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black
green
yellow
wind
wind5
gray
pink
moon
blue
movie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税海明读书报告(至2011.12.12)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税海明读书报告(至2011.12.1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税海明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4
威望:
84 点
金钱:
84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8
最后登录:2011-12-14
小
中
大
税海明读书报告(至2011.12.12)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郑静 从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10-03)
2011.11月书目:
1、《规训与惩罚》 福柯
2、《不正常的人》 福柯
3、《必须保卫社会》 福柯
4、《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 布劳
5、《福利经济学》 庇古
6、《叫魂》 孔飞力
福柯对权力的描述涉及一种对比,这是与其前期的方法论和历史观联系在一起的,即古典时期的权力是一种仪式性的,而现代的权力多为惩罚性或称规训。前者最好的表征是“断头台”,它通过一种全民参与的公开展示,表达了君主对罪犯的报复,这是一种带有仪式功能的暴力,其作用点是摧残、消灭肉体。所谓杀鸡儆猴,大抵如此。但有一个前提,即公众认同君主及其做法,否则刑场将会演变为战场,引发混乱甚至反叛。鉴于这种仪式性权力的弊端,法学家们提出设立监狱,将所有的犯罪惩罚统一用时间进行量化,其作用点是限制自由、改造肉体和灵魂。“监狱”或者说机构其实正是福柯笔下现代权力的代表性意象。机构是一个封闭的场所,其间有一套时空路径的规定,按照这些既定的安排,秩序也就形成,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时刻进行监视,并将权力主体的意志很好地传达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精细化管理。
对现代社会而言,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以仪式性权力的那种不持久和表意功能,不可能实现对一个规模不断变大、结构日趋复杂、环境更加多变的社会的整合和管理,而前者则不同。规训权力是与知识纠缠在一起的,没有知识就没有权力,而没有权力也不能产生知识,两者相互促进。因此,这种权力的运作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有了理论的指导并在不时地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可谓是与时俱进。福柯说权力无处不在,这应该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感受,因为理性知识变得无所不在,知识会建构相应的权力主体和受众,譬如“疯癫”的发明、精神病学对法律体系的改造、阶级的升降以及工厂生产关系的变革等等。
但正如昨天所说的,仪式性的权力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的展示功能可以传达各种意象,或为教化,或为安慰,或为其他。而规训权力尽管行之有效,却因为它的无孔不入遭到了福柯的批判。不过就好比有些学者所说的,他的反抗也不过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因为权力无所不在而无时无刻地进行斗争,但是斗争的目标却不存在,因为一旦提出了某种目标体系,似乎知识和权力又会渗透进来,所以说白了,斗争只是一味地推翻。这是我们所要的吗?秩序虽然有压抑人的地方,但毕竟提供了一个安静、稳定、多少可预期的环境,一旦常规不再,损失的不止是安全感,还有社会运作的基础。福柯说知识造就了权力,这不假,但这种说法似乎是说知识系统从我们体外硬生生地进行了入侵,我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管束,如果我们显得“不正常”,也是因为新发展起来的知识对我们进行了建构——我们始终是我们,只是因为知识体系的不同,我们在话语中呈现了不同的形态(此处是需要改造、规训的形态)。若接受这种观点,无疑我们清醒之后的下一步就是加入福柯的队伍,去斗争去反抗。可是退一步想,人们难道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及其改造?我们面对知识难道没有主动去学习、去筛选、去推翻、去改进?福柯的知识—权力中没有主体,因为这是一种结构主义话语,结构外在于主体并塑造主体,因而显得那么突生,那么不舒服,你若换种视角譬如吉登斯的,也就不会有这种感觉。说的直白一点,如果知识真是在压抑主体,那是不是我们放弃了知识就可以获得自由,如同老子的“绝圣弃智”?后现代的东西发人深省,但更多的怕也只是智力游戏,解构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反思,而不是彻底的否定。
2011.10月书目:
1、《临床医学的诞生》 福柯
2、《词与物》 福柯
3、《知识考古学》 福柯
4、《福柯思想肖像》 刘北成
5、《利息与价格》 魏克赛尔
6、《货币均衡论》 米尔达尔
7、《金翼》 林耀华
8、《银翅》 庄孔韶
结合上个月的《疯癫与文明》,福柯前期的作品算是都看过了。总的感觉是福柯的文笔优雅而有气质,但表意却不愿明朗,很多时候读地似懂非懂,但更多时间是不知所云,这种感觉在齐美尔那里也遇见过,但两相比较我还是觉得齐美尔更靠谱。
