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9.30
《社会学入门》,詹姆斯•汉斯林著,林聚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4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付德根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看了一本社会学入门教材之后,开始了古典社会学三大家的阅读之旅。
这个月读了涂尔干的几本重要著作。以往的思想家,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是经验论者还是为理论者,都有个体主义的认识倾向——社会起源于个体的需要,认知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物。涂尔干给了我一种新的群体主义的取向。如果说在其早期作品,如《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中,“社会”还只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与其说个人是社会的创造者,不如说个人是社会的产物。”那么到其晚期作品,如《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尤其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社会”已经展示出认知论上的意义——“范畴是群体的产物……绝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总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共同生活的迫切需要。”(P351)这种视角很有启发性。
《自杀论》一书中,涂尔干在探讨自杀的类型和原因的时候,进行了一系列相当精彩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尤其是在分析利己主义的自杀时,作者提出了一些很有警示意义的观点:自杀率与群体的一体化程度成反比。生活的意义感源自于个体与他人的关联性,而过分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却往往会破坏这种关联和社会纽带,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虚无,其最终结局就是自杀。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人的意义感、认识和行动能力都有赖于与他人的互动。
9月被感冒和继发的鼻炎折腾了一整个月,身体状况不佳,但基本上还是一直坚持早起去图书馆读书。内心很踏实。不知道是不是迷失太久,这一段日子里心中涌动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并且不时地感受到一些崇高理想的召唤——尤其是在与那些有着伟大人格的作者交流的时候。
接下来的两个月,阅读马克思。
[ 此贴被石顺林在2010-10-11 14:1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