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周悦读书报告2(更新至2021.11)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周悦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0
威望: 10 点
金钱: 10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1-11-29

 周悦读书报告2(更新至2021.11)

2021.10.16-2021.11.20
【书目】
布迪厄:
《遏制野火》
《单身者舞会》
《艺术的法则》
《言语意味着什么》
《社会之科学与反观性》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在读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宣言》层层递进,意涵丰富,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阶级对立讲起,自然过渡到“资产阶级必将灭亡,无产阶级终将胜利”的原因阐释;随后聚焦到共产党人与全体无产者之间的关系,回应了多个从社会存在层面向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紧接着讨论了三种虚假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后落脚到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但对各种反对党派仍保持批判的态度上,以及表达最迫切的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新形式的阶级对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自古以来,社会地位就被分成繁多种类的层次,阶级对立的状态是一直贯穿的。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即使时代在变化,在很多方面人们都取得了进步,但阶级对立仍然是存在的。如果硬要梳理变化,那恐怕就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而这种在资产阶级新时代的阶级对立,还不得不提的是,它使得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我们可以直接将之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通过对资产阶级发展过程的细致追溯,可以看到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下的产物。随着市场的开拓,从行会经营,过渡到工场手工业,最后到现代大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地得到发展,而这种发展同时还伴随着政治上的进展。在辩证法思维的引领下,马恩二人指出虽然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又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比如它将人与人之间存有的所有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利益的关联。受人尊敬和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不再,人们只会问,“这个工作赚得多吗,工资高吗?”;家庭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也被揭露,“妻子不过是被支配的生产工具”,这正是我们感受到的资本的力量。
伴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同样地得到了发展,联系他们的实际情况,工业越进步,机器让劳动的差别更加缩小化,使得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等低的水平,他们的处境越趋于一致的糟糕,他们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就就此展开。而资产阶级处于不断的斗争之中,这种斗争还包括和贵族、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外国资产阶级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被请求予以支援,相应地他们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被给予了无产阶级。此外,被工业的进步抛下的部分资产阶级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教育因素。由无产阶级自行发起的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也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种现状无不揭示着,资产阶级必将灭亡,无产阶级终将胜利的本质原因。资产阶级的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被他们自身破坏着、毁灭着。工业的进步,让资本增殖的能力更强,让工人被剥削得更加厉害,最终使得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资产阶级是自掘坟墓的人。这也是伟大的辩证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思想的展现。

(二)命运共同体:反击对于共产主义的责难
在这部分里,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明确表达了共产党人与全体无产阶级是一体的,代表着一致的利益,且共产党从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对其它各国工人政党起到辅助作用。这里其实也是点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另外,还进行了澄清: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但并不是所有的无产阶级政党都是共产党。
接着,他们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多种对于共产主义的责难,包括:“共产党人是要消灭个人劳动所挣来的财产”“私有制一消失,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消灭家庭”“公妻制”“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等等。对于这些无稽之谈,他们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
对于“共产党人是要消灭个人劳动所挣来的财产”(其实也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关于废除私有制和私人财产之间的区别存在的误区)他们点出,只有早前小资产阶级、小农的财产,才能符合个人劳动挣来的财产。而工业的发展早已把它消灭,且在持续消灭它。而责难所暗指的其实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它们并不会给无产阶级带来财富,而只能让他拥有只够勉强维持其生命的再生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他才能够活着。共产党人要消灭的便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这便和资产阶级社会里无产者们悲惨的境遇相关,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代替了活着之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正是资产者口中的个性和自由,即他们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要消灭的是现存的私有制,即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共产党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对于紧接着产生的一种质疑,“私有制一消失,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回应同样极具力度。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里,获者不劳才是真正的懒惰。私有制的终止,只是让劳者有所获,而并不会让生产终止;阶级的把人训练成机器的教育的终止,并不是一切教育的终止。资产阶级用以维护自身的关于自由、教育、法的观念本身就是自身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一种贼喊捉贼的状态太好理解不过,就类似每天靠资本增值和增殖而不用劳动的资本家,对那些每天干着血汗工作的人说,你不加班,你不努力,你对得起你的家人吗?
而对于“消灭家庭”的责难,马恩二人质疑家庭在无产者之间存在的真实性,指出家庭只有在资产阶级那里才以充分的形式存在着,而无产者的被迫独居和公开卖淫则作为其补充。大工业越是发展,无产者的家庭就越发割裂,他们的子女就越是沦为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各种童工的悲惨事件就越发涌现,这是我们在《资本论》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的。而他们实质要消灭的就是这种资产阶级社会中父母对子女的剥削。
在此基础上,对于资产者提出的“公妻制”责难,他们点出,资产者全然忘记了自己把妻子当成单纯生产工具看待的事实,他们道貌岸然、斯文败类的气质,无不从虚伪地掩藏着其婚姻本质是公妻制,是卖淫的状态散发,而共产党人则是坦率地提出公开的、正式的公妻制。实际上,资产者的婚姻不过是一次性买入了可多次提供服务的卖淫者,其责难可笑至极。
对于“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的质疑,他们也都给出充分的回应。实际上,无产阶级本身还是民族的,它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而随着资本主义的越发展,各国人民的处境会越相似,他们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会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
在最后,马恩二人对无产阶级革命、未来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提出了一定的设想。

