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阳云云2011年11月读书(至12.12)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阳云云2011年11月读书(至12.12)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4   5  >>  Pages: ( 5 total )

阳云云 2009-12-22 14:54
2011年11月读书(截至12.12)
贺雪峰  《村治模式》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麻国庆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
王跃生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
张静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应星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
曹锦清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这次主要关注费老的《生育制度》。费老用气独特的眼光,敏锐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生育与西方意义上的生育的区别,尤其是其对生育制度的定义,把生育制度与家庭的延续、种族的延续、财产继替、生命的意义等诸问题相结合起来考虑,进一步分析婚姻、家庭的必要性以及婚姻家庭在整个过程中的意义,因此他是将个体和家庭的生育行为放在生命和社会的长河中进行思考和理解。费老的生育制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理解,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延续的根本规律,包括了抚育和继替两个过程,进一步地,抚育既包括生理性的抚育,也包括社会性的抚育,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生物性的父母和社会性的父母,由此跳出生物性解释框架,将问题的关键归之于更为灵活也更为符合人类社会事实的社会关系。继替既是财产的继替,更是社会的继替,种族和家庭的继替。因此,生育制度不是简单的对于生育行为的制度性解释或者生物学解释,而是涉及到人类行为和社会传承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和社会秩序。作者实质上考虑的,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一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分家对于家庭形成、成长的重要性。分家的本质,即家庭的再生产。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动态的家和一个静态的社会结构。借用书中的一段话:“研究家时的一条纵线,即Y轴,意在阐明家的观念和实际的基础上,从分、继、合的角度,剖析了家庭在生产的关系,揭示了纵式社会的内在特点;另一条线就是横轴,即X轴,在这里强调的是家与社会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运用费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把家的理念推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并运用类和推的概念,来解释家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从中明确了社会的模式结构。通过家这一关键词,能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这个纵横交错的社会。”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是一项结构主义框架内的实证和历史研究。感觉触动不大,但是具体数据对史实的契合倒是很好,而且数据很详实。
    张静《基层政权》,读起来很有亲切感,跟我们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关注点也在地方社会,作者思考的是在进行了国家政权建设之后,是否真的就实现了国家的政权建设?使地方接受了国家的管治?基层治理的性质是否确实实现了改变?作者通过考察,发现基层治理虽然穿着国家主权的外衣,实质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地方社会治理规则的影响。相反,国家权力在基层的治理,经过了一个权力放与收的过程之后,基层政权离间地方社会和国家联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治理有其特色,如今的基层治理遇到的一个问题,即在于权威的分割。作者肯定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果,然而,也将基层治理遇到的困境归结为一些已出台政策的超前与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欠缺。作者是真正进入到村庄层面对制度进行反思的,然而,其将希望寄托在制度的完善,不免又容易陷入制度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困境当中。
    应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动态的社会事实,展现一种实践着的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同时也再现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再生产过程和机制。不知道作者的灵感是否一定程度上受到柯文影响,柯文《历时三调》向我们呈现了三种对历史的解读,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再发现。应星开篇即向我们摆出一个现象——对上访行为的三种不同解释和描述,他思考的是,为何这三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在同一时空中并存?进而揭示新时期集体上访何以可能,权力如何在双向实践中运作。作者其实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类:农民大众、精英、基层及国家,“故事”中涉及个人的经济利益、经营的政治权利、基层的利益与权利、地区及国家的稳定,各种政治、经济目标在同一时空中杂糅在一起。作者揭示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再生产和矛盾再生产,以及地方各层级在进行治理、精英们在行动过程中对各种策略的运用,尤其是在坚持底线原则的基础上,由“对事不对人”到“对人不对事”策略的运用。当下基层社会中权力的运作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运作,而是有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运作的逻辑和机制。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思考的是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主要从乡镇治理角度切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国家——社会,或曰干部——农民视角,分别看到了农民之苦,农民负担之重,干部角色之尴尬。农民之苦,主要从税费方面进行描述,尤其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展开,讨论农民的分与合,通过对农民生产的分与合,揭示出分的必然,合的困难重重,那些有限的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成为“典型”,揭示出“成功”经验背后的故事。又由于作者通过关系介入,虽能一定程度上做到科学与真正“入场”,但其接触的主要是干部、党校老师、村委等,故其政策倾向非常明显,对制度的反思很多。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作者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作者虽然已经50余岁,却仍能坚持长期调研,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并且不断反思。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极强,是长期积累所致。我不禁感慨,即便我们年轻一辈,也不见得有这样的精神。
    不过,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对问题的思考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是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加上严密的思维,而且对于问题的认识依赖于一些了解事实真相的人的坦诚,政策倾向很强,对制度和改革的反思非常深刻,调查和访问也重在县乡一级,对村庄的认识也限于对部分村干部的访谈以及极少数农户的访谈。这样的一个缺陷是,对于村庄的认识不够,与广大农户接触少,对于村庄的社会基础层面的关注不够深入和细致。而家庭、村庄社会基础与社会治理之间复杂的关系,实非“文化”二字可以抽象解释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中心的优势,我们立足于村庄性质,在综观村庄社会基础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解释村民的行为、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地方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村民和国家权力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认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无疑将有更多的创新,更深刻的认识。

2011年10月读书(截至11月11日)
罗吉斯,伯德格 《乡村社会变迁》
朱晓阳 《罪过与惩罚》
赵旭东 《权力与公正》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
李昌平 《我向总理说实话》
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博士论文
李德瑞 《学术与时势》
刘勤  《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2011年9月读书
黄宗智编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
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施坚雅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弗里德曼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杨懋春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中国士绅》
张仲礼  《中国绅士》
孟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
张五常  《佃农理论》
王铭铭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6月读书
布朗    《社会人类学方法》
马尔库斯,费切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
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
      《地方性知识》
克利伯德,马库斯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2011年5月读书(至6.11)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普理查德《论社会人类学》
莱顿《他者的眼光》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普理查德《努尔人》


2011年4月读书(至5.7)

迈克尔·曼 《社会权力的来源》(一、二卷)
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蒂利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
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弱者的武器》

