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black
green
yellow
wind
wind5
gray
pink
moon
blue
movie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管珊研究生读书报告(更新至2012年6月14日)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管珊研究生读书报告(更新至2012年6月1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uansh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08-03-14
最后登录:2020-12-07
小
中
大
管珊研究生读书报告(更新至2012年6月14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09-22)
2012年5月读书书目:
《企业、市场与法律》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
《经济思想史》 【美】斯坦利•L•布鲁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资本: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遏制野火》 布迪厄
读到此,感觉囫囵吞枣的时候太多,总想选一些书来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树。也许研究生的读书会到此为止了,但是我相信我们读书的脚步不会停止!
读书书目(2012年3月11号—4月24号)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汪丁丁
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主编
罗纳德•哈里•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 胡庆龙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
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潘维著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张静著
读书感想和总结在第三页
阅读书目
(2012年2月—3月10号)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及其相关文献
费孝通《乡土中国》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庄孔韶《银翅: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
甘阳《通三统》
读书感想和总结附后(第三页)
读书书目:
(2011年12月)
《社会行动的结构》
《行动者的回归》
《行动与系统》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交往行为理论》
《合法化危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包容他者》
一.帕森斯的社会理论观点
(1)帕森斯的体系化思维:“符号及其意义所唯一共有的内在成分是秩序的成分。这靠孤立地研究特定的符号是决不能掌握的,而只有按照体系内的关系才能掌握。”发展成为后来的社会系统理论,即著名的AGIL模式。
(2)历史性分析与共时性分析的结合。科学理论是逻辑上彼此相联系的诸命题的复合体或体系,简单点说,就是因果关系+意义复合体,因果关系侧重于时间关系变化,是历史性的分析;而意义复合体是在人生活的共同体中赋予的,是共时性的分析。可惜的是,帕森斯在后来的理论发展中过于强调系统的作为均衡综合体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系统中的变迁和冲突分析。因而帕森斯忽视了在早期理论观点中的历史性分析与共时性分析的结合。
(3)帕森斯认为:理论的发展表现在对剩余性范畴的逐渐感兴趣。概念系统集中在范围有限的经验事实,对那些黑暗中的光照点即“剩余性范畴”的发现和分析将使我们看到光照以外的东西。即使在这中心以外有若干事实可能已被人们所“知识”,但它还需要有人把它们同一个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它们才有科学上的价值。
(4)科学知识不仅包含了从“原始的”经验可能得到的材料当中进行选择,而且究竟经验到什么,也部分地取决于我们掌握什么样的科学知识,首先取决于已经建立起来的一般概念图式。观察总是根据一种概念图式来进行的。帕森斯用新的概念去分析经典,用他的社会行动理论去统筹分析四个人的理论,这四个人是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韦伯,贯穿于这四位理论家分析始末的是手段——目的图式,继承这四位理论家的精髓,帕森斯致力于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一般化。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的具体论述如下:逻辑行动在社会关系中展开,形成社会秩序问题。行动按照手段——目的体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马歇尔、帕累托);手段——目的体系的政治层面则主要体现在社会秩序问题的解决上,霍布斯强调强制性力量的作用,通过政治强制达到秩序,涂尔干则是侧重于规范性规则体系的建立,规则的本源在道德权威,那么涂尔干实际上对早期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不是强调功利主义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自发性出发的目的论,而是强调社会事实的外在性和强制性,从而转向了实证主义的决定论。而差不多同一时期的韦伯则走了另外一条路子,从发生学的方法出发遵循“观念——态度——行动”的分析,观念是个体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具备的,规范是一定的,但个体经过理解形成的观念确并不是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价值相关性问题,每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是跟价值相关性练联系在一起的,韦伯通过引入价值相关性挑战了实证主义的决定论,但是韦伯也并未陷入科学方法论中的怀疑论(极端的相对主义往往陷入怀疑论和虚无主义),因为韦伯的社会行动和理论依然强调逻辑图式和演绎。韦伯曾经说过:“要想考察任何有意义的人类行动的根本成分,首先应从’目的’和’手段’这两个范畴入手。”
对此书的评价:帕森斯对社会学经典理论的梳理标志着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终结。
二.哈贝马斯的社会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对行为理论的探讨和梳理,重构有一个长处: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行为理论概念、理论观点以及经验命题之间自由选择,同时还可以抓住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否可以说只是一种合理化的过程。哈贝马斯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帕森斯和韦伯理论的吸收和整理。只有理解了韦伯和帕森斯,我们才能明白哈贝马斯是与谁在对话。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部语言哲学的著作。
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哈贝马斯强调了两点:一是语言的作用,这契合了后现代社会学语言学的转向;另一方面,强调主体的反思性。交往行为理论是建立在对韦伯的合理化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了形式语用学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对关注主客体关系的工具理性的批判是社会理论范式的转型的依据;另一方面,哈贝马斯认为,只有用形式语用学把一种沟通的观念明确下来,进而可以从经验的角度加以分析不同现实层面上的复杂问题以及语言表现,分析交往症候现象以及解中心化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让人想到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在之前的行为理论中,关于行为的概念主要有三种:目的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和戏剧行为(互动行为),分别只关注了语言的某一方面的作用,目的行为只关注了语言的记述式作用、规范调节的行为只关注了语言的调节式作用、而戏剧行为只关注了语言的表现功能。哈贝马斯将世界区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对应的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及规律,社会世界是人与人构成的生活世界,主观世界是人的内心世界,是特殊的非共同领域,但是哈贝马斯认为主观世界也纳入到了公共交往的范围之内。沟通这三个领域的即人类特有的语言。言语者把这三个世界的概念整合成一个系统,并把这个系统一同设定为一个可以用于达成或沟通的解释框架。作为沟通媒介的语言要完成有效沟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真实性(呈现或设定状态和事件,对应的是客观世界)、正确性(关注的是社会世界当中的正当秩序)和真诚性(关注的是主观世界中所特有的东西,强调人的自我表现)。这样哈贝马斯区分了三种言语行为:调节式言语行为、记述式言语行为和表现式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目的是要导入三种纯粹类型的交往行为,即:会话、规范行为和戏剧行为。
