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丽惠读书报告(更新至2011年6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olatu36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7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9-12-02
最后登录:2012-03-18

 王丽惠读书报告(更新至2011年6月)

2011.5---2011.6月读书
1、庞德:《法理学》(第1-3卷)
2、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
3、霍姆斯:《普通法》
4、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
5、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的论战》
6、梅因:《古代法》
7、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8、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
9、强世功:《法制与治理》
10、梁鸿:《中国在梁庄》
11、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法学的同学将西方的法学发展梳理一番还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读了社会学之后,对法学著作的阅读和理解是更感轻松,体悟也深刻些。从古希腊、古罗马到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派,19世纪初的欧洲大陆哲理法学派,及其后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和19世纪中后期极盛一时的历史法学派,至20世纪的社会法学派。
自然法,与万民法相对。自然法是指自然规律、人的普遍理性、普适性的理想规则体系,类似于中国的道德、“天理”。万民法是指具体实在的律令体系,又称实在法。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正义,法律则是国家为实现该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法律和道德混为一体的法时期是:自然法和衡平法)。
古典自然法学派高喊自由、人权等口号。功利主义法学曾嘲笑古典自然法学派只关心抽象的权利平等和自由,无视众所周知的社会现实,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以所有人的幸福作为个人行为的标准。
分析法学派,后来发展为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人制定的产物,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律看成一套成熟的法律体系。方法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到所有法律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法学派关注法律规则本身,如逻辑和语言。认为法律和道德截然分开且是毫无关联的。只有在法律没有规定且要解释法律时,法律才偶尔与道德产生联系。主张法律体系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人们无需参照社会目标、政策和道德标准,而只需从作为前提的法律规则出发,借助逻辑推理,才可获得正确的结论。
分析实证主义的法律与国家观:认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法律的效力来源于国家的强制性制裁。
历史法学派认为,法律规则存在于习惯当中,它是经立法活动或司法判决转化的习惯,法律不是主权者或者其他任何政治上有组织的社会机构制定的,主权者受法律约束,法律高于一切。
西方的社会法学派多采经济解释的方法,把视角由抽象个人转移到团体和社会,法律是社会控制和社会治理的方式,和道德一样。属功能主义的视角,不仅探讨法律是什么、法律的形式,更关注法律做了什么,如何做以及如何才能使法律做的更好。

西方的法律体系职业化早,派别多且源远流长,机构内部分工明确(如最初就出现了动产法院、不动产法院、后座法院等),形成了成熟且独立的技术体系(如解释的方法、推理的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权力,而知识权力是可以对抗其他权力的。在起初,12世纪,法院是智慧的家园,而如今的法院成为培养现代社会治国者的摇篮,技术取代了智慧,对法律的操纵取代了对法律的敬仰。