2011年2-3月读书

托克维尔  《回忆录》《论美国的民主》
米尔斯    《权力精英》
雷蒙·阿隆 《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论自由》
波兹曼    《娱乐至死》
丹尼斯·朗 《权力论》
罗伯特·达尔 《现代政治分析》《民主理论的前言》
            《民主及其批评者》《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
高宣扬    《当代政治哲学》

2010.12-2011.1月读书

唐士其  《西方政治思想史》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
洛克    《政府论》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  《利维坦》
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010年11月读书

布罗代尔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文明史纲》
沃勒斯坦 《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否思社会科学》
阿瑞吉、西尔弗等 《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
多斯桑托斯 《帝国主义与依附》
詹明信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石义师 《文明的幻象》
拉斯韦尔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2010年10月读书
沃勒斯坦 《沃勒斯坦精粹》
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布罗代尔 《资本主义的动力》
赫希曼  《欲望与利益》
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经济通史》
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帕森斯  《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曼德尔  《晚期资本主义》
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
        《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2010年9月读书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奥尔森《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
汤因比《历史研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三卷)《开放社会科学》

另:吉登斯《杜尔凯姆》
涂尔干《社会学和哲学》


2010年5.15-6.25
哈贝哈斯  《后民族结构》
          《后形而上学思想》
          《包容他者》
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2010年4.11-5.14读书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
《理性与现实——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交往行为理论》

2010年2-4月读书,截至4.10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第三卷)
斯密《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
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12月到1月读书
默顿 《科学社会学》(上下)
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未完)


11月中到12月读书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教育思想的演进》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默顿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科学社会学散忆》
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


10-11月中旬读书书目
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
      《言语意味着什么》
布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
涂尔干 《迪尔凯姆论宗教》
      《孟德斯鸠与卢梭》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9月读书
曼海姆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精粹》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问题》
阮新邦等《解读<沟通行动论>》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阳云云 2009-12-22 14:56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是故凡勃伦的一部代表作,凡勃伦作为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或者说是开山人物,在由古典经济学向制度经济学转变的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和突破点。
    第一次感受到学者与政治的关联和学者在具体做研究时的社会关怀、现实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本书,该书可以说是在为资本主义开脱,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更准确地说是转移社会矛盾的焦点,用表面的现象来掩盖背后的矛盾,将矛盾转化为柔和的社会关系。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粉饰,进而将社会尖锐的矛盾消逝于无形之中。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描述为工业和企业的矛盾,是极其利用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流通的矛盾,是制度的原因,而这些归根结底是消费观念、思想习惯导致的。而由于思想习惯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失业、企业无法运转等现象。他用有闲阶级来替换马克思等人的阶级概念,提出阶级是人们的观念引起的,而且是很早就已经存在,近似一种本能,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够静静等待,等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就自然解决了,而无需进行所谓的革命等行动,这些都是徒劳的,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他将矛盾的原因归结为有闲阶级的存在,而有闲阶级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出现的,因此不需要质疑,更不用消灭,只能够适应。他的论证就相当于是借用了社会学大家的一些思想,主要是在于社会学的四大家在对话,可以说是他们思想的拼凑,加上一些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杂糅而成。其目的在于否定马克思的那些观点,为资产阶级辩护,因而用有闲阶级的概念替换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其借助于夸富等人类行为倾向,借用的是莫斯等人类学的观点;分工类似涂尔干的思想,而宗教方面的解释分明就是韦伯的思想,另外齐美尔的思想也有借用。整个论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其实质就是为了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带来的社会矛盾开脱,接触罪名,赢得相对和平的发展的社会环境。
    其意图非常明显,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明显的看到一个学者的政治立场,或者说是其利益立场。政治或者是利益的立场是如何影响一个学者的学术倾向。。。。。。这些在这本书里面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在方法上,我觉得凡勃伦也有效仿涂尔干之嫌。最核心的是寻找根源以及变迁的动力,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基本的推理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了。类似于涂尔干追寻宗教的起源以及分工的起源。
    尽管凡勃伦的研究方式也是有他的逻辑,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只是解释了表面的部分社会现象,并没有将根源揭示出来。其思想主要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证明其合法性。其理路是比较新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并不是什么新视角,在其他的地方亦有体现,比如心理学的观点。他的思想可以归结为心理学的一种变型,此外还杂糅了人种学、历史学、生物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些思想,是一个大杂烩,也可以说是一种滥用。不过其也有可取的一面,对于经济学是一个开创性的进步,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视角。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就需要客观的辨证的看待这个理论。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教育思想的演进》《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的书基本上已经看过了,上次本硕论坛上对于涂尔干的思想也有一个初步的总结。上次谈到,涂尔干的思想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脉络,其思想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在《分工论》一书中已经有了最初的体现。其核心思想是关注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关注社会的转型是如何发生,社会的失范是如何产生,又将如何解决的问题。而上次的会议有一个遗憾——没有将涂尔干的思想的渊源问题解决,也没有多的涉及其宗教思想。不过,我认为,涂尔干的宗教思想也基本上有一点涉及了,自己后来的补充也基本上将其宗教思想嵌入进那个体系中。唯有其思想的渊源没有追溯。在后来的阅读过程中,有意寻找相关的一些书看了。
    上次已经将《孟德斯鸠与卢梭》《迪尔凯姆论宗教》以及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看了,寻找涂尔干的思想渊源。觉得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在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找到涂尔干的思想的渊源,受到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也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可以说是对分工论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其论证是更加完善,尤其是在职业团体这方面,不仅将其起源论证得更加完善,也将职业团体来解决社会失范的前景描述的更加光明。不过这些思想以前基本上已经有所了解,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所以在看这些的时候,似乎没有太大的思想上的冲击。只不过是一些证实而已。
    其方法确实有一个共同的,也可以说是涂尔干思想的一个亮点吧,其比很多学者多看到了起源,而之后的论证都是很自然的,或许很多的学者都可以做到也都可以看到,感受到。但是起源问题却只有涂尔干看到了,并且以很容易理解的方式揭示出来。其对社会力的论证,对分工的说明,对失范的解释,对社会开的药方,如此种种。
    《教育思想的演进》自己没有看懂,不明白作者讲述这些的意图是什么,只感觉似乎是在对教育体制进行历史性的阐述和一定的分析,但是,除了历史,我没有感受到其他的逻辑。以后重读涂尔干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更深刻的体会吧。
    涂尔干对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方法上,从而解决社会学学科的独立问题;另一个即是其现代化思想,主要体现为分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以及宗教思想,不过总的说来这些是一以贯之的,也是相互补充的。社会整合是其分析理论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目的,当然其思想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完善的体系的,而是在后来的解释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逐渐完善的。尤其是其宗教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职业伦理思想。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理论的关注点,关于法律、体制这些问题,也都是相通的,互相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这些思想共同构成涂尔干的思想体系。而且其内部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科学社会学散忆》《科学社会学》
    默顿的作品,总的来说并没有给我多大的思想上的冲击。原本以为其中层理论会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实质上看的时候并没有期待中那样的感觉。他描述社会理论的建构,但是并没有对以往的一些学者的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相反,是朝着一个功能主义的角度去发展,科学社会学又是在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而不再是原来的社会学的理论的一种发展。
    不过总的说来,其《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也还是有一些观点给我一些启示。其主要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面,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潜功能概念的提出,等等,其实归根结底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上的要求,以及学术规范的问题。或许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一种转向吧。不过其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具体的现实关怀,不像三大家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一样,探讨的是如何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社会失范,社会矛盾。也可以认为,默顿的思想主要是在某个领域进行一些探讨,而不是像三大家那样,是跨学科的思想的综合。
    其功能主义的思想、参照群体思想,新的学科的诞生和建设等等,这些还是可以给人一些启示。