哈贝马斯对韦伯的分析:将韦伯的合理化分为文化(宗教)的合理化及社会的合理化。文化合理性主要是针对文化价值领域,主要包括认知—工具合理性(韦伯用克服神秘思想的程度来衡量世界观的合理化)、审美—实践合理性和道德—实践合理性。社会合理化主要是指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是关于生活秩序的问题,也是文化价值领域的制度化过程,前三个领域的制度化分别对应的是科学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活动)、艺术活动和宗教活动。因而韦伯在此区分的知识类型是科学、道德和艺术。哈贝马斯认为,形式语用学的长处恰恰在于用纯粹的语言互动集中强调了社会行为所表征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如记述式言语行为(会话)强调的是经验理论知识(认知)、规范行为强调的是道德实践知识(规范)、戏剧行为强调的是审美实践知识(表现)。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弥补韦伯行为理论的不足,因为韦伯坚持认为,目的合理性是批判和改进行为的唯一内容,而在哈贝马斯看来,目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行为,强调的是技术知识和策略知识,是理性的一种形式而已;另外,交往行为所依靠的活动场所是交往参与者所依靠的生活世界,它揭示了潜藏在协作解释过程中的背景知识。
2011年11月读书书目: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国家精英》
《再生产》
《社会结构》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心灵、自我与社会》
《守望教育》
《社会行动的结构》(在读未完)
1.实践理论(超越社会与个人的二元对立)
本月读书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社会科学中的二元对立的问题,从经典到现代对这一问题都有所接触和解答,经典理论强调社会因素,个体行动者相反是淹没在社会的洪流之中。但到了当代社会学理论,企图超越这个二元对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和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等概念中都可以看出。在吉登斯看来,个体行动者的行动既是受结构制约的,同时又制约着结构、能动的建构着结构。吉登斯从改造的自我心理学出发,从个体日常生活的例行化来阐释结构和行动的互动。布迪厄的“场域”是资源利益等争斗的场所,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惯习在其中产生但同时又型塑着场域。惯习表现为人的言语、态度、举止、气质等,是融合结构性因素与个体因素的概念。“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实际上成为了消解二元对立的概念工具和方法论。吉登斯和布迪厄都强调实践,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旨在把握社会世界的双重现实本质,一方面是各种客观结构主要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一方面是行动者的理解(知觉和评价);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同样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间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吉登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把社会纳入到个体因素中,而不是像涂尔干那样认为社会和结构是外在的,结构作为记忆痕迹是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的。
在诸种实践中,话语(知识)的实践是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的对应的表现。政治权力正是通过支配符号系统介入到社会实践与心智结构的对应关系之中。布迪厄特别强调反思社会学的作用就在于认识到符号支配的力量,“促使更多的人拿起反抗符号支配的武器”。符号支配的焦点在争夺分类系统,在阶级区分的社会中,将各个群体的表象组织在一起的社会分类体系(例如职业表或工资量表)每时每刻都由阶级间的权力关系生产出来,并处于争夺的焦点。
2.微观社会学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看法
在米德的分析中,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社会行动经验,存在于社会过程之中,永远不可能定型;而客我是组织态度、群体价值观等。吉登斯认为这个主我是行动的意外后果,按布迪厄的观点,主我和客我统一在惯习之中,自我创造性的一面体现在主我,而自我反思性的一面体现在客我。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主我是行动中的自我,而客我则是文明压抑的产物,是潜意识中的本我。米德认为,从原始人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个体自我及其行动的逐步社会解放,也就是从主我向客我转化,客我慢慢成长的过程,也即人的反思性增强的过程。那么主我与客我是如何关联的呢?米德认为主要是通过泛化的他人这一角色扮演的过程,人才意识到自我。泛化的他人要求个体行动者认识社会情境并采取共同体中角色该有的态度,通过社会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社会情境就是客我,而主我是采取行动的有机体。泛化的他人要求与他人合作,通过合作、沟通和交流,自我意识得以成长,而社会结构得以形塑或重构。
3.理想社会
涂尔干、吉登斯、布迪厄、米德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畅想都强调了一点,即话语交流。涂尔干解决社会分工和职能基础上的差异的途径是建设职业伦理道德,如何建设就涉及到职业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吉登斯基于全球化提出“对话民主”,认为此是解决处理矛盾的方式,布迪厄更是强调符号支配的作用和由此带来的不平等,要影响社会结构首先要具备强有力的符号和话语体系。米德强调泛化的他人,实质上也是在强调语言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关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原则——当代社会学理论方法论的一个转向
经典社会学理论注重分析社会层面的结构、制度、宗教、文化等,忽视了个体心智结构的发展,致使社会与个体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出现了向个体主义原则转变的趋势。强调从个体行动者出发分析结构与个体行动的关系。也有人称这种方法论是情境主义的,即它不是整体主义的也不是个体主义的而是超越二者的方法论。情境主义不好操作,其实质基点还是在个体主义的原则上。
对沃特金斯个体主义原则的论述的摘录:根据个体主义原则,社会世界最终由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所组成的,他们的行为方式多少是以自己的性情倾向及自身所处情境的理解为依据的。任何一种复杂的社会情境、制度或事件,都是个体及其性情倾向、所处情境、信念、物质资源及环境综合形成的特定构型的结果。对于大规模的社会现象(比如通货膨胀),我们或许可以借助于大规模的社会现象(比如充分就业)做出部分的解释,但是,除非我们根据有关个体的性情倾向、信念、资源及其内在关联的判断,推导出对这个大规模社会现象的解释,否则我们永远不会抵达问题的本质核心。(个体可能一直是匿名的,我们只能在类属典型的意义上指出他们具有性情倾向之类的属征)。
2011年10月阅读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为社会学辩护》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
《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现代性的后果》
《亲密关系的变革》
