了相应的解救或缓解措施。比如说国家提供救济以及相应的福利、社会上相关的慈善事业等等,都是针对这一部分人口所实行的。或者还有一种更极端的解决办法,即对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是,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废弃人口似乎有一种增长的趋势,现有的解救措施无法满足这一日益庞大的队伍;另一方面,即使其解决了这部分人口的生物生存问题,但其社会生存问题却一直被搁置,并且社会似乎在有意识地阻断这部分人重新回到社会生存摆脱被废弃命运的道路。而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依然是一个大的疑问。
      如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消费主义社会,占据社会主体的是消费者而不是具有公民意识的人群。这群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商品,他们身处在市场之中,穷人则被搁置在这种市场自由之外,被人们、被社会所排斥,并进而成为社会上剩余的人口或多余的人口。在这样一种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不断地选择和丢弃,不断的创新和淘汰,在旧的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新一轮的废弃物又再不断的产生,充斥着这个世界。
      这就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人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并且尽可能是更多人的幸福,而为了追求幸福他们选择了现代化这样一条道路,可真实的情况却是人类似乎在朝一种相反的方向行进?人类追求幸福一定得是以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人为代价吗?这种幸福是全体人类的幸福还是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幸福?


2011年3月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著
《代沟》 米得 著
《礼物的流动》 阎云翔 著
《论现代市民社会的城市治理》 鲁哲 著
《中国社会思想史》 王楚辉 主编
《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 孙逊  杨剑龙 主编

这次又把《社会学的想象力》捡来读了读,同第一次相比有不一样的体会,它作为一本社会学的入门书籍,的确有其意义所在。也许现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比较狭隘的层次上,但是那一点点进步我相信还是有的。
现在,读书的意义已不用多说,嗯,抓紧时间,好好读书!




2010年12月
《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 阿玛蒂亚森
《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童星
《现代化新论——世界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罗荣渠
《晚清新学史论》 陈国庆
《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王尔敏

通过这个月的读书,我认为收获还蛮多的,思考了一些以前没有思考或是很少思考的问题。至于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还是实实在在的看书吧!



2010年11月
《文化论》  马林诺斯基  著
《社会静力学》  斯宾塞  著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南怀瑾
《原始分类》  涂尔干 等著

这次就发一下书单吧,最近读书一直比较零散,不像以前基本上还是沿着一个学者有重点的加以阅读的,这样的话就非常有利于对某一个学者的整套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对书中的内容也会更好把握一些。零散的阅读虽然也有其固有的好处,但总感觉没有集中阅读的那种效果和收获。现在也已大三了,我想就像学长学姐所说的,尽量让自己的读书更体系化一点,并且抽个时间对以前所读的一些书进行一次整理,这样的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0年10月

《功利主义》  穆勒
《疯癫与文明》 福柯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
《民主四讲》  王绍光
《长河落日: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 邹牧仑
《哲学问题》  罗素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波普尔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亨廷顿

自这学期以来,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读书状态。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深怕自己会把作者的意思理解偏,更担心自己对书中观点的解释仅仅是种断章取义的结果,而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
伴着读书书目的增多,自己也经历了多次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到最后弄得自己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不敢轻易地相信。每个学者都有他们的一套思维逻辑和分析框架,在他们的既定论题下,他们往往就是找寻符合其论题的资料加以论证,所以即使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只要是在他们的分析视角下进行审查,都有令人信服的合理性。由此也越来越感觉到社会科学抑或是人文科学中是真的不存在所谓的真理和确定性的,因为在这领域中任何观点、任何结论都是可以被推翻的并加以重建,只要你有让别人能够信服你的证据就行了。也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极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才有了如今如此丰富多彩的思想成果。
总之,不管怎么样,尚且将这种读书的过程当成一种不断扩大见识的过程,也不必太计较自己到底能不能获得所谓“知识”的东西;尚且不管作者是如何进行材料的筛选的,也许只要在其阐述的情境和语境中对其的思想观点加以理解就已足够。
摆正读书态度,继续努力吧!