   
    小结:
    最近读书,尤其是中断了一个多星期后重新拾起社会学,感觉生疏了很多,也有久别重逢的激动。但是要重新进入阅读经典的状态,这个确实不能急,还是要沉下心,认真读。读经典还是有很多的体会,而且是要有现实关怀的一些经典之作,这样更能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一般一点的书,却只能给自己一些知识上的补充,得不到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收获自然甚微。原本是打算先读默顿的,顺着功能主义往下读,然后再转过来完善四大家以及新的三大家的思想。马克思的思想原本打算晚一点再读,以便接着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毕竟马克思的思想更大程度是从经济角度切入的。但是最近的阅读却发现,这些学者都是在与马克思对话,看来马克思的书必须现在就要阅读,不仅仅是其经济方面的,而且还有其政治方面的书籍,一并阅读。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更要好好沉下心来阅读,争取更大的进步。

史薇 2009-12-22 21:24
云云也是学习的榜样!

耿羽 2009-12-22 22:24
很好~保持状态,呵呵~~

杨婷 2009-12-23 09:57
小师妹 读得很不错
其实就像你说的那样,后来的诸位学者都是在与三大家的对话中建构以及完善自己的思想与理论,很多东西归结到最后都会回到三大家。

杨婷 2009-12-23 10:02
刚开始读三大家的确需要静心、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自然能安静、纯粹的读下去。
看了你的书目,真的很惊讶,回想自己当年,甚至后悔啊。呵呵

李祖佩 2009-12-23 12:44
不错!现在可以有意识做个横向的勾连和比较,也许对自己启发会更大!!! [s:2]

冯小 2009-12-23 20:27
不错,你们真厉害,我们还真得好好努力,要不说不过去啊!

孙新华 2009-12-25 11:34
正式加入研究生读书报告了哈,是个好开头,继续加油

阳云云 2010-04-11 13:01
2010.2-4.10读书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第三卷)
斯密《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
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近期读书主要围绕政治经济学来阅读,阅读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相关理论。马克思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方面——源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或者从社会批判角度来说的对于资产阶级社会的有限性,以及德国黑格尔辩证法。这些为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整合进历史维度提供了方法。马克思认为当时的德国哲学虽然影响巨大,成就也非常明显,但是由于其发展越来越脱离了现实,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不能解释更不可能改造德国社会的落后现状,知识层面对矛盾的揭露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惟有通过实践,并且是激进的革命方式才能达到目的。
    我这次理解马克思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其学说,一方面,这是在对于英国经济学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学术上的一种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从马克思的个人关怀出发,他如何从事了政治经济学这一研究,探讨德国落后的原因,进而上升到对于全世界的发展前途的关怀。
    英国的经济学传统,从亚当·斯密开始,他研究国民财富的创造,将其关注的重心放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其生产过程是一个狭义的过程,即只包括产品的制造过程,不等于价值的实现过程。其研究主要是从一个比较广泛的角度探讨国民财富的创造,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等于财富已经实现。可见其有一个预设,即供需之间的关系式协调的,价值创造出来就可以顺利实现国民的福利提高。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理论并进一步发展,他认为仅仅将产品制造出来并不代表着广大人民的福利得到了满足。相应的,还存在一个产品的分配问题。再分配过程中就存在这一个公平的问题,关系到价值的分配问题。他承认社会的不平等,这也是非正义的,因此需要国家进行调控,赋税因此得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亦即其关注一个国民财富的再分配问题。国家赋税政策的的初衷是实现社会总福利的提高,然而,各个占优势地位的阶级,如地主、资本家亦即产业主、产业工人等,通过各种途径可以转嫁赋税的负担,因此最终这项政策的结果是与其初衷相悖的。李嘉图较斯密的进步体现在其注意到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因此需要进行再分配。然而其分析的结果却是一个原本占优势的阶级反而被证明是最受到剥削的人群,当然,这个群体不是雇佣工人,而是地主,只有地主无法将这些负担再转嫁。
    其实斯密和李嘉图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于概念的界定并不是完备的、互斥的,因此带来了很大的误解,导致了其分析结果的失真。马克思认为斯密用“收入”的泛含义来缓和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把一般的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其思想实质是各种混乱的堆积。李嘉图的“地租”概念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就相当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地租的转嫁也就相当于是剩余价值来源分析的逆向分析。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根源在于欺诈、扣除工资等,其实质就只是想以部分资本家的错误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和残酷剥削,想以小的牺牲换的大家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支持,对于资产阶级政权的支持。马克思否定了这一系列观点——若是这样,只要规范了市场、支付了正常工资,这样的矛盾就会消失了吗?资本家就和大家平等享受国民财富吗?显然不是,资本家仍然可以致富,实行着其残酷的剥削。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否定了这些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观点之后,对资本的运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三卷本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创造、劳动力的发现和再生产、资本的扩张、资本的流动,以及这些因素对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通过将资本主义生产下的商品的价值化约为劳动力的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多商品往往是另一生产的原材料),将制约生产无限扩大的因素归结为自然因素,即农业产品的自然生长周期。进而将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归结为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从而揭示出阶级的根本性对立。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不是一种失范这么简单。如果是失范,可以通过规范、秩序的重建得到解决,但是如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必然现象,就只有推翻这一社会秩序才可以彻底解决。因此就需要革命来改变命运。
    另一方面,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研究是其民族情怀的一个明显的表露,他试图寻找改变德国落后发展现状的解药,仅凭思辨和对于空想共产主义的向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需要革命。他根据对于德国社会现实尤其是广大无产阶级的生活现状进行考察,揭示出无产阶级所具有的特质,这也正是黑格尔所寻找的一种理想革命阶级。马克思进而分析这一阶级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于这些方面,有很多的东西,自己一时还不能比较清晰地理出来。希望接下来的阅读可以对自己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些帮助。也期待各位师兄师姐们的指点。