吉登斯的思想受社会学古典三大家以及其他流派的思想的影响,呈现综合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的特征。马克思的阶级学说和实践论、涂尔干的社会实在论和结构分析、帕森斯的功能论形成了吉登斯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的关注;但同时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埃里克森的人格自我发展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米德的主我与宾我的划分、戈夫曼前台与后台的区别形成了吉登斯对微观个体心理与行动的关注。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即是将以往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套路综合在一起的尝试。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从改造的自我心理学入手,自我无意识归功于日常生活例行化,而日常生活例行化是维持本体性安全的心理机制,但现代社会的转变就在于例行化的改变,过去的行动依照传统和经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可以明朗的,而现在的行动没有规范可言,因为未来是开放的,是不确定的,因而个体行动者需要不断地反思,反思性监控也成为现代制度的一大特征。日常生活例行化是一种结构化过程,但例行化过程要不断地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势必影响例行化的结果。因而,结构是可以改变和再生的,结构决定了个体的行动选择,但同时,个体的行动选择也会建构结构性特征。这就是结构的二重性。
方法:理论与它探讨的意义及行动世界相互关联。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实践。“实践”这一词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媒介,借助这一词,微观的个体心理和决定与宏观的结构和资源联系起来。另外,吉登斯从“实践”引申出了时空概念,将行动纳入在场这一时空关联中,进一步探讨了在场与缺场,脱域机制等等问题。吉登斯回答了个体行动者的行为是如何再生产出了较大规模的集合体的机构性特征这一问题。主体“在场”留下的记忆痕迹可以为“缺场”的主体提供行动的路径,这就是结构化的过程,因而结构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
吉登斯提出“双重解释学”意在指出社会学描述的任务之一就是协调行动者为行动定向的那些意义框架。因而社会学分析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制度分析,一个是策略行为分析。制度分析中,结构性特征被视为社会系统周而复始再生产出来的特征,在对策略行为进行分析时,关注的焦点则是行动者在构成社会关系时以何种方式利用了各种结构性特征。
吉登斯除了结构化理论及其社会学方法方面的建树外,还对实际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他对现代性的分析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存在的弊端,帮助多年在野的英国工党重掌政权。他论述的“全球化”、“风险”、“生态危机”等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阅读感受:吉登斯的思想不算难懂的,读进去还是很有意思的,他的思想是对传统的综合,是以辨证的态度对待理论和实践。总的感觉,吉登斯的内容还是很多的,毕竟是对传统的综合,真正理解还是建立在我们已有的对经典的把握这个基础之上。
2011年9月读书汇报(至10月7号)
读书书目:
马克思•韦伯 《经济与社会》 上下两卷
米歇尔•福柯 《疯癫与文明》
《词与物》
汪民安 《福柯的界限》
关于读书
:我又回来了,本来想逃脱读书的痛苦,可是后来发现没有读书,内心更焦灼,所以我再坚持一年,一年之后一定要跨过理论和经验的沟壑。在此先向各位坚守的同胞学习,也欢迎大家监督!我向来读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在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后效率就明显地下降了,但是不读又完不成任务,所以硬着头皮往后面读,其实根本不是很懂作者说的什么,但在某一时间段精神好的时候似乎又能领略其中要旨。读书就是这样,似懂非懂,但是读了还是有收获的,至少笔记上记录的都是能够引起自己共鸣或是自己非常欣赏的句子或是看法之类的。如果最后合上书本的时候,能够理清一下作者的思想脉络,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我对韦伯的一点理解(与马克思的对比)
韦伯的《经济与社会》是一部庞大的著作,我对他的思想也略知一二,只是看原著带来了更多的深刻的想法和观点。韦伯是研究近代资本主义思想不可绕过的一个大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通过考察新教的伦理特点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发现了它们二者之间的亲和性,最后得出结论说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起了促进作用,他以独特的文化视角阐释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并对当时马克思主义观点中的经济决定论形成冲击。
《经济与社会》是韦伯关于社会学思想的最终陈述,侧重于从经济方面阐发社会理论,韦伯对每个统治类型对应的经济特点,每一种经济共同体中权力的运作,规范的达成等等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他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贯穿了他对于合理性所做的区分即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区分,它们之间的重合与分离是社会转型的一大特点。形式合理性强调的是手段与程序的合理,然而实质合理性强调的是目的的合理性,传统社会注重目的的合理性,而资本主义带来了理性的对利益的追求,货币计算,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管理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去除人情味,这一切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及形式合理性的发展。
韦伯为了说明经济制度而考察阶级、为了研究社会制度而考察等级(宗教)、为了阐释权力而考察政党,韦伯认为马克思《资本论》的一大疏忽在于马克思忽视了无产阶级内部统一性问题,而无产阶级内部也存在质的差别。这就涉及到韦伯的分层维度:可以根据经济、政治及社会声望这三个维度来分层,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只是根据经济(阶级)所做的分层,而社会声望在现实社会中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这就是等级地位,韦伯强调等级地位不一定与阶级重合,等级状况是与荣誉的社会评价因素相关,而阶级状况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等级地位虽然很大程度上由阶级地位决定,但二者之间不是重合的,“等级”这个概念范畴给人的视野更加开阔。马克思按照经济状况把社会简单的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无产阶级内部并不一定都是同一等级的人。马克思的分析中,社会结构是二元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且上层建筑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但韦伯的分析,社会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的,对应的财富、权力与社会声望是都可以成为分层的标准,分层的中轴不仅仅是经济维度,也可以是权力或社会声望。这三者之间很可能重合,但不是绝对的,也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韦伯不同于马克思,韦伯不赞成决定论,韦伯的推理是建立在严格的概念界定上,社会行动是以他人为指向,并掺杂了主观地理解,理解是对某一现象(社会行动)的因果分析,所以韦伯的方法学也被成为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在阶级论述上意识相态化,阶级斗争是马克思论述的目的和重点,而韦伯则在政治论述上转向了统治类型的分析和对权力的执掌者政党的分析,通过对现代政党和职业政治家的分析揭示现代社会理性化、去魅化这一核心观点,“一切政党的斗争不仅是为争取事业的目标的斗争,而且首先也是为争取职位荫护的斗争。”
韦伯对待研究的态度是要求价值中立,并尽量的客观,强调理性冷静的分析;但是马克思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工人实践运动的,是极富批判性和斗争性的。读韦伯,可以了解现代社会科层制、官僚主义的困境由来,理解“人成为机器上的零部件”是社会的困境而不是个人的悲哀,至少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然后去寻找解救个体的途径。哈贝马斯为了走出理性的困境转到了对话语的关注,强调主题间性,自己与自己的沟通,强调交往理性,自己与他人的沟通。马克思将所有的社会困境和不合理诉诸于制度的不合理,要解决人的异化,只有进行社会革命,进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决斗。读马克思,激情澎湃、酣畅淋漓、因为对于不赞同的观点,他通常毫不留情,批判得十分彻底。
福柯的书
原著只选择了两本,另外一本是介绍福柯著作的书。福柯是个同性恋者,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在现在,他都是一个边缘的人,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特别在他不是“很中心”、“很传统”、“很规矩”、“很结构”。福柯的为人和他的著作都贯穿着这样一种特别的论调。