2011.4—2011.5所读书目:
1、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
2、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4、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
5、田启波:《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卷二、卷三大部分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吉登斯的思想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70s到80s)主要是反经典社会思想和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理论流派),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研究工具“结构化理论”。第二阶段研究的是现代社会及其变迁,深入分析现代社会的问题。
一、吉登斯与《民族、国家与暴力》
  吉登斯的社会理论三部曲《权力、财产与国家》、《民族、国家与暴力》、《超越左与右》,这三部曲关注的都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世界之间的关联。马克思将资本主义视为变革性的力量,但是吉登斯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塑造现代性的唯一力量,作为权威性资源的信息收集和存储与作为配置性资源的物质生产同样重要。所以监控就有关键性的作用。这在马克思的解释是:信息收集的重要性源于分工和垄断,者恰恰都是资本主义的结果。
    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中吉登斯系统地勾勒了世界史的粗线条,由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到民族—国家的发展。传统国家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体系整合能力差,有边陲而无国界;绝对主义国家萌生了主权的概念;民族—国家是一个体系性的关系,多元政治下的高度密集的行政监控,军事暴力是统治模式中的重要力量,他认为传统的社会学家没有预见到军事暴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吉登斯认为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丛结”有四种:高度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工业生产以及军事暴力控制。
  在全球范围内,传统乡村生活具有同质性而现代城市生活具有异质性,在五种文化(阿兹特克、玛雅、印度和古埃及)中,城墙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其目的在于圈定城邦的中心区域。 吉登斯赞同斯洛伯格的“行政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影响因素”,不同意韦伯的“城市中的商业至关重要,一个城市总是一个市场中心”,虽然他反对得出“每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内部一致的行政中心”的结论。
    监控与行政力量。言语和文本书写在非现代国家的监控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方式。文本有跨时空仍能持久存在的固定性,本文的受众对象众多,而且内涵丰富,诠释学的产生也弥补了文本所欠缺的行动的情境要素的共同意识。被书写的“历史”成了强化权力的工具,书写还用来阐明行为准则,而行为准则的最重要方面,就是成文的法律规则。监控能力的发展是作为组织的国家所创建的行政能力的基础,传统国家是裂变的,社会的行政整合能力有限,大型传统国家异质性强,“由众多的社会组成”,内部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军事力量(如地方军阀和造反领袖),反中央控制,民众处于贫困和频繁暴力中,并且暴力不只是来源于国家。现代社会存在由国家牢固控制的“越轨”;习俗和传统在乡村社区中持久地存在着,即便它们与统治精英们的信仰和实践具有巨大的差异,它们通常仍是巩固了而不是倾向于动摇国家权力。
  国家形态的发展。传统国家(阶级分化社会)。以阶级分化来指称传统国家,因为虽然存在着财富和特权的阶级分化,但是阶级冲突却并非集团格局的主轴,而且,也不是造就社会变迁的重大转型力量之根源所在。农业社区的运作相对独立于国家之外,支配阶级与被支配阶级在自然地理、社会和文化诸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确保了他们之间缺乏集体而公开的差异。马克思认为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控制与生产,吉登斯认为应该与该观点保持距离。因为他否认,在阶级分化社会统治阶级能够创造一个前后一致并且被所有人内化的信仰和价值,统治阶级由于控制着文本和书写,得以维护一个将大多数臣民排除在外的政治思考和论辩的“话语领域”,但这只是话语建构而非价值的。社会的体系整合靠的不是“意识形态的统一”,不简单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是极少数的统治者和上层精英对统治阶级的其他成分和行政官员形式意识形态的霸权。在阶级分化社会,宗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阶级统治的非物质向度。大多数统治阶级都倾向于接受军事或其他世俗价值,而不是宗教价值。宗教也并不是像马克思所言说的是此岸的物质方面的表现,它还同权力分配形成复杂的关系。绝对主义国家与民族—国家。国家主权观形成。能反思性地得以监控的国家体系。就主要特征来说,绝对主义国家仍是传统国家,其独特性在于主权观念的形成。法制大范围使用和形成,国家的同质性增强。民族主义实际上是18世纪晚期以后才出现的现象。只有当国家对其主权范围内的领土实施统一行政控制时,民族才得以存在。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国家。工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上即是工业社会又是民族—国家。凭借工厂中的劳动力集中而实现的生产密集化以及机器在劳动过程中的运用,都被看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巅峰。工作地点的监控模式的大幅度发展成了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一项重要特征。不过,当国家开始具备“国际关系”的特征时,监控活动也就在国界内外同时扩大了国家自身的领域。工业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关键点,就是工资劳动的商品化。工业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出一种新型的阶级体制,在这种阶级体制下,阶级斗争无处不在,而占有或控制着大量资产的统治阶级却并没有或不需要直接靠暴力工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种现象的提前是“双重监控”,即监控模式即是经济组织的关键特征,又成为国家自身的关键特性——“国家内部绥靖”,国家内部绥靖是不断发展的行政调配的内在组成部分,它标志着绝对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变。
二、吉登斯与马克思
    社会进化论通常是在社会内部寻求某种普适性的根本动力或者普遍的动机。吉登斯提出“片段”和“时空边缘”,就是力图突出社会变迁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以对抗物质生产决定论。“我们容易发现历史事件有时仅仅是偶发事件”。“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据生产力的增长来解释历史,”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是进化论的径路,在恩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中,就认为,在人类最初的原始氏族公社,决定性的力量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血缘关系及其建构是制度性的决定力量,母亲的血缘是最清晰的,所以妇女在社会中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吉登斯否定社会规律和必然性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活动的反思性,他的反思性监控理论就是如此。吉登斯没有很好的把握社会历史变迁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他把部落社会看成是静止不动的过程,且认为由部落社会到阶级分化社会的过渡存在着断裂,吉登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并没有达到社会渐进图示的制高点,相反,它意味着一种与先前所有各类社会秩序都具有巨大差异的社会的产生。而在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关系上,吉登斯又过分强调它们的连续性。
三、国家的概念(吉登斯、涂尔干、韦伯、马克思)
吉登斯认为国家是对其体系内的再生产进行反思性的监控。涂尔干则认为,国家是同社会其他部分进行交往的机构,国家是社会的整合器,韦伯认为国家有行政和合法地垄断暴力工具这两个特征。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与“市民社会”、家庭并列演进的道德共同体,是伦理观的现实、理性的现实。马克思认为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社会由于分工和分裂产生了多层次的对立面和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缓和各类冲突以维持“秩序”的力量。它是社会之上和社会之外的力量,所以它的权威必然来源于暴力和强制,而不是尊敬和信服,不像氏族首长,是社会之中的力量。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源起于阶级分裂的必要,所以在分裂消失时,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差别和分工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国家会是一个十分长久的存在。
四、《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新规则”对能动行为、结构和社会改造问题作了独立的阐述,它特别关注了“行动”的性质和行动分析对于社会科学的逻辑含义。吉登斯提出了结构两重性概念,应对解释社会学和功能主义的不足。解释社会学“强行动而弱结构”,把人看作是有目的的能动者,能够解释他们所做的一切,却无法应对功能主义和结构方法中的强制性问题、权力问题和大规模的社会组织问题等。吉登斯批判涂尔干和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认为它们存在四个方面的本质缺陷:一是,将人的行动行为化约为“价值的内化”,二是没有将社会生活看作是社会成员的积极建构。三是将权力看作是附属现象,并将处于孤立状态的规范或者“价值”看作是社会活动和社会理论的最基本特征。四是当面对社会中不同的利益、对立的“解释”时,没有从概念上重视规范的可协商性。
    语言首先是一种符号或符号系统;但是它不只是甚至不主要是一种“可能性描述结构”,它是时间社会活动的中介。



