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卢苗苗读书报告(更新至2022.0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草田同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05-26

 卢苗苗读书报告(更新至2022.05)

《桥与门》(2022.05.26)
一、桥与门
客观事物对我们具有两重性,自然界中所有事物既可视为相互联系,又可视为相互分离。与自然相反,人类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联系和分离,即联系和分离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我们介绍三种联系与分离的典型代表:一、道路:人们往来于两地间,因此,主观上人们已将两地互相联系,但只有地面出现一条清晰的道路时,两地才算客观地联系起来。联系的愿望构成了事物的造型,构成的造型又是该愿望的再现。二、桥:更侧重于统一,桥两头间距可见可测,同时间距已被桥梁逾越。桥梁的美学价值在于,它使分者相连。桥将有限的跟有限的联系起来,我们过桥时已经消除了对于牢固性的顾虑。三、门:门的出现表明分离和统一只是同一行为的两个方面。人们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里划出一小块地方,按自己的感官认识在上面塑造出一个特殊单元。空间中,这一小块土地本身被联合起来,可它却与外界分离了。所以说,门在屋内空间与外界空间之间架起了一层活动挡板,维持着内部与外界的分离。门将有限单元与无限空间联系起来,实现有界的和无界的相互交界。在这里面,桥显示出人类如何坚定地将天然存在的分离统一起来,门显示出人类又是如何将长久统一的天然存在单元分隔开来。
二、命运问题
构成命运概念较深结构的先决条件:主观,主观本身跟各种“事件”无关,仅包含或表示一种感受、一种内在趋向、一种要求。命运:那些本身与主观有因果关系的事情就获得一种感受,一种事后目的论。上街遇到熟人纯属偶然范畴,倘若你正想给他写信,那么,这偶然性更“令人注目”,换言之,是一种富有意义的特殊情况。光是这一点就已进入偶然范畴,不必跟固有的目的论相联系。假如,这次邂逅及由此而来的后果成为你生活的重大转折点,那么在言语上称之为命运注定。这一全新范畴表明:外围生活事件——不管动机好坏——已经完整地属于个人生活感受和单元。
只有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情调所接受并加工成命运的东西才是命运。纯粹按感觉去察觉,虽然能给人以任意一种内容,但我们却不能理解,不能形成我们自己的认识,这种察觉仅仅符合单纯的生活事件。世界虽然决定了,什么应该是我们的认识内容,但认识却先此决定世界对我们来说能是什么样的;同样道理,命运虽然可决定个人生活,但个人生活却通过一定亲和性选择了某些生活事件,正是这些事件让人产生感受,通过这种感受就形成了“命运”。
三、爱情琐谈与死亡的形而上学
爱情可多次改变和歪曲对象的客观面貌,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在整体和最终本质方面支配着对象,爱情所获得的对象是实现并不存在的对象。正如我自己,作为恋人,我跟过去的我判若两人,因为并不是我本人“方面”或能力的这一点或那一点在恋爱,而是全身心在恋爱,同样,被我所爱的人也应该是另一种本质,他超脱了过去先验的他,成为一个我所熟悉的或敬畏的人,一个超凡脱俗的或受我崇拜的人。纯洁的爱情越超脱于合理的生活过程,它们悲调就越明显,伟大的爱情越返回到生活过程中,那么它的悲调就越不可避免。
关于死亡的另一种看法:在生物界内部存在着这样的局面,生物体只有每时每刻通过适应才能生活,广而言之,才能维持着生命。一旦适应失灵就意味着死亡。生物体的各种自发或自愿的行为可视作向生活挺进,意味着“更多生命”,那么同样,适应意味着逃避死亡。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人们的奋斗和享乐、工作和休息,还有其他各种自然的处世方式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逃避死亡。
四、文化本质论和我们文化之未来
文化将生活内容置于主客观之间错综复杂的交点之中,因此它有权拥有概念的双重意义。所谓客观文化即将经过创作、提高和完善的事物,它引导人类灵魂走向完善或指出通向更高存在阶段的单程或全程。主观文化即以此方式而达到的个人发展程度。主客观文化只不过是最初并列概念的转意:即用自发的本能来武装事物,使他们日渐完善,用一种思想来武装事物,使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从纯自然状态升华到发展阶段。就一般意义而言,文化概念的两种应用并不相似,主观文化是把主导作用的最终目的,它的尺度是衡量灵魂生活过程参与各种财富和完善程度的尺度。可见没有客观文化就没有主观文化,因为主观发展和主观状态只能将如此炮制的客观纳入主观道路才能成为文化。反之,客观文化通过获得“栽培”的客观(就其意义而言,在其栽培的方向上被主观利用得不够充分),虽然还不能完全独立,但与主观文化相比,已具较高的独立性。