福柯关注的一大重点也是权力,但这个权力是多中心、去结构、积极的生产性的而不是消极压抑性的权力。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预示了他日后的一套权力—知识的理论图示:知识是被权力建构的,它并非是对世界真相一劳永逸的捕获,知识处在变化中,它不停地转换自身的视角,它无法独立于权力,独立于偏见,独立于利益,独立于知识的主体。福柯说“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疯癫是被人为的建构的,是被文明的话语所建构的。理性启蒙解除了对疯子的刑法,但是精神病院的诞生加重了疯子自身的悔恨和愧疚,给精神病人披上了道德的枷锁。在此,福柯批判了理性启蒙、体制机构以及发展的精神病学,对空间紧闭产生质疑,认为紧闭不是拯救了疯癫,而是加剧和制造了疯癫。
《词与物》是福柯人文科学的考古学,考古学是福柯为了重构和考察作为认识、理论、制度和实践之深层的可能性条件的知识。话语的基本任务就是把词赋予给物,这是根据相似性的原则;古典时代,词与物从同一走向分裂,话语脱离物而行走;到现时代,表象理论、语言都消失了,同一与差异被有机结构取代。之前的分类学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忽视了重要性,而有机结构分析则是强调各部分的功能,各部分的相互重要性凸显,人类的认识型发生变化,从分类学、年代学、历史学转向了人类学,因为经验综合必定是在人之限定性中被需要。从人之需求出发确定时空秩序。但福柯批判的也正是西方人类学主体主义,因为人的有限性决定了话语、知识、真理的片面性。从而福柯对西方大写的“人”及理性进行了批判。
下个月计划
打算放下福柯,先读吉登斯。把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等当代社会学大家的书目先看了,再来看福柯,最后完成从经典到当代再到后现代的阅读。
研究生读书报告五(2011年3月份)
3月读书书目: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
《暇思录》 卢梭
《卢梭传》
《卢梭论理想人生》
《漂泊的洞察》 王铭铭
《山樱花与岛国魂——日本人情绪省思》 姜建强 著
《农村社区组织与制度》 夏仲胜 丁延武 编著
读书感想:
1.卢梭思想
第一,卢梭关于“自然“的概念。倡导自然,批判文明。文明束缚了人性,代表奢华、虚伪、堕落和不平等。自然代表质朴、诚实、自由和友爱。
第二,私有制产生文明,文明束缚了人性,人性本善。原始人就是按照本性生活,虽然由于智力条件的差异,原始人存在着生理上的不平等,因而不具有道德意义。随着文明的发展,农业和冶金术取得了进步,这位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谁第一个围起一块土地,无所顾忌地说,这是我的,还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的真正缔造者。
第三,卢梭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造就了穷人和富人以及社会的不平等,暴力和强权逐渐统治了人类社会。科学和艺术的进步窒息了人类自然的天性,使人养成虚荣、骄傲、残忍和贪婪的习惯。文明使人堕落,人的自然本性总受到压抑,但人类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制度,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然,这是卢梭政治学说所要解决的问题。
2.卢梭与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和人类文明的论述
什么是私有制的起源?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但是在论述这个问题时,卢梭实际上也是在论述什么是私有制的起源。卢梭认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环境做出回应,只有智力好的人才能很好地适应进化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差别扩大。这样就有人获得了很多的财富成为富人,有人因为智力不高,劳动所获的财富很少,成为穷人或者沦为奴隶。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因而创设了一套保护自己利益的制度,这就是私有制。因而,人类在自然上的不平等转化为政治上的不平等。而恩格斯认为家庭婚姻形式的变迁是促进人类走向私有制的外在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婚姻所依赖的财产的分配,而财产的分配又是与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只有生产技术进步才能带来财富的增长,当物质逐渐丰富的时候,对财产的处置才变得格外重要。婚姻家庭形式是受到生产技术及其交往形式的制约的。当生产技术及其交往形式发生变革,婚姻家庭形式必然发生变化。私有制是随着人类财富的增长而出现的。为什么财富的增长反而出现私有制?恩格斯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人类还处在野蛮蒙昧阶段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只有氏族或部落的联合,人类才能从大自然获取生活所需,而随着人类劳动工具的使用和改进,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成为可能,劳动所获得的一切开始归家庭私有,私有制逐渐确立。也是在这个时候,家庭内部的分工逐渐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局面,由此奠定了几千年来人类男女两性关系的基础。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卢梭将私有制的起源最终追溯到了人类智力的高低不同。而智力是很难把握的,如果将行为后果或社会现象最后归结为智力因素,那么这个观点或者理论就很难成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要求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并用来指导以后的社会活动或人类生活。但是智力是一个不可知不可测的因素,如果说人类智力高低是私有制出现的原因,那么卢梭就陷入了不可知论。恩格斯的观点是基于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展开的,私有制的起源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的变革带来家庭形式的变化,而家庭形式的变化是财产分配的外在表征,财产分配制度即私有制的出现正是反映了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物质基础的变化。卢梭与恩格斯在论述私有制的起源时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私有制是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采取的措施,私有制通过国家的法律得以确立。
如何使人类平等?卢梭寄希望于按照社会契约重新组织社会。社会契约是一种公共意志,只有让社会上各色人等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到政治中,达成一种人类和谐共存所需要的秩序,人类的平等才会成为可能。人类和谐共存需要秩序,秩序不是一个人说了算,需要诉诸公意。只有大家认可的秩序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法律就是一种公意,立法者需要具有超凡的智慧,能够洞察人类的一切情感,也能洞悉人类的潜能和人性的本质,但立法者本身必须超脱这些情感。一切自由的行为,都是由两种原因的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是精神的原因,亦即这种行动的意志;另一种是物理的原因,亦即执行这种行动的力量……政治体也有区别力量与意志,前者叫行政权力,后者叫立法权力,这两者的结合,便不会或者不应该做出任何事情来。立法权力就是一种公共意志,是通过社会契约将权力赋予给了立法者,立法者必须超脱人类情感,理性地设计人类行动的指南——法律。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的平等寄托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既然私有制是造成人类不平等的根源,那么只有推翻私有制进入公有制社会才能使人类平等的愿望得以实现。马恩认为公有制社会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社会主义社会,另外一个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为共产主义社会做铺垫的,人类社会的最终走向是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的自由意志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在这个阶段,人类才能够打破分工带来的异化实现全面发展,只有在这个阶段,国家不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素朴的本真的,因而不再带有任何政治意味,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将随着政治制度的解体而消亡,这时,人类的平等将得到真正的实现。
3.读书体会
