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高永静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高永静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3-06-09
最后登录:2024-01-18

 高永静读书报告

高永静
本月【书单】:《货币哲学》,《现代性的诊断》,《时尚的哲学》目前在读《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首先《货币哲学》作为齐美尔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六大章节。其中在分析部分主要探究了货币本质及存在意义的条件。综合部分主要论述货币对现代生活和文化的诸多层面的影响(如个体自由,个人价值,生活态度)。所以,无论是就货币产生的条件而言,还是就货币造成的后果而言,齐美尔所讨论的都是非经济的价值和关系,也就是通过货币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社会互动中的现象,综合考察货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此建立起独属于他的世界图景。那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即齐美尔为什么会选择货币作为主题去讨论社会问题呢?那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货币在社会中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然后结合齐美尔自身所处的时代 ,当时柏林的货币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以货币为载体也是很恰当的,因为货币能够提现社会内在的普遍关联性。然后另一方面就是齐美尔希望通过一种独特的角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无论是对于当时的读者还是现在的我们来说都是更加通俗易懂的,其中同通过独特的角度观察社会,也是齐美尔写作的特点,这一点在《时尚的哲学》中会提现的更加淋漓尽致。而且通过阅读《货币哲学》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货币之中所包含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等一些列的问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未能够思考到的方面。然后对于货币的存在的原因,在本书的最后齐美尔谈到“货币是存在之相对性的历史象征物。他在自身与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斥看相对论的世界、社会和我们的主观世界是对峙的,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来传达这种不断变化碰撞的社会,而货币这是一个最好的载体,货币的出现和演进都是这个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通过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感受到货币本身作为载体在社会中的功能,在本书中齐美尔巧妙的运用了货币这社会中独立且普遍的特点。
其次在《现代性的诊断》中,齐美尔强调抛去个人,社会是互动与协作,一件事情的因果绝对不是因为个人,而是多种因素的交织。他多次强调互动,个体性,生活态度等,阅读这本书的感想如下:1,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在这本书的学院的外在人中,看到一个有才能的学者因为身份排挤在学术晋升之外,这就是当时的德国的排斥犹太人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可见环境的重要性:比如读书会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环境,我们才有机会在一起去讨论齐美尔,彼此分享读书成果,去改变和提升自己。2.齐美尔笔下双重性的体现:比如一个群体扩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竞争。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个体分化加快然后进一步导致个体进入社会形成一般化。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分化(专门化)与个人分化(个人自由)是对立的。个体主义包括:共有的个人自由和独有个人的自由(一推动二的发展)。
最后通过阅读《时尚的哲学》这本书,你会发现齐美尔观察社会的视角十分广泛,他总是擅长在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解释社会学中某类事物的共性,揭示了我们生活中蕴含的社会学。比如利用:饮食,感观,货币,时尚,妇女等角度,然后我分享一下几个角度的感受
首先在饮食角度中:普遍性是人们共有的东西,但这个东西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演绎,所以齐美尔通过人们共有的吃喝角度观察社会学。
饮食在社会学里面的发展,其在高阶级中会和审美相结合进一步演化为餐桌规则,但在低阶级中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追求。
又比如谈及时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可能会觉得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优越,追逐那边发风尚,自己也会跟着优越起来。比如:网上热议的LV帆布包背炒到高价,价格与价值不匹配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这可能就源于我们的潜意识对西方“时尚单品”的追逐。另外我们会觉得女性比男性更加看重时尚追逐时尚,在常人看来,这可能是女性倾向于在穿着打扮上重视外表罢了。但是书中齐美尔的观点尖锐地表达出:如果一个社会中女性倾向于在穿着打扮上大做文章的话,可能是社会没有给予女性更大的生存空间与个人行为的自由,女性的自我提升得不到支持,因为处于补偿,她们选择这样做。
在读他这著作之时,你会发现,前后两个段落看起来跳跃性非常地大,若是接着读下去又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与主题紧扣的,在这后面慢慢显示出他的观点。在齐美尔想表达的观点出现之后,他会慢慢佐证,会利用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来加以说明,不论涉及到何种问题或者现象,他都会尽量将其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讨论。
通过阅读这几本书我了解的齐美尔虽然在早期的社会学流派中未被完全肯定,但是他的才能远见创造力是不可否认的,就他的关注点比较散,但切入点很新颖,行文也不局限于固定的体系,目前掀起了追捧齐美尔的浪潮,我想我也在其中之列。
Posted: 2023-07-05 21:38 | [楼 主]
高永静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3-06-09
最后登录:2024-01-18

