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18 19 2021» Pages: ( 19/21 total )
本页主题: 阳云云2011年11月读书(至12.1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你总是在不同的方面严格训练自己,这样的毅力很值得学习。
你读经典的视野很宏大,总结和思考很好,经典功底可见一般,向你学习,一起探讨阅读经典的路径。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10-11 23:21 | 180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没有具体内容啊?给贴上来学习一下!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1-10-13 14:02 | 181 楼
guansh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08-03-14
最后登录:2020-12-07

 

你好像没有困难,也没有遇到过困难,实际上是你的淡定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总是掩盖了背后的努力和付出!读完经典读经验,酸甜苦辣可能只有你最清楚,我为自己在读书会上的退缩和犹豫而惭愧!但我一直是尊重读书、热爱读书的,只是掺杂了过多的对未来的担忧以及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而显得犹豫。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一句话,是向你和读书会的同胞们学习!
Posted: 2011-10-13 18:43 | 182 楼
第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1
威望: 181 点
金钱: 181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2-22

 

.......
Posted: 2011-11-12 21:15 | 183 楼
高万芹0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11-10-08
最后登录:2016-01-07

 

厉害,这么多事,可以把计划协调的这么好,读书还照常不误,佩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Posted: 2011-11-12 22:21 | 184 楼
于德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8
最后登录:2012-06-08

 

潜心读书,成就自我!
Posted: 2011-11-12 23:46 | 185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1年10月读书罗吉斯,伯德格 《乡村社会变迁》
朱晓阳 《罪过与惩罚》
赵旭东 《权力与公正》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
李昌平 《我向总理说实话》
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博士论文
李德瑞 《学术与时势》
刘勤  《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小结:
    《乡村社会变迁》描述的是美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我认为这本书很具有美国学术的特点,很有代表性。本书以新技术的发明和传播为主线,通过记录农业技术从发明与传播,引发地方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而引起农业、农村社会的组织发生相应的变迁,进一步站在更宏观角度,思考城乡社会关系问题和国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宏观调控。技术改变社会生产,进而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分析框架与韦伯对美国社会的解读非常雷同,韦伯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盛亦是这样的框架。会计制度的变革,一种新式的记账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将不可测的风险变成可控的可以预测的然而我们不禁要进一步思考,既然技术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着绝对的作用,那么同样的技术是否必然产生同样的变迁结果?然而这样的解释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地方区域差异的困境。
    以《罪过与惩罚》为例,再现自己的阅读过程与思考。
    作者思考的是地方社会控制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中国农村里的社会控制。展现在作者面前的有两个社会,即国家权力主导下的社会和地方社会,分别对应两套法律和规范体系,即国家法和地方法。不同于西方社会理论界从法理上去思考如何通过完善法制、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国家权力体系建设来实现对社会的绝对控制,朱晓阳认为中国仍受传统社会控制因素的影响;亦不同于弗里德曼等人对地方家族势力组织的论述,他认为如今的社会秩序已不完全是宗族等地方性势力和组织起绝对作用的社会。前者以国家法为核心,后者则强调地方法、村落法的重要性。作者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处于巨变中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新政权在总结新形势、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大刀阔斧实行改革,经历数次革命和政策调整,因而相应出现国家跟地方关系的变化;同时人们也在变动的社会中不断寻找到自身生活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平衡点。具体体现在村庄一级的社会秩序与控制方面。作者考察小村1931-1997年间60多年的历史变迁,位的就是揭示出在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进入和推出过程中,国家权力与村落社会的互构与替代。
    作者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作为一个时间周期,为的是揭示出这个互动过程,也是在揭示出两种“法”治逻辑在村落社会中的互动与博弈,同时更是为了要寻找和发现村落社会控制技术和手段的走向。
    作者以故事形式展开论述,“罪过”与“惩罚”书名的使用,其实已表明了作者的立场,中国农村社会控制虽然已经更多地趋于一种制裁式的规范与纠偏,但其中仍不乏人情意味。“罪过”而非“违法”“犯法”,包含更多地主观判断、内心的感知,是一种由内而生的罪恶感,也就是说,这是基于地方性规范的判断。作者看到传统社会控制与制裁手段在小村的重要作用,故在开篇就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小村的地方势力概况,包括非正式的权力系统与正式的权力系统,现状及其关系。作者本书中的论述,采用的是狭义上的“社会控制”概念,同时又是将地方的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与法互相贯通的,看到在国家正式权力渗透下,小村如何被纳入正式系统;同时,又看到小村的权力系统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在国家正式权力框架中继续发挥作用的。国家系统对村落社会控制产生了复杂冲击,但村落社会力量同样在国家系统运作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了新的舞台,也出现了新的博弈和斗争格局。作为结果,人际间的复杂关系在社会控制体系中愈益复杂化。
    理解村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核心——“报”,这是植根于中国农村社会人们观念最深处的社会规则,从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到狭义的对失范、越轨行为的惩治,都包含了“报”的意味、作者从礼、义、人情、社会关系与地位入手,论述的是“报”的本质与精髓——地方社会中的正义观,是“我家村子”与“主义”的结合。国家与地方社会两套体系相遇,并非总是顺利实现了替代或融合的,其间张力体现的最突出的时候,也就是二者貌似相敌对,地方社会的边缘人转而成为正式系统中的核心人物。作者要解释的就是这么一个转换机制和过程,他看到几十年来的一些革命性活动——解放(正式权力渗透)、土改(推翻原有结构)、集体化(建立新结构)、文革(权力体系重新洗牌),以及之后的再崛起——对个人在主导社会秩序中的权力体系中的位置的影响,他将这个转换过程具体到了权利发挥的主体——个人——身上,因而运用延伸个案法,用历史的眼光分析该地方社会权力秩序的形成与再构。
    他运用人类学的方法,理解当事者、现场观众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解释,从而揭示出地方规范和正义观、世界观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揭示出了小村内部长期以来特殊的惩罚方式。斯科特看到东南亚处于社会最底层、生存状态最糟糕的小农的日常反抗形式和手段,指出这是一种分散的抗争政治;而朱晓阳在中国农村看到的,除了日常性的抵抗外,也已形成公然的对抗,领袖已出现。这种社群主义动机背后,有着强大的非正式网络。这是非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的对抗,但同时又是在这是网络体系中争夺权力与地位的对抗。随着非正式系统中的力量进入正式系统,也引发新的问题,理念的变化使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两者的张力凸显。
    人们虽然出现有组织、公然的对抗,但是真正得到严厉处罚的,却还是社区边界外的群体和对象。日常性的发落形式——留言、现丑、活榜样,到系统中则成为政治斗争、批斗、污蔑、抓典型,最后仍然是通过划界限来解决,“外人”(人们心中的外人)成为替罪羔羊,或者说最后的惩治手段即是将其划归“外人”行列。村庄还是村庄,村庄内部的人际关系,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富农还是富农,中农还是中农,贫农还是贫农”。
    总之,国家权力利用村落间复杂关系进入地方社会,并发挥作用的同时,同样也未地方社会复杂的关系势力所用。人际间的关系,根本上还是以“报”为核心的关系,在国家和社会权利施行惩罚、建构和维持地方社会秩序、建构规矩人的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
    其他阅读的作品,不再一一列举阅读的思考与感想。

