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7 total )
本页主题: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2年4月25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邓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1
威望: 81 点
金钱: 81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7
最后登录:2013-05-28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2年4月25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09-22)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2年4月25日
1、《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著  何博闻译  译林出版社
2、《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特纳著 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3、《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著 葛智强译  华夏出版社
4、《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著  李书崇译  商务印书馆
5、《社会的构成》 吉登斯著  李康译  三联书店
6、《民族国家与暴力》 吉登斯著  胡宗泽译  三联书店
7、《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著  赵旭东译  三联书店
8、《农民的终结》 孟德拉斯著 李培林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单身者舞会》 布迪厄著  姜志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再生产》  布迪厄著  邢克超者  商务印书馆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2年3月11日
1、《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杰夫里·亚历山大著 贾春增 华夏出版社
2、《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柯林斯著  李霞译 中华书局
3、《社会学的意识》 布鲁斯著 蒋虹 译林出版社
4、《日本金融战败》 吉川元忠著 袁英华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5、《伟大的博弈 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约翰·戈登著 祁斌译 中信出版社
6、《选择和崛起 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 黄树东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货币战争》 宋鸿兵 中信出版社
8、《中国困局》 江涌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9、《霸权博弈> 张捷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0、《中国出路》廖子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11、《金融学》兹维·博迪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2年1月10日
1、《社会行动的结构》 帕森斯著 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
2、《实践感》 布迪厄著 蒋梓骅译  译林出版社
3、《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布迪厄著 李猛, 李康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4、《规训与惩罚》 福柯著 刘北成,杨远缨译 三联书店
5、《必须保卫社会》 福柯著 钱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6、《知识考古学》 福柯著 谢强,马月译 三联书店
另读了马恩选集的三篇文章:《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自然辩证法》。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1年12月11日
1、《经济行为与社会团体》韦伯著 康乐 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著 康乐 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韦伯著 康乐 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韦伯著 康乐 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古犹太教》韦伯著 康乐 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宗教社会学》韦伯著 康乐 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马克斯 韦伯思想肖像》本迪克斯著 刘北成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1年11月11日
1、《孟德斯鸠与卢梭》涂尔干著 李鲁宁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著 李康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涂尔干著 渠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著 胡景北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5、《学术与政治》韦伯著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
6、《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韦伯著 康乐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支配社会学》韦伯著 康乐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1年10月8日
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宋韵声译 华夏出版社
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卢梭 高煜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社会契约论》  卢梭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
4、《卢梭与社会契约论》  张恒山 人民出版社
5、《涂尔干社会学引论》朱元发 三联书店
6、《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渠东译 三联书店
7、《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狄玉明译 商务印书馆
8、《自杀论》 涂尔干 冯韵文译 商务印书馆
9、《原始分类》 涂尔干 汲吉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10、《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渠东 汲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渠东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勇读书更新至2011年8月30日
1、《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马歇尔著  陈良璧译 商务印书馆
2、《资本主义与经济制度》 威廉姆斯著  段毅才译 商务印书馆
3、《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 盛洪 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现代经济学的历程》 马克•斯考森(美)  长春出版社
5、《读懂凯恩斯》  姜达洋  经济日报出版社


邓勇读书更新到2011年6月10号
1 、《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朱巧玲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产权经济学导论》 黄少安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3、《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 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王亚南译
4、《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柯武刚 史漫飞著 韩朝华译 商务印书馆
5、《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撒穆尔•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著 邓晓芒 匡宏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邓勇四月读书目录
《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亨特著 颜鹏飞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哲学的历史》 马丁·奥利弗著 王宏印译  希望出版社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三卷(未完) 马克思、恩格斯著  郭大力、王亚南译  人民出版社

邓勇2011年寒假至三月底读书目录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汪丁丁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个批判的经济学史》 (英)约翰•米尔斯著  高湘泽译 商务印书馆
《宏观经济学》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 曹龙骐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王小卫 宋澄宇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  费方域等译  格致出版社等
《国富论》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商务印书馆
《现代经济学导论》 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著、  陈彪如译 商务印书馆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莱昂内尔•罗宾斯著  朱泱译  商务印书馆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著  大力、王亚南译  人民出版社
《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 张志伟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邓勇十二月读书书目:
《世界史纲》 韦尔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逻辑学是什么》 陈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形式逻辑》  金岳霖  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梯利著 葛力译 商务印书馆
《微观经济学》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吴树青 洪银兴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勇十一月读书书目:
1、《全球通史》上、下两册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 涂尔干(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3、《道德教育》  涂尔干(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4、《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勒庞(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社会科学方法论》 韦伯(德)  华夏出版社 
6、《论政治国家主义》 何新  时事出版社