夏柱智 2010-04-11 13:04
读书很猛烈

龚为纲 2010-04-11 17:48
嗯,深有同感,对马克思的阅读可以深化,可以读一下后面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杜鹏 2010-04-11 18:18
好厉害,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我也能像你们这样看书
发现你的帖子的排版蛮好的,一目了然,呵呵

刘大龙 2010-04-11 19:31
佩服,学习,反思! [s:2]

刘洋 2010-04-11 19:45
布迪厄的东西貌似很难懂,我到现在还是糊里糊涂的,加油,多读书,多实践!

阳云云 2010-04-11 22:41
我接下来的打算是想先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这方面的相关著作读了,再做一个小结。
阅读其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确实很受震撼,只是自己确实不是很明确接下来如何阅读会更加好。谢谢师兄的建议,我接下来好好读一下你们推荐的书籍。

布迪厄的书我读的比较少,也由于是几个月前读的,理解的很有限。所以在以后的阅读中还要进一步加强理解。

常雪雪 2010-04-12 13:04
云云姐真棒,向你学习哦!

孙新华 2010-04-12 23:54
云云很厉害!读书数量很多,而且都是很有分量的大部头经典,读书感受也很深刻。有时间向你学习。[s:2]

曾红萍 2010-04-13 00:05
云云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主要人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梳理得非常清晰,其中也不乏自己的见解。确实非常不错啊!有时间像你讨教如何读书。

史薇 2010-04-13 13:17
云云读书,刻苦认真程度令人感佩!

冯小 2010-04-13 22:18
你真厉害,有毅力,继续加油哦!

李元珍 2010-04-14 21:51
再看看阿隆的那本书,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启发。愚见,仅供参考。

拼命九郎 2010-04-24 21:18
经济学是要读一些,特别是源头上的。

谭林丽 2010-04-25 13:17
很好,继续加油。经济和社会是分不开的,读经济学的经典,可以和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对比、融合