多数深谋远虑的哲人往往以悲观主义的态度观察当今文化之现状。其根源在于人类文化与事态文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近百年来,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在各种知识和艺术方面在不断改善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方面,社会分工日趋繁多复杂。作为个性开化原材料的个人能力很难适应这一发展速度,已远远地落在后面。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宛如一种不可阻挡的、对我们每人都一样的命运袭来,我们已经不能将这所有一切吸收到我们的存在中来。这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发达生活,对此,我们绝大多数人难以一下子理解。现代人真正缺乏文化的原因在于,客观文化内容在明确性与明智性方面跟主观文化极不相称,主观文化对客观文化感到无能为力。
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大城市人的个性特点所赖以建立的心理基础是表面和内心印象的接连不断地迅速变化而引起的精神生活的紧张。人是一种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物,人的意识是由上述印象连续迅速变化的瞬间的不同印象而产生的。每当在大城市的大街上走过,就可以看到经济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节奏非常之快,非常丰富多彩。大城市正是在创造这些心理条件的时候,就在精神生活的感性基础上,由于我们是特殊生物的组织而要求我们的意识量上,形成了与小城市和农村的那种感性精神生活节奏比较缓慢和平淡的强烈对照。大城市精神生活的理性主义特点主要是因为大城市向来是货币经济的中心,经济交流的多样化和集中化使得交流媒介十分重要,但在农村,这种经济交流是很贫乏的,所以不可能具有这种重要意义。小城市或者说农村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情感和直觉的关系上的,直觉的关系扎根于无意识的情感土壤之中,所以很容易在一贯习惯的稳定均衡中生长。
大城市人相互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叫做矜持。在小城市里人人都几乎认识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而且跟每一个人都有积极的关系。在大城市里,如果跟如此众多的人的不断表面接触中都要像小城市里的人那样作出内心反应.那么他除非要会分身术,否则将陷于完全不可没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我们面对在短暂的接触中瞬息即逝的大城市生活特点所拥有的怀疑权利,迫使我们矜持起来,于是,我们跟多年的老邻居往往也互不相见,互不认识,往往教小城市里的人以为我们冷漠,毫无感情。还需要指出的是,大城市是超越于一切个性的文明的舞台。在大城市里,雄伟舒适的公寓建筑、学校的集体生活方式和明确的校服制度,都说明大城市充满着具体的无个性特点的思想。可以说,这种情况不能使个人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个人的生活变得极为简单,个人的行动、兴趣、时间的度过以及意识都要由各方面来决定,他们似乎被放到河面上托着,几乎不需要自己游泳。可是另一方面,生活却越来越由无个性特点的内容和现象组成,而这些无个性特点的内容和现象要排斥本来有个性的色彩和特点,这就刚好使得这种必定能产生最大特点的个性丧失了。


《男性统治》——无意识的性别统治(2022.04.22)
《男性统治》是布尔迪厄在揭露社会领域统治关系时发现的,研究中发现了统治者会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就会不知不觉的参与对自身的统治,实现统治延续和无意识统治,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男性和女性无意识中的“性别统治”。因此,本书通过理论上颠覆我们常常不以为然的性别等级以为女性解放提供更大可能。在男性统治及其得到承认和接受的方式中呈现的服从我们称为“象征暴力”——温柔的、其受害者本身不易察觉的、看不见的暴力的结果。这种暴力是通过纯粹的象征途径来实施的,这些象征途径不仅包括交流、认识,还包括不承认、承认,甚至情感。
一、男性统治思想
讨论男性统治的源头就不得不先讨论这种意识从何而起,人类从劳动中进化,在自然中成长,意识也从劳动中觉醒,因此,一切的开始都要从客观的身体构造开始。男子特征,从其性器官的角度包含着统治性和占有性的上和直,从其伦理特征上看包含着力量和英勇,可以说,天然的男子特征与生理性的男子气概密不可分,尤其是通过性力量的显示。性别划分似乎存在于事务的秩序中,存在于整个社会世界中;又一归并的状态存在于身体中,存在于行动者的习性中。而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结构于认识结构之间的一致,存在的构造与认识的形式间的一致,世界的进程与人们对它的期待之间的一致促进了与世界的这种关系,促进了男性统治的发展。
同时,男性秩序的力量似乎无需它为自己辩解就成为了一种事实,因为社会秩序像一架巨大的象征机器一样运转着,它有认可男性统治的趋向,因为它就是建立在男性统治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个基础就是劳动分工:空间结构中,专属男性的集会地点或市场与专属女性的家庭的对立;时间结构中,会中断的劳动、农业事物是男性的,而漫长的不可中断的妊娠期是女性的。这种相互对立的秩序事实在进一步促进男性统治成为一种“刚需”。