2010年5月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著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著  (重读)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 卢梭 著
《道德理想国的破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  朱学勤
《孟德斯鸠与卢梭》 涂尔干  (未完)

卢梭思想浅析
这个月我主要看了些卢梭的书, 不论是类似于自我辩解的内心独白,还是他关于契约的政治思想阐述,都可以看出一些相互矛盾和模糊的地方,让人不得其解。
卢梭,其实在其《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中,就已经承认了这一点,当然他更多的是从自身性格的矛盾性来说的。,可以说,卢梭本人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他政治思想阐发的起点。《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作为其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不亚于《爱弥儿》等作品,甚至说这部著作更好地展示了卢梭本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和他的相关政治思想。
卢梭,相对于同时代的伏尔泰等人来说,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反叛性,他批判科学、批判艺术、否定历史,同时也批判学术机构,批判科学技术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从而他渴望回到自然状态——人类社会状态的起点。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首先是“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去践行这一思想。他喜欢呆在乡村、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在乡间的小道上漫步遐思。他不喜欢给自己设置任务,不喜欢给自己以时间限制,他只是希望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喜欢受到枷锁的束缚。他喜欢乡村生活,以及他喜欢的一切一切,只是因为这些东西是最贴近原始状态,是最少受到社会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的。他认为受到当时人们的批判和诽谤原因主要是他这种服从自然的天性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或者当时人们的性格特点是格格不入的。而当时大部分人的性格是受到污化了的。他重视反观内心,他在《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中借卢梭(为对话中的一个人物,里面提到的让—雅克才是真正的卢梭)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到:“应该回到从前,回到没有任何东西妨碍他是自己本色的时代,或者更深入他的内心,intus et in cute,才能立刻看出其真正的心态,那么多的不幸都未能使他的心灵变恶。”
由此,他将自己看成是真理的掌握者。他坚信整个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正在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所以就如朱学勤所说,他以一颗教士的心向人们传教。他所要做的工作,是要打破现行的体制,对现实社会加以重构,寻回人们在自然状态时上天所赋予的道德,从而建立一个人们富有道德、具有充分民主的理想国。他推崇原始状态,存在他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天赋美德”,这不同于霍布斯的“人性本恶”的观点。从而基于这种不同的假设,二者的政治思想走上了不同的方向。
贯穿于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到《社会契约论》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的关系。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彼此孤立的,人们顺从的是自然原则;在公民状态中,人们顺从的是由普遍的自然原则所引发出来的公意,这种公意同样具有普适性,是永远正确的,能够保持公意永远正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都是道德高尚的。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自由的,那是一种自然自由;在公民状态中,人们同样是自由的,这是一种社会自由。他深知,回到自然状态已不再可能,那么要获得自由,只有打破现有的体制,利用社会契约建立一个道德和民主的国家,而“公意”则是社会契约存在的基础,公意是不可违背的,任何违背公意的人都将是该社会的敌人。在这种为“公意”所控制的社会中,人们是自由的,因为“公意”是由他们的意志所组成的,顺从“公意”也就是顺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这就是“自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公意”是远远大于个人意志的,拒不服从“公意”的人,就是该社会的敌人。这是一个极度压抑个性的社会,一个同质性极高的社会。
在《社会契约论》中,他也就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合法的政府进行了探讨。卢梭,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所提倡的是建立一种公民社会,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因此,政府要尽可能的小,尽可能的精简,并且政府的权力只有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才是具有合法性的。在这样的一个公民社会里,社会之所以可以得到有效地运行,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便是生活在该社会中的人们都是道德高尚的公民,“道德”是这个社会得以存在的核心和基础。在他的心目中,日内瓦是他理想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国度里具有整齐划一的道德风尚。
在卢梭的著作里,也提到了理性,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此种理性。也是这种理性让人们脱离了原来的自然状态,习得了一些不好的习俗。但卢梭的“理性“不同于笛卡尔、韦伯等人的“理性”,它带有更多的道德以及情感上的意味,这有点类似于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提到的“理性”。
从卢梭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很到柏拉图、笛卡尔的影子。重视反观内心,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对历史的否定和不信任,则与笛卡尔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当中,卢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因而它追崇人类的原始状态,现今的一切使人们更加远离了原始状态。他要“挖去大夏周围的灰土”,寻求“大夏赖以矗立的坚固基石”。笛卡尔也因为哲学“经过千百年来最杰出的能人钻研”,“却仍然没有一点不在争论之中”怀疑人类所获得的所有知识,所以他也要把“过去接受的错误意见统统从心里连根拔掉”,吧“沙子和浮土挖掉,为的就是找到磐石和硬土”。在这一点上,二者是极其的相似。
概括说来,卢梭是以他的行动笃行着他的人生信条,并渴求通过著作阐述他的信条,以拯救人类与火热之中。不幸的是,他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他一步步远离法国的沙龙,与当时很多重要的人物因为思想观点上的分歧决裂。但是,他的思想对后来的美国和法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法国大革命时的罗伯斯庇尔时代复活,得以践行,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之后并最终走向了失败。