阳云云 2010-04-27 15:01
第五届本硕论坛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三农研究读书会第五届本硕论坛于2010年4月25日晚6:30-10:30,在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本硕论坛围绕“中国之未来与青年之担当”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本硕学生4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按照惯例,本硕论坛分节进行。考虑到以往每次主题发言的时间比较多,占用了大量时间,同学们因此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本次论坛在组织时进行了改进。本次论坛分为两节,每节安排一个主持人,共七人进行了主题发言,每人发言10分钟左右。主题发言过后是自由发言时间,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机会,每人次发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以多次发言。
    一、
    主要探讨目前的形势,由研一的谭林丽主持。首先发言的是大二的彭婷,她发言的主题是: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从“一朝”到“一国”,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她借用和涂尔干理论的核心概念“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来展开了她的观点的阐述。她首先明确,在这里她将人类历史上的两种理想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来理解。中国人往往把“天下”“四海”挂在嘴边,表露了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没有“国家”概念的,几千年来的人口的大多数都是农民,农民更是以家庭为其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的意识局限于家庭、家族,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其接受外部信息的渠道主要如费孝通所说,通过家族长和绅士阶层。而其接受外部新奇的方式主要有:负面的途径即赋税和诉讼,以及正面途径如断案、科举等。可见民众与上层的感知非常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使民众接受上层的统治?唯一的途径就只有通过士大夫指定的伦理规范。传统中国的伦理规范尤其强调一种义务,也由于大家的认同而变得非常有序,传统社会因而是一个类似于“机械团结”的社会。当然这只能说是类似,因为还有着职业分殊。因为存在这样的同质性,人们才能够“四海为家”。在这样的伦理规范下,个体没有国家观念,仅仅直面家庭、家族,对于更高的层次的社会事务就没有那么直接强烈的感情,以至于改朝换代在他们的观念中仅仅是换了皇帝,因此传统中国缺乏公共精神,积累了一种惰性力量,从国家的层次来看底层社会,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人民大众的力量是被长期忽视的。毛泽东就是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冰山下的火种,看到的不是英雄创造的历史。一旦情感上的机械团结不断提高,将达到一种极致。中共的建国史其实就是公共精神的发育史,由一种物质的机械团结发展到精神上的机械团结。如何在精神层面道道一种机械团结?这是涂尔干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时代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中华文明虽说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从其文化内核的延续来看,其实质是中断的。在当前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中华文明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社会矛盾可以归结为制度和道德的问题,而只有建立公共精神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而公共精神包括人民大众的自主参与、权利意识,但是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公共精神并未在中国真正培养起来。西方社会之所以得到了很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因为其精神和物质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结果。中国应当如何崛起?从西方的经历来看,我们只有先培养出一种公共精神;如何培养?只有通过教育,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亨廷顿也谈到文明的冲突,但也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彭婷的发言明确地指出了中华文明的崛起需要在精神层面实现机械团结这样的整合,其观点鲜明,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开启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接下来发言的是大三的胡闯,他发言的题目是:“破茧而出,更待何时”。他结合《中国站起来》这本书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思考。他反观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对比1840年后的历史,中国这颗明星无声息了。他思考中国崛起这个问题本身、崛起的趋势如何以及崛起到底还有多远,并提出这是谈论中国之未来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并提出对自己的定位将指导接下来的行动。他也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应当要担当起这样的责任,但是历史上中国的只是分子都是比较低调行事的。影响大国崛起的七个因素:政治优化、人权和法律、广泛的对外贸易、国家重视科教、科技与工业的结合、统治者的思想以及地缘因素。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这些因素,认为我们当前还缺乏其中的三四项。国外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而其实中国不仅已经承诺不会造成威胁,实际中其实也缺乏这样的能力。中国之所以长时间不能崛起,是因为缺乏民族自信,因此中国崛起首先就要走出民族自卑。而民族自卑源于三方面的因素:历史下的自我贬低;物质、经济层面不如西方;长时间没有民族意识、自我意识,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而最后的因素恰恰是相当重要的原因。这种无意识状态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中,在现实中缺乏连结个体和国家的纽带。仅仅依靠企业家发展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因此需要开启民智,而媒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当前中国媒体的一个缺陷是一味迎合西方媒体,缺乏辩证性。中国媒体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立场,所以并没有当好一个风向标,不能正确引导民众。那由谁来担当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呢?这是社会科学的使命,需要由知识分子来担当。胡闯的发言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即通过发展社会科学来改变中国的命运。
    紧接着发言的是大三的杨洋,他发言的主题是“白银流入与中国”,结合之前阅读的几本书(《白银资本》《五百年来谁著史》《历史的终结》等)阐述了其思考。他首先阐述了这几个作者的基本观点,弗兰克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西方是官商结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现代金融体系。西方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由之前的劣势地位转而成为占据绝对优势,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西方对于白银的价值的发现,之后西方走的路线就是白银资本主义,而中国则延续着勤劳资本主义,必然白银的力量远远强于勤劳。西方扭转了其劣势地位之后,在官商结合的方针下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则没有走上这样的道路。杨洋结合这几本书反思了为什么近代西方崛起了而中国反而隐退了,至今才叫喊要崛起,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接下来发言的是研一的田瑞靖,她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信仰进行了主题发言。她的发言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引导我们去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将其归结为礼、仁乃至世界关怀的精神。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站在一个哲学的高度揭示生活,并非一般的宗教可以比拟。接着谈论了中国人的信仰,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中国人其实也有自己的信仰,没有必要跟着西方的步伐而迷失了自我。其实如今中国人缺乏的是对于中国人有信仰的信仰,这一信仰的缺失是跟中国的近代教育体制息息相关的。当下中国教育应当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最后,她对比了东西方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过于专注于物质文明和理性,东方文化是一种灵性文化,注重人生的意义、价值,追求一种艺术和伦理想融合的精神生活,强调天人合一,因而思想更高深。东方文化自成体系,有自己的逻辑,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侵犯,极有可能沿着自己的逻辑发展。然而,如今却面临一个发展的困境。由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吸收了打来那个西方文化的要素,也致使其不可能再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田瑞静的发言引发我们从东方文化的发展逻辑去寻找民族崛起的发展道路。
    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同学们畅所欲言,体现了大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思考。不同意西方媒体的“中国威胁论”,大四的刘锐对三种中国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简要分析了广东、苏南以及温州模式,指出了三种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他也指出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的转型困境不是仅仅依靠自由、民主可以解决的,也需要从其他的角度来寻找出路。大二的郑晓媛回应之前“通过教育实现民族的崛起”的观点,指出即使个体意识到了民族意识,这还是很不够的,需要将个体的民族意识整合了才能将其力量释放出来,然而整合以及整合之后如何释放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关注小私的同时也应当抽出一点时间关注公的东西,极端的民族主义、自卑主义都是不对的,因此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大二的陈康认为中国的崛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紧密相连,但是我们不应当受到意识形态的绝对控制,历史只能重建不能重现,因此在众多学者的不同观点中,我们需要作出理智的判断。大四的王海娟也认为社会上很多类似的争论没有必要,仅仅表达了一些情绪性的东西,表达了一种自信的姿态,但是并不能改变什么。学识比姿态更重要,实践经验强于喊口号。争论反而加进了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我们应当在追求真理与个人立场之间把握一个度。胡闯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还是需要几个人喊喊口号,只要其他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大二的谢清华也认为好的领导需要有一个口号,但是是站在一定高度上的口号,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真诚的领导。大二的邢芬质疑政治学界里面的预设——民主一定是对的吗?这样的观点是否适合中国?她也指出,爱国是一种情结,有时候就不一定是遵循民主的逻辑、理性的逻辑。研一的夏柱智也对依靠社会科学来实现民族崛起表示怀疑,如今国内的社会科学本身就已经西化,如何用西方的东西来反驳西方文明?第二,社会科学也仅仅是少数人在进行操作,产生舆论后影响社会,因此很需要政治来启蒙。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科学?只有取西方社会科学之长,同时以中国经验为本体的社会科学才能担当起这样的历史责任。王海娟也认为不可能通过政治来开启民智,只能依靠开展社会科学的教育而不是技术教育来使中国崛起。研一的曾镜明认为目前的教育存在太多的意识形态,对大众洗脑,人们往往在社会面前低头。如何培养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他觉得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博一的桂华对第一小节做了一个小结,启发我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角色进行思考,社会科学是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西方社会科学建立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因此不可能依靠中西方社会科学来实现全人类的福利。在现实中我们应当在尊重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历史和现实,而不是一味的批判和漫骂。我们不能持有自由知识分子的姿态,其价值中立之后是冷漠和狭隘,我们应当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科学。
    这一节比较深刻的揭示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不仅是政治形势,也有学术形势,引发了我们的无限思考。
   