但我们似乎还有一个疑问:对身体的定义又是从何而来的?答案就是对身体的定义尤其是对性器官的定义本身就是社会构造作用下的产物。并非男性生殖器是这种世界观的基础,而是这种世界观是依据男女性别的划分形成的。这样一来,我们刚提到的劳动分工造成的男性统治似乎全然偏颇了,应当是生物学尤其是男女身体及其用途和功能在生物学的再生产方面的一种任意构造,为性劳动的划分和劳动的性别划分的男性中心观念,并由此为整个宇宙的男性中心观念提供了一种表面上自然的基础。男性社会正义论的特殊力量源于它兼有并凝聚两种活动:它将一种统治关系纳入一种生物学超验性的自然中,将这种关系合法化,而这种生物学的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被自然化的社会构造。
二、象征暴力
象征暴力如何产生:男性们得到普遍认可的优先权表现在社会结构以及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客观性之中,同时,这个优先权还表现在所有固有的模式中,即历史超验性发挥作用,所谓历史超验性就是固有模式在客观上被接受,成为所有社会成员认识、思想和行动的模子,历史超验性被普遍认同,所以被作为先验的东西强加给每个行动者。因此,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男性中心表象被赋予一种常识的客观性,这种常识被理解为关于实践意义的实践的、信念的共识。女性自身将一些思维模式应用于整个现实,尤其是使她们被缚于其中的权力关系,而这些思维模式是这些权力关系归并的产物,并表现在象征秩序的创立性对立中。由此可见,她们的认识行为不过是实践的认可行为、信念的赞同行为。信念的赞同即信仰,信仰思考自身并按照原样确认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它所遭受的象征暴力。简单来说,象征暴力是通过赞同建立起来的,被统治者不得不赞同统治者,因为被统治者在思考统治者和自己的关系时,只拥有与统治者相同的认识工具,而这些工具不过是统治关系被归并的形式,是他们想让你使用的他们发明的工具,而这只是为了和他们保持“一致”,以免成为另类。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大多数女性在选择配偶时都会希望配偶比自己年长、比自己更高,这是很显然的受到社会已成型的评价模式的影响,这在表面上和外人看起来,在夫妻关系中男性实现统治地位,这既是为了他,为了她先验的承认并希望看到普遍得到承认的他的尊严,但同样为了她自己,为了她自己的尊严,她只能需要和爱上一个明显“超过她”的这个事实。在这样一种思维的“绑架”下,男性选择配偶时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其中年龄、身材成为最无可辩驳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男性特权也是一个陷阱,它是以长久的压力和紧张换来的,这种压力和紧张是男性在一切场合展示男子气概的义务强加给每位男性。
三、关于“集体期待”
其实我们会发现对男性中心的“无意识”的既成模式的认识允许我们在无意识表现中揭示和理解一切,而这种无意识是一种集体历史和个体历史归并的痕迹。因为在我们生活中难免会发现有些事情的发生似乎是一种“集体期待”的结果,比如在某项劳动中就会因为是由男性完成还是女性完成而变得不同,似乎无论什么职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男性完成这个事实来定性的。再如,我们所谓的“女性特征”通常不过是一种迎合男性真实或假象期待的形式,男性统治将女性变为象征客体,她们的存在是一种被感知的存在。
但这样的集体期待的结构将其局限性统治关系的两端,因而也会加给统治者本人。男性很早被制度的常规指定为统治者,而且以这种名义具备了统治欲望,为了统治的需要,他们有不计后果的投身到游戏中的特权,最终他们为他们的统治所统治。
四、持久与变化
女性通过对“按照性别”安排的一种社会秩序的体验,以及她们的父母、老师或同学意欲她们遵守秩序的明确要求,加上她们本身具有的从对世界的类似体验中得到的观念原则,就以很难被意识到的人是评价模式的形式,吸收了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原则。
女性在男性统治下是顺从、柔软、没有存在感、依附的代表,男性在男性统治下刚硬、命令、压迫、力量的代表,丝毫不考虑个人,仅仅考虑性别,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女性中的“成功者”和男性的“懦弱者”成为群嘲的对象,并且是男性在更为严苛的环境下被迫成为“男人”,被他们统治的所统治。要改变这种结构,需要的除了理论上的颠覆和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加快这个过程,即通过教育,用教育让人们认清服务的对象并所有改变。


《原始分类》(2021.11.28)
集体意识和机械团结可以说是涂尔干最重要的研究,在《原始分类》里也进一步体现出他在研究时对这两个内容另一个角度的论述。在本书开篇他就提到了对集体表现的研究等同于对分类的几种原始形式的研究。
一、分类的含义
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是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所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分类不仅仅是进行归类,而且还意味着依据特定的关系对这些类别加以安排。那问题就来了,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的,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