朱学勤在其《道德理想国的破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对卢梭的道德理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通过对罗伯斯庇尔对卢梭政治思想的实践,阐明了卢梭道德理想国的实践意义,最终得出卢梭道德理想国的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是一种政治哲学的层面,而不是政治学的层面。政治哲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只是一种理念,并不能生搬硬套与实践,他能给与的是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2010年4月

《现代性的碎片》 弗里斯比
《资本主义与自由》  弗里德曼
《马克思传》  麦克莱伦
《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国站起来》 摩罗





九月读书:
《自杀论》  迪尔凯姆
《权力精英》 米尔斯
《马克斯·韦伯肖像》 本迪克斯
《韦伯:法律与价值》  (思想与社会 第一辑)
   

读《权力精英》
  《权力精英》为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赖特•米尔斯所著。此本书于1956年出版,而那样一个时代则被米尔斯称¬为是“物质繁荣,国家主义甚嚣尘土和政治主义真空的时代”。笔者认为这本书所描绘的图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当时美国社会阶层状况的一个缩影。
  本书中,作者将美国的权利精英分为三类:工业精英、军事精英、政治精英。并且认为他们于独立战争时期就已经存在。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类权力精英的地位和关系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对权力精英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即“权力精英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超越普通人所处的环境;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做出具有重要后果的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权力精英,他们具有非比寻常的权力,他们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起着不一般的作用。同时作者认为要想真正的理解权利精英,我们还需知道那几类精英在各自环境内的心理。他们基本上由具有相似出生和教育背景的人组成,他们具有相似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而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具有一种共识和相似心理,以至于能达到一种协调一致,能使他们的利益得以更好地实现。那三类精英处于社会的上层,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之间也通过各种手段相互联系。
同时作者又指出,美国的权利精英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大约是从独立战争到约翰•亚当斯的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同经济、政治和军事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各类精英在公共机构的高层很容易实现角色的转变,并且涉及到各个领域;第二个时代是在十九世纪早期。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里,“精英”成为了高层集团的多数,并且这些高层集团的组成又是松散和随意的;第三个时期大约截止到一战期间。这个时期经济精英的地位上升,而政治精英的地位则相对下降;第四个时期大概是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其以后。这时,政治、经济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新政而改变,但是,此时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在政治领域及公司世界出现了权力的竞争。从而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期,各类精英的具体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工业精英,大公司的崛起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主要力量;对于军事精英,随着二战以后而来的冷战,军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对国家的政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政治精英,国会的地位则下降了。这似乎已经蕴含了三类精英的发展趋势。
然而,从本书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另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社会内部的阶层流动问题。