(三)无产阶级的方向:过往梳理与发展立场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存在过的“虚假的社会主义”分为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样三类。它们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敌人。具体来看,反动的社会主义则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对于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他们的观点是,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想要无产阶级停留在当前的社会中,同时抛弃他们关于这个社会的可恶的观念。他们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运动,声称带给工人阶级好处的是物质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而非仅仅是政治改革。而他们以为物质条件的改革,并不需要以革命的方式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进行废除,而是在此基础上实行行政改良就好了。他们代表的论断是: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在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他们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认为这种运动只是由于盲目地不相信福音才发生的。这些都是虚假的社会主义,在马恩二人的阐述下,我们才得以更加明晰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立场。
在宣言最后,他们落脚到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但对各种反对党派仍保持批判的态度上来。回溯历史,我国支持国共合作、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等等经历都是种种应证。最迫切的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结语,再次表明立场。

---------------------------------------------------------------------------------------------------------------



2021.9.12——2021.10.15
【书目】
《实践感》
《实践理性 关于行为理论》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国家精英》
《自我分析纲要》
《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

(争取从下次起报告更多基于文本内容、论证结构本身!!下次更新时对本篇也再做补充。)

读书报告:把自己作为方法——在分裂与抽离中厘清现实

在《自我分析纲要》里,布迪厄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的社会分析。区别于自传,他仅提供了有关他整个人生的关键的客观化片段,而这个过程正是在理出对塑造他而言重要的“场域”,以及他进而拥有的资本,由之表现出来的习性。他低微的出身与学业的成功,让他呈现出一种分裂的习性,这种习性结合他积累的学术资本,在场中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导致了他独特的实践,而他也正以此去帮助众人理解复杂的现实社会。

一、立场:分裂与抽离
在多种场合,布迪厄都表现出一种分裂和抽离的立场,他不与结构主义为伍,同时反感构成主义,他不主张客观主义,同时不赞扬主观主义。他似乎总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超越,追求二者的相互协调,以至于看上去他总是分裂的,抽离出来的。他最为突出的观念,便是实现了由二元对立到跨越二元对立走向统一。这和吉登斯所提出的结构行动二元理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他看来,要摆脱结构实在论,而又不重新陷入完全不可能阐明社会世界之必然性的主观主义,必须回到实践中来,因为实践是实施结果和实施方法、历史实践的客观化产物和身体化产物、结构和习性的辩证所在。践行这种实践观,也是对关系主义的引入,在此之下,场域是由附着在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惯习是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

二、厘清:教育体系的背后
布迪厄本人从农民家庭出身,后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科预备班学习,最后在著名高校任教。这样的分裂的成长经历,推动着他对教育体系背后逻辑的厘清。在《再生产》一书中,他从理论层面对教育系统理论进行了回顾,而在《继承人》中,结合充分的调研统计,他敏锐地指出教育上出现的不平等问题,如今我们所有相关的困惑,大概都能在布迪厄的阐述中找到答案,寻得共鸣。“为什么一些人早早地离开学校到社会工作,而一些人还能继续念硕士直到博士?”“为什么一些人对自己的人生有着那么清晰的规划与目标且坚定地走在那条路上,而另一些人连自己专业也是随便选的?”“为什么尽管考上的是同一所大学,一些人明显地更加优秀或者在其它方面表现得却远比另一些人突出?”“为什么考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些人并不努力,但毕业后还比另一些努力的人有更好的去处?”……

对于这些你我都可能拥有的困惑,书中皆分析给出了答案: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越低(p5);在选择专业方面受的限制,以下层社会女性的处境最为不利(p7);上层阶级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学校并不是他们接受文化的唯一和仅有的途径,即“来自家庭环境的一整套爱好和知识造成了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他们在学习学术文化方面只是表面上平等。实际上,使他们分化的,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出身阶级共有的一些文化特征系统,即便是他们不承认这一点。”(p24)

实际上,大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同质的、独立的和一体化的社会群体。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天赋(基因赋予的个人特质等)背后的社会层面的因素,比如家境、成长环境。看似平等的考试竞争体制背后,其实早已由不平等的阶层决定着。一些人拼尽全力,一些人却只用好好继承。但对于这一切,正如书中作者的感慨,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表面原因上打转。“人们看到,在既非天赋亦非个人因素的情况下,当前的成功与失败是如何在实际上取决于早期引导的。归根到底,这是家庭环境作用的结果,而学生和教师却往往从刚结束的学年查找原因。”(p18)最后,作者主张以文化不平等社会学为基础的方法,来助力减少在教育和文化面前的不平等,这也即是在提倡关注平等背后的不平等。(参考《继承人》)

到这里,我也意识到,当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社会现实时,虽然会有一些失落,但总体来讲是会更加豁达和通透的。这也许是作者选择揭露事实的另一层用意。为什么说经常讲,“我们不能去随意评判一个人。”按照布迪厄的说法,因为这个背后有太多被遮蔽被忽略的东西存在了,对一个人做出评判时,你到底是在评判什么?基因带给他的?运气赋予他的?还是原生家庭影响他的?这些实际都算是天赋的部分,而他后期的能被看到的成长又有多少与天赋无关呢?而心理学上讲,当你夸赞一个人时,一定是选择去充分肯定一个人付出的努力、努力的过程,而非他取得的结果。这也许是一种改善不平等的出路。

三、厘清:日常习惯的背后
“你的日常活动都在做什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便可以开启布迪厄的另一片研究世界。在他看来,我们对此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空间。对此,他提出“场域”一词来指代。它是指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它也是客观关系的系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但体现在事物中,或体现在具有类似于物理对象那样的现实性的机制中。并且,处在不同的场域,我们便拥有不同的资本结构,这里主要指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象征资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呈现出相区别的性情倾向,即“惯习”。它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又寄居在身体之中,呈现一定的个体自主性。