邓勇十月读书书目:
1、《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三联书店
2、《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3、《自杀论》 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4、《社会契约论》 卢梭 商务印书馆
5、《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彼得伯格  北大出版社
6、《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 林贤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勇九月读书书目:
1、《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 周晓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华夏出版社
3、《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三联书店
4、《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商务出版社
5、《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三联书店
6、《梁漱溟自述》梁漱溟 河南人民出版社
7、《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年4月
中世纪之后,宗教庄园主和世俗贵族的联合统治解体,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启蒙了人们思想,形成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哲学,且将追逐财富的行为理解为正当的,合理的。手工业的发展、圈地运动和对外殖民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始积累,特别是中央集权式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人们生活在一个以保护财产权利和严格执行契约合同的社会里,剩下的事情便是追逐利润。
亚当斯密曾经运用阶级分析认为在民族国家中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的阶级是资产阶级,斯密说政府的建立只是为了保卫财产,为了保卫富人反对穷人。
工业革命成就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提高了产业规模,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情景,身无分文的工人,被羊赶出土地的农民以及被大资本家排挤出制造业的作坊主倒闭者为一份微薄的工资出卖劳动力,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工作,劳动价值理论说明只有劳动才能将自然材料变成可消费的产品这个事实,是劳动者养活了所有阶级,历史形成的财产财产关系,迫使生产者过着可怜的生活,而不参与生产过程的财产拥有者,却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不公平的,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通过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来揭露这一本质,然而,另一部分人提出效用理论将财产权力分配看成是天然的,它关注交易中的互惠,即在低工资和饥饿之间,工人偏好工资,在更多利润和较少利润之间,资本家偏好更多利润,于是,工人和资本家都从交易中获益,社会达到和谐,他们认为工人有选择不获低工资的权利,这很有一种嗟,来食的意味。但他们有意忽视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真正来源,西尼尔认为是节欲,巴斯夏认为是节俭,马尔萨斯、萨伊的观点也无出其右,他们认为穷人之所以是穷人,是因为穷人浪费,没有远见、智慧并且懒惰。而事实上,纵观历史,征服、奴役、殖民等暴力是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从此处看到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观,在马克思之前,除了亚当斯密外,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现象时缺乏历史观念,将私有财产关系、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以及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当成永恒不变的和自然而然的。二是立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穆勒代表中产阶级,马尔萨斯代表地主阶级,马歇尔是食利者的战士,西尼尔开始同情工人阶级,在工人联合之后转而害怕工人运动,将其当作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整个工业革命进一步奠定了劳资关系、生产条件。劳动者一无所有,只有依附于工厂,此后一百多年间,资本主义只是在大的框架下进行技术性的细节改变。资本积累的本性从未改变,例如股份公司形成资本集中,托拉斯形成产业垄断,证券市场利于资本募集,信用制度加速资本周转,整体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就是让资本一再升值,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的升值。
时至今日,忽略这中间出现过的诸多经济学派和经济萧条时期,正如宝洁公司为了推销产品而发明了体臭的概念。瓶装水公司为了扩大市场杜撰了自来水不干净的言论一样,资产阶级在资本积累的应用技巧上更加娴熟,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曾经通过缩短工作日,增加使用童工年龄的限制,济贫法等措施缓解劳动矛盾一样,如今以扩充中产阶级,重视社会保障来缓解社会矛盾,而且越来越依靠新的激励方式如所谓的消费主义使需求扩大,资本升值,通过提高工人的收入,购买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其主观要求,获得更多的快乐。正如马克思在第二卷中的分析,在扩张了资本家的信用体系后,再次扩展消费者的信用市场,以形成源源不断的需求。的确,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的基础是误导人们的真实需求,以便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市场均衡。
在这个世界,经济生产被纳入到不合理的浪费的闲暇追求的轨道,资本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资本升值,虽然劳动力价值不再等同于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但是作为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我们的问题是劳动者怎样才能拿回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依附于他人。



