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申冬的读书汇报(更新至7.3)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申冬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4-06-04
最后登录:2024-07-03

 李申冬的读书汇报(更新至7.3)

【书单】
《在野之学》

【读书汇报】
    《在野之学》是由贺雪峰教授所著,集中反映“华中乡土派”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方法和学生培养的社会学著作。本书从农村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于丰富生动的田野调查与中国实际情况,向社会学界展现了不同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光景。书中主张通过“饱和经验法”锤炼“经验质感”,建立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在方法上采取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大循环”,同时还对社会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作出思考。本书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尤其是关于“经验质感”的部分令我感触颇多。下文中,我将从本土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个角度浅谈我对“经验质感”的理解。
    首先,锤炼经验质感必须立足于本土。一方面,社会学作为西方的舶来品,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霸权主义的影响,学术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在福柯看来,话语就意味着权力,西方社会由于经济科技上的领先地位,早早地制定好了游戏规则,用傲慢的态度在学术上制造了一系列极具“东方主义”色彩的景观。我们不能够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问题空谈学术,这样只会掉入西方霸权精心编织的陷阱中,让中国社会学变成没有社会的社会学,使理论无落实到实践中。另一方面,本土性的经验意味着充分尊重事物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大国,各个不同区域尤其是农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差异展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贺老师在他的著作《南北中国》中就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村庄: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和中部分散型村庄。由此可见,在中国尚且不能构建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式来分析农村问题,就更不必说从西方学术理论到实践又回到实践的“小循环”了。因此,经验的价值在于他是本土的,本土性意味着不被外界掌控的同时展现出独特理论生命力,它不是谄媚学术权威的表演,而是深入土地的耕耘。
    其次,经验质感对于社会研究是必要的。一方面,社会研究存在主客体矛盾。马克思的实践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于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的客体,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往往会阻碍正确认识的获得。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用自己的库存知识去解释周围的现象,总存在片面之处。在实地研究中,只有通过“饱和经验法”广泛地接触到海量地经验事实地过程中,锤炼“经验质感”,然后才能反过来认识客观世界,超越主客体矛盾的桎梏。“经验质感”不是一种“俺寻思”式的先入为主的傲慢,而是在充分发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经由实践训练出来的研究技艺。当然,饱和的经验并非全知全能,它会出现错误,但就如书中所言:深刻的错误的背面是深刻的正确,肤浅的正确永远都是肤浅。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把社会的某一部分作为“切片”单独研究。这意味着研究者不但需要深入实地,还需要把握不同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把自己“嵌入”进实地,受到来自嵌入对象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拿作者所驳斥的应星教授举例,他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把农民上访看作为双轨政治中的博弈,试图把上访背后的机制凝练为一种理想类型,而实际上上访这一行为在不同时空都有其异质性,应当把这一行为看作是社会整体运作的结果,而非可以单独拎出来解释的问题。
    最后,锤炼经验质感是切实可行的。本书提出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经一专”。一是经典阅读,即“饱和阅读”通过体系化地阅读经典不断内化形成社会科学思维,掌握丰富的概念与方法工具,在阅读的过程中,“组织化”的阅读无疑是最具效益的路径,在阅读动力的持续性、阅读内容的系统性和阅读过程的立体性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用齐美尔的话来说,“社会不是简单个人的组合,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通过集体阅读产生的互动,大家相互搭建起共同的理论框架,彼此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经验调查,从理论的天空到实践的大地有着很远的距离,只有真正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才能将抽象的理论落到实处,被实践所检验。三是专业化,对事件中各种特定机制进行专业化研究。在实际操作上,通过集体读书和集体调研,饱和经验和正向学习法,系统化地培养学生对经验的悟性。
    综上所述,经验质感是立足于本土、重要的、能够通过实践训练的对于经验的悟性,对于研究生期间理解社会现象,开展学术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组织化的阅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先导。《在野之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意义的著作,对于我来说它像是研究生阶段的邀请函,在本科期间的学习中我粗浅地了解了社会学理论的体系,走马灯式地阅读专业书籍,尚未有一套方法论指导。通过阅读这本书,一方面使得我能够调动自身学习过的知识,深化自己对于专业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书中的方法论能够直接为我所用,让我对未来读研生活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来说就更应该深深地根植于本土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在“野”之学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书单】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街角社会》
《权力精英》
《自杀论》
《规训与惩罚》