月初我在借《知识考古学》的时候,蓦然发现这本书出现在历史类的书架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究竟是“考古”二字还是书中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导致了这样的摆放位置呢?或者这样归类本身就存在问题?我们知道当代很多著名学者只能被称之为思想家,如哈贝马斯、福柯之流,因为他们的视野往往广阔,知识背景复杂,著作涉及面太多,很难以某一个学科的界限来划定他们。我们现在一般会解释说这是跨学科,但是福柯的思路可能不是这样,他首先要问的是,目前学科的划分是合理的吗?学科内是否又是高度统一?当然,我没有见他这样说过,这只是我的猜测,我的依据在于福柯对于历史中总体的质疑。他认为既存的思想史假设了一个先验的主体,因而其笔下的历史会呈现出一种连续性、因果关系、进步性,也就是说历史在一种理性的指导下向前发展。如果真有这么一种理性,恐怕那是属于上帝的。按照他举的例子,无论是“传统”、“影响”、“发展和演进”,还是“心态和精神”,都是暗含连续性假设的主题。“传统”一词缩小了不同时间和地点之间的差异,“影响”假设了一种因果关系的存在,“发展和演进”则以一种事先确定好的逻辑来重新组合分散的事件,最后,“心态和精神”更是“在某个既定时代的同时或连续的现象之间建立某种意义共同体”。也就是说,这些我们不经意间所使用的词语本身带有了某种预设,而这种预设是否成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检视。
福柯倾向于接受一种不连续性的、断裂的历史。我从书中所得来的感觉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是一段一段的,不同阶段之间有比较明显的界限,而在每一具体阶段内自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运行着特定的机制,说着特定的话语。到了分界点,转换逐渐发生,一种新的秩序将会出现进而替代原有的格局。疯癫的形象并非从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相反经历了多次的转型。文艺复兴之前,疯癫作为一种宗教意象和审美意象而存在,我们都还记得韦伯书中对那些进入恍惚状态的通神者的描写,他们往往精神脆弱而疯疯癫癫。那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疯人也从未一种病人的形象出现,反而是在传达某种真理。换言之,这时候的疯人是很普通的,与他人也能够和平相处。但是到了17、18世纪,“疯人”变得不可忍受了,身上被附加了很强的“异己感”,似乎威胁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因而“禁闭”是必要的。但究其实质,不过是因为这时期的经济社会体制企图控制不断增长的人口,同时贯彻一种与劳动和工作有关的伦理价值,而那些疯言疯语、无法完成要求的个体是不合格的。再往后发展,精神病学将“疯癫”作为一种病态来看待,并以绝对的权威凌驾“疯癫”之上。自此理性的知识成为了主宰,疯人若想与他人交流便只能学习理性的话语,而那种一边口吐白沫、一边不停念叨的方式只会造成恐慌。综上所述,是不同的话语空间塑造了“疯癫”的不同形象,普通人也好,不合格的人也好,病人也罢,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物”,由此作者说疯癫是文明的产物。
当然,福柯在写这本书的当初并没有提到话语秩序、知识型这些概念,或许只是直觉到某些对象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和政治结构等要素密切联系,因而其作品也是呈现为个案研究。只是到了《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福柯开始明确表述“知识型”的概念,力图表明不同时期的话语实践受制于当时的“一组匿名的规则”,就如同话语受制于一定的语法结构一样。话语实践构成知识,但是这种对话语的组织和安排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一定规则系统的安排,16世纪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当今的白话文,更不用提社会学的理论。如此想来,“词”与“物”的关系始终在发生变化,因为“物”毕竟能够跨很长时间来保持自身的同一性,而“词”则不行,它会随着话语秩序的变化而变化。那么,究竟在哪一个阶段“词”与“物”的结合才是正确的呢?或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表述绝对真理?答案想必是不存在的,因为问题本身都已不成其为问题,在这样不断转换的话语空间中又怎么可能有一个统一贯通的真理呢?那不过是连续性历史中的主题。
尽管这时期福柯的关注重点不在于权力,但是从他对话语实践和话语秩序的论述大概已经可以窥见其后期的思路。有人说福柯是结构主义,这一点他的态度也是模模糊糊的,有时候似乎默认,有时候又明确拒绝,当然可以说是因为他的作品在不断变化,不过以我目前的功力尚不能察觉,我只能说我的感觉是他的确将结构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但是并不反对对主体的考察。当他问“谁在说话?在所有说话个体的总体中,谁有充分理由使用这种类型的语言?谁是这种语言的研究者?……”时,难道就真的只看到了结构在个体身上的约束作用而不考虑个体的差异?的确,话在说人,可是不同的人毕竟会说不同的话。不知是否是我牵强了。
7月离校前:
1、《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
2、《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 吉登斯、皮尔森
3、《亲密关系的变革》 吉登斯