 

主要分享齐美尔的《生命直观》、《社会学—关于生活的一种形式》《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以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首先是《生命直观》,对于生命直观这本书,其实我在阅读的过程的比较慢且不精细的。《生命直观》作为齐美尔晚年的最后一部著作,是齐美尔在康德的先验论的基础上写的,是齐美尔对于生命,个体的思考。就像译者对本书的介绍一样:“它体现了思辨的张力,也让人领略了生命个体的无限可能。在读完生命直观这本书后,我对它的了解也仅限于“超验性”“个体性”。那么何为超验性呢?比如:我们沿着任何一种方向都有界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因为个体行的存在,每个生命不自觉的就区别于他人(在这个里面来看生命的存在是有界限的,但是随着我们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生命又是无界限的)就像齐美尔要表达的那样“生命最后一个先验生命最后一个先验性的疑难问题:生命既是无限的联系性,也是确定界限的自我”。再比如个体性,齐美尔每每谈到个体性,都会与社会密切关联。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齐美尔思想的重点之一。总体来讲,齐美尔认为,最初个体与社会属于同一个未分化的统一体,后来个体化兴起,个体之间以及个体和社会之间产生矛盾,个体利益和社会性道德法则之间的对立也随之产生。
齐美尔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是一本“碎片化”随笔的合集。短篇小说也是齐美尔写作的特色,对于这本书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首先是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提出,“玫瑰”在阅读齐美尔著作的过程中多次看到齐美尔用玫瑰这个案例去解释“平等存在的不可能”,那到底是怎样一种不可能呢?在自己的玫瑰园里,一株玫瑰与一百株玫瑰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有比较就有不均,有不均就有不满,有不满就有反抗。齐美尔似乎认为,社会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无法用任何方式加以弥补和修缮,因此无论革命多少次发生,都不过陷入历史的轮回:重新分配——再次不均——揭竿而起——重新分配。其实齐美尔就是借“玫瑰”来讽刺不平等。
在谈及货币时,他如是说到:人无法居住再“纯粹”的桥上。齐美尔看到的是更为根本的现代性痼疾——致命的生命感觉的萎缩。“货币给现代社会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就产生了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齐美尔把货币看作平等的,无差别的产物,他对货币的看法是以上帝论的角度,即货币是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产物,但是由于目的不同,最终会走向不平等,这也侧面揭示了齐美尔对货币以及资本主义的批判,它是一种内在的变化。)
《女性文化》中。在男性话语体系下,女性的能力往往被错误的评估和对待。例如,按照男性的分工体系来行事的话,女性往往会因为体能、生育等各方面因素,收获普遍劣于男性的对待。(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社会中关于女性因性别差异而在工作中遭到不平等的对待的话题层出不穷,女性因为体能等原因不能从事某些工作,这里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对于女性来说工作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有利于女性的和不利于女性的,那么在正常工作中男性自然大量进入对自己有优势的工作区域并拥有着相对高的工资,这个与我们讨论的不太相关我们可以先搁置一边,但是在标注着男女均可从事的工作领域中,由于男女比例的不一致,男性天然的可以在拿着相同工资的前提下,从事比较轻松的工作。)当然这只是我们提出的不同看法,我们需要阅读更多书籍,寻找更多论据,去求同存异。(当然在这里我们谈论的不是男女对立,仅仅是为了探究在当今社会制度下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性别差异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对于《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这本书是齐美尔于1908年在莱茵报发表。齐美尔在社会学这本书中主要是对社会交往中各种形式的分析,如交换、斗争、统治、服从、秘密、荣誉等的学科。齐美尔把社会交往形式分为社会过程、社会类型、发展模式三类。社会过程是社会现象不依赖于具体实现过程的不变结构,如统治、服从等;社会类型是参加某种关系的人所具有的、不以某种具体相互关系为转移的特殊品质,即典型的角色行为,如穷人、达官贵人等的类型;发展模式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过程,如群体的分化、社会组织的基础向功能的转变及从外部机械的标准向更合理的标准的转变、社会的形式和内容的分离,以及自发形式的出现等。
Posted: 2024-01-18 17:20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4758(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14:2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