具体而言,是资本总量与资本结构同时形塑着社会空间结构,而这种社会空间结构则决定着个人的资本配置,以及推动着个人建立习性生活发生公式,并进而呈现出习性配置的特定化以及风格的可能性。如此种种,最终形成有所区别的生活风格,也自然区分了社会阶层。比如说,有人得空会去打高尔夫,或者游泳,而有人只会躺在沙发上追剧、看小说。这种休闲活动差异的呈现则意味着不同的趣味追求。在他的《区分》一书中,便聚焦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趣味”,它们并非是自然的、纯粹的,而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这种区分和差异又会在各阶层的日常活动趣味之间得到再生产,从而再塑阶层。如此一来,生活趣味策略也成为了推动阶层再生产策略中的一种。

————————————————————————————————————————

2021.7.26——2021.8.20
【书目】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布迪厄:
《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男性统治》

2021.6.22——2021.7.25
【书目】
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卡尔·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彼得·伯格《知识社会学问题》
鲍曼《废弃的生命》

PS:看完鲍曼《废弃的生命》写的评议稿,也算作一份读书报告~
评《现代化进程中的废弃物——关于鲍曼废弃物文化的综述》

总的来说,海颖同学从与现代性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种角度展开了对鲍曼废弃物思想的综述,层次明确,条理清晰,与此同时,她还结合现实生活与其它社会理论家的论述,展开了恰当的联想与思考,这对于深化我们对鲍曼废弃物思想的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具体而言,依据书籍的框架逻辑,海颖顺着鲍曼的论述思路“从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全球化三个维度来论述过剩人口、冗余人口等所谓的废弃物”,结合她自己的梳理,以“政治发展产生的废弃物与移民、难民问题”“经济进步产生的废弃物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秩序构建产生的废弃物与二代农民工现象”三个板块,展开了读后感悟的分享。其中特别值得学习的一点是,海颖在读完全书后,将自己阅读开始前的联想进行了相应的校对,也将自己阅读中对作者论述存疑的地方,即使是很细小的点,及时地进行了回顾确认,这是消除预设、明晰作者思想很关键的点,从中可以看出她严谨细心的求知态度。而论据充分地展开批判,不断章取义,不空想臆造,扎根文本,这也是我们在阅读卷帙浩繁的经典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聚焦文本,单就鲍曼《废弃的生命》这本小书来看,我自己读完后明显的感受是,这是一本很典型的后现代性,反思现代性的书籍,书中不少地方充满哲学意味。并且,鲍曼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书中大量地结合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来表达他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观点,例如卡夫卡、卡尔维诺、奥威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小说,其中奥威尔创作的,被后人归入反乌托邦代表作之一的《1984》尤为深刻地影响了鲍曼。直到书籍收尾处,他仍在借用《1984》中“老大哥”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需要回应:“是否人类唯一能做出的选择就是在老大哥一号和二号之间,即是否整合/排斥游戏是人类进行其日常生活的唯一方式?”其实也是在说,在现代性的世界中,我们是否除了被严厉地监视管控,就是被迅速地排斥成废弃物?这其实也就点明了现代性的困境,它也的确有待我们去探索出路,毕竟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深陷水深火热的现代性之中。

此外,我还想就我自身的阅读体验,补充一下从书中可以提炼的其它要点。我将之归纳为两个问题(现代性的后果),两个思考。在问题上,一是废弃的生命揭示出现代性营造的社会心理氛围:惶惶不安之感、恐惧感弥漫,即安全感严重缺乏的问题。一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政府将社会中失业等的不安引导为对那些废弃生命的不安,即把难民、移民、寻求避难者与恐怖分子之间做出联系,激起大众对于小规模犯罪的厌恶和恐惧,从而引起公众对于政府无法解决也无意干涉的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进而显示其实力,通过打击难民、移民等等社会的废弃物来提升安全感,获得权威,以维持统治,巩固其政权,也即是将市场的不安转为政治的安定。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国家为了缓解恐惧与不安全感,让“社会问题被日益犯罪化”,而其产生的真正原因却被忽略,他只是将目光径直转移到了对大量废弃生命的犯错行为之上。这让原本因为现代性、全球化发展造成的不安感,落在了小规模人群不得已的犯罪之上。因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安全感缺乏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这样的氛围或将一直持续。

另一方面,安全感缺乏与流动的现代性息息相关。这表现在现代性之下物品泛滥成灾,消费社会盛行,物品处在快速地更新迭代之中,“昨天的恰如其分可能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变成不合时宜”,而书中主要揭示人类自身承受着巨大的过剩风险,可能很快地沦为难民、经济移民等。这也类似于吉登斯在《失控的世界》一书中,对于全球化重塑我们的生活的探讨。他对全球化世界的强烈感受是:“今天这个世界并没有越来越受到我们的控制,而似乎是不受我们的控制,成为了一个失控的世界。” 贝克的《风险社会》亦有相关内容提及。

二是失败的人际关系与团结感缺乏的问题。鲍曼对此也列举了不少实例,比如男女关系的“三分钟速配”现象;由虚拟的社群关系创造出的社群的假象、关系亲密的幻想。他更以这样一些话直指时代的症结:“在这般情境之下要作长远打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没有这种长远打算、没有“我们会再度重逢”这种期盼的地方,就不可能有一种共担命运的感受,也不会有情同手足的感觉,没有那种加入某个行列的冲动,也不会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或步调一致向前迈进。团结根本没有机会生根发芽。各类关系因为其脆弱和浅薄而引人注目。”“人类或许已经被再循环成为消耗品,但是消耗品无法被用来生成人类。无法生成鼓励我们疯狂寻根、追寻亲缘关系、友情和爱情的那类人。”