4、《弱者的武器》 斯科特
5、《资本论》(第三卷)未完 马克思
2011.9月书目:
1、《寡头统治铁律》 米歇尔斯
2、《社会的麦当劳化》 乔治•里泽
3、《经济学原理》(上下) 马歇尔
4、《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汤碧
5、《被掩盖的经济真相》 托马斯•索绪尔
6、《一课经济学》 黑兹利特
7、《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斯科特
8、《私人生活的变革》 阎云翔
9、《疯癫与文明》 福柯
2011-5月书目:
1、《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吉登斯
2、《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吉登斯
3、《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吉登斯
4、《民族—国家与暴力》 吉登斯
5、《超越左与右》 吉登斯
6、《自反性现代化》 吉登斯
7、《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
8、《石器时代经济学》 萨林斯
9、《资本论》(第二卷) 马克思
从开始读书到现在,也算接触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会学家了,但是从未像吉登斯这样给过我系统性很强的感受。尽管吉登斯论述的东西很多,涉及的背景也很广,颇有韦伯的架势,但是他的作品里似乎有了更多的一脉相承和连贯的感觉。从开始对经典三大家的梳理、总结和重新表述,到后来结构化理论的建构,再到现代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你会看到理论框架的作用和概念的效力贯穿始终。尽管吉登斯也采用了别人的概念和思想,重要者如“监控”、时间地理学等,但是他的作品更像是在构筑自己的王国。
上个月读《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理论》,着实是被泼了一瓢冷水,感觉自己在涂尔干和韦伯身上所花的功夫算是白瞎了。当然,吉登斯是搞理论研究的,水平高也是正常的,他笔下的三大家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不是单纯文本意义上的思想了,而是他阅读后阐述出来的复杂表述,其中掺杂了吉登斯自己的眼光。不得不承认的是,吉登斯对社会理论作品的重新阐释往往都很有味道也很深刻,尤其是对功能主义的评判十分振聋发聩,让我今天再做类似的时候不得不陷入自我质疑之中。
结构化理论的相关东西很多教材里都已经条分缕析,似乎这里也没有多说的必要。只谈感受:如果不读社会学,不会有“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会去考虑个体行为之外还有一个偌大的社会结果在那“控制”自己,个体也会活得很坦然;如果只读解释社会学,只会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只会记得考量个人的目的、行为的意义,生活又会变得太理性。可是有这么个人就是要告诉你,你的行为既受结构影响,又重塑结构;你的行为大多出于实践意识,也就是习惯性的动作,而不是出于目的理性明晰的话语意识。因此,生活既不容完全乐观,但也不用悲观或者犬儒主义,因为结构与能动性是辩证存在的,即使看起来最没有资源的人也有斗争的权力,而最有资源的人在很多时候亦受制于人或者结构要素,前者如罢工的工人,后者如出于官僚体系之外的皇帝。
可是这个月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晚期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问题,如果晚期现代性以反思的特征迥异于前,那么日常生活层面会发生那些变化呢?个人又该如何生存?这里只能做一个不完善的回答:在后传统社会里,全球化与地方化辩证存在;个体化出现;现代性与传统辩证存在;风险社会出现。这些特点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图景变得前所未有,丰富多彩,也导致了在其中生存的人每天都要做出大量的抉择,而每一个抉择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每一个抉择都影响深远,跨越时空界限。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会有新型的亲密关系和自我认同,但也会有各种问题。总之,一切都是开放的,所有人都要有心理准备和激进的拼搏意识,如果实在受不了又不想精神失常,也许只能转过身去,屏蔽一些给自己带来压力、造成焦虑的信息了。
可是你究竟要怎样生活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有人说,我们总是在细枝末节上煞费苦心,却在意义重大的事情上很少费神。生活方式问题或许就是一个不需要费神的事情,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了,多想也无益。歌德也说了,理论是灰色的,但生活之树常青。言下之意,生活的美好和多样理论永远涵盖不了,它只是拟合罢了……
2011-4月书目:
1、《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吉登斯
2、《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吉登斯
3、《社会的构成》 吉登斯
4、《风险社会》 贝克
5、《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
每次发报告都很晚,这次索性专门花时间看帖、发帖了,只可惜伫立路旁,却不是最美的时刻,因为这一次书目最少,底气不足。在过去的四月里有太多的时间非常规消逝,但所幸部分收之于桑榆,如此想来,聊以自慰。