米尔斯是韦伯著作的译者,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接受了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相关论述,而在本书中就有体现。米尔斯的“权力精英”似乎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科层制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科层制的结构里,权利精英处于最上层起着领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现实就是:在最上层即顶层出现了权力精英,中层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力量,而并没有将上层和底层很好的联系起来,而底层则似一盘散沙,消极散漫。米尔斯认为在各层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机制来促进他们的相互流动,他们之间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如,米尔斯就说到“只要精英作为一个社会阶级或处在指导位置上的人仍在掌权,它就会一如既往地选择和塑造特定的人格,且拒他人于千里之外”。而权力精英们是在身份、地位以及教育等方面又是一个稳定而且相似性程度很高的群体,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上流阶层,而上流阶层自然也就成为他们挑选精英的固定来源。
于是,米尔斯否定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的一种并被后来十八世纪乃至十九世纪的美国的开国元勋及其领导者所坚守的平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或应该是控制与平衡的系统,因为社会是一种阶级的平衡,而社会之所以是一种阶级的平衡又是因为强大独立的中产阶级是它的轴心和稳定器。而十九世纪的美国便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这似乎就已经暗示了此时美国就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社会,可就在此时,米尔斯对其所生活的社会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美国的经济组成上,一小撮集中起来的公司代替了在重要领域里作为经济中心的小企业家们;在政治组成上,权力的划分又是极不平衡的,行政机构高高在上,立法机关则降到了权力的中层,而司法机关由于时间上的滞后无法提出相关的政策;在新社会里,政治、经济事务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各类权力精英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阻碍着其他阶层人员的介入。进而这也就说明了各阶层之间的流动尤其是从中下层向上层的流动是何等的困难。
除了上面所提以外,本书对公众社会和大众社会的区分也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在公众社会中,“有尽可能多的人表达意见的机会等同于倾听意见的机会”,而在大众社会中,“表达意见的人要比倾听意见的人少得多”;在公众社会的公共传播中,可进行即刻、有效地回击任何意见,而在大众社会中则相反;在公众社会中,很容易为一个有效的动机找到宣泄口,而在大众社会中,意见的实施则受到严密的官方控制;在公众社会中,官方机构不会渗入到自主的公众,而在大众社会中,权威机构则渗入到了大众中。而且米尔斯还提到,这种大众社会已经在美国的底层出现。
笔者在读本书的过程当中,不由地感觉到越到后面,作者的批判色彩也逐渐浓厚起来。作者在谈到美国的保守情绪时,这样写到“美国保守主义代言人的最大问题,完全就是确认保守的意识形态为哪些人的利益服务,以及谁又会接受它的问题”。同时在最后一章“高层的不道德”中,作者更是鲜明地指出“高层的不道德是美国精英的一个系统特征;对它的普遍认可是大众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就在此,作者的激愤情绪也达到了最高峰。
总之,对于当时美国社会是否就如米尔斯所说那样,我不清楚。但是,通过米尔斯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对他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理解和认识,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当时美国的些许东西,并且从中我也看到了他那种敢于言说、敢于思考、敢于批判的精神,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Posted: 2009-10-20 22:55 | [楼 主]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体会不错,读经典的好处之一就是从中学会作者批判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方式,就是独立思考,审慎生活的情操和旨趣,就是我们能以点代线代面积累更多的知识,从而使知行更理性,生活更主动。

你的读书状态一直很不错,继续保持!
Posted: 2009-10-21 18:40 | 1 楼
黄萌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09-10-20
最后登录:2012-12-12

 

顶一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Posted: 2009-10-21 22:20 | 2 楼
陈康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0 点
金钱: 500 RMB
注册时间:2008-12-13
最后登录:2011-11-01

 