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辈子的财富。我不喜欢读书也不讨厌读书,但如果我想清静想休整想找安全感,我肯定会回到书本中来。有人说,读经典提升理论功底是为了更好的做学问,而我更看重读书的过程和气质的养成。读书没有那么多目的,读久了就知道这个世界很广阔,思想的多元性无时无刻不在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当你看到了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说对这个世界的解读时,你会感叹人类思维的发达异或人类洞察力的深刻。有这个基础,即使在技术娴熟的诡辩者面前,你也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 在此,谢谢读书会同学们的一路相伴!大家继续加油,如果坚定地做学问的话,一定要狠下心来将自己放到熔炉里面锤炼成钢!
研究生读书报告四
(2010.12.11——2011.1.11)
读书书目:
1.《资本论》第三卷
2.《《资本论》脉络》
3.《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伯克
4.《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
5.《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詹姆斯•斯科特
这学期主要看马恩系列,第一个月看了《资本论》前两卷,中途觉得一下子消化不了,就放弃了第三卷的阅读,转而阅读马恩其它方面的书,慢慢地,就熟悉了马克思的语言和表述方式。最近看《资本论》第三卷,突然回想起之前读书会里有人说过,“马克思的语言特别优美”,现在深刻地体会到了,所以读第三卷的感觉还是很愉快的。当然对于那些看不懂的还是有些头疼,但是人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现在看不懂的也没关系,我会再回头来看的。学习《资本论》很重要的是掌握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但是真正体会其精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书中,马克思分析资本,但是每一章的偏重点不一样,从考察单个的商品到考察整个社会总产品,马克思的叙述层次是逐渐拔高的,而且马克思从资本剥削看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时并不是从静态的视角出发,他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看做一种运动,“共产主义不是要建立的一种状态,也不是现实必须顺应它的理想。我们把那种摧毁现状的实际运动叫做共产主义。这一运动得以行进的条件源自于现存的状况。”人的地位既是被社会结构塑造的,同时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改变命运和现状的倾向,理论在动员和团结无产阶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理论通过社会成员的社会运动得以实现同时又随着社会运动的开展而变迁。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最终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总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主要有生产力发展规律、按比例规律、再生产速度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价值规律、价值增殖规律等。而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价值增殖规律是《资本论》叙述的主要脉络。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可以帮助拓展社会学的视野,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于横剖方向上的思维发散和纵剖面上的历史回顾,尽管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拓展史学的研究方法,作者伯克一直在鼓吹一种“新史学”,即意在用实例研究去扩大历史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为史学研究增添社会领域的内容,特别是在方法论上带来创新。其实,社会学的很多理论多是从历史素材中寻找灵感或支撑,社会学关于角色、性别、家庭、社区、阶级、身份、社会流动、权力等的分析就是在构筑当代的史学,是为当今的社会做注脚。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一本关于知识的社会学,主要探讨思想背后的力量及思想在现实中的作用。任何思想的产生都与那个时代或思想者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有关,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当创造一种理论并使之作用于现实时,乌托邦的作用便凸显出来了。理论是乌托邦,它用于改造现实,但现实永远不可能达到理论的境地。
这个月临近期末,面临7门课的结业,所以读书被耽误了一段时间,心里十分着急。现在刚放寒假又要前往寻乌调研,十分可惜地即将错过这次的读书会。只能网上拜读各位的帖子了。
研究生读书报告三(11.11—12.11)
读书书目: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人民出版社,1992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民出版社,1981.6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 人民出版社,1984
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 中国人民出版社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摘要》和自己对人类进化的一些思想、观点撰写的一部著作。在这本书里,恩格斯明确表明他与马克思对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阐述的有关人类从蒙昧走向野蛮再到文明的历史动力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这一观点的支持和重视,他们认为摩尔根的研究支撑了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论点的有力证明。摩尔根研究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家庭关系的特征,从形而下的物质、器物层面的变化来考察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变化,揭示国家的起源是私有制。人类从杂乱性交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四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代际间禁止通婚,兄弟姐妹可以互为夫妻)、普那路亚家庭(禁止同胞兄弟姐妹的子女、孙子女以及曾孙子女之间的结婚)、对偶婚制(有别于群婚的混乱,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也有个主夫)、一夫一妻制(因为当时有很多女奴隶的存在,所以这一制度只是对妇女而言)。当一夫一妻制出现后,私有制最终战胜公有制,家庭作为财产的占有者已经日益脱离氏族这一共同体。婚姻的缔结一直都是以财产的多少和实力的强势为基础的。由于掠夺、战争带来大量的人口流动,氏族日益瓦解,代之而起的是部落联盟,此时人类逐渐走出了受自然控制的阶段、人类物欲、贪欲、情欲、掠夺欲开始膨胀,逐渐建立了以财产占有和少数人占统治地位的文明阶段。为了保护单个人新获得的财富不受氏族制度的共产制传统所侵犯,国家这一机关就产生了,它的产生使私有财产神圣化,而且也使刚开始出现的阶级分化永久化。由于氏族首长立于社会之中,能获得氏族成员自发的尊敬,而国家君主高于社会之上,所以国家只能以法律的形式强化自己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打破了古代氏族社会素朴的道德高峰,是一种堕落。那么人类未来的走向如何呢?摩尔根在此对文明时代有一个评判:“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来说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的保护的财产的关系……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阶级形式的复活。”
《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于1845-1846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马恩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马恩通过这一著作,对德国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批判。他们将自己这一著作的全名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马恩正是基于对这些哲学家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是专门为研究马恩著作中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这些主题而编写的一本工具书。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马恩“异化”理论的思考。异化正是建立在对人类本性的深刻洞察上,分工带来异化,异化影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活动空间是市民社会,但在市民社会之上始终凌驾着国家的权威,人的发展受国家法律的各项制约,统治阶级维护国家权威,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因而无产阶级的解放,必有待于市民社会的真正发达和国家的消灭。马恩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看成两个不同的领域,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但国家的阶级本性往往限制了市民社会的发展。