2011.2.22——3.30
齐美尔:《货币哲学》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成伯清:《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
涂尔干:《自杀论》
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
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
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
          《超越左与右》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马克思、韦伯、齐美尔都在探索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以及这种巨变带来的社会后果。现代社会的性质在韦伯那里是“理性社会”,在马克思那里是“资本主义社会”,在齐美尔这里是“心理社会”。齐美尔探究个体在货币经济背景下的全新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感受,他研究的是社会学的边缘问题,微观社会学,迥异于经典的社会学家,没有探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科层制和社会团体等宏观内容。《资本论》是一本经济学的著作,与之相较,《货币哲学》更像是一本社会学著作,描写了社会关系和货币关系的互动,以货币关系剖析社会关系和人性,如他描写了各种与财富有关的生活样态和人的性格,贪婪、吝啬和守财奴,挥霍、苦行式的贫困、全盘招收的现代犬儒主义等,指出这些生活样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他们是货币目的考量链的不同阶段而已。对于吝啬鬼和贪婪的人而言,货币的占有体现了“抽象”的权力,看守货币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权力欲望。对于挥霍者而言,挥霍的乐趣是由挥霍的功能决定的,也能成就他们的权力优越感。货币本来是社会生活的手段,却变成了社会生活的目的。
    齐美尔认为抽象的货币关系是抽象的社会关系的象征,货币是一种相互的关系,没有相互的互动就没有货币,货币反映和决定了同一地缘内不同血缘的人之间的关系,在异乡人和本地人有界分的群体中,异乡人和群体是以金钱为中介的关系,资本和金融的发展使这种界分式微,纵横交错在货币之中的目的考量链增多和多样化,使异乡人承担的以货币为形式的交易,现在被整个经济共同体承接了过来。齐美尔还认为,货币经济造就了科层制,一切上下级关系变成了纯粹的技术组织形式,区分事与人,被管理者就不再有任何主观情绪反应,货币通过非人性的交换关系,创造了更大的人际自由,但也使人类生活受到了科层制和量化法则的约束。
   