11年3月


    《资本论》是唯物史观的典范,书中大量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论》创建了一个新的全面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其中政治经济学来自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他本人原创了剩余价值论。资本论通过辩证法,抽象分析,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等将全书构成一个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暂时不谈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七篇, 第一篇马克思重点研究商品与货币。指出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是商品的内部矛盾,再谈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论述了自己完整的劳动价值论。接着研究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必然产生,商品的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必然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彻底解决了为古典学派在劳动交换论的问题。最后对货币的本质做了全面论述。第二篇探讨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包括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本质区别、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先决条件等;第三篇到第六篇研究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值,阐明剩余价值的源泉、实质、目的和方法,揭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第七篇研究了资本的积累过程,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实质及其后果,包括概括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论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得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著名结论。总的来说,用四句话概括为:资本论第一卷研究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如何占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的问题。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社会的分析。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可概括为: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我们要注意的是,1是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土地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2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我们可以拿金刚石举例: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具有最大的使用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交换价值;反之,具有最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使用价值”。他说“••• •••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不能用它购买任何东西,也不会拿任何东西去和它交换;反之,钻石没有什么用途,但常常能用它购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来分析金刚石,金刚石在地壳中是很稀少的,因而发现金刚石平均要花很多劳动时间。因此,很小一块金刚石就代表很多劳动。……假如能用不多的劳动把煤变成金刚石,金刚石的价值就会低于砖的价值。
  对剩余价值的揭示  在我看来,《资本论》揭示资本的剥削本质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马克克发现了资本最终极的秘密,剩余价值。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作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资本家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取得自己劳动的报酬。这一过程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公平的:资本家和工人,分别作为劳动力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的交易;资本家可以选择雇佣这个工人,也可以选择雇佣那个工人,工人可以选择受这个资本家雇佣,也可以选择受那个资本家雇佣。表面上看来,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
  但是,在这表面之下,掩盖了事实的真相,那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资本家所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是指劳动力的维持费用,即: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体力和脑力,在一天之中所要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剩余价值,隐藏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差别之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工人为资本家劳动12小时,创造了120元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平均每小时劳动创造100元价值。而他实际上获得的工资却只有60元,也就是说,他只有6小时在为自己劳动,而剩余的6小时,全部是无偿的为资本家劳动。这剩余的6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的利润的来源。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则资本不可能增殖,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利润。
在现代垄断帝国资本主义阶段,有一些情况已不同于马克思当时的自由竞争主义阶段的,如劳动力价值不再等同维护最低生活工资,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概念仍然适用。
    在资本家的逻辑里,从来都是资本家养活着劳动者;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正好相反,是劳动者养活着资本家,养活着整体社会。
今天。我国号称世界工厂,一款售价5000元的外国电脑,其平均成本为2000元左右。但其中与中国有关的,可能仅仅是每台150元的组装费。在东南沿海众多血汗工厂,对相对剩余价值有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绝对剩余价值表现为增加劳动日长度的控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并通过一系列的工厂制度、监工,工厂打手来实现监狱化管理模式,这里没有人权,只有服从!从吃饭,走路,穿衣服,衣服扣几个扭扣,穿什么工衣,都有人管,每天还要义务多上若干分钟的加班。
    而在东南沿海大工厂周围盘踞的手工制造业也呈现着资本主义前期手工制造业的生产状况,做工环境恶劣,是他们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执行着更长的作息时间,为大工厂提供零件,半成品代工,马克思批判的计件工资也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方式。
    所有这些的情况均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总结:马克思说过,经济舞台上的人物,原也不过是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如果将阶级分析引入进来,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将具体的某个人的善恶代替人格化的经济关系,代替剥削阶级的恶以及被剥削阶级的痛苦。资本不是物,也不是什么永恒存在的东西,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不断地再生产出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不断再生出剥削工人的条件和雇用劳动关系。