    二、
    由大四的刘锐主持,这一节我们主要探讨当代青年的担当。首先发言的是研一的曾凡木,他发言的题目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从电视《恰同学少年》出发,指出当前我们青年需要有这样的气魄,即便自己地位卑微也还是要好好爱国,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将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结合起来,将个人生活放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家国情怀、世界情怀。怎么样爱国?怎么样使中国崛起?中国的崛起源于传统文化,基于传统文化,输出文化意识形态的时候就是崛起的标识了,加上我国的制度文明,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
    紧接着发言的是大四的黄健,他发言的主题是“形势与团队建设”。承接“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提出“位卑犹敢思强国”。他分析当前的中国社会形势,揭示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奇迹下掩盖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个体性事件逐渐演化为群体事件,都根源于当下的拜金主义,以及对空虚的自由、民主的呼吁,这些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也对文化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堕落下滑;贵族文化的堕落本质,学生反思学术环境,究竟应该学术自由绝对开放,还是应当进行一定的干预?政府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给权还是背上“不作为”的帽子?如今即便是学术界也是,套用西方理论,实质上学术也无创新,国内的很多研究是否是真正的本土化研究,还是仅仅是一个表面概念的变相表达?他指出,当前情绪化、意气之争普遍存在于学术界,一方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学术界也异化了,僵化的体制下造成了僵化的个体。总体说来,学术界乃至国家正处于黎明前的状态,需要社会科学发挥其作用。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心团队具有很强的优势——在理想主义、本土主义的指导下,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中心的成员个个都很自觉、有关怀,有着强烈的团队认可,完整的团队建设体制逐渐完善,在理论、经验调查以及集体讨论这样的组织机制下,中心在做的事,其实就是在为国家的崛起做贡献。在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术形势之后,他总结了当下学术界的几项任务:实现新的学科综合;新的社会文化构建,即基于中国经验下的国外理论整合;深厚的经验基础上改进中国社会学理论,完善中国本土研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重建自信心,作为国民、作为中华儿女的自信,重建自我意识;继而走出文化心理阴影;最后要走出去,向外传播中华文明,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黄健的发言激情澎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责任和学科前景。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研一的夏柱智,他发言的主题是“新青年与新中国”。他结合《恰同学少年》、玉树地震以及其他很多的实例给我们呈现了新青年的面貌,显露了新青年的活力和激情,以及他们的力量,改变国家面貌的力量。一国的希望在青年,青年成长在于高等教育,很多的社会教育只能在情感上影响青年,而高等教育则真正培养青年热爱科学、热爱真理。新青年具有很强的行动热情,再通过读书和经验调查提升其认识能力,用理性主义包裹自己,以便更好地了解复杂的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主体性,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即需要有独立的思想,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反思西方,进而反观自身。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思想上改变自己,超越合法化危机,这些都是自己的行动使然,而不是偶然因素导致。但是单个的青年人无法把激情转化为行动,因此需要团队和群体性的力量,加强团队建设显得更加必要。夏柱智再次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下来的讨论充满激情和豪情壮志,主要围绕中华文明和开启民智展开。曾凡木认为开启民智是时代的真问题,教育青年爱国不成问题,灾难使民众的爱国之情显性化了。研二的贾林州认为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现实、寻找新的工具,好好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或许是中国赶超美国的机遇,如今我们就要好好把握经济危机这个挑战也是机遇,完成社会转型,实现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是社会科学的使命,也是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研二的邢成举指出,“开启民智”这一说法原本就有一个预设——民众愚昧,所以用“引导民智”或许更贴切,中国社会是一个精英文化占主导的社会,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行重新思考关于大众智慧的问题。他也认为社会使命不能直接依靠个体来承担,而是由组织来担当。个体更多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启发自我,因此一方面需要扎实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实践教养,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优势了。研二的李祖佩回应前面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认为知识分子的命运决定于意识形态、价值系统以及知识系统三方面因素。当今社会大背景下知识分子仍然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市场化、货币化使得知识分子也市场化了。因此新时代我们要重新考虑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研二的袁明宝认为“开启民智”这一历史任务只有本土化后的社会科学才可以担当。研二的钟琴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知识分子是火车头,而人民大众是火车车厢。她同意邢成举“引导民智”的说法,同时提出一个疑问:面对价值多元的冲突,主流价值有所退缩,而中国崛起需要主导价值来支撑,这时国家应担当怎样的角色?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性如何形塑,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寻找。可以吸收西方的精华,但是内核一定是本土文化。大四的余彪从今晚讨论的三个主题——民族、国家如何复兴;社会科学来担当以及如何担当——进行了一个理解和再阐述,认为社会科学应当担当起这样的责任,而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建设团队来实现,重建话语权。谭林丽剖析学科乃至时代局势,认为我们缺乏民族自信、缺乏主体性是与惯来引进西方的理论框架,进行填空式的论证息息相关的。当前如何建设中国?知识分子应当何为?民族崛起需要民族精英文化,重塑民族文化精神,找回民族自信,故需重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科学。
    桂华以“中华民族之责任与青年之责任”为主题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由于缺乏民族自信、文化自觉,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抛弃了所有的传统文化,将优秀的文化连同文化糟粕一起抛弃,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因此我们需要重拾文化自觉。面对中华民族之责任,屈辱史是一段反抗史,但更反映了一种责任意识。1840年前中国是一种大国姿态,胸怀天下,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是和平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就是责任。中国的爱是一种博爱,平等的爱,兄弟爱;而西方的基督虽然强调爱,却是一种狭隘的爱,以自我为中心,虽则号称拯救世界。然而100年来中国失去了责任意识,也就没有了自信。民族复兴就是要重新担当起世界的责任,而不是建立美国式的大国。“牺牲就是为了成就”,体系的就是一种大国的责任意识,而不是霸权主义。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而最终这个重任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承担,由有责任意识知识分子来担当。
   
    本次本硕论坛成功地对中华民族面临的形势和学术形势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也为当代知识分子应当如何承担起民族崛起的责任提供了一个思路,即进行团队建设,通过重建本土化的社会科学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为知识分子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勇敢地担当起这样的历史责任。本次论坛再次重申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将个人奋斗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为我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提供了指导,也为我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总的说来,这次论坛非常成功。
    这是读书会第五次本硕论坛,从这几次论坛的开展效果来看,我们无疑是很成功的,不管是从对于学术的思考还是对时代脉搏把握的角度,我们都获益匪浅。通过论坛,我们一方面提高个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强调民族意识,呼唤我们的民族责任、世界责任意识。努力培养我们成为真正对国家建设有益的人才!

曾凡木 2010-04-29 09:57
师妹真强!