强啊
读书是件幸福的事。。
Posted: 2009-10-21 22:40 | 3 楼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都是经典啊,体会也很不错,继续保持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09-10-23 22:26 | 4 楼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都是经典啊,体会也很不错,继续保持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09-10-23 22:26 | 5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10月中旬~12月中旬读书情况

《谈谈方法》 笛卡尔 著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 冯俊 著
《大问题》 所罗门 著
《西方哲学史》 邓小芒 赵林 著
《马克斯·韦伯传》 玛丽安妮 著
《支配社会学》 韦伯著
《中外文明史》(上) 马克垚 著

  1、这两个月来主要读了些关于哲学方面的书,对笛卡尔的思想有些许感触。以下内容主要是根据里克曼那本《理性的探险》和关于笛卡尔相关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的。
  就如里克曼所说,他“在哲学中力求达到明晰性和确定性”。 笛卡尔认为,“良知,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是指一种分辨真假的能力。这里的“良知”即所谓的“理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进一步说到,我们的意见存在分歧,并不是我们理性的多少问题,而仅仅只是因为我们运用思想的途径有所不同,考察的对象也有所不同。他认为“人们有权自由地提出问题,并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倡导者”。为了寻求理性的确定性,他设立了几条规则: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我们应该要小心避免一些先入之见的东西;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第三条是要按照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次序逐步的去认识;第四条是要对论证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考察。他认为这个方法让他感到满意的地方是它让其在各方面运用到了理性。 同时,他还提到了一个关于哲学本源问题即形而上学问题。要建立哲学的本源,一面要将“过去接受的错误意见统统从心里连根拔掉”,一面要“搜集若干经验作为以后推论的材料”,并且不断应用他所确立的那几条规则。他似乎要把一切不可靠的东西给推倒,换之以一种用理性清楚明白所认识的东西,他认为这才是真的,值得相信的。
  “我思故我在”作为他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出发点,他是这样进行阐述说明的:“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我发现,‘我想,所以我是’这条真理是十分准确、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从笛卡尔证明的过程来看,他似乎将自己的视角放在了作为“想”的主体之上的,而没有考虑到“想”的客体,或者说他就将“怀疑”作为他考想的客体,而且是无法再分的最本质的客体。但是与以往的怀疑论者不同的是,他不是单纯的怀疑,为怀疑而怀疑,他的整个打算“只是使自己得到确信的根据,把沙子和浮土挖掉,为的是找出磐石和硬土”,也就是说他要利用一种怀疑的思维方式找到一种确定性的东西。
  笛卡尔对神的态度是复杂的,或者说他眼里的神并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一种具有理性思维的象征物,他作为一个观念放到我们的心里。笛卡尔不否定上帝的存在,反而用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然而笛卡尔一个重要的努力就是要朝着新科学的道路上发展。自然科学方法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提供比较严谨、确切的论证。但社会学的方法由于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其结论的正确性和确定性,这似乎就已经预示了我们需要从其他的途径中找寻更加确切的方法,而笛卡尔的严谨和奔放的态度以及他的怀疑主义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至少在判定一个结论是否有效正确时,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良知或者说理性来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相信由一些例子构成的或者片面的论证,它是否能够预示其结论的正确性。而数学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客观性,达到了一种对清晰的理性知识的要求,从而成为了科学的典范。今天在社会学领域里所运用到的统计的方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用到了数学思维上的那种逻辑推理,它也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分析的,唯一不同的是,它是将分析的结果用于了解释社会现象,但这并不影响其中的合理性。这也是社会学方面运用理性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在笛卡尔看来,感官和情绪是属于非理性的范围的,所以依靠感官和情绪所得来的东西是需要怀疑的,而不能轻易地相信。而知识则不同。这种知识是通过理性的探求得来的,是真理,我们可以依靠它推论出一些其他的东西,并且无须担心它的真假。知识是推动世界,带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和控制性力量,这对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让笛卡尔没想到的是,理性也促进了战争、带来了污染以及人们内心的空虚等种种问题,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社会学发展的空间得到了扩大,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为世人所通晓。