在这些的问题之下,实际上作者由此导向了两个思考:1.现代性是否有出路,它的出路在哪里?2.人类要如何应对现代性之下的不稳定感、不确定性,又如何重建联结感?书中我们能从不少字句中感受到作者已有的一些答案,以及他难以给出的答案。“在走向垃圾堆的旅途间歇中,竭尽所能去享受吧。”“不要做出超过必要绝对时间的承诺。”“在这个液化流动的时代,满怀希望地旅行比到达终点更好。”“要想被接受进入流动性的现今时代的赌场文化中,人们就不能太挑剔,要什么都能接受,要尽量使自己的品味不要过于严格,同时还不能对于某种品味迷恋得太久,要时刻准备去尝试,去享受目前所能提供的每一样东西,这些东西绝不会成为你一成不变的爱好。”……

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我想也许我们还可以对上面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比如:1. 风险社会中需要深谙风险,不惧流动,但在此社会形态中,人能够据以立足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众人应该形成一种流动性人格作为保护色以应对现代性吗?在这样的时代里,如何能绕过KPI,真正地实现看重过程的体验?2.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某种事物、人物的偏爱,并陷入或长或短时间的迷恋之中,比如追星、收集某类形象的盲盒、明确固定的饮食偏好等,这可以理解为在现代性社会中,个体仍在主动寻找自定义的独特性并投入与之建立关联性的努力之中吗?那是否可以反映现代性之下个体微小的抵抗?3.个体可以为重建联结与团结感做出怎样的努力?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评议内容,谢谢。
—————————————————————————————————————————

2021.05——2021.06.23
【书目】
米尔斯: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权力精英》
《社会学的想象力》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读书报告:人与社会之现状对理性与自由的揭示

透过米尔斯的几本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社会结构对微小个体如何产生限制,产生着何种限制的关注,以及他对于个体最好要将自身与时代结合起来,具备一种他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强烈呼吁。那么他写出这些作品时所处的20C40S-20S50S,美国究竟处于怎样的社会状态?在他看来,20世纪里由比尔德、杜威、霍尔姆斯等人发展起来为确保小产业的统治地位的自由的社会精神,以及30年代在美国曾流行一时的带有“劳动的不再异化”预设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现在看来往往不符实际或不大恰当。无论是自由主义(大体上已经退化为“自由主义实用取向”的技术),还是马克思主义(大体上已经退化为给专制统治提供合理化辩护的盲从学说),都没能回应这些国家的迫切需求。他写道:“我们的主要取向,即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几乎已经垮台,不再能够充分说明世界,说明我们自身。”

在此基础上,米尔斯认为在刻画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特征时,应该要去把更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个人内部的生活和其外部的职业经历所包含的意义描述出来,并在这个描述中对个人为什么常常会产生错觉和盲目性进行分析。在个人日常经验的杂乱无章当中要找出现代社会的框架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要对小人物的心理学作出系统的表述。由此,他关注到被自己理解不了但无法驾驭的力量所驱使的普通人及其例外(通过决策影响普通人生活的权力精英);在心理上经历的艰辛同19世纪产业工人在物质上遭逢的困苦相平行的20C白领雇员群体;以及主流社会学存有的两股出问题的主导趋向:一是“宏大理论”的那种夸夸其谈,一是“抽象经验主义”的那种边角零碎。作为敢于担当与极具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他为此奔走相告,不辞辛劳地呼吁后辈,希望后辈能不负社会科学的使命:“社会科学在民主体制里担当的教育角色和政治角色,就是帮助教化并维持合格的公众与个体,让他们能够发展出有关个人与社会的现实的充分界定,并依此生存,循此行事”,即引导公众获得实质的理性与自由。

(一)白领雇员
在《白领》一书中,米尔斯介绍了两类典型的白领:商场售货员,办公室职员。他指出以这两类身份为典型的美国白领雇员们,他们是一些牺牲式的英雄,他们作为小人物,从事的往往是一些并非出于自己本意的活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在某个什么人的办公室或商店里工作着,从来都不许大声说话,和人顶嘴,或站着不干活。(P5)正如我们如今也能感受到的从事第三产业的人的服务态度会被格外看重一样,米尔斯点出,诸如懂礼貌,乐于助人,和蔼可亲这样一些品格,成了他们非个人的谋生手段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处境则是,身处被科层制剥夺自由与理性之中,作为把社会裹束在一起的那些巨大的权威链条上一群可替换的部件而存在着,他们不仅与工作、劳动异化,还与自我异化,出卖人格。“为了受雇于他人并为他人创造利润,他们可以按照这些把他们踩在脚下的人制定的规则来训练自己在风度方面的技能。”(P11)这一点在售货员身上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她们对待顾客的真实想法和她们必须如何对待顾客是不同的,她们在柜台后的微笑只是商业性的诱惑,她们的“自我控制”是有报酬的。对此,米尔斯亦敏锐地察觉,“在瞬时的交易中把人们连结起来的金钱网虽然由于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任感而存在着许多脆弱的方面,但是却无一遗漏地渗入了人们生活和相互关系的各个领域。”这种虚伪很容易地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操纵”成为人与人的接触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存在着。他担忧的:“每个人都试图暗中把别人当作工具来使用,人们之间便疏远了。但是一旦疏远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人们便把自己也当成工作,并和这一工具日益疏远了。”也不断映射在现实之中。
而另一边,妇女担任的白领工作越来越像工厂中的操作工那样的工作。在新式办公室中,使用了机器,雇员变成了操作员。像工厂一样,工作变成了集体性的而不是个人性的。米尔斯这样总结道,“工作是标准化的,职员可以互相替代,工作的专业化已达到了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程度。雇员变成了一群在寂静的环境中默默工作的没有任何差别的劳动机器,时间本身也受到了没有人情味的时间表的制约。”(P240)本着“白领雇员都是工作这种社会活动和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对之赋予的含义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的想法出发,米尔斯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即“工作”本身展开了探讨。回顾过往对于工作存有的各种观点,他指出,它们都对当代人没什么影响,相反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有一种普遍的不愉快性质。“对大批的白领工人来说,就像对普通的工资劳动者一样,工作既不是为上帝服务,也无法使他们产生神圣感。他们既没有强烈的渴望工作的感觉,也没有从他们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到多少积极的满足感。”(P252)在这种情形下,米尔斯把人二分成“度假形象”与“工作形象”,用来解释工业社会中的人。因为大部分人处于被工作异化的状态中,无法直接感受到工作技术层面的快感,工作就变成了为建立工作之外的生活而必须牺牲的时间,而他们最高兴的点则是消费的时间和地点。
总之,通过对白领生活的这些考察,米尔斯让我们看见当时的美国社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拍卖场,一个大公文堆,一个公司化的神经系统,一个一体化的新型管理和控制结构。同时,在这个社会中,政治官僚化,大众冷漠化,道德普遍地贫困。理性与自由显而易见地缺乏。