华科王晶 2010-04-29 11:07
读书体会总结的不错啊,继续努力哦 [s:2]

阳云云 2010-05-15 17:34
    本月继续原来的读书计划,阅读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主要是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马克思的语言非常优美,论证也非常的经验,尤其体现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关于异化的论证。在我们看来很多都是很常见的事,在马克思的论证下,就变得好理解。尤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资本如何使人异化这方面。不过《德意志意识形态》感觉没有看懂,对于哲学这一块自己很生疏,所以看得很懵。包括政治经济学这一领域,对其理解还基本上处于上个月理解的层次上。再看马克思的这基本也没有什么突破。李斯特这本书,原本以为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做一个总结和分析,不过看了才知道不是这样,其实政治经济学也只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领域,只是串联了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也就是将一国的经济理论和国家政策连结在一起,当然经济学家乃至社会学家的阶级立场和学术观点都体现在其中。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领域,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也没有一个定论。
   
    这个月的重点在于哈贝马斯的相关书籍,阅读的不多,效果也不是很好。就现在的阅读情况对哈贝马斯的理解做了一点零散的小结。
    哈贝马斯的理论一方面是对古典三大家思想的一个整合,也是对其立场的整合。哈贝马斯的批判性明显不及马克思,虽然也属于批判理论的代表之一,其理论当中就包含了一种妥协的态度,即主张用渐进式改良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寻找适合德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他对话韦伯,针对韦伯的理性化理论,提出沟通理性,以调和漆理论解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哈贝马斯也在寻找适合德国发展的道路,也是在寻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哈贝马斯也看到资本主义自身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但是却不像马克思一样,主张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得到全世界的解放。他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主张在资产阶级政权内部进行调整,进而实现社会的相对和谐。韦伯在进行理性化的论证时也指出理性化最终将走向一个不可避免的牢笼——官僚制的牢笼。在韦伯的理论里,由于资本的力量,人们的行为难免会丧失意义和自身价值,只具有工具理性。因此,韦伯期待有一个卡里斯玛式的人物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打破社会的非人格化,能够解除社会体制的僵化。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使自身陷入困境,面临合法化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晚期,自由资本主义不可能继续贯彻,自由资本主义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前进的障碍,资本主义官僚化系统逐渐深入到生活世界,使生活世界殖民化。哈贝马斯寻找解救的途径。他通过分析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觉得公共领域的再发现可能是解决这样的困境的有效方法。他认为实质民主不可能完全改变这样的困境,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其实就是这样的机制的理想类型,但是无疑有缺陷,因此只可能通过形式民主来实现社会的整合,实现大多数人们的福利。他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涂尔干走的路线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路线,采取整合的方式,最好是通过国家教育来实现,通过职业团体的职业道德来实现。而马克思就主张完全推倒重来,重新建立新的合法政权,进而实现广大人民的权益,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理想。韦伯渴希望通过消除人格化来实现社会的理性化。但是这些都有其缺陷。而哈贝马斯就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实现来实现形式民主,一种商议民主,其寄希望于一种沟通理性来实现系统和社会的整合。前两种模式可以说都带有福利性质,而韦伯的理论则带有一定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立场。哈贝马斯的道路企图寻找到一种调和,这跟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有类似之处,只是其切入点不一样,但实质应该是一样的。
    哈贝马斯的理论建构建立在对三大的解读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但是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的是,他的理论有其局限性,与底层社会并没有很好地结合,是建立在抽象经验上,而不是源于经验。因此,他的沟通理性是否能够解决现实社会的发展问题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商议民主是否切实可行是不一定的。
   
    在阅读哈贝马斯的著作的时候,也加深了我对其他的一些学者的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韦伯的理解。以前对于韦伯的思想的把握很有限,即便经过了本硕论坛上对韦伯思想的探讨,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突破。但是在阅读哈贝马斯的著作的时候,我感觉以前很多理解都太浅薄了。虽然我不完全接受了哈贝马斯对韦伯的解读,但是其分析解读的方式给我很大的启发。
   
    总的说来,最近的读书状态不是很好,自我感觉很差。阅读时思维比较清晰的状态基本上没有达到,远远不及之前一个月的状态,很多都是要读了一遍之后再回顾一遍,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怎么论证的。心态比较差吧,看到身边同学的状态很好,自己有压力,所以比较心急。接下来要好好加油,好好总结反思。

袁明宝 2010-05-15 23:06
理解的很深刻啊,现在通过阅读哈贝马斯来看韦伯等三大家的思想确实可以给人一对比 [s:14]

夏柱智 2010-05-15 23:22
如果我想看哈贝马斯,估计书很难找到了,云云看的不错 [s:2]

拼命九郎 2010-05-16 12:24
云云加油。

wonderful 2010-05-16 12:37
很好,很好啊。
哈贝马斯之所以会出现你所认为的那些局限,也正是因为其抽象。他想挥舞一把奥卡姆的剃刀,最后只留下一个他认为的最坚实的东西,也就是原初的东西,他还是延续着笛卡尔以来的理性路径,要寻找一个支点,一个起点,最后他找到什么了?就是前语言。
看了你的思考我也很受启发,寥寥写一点,权作讨论吧。
总之,读得真好。

阳云云 2010-05-16 23:37
恩,最近的阅读情况确实不如以前,自己读书时候就有感受。是要好好加油!!!迅速调整过来,之后跟各位好好交流!

xcsong600 2010-05-18 08:32
精典,很好!

孙新华 2010-05-18 21:43
读的很不错啊。你的意见很好,我也快独到哈贝马斯了,到时好好交流。
你来新馆的那几天,还真没看出来你状态差,好好调整。

李祖佩 2010-05-18 22:22
云云读书总的状态还是相当不错的,状态及时调整就好啦! [s:2]

王海娟 2010-06-25 09:44
毕业的忙碌中还能读哈贝马斯,厉害啊
记得你一直都在关注着哈贝马斯,应该趁热好好总结下

孙新华 2010-06-25 11:05
确实不简单,学习

林辉煌 2010-06-25 17:54
很不错,要坚持住!