二、分类的原则和类型演进
在对澳洲分类研究时可以看到原始人类对部落以胞族形式分类,包括相同图腾(氏族)和以婚姻为基础(姻族)这两种类型,或者将每个胞族分为两个姻族,不同胞族的不同姻族互相结合。不管怎样,分类仍然以相同的方式构想出来,这里我们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分类的构成关系而已。对其他澳洲体系的研究中已经有了一些可查的变化,分类开始按照星象分类,分类是根据社会所提供的模式组织起来的,旧有的分类让位于不带任何内部组织的简单划分,让位于一种“按人头”而不是按起源对事物进行的划分。再到对祖尼人、苏人的研究中,在他们的分类形式中,该体系的原则是把空间划分成七个区域:北、南、西、东、上、下、中。他们对宇宙详实的安排,一切都被划分、标注和指定到一个单一而整合的“体系”的固定为位置,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分根据“相似性程度”或平起平坐或有所隶属。祖尼人的体系可以说是澳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而苏人正是处于以氏族为划分基础转向以区域(方位)划分基础的中间阶段。最后在对远东中国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通过察天文、观星象,利用地磁和星术来进行占卜预测的体系。他们以区域和图腾划分为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每个方位点之间区域又一分为二,就有了八个方向/力量。以要素分为金木水火土。
从上面的演进中可以看出分类所划分的不是概念,概念所依据的也不可能是纯粹知性的法则。观念本身就是情感的产物。对所谓的原始人类来说,一种事物并不是单纯的只是客体,而首先对应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态度,在对事物形成的表现中,组合着各种各样的情感要素。而科学分类的历史就是社会情感的要素逐渐衰弱,并且一步步的让位于个体反思的历史。
三、结论
原始分类并没有简单的把事物安排在孤立的群体中,相反,这些群体相互间具有确定的关系,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单一的整体。它们的目标不是辅助行动,而是增进理解,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白易懂。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分类是如何以最切近、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模型的。不仅类别的外在形式具有社会的起源,而且把这些类别相互连接起来的关系也是源于社会的。此外,把同一类别的事物或不同类别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本身也被构想为社会的起源。
涂尔干的这本书看得出是对集体意识的再一次强调,而这一次涂尔干在“分类”中发现了集体意识。同时涂尔干也在分类的观念中看到个体化的可能性。那为什么要研究分类?上文我已经提到了分类对社会起源的作用,同样的,分类里将事物统分之后更加利于社会整合也即是我们所说的机械团结。总的来说,原始分类是在新概念基础上阐述经典观点的另一种形式,让我更加清楚了集体意识的演变和机械团结的社会可能。


《社会学的想象力》(2021.10.23)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赖特·米尔斯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最看重的东西,整本书都以具备此种能力和不具备此种能力做比较,并最终论证和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
米尔斯所谓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指:是一种特定的心智,这种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的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什么。也就是说个体如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就是说在自己这里的苦难和巨大问题在他人那里无关紧要,这个时候只盯着自己的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迷失于此,这个时候要站在结构的角度看待问题,看与自己境况相同的个体,体察社会结构给大家带来的共同问题,以便从结构出发解决。
米尔斯从多个角度探索社会学想象力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讨论几个点。
宏大理论:米尔斯认为宏大理论家会更追求句法上的阐述,会用巨长的定语修饰自己的内容,并不是说这样干货内容,只是过于冗长而导致将读者和平民群众格挡在此类研究之外,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宏大理论家应该更注重语义,回归内容本身,也就得出米尔斯对于社会学想象力在宏大理论家的发展建议。还有一个典型例子,米尔斯认为要增进对“共同价值”的理解,最好是先考察任何给定社会结构中每一个制度秩序的合法化过程,而不是径直试图把握这些价值,并基于此说明社会是怎样组成和统一的。都阐释着马尔斯对宏大理论家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建议。