可以说,这不得不承认其与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紧密联系,或者说“社会学取得的更多的发展是与反对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笛卡尔的二元论和理性主义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种哲学的鼓舞使人类的研究产生了诸如行为主义和现象学之类的片面发展”。对于他的二元论即身心二元论却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笛卡尔将世界分为“广延实体”即所谓的物和“思维实体”即心灵或者灵魂,他认为这两者是互相独立的。对于个人而言,心灵和肉体是独立的实体,肉体是会衰败的,而心灵或者灵魂是可以永存不灭的。但是我们又是知道的,在生活中,心灵和肉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笛卡尔似乎也并否认这一点。他也认为,灵魂和形体是联合在一起的,虽然灵魂是灵魂,形体是形体,但二者的关系是联系的很密切的。可是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对于这二者是如何相互发生作用的,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他也试图对灵魂和形体连接的方式问题进行一个描述。于是他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借来了一个比方即舵手是怎样使船改变方向的,他说道水流的情况是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装置传到舵手那里的,而舵手经过一番思考后扳动船舵,这时船舵又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一系列的机械装置,最后船便改变了方向,朝着舵手所指定的方向行驶了。可是真就像笛卡尔所认为的,形体和灵魂是通过一种中间物质实现相互作用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不能说形体和灵魂是独立的实体,因为它们之间似乎有一种相互转化的意味。
  但是,从形体和灵魂的区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我们可以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方面。这对社会学相关现象的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至少,在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时,我们不会只关注到影响其的一个方面,而是会尽可能的考虑得全面,并尽可能的将各方面联系起来来看,以至于尽可能地避免片面性。
  笛卡尔一直在做确定性寻求方面的努力,但是我们似乎从他那里也可以看到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他依然在坚持着一套临时的行为规范,他说他是“为了今后还能幸运地活着”。其中的第一条便是要服从他那个国家的法律和习俗,在其他的事情上“以周围最明智的人作榜样”。可他自己也说到,明智的人所得到一些观点都有可能遭到争议,那么这个就是不清楚的,这就是应该怀疑的,进一步说我们就应该抛弃它,运用自己的理性重新起步。
  2、关于韦伯的著作我也乱七八糟读了一些,对他思想的理解也只是零星的一些片段,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
  从关于他的那本传记中可以发现他是极力想献身于政治的人,充满着对公共事务的关怀,但是由于他的权力和地位限制,以至于对当时的政治生活及格局无法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在看他的相关著作中,就发现其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更多的事采用比较的方法,即使是他在对西方文明进行剖析时,也会拿东方的文明进行对照,以发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而且他的研究似乎总是是与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他对西方的文明带有一种及其复杂和矛盾的情感,既有抱持着一种忧虑,又有一种乐观。
  总之,对韦伯思想的理解,感觉自己只是从感性方面有点认识,要想读懂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Posted: 2009-12-15 17:40 | 6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不错,对笛卡尔的体会尤其到位。关于韦伯,还有其他的大家,都不是一时能完全体会的,要靠以后慢慢磨合。这次读书会你的演讲很精彩,很好,很强大!
Posted: 2009-12-15 18:17 | 7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很好很强大,看了你们大二同学的读书报告,真的很有压力,我也更有动力了,不然就那么轻易的被拍死在沙滩上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09-12-15 19:34 | 8 楼
李杨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8
威望: 38 点
金钱: 3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4
最后登录:2012-03-16

 

有时间的话把你的读书报告电子档发给我拜读一下吧~
非清泉不饮,非梧桐不栖。
Posted: 2009-12-16 21:31 | 9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读的很细致,体会也很深刻。给我很大压力啊。继续加油,一起加油,互相交流,呵呵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2-16 23:39 | 10 楼
黄萌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09-10-20
最后登录:2012-12-12