上个月的报告里曾写道要在后面的跟帖中把边际学派的东西展示出来,但是一个月过去了这件事却始终没有做,这里就从边际学派说起。
边际学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为了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他们认为商品的价值并非劳动者的劳动,而是来自于主观的认定,称之为“主观效用论”。门格尔说“价值,就是一种财货或一种财货的一定量,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他的支配,关系到我们欲望的满足时,为我们所获得的意义”。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商品是否有价值与人的欲望、对它的支配以及人的知识有关,当然与商品本身的属性也有关系。其他的学者则提出价值要求效用与稀缺性的结合。如何去理解这些概念呢?举例而言,水一般是没有价值的,若马克思来解释,是因为水中没有融合劳动者的劳动,但要是把水从楼下挑到楼上,是否就有了价值呢?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与挑水者无关的你愿意花钱买这桶水吗?答案想必不会太纠结,除非你确实想喝水,而身边又没有,这是水解渴的效用与稀缺性所致。当然,这并不能让你信服你出钱是因为主观价值而不是水中的劳动,那么把水的例子再稍加改变:在正常的环境中你不会为了水花钱(这里不考虑自来水),因为到处都是,可是当你身处沙漠之中口渴难耐的时候却愿意为了一壶水开出天价,甚至倾其所有。这时“劳动”的影子几乎没了,剩下的只是——你有喝水的欲望,水有解渴的功能,你知道喝水能解渴,你能够支配这壶水(因为如果不能喝到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水很有限。对于习惯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我们而言,这种庸俗经济学的观点既新颖又令人怀疑,谁都不能立马相信,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自己去看看“边际三杰”及其后辈的作品,我这里说的也只是一点皮毛。
回到这个月的主题,回到《资本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句话自高中以来就耳熟能详,但是并没有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当然现在也未必就完全认识到了,但是它们真的很重要。因为,一方面,这两句话把商品的价值来源和内核完全交给了劳动,那些具体的物质只作为空洞的载体出现,因而木头本身没价值,当成椅子的原材料才有价值,因为伐木消耗了劳动;另一方面,这两句话把价值量的大小交给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称劳动量,所以这奠定了一个十分客观的标准,也正因为此才会有规律可循,才会有“科学”。不过,正如昨晚汇报时所说,我个人对劳动价值论现在是有怀疑的,或许是我庸俗化了,但正如在和经院同学交流中多次互相提醒的,要把这些理论流派平等看待,以获得多元的视角,无对无错。
尽管有了怀疑,但是在两点意义上我很佩服马克思,说起来或许又是大家知道的。说“或许”是因为我曾经也以为我是知道的,但是在认真读了原著之后,我发现自己早先并没有弄懂。一点是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区别。尽管一些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都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也提出了等价交换原则,但是他们并没有区分开劳动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区别,他们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劳动价值。照此说法,劳动者生产的东西全是自己的,因为商品的价值只能弥补劳动者付出的,资本家无权拿走一分一毫,那么资本家图的是什么呢?马克思指出,实际上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因为劳动者一旦与资本家签订契约,他的劳动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了资本家,那么劳动怎么还能被劳动者出卖呢?资本家要的是劳动量,可他买的是劳动力,劳动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劳动力却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等于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另外还有一点是与之极其相关的,即剩余价值。一般我们理解利润,总是认为它来自于交换中的贱买贵卖,可是马克思指出,在一个所有人参与交换的市场上,没有人能通过贵卖来赚钱,因为你必须贵买,不然对方就是傻子。所以价值的来源在于生产环节,在于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区别。资本家花钱买的劳动力是能够源源不断产出劳动的,也就是说他除了能够生产自己的那份基本生活资料,还能够生产出超出这个范围的价值量,只要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或者改进技术或者增加劳动强度等等,这样一来,资本家就相当于让劳动者白给他干了一段时间的活,所谓的剩余价值也就出现了。
需要指出的是,我目前还只是看到第一卷,即资本的生产,至于流通、分配等内容则未涉及,所以后续的问题有待考察,这里到此为止。至于吉登斯的东西昨晚提了些,这里也就不再记述,反正还有一段时间进一步来阅读,等稍有把握之后不妨再做总结。