抽象经验主义:所谓抽象经验主义是指通常会对经过抽样程序选出的一系列个人进行多少属于固定套路的访谈,以作为其“数据”的基本来源。抽象经验主义深陷一种严谨和刻板的经验主义,为了获得一个目标对数据多次反复公式化加工,并不是说这样的操作没有意义,只是我们在研究时更应该或者说必须关注的问题应该是:这样做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意义?研究首先应当理清的就是它们与社会结构间的相关性,这也即米尔斯认为的从结构角度看问题。
历史的运用:在探讨了各大理论如何从社会结构角度看问题之后用历史学和社会学做了一个直观的例子。在历史学与社会学间的关系曾引起过许多争论,甚至到今天为止仍然存在这样的争论。但在米尔斯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议题,那就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是离不开历史学的研究的,这是一种“历史社会学”。在他看来,要想进行一个全面的社会研究,静态分析是不可能且不应该的,在陈述时需要充分涉猎,了解人类历史上的多样性才能提供充分的研究背景。而即使我们关注的只是某一国内社会结构的某个有限领域,也需要历史研究,因为想要理解当代某个社会结构中的动态变迁就必须努力捕捉更长远的发展态势。
如果要我给《社会学的想象力》找三个关键词的话,那一定是社会科学、社会结构和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迫切有极力的呼唤人们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的努力让我为之动容,相对于其他大家来说,米尔斯生动朴实的文笔反而更让我产生共鸣,不再是海市蜃楼般不可攀,反而让我看到一位乐观、有趣老人对社会学领域的思考和建议。我并不知道我有没有搞清楚这本书的重点,但我还是能感知到他对那个时代的呼唤。


《社会分工论》(2021.06.27)
在这本书里,涂尔干认为虽然法人道德是贸易产生之后,由于分享职业生活形成的,但家庭道德和法人道德两者存在相似的体质,有着共同的利益团结,会共同对付来犯之敌,所以这种职业团体并不是不能产生道德影响,这也由此进入正文,阐述“分工”的开始。然而我们该如何测量社会分工的程度呢?涂尔干从经济现象中发现社会性和道德性的规律,认为可以根据带有恢复性制裁特征的协作性法律来测量。在由以血缘为划分基础的氏族社会转向以地域村庄为划分基础的地域阶段的过程中观察能看到基本人类器官的进化与社会的进化是完全一致的,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分工带来的变化。接着在文中他提出正是对幸福的需要才不断驱使个人日益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而与我们认知不同的是不是生产力的增加带来了分工,而是因为分工才导致了生产力的增加,之所以我们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是为了扩大生产,只是因为分工创造了新的生存条件。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正是由于集体意识的衰落,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机械团结逐渐向有机团结发展,个人与个人与群体形成相互责任感、团结感,使社会成为可能。而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现形式,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的主要变化中。《社会分工论》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劳动分工的功能,第二部分分析了社会分工进步的原因,第三部分描述了失范、强制和反常的分工形式。
最后分享一个那天印象特别深的一个论点,涂尔干认为“专制主义既不是一中病态现象,也不是一种衰萎现象,而是一种变相的共产主义。”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专制主义的出现是对集体意识的突破,以前人们的集体意识促使人们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但是随着时代和个人人格发展,专制主义就是个人发展之后那个发展最厉害的人对社会集体意识的控制,但是他是被选出来为集体意识站台的,并不是为了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而且为了维持集体意识的现状。(本段只是个人理解,如果理解错了请大家批评指正)
[ 此贴被草田同学在2022-05-26 09:52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10-23 18:35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25781(s) query 3, Time now is:03-28 22:5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