    吉登斯是当代的社会学家,在他那里,存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他称之为“后传统”,他并没有像福柯那样,走向悲观主义、细碎化和完全的相对主义。吉登斯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个:(1)社会三阶段(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和阶级社会)(2)结构化理论,该理论是试图超越而不是抛弃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与支配、权力和时空关系联系紧密。吉登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他在吸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批判马克思的社会阶段的划分、生产力决定理论以及阶级斗争学说。吉登斯将进入支配结构的资源分为配置性资源(物质世界)和权威性资源(人类社会),权威性资源的储存室国家监控活动的基础,而监控则是强化国家权利的媒介。借此,他批判了19世纪政治理论的明确主题: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他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劳动力商品化的扩张,劳动契约使配置型资源转化成权威性资源,并赋予工人“公民身份”,使其享有政治权利,公民和国家从来就不是“非政治性”的,经济与政治分离理论并不完全适合19世纪英国“古典资本主义”,它更多的是阶级分化社会的特征而非阶级社会的特征。政治与经济、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分离的理论就遭到了质疑。
    吉登斯的支配与监控理论对福柯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监控分为两种现象:(1)是信息的积累,可以为机构所存储的符号资源;(2)集团内部上级对从属人员活动的监督。他对福柯进行了批判,虽然社会普遍存在监控和人造环境,但是并不像福柯所描绘的那样,存在完全被隔离的全控式的机构和封闭的场所,规训制造“温顺的身体”,但实质上身体根本不那么温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的契约和结社自由帮助促进劳动运动的发展,也对社会规制秩序构成挑战。



2010.12.13—2011.01.13所读书目:
1、韦伯:《支配社会学》
2、韦伯:《学术与政治》
3、4、:《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册,下册在读中)
5、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美)彭慕兰:《大分流》
7、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

缺席这学期的最后一次读书会,非常遗憾,未能为一学期的读书一个圆满的句号,觉得有所缺欠。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韦伯的著作,韦伯是位统摄性的社会学家,其建构的体系非常庞大,联贯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宗教、教育学术等。韦伯将“理性”置于核心,将价值中立和责任伦理作为制度化的价值系统。韦伯与马克思的不同在于,马克思是从单一项度分析的,经济和资本成为其论证的根本,是社会安排的根源;纵向切入得很深,鞭辟入里。而韦伯则更强调组织和体制的安排,横向联系多,从横切面展示了社会因素的互动。
    支配理论是韦伯政治学和经济学架构的支柱,所有的支配皆需要通过行政来展现于运作,各种组织及其方式就成了韦伯分析论述的重点。理性和技术的组织是论述的重点,官僚制正是一种技术性的组织,它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组织,延续时间长,且无处不在,是社会组织中最难摧毁的一种。官僚制乃是将“共同体行动”转化为理性且秩序井然的“结合体行动”的特殊手段。韦伯认为,非人格化的组织要优于人格化的组织,有计划组织与指导的“结合体行动”要优于群众运动式的“共同体行动”。
    韦伯采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对法学进行研究,阐述了诉的私产权的演变,在韦伯的笔下,看到西方法律特殊的历史渊源,即教会法、教会规章,对西方法制形成的特殊重要意义。


2010.11.11-12.11读书数目:
1、马克思《资本论》(三卷)
2、阿尔都塞:《读<资本论>》
3、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是一本宏大的巨著,对内容的挖掘由关注点决定。《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社会学的经典,也是一部逻辑学著作。梳理一下《资本论》全书的脉络。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重大发现,《资本论》全书也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线来贯穿的。而在分析剩余值的时候,作者把着眼点放在资本的分析上。第一卷主要考察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在开篇的时候,马克思就说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时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就又商品开始吧。考察了商品的两重性,并由此提出了劳动的两重性:劳动包含创造使用价值的有形劳动,和作为劳动力消耗的抽象劳动。进而引出了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并指出货币只不过是流通的手段,正是货币和商品的动态流通和运动,产生了资本的生产和流通。在第一卷,有三个公式:简单商品流通(W-G-W),简单货币流通(G-W-G),资本流通的总公式(G-W-G')。资本总公式产生了增量,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创造了价值增量,即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的起源就是剥削劳动力,剩余价值又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延长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分工、协作、机器和大工业。相对剩余价值是同劳动力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即生产方式的变革相联系的,因此发生在绝对剩余价值之后。到此为止,《资本论》的分析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卷的最后部分以及第二、三卷分析的都是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以上部分介绍了商品、货币及其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怎样又产生更多的资本。那么资本是如何原始积累的呢?接下来就论证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再生产过程,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通过让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分离,让农民与土地相分离,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资本主义的在生产过程,不仅生产资本和剩余价值,更主要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一方面是雇佣工人,生产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总结第一卷: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同时包含了资本论中最基本的原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论中体现了辩证法的深刻运用。其中有一句话,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第二卷就过度到流通。流通对可变资本、预付资本、剩余价值都有重大影响,流通包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第二卷通过流通来考察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导致周期性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也有一个公式:G-W…P…W'—G'。资本论第一卷考察了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二卷考察了产业资本的循环,并将产业资本分为: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商业资本。而在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是以产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金融资本、地租的相互运动与竞争过程而形成的经济网络。所以在第三卷就论述了资本生产的总过程。描绘了产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大地主是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的。
      第一卷从整体上把握了剩余价值,在第三卷才分析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总结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C+V+M)和剩余价值必然不断提高,从而出现了利润率趋向下降,利润两绝对增长的规律。