2011—3月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不含书信)
3、《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恩格斯
4、《国民经济学原理》 门格尔
5、《自然价值》 维塞尔
6、《资本实证论》 庞巴维克
7、《政治经济学理论》 杰文斯
本月读书大体是按照年前的计划在进行,可分为两块:马克思的著作和边际学派的作品。二者之间存在关联,因为边际学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古典劳动价值论,更有甚者如庞巴维克就写了一本《卡尔•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
读马克思的书之前总是不由自主地怀有一种抵触和畏惧心理,这或许是因为意识形态教育下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异化了其本身的形象,直到亲自接触原著我才发现原来马克思的书远比那些教条生动、深刻、丰富的多,这当然是与其受众是广大的工人阶级有关。因为不是从事理论研究,所以我在阅读的时候并未打算去整理《选集》的提纲,只是一味去感受思想的触碰和语言的锋芒,也基于此无法做出一个整体的概述。现下回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些当初为应付高考死记硬背而不知所云的东西如今看来是那么有力量和清晰可辨。
《选集》中有大量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分析和评论,包括《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内战》等。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都用一种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检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甚至能够对未来走向做出相对精准的预测。如同柯文所说,历史事件作为一种经历,虽然最符合真相,但却只是各种目的和动机的集合,不具备前后一贯的逻辑性和知识层面的确当性。因此,如果不引入阶级分析的视角,历史事件将仅仅表现为个人的权力斗争和大量个案的堆积,从这一片散沙中不能察觉到历史发展的脉络。而阶级作为一种结构性因素,从宏大的层面上展示了事件中各个阶级或阶层力量的对比,这些力量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件的发展和走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在英国做一个预言家比在任何地方都容易,因为构成社会的一切因素在这里都获得了这样明确的发展”。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个人理解就是否认所谓的绝对真理,而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探讨特定的规律;同时,否定唯心主义,不认为客观存在是精神的外化,相反,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马克思之前也包括之后的很多哲学家(诸如齐美尔)都秉持一种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维先于存在、高于存在,而存在只是思维的外化(齐美尔的主、客观文化的矛盾也是由此而来)。如此,通过绝对理性就可以创造出一套永恒的真理,藉此人们便可以建设一个完美的天堂。但历史表明,客观现实与“绝对精神”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换句话说这套哲学理念并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马克思在早期作品中就集中精力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尽管一开始并不完满。在后来的研究中,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渐成熟起来,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而对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则是因为马克思认识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和其他唯心主义的不足,这些哲学思想倾向于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因而世界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不存在发展与进步之说。就资产阶级社会而言,坚持这种观点就等于确保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阻碍了无产者及其他处于社会下层的弱势群体争取自身权力的斗争,如此千年王国可确保无虞。辩证唯物主义与之相对,主张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只要矛盾依旧存在,就仍有发展的可能。这样一来,资本主义社会中蕴藏的大量矛盾就为社会变革提供充足的动力,也因此,资产阶级的统治不是万古长青,江山永固,而是处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体阶段,终有一天是要被推翻和取代的。以之为基础,马克思才有可能发展出他的那套阶级斗争理论,也才有可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当然,对这种纯哲学思想的把握我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所以不敢再多说,即使已经诉诸笔下的部分也不敢说就是正确的,而只是自己的一点想法,如有各种错误,但请不吝赐教,以正视听。至于边际学派的部分我将在写好后放到后面的跟帖中,当务之急是先把报告挂出去。