(二)权力精英
米尔斯用大量数据和事实论证了20C中期美国处于政治、军事、企业精英进行权力垄断的一种社会形态。对此,他给出这样的定义,“权力精英是由这样一批人组成的:他们的地位使其能够超越普通人所处的一般环境,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做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与他们所占据的关键职位相比,他们是否做出这些决策并不那么重要:行动未遂,或决策失败,其本身就比他们决策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他们掌控了当代社会的主要组织机构。他们支配着大公司,操纵着国家机器并拥有各种特权,指挥着军队,占据着社会结构的战略要津。所有这一切集中了他们享有的权利、财富和名望的各种有效手段。”
这是对美国社会结构进行理解的一种极为有效的视角。在这种整体视角的分析下,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美国社会权力精英的集中化,他们来自全国阶级与地位的最高层,与底层极端地割裂开。大众教育在很多方面已经变成了另一种大众媒介,公共教育本该让民众更加有知识,并能更好的思考和判断公共事物,本应该是自由主义的教育,但是大部分的教育已仅仅是职业教育,其功能从政治上转向了经济上。教育只是成了民众职业升迁和社会地位上升的阶梯,而并非通往理性与自由的解放之路。在米尔斯看来,大众社会在美国底层出现,也正是它的存在才提出了“权力精英”的概念,而公众社会提倡没有权力精英的社会的自由传统,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会带来精英至高无上后果的转变的。在这种基础上,道德涣散广泛地流行着。以金钱为导向,以投机为行动逻辑,以缺乏教养的方式为休闲,并无法承担起导向公众自我教育的权力精英的生活状态流行着。作者点出,当时的美国社会,“在自由主义的模糊言辞里,在保守主义的情绪中,非理性上升为原则。”而权力精英掌握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权力,已在美国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体系内获得了成功。这给予美国的民主极其强烈的讽刺。

(三)知识分子
这是一位身负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由他所从事的学科出发,深刻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偏向,并基于此,主张个人要去留意并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而这样一种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的特定的心智品质,即被他称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他看来,运用这种想象力,原本心智活动范围狭隘的人往往开始感到,自己仿佛在一座本该熟悉的房子里突然惊醒。
而他自己则一直运用着这种心智品质,他发现在他所处的时代社会,他人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这些约束、晦涩和琐碎已经导致当今社会研究出现了危机,并且丝毫看不到摆脱危机的出路。”他将之归纳为: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组合与拆解的“宏大理论”;技术化、定量化、非理论化、条块化、特殊化、专门化、制度化、“现代化”和“群体化”的“抽象经验主义”;一种道德化的情景社会学,逐渐服务于企业、军队和国家这些大机构大制度宗旨的“自由主义实用取向”;伴随着抽象经验主义呈现出来的科层式社会科学的发展。
他认为,“经典社会科学既不是从微观研究中“逐步筑就”,也不是从概念阐发中“演绎而出”。它的践行者力图在同一个研究过程中同时进行筑造和演绎,而要完成这一点,靠的是对各项问题进行反复而充分的梳理,并给出充分的解答。”而在对各项问题进行反复而充分的梳理时,人的多样性与历史的运用被他着重提出。基于此,他提出,“我们要避免囿于学院系科之间任意武断的专业化,而是根据话题,首先是根据问题,灵活调整我们的工作的专业化定位。在此过程中,我们会从对于作为历史行动者的人的所有合宜研究中,借鉴相关的视角与想法、素材与方法。要研究这些问题,要认识人的多样性,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与历史现实的层面,与这种现实对众生男女个体的意义,保持持续而紧密的关联。”并且,比较性研究是他最为看好的发展路径。
另外,要陈述并解答任何一个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时,他认为应该从多门学科中选取材料、观念和方法。一名社会科学家要想足够熟悉某领域的材料和视角,用来搞清楚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并不需要去“把握该领域”。应当专业化的是这类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不是恪守学院边界。而对于历史的运用,他直接点出,“人生、历史与社会这三者就是有关人的恰当研究的坐标点。”
而避开他所提及的问题,并做到他的期许之后,我们还会发现,曾作为他们主要取向的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几乎已经垮台,不再能够充分说明世界,说明自身。自由与理性成了缺失的东西。正如米尔斯讲,“随着分工的不断加剧,诸如此类的组织也愈益成长,设置了越来越多难以甚或无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自我、工作、休闲领域。”越来越多的我们,成了他口中的“快活的机器人”,被合理性组织结构所异化,身在其中却浑然不知,麻木冷漠。而快活的机器人兴盛于世的这个社会,正是自由、民主社会的对立面。快活的机器人的到来,则会使自由成为困扰,成为议题。而对此,米尔斯希望它会成为社会科学家所面对的问题。“并非人人都发乎自然地想要自由,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尽全力或能够尽全力获取自由所必需的理性。”这成了恢复自由与理性最大的障碍。这也是社会科学家最应该直面的问题。