11月
  《乌合之众》一书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出版的惊世著作,被称为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从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本书主要是以法国大革命事件为研究基础,探讨相关群体心理及其行为特点等。本书篇幅不长,共分为三篇内容,主要阐述了“群体的一般特征,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群体的分类”等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作者以整本篇幅来阐释群众的心理,着重解释群众的定义,作者认为群众不是人数的堆积,只有那些拥有共同目标的人的集合体才可谓群众,组成群体的个人也与他独立的个体截然相反。群体的特点包括: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另一方面,群体具有冲动、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评精神、易受暗示和轻信的特点。个体安于群体中,个人需随群体的大趋势而动。
    僧多粥少,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领袖?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而作者认为,群体中的领袖诞生,有很大的偶然性。由于群体意识的单纯,要获得群体的认同,则必须有与大众相似而又不同的行为。这就注定那些高智商、超水平的人往往不会成为群体的领袖。领袖是用强大持久的意志和强烈的信仰而非博学多识打动群众的灵魂,因为聚集成群的人会完全丧失自己的意志,追随一个具备他们所没有的品质的人。领袖要想一呼百应也要有其技巧:断言、重复和传染。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
    对于一个接受集体主义观念教育的学生来说,我在阅读此书时也不免认为书中的诸多观点有时过于突兀,但仔细思考,竟能从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以及我们现实世界中寻找到支持勒庞观点的事例。群体的心理、意见和信念,在很多的时候,确实会让人如此的失望和害怕。对于我们遇到一个观点,接受的并不是或者仅仅是其结论,更重要的是其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要一直保持对于社会情绪的适当怀疑态度。在群体里面,个体意识将被群体无意识掩盖,由于群体的狂热的情绪,个体将在群体中迷失自我。诸如法西斯德国以及现在炒股者。
    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如精英主义立场,“虽然群体势力发展,但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尽管认为群体精神极端低劣,仍然不主张采取激烈手段干涉他们的组织。理由是社会组织就像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强迫它们在突然之间发生重大变革的智力。从这一点看作者持保守主义观点。这恰如中世纪的英国政客,既然不确定某些政策改革的是否一定具有好的结果,不如维持现状。
    总体来说,《乌合之众》是作者基于时代背景而对集体主义的颠覆性思考,在现代人的情境分析下确实有些过于偏颇。勒庞说:转型期就是一个信仰破灭,另一个信仰尚未形成的时期。也适于祖国的当代。


10月
《社会分工论》
    在作者出版此书的十九世纪末,西方国家正经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危机。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社会团结、集体意识、社会容量、社会密度以及社会整合等经典概念,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工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挥发性制裁的二元划分,从社会分工这个经济问题,总结社会问题,研究现代性社会的发展规律。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是本书的突出创新,这对概念是为了说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确实也符合涂尔干的学术目的即力图寻找“现代社会是如何可能”的答案。从行文之间,我发现作者始终坚持与卢梭、孔德、斯宾塞等人进行对话:
1、有机论观点。涂尔干将有机团结的社会与各种器官的协作进行比较分析,这是与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观点对话,也体现了作者的有机论观点。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这是涂尔干与孔德对话,他否认孔德所说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这个结论。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而社会分工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后果是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
2、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涂尔干强调社会的优先性,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产物,这是与涂尔干认同社会进化论关于有机体的论述,承认社会与有机体的类比合理性,但是作者信仰整体观,反对斯宾塞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3、社会失范的解决方式:涂尔干大量引用孔德著作,强调社会道德秩序的基础功能,但两人过于乐观,认为社会有一种内在整合的趋势。
4、关于契约:涂尔干认为契约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契约是协作的最高法律体现,分工带来交换与契约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社会的有机团结。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假定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有天赋人权,其核心问题是社会契约所体现的人们的共同意志,但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导致社会阶层分化,职业多元,因此不存在全体人们的共同意志,这就意味着分工越多,卢梭的说法越难以实现。
5、共产主义:涂尔干对共产主义的怀疑是渗透到其骨子里去的,否定共产主义的现实可能性在文中随处可见。


9月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
    全书从孔德开篇,周晓红详细的叙述了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社会学观点和理论,相比较阿隆的作品,更适合古典社会学的入门阅读,作者对几大古典社会学家 的学术活动和社会背景的关系进行分析,重在把握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的转变和发展。
作者认为社会学是工业社会以来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其产生是对现代化社会进程的解读。期待着第二卷的出版,不知何日。