12月书目:
1.《政治经济学原理》 J.S.穆勒
2.《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魏特林
3.《卡尔•马克思传》 麦克莱伦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5.《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释与探讨》 闫林森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7.《经济思想史》前11章 斯坦利 L. 布鲁;兰迪.R.格兰特
过去的半年逐渐进入状态,对古典经济学和齐美尔的理论很感兴趣,有所收获,当然问题也还有很多;来年的初步计划是读完《马恩选集》、《资本论》,进入经济学的当代理论,并攻读几个当代社会学家的理论。
11月书目:
1.《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
2.《桥与门》 齐美尔
3.《西美尔与现代性》 陈戎女
4.《现代性与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 杨向荣
5.《政治经济学大纲》 西尼尔
6.《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李斯特
7.《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李斯特
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京特•法比翁克
9.《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罗雪尔
10《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 托马斯;兹纳涅茨基
11《传统的发明》 霍布斯鲍姆;兰格
自开会之后,一直有很多事情缠身,竟然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写下本月的读书报告,于是晚了许多。在这个寒冷的上午,伴着窗外稀疏的阳光和那斑驳院墙上的皑皑白雪,思绪终于在淡淡的茶香中飘散开去……
(一)
齐美尔是一个让我爱恨交织的学者,爱其文采与哲思,恨其文章往往艰涩,所以有时候爱不释手,不忍卒读,有时候又恨不能一把火把书烧了。为了读他的书,尽管事先已经给自己灌输了无数次勇气,可临了还是被弄得大起大落,颠沛流离,或许这就是思想家的魅力与实力。
齐美尔是与涂尔干、韦伯同时期的人,但他的文章却显得与众不同,涂尔干走实证主义的道路并将“社会”的地位一提再提,韦伯凭借“理性化”的思想研究了庞大的经济、政治现象,可是齐美尔却甘当“松鼠”和“陌生人”,去品味生活中的瞬间与碎片,前两人往往宏大、成体系,而齐美尔选择华丽缤纷。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我们了解到社会不仅可以用理论去建构,也可以凭个体心性去感知。虽然这种感受有时候显得根基不稳而且不真实,但却是与理论认识相辅相成的另一个维度。
个人以为,齐美尔最得意的论述应该是“文化”理论与“货币”哲学,尽管其他诸如时尚、卖淫、感官等描写也很精彩。在对“文化”的论述中,主观文化、客观文化、文化悲剧构成了现代人对知识感到越来越无力的解释。面对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个人越来越萎缩,大量专业的东西交由“专家系统”去处理,剩下的部分往往只能在直觉与经验之间逡巡。当然货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中特有的东西。货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好东西,它代表着购买与拥有的能力与可能性。自从货币产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告别了以物换物而不得的苦恼,当然在市场上没有想要的产品时金银还不如石头。正是因为使用货币的方便性,人们都想拥有大量的货币,想尽办法去挣钱,但在齐美尔看来,货币无非只是一种手段,是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我们不能靠货币而生,更不能为货币而活。当人们被金钱蒙蔽视线的时候,生活就单向度化了,再也不可能超拔,只能在一团乱麻的“手段”关系中挣扎。最寒心的是什么呢?货币经济的便利给了个人大量的自由,可个人却不知道如何去支配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失地农民拿着钱却失去了劳动的快乐,资本家挥金如土但依旧觉得无聊。而财产却有所不同,财产本身是带有个人印记的。穿旧的衣服不再笔挺,因为它更贴合了人的体形;装修过的房子不再千篇一律,因为它反映了个人的品味;耕作后的土地不再整齐划一,因为它包含着农民的经验与热情。尽管这些物质财产较之货币更束缚了人的生活轨迹,但却填充了人们的生命内涵。
人生就像钟摆,一端是痛苦,另一端是空虚。拥有不代表幸福,匮乏却是常态。齐美尔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暗自忖度:只有当自己能够品味一件事物的美好时,拥有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就像戴了一枚耀眼却不合身份的戒指。好一个具有贵族心性的思想家!