2021.04.11——2021.05.11
【书目】
《生命直观》
《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
《精英的兴衰》
《社会静力学》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

读书报告:《追溯齐美尔之生命哲学》
(一)思想缘起
处在世纪之交的年代中,两次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一方面让大众深刻地认识到上帝的失语,转而感受到工业、科技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将人裹挟进资本的支配之中,进而异化。这表现在齐美尔所讲的主客体文化分离,货币由手段成为目的等等悲剧之中。个体与外界之间是偌大的沟壑,与自我则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其自身生命的内在价值与意义也难以被看见。生活的目的系统已经无比繁复,行动和思想的链条已环节重重,生活的利害关系和易变性已充分膨胀并受制于各种条件。

齐美尔曾如此表达这种感受:“我们不能把生活的每一环节都一览无余,且每一当下环节、每一暂时步骤,都要求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全部精力。生活成了一个技术问题。”于是,在这种种现象之下,许多哲学家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萌生了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不安的追问。以生命为转向的哲学思考成了该时代思想家们的共同选择。

(二)思想倾向
叔本华与尼采则是其中典型的两位,齐美尔便深受他们二人的影响。在《叔本华与尼采》一书中,他将叔本华与尼采对于生命的态度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他指出,叔本华学说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意志就是世界和我们自身真正的、形而上的本质之普遍和唯一的表达”,即叔本华用非理性的意志取代了传统哲学中理性的地位,将意志视作人的真正本质。而由于意志作为我们主体生命的实体,因为存在之绝对安全是一种无休止的冲动,一种永远的自我超越,而正由于这种冲动是万物的创造性根据,它便被判罚永不满足。于是意志难以从任何外部事物上获得安宁,因为其实并不存在任何外在于它的东西。因而,这些也都构成了叔本华对于生命的悲观主义。他只能从生命的多义性和不可把握中,看到无聊占优势的痛苦,看到我们的追求得不到满足。

相反地,区别于叔本华对全部生命意志的否定,尼采同他站在了绝对对立的立场。根据达尔文提出的人类进化的事实,其发现了一个可能让生命重新肯定的目标。在尼采看来,生命中的每一种缺憾都是拥有未来所必经的预备阶段,觉得每一种单调都是无限生命活力的一次表演,每一次痛苦相对于存在和行动的那些不断增长的价值,都是微不足道的,后者将超越痛苦并实现自己。在尼采那里,对生命之喜悦的感觉充分地洋溢着。

以上两人都对生命哲学做出不小的贡献,并深刻地影响着齐美尔形成一套自己的生命哲学观念。《生命直观——先验论四章》一书作为齐美尔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则阐述着他本人对于生命相关问题的回答:生命意味着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活着的个体如何要与社会共存?个体要怎样对待生命?他本人并没有由二者对生活态度的差异来批判另一方,反而是基于他们更加引起了对于生命发展进程的关注。

(三)思想内核
具体来看,全书共分成四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生命之超验;第二章,转向理念;第三章,死亡与不朽;第四章,个体法则。第一章阐述的先验论的生命概念,把后面章节的文章紧紧地捆在了一起,而那些文章作为这一概念可能展开的部分表现出它们的意义。

在该书中,“额外生命”“多于生命”两个关于生命的概念是难被忽视的。书中讲,生命有两个相互补充的定义:额外生命和多于生命。“额外”出于偶然,对于其数量本来就稳定的生命并不相宜,而生命却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每时每刻都在吸收一些什么东西,以便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生命。生命不管其绝对尺度是什么,都只有在它是额外生命时才存在。一般来说,只要存在生命,就会生育出生动活泼的东西,因为生理上的自我保存就是不断生育新的东西。生命在保持其中心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在伸向生命的绝对物,逐渐形成额外生命,另一方面,它又是刚刚获得的生命,即额外生命之绝对概念。(p17)而正如生命在其自身级别内超越自己当前所限定的形式就是额外生命一样,它往实物内容层面,往逻辑上独立的、再也没有生命的意义层面的超验,自然也就是多于生命了。这种多于生命同超验密不可分,它就是精神生命的本质。(p20)总的来讲,生命在其中发现它的本质、它的过程就是额外生命和多于生命,作为这样的过程,它的原级已经是它的比较级。(P22 )

在这些百转千回的阐述中,我们便得以一览作者的生命哲学观。存有两套逻辑去理解生命,从生命在其自身级别内超越自己当前所限定形式的角度来看,那是作为生命本身不可避免的、直接本质的额外生命,而从实物层面看,那是逻辑上独立的、缺失生命的意义层面的多于生命。由此说来,额外生命是绝不停滞,坚持自我超越性,多于生命是绝不主观化,坚持独立性,而生命本身在这样的过程中体现出先验性、超验性。而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生命程序中,我们唯有通过对于生命当下的特定直观,即从现实出发,才足以窥得些许生命的真实性。直观生命的过程则可以将作者阐述的“个体性法则”作为参考。

--------------------------------------------------------------------------------

《论现实交换行为的非理性特征》

根据经济学者的假设,只有相等的价值,才可以互相交换,即交换行为是基于平等互惠的。但就现实来看,马克思和齐美尔都敏锐地发现了与之相违和的社会现象。

结合自身的现实经历,对工厂监督专员报告等文件的利用,再佐以恩格斯对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开展的大量细致入微的实地调研报告,马克思对资本、对英国无产阶级处境的认识深入人心。在《资本论》这一著作中,他在经验中讲理论,在理论中说经验,聚焦讨论了以19世纪的英国为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生产方法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具体来看,在恩格斯笔下,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从始至终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教育方面,宗教成为了工人阶级孩子的最主要的课程,他们的脑子里塞满了不能理解的教条和各种神学上的奥妙东西,从童年时期就培养起教派的仇恨和狂热的偏执,而一切智力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发展却被可耻地忽视了;在工作方面,他们被局限在琐碎的纯机械性操作上,一分钟又一分钟固定不变地重复着,在污浊、潮湿而且经常是闷热工厂空气中超长时间的工作着。最基本的身体健康保障俨然成为一种奢侈。童工、畸形病、换班制都是自然的副产品。