马克思关于权力的观点:
福柯的权力观是权力和权力主体是统一的,认为权力是技术化的,主要关注的是权力的客体对象而非主体。而马克思关注了权力的主体并把得出权力和权力主体是二元分离的。资本是一种社会性的权力,这种权力是社会性的,是在社会范围上的;而权力的享有者则是相互孤立和分离的个体化的,所以社会性的权力和个体的权力享有者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社会危机。权力是通过严格的组织和管理实现的,权力的承担者只是作为同劳动相对立的劳动条件的人格化,而不是像以前的各种生产形式中那样,是作为政治的统治者或者神权政体的统治者。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所读数目:
1、福柯:《归训与惩罚》
2、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
3、福柯:《性经验史》
5、4、萨义德:《东方学》
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7、白凯:《中国古代妇女与财产》
8、贺雪峰:《地权的逻辑》

    读书分为好几个层次,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并非一蹴而就。现在读书的层次还很低,能做和必须要做的就是在图书馆踏踏实实读书,且缩小和华科的同学们的差距。
    关于福柯。读了福柯的几本书,觉得福柯的视域和方法是谱系学的,他认为历史的基础、人的本质是人的身体,而非理性。认为历史的基础是理性,只会让历史变成死板僵化的线性历史。身体是人的本质、历史的基础,所以权力必然与身体相联系,对身体的惩罚方式的变化就是权力实施方式的变化。福柯认为,权力并不总是压迫性的,它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权力不是单一来源,而是多元的;权力并不总是自上而下,权力也可以是草根的;权力甚至可以是每个人做需要的,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福柯认为,惩罚从暴力示众到监禁规训并不是人性的胜利,而是权力的技术化,是权力技术化的结果。最初的权力总是需要一定的仪式和符号表征出来,直接作用于身体。而由于权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残暴就会变得很直观,如果权力实施的不恰当,权力就可能会被颠覆,暴力惩罚使权力时刻面临威胁。而在监狱时期,血腥腥的场面没有了,侩子手没有了,观看的群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者(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方式是温和的教化和权力控制。这并不是人性的进步,只是权力更加隐蔽,而隐蔽的权力的控制恰恰是更加紧密和严格的,他让被规训者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改造自己。低层次的权力是镇压和恐怖警戒,高层次的权力是规训。对于知识与权力,福柯认为,知识,尤其是作为真理的知识,不过是统治者的权力发明。由于权力是不断变更易主的,所以绝对的真理并不存在,所谓绝对的真理,不过是一种欺骗。福柯认为,法治并不是人的解放,反之,法治是对人的更加严密的控制。


2010.9.6——2010.10.6读书
1、【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
2、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3、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4、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
5、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6、王铭铭:《无处非中》
7、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8、王铭铭:《走在乡土上》
9、朱晓阳:《罪过与惩罚》
10、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
1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12、董磊明:《宋村的调解》