 

拜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Posted: 2009-12-17 21:54 | 11 楼
彭婷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12-14
最后登录:2010-06-16

 

笛卡尔的哲学读得很好啊 
能够坚持把韦伯的书看下来就很厉害了    向你学习!
Posted: 2009-12-17 22:10 | 12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谢了,各位太过奖了
Posted: 2009-12-20 12:12 | 13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哲学读的很好,呵呵,社会学会更好。继续保持啊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2-20 21:44 | 14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12月份以来的读书情况

《韦伯作品集Ⅴ——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风险社会》  (德)乌尔克希·贝克 著

这个月以来还是主要就韦伯的书读了读,他的书我大概已经读了大部分了,但是对于他的思想仅仅只是一些模糊的认识。现在我想暂时不读他的书了,等过一段时间后再翻翻看,我想到时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个人的读书状态还有待调整,继续努力吧!
Posted: 2010-01-26 12:18 | 15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大家的书一般都比较难啃,你能在大二上就看完,很厉害了,这些思想要在以后不段研磨发酵,慢慢来,会看到效果的。
现在是摸索适合自己读书方法的好时候,尝试着,慢慢读一些书,会发现自己的读书着力点的。
你的读书很不错,继续坚持!
Posted: 2010-01-26 21:47 | 16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更新至2010年3月
以下基本上是我自加入读书会以来的所有读书书目,也就算是自己的一个小小总结吧!
《社会学与社会组织》 赖特·米尔斯  塔尔考特·帕森斯等著
《权力精英》赖特·米尔斯 著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迪尔凯姆 著  胡伟 译
《社会分工论》  迪尔凯姆 著 
《自杀论》迪尔凯姆 著
《中国民族性》
《老子》  许啸天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吴家婴 梁齿民 译
《论实证精神》 奥古斯特·孔德 著  黄建华 译
《学术与政治》 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韦伯
《古犹太教》  韦伯
《法律社会学》 韦伯
《支配社会学》 韦伯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韦伯
《韦伯学说》 顾中华 著
《马克斯·韦伯传》 玛丽安妮 著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本迪克斯 著
《思想与社会》第一辑 “ 韦伯:法律与价值”
《理想国》 柏拉图
《<理想国>的诗学研究》  王柯平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谢立中主编
《书斋里的革命》 朱学勤 著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著 
《娱乐至死》 尼尔·波滋兹曼 著
《社会学茶座》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爱欲与文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
《理性的探险——哲学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里克曼 著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著
《沉思录》 奥勒留  著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所罗门 著
《谈谈方法》 笛卡尔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 冯俊 著
《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 赵林 著
《社会心理学》 周晓红 主编
《中外文明史》(上) 马克垚 著
《风险社会》  (德)乌尔克希·贝克
数数自己所读过的书也还算有几本,但对其中部分书的内容我已有些遗忘,而且很多书自己也没有真正的看懂看透,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但是细想,这些书都是自己一本一本读过来的,且不说读的质量怎么样,能走过来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吧!姑且就以此理由聊以自慰一下了,呵呵!