马克思对此这样总结道,“资本因为有无限制的盲目的冲动,因为对于剩余劳动有狼样的贪欲,不仅突破了劳动日的道德的最高限,且突破了劳动日的生理的最高限。它剥夺了身体生长,发达,和健康维持的时间。它偷去了消费新鲜空气和阳光所必要的时间。它侵蚀了饮食的时间,只要可能,便把这种时间,并入生产过程之中。从而,劳动者也被视为单纯的生产手段。以食物给他们,也就像以煤炭添入汽炉,以油脂注入机器一样。生命力搜集,恢复,和更新所必要的酣睡,被还原为若干小时的无感觉状态。”(第一卷 p177)

若劳动者的所得与其真正的付出相匹配,这也只会说明资本家变得疯癫了。这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实际上,资本家只会尽量地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他们从劳动者那里取出的劳动,远远超过他所付给的工资。被他们使用的每一个劳动者,都做双重劳动。一重劳动是为自己挣得微薄生活资料的有给劳动,一重劳动也是被资本家尽情占有的无给劳动。对此,马克思点出,“资本是死的劳动,它像一只吸血鬼,必须吸收活的劳动,才能有生命;所吸收的血愈多,其生命也愈活跃。”(第一卷 p150)

在资本主义市场上,资本家主张他买者的权利,尽量把劳动日延长,劳动者则主张他卖者的权利,要求限制劳动时间。这两种权利的争夺,同样为商品交换的法则所承认,但是在两种平等的权利间,决定的却是强力,劳动者们只是一次次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并无可奈何地卷入愈发庞大的产业预备军队伍。经济学上的平等再一次被打破。

一般来说,按经济学的原则,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你怎样对我,我便如何回馈你,这亦是常理。但处在社会中,在与他人交往表达感激时,我们却会提倡“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面对他人给的尊敬友善,我们会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感激的情绪似乎打破了经济学那一套说辞:“人的一切交往都是建立在奉献和等值补偿的基础之上的”,并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齐美尔看来,不是由于感激而促成的馈赠里,存在着一种自发的奉献,一种自由,而回赠却不可能包含着第一个馈赠的决定性因素,即自由的因素。因此随着接受善行或馈赠,我们就进入了一种无法偿付的责任。于是感激是难以计量的。他对于“感激”事实的存在,对社会的生活和团结起到较大作用的观点,也许也是由之产生。他认为,感激实现着对法的秩序的一种补充,现实中有无数的关系,并没有出现可以谈得上对奉献有某种强制要有等价物的、法的形式。并且,感激是从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里产生和在它之中产生的。因此,感激作为一种社会情感,它是更广度的,更宽泛的,并不斤斤计较。这些都是经济学的疏漏之处。


续前帖:市场与社会关联性的变化及其影响——读卡尔•波兰尼《巨变: 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

