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厉白璐的读书情况(更新至2012.10.1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厉白璐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11-03-13
最后登录:2016-01-16

 厉白璐的读书情况(更新至2012.10.15)

更新至2012.10.15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生活禅钥》净慧
《百年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莫言评传》叶开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第一章里,迪尔凯姆主要告诉我们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究竟是指什么,他给社会事实下了如下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是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且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如果我们对这个定义还是迷惑,迪尔凯姆进一步归纳了社会事实的两个特征:1)对于个人意识而言它是外在的。2)它对于个人意识产生或容易产生强制作用(尤其是在遭到背离的时候)。
在确定了社会事实的范畴之后,迪尔凯姆在第二章里进一步提出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要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正是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所以才可以在坚持客观前提下避免了一些由于观念多元甚至是“想方设法”的对特定社会事实的争论不休和歪曲。
  为了使第一条定理性的规则更易被接受和易于操作,迪尔凯姆又提出了三条观察社会事实的亚定理:1)必须始终如一的摆脱一切预断的干扰。对社会学家来说,无论是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还是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都必须绝对禁止使用科学以外的和不是为科学所需要而制造的概念。2)根据其外在特征对社会事实进行分类,并把符合这些外在特征的同一类现象收在同一研究中。3)这些外在特征应该尽可能是最客观的。感觉容易是主观的,作为科学的社会学应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夹杂观察者的个人主观成分的感性材料,而只采用具有客观性的感性材料为准则,这要求社会学家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
  在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进行各种各样的类的区分,以使社会事实给人以更加有迹可循的印象。迪尔凯姆的思考是要想使科学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要认识到存在两种不同的事实:一种是应该是什么就表现为什么,另一种是应该表现为什么却没有表现为什么的事实。迪尔凯姆称前者为正常现象,后者为病态现象。在第三章里,迪尔凯姆为我们提供了区分正常和病态现象的三条准则:1)普遍性准则。即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对于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社会种而言,正常现象是具有普遍形态的社会事实。2)为了检验上述方法的结果,需要找出社会事实的正常性或它的普遍性的原因,以这种普遍性的性质是根源于事物的本性来检验上述方法的结果是否有效。3)当该社会事实所处的社会种尚未完成其全部进化过程时,准则2所提出的检验就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章,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这一章中对于社会种不是特别理解。。
  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必须在科学的解释能力上有所作为,基础则是对作为其自身特有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有独到的解释方法和解释力度。在第五章里,迪尔凯姆指出了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首先,迪尔凯姆批判了在她之前普遍采用的社会学解释方法的目的论和心理学性质。因为事实的效用本身并不能说明事实是怎样存在的,而作为社会层面的社会事实并不能简单还原到心理学事实。因此,迪尔凯姆主张:1)关于解释什么的准则: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具有的功能。而且应该先研究原因再研究功能。2)关于如何解释的准则: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解释。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到个人意识中去寻找;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该社会的一切比较重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
  第六章,关于求证的准则。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学的解释只是确立现象的因果关系,即把一个现象与其产生的原因联系在起来,或者相反,把一个原因与其产生的有用结果联系起来。