【读书汇报】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马克斯韦伯作为社会释义范式的代表人物之一,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从宏观的,人文主义的视角认识社会的路径,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则是社会释义范式的经典著作,它站在卡尔马克思唯物主义相对的角度,论述了精神力量如何影响和作用到社会现实。这本书是我接触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本著作,初读是便已被其中深刻的见解所折服,如今步入研究生阶段在同伙伴们的交流下有了全新的见解。本文将从主要内容,方法论,局限性和个人感悟等四个角度来浅谈我对本书的薄见。
    首先,就本书的主要内容而言,韦伯在论述一种精神力量是如何作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他认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亲和性”,身处西欧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代,韦伯敏锐地捕捉到在他所处地社会环境中经济的发展同宗教之间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内在联系。以加尔文的“选民论”为例,该论调认为上帝在人间会挑选他的选民进入天堂,选民从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名单是秘而不宣的,但是有一定的暗示性的,即上帝的选民在世俗生产中会得到上帝保佑,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样一来,从事世俗生产并盈利成为了荣耀神的行为,促使人们形成了“天职”观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且系统性地从事世俗职业劳动在宗教上被视为是最高的禁欲手段,而这种通过禁欲所积累的资本往往会继续投入社会在生产之中,即投资,便形成了入世禁欲主义精神。相比同时代的中国,在世俗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商人往往不会选择将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选择偏安一隅,回到家乡置办田产,大修宅邸,以博得一个耕读世家的美名好让后代通过科举进入官僚体系。因此,资本主义精神内涵就在于:将工作奉为天职系统且有理性地追求合法利益的心态,造就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动力。正如韦伯书中所言:“在近代的企业里,资本家与企业经营者、连同熟练的上层劳动阶级,特别是在技术上或商业上受过较高教育的训练者,全部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基督新教色彩。”
    其次,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并不是说宗教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宗教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更倾向于“亲和性”,可以说是宗教所产生的某种精神特质,在对这个社会产生着影响。本书展现了韦伯方法论中的“或然性因果”。不同于自然科学实验中的一因一果,多因一果等明确可计算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是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的,因而有学者就认为:“我们无法研究结果的原因,只能研究原因的结果。”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在于探寻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但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又导致真正的因果关系很难被发现,现实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一种多因导致多果的多元因果性。伪相关、表面上的时间顺序、忽略变量偏误和抽样选择性偏误等都会阻碍我们探寻之路。因此,韦伯自己也承认,并不是精神力量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是或然性的,也就是说新教伦理的出现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伦理既非经济发展的唯一决定基础,也不是被其决定的唯一产物
    再次,本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体现在预测性和解释范围上。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像他所预测的那般美好。随着时代的发展,像富兰克林式的秉承入世禁欲主义精神的资本家越来越少,宗伦理的约束力不断减弱,资本主义张开了血腥的獠牙。资本家一边贪婪地剥削劳动者地剩余价值,一边穷奢极欲,将自身地利益同社会大众牢牢地绑定在一起,财富汇集于上层而风险却分配给普通大众,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欧美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优势地位一边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边给将战争、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风险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使得风险成为全球性的风险。另一方面,韦伯的理论在西欧以外地区解释力略有不足。西欧在机械印刷技术普及后,廉价的纸张流入寻常人家,这使得欧洲的识字率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间接地促进了宗教思想的传播,从而扩大了宗教思想的影响力,这造就了西欧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现象。此外,尽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但并非所有地区都受到宗教力量的主导,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社会的主导力量都是作为世俗力量的皇权,宗教仅仅作为行政权力的补充起到社会整合的作用,这是中国独特的一面,因此不能够简单地把韦伯的理论直接套用到中国社会实际中,需要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发展具有本土性的理论体系。
    最后,从一名社会学的学生角度来看,这本书开拓了我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在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深深地融入到教学之中,而作为教育体制中所谓的“胜利者”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在认识理解社会现实中理所当然地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从经济基础来分析上层建筑。然而社会学是一门倡导综合视角来认识社会的学科,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自然主义还是人文主义都能得到深刻且截然不同的见解。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在于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被研究的客体,在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掺杂了先前的思维定势,阻碍着我们追寻因果关系的本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正如阿波罗神殿千年不变的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只有认识到自身的片面,才能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分析社会现象,走向更为广阔的田野。