四、文明的毁坏:市场自由主义与社会保护运动的冲突
当市场力量在金本位制的推动下,过分强大时,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更深入的运动以对抗市场经济的危害性影响。这即是社会保护运动的兴起,亦成为当代历史的特色。
书中“市场经济的兴衰”篇的第二卷为“社会的自我保护”,体现出社会对于市场自由主义影响做出的反馈。首先,作者点出现代社会的原动力是市场扩张与把其扩张局限到一个特定方向的对抗性,可比拟为社会中两种组织原则的作用,经济自由主义原则与社会保护原则的冲突,前者以自由放任与自由贸易为手段,旨在建立自律性市场,后者受劳动阶级与地主阶级等支持,以保护性立法、限制性的工会,以及其它干涉工具为其手段。作者肯定当市场经济造成较广泛的危害时,这种自卫出现的合理性与正常性。
具体来看,《斯皮纳姆兰法案》的出台成为社会保护的一种突出表现。该法案的意向是:走向加强从都铎王室及斯图亚特王室承袭下来的父权制劳动组织。它想要充足地施行《济贫法》。该法案之下,只要一个人的工资低于补贴的标准,即使他有工作,也可以得到救济。它欲以提倡“一个人无论是否能赚取生活所需的工资都具有生存的权利”来保护社会中的个体抵抗市场经济的危害。
但这一干预性举措却并没有实现对于自律性市场理想的干预效果,并不类似于圈地运动时期,都铎王朝通过采取一系列政治举措,尽可能地减少了其给整个英国社会带来的破坏,这里反而造成了阻碍。在该种制度下,从1795年到1834年,即工业革命最有生气的时期,由于严格的法律限制人们迁徙,英国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
另外,这使得劳工的生产力开始下降到贫民工人的水平,更多人开始持有福利国家典型的懒汉思想“如果我可以不劳而获,那我为何要为工资而工作”,于是社会整体的工作士气也处于下降状态。且由于工人补贴的存在,也提供给雇主不将工资提高到标准幅度之上的理由。于是,看上去工人会得到更多的保障,实际上给他们的工资反而被降低了。即工资制与“生存的权利”的冲突,使它成为了一个使公共道德败坏的有效工具。作者直言,“如果一个社会是一部为维护其赖以建立之规范的自我运作的机器,那么斯皮纳姆兰制就是一部为摧毁这种任何社会赖以建立之规范的自动机器。”[4]这些都足以说明该法案的危害之大。
随着《法案》的这些负面影响开始展现,对其表达不满的人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形下,自由主义者开始质疑起提倡这些社会保护运动的人,称他们有反自由主义的阴谋,且因对社会主义或民族主义的偏好而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的“集体主义”相反倾向。对此,作者很敏锐地强调自律性市场的内在不合理性,作者认为“自由主义者认为在反自由主义趋向的背后有意识形态的力量,是一无法立足的偏见。”[5] 结合实际案例,他提出,那些制定干预法案的人,更多是针对现代工业所引起的特殊问题而制定的,或由于不断扩张的市场机制影响到重大的社会利益,即特殊情况的客观理由所致。“当市场经济中的人性要素与自然要素构成威胁时,社会各阶层自然就会各自采取某种保护政策。”[6],在他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情。
对于这种社会的“反抗”,作者还提出,它不一定基于某个特定的阶级,更可能是很多阶级联合起来发起的。这种“反抗”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还会涉及到对职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面的广度及环境的安全性等方面的争取,而且对于别人遭受过多的利益损失也可能因同情而对其进行维护。另外,作者也还特别强调这种自律性市场在种族文化接触的领域对另一方文化瓦解的破坏。书中给出印度人因印度的村落社群被摧毁后大量死亡的案例,以及美国政府强制授田给美国境内印第安人而将其社会全面摧毁的案例,这都是由于自由贸易与等价交易的出现,使得当地的社会瓦解所致。总之,维护一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无论是市场的发展会威胁到的人、自然或是生产组织,才更可能是社会保护运动兴起的合理原因。于是后文作者开始分别讨论人、自然与生产组织的自我防卫措施。
但尽管如此,由于人们对于《法案》的不满与恐惧情绪的产生,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业革命就此却获得了全面推进的时机,政府和社会更少地对其进行干涉和反对。它的发展让英国步入一个新的时期,虽也使得社会解体发生,贫穷问题成为一个展现的面向。就好像社会保护措施推动着一个更为契合的社会的出现,但是这种社会也濒临全面崩溃。正如后来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最终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战后自由主义者仍然迷信以国际金本位制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并极力去重建它、试图以此维护和平。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自由主义者对于任何涉及计划、规律及管制改革的干扰,使得法西斯主义大获胜利,灾难也就此加剧。
也即是说,19世纪欧洲文明的解体,可以理解成是社会为了避免被自律性市场的行动灭绝而采取的一些自卫措施所导致。国家进行社会保护的举措,有时候也许与自律性市场发展本身需要的干预存在着不一致,也可能其行动的时机不合适,于是效果并不总是理想的。另外,其结果也不一定是好的,可能会阻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却又是必要的。于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的冲突为19世纪提供了动力,并且产生了最后摧毁社会的紧张与压力。国际战争则加速其崩解,终使文明奔溃。

五、对“自由”意涵的深刻认识
书籍的最后篇章,作者回归到一个本质的问题,对于自由展开了探讨。他认为自由出现在制度面和道德面或者宗教面。由于前一面,主要在于维持自由增减的平衡,较少可能出现新问题,因此解决自由问题则必须从后一个面着手,重视维护某些特定的自由权。他也得出,自由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或社会主义的主要差异并非经济,而是道德与宗教。若两者采用相同的经济体制,不同之处则在于其对立的原则,主要分野点就在自由。市场社会与保护主义运动的根本区别,其实也在于对自由的不同认识上。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的隐退,可成为一个前所未有之自由时代的开端”,并做出丰富的设想,得到“个体拥有与众不同的权利,不服从社会的权利得到保障,便是自由社会的商标”的结论。而对于“计划与管制被抨击为侵犯自由”,某种主张充分放权于市场经济本身,任其发展的观点,作者是很不看好的。这种做法的危害,他在书中多次论及,它漠视了社会、人及自然的本质,使得传统社会瓦解,贫穷、无序、战争等种种问题产生。作为一个“反自由主义者”,作者希望看到的是人们不惧计划或权力成为自由的障碍,而是顺从于当下的社会现实,并在此种基础上,除去不义与束缚,创造真正的自由,将权力与控制视为自由的应有之义。相应地,作者也认为我们应该使用民主政治的机制,来控制与引导经济发展,来给予人们一种安定感。
但是,这也让我内心产生一些质疑。作者的设想是否会过于理想化呢,国家对经济的管制真的会始终保持理性吗?我想,这个答案也许是存否定性的可能的。也由此,这是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警惕的一点。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无论是促进市场社会的发展,还是采取措施预防市场失控或是减少市场对社会的危害,只有当我们时刻保持对于市场与社会关联性情况的留意与警惕时,也许我们才更接近自由。
[ 此贴被周悦在2021-11-29 09:20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04-30 10:55 | [楼 主]
刘海颖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30
最后登录:2022-06-25

 

一如既往的优秀,总结的系统且有条理,对于问题很有自己的见解,向你学习!
Posted: 2021-07-21 12:53 | 1 楼
李碧莹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4
威望: 14 点
金钱: 140 RMB
注册时间:2019-10-20
最后登录:2022-04-23

 

很棒,加油
Posted: 2021-10-20 12:39 | 2 楼
王斌书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4
威望: 14 点
金钱: 140 RMB
注册时间:2019-11-18
最后登录:2021-11-26

 

棒棒哒
Posted: 2021-10-22 20:09 | 3 楼
赵书婧1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9-12-25
最后登录:2021-11-26

 

非常棒,善于用生活解释文本,还很细心的标注了文本页码哦!加油,一起努力呢!
Posted: 2021-10-22 20:20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26047(s) query 4, Time now is:03-28 20:5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