他认为,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证明一个现象是另一个现象的原因,这就是比较它们同时出现或者同时消失的情况,考察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结合时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否证明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在驳斥了孔德和密尔等人或理论的求证方法后,迪尔凯姆声称在社会学中共变法是最有解释力甚至是唯一的对社会现象进行原因解释的有效方法。
  他认为,因为社会现象显然不能由观察者所左右(因而无法进行直接实验),所以只有比较法适合于社会学,而比较的基础就是这样一个命题:同样的结果总是有其同样的原因。因为共变法是在事物的内部证明事务的因果关系,同时,无需很多的材料就可以进行选择并进行细致的研究。当然,共变法并不是满足于用一定数量的例子来说明事实在分散孤立状态下按照预想发生了变化,而是,通过严谨的考察,比较具有规律性彼此先后连贯而且范围广泛的变化系列。因此,在运用共变法探求社会现象的原因,解释某一较为复杂的社会事实时,“只有观察它在所有的社会种中的全部发展过程才能做到。”
  在阐述完包括确定和观察社会事实、区分正常和变态现象、划分社会类型、解释社会事实和求证这种解释在内的一套方法准则之后,迪尔凯姆在本书的结尾对自己的这套方法作了特点概括,他认为自己的方法有三大特点:1)它独立于一切哲学和各种实际应用的理论。摆脱党派的束缚。2)它的客观性。社会事实被作为物来研究。3)它的社会学性质:这种作为社会的物的社会事实,是社会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一种社会事实只能由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这些都具有鲜明的社会学色彩。而且,对社会现实的特殊感觉甚至是一个成功的社会学家必不可少的天分和技能,因为只有具备社会学的专门知识才能使他去认识并有可能正确认识社会事实。
  最后,作者强调,社会学不但要明确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还应该形成自己的独特科学个性。获得这种独立式社会学有待争取的重大进步。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认为,人的欲望本身是无止境的、多方面的,人不仅有物质性的、生理性的需求,而且有精神上的相互交往的需要。基于人在本能上是不知足的,人的需求的满足必然受外界即社会的控制。社会强制地约束人的需求,促使人不再过分追求自己的愿望,才会形成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的目标,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而当社会对个人的目标和意愿的控制失效或不力,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现象。但是社会失范不是一个个人的道德和精神状态问题,而是社会结构的特征问题,是社会秩序紊乱的结果。与他的功能主义观点一致,他从社会的横断面上考察社会关系。他认为人口的增长导致了人们之间交往密度的提高,人们之间接触的机会增加,互动的机制强化;而人们之间交往密度的增加,又导致对社会秩序可能构成重大威胁的竞争的产生,破坏社会秩序;但是,在另一个方面,这种竞争本身又可以产生维护社会秩序的力量和因素。因为它推动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基于专业化的分工产生相互依赖的压力,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道德上的相互约束。因此,劳动分工对恢复被无限制的竞争所破坏的社会秩序就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分工,才解决了所谓个人越来越独立,却又越来越依赖社会的矛盾现象。分工的稳步发展是社会团结形式转化的原因。在他看来,分工固然满足一定的物质需要,但分工也导致了友爱和合作意识的发展。他所说的社会团结本身就是以道德联系为基础的,所以,他是从道德角度考察分工与社会团结的关系。分工的真正功能在他看来就是在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产生一种团结感。这里可以看出,与斯宾塞不同,他不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自发地导致整体统一。他赞成孔德关于分工不仅是一种经济制度而且也具有社会学意义和道德意义的观点,认为普遍化的法律、特别是道德规范,才能有效阻止科学和工业化所必然带来的社会失范。缺乏它,就会出现极端的道德混乱和利己主义,出现道德真空。这种道德信仰上的共识或共同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
  劳动分工可以成为新的社会凝聚力和利他主义的来源。分工使得人认识到个人是不完整的,是需要群体的支持的。分工不仅使经济生活成为可能,更是社会生活、感情生活的基础。两性分工成就了男女婚姻的团结,促进了感情的进化;更广泛的劳动分工也可以成就社会团结,促进了新类型的社会伦理的产生。这样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为“有机”的。这种关系既为个人留下了自由的余地,也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共同意识在新的情况下也并不会完全消失,但它必须能够适应更大的空间,会朝着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方面发展。普遍观念会必须出现,且占有优势地位。共同意识的强制性色彩会越来越少,而这又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可能。个人精神生活的发展并不削弱社会共同意识,而使其变得更自由、更博大了。
  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社会的冲突与瓦解,涂尔干称之为“失范”。失范的原因可以分为几种。一是集体意识被严重地削弱了,人们从分化的工作中看不到整体的意义。二是强制的分工带来的不平等,分工没有了合法性,没有了公正。三是需求不足带来的无效率,社会的功能得不到满足,从而可能导致连锁反应。