如果生命中真的都是二元对立,那么生存简单了许多,也单调了许多。齐美尔把一切都设定在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竟让我觉得无从辩驳的同时又无法完全认同。生命对形式,目的对手段,女性对男性,艺术对形式……别的都还好说,男性和女性本质对立这个命题怎么看来也让人难以释怀,或许是知识积累还不够,我始终无法体会女性的“全人”特质,察觉不出男女性在整体性上的差异。且不去质疑了吧,否则他会说我是内化了男性文化的产物。哲学本就是思维建构的产物,对与不对从来也说不清楚,姑妄听之倒是多了一个认识的工具。
写到这,有点僵住了,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因为齐美尔总是在跳跃,着陆那些点之间永远离散又不规则。抬头看看窗外,雪还残留,阳光依旧,偶尔掠过一个匆匆的人影。好吧,窗子的透明性让我成了一个看风景的人,而它的封闭又让我感到了一点安全,毕竟我在里面,这里是带有我个人特质的空间。当然还要感谢那不甚白的四壁和那摇摇欲坠的木门,不过外面那么冷,有门我也不会选择出去……
最后再罗嗦一点吧,因为我已然感觉到了生命与形式或者说艺术与形式之间的冲突,因为我心里的偶有所想竟不能全部跃然纸上,而文辞的拮据也限制了已写下的内容。或许最根本的还是自己缺乏个性,说来说去都是人家已经研究过、论述过的东西,找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有钱的人都可以买齐美尔的书,读的人多了,结论也就多了,我一个后来人只能为无所创新而忧郁。
10月书目:
1、《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
2、《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
3、《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
4、《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
5、《时尚的哲学》 齐美尔
6、《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
7、《现代人与宗教》 齐美尔
8、《齐美尔:生存形式》 北川东子
9、《历史三调》 柯文
10、《人类学思潮十讲》 王铭铭
这个月主要是读经济学和齐美尔,状态一直不是很好,一方面大卫•李嘉图的一些思想(如级差地租和税赋理论)读起来不是那么明白,另一方面齐美尔书中的哲学部分也很让人伤脑筋。
国富民强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国家所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但对于什么是国民财富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论。亚当•斯密之前有两个很重要的学派,一个是重商主义,一个是重农主义。前者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因此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就必须不断地积累货币,这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殖民掠夺、开矿和鼓励出口禁止进口贸易。但事实证明以此思想为指导的西班牙等国逐渐衰落了。继之而起的重农主义学派否定了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国家财富只能是农业产品。在这派学者的眼中,只有农业才生产价值,甚至手工业也不过是在消耗价值而不创造财富。如果以这种思想为指导,中国倒是最富强的了。
《国富论》的发表揭开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尽管斯密并不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始祖(前有威廉•配第)。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斯密认为财富就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手工业产品和种植出来的农业产品,因此要获得财富一方面必须积累资本大力发展生产,另一方面要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引导自由贸易,国家不加干涉。李嘉图是英国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斯密的思想,也十分注重生产发展,甚至认为生产本身可以创造需求(这一点与“萨伊定律”有点类似),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局部地区会有供需失衡的现象,但通过利润的自动平衡功能可以调节资金的流向,因此不会出现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可事实究竟如何呢?很明显,19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了,工厂破产,工人失业,银行倒闭。在西斯蒙第看来,这就是李嘉图等人大力鼓吹生产的结果,完全忽视了需求的限度。他认为生产必须适应消费,如果生产量超过了消费量,必然会造成产品积压而无法销售出去,国家财富也不能扩大。最关键的是,西斯蒙第十分注重财富的分配问题,在他看来,消费之所以会不足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工人收入越来越少,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因此他主张“建立一个彼此关心的集体,来代替工业企业家和被他们雇佣者彼此对立的制度,是农业工人分享土地收入,使产业工人分享自己的产品”。
个人认为,西斯蒙第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当时无异于空想,试图通过法律来调整分配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毕竟掌握立法、司法的不是工人阶级,而社会主流思想还没有演进到普遍同情工人境遇的程度。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那个时代是一个更加注重生产和增加国富的时代,每个民族-国家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以期在世界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国内各阶级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实际上不太重视。即使私密等人的著作一直有提到,但也只是出于资本积累和发展生产的考虑。西斯蒙第面对的是一个机器大工业普遍发展、工人和资本家对立、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情境,因此不得不反思国民财富的意义究竟何在。按照他的理解,财富是保障人们的享受的,如果国家整体的财富在增长,而个人(工人和农民)不仅无法获得相应的好处,反倒变得更加贫困不堪,这就是一种“虚假的财富”,是没有意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他可以被看成一个福利经济学家,其学说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梳理,肯定有很多错误和疏漏,需要大家指正,也留待自己以后慢慢发现。目前尚未弄清楚并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剩余价值问题;财富与价值的关系等等。至于齐美尔,因为还没有读完,这里就不再妄论,等到下个月的时候一并汇报。