关于这个月的读书感想随后再发上来,先暂且列一下读书书目吧!寒假读书状态不是很好,大部分都是回校后完成的。
《江村经济》 费孝通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林耀华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中国文化要义》
《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
Posted: 2010-04-01 14:43 | 17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相当不错。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书读百本,其意自现。
Posted: 2010-04-01 18:33 | 18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看了你的书单,想起一句话,学习如初出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短短的一年里读了这么多书,确实很了不起,你的进步很快,继续加油!
Posted: 2010-04-01 20:26 | 19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上次在本硕论坛中见识过学妹的风采,看来功夫真的用到了!加油,继续保持~~~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10-04-01 22:23 | 20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此次我主要想就前两本书谈谈自己的些许体会,以后我会尝试着去看马克思的相关著作,在此对他就不多做评论,《中国站起来》以及看完一半的《五百年来谁著史》这两本书基本是为了刚刚过去的本硕论坛而读的。以下是我对前两本书一点浅显的体会:
《现代性的碎片》这本书主要讨论了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思想和方法。由于对上述学者的思想和著作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困难。不过根据本书大概可以知道,他们对现代性的分析不是从社会总体入手,而是从现实中的偶然性的碎片入手。此种研究方法不同于韦伯以及涂尔干等学者,这些人更多的是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更多的是建构一种可以囊括社会众多现象的理念,并且从这些被简化的理念入手研究社会现象,并进而延伸至个体。而本书所透漏的似乎是和这种从社会整体入手截然相反的研究方法,即是从碎片入手,他们认为从现实的碎片或者说是细枝末节中便能够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性”,生命的总体性就是体现在生命中的每一瞬间的。由此,可以看出做研究的两条思路:一种是从整体入手,通过一种理念的建构将社会事实相对简单化进行研究;一种是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关于整个社会整体的结论。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思路,各有一套支持其合理性的理论,这无疑对启发人们思考的方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资本主义与自由》:本书作者坚持自由主义的原则,主张限制并且减少政府的干预,政府只应该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并且认为经济自由是与政治自由相联结的,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经济上的不自由会导致个人和政治自由的毁灭。由此联想到以往相关人士的主张,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再到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可以发现,他们争论的最大的焦点在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所以扮演角色的问题,政府到底是应该仅仅是一个“守夜人”的角色还是一个其他的角色。并且从这样一个焦点出发,进而可以延伸到效率和公平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等,这已经成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的问题。后来再到吉登斯等人,他们的”第三条道路“则是对上述人物思想的一种折中,抑或是一种中间路线。因此,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关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和地位问题就如钟摆,不停的向市场和政府两端摇摆,有时是趋向于市场,有时则更趋向于政府,但当到一定的阶段,必将会趋近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中间点,并且逐渐稳定下来。这似乎是一种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不排除,当钟摆落在中间点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会受到一种力的推动作用,比如说经济危机,从而钟摆会再次朝向市场和政府其中的一方摆动,就如此周而复始,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
Posted: 2010-05-15 10:34 | 21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杜娇读书一直不错,进步相当快,体会也很好,继续加油,必有所成!
Posted: 2010-05-16 12:42 | 22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其实卢梭的思想中所容纳的东西很多,也很复杂,上述的一些内容只是我对其思想进行把握的一种尝试,而且只涉及到很小的层面,里面还可能有一些理解疏漏或者不正确地方,敬请大家谅解和指正。
Posted: 2010-06-15 19:10 | 23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读的很系统,很认真,学习了
卢梭在西方思想史中的位置还是挺特别的,我感觉,似乎他之后渐渐分离出了两条日益明显的主线和传统,英国的经验主义和大陆的思辨和历史传统。他的书我看的不多,感觉要理解他的作品还是要好好梳理一下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6-15 22:39 | 24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嗯  你说的那几点  我也感受到了  他对英国式的经验主义持的是一种批判态度  他更倾向于一种先验主义  和当时的很多人的思想都有所背离
Posted: 2010-06-15 23:34 | 25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情况很不错,那天读书会上的发言也很精彩。佩服!
Posted: 2010-06-17 13:30 | 26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这几个月读的书稍显得有点杂,不过还是收获很多。摆正心态,继续努力!
Posted: 2010-10-23 20:28 | 27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再接再厉
书中没得真理,不必纠缠于书里的枝节知识,重要的是收获一种灵感和一种思维。
读书是种沉淀的过程,书里的洞见和视野会在某个时候泛上来,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正因为十年书的积累,才能听懂君的一席话。
Posted: 2010-10-23 23:07 | 28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非常的不错。你自己解决了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读书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充满疑问的过程。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0-25 00:03 | 2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8976(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07:1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