    发现自己把这个帖子荒废了将近一年了。自我批评!简单整理下近期看的自己有印象、笔记本中有记录的书。

    1、《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一本书。作者讲了很多寻求真我的方法。最大的几点收获:真正的快乐,要在内在找;自己没有接纳或者没有成长到足够强大的内心,才是真正产生不好的情绪的原因;因此要与真我进行沟通,要学会悦纳自己。
    属于轻小说,很容易阅读,读完后浮躁的心确实会沉浸下来,当然要把这样的感觉保持住还是需要不断地内化。

    2、《钝感力》(日)渡边淳一   
    “作者提出的‘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能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
    在我看来,适时适度的“钝感力”确实需要,有时,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太过敏感容易使自己受到伤害。但是,一味的“顿感”,就未免显得过于保守与迟钝,成功的机会不是你坐着就能把握住的。

    3、《论自由》(英)约翰·密尔
    密尔的主要观点:
    a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密尔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毕竟存在有限性和可能错误性,因此,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意见(公众意见),也不应该抹杀少数意见的存在。如果抹杀它们的存在,就意味着人们认为自己的意见绝无错误性。而这种“完全正确的意见”是不存在的。第二种情况,假定某种公认的意见是正确的。那么它与对立的错误之间的冲突可以产生对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第三种情况,两种相互冲突的学说,不是一种为正确,另一种为谬误,而是二者分摊了介于正误之间的真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多见;公认的学说只是体现了一部分真理,于是就需要不一致的意见来补充其余的部分。因此,自由的思考和讨论,发表一切意见的自由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讨论中不应该采取法律干预的手法,也不应该采取谩骂、讽刺、人身攻击等方法。
    b自由与个性:密尔的自由主义是建立在对自由的捍卫与个性的发展之上的。他将个人自由分为三个领域:一是思想意识的内在领域自由,包括良心自由、思想情感自由,言论自由等;二是追求个体情趣和志趣的自由;三是与任何人相互交往的自由。
    c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密尔站在功利的角度上,论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倡导个人自由,又认为适度的社会限制是必要的。他认为,只要个人的行为不干涉自身以外其他人的利益,个人就不必为该行为向社会负责。如果其他人认为其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对其忠告、指导、劝说甚至回避,但不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来干涉。反之,对于有害于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应该负责,并且应该受到来自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4、《一九八四》(英)乔治·奥威尔
    极权主义下可怖的场景。
    结合西方社会思想史的课程,以及《V字仇杀队》等等电影,可以思考一些问题: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权利让渡的限度,以及当主权威胁到个人权利或是社会的时候人民有无权利去推翻国家政权等。

  5、《马克思·韦伯思想肖像》(英)莱因哈特·本迪克斯

  6、《学术与政治》(德)韦伯 
 
  7、《乡村社会关键词》贺雪峰 
 
  8、《金翼》林耀华


五月书单: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武士道》新渡户稻造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高铭
《中国绅士》费孝通




四月书单:
  1.看完了上个月没看完的《朝话》
  2.《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 艾恺
      访谈录的形式,容易理解。从中可以看到梁漱溟先生眼中的佛家思想、佛学、王阳明等中国文 人等等很多东西。我想,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梁漱溟先生的生活态度。摘录美国学者艾恺在《最后的儒家》中写梁漱溟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总的来说,梁漱溟是一个幸福的、惬意的老人,世间万物都不足以动其心。有的人也许一位他在历史这场大游戏中是失败的一方。然而他对我说: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完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
  3.《菊与刀》鲁斯·本尼迪克特
  4.关于纳兰性德的长篇历史小说《渌水亭畔金缕曲》
  5.正在阅读《社会学与生活》理查德·谢弗
   
 
 
   
三月书单: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彼得·伯格
  《乡土中国》费孝通
  《朝话》梁漱溟 目前还在读
    刚开始读书,缺乏一定的读书方法,再加琐事较多,没有达到规定的读书量,对书本的内容也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下个月和同学们一起再接再厉。
    由于电脑坏了上不了网,现在借的同学电脑,所以只能先简单的发个书单,望理解。
[ 此贴被厉白璐在2012-10-15 15:58重新编辑 ]
Posted: 2011-04-13 22:55 | [楼 主]
彭佐珍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9
威望: 59 点
金钱: 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1-11-04

 

加油,我要加快脚步了
放慢脚步,享受阅读。
Posted: 2011-04-21 21:26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2678(s) query 5, Time now is:05-02 09:1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