    本月主读人类学,较为通俗易懂,但真正读通也非易事,仍有N多人类学的派别尚未涉猎,如结构人类学,且也未将所读书目融会贯通,仍需努力。这段时间的读书还算在状态,“读书”充斥着我的思想和生活,并无懈怠。阅读也因有了虔诚读书的伙伴和内聚力强的集体而不再孤单,满怀前行的动力。感谢伙伴们、学长的指导让我的读书告别盲目,有了计划性和主体性。下月计划主读福柯的书,亦希望状态能更佳,理解、读通、消化书的内容。下个月读书要注意的事项是,每读完一本书要认真梳理书本内容,认真回顾,把握书的宏观脉络及作者的主要观点。另,相关的书目可以比较作者的观点。写好读书笔记。
  1、《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氏介绍了西太平洋岛上土著人的风俗人情、生产生活环境,还有互动共同体文化圈“库拉”。通过观察原始人的生活,作者对许多普世性的真理提出了质疑,如人都是具有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的、生产是经济算计的等。作者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损害了土著人的旧权威、旧道德,一方面是消解了土著人的道德规则,使他们不接受任何法律和规范;另一方面,破坏了部落的生活网络,使他们的生活失去意义。
  2、《欧洲近代生活》,能反映出宗教定格城市和村庄成员生活的痕迹,节假日每个人都会去教堂,它是社会的集会之地,共同体成员因此媒介而交往和合作。教士和共同体成员相互依赖,边缘的社会成员依赖教士所提供的救济,教士也要指望农民,这是一个互动和制衡的过程。从该书中叶能看到市民社会的雏形,地方掌权者是通过选举的,且村民大会——自治核心,也是共同参与的组织。它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西方市场及频繁贸易的图景。
  3、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1)关于隐私权。隐私权与私人空间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在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中,隐私权是个人主义以及社会关系形成的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准则。个人的独立自主与亲密关系正是有了隐私权的保护才免受公共权力的干预。中国的传统文化所生发的“内、私、有里有外”,让没有隐私权观念的村民也在追求家庭生活的隐私保护和私人空间。在古代社会,隐私权是有阶级差异的,只有上层人士才能享有隐私保护,隐私权因此不是法律观念,而是一种与社会地位成正比增加的利益。此外,在中国,隐私观念还有即使在同一家庭内部也会因人而异的特点。而在下岬村,私人生活的变革让村民的隐私观念突破了“阶级差异和个体差异”的传统局限,只有社会上层和家长才能享有的特权变成了村民日常必备。隐私权的阐发也是村庄的公共舆论式微的重要原因,“七家不知八家事”。
(2)个人“权利”的膨胀与社会公德的沦丧。村民个人有了权利的主张和需求,如挑战传统的孝道、家庭权力结构和生活理念(节俭、朴素等),年轻人“所做的,就是一方面觉得自己有权要求父母无条件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又要求独立自主”。这种权利主张实际上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与之相随的是对个人义务的忽视。下岬村村民的权利要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法权要求,而是个人欲望的膨胀,“既不全面(只局限于生活领域),也不平衡”。现代意义的法权要求是在对个人权利强调的同时带动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众的负责,不是以社会公德的沦丧为代价的个人欲望满足。
  4、朱晓阳:《罪过与惩罚》。朱晓阳选择云南一个小村庄进行个案延展分析,“从自然村角度观察国家法,村落法和次村落权威(如宗族和家庭)的法是如何互相补充和互相冲突的”。
(1)小村社会控制环境的变迁。中国传统的村落控制室社区型的,村民如何应对冒犯权威的行为,其中和解倾向的惩罚方式应该是社会控制的中心形式。到了19C,中国的村落同质性式微,村落内产生了级差,村落与国家和市场是相互沟通的,从1949年后,有三十年的时间,国家推行阶级路线,甚至想用集体化取代传统的家庭生产和消费单位,村庄里政治惩罚增多。20C70s以来,国家不同程度地撤出了对村落的控制,村落由封闭的共财农民社区转变为开放的农民社区,导致了以前社会地位齐平者内部重新分层和异质性增多。对村落的惩罚性社会控制研究不但可以揭示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体制时代社会控制的性质,而且还能够揭示这一社会向后——共产主义体制的转变如何影响社会控制的。(2)社会控制的三个物理载体。第一是村落的块状聚落,有助于村民共享信息,使隐私的机会减少;第二是“大庙门前”,即使村民集中和交换信息的场所,又是公开表演怨愤的戏台;第三是笼罩全村的大喇叭,是村落权威独占的传播渠道。
(3)小村的社会控制与惩罚[1931-1997]。①国家1929年开始推行正是的村落警务制度即保甲,村民有义务报告和监督邻居的行为,否则将遭到惩罚。村落控制更主要是依靠草根性的组织即会所来担任。保甲与会所相结合,社会控制和惩罚的对象主要指向冒犯村落利益的人,保甲制也因此不像国家惩罚机制,更像村落自治工具。朱晓阳讲述了村庄标志性人物黄营长被杀事件,并得出结论:村落层次的行动者不能左右或决定的宏观语境的变化,被解释成是由基层行动者的一两次恶行引起的。村民忽略宏观社会环境,而将村庄的命运归结为个别英雄式的人物的权威。②集体化时期,社会控制的方式有阶级分类法和贴标签等。国家运用集体力量惩罚村庄的冒犯者,村庄出现了许多以集体名义施行的暴力和政治惩罚。这三十年里,以前可以通过或不得不通过再和解或是再整合方式处理的过错,在政治运动中被交给国家,以“阶级斗争”处理。而以前的“再和解式惩罚”模式,并非村民的喜欢,而是国家对乡村的渗透不够喝正式法制系统在乡村的无效造成的村民们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村民对有权势的冒犯者没有惩罚的方式和能力,故只能是“搁置”、“冷却”,而当国家给村民权力——集体力量时,村民就变本加厉的泄愤。导致“阶级斗争”异常激烈。③78年以后,国家撤出对村民日常生活的直接控制,集体式微,政治运动消失了。村干部不能再用国家权力惩罚越轨者,而地方精英也有了对抗中央的空间。“选举”成为国家推行社会控制的手段,“选举”又具有“法”的权威特征,权威者是村民,“选举”结果成为村民对村庄冒犯者的情绪性的惩罚。社区倾向强的村落社群主义道德观的持有者更能得到村民的认同。
(4)村落里的人被惩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①是国家权力下放给村民,这是前提。②村民的反击掺杂着村落层次的集体利益和个体层次的个人行为事项,甚至有打击异己的驱动。③惩罚的对象是社区内的边缘人,以及家族(庭)势力薄弱的人。④村内的纠纷和惩罚,被套上国家的意识形态话语,国家的集体主义与“社区传统”从此紧密交织在一起。国家通过控制和惩罚,将意识形态灌输到村落,让村落的社会关系和权威重新规范。