《弱者的武器》是斯科特运用马恩阶级论的观点对马来西亚的一个小村庄进行的田野研究。作者通过对马来西亚农民日常反抗的形式——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的探究,揭示出农民与榨取他们的利益者之间的社会学根源。作者不仅从固有的结构如土地占有、经济收入这些方面来关注权力的运作,而且从村庄的话语来考察语言的建构对权力分化和利益博弈的考察。在此,斯科特认为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文化霸权”这一概念将关注点放在了意识形态统治的分析层面,从而有助于解释《资本论》所述的资本主义物质矛盾并未在工业化的民主社会中引发社会主义革命。斯科特认为马来西亚的农民并非没有阶级意识,只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采取一种消极抵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阶级观念和利益诉求。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庄,村庄的集体价值观是维持村庄秩序的有力保证,穷人在这一价值观的影响下,也会有限度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如村庄内部的互助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之后,穷人往往认为富人此时必须馈赠穷人,穷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义务。当然,富人认为穷人穷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懒惰。因而在日常的交往中,穷人与富人都了解自己的状况和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他们就会按照这种形象背后的标准作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葛兰西敏锐地注意到了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区别。例如,工人保卫物质利益的行动可能代表一种激进的意识,但是在思想层面—即霸权起作用的层面—由上层决定的。为社会认可的价值和观念会破坏掉这种初始的激进的意识。所以弱者经常说:“虽然我不满,但是我只能这样子。”作者并没有对革命给予过多的热情,反而比较赞美弱者的武器,认为这是农民(弱者)自我保存的韧性:用嘲笑、粗野、讽刺、不服从的小动作,用偷懒、装糊涂抗拒无法抗拒的不平等。作者最后说“这是一种防止最坏和期待较好的结果的精神和实践。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是理解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很好读物。书中既有理论和概念框架,也有丰富的内容。作者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基层权力的演变,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两个关键性概念。认为,晚清以前的帝国统治能够利用权力的文化网络即宗教和地方宗族势力对底层社会进行控制,但在后来的改革中,虽然国家企图加强对底层的控制,但此时国家没有利用文化网络资源而是扩充官僚部门,加强对底层的势力渗透,但这并没有带来国家政治效率的提升,反而形成国家政权的内卷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国家收税部门增加但并没有增加中央财政的实力,反而培养了一大批贪污中饱的赢利型经纪。国民政府的败亡正是其自身的腐败,并不是统治的衰落。本书在方法论上也颇有创新。具体表现在:第一,采用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对村庄权力的变革的考察是从整个国家权力的变迁这一历史背景开始追溯的;第二,擅长运用概念工具,对“权力的文化网络”的提出及运用比较到位;这一概念具有很强大的解释和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因为它将帝国政权、绅士文化与乡民社会纳入一个共同框架,并将权力、统治等抽象概念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体系连结起来。另外,关于国家经纪及政权内卷化的概念运用及分析也能比较好地解释社会现实。第三,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分析的有机结合,既看到政治制度及社会活动的功能一面又看到其存在的矛盾、冲突,注重对社会现象的二重性考察。乡村社会处在同一场域之中,规则是既定的,但谋略在不断地利用和更改规则。所以谋略将合作与竞争融为一体,在制度实践中将感情与利益结合一处。如礼仪和宗教使社区显得既开放又封闭,有关关帝的信仰亦包含着多种对立的解释。杜赞奇的研究直视中国底层复杂的社会现实,而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历史观。
读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可以看出多学科交叉的魅力,此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扩散和灵感的启发,其中探讨的许多问题如关于“乡土”和“历史”的思考,启发我们如何既立足乡土研究,又具备一种国家和历史的视野和关怀。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探讨如何将地方性知识与整个民族国家历史相勾连。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就是这样一本人类学著作。
研究生读书报告二(10.10-11.10)
本月读书书目:
《马克思传》 海因里希.格里科夫等著 人民出版社2000
《马恩选集》第一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1985
《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 具海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农民的终结》 (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娱乐至死》 (美)尼尔•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童年的消逝》 (美)尼尔•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读马克思的书,没有想象中的难,但是马克思的语言始终充满批判性,要理解语言背后的隐喻还需要我们对整个欧洲历史的一个了解。因为马克思的很多分析都是基于他对欧洲历史的深刻洞察,马克思的知识量让人羡慕,诙谐讽刺的语言常常夹杂的是神话或历史的叙事。在阅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很多地方都不是很理解,因为感觉不成体系,理解太零碎了,但后来看马恩选集,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思想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出发,如何转向唯物主义的。
《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一书研究的社会学色彩浓厚,考察一种松散的人群如何构建起一个阶级的过程。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对阶级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工厂工人的工作条件及他们对自己生活遭遇的感受的变化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现实,而劳工活跃分子的斗争也经历了从单一的经济要求到工作环境的要求、政治权利的要求等方面迈进的转化过程,从单一的某个工厂的斗争到不同工厂的工人的联合的斗争转化过程,从单一的工人运动到吸纳学生、政党的演化过程。本书对打工妹打工仔的情感体验的分析着重强调话语的作用,国家的话语从忽视工人阶级这一群体的存在到带有污蔑性的称呼到最后劳工阶层内部对自己的话语的掌握,是这个阶级逐渐成长壮大的表现,也是阶级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展现。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诉诸于新教伦理这一因素,从新教伦理的教义出发,探究其在哪些特质方面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亲和性”,这种亲和性又是如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韦伯在书中分析了从路德教到基督新教的一个变革的过程即教义逐步理性化,转向入世禁欲的取向上来的过程。