阳云云 2010-06-26 19:21
2010年5.15-6.25
哈贝哈斯  《后民族结构》
          《后形而上学思想》
          《包容他者》
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6月基本上没有读书,而原本是可以好好看看书的。心静不下来,恳请批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一定要好好加油,加强经验、理论的学习、总结。
5月继续阅读哈贝马斯,将其主要作品阅读了个大概。由于时间比较久了,只能够模糊记得当时阅读的体会。上一次的读书报告读到,为了应对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提出要实行商议民主。这次的阅读,进一步加强了对合法化危机的理解,合法化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危机,而且也是社会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危机趋势,为了应对这样的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一系列的解救方式,其解决模式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社会理论基础。他试图通过一种哲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极度包容的方式,来达到社会的整合。同时,由于社会多样性,要实现社会的整合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一方面通过一种策略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则通过传媒,通过沟通实现整合和统一。
哈贝马斯是以一种极端宽容和大度的态度,容纳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差异。这是一种社会多样化、普世主义的发展趋势的结果。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以一种批判的视角发现社会变迁的社会理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领袖的引导,社会发展到目前的形势,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跟这些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波普尔以犀利的眼光批判了这些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假设和设想,如果没有这些思想的影响,则社会可能会走向另一条道路,如今可能会是另一种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即便是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一个日益开放、逐渐发达的社会,但是其思想当中也还有着阻碍开放社会发展的因素。社会发展是在一种矛盾冲突中进行的,故其思想中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这一个多月的读书情况不理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加油,迎头赶上!

赵建平 2010-06-27 01:16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算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作吧?“后学”的书很多!

拼命九郎 2010-06-27 14:07
毕业的时候能坚持,很好。

孙新华 2010-06-29 23:30
已经相当不错了。
建议在即将转向研究生生活之前,好好总结下,规划下!

阳云云 2010-06-30 16:27
谢谢各位的鼓励和建议,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正式的研究生生活之前是要好好对这几年的读书情况做一个总结,让自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很期待接下来的生活!

耿羽 2010-08-13 21:09
下学期是新的开始~

于德丞 2010-09-08 09:14
触动很大,向你学习

阳云云 2010-09-09 13:13
阳云云本科期间阅读书目

社会学:
韦伯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宗教社会学》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学术与政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
涂尔干  《原始分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分工论》
《迪尔凯姆论宗教》
《道德教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教育思想的演进》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如可能的》
        《宗教社会学》
        《货币哲学》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马克思  《资本论》(三卷)
        《政治经济学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帕累托  《精英的兴衰》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性》
        《民族国家与暴力》
        《失控的世界》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超越左与右》
        《迪尔凯姆》
曼海姆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精粹》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
          《后民族结构》
          《合法化危机》
《后形而上学思想》
《包容他者》
阮新邦、林端 《解读<沟通行动论>》
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
        《言语意味着什么》
布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
涂尔干  《迪尔凯姆论宗教》
        《孟德斯鸠与卢梭》
默顿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科学社会学散忆》
        《科学社会学》
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埃利亚斯 《个体的社会》
福柯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鲍曼    《废弃的生命》
        《共同体》
        《寻找政治》
        《个体化社会》
        《流动的现代性》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
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凡博伦  《有闲阶级论》
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荣格等  《人及其表象》
杜赞奇  《文化、权力与国家》
孔飞力  《叫魂》
柯文    《历史三调》

经济学
亚当.斯密 《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
李嘉图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马尔萨斯 《人口论》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戈登・塔洛克 《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人类学:
莫斯    《人类学与社会学》《礼物》
马林洛夫斯基  《两性社会学》

政治学:
柏拉图  《理想国》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法的精神》

经济社会学:
林南    《社会资本》
柯武钢,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国内作品:
周晓虹  《西方社会学 历史与体系》
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中国大历史》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费孝通  《乡土中国》
        《中国绅士》
郑杭生  《本土特制与世界眼光》
林耀华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义序的宗族研究》
王铭铭  《非我与我》
孙立平  《断裂》
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十讲》
何清涟  《现代化的陷阱》
贺雪峰  《新乡土中国》
徐扬杰  《中国家族制度史》


小结:
原本打算在研究生生活开始之前给自己的本科阅读生活做一个总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如愿。不过总体说来,本科期间基本上完成了我阅读生活的一个阶段的任务,如今稍作总结,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在今后的研究生阶段要开始一段全新的阅读学习生活。
以前曾多次讲到读书的初衷、动机以及目的和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如今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当下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路走来也并不是一直都是很顺利的,读书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的磨砺,这是对我的考验。所幸的是,自己在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坚持下来,当别人在玩乐的时候,自己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经典,两年多来阅读了100余本社会学等学科经典著作。用师长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是在“打游击”,算不上是“正规军”,读书的氛围算不上很好。同时,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书都没有看懂。
自己本科期间读书并没有完全抛开其他的事,因此读书算不上全新全意,有的时候读书是阶段性的,一个阶段状态很好,另一阶段又不在状态,读书有一些感想也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因此很多的书虽然读了,但是并没有真正消化。
回顾总结过去才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开始下一段路程。大略总结一下自己阅读生活中的几点经验和教训,勉励自己同时也给新加入的同学一些建议。
(1)不要怀疑自己也不要怀疑老师和同学,走进图书馆就开始静下心来阅读;
(2)选择经典性著作,阅读这样的书有很大的挑战性,很有难度,但是一旦翻开了一本书,不要轻易放弃,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坚持看完,哪怕是“翻”也要翻完;没看懂也要继续,不要停留在一个地方,书读到后来就会慢慢读懂,任何一本书都不是一开始阅读都可以读懂的,尤其是经典著作;
(3)及时总结,多跟同学交流;
(4)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也可以多跟同学老师交流;
(5)打好基础,扎扎实实,不要只图快,留给自己一些时间总结消化;
(6)阅读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积极联想,多做横向纵向对比,在对比总结中产生问题意识,训练思维。
以上几点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以此自勉。在以后的阅读生活中要继续加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多反思,多交流。

接下来一年的阅读计划:
1、结合世界史、中国史阅读政治社会学的相关著作,涉及历史、政治、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包括沃勒斯坦的几本相关著作、剑桥中国史、全球通史等,形成对于全球发展的一个大致理论和现实框架;
2、回归国内著作,尽量多进行学科的交叉融合勾连,努力提升自己。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计划,需要阅读的著作还很多,在阅读中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会有一些变动,到时可以做及时地调整和改进。

学海无涯,自己要不断努力!

高万芹 2010-09-09 16:36
你太强了,一个月读那么多难懂的书,而且理解的还很好!强啊

韩庆龄 2010-09-10 22:37
你总结的真不错,羡慕,向你学习!!!

龚为纲 2010-09-13 13:01
势头很好,加油


查看完整版本: [-- 阳云云2011年11月读书(至12.12)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18824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