感想:
    1、经验研究的可比性。每一本经验研究的书都可以算作一个独立而相对完整的研究之作,因此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研究做常规性的对比,就内容、框架这些进行具体的对比,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不一样,问题意识不一样,因此即便对于同一个地方社会,亦会有不同的解读。如同样是对华北地区的分析,黄宗智从地方经济体制入手,其问题意识源于对小农经济生产体制的思考,其对话斯密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者关于小农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中国小农经济“过密化”的概念,并结合中国的地方社会经济、劳动力等情况,分析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在中国社会存在并繁荣,进而提出中国小农经济的变革出路。而赵旭东的问题意识则在于,在传统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社会控制和地方权威领域出现的变化,最后提出地方社会“权威多元”的解释框架。然而其又是可以进行对话的,都是对中国社会的解读,因此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得以可能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往前推进。
    2、理解问题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阅读,首先需要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思想家思想的能力。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和训练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理解问题的能力,最多只能够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套用,即便进行经验和理论的对比,也仅仅是具体内容的简单对比和罗列,不可能形成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具备了思考问题的能力,才可能超越,才可能创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生产出新知识和新理论,只有这时候,思考才是自己的,而不是假借着他人的框架进行简单的“技术推广”。
    然而,我反思自己,最缺乏的也正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真正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11-14 13:54 | 186 楼
tuxy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2
最后登录:2014-01-12

 

云云开始涉入经验了,果然很有见地~赞哟~
净心
Posted: 2011-11-14 15:54 | 187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新技术和传播对社会观念和变迁的影响是美国研究的一个经典框架,但是在中国对技术的影响重视不够。
我读《罪过与惩罚》的时候感觉理论与经验的结合比较生疏,不是很喜欢,不够还算深刻,看你这一写,倒是很有感觉,很有兴趣。
你的经验阅读很有自己的思考。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11-14 23:06 | 188 楼
dyy19870201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45
威望: 245 点
金钱: 245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1
最后登录:2016-03-07

 

学习中,你们在前面探好路,到时传授下哈
“书龄”决定你思想的深度。
Posted: 2011-11-27 11:28 | 189 楼
«161718 19 2021» Pages: ( 19/21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003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5:4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