暑假所读书目(外出学习,看书较少,顺带附上):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
《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
《论美国的民主》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 杨善华
《文明的进程》 埃利亚斯
9月以来所读书目:
《个体的社会》 埃利亚斯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
《经济通史》 韦伯
《解读亚当斯密》 巴特勒
《人类学是什么》 王铭铭
《文化、权力与国家》 杜赞奇
《记述村庄的政治》 吴毅
《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吴毅
这个月所读书目主要反映两个主题,一个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另一个是现代化与国家权力。
就第一个主题而言,埃利亚斯不同于古典社会学家,在他眼中,个人与社会是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是个体的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尽管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一样,但是同一时代的人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并且与其他时代的人构成了明显的差别。《文明的进程》也反映了这一点,在埃利亚斯看来,我们所谓的那些个人的文明行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演化而来的,这种演化一方面无人策划,但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机制。简单而言,这种机制就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人际交往网络的扩展,从而人们在行动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从而调适自己的行为。
这带来了一个“文明的痛苦”的问题。本来人是自由自在的,最多只受到外部的强制,但是内心相对朴质自由,但是文明化之后却不得不时时自己监控自己的行为,压制自己的“潜意识”,从而使一个偶尔为之的外部控制变成了贯穿在人生历程中的自我管理,于是不再能自由自在地“童言无忌”。在我看来涂尔干和韦伯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前者是说在机械团结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变弱甚至消失,以至于社会秩序崩坏,所以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宗教或者职业团体;而对后者而言,文明是理性化的结果,到处充斥的强烈的工具理性导致人们在作出社会行动时不得不去算计,不得不把别人的反应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于是人活得很累。而科层制的出现和强化,已经形成了一种“铁笼”,打着高效的旗号摧毁着人类的情感和自由。
就第二个主题而言,不得不结合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中国是典型意义上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的动力来自列强入侵的压力,是一个被动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较少自觉,这种西方理念也与几千年来的国家结构不相符,所以在追求建立一个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不适,其中之一就是对乡村社会力量整合和调动的困难。中国传统社会里“王权不下县”,国家权力的“监控”只停留在城市一级,至于农村则交给得到国家认可的内生精英或权威。这样的结构向来稳定,只是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时候并不高效,争取和调动资源比较缓慢、困难,而西方列强的力量是建立在军事和金融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所以两相比较劣势凸显。杜赞奇所谓的“国家权力内卷化”就是在中国试图加强对基层力量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而国民党不及共产党之处也正在于这一整合不够到位。吴毅老师对双村的记述表明了一百年来村治的变迁,它的背景也正是现代化与国家权力的交织和相互影响。
4.10-5.14书目:
《经济与社会》(下卷)
《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本迪克斯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苏国勋
《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
自从去年10月加入读书会以来
已有半年时间,但一直没有发读书帖,原因很多,主要还是意识问题,打算就此补上,希望为时不晚。以下是前几个月的书目:
《迪尔凯姆论宗教》
《教育思想的演进》
《孟德斯鸠与卢梭》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原始分类》
《道德教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社会学与哲学》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社会学主要思潮》关于涂尔干的一章
《古犹太教》
《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宗教社会学》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学术与政治》
《经济与社会》(上卷)
《理性化与官僚化——韦伯之研究与诠释》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
Posted: 2010-05-15 11:35 |
[楼 主]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小
中
大
加一些读书体会,期待!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0-05-22 00:07 |
1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小
中
大
读的不错,就是杂了点,可以系统一些,有利于积累。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0-10-15 08:55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5024(s) query 5, Time now is:12-03 22:1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