2010年3月所读书单如下: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2、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3、詹姆士:《实用主义》
4、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精神》,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6、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
7、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8、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9、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2009年12月所读书目:
1、远方出版社:《论语》
2、南怀瑾:《论语别裁》(上、下)
3、北京大学出版社:《论语注疏》
4、匡亚明:《孔子评传》
5、中华书局:《商君书》
6、张觉:《商君书导读》
7、甘肃民族出版社:《中庸》(含《大学》)
8、远方出版社:《礼记》
9、中华书局:《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10、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王丽惠读书会报告
2009.10.16-2009.11.21
1、朱苏力:《送法下乡》、《法制及其本土资源》
2、费孝通:《乡土中国》
3、彼得斯坦:《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
4、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性问题》
5、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
6、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
7、詹姆斯斯蒂芬:《自由、平等、博爱》
8、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
9、周德伟:《周德伟论哈耶克》
    这是第一次参加读书会,也是第一次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读书。读书要有良好的规划,心态亦应淡定,我都没有很好做到。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尝试,而且读书现在在我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了,虽然知识上收获甚微,但重要的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所以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上面的好多书是老师开列的书目,是否要读老师要求的书,对我而言很是纠结:一方面希望上课能有所收获,读了老师开的书 ,才能更好吸收老师授课知识;另一方面,空降的书目又插队到了自己的读书计划。但我还是阅读了老师的书,可能和我一以贯之的“听话”性格有关吧。以后会尽量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读老师开的书。成功的读书应该是快乐的,至少结果应是快乐的。我在读书的时候,就觉得不能整合整书的知识,很凌乱,思想火花也很匮乏,所以觉得很痛苦,颇有挫败感。但会继续努力,相信自己。
 
[ 此贴被bolatu36在2011-06-14 10:09重新编辑 ]
王丽惠
Posted: 2009-12-03 14:47 | [楼 主]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这个状态令人佩服!太强了!向师姐学习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6-16 13:11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Total 0.017943(s) query 5, Time now is:03-29 02:2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