人要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不再借助于教会的作用,而是自己直接与上帝沟通,这个沟通的基础就是要有所“事功”,即用自己在尘世的作为来增加神的荣耀,并借此确信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因而个人的来世生活就能得到保证。基督新教的信仰证明是有利于清教徒追求现世的营利,而且为此种营利和财富积累提供了正当性。清教徒一方面追求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又强调禁欲,他们在“道德上真正拒斥的是在财产上的安然歇息,是财富的享受及随之而来的怠情与肉欲,尤其是离弃“神圣”生活的追求,所以清教徒的人生观是“严格律己、保守自制、清教徒的此种信念客观培养了一些品格,即惜时、勤奋、节俭等,而这些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特质是相吻合的。韦伯在论述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并没有采取单向的因果关系解释模式,而是强调他在解释二者的关系并不排除其他的因素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但是他也表明他在此处的用意即是证明新教伦理的某种特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所以他选取的素材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的,而且他在脑海中预先设定了二者有关联之后很容易就将很多也许本来不相关的两件事联系起来,如他说清教徒强调生活样式的整齐化与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格化存在某些关联,这个联系是否牵强?这里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在研究的时候预先建模是否限制了我们对问题的更深入或全面的了解。
《农民的终结》: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是明显不同质的两种文明,农业文明的主要特征:农村社会是一个互熟社会,生活同质性高,生活节奏基本一致,农民的角色很容易混淆,没有专业化的分工,生产跟消费是混合在一起的。但是这些特征的消失已经带来价值体系和社会关系图式最根本的变化。工业文明完全是以另外一套逻辑统治着这个社会,其突出的特征是:高强度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的时间观念,强调技术和经济理性,以效率为目标,以消费为指向,注重管理和对市场的把握。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使传统的农民不再享受恬静的乡村生活而必须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经营方案或从农村中逃离,这就是传统农民的终结。农民必须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以商业文明的逻辑统合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整合和同质性。过度期的农民走向何处依然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只是提出了一点就是要相信农民自身的智慧和适应能力。当然国家或政府自然要发挥一定的建设性的作用,而且在传统的农民眼中,农业的发展是和国家的支持分不开的,如果农民的境遇变得很差,他们绝大多数会向国家求助。对待即将逝去的农业文明,我们绝不应该停滞在田园风情的怀旧和伤感之中,而是要积极地谋求农村的现代发展之路。 在这里,我觉得法国的农业发展之路,中国可以作为借鉴。法国的合作社、乡村经济中心等现代经济的要素是否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看这本书也能加深对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
《娱乐至死》警示人们: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现代社会发生变革:由阐释年代向娱乐业时代转变。在阐释年代,印刷术占绝对主导地位,形成公众话语。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在这个年代强调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冷静、客观地展现事物本身。而在娱乐业时代,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电报、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的思维,人由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加工信息变为被动地接收信息,信息变为零碎的、无意义的,简单的视觉刺激逐渐成为大众的追求。公共话语和政治不再考虑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深刻结构性因素,而满足于娱乐消遣的快乐,人们不再关注事物本身而是关注事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带来快乐。人们进入一个躲躲猫的世界,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不要求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但也其乐无穷。电视是新认识论的指挥中心,赢得了神话的地位。我们对很多信息的了解来自电视,电视成为行动背后的无意识的思维来源。在这个世界,奉行虚无主义,人们容易患精神分裂症,而且以视觉刺激取代了思想。
《童年的消逝》童年与成年人的区别正在缩小,而二者界限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媒介的作用使然。现代媒介将儿童不能轻易了解的成人世界直接的展现在了儿童面前,使儿童倾向于模仿成年人的方式行事,在穿着、言语、饮食、娱乐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成人化。
读书书目:
1.资本论(第一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3.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邓正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5.原始分类,涂尔干
6.集体行动的逻辑,曼瑟尔•奥尔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7.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孙立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苏国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读书感想: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他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本质,对饱受压榨和欺凌的无产阶级同胞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的逻辑起点是商品,通过商品的属性到货币的分析再到剩余价值的揭露,从而过渡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及之后的机器化大工业,传统的手工作坊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经历重大变革。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读《资本论》,但实际上《资本论》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和社会变迁的深层动力。在社会变革的年代,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技能以及人的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中,首先是经济形态的改变,社会上出现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他们从事一样的经营即占据一定的土地和一定的劳动力大批地生产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以换取资本的增殖。这一利益集团逐渐占据大部分的财富,野心进一步膨胀,他们希望建立一个适合现存经济运作的政策的制定者。不管是原贵族集团的主动妥协还是被迫妥协异或被迫取而代之,总之,资本剥削积累财富的趋势逐渐得到肯定并加以制度化。新型利益集团建立了以他们为主的资产阶级统治。广大劳动者经历了从土地上赶出来沦为手工工人、工厂工人的受剥削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他们的劳动时间由14小时到12小时到10小时再到法定的每日8小时是个艰辛的谈判和斗争的过程。而这些对于大多数超负荷高强度劳动的工人来说,仅仅是一种结果。他们不会因为这个而真正意识到制度的不公,也不会因为处境的改变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工人在极差的劳动环境下生活和呼吸,他们的意识里只有劳动跟仅仅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的工资,这就是劳工生活的全部。在手工工场、简单协作和专业分工使工人成为只有某道程序的实施者。肢体变形成为常见现象。