《街角社会》读后感

    《街角社会》讲述的是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在美国意大利移民的贫民区所开展的实地调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怀特使用参与观察法,将自己充分地融入到被观察的研究对象中,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成为了被研究群体中的一份子。在本书的观察记录和访谈中我们既看到了集贫困、犯罪、腐败等病灶于一身的问题社会区,又能了解到浪潮之下存在着维持其正常运行的高整合度且有组织的社会结构。本书以对非正式群体“诺顿帮”的研究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实地研究的具体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可以说是一本实地研究的教科书。本文将结合书中内容,浅谈我对实地研究的理解。
    首先,进入实地需要技巧。研究者作为一个“局外人”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能够参与到被研究的环境中,问题的可能是内因或者外因。一方面,从研究者内在心理状态来看,进入实地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研究者要克服心理障碍,逐渐地适应实地环境;另一方面,从研究者所处的外部条件来看,进入实地要取得关键人物的支持,例如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当地的文教馆认识了作为街头帮派领袖人物的多克,在这样一位地头蛇的引荐下,作者很快就被被研究群体所接纳,融入进了实地群体。此外,在融入被调查群体生活的同时,也要抽离出来,敏锐地观察和收集实地研究的重要资料,时刻谨记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和任务。不能因为长时间的接触而导致自己在研究中偏向某一方,既要“打成一片”,也要“置身事外”。
    其次,在实地中正确地对待价值中立性。为了避免主观价值判断所产生的偏见,在社会研究中往往要求研究者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以增加研究的客观性,然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研究者在深度参与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研究对象产生情感互动,以至于在落笔时有所偏爱,这份情感互动也会影响到被研究者,反而不利于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只有深入才能够理解地更加充分,但越深入就越无法保持客观,折射出的是社会研究中的困境:研究者一方面作为研究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被研究的客体中的一员。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其中既包含了研究主体所要求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中立性,又包含了研究客体之间主观的情感态度。事实上,主观的情感也并非洪水猛兽,现实中也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中立,早在选题开始之前,社会研究者或许早已根据以往的库存知识为自己的研究赋予了使命感。类似于怀特研究的科纳维尔社区,《跨越边界的社区》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北京的“浙江村”,是一个集野蛮生长和自发性秩序于一体的非主流社区,很难说同样作为温州人的研究者在实地的过程中没有夹带个人的主观情感,但至少主观情感的存在并没有妨碍其客观中立性的表达,甚至成为其完成研究的精神推动力。因此,研究者所需要处理的是二者之间的“拉扯感”,在力求客观中立的同时,也要感同身受,理解被研究者的境遇,展现社会研究具有温度的一面。
    再次,要妥善地处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反思到自己曾经违背研究伦理的行为:他为了得到被研究者的信任主动地参与并干涉事件发展,最终致使群体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研究者为了推动调查的进程引导被研究者表达自身的观点,这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借助自己的优势地位和对于被研究群体的了解以达到控制被研究者的目的,甚至做出伤害他们的行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此外,怀特也认为《街角社会》的完成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中需要去权衡研究者的发表权和被研究者的隐私权之间微妙的界限,一方面,书中的大部分资料由被研究者提供,再由作者进行整理,当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如何分配?另一方面,即使对研究中所有的信息进行了隐私处理,被研究者及其群体看到这本书时也能够轻易的识别出来,作者轻描淡写地将人物的境遇置于笔下,又是否会对被研究者的名誉和个人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想清楚这些研究伦理问题,或许会对我今后开展的社会研究有所启发。
    最后,《街角社会》用通俗的语言,朴素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故事,却为未来的社会研究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典范。在作者细腻、真诚的笔下,一幅描绘街角世俗生活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时间的冲刷下过往的恩怨纠葛、尔虞我诈早已隐入尘烟,借助作者的眼睛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不同社会地位角色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阅读经典的意义,也只有经典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为我们带来启迪。
[ 此贴被李申冬在2024-07-03 10:06重新编辑 ]
Posted: 2024-06-04 18:4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013172(s) query 3, Time now is:07-27 07:3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