《社会学主要思潮》
    此书算是一本较经典的评论书,作者主要评论了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等等社会学家的思想和理论,并把握这些思想理论之间的关联。
    我认为这确实一本难度较大的著作,看完社会学三大家的原著之后再染指此书,有了知识积累,可以比较、推论,定会豁然开朗。

《社会学的想象力》
    本书成于二战后,是米尔斯对社会学的反思和批判。作者在该书中并没有给社会学的想象力以确切的定义,概括而言,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人们看清事实。就像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个体的事情,把他们放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可能变成一种普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变成了值得研究的话题。
    米尔斯通过批判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实用主义以及科层制等等过往经典理论,来阐述自己关于社会学界应坚持发展社会学想象力的呼吁,并提倡定性研究。

《道德情操论》
    此书主要论述人的同情感和人的道德体系。斯密认为道德和正义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富强不仅需要国富论的市场经济,更需要道德情操这个社会基础,由斯密先后多次修订此书,可以看出他对于道德情操的重视程度。
    斯密在书中说,道德情操指一个在本能上是自私的人克服私利的能力。斯密并不否认人有自私心,而是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同情心,实现社会稳定和人类福祉。

《中国大历史》
    此书是作者通过与西方的历史作对比,主要运用归纳法,注重经济与社会结构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作用。作者特别描述了个别关键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特觉察到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冲突,作者试图提出以商业组织代替中国农业组织系统,实现一种数目字管理的有效管理,恰恰是,作者认为因为缺乏此管理曾阻碍诸如王安石等人的进步变法。
全书作者注重宏观把握,但在提出数目字管理的同时,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力。
    作者最终认为今后中国历史的使命是通过法制建设上下之间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大历史的最终落脚点。

《梁漱溟自述》
    梁老一直是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心中偶像,在大学期间曾了解到梁老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邹城的农村改良实验,以及其与毛主席的几次谈话。
    先生自谓问题中人,将其穷毕生之力孜孜探求的问题归结为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先生从一个“纨绔子弟”到佛家子弟,再到儒学知识分子的转变,也体现了一种入世的态度,即人生与社会的结合。

《集体行动的逻辑》
    此书作者奥尔森认为集团会采取行动以维护他们的集团利益,寻求自我利益的行为这一广泛的前提而作的逻辑推论是不正确的。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诸如鼓励等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一般而言,大型集团或潜在集团 不会自愿采取行动强化集团的共同利益。
    书中对组织给予的建议是:当期待行动时,组织就应该小一些(六七个人),当希望听取观点建议时,组织就应该大一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Posted: 2010-10-13 23:58 | [楼 主]
韩庆龄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7
威望: 157 点
金钱: 157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9
最后登录:2012-08-11

 

好简洁的报告,呵呵,一起加油!!
努力积蓄鹤立鸡群的资本,方能做到卓尔不群
Posted: 2010-10-14 11:00 | 1 楼
史明萍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8 点
金钱: 580 RMB
注册时间:2010-10-11
最后登录:2012-06-12

 

坚持!
Posted: 2010-10-14 23:59 | 2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很好,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读书的方向。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0-15 00:04 | 3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读书不错,可以简单加些读书感想。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0-10-15 08:32 | 4 楼
wonderful
抉心自食,拼死坚持!!!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42
威望: 442 点
金钱: 442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01-25

 

不错,还要加大难度
抉心自食,拼死坚持 !
Posted: 2010-10-15 21:41 | 5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加油
学 问
Posted: 2010-10-15 22:30 | 6 楼
yanglaizhi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08-09-24
最后登录:2013-12-22

 

若能附上感受,就很完美了!继续努力!
Posted: 2010-10-16 09:28 | 7 楼
李宜成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10-09-22
最后登录:2011-06-18

 

读的不错
Posted: 2010-10-16 13:08 | 8 楼
王晶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0 点
金钱: 50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6
最后登录:2018-12-22

 

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感想,加油!
Posted: 2010-10-16 17:02 | 9 楼
« 1 2345» Pages: ( 1/7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9514(s) query 4, Time now is:10-15 07:2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