而机器的出现使工人完完全全沦为整个机器生产的一个零件。“机器+工人+部门”成为一道完整的生产程序。工人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挤压。肮脏的活、沉重的劳动使工人成为社会上习惯最差、道德最为低下的代名词。工人缺乏觉悟,所以他们不理解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处境。当他们以个人小家庭的生计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时,他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容忍这个制度的不公,而当他们把所有处于同样处境的工人看成一体时,他们也就看到了站在自己对立面的资本家的嘴脸。看到了紧张的劳资关系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时离工人阶级的联合斗争也就不远了。因此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实乃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先锋,资本论最突出地反映了思想是行动的指导,只有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据此作出相应的行动。恩格斯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时,在卷首就很鲜明地提出了一句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认为现代机器化大工业及其带来的专业化分工使人的身体及心智的全面发展受阻,最后造成人的异化。而涂尔干在论述社会分工的时候,很明显地是认为分工是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涂尔干从法的角度考察社会分工,认为社会分工是一种道德现象,公正客观地评价劳动分工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完整思辨的形式研究分工本身,考察它的作用和根源,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团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整合,这一点并不能还原到社会心理的层面来加以考察,所以他认为法律形式是社会团结类型的表征形式。不同的法律形式可以揭示出社会分工的类型及程度。故两大类法律形式与社会团结的关系是:刑法多采用压制性制裁的手段,此时的社会结构更接近与机械团结,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感强烈,不容许有对集体情感的侵犯行为发生,否则就要接受严厉的制裁;另一类恢复性制裁的手段对应的是商法、民法、诉讼法等,社会结构类型归于有机团结,这是基于相异性产生的彼此结合。但是在分工及社会结构变革的时期,法律形式也没有明确,存在道德的真空,容易引发社会的失范。涂尔干方法论的色彩在书中体现得比较透彻。当然,这只是他早期的作品,之后他转向对宗教的关注,强制性色彩稍微减弱。
社会学注重对社会的关注,但关于国家与社会两分视角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市民社会理论逐渐引起重视的过程中,邓正来先生关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观点可以说也是基于中国后发现代化的国情,既要发展又要变革,既要政府集权又要社会民主,而构建市民社会似乎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从黑格尔的国家高于社会说和卢梭的社会高于国家说的学理争辩中,从新权威主义倡导的政府主导经济变革到民主先导论提倡的社会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必须要有配套的政治制度改革的分野中,从中国治乱循环的历史中,寻求出一条市民社会的道路,其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渐进的改良的方式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市民社会观的基本取向是立基于原有的国家与社会的分野,寻求社会透过民主参与、社会运动、自治结社以及舆论影响而对国家的政治决策进行参与和影响。
孙立平的《博弈》一书其核心也是在探讨转型期社会的发展方式问题,倡导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介入,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用正和博弈的逻辑代替零和博弈的逻辑,因此在健全市场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不能让强势群体主导社会变革,必须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改革的两个主题就是建立一个自由市场的经济运行体制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而这两个主题之间的张力确不断凸显,其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而且这种结构越来越定型化,通过住宅区、生活方式和文化建构的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而阶层内部的认同感也逐渐得以培养,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社会的门槛逐步加高,这样的社会结构很容易出现断裂,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显。社会流动越来越困难,常规化的社会流动机制即教育发挥的作用依然存在但不像以前那样明显,而非常规化的社会流动机制即体制化改革造成了大量的社会不平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企改革。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让一批人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原始积累,而大量的下岗工人则成了这一改革的牺牲品。中国存在三种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均体现出了利益的非均衡化。第一种方式是在城乡关系中实现,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税收、剪刀差和储蓄;第二种方式是在劳资关系中实现,主要是通过使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第三种方式是在体制转型中实现,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读《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的一个大致感受是社会学理论逐渐走向综合的过程就是各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由多样的本土性走向全球化及其整合的过程。
Posted: 2010-10-10 13:17 |
[楼 主]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很好,很有现实感!孙立平我也喜欢。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0-10-11 14:01 |
1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读马克思了,厉害!夹杂有趣的书, 保持读书兴味,一味苦读似乎完成别人的任务,必不易长久坚持!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的啊!若使天下书籍只剩下韦伯、马克思,我宁可选择当文盲!支持你!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0-11-16 14:39 |
2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总结得好,学习!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2-01-16 12:12 |
3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书读得挺好的,只是状态确实不如去年,难道是风水的作用?开玩笑啦,我觉得气氛是决定性的因素,打群架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不过,正如你所讲,边缘的感觉也很重要。边缘聚集的人多了,时间久了,也许就成了核心。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2-03-13 21:37 |
4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一直不太认同当代经济学家,只是为现实中权贵的行为“背书”,分析起现实问题来不知所云,故作高深。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2-04-28 18:26 |
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0511(s) query 5, Time now is:09-20 08:3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