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张琴读书汇报(更新至2011年4月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angqin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0
威望: 10 点
金钱: 100 RMB
注册时间:2010-04-11
最后登录:2011-04-16

 张琴读书汇报(更新至2011年4月4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郑静 从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10-03)
2011年3月读书
读书书目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詹姆斯·斯科特
《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青木昌彦
《经济制度的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
《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
《我们到底要什么》温铁军
《解读中国经济——揭示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危机》张弛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读书
一、读书书目
《马克思传》戴维-麦克莱伦
《资本论》第一卷
《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国史新论》钱穆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地权的逻辑》贺雪峰

二、读书感想
放假以来的这段时间,把来人大这半年的读书情况好好总结了一下,总体感觉读书很零散,也没有大块大块的时间保证读书,开学的前三个月跟着黄宗智老师的课程节奏读了他列出的书单,这段时间是高强度的精读,每本书读完写出详细的读书笔记,基本上把握了黄老师他们的读书授课逻辑,后来的两个月自己又恢复泛读的状态,时间还是大部分在上课。从1月14日放假以来的这段时间,每天读书感觉很好,没有任何杂事儿打扰,很珍惜这段时间,继续努力。


2010年10月读书汇报
一、读书书目
  《农民经济组织》恰亚诺夫
  《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
  《法律社会学》韦伯
  《韦伯 法律与价值》李猛
  《东方学》萨义德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
    几篇重要论文:1、《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黄宗智
                  2、《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与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黄宗智
                  3、《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汪晖
                  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  汪晖
                  5、《漫谈韦伯》李强
                  这几篇论文是我结合前面的书一起精读的,感觉很不错就挂上来了。
二、读书笔记
《农民经济组织》
(一)、总体总结
研究对象:农民农场(区别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
研究任务:对农民家庭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分析
经验材料:多为农场家计调查,其中一部分来自俄国地方自治局和国家的统计资料,另一部分是独立的研究成果。
(二)分章总结:
第一章  农民家庭及其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本章主要研究家庭的生物发展规律和作为生产组织的家庭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对家庭自身经济活动的影响。作者认为家庭内部劳动力和消费者人数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变化。一般来说,家庭劳动力多余消费者的时候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好,随着家庭消费者人数的增多而劳动力增长速度慢于它的话,家庭的经济状况会逐渐恶化。作者通过分析家庭规模与经济活动量间的相关关系来进行具体论证的。
经济活动量:它是指家庭的各种经济行为,即包括农业也包括家庭手工业和商业中的经济活动。
第二章  农民家庭劳动力的自我开发程度与劳动农场中的有利概念
本章主要研究农民农场的生产率。作者认为要研究农民劳动的年生产率,必须要区分劳动的总产值和净产值。接下来的具体论证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如下所示:
(1)农民家庭劳动力的自我开发程
作者通过表2-2发现农民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差别,认为是劳动力全年的集约程度(即农民在一年中能够或者想耗费的劳动能力的数量,也可以说是劳动力的自我开发程度)和单位劳动的生产率两个因素决定了劳动力全年的劳动收益。作者在本章只讨论了这两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即劳动力的自我开发程度。作者通过表2-3和图2-1、2-2发现在农场劳动中,劳动力的实际运用与充分利用差距很大,认为家庭消费需求对劳动者的压力和生产条件是决定劳动量的两个因素。家庭消费需求越大,农场劳动者劳动量越大,同时较好的生产条件有助于提高劳动产值。经验结论:农民劳动自我开发程度由家庭需求满足程度和劳动艰苦程度之间的某种关系来确定。
(2)劳动农场中的有利概念
对于同样的劳动收益,有时被农民家庭认为是有利的,有时却认为是不利的,这主要取决于需求满足程度和劳动辛苦程度之间的基本均衡状况。如果在家庭核算中未达到基本均衡,有大量消费需求没有被满足,农民农场便会扩大工作量,即使在劳动报酬很低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他们也会这么做;如果农场在核算中基本均衡完全实现,那么只有非常高的劳动报酬才能刺激农民农场扩大生产。
需要概念:
1、农民农场劳动的总产值和净产值;
2、农民农场内在基本经济均衡(家庭消费需求与劳动辛苦程度);
3、资本主义经济单元的经济核算和家庭农场经济单元的经济核算的区别。
第三章    农民农场组织的基本原则
本章主要分析了农民农场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与经济活动量的关系。对于每一个农场系统,在考虑当地条件情况下,可以确定农场生产要素间在技术上的最合理关系,同时还可以确定能够保证产品的最低成本并且获得最高收入的农场的适度规模。接下来作者具体说明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与农民农场经济活动量的关系。
(1)相对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来讲,农民农场的劳动力是既定地存在于家庭结构之中,它不可以任意提高或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最优组合,那就要求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适应于这一既定要素以建立它们之间的最优关系。如果土地和资本足够充分,那么农民农场的规模和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确定就依照家庭劳动力自我开发的最优程度和各生产要素间技术上的最优组合。相反,则会成为农场的负担,不会导致农场规模的扩大。作者最后表态说农场规模和农场全部要素的构成不能说是由家庭规模决定的,它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2)一般来讲,农民农场拥有的土地或生产资料少于适度规模需要的量,因而不足以充分利用家庭劳动。此时它就成为农场生产规模的制约因素。作者通过表3-1观察到农业收入的增加和减少平行于土地拥有量的增加和减少。通过表3-2说明当土地不足并达到最低限度之时相关于农场各要素的农业活动量都相应下降了。作者最后表态说土地也只是影响农场规模的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3)资本供给数量对于农场结构和收入的影响。对于这一点的分析作者是通过对家庭规模(劳动者人数)和固定资本拥有量(建筑物、牲畜、设备工具等)对家庭经济活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来展开的。作者通过表3-5观察到当家庭拥有的资本量越来越大,农业活动量也在变大,同时当劳动力不断增多而资本不变时,家庭依然要扩大农业活动量,以劳动强度来弥补资本的不足。作者最后表态说资本也只是影响农场规模的条件之一,也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作者对农民农场生产要素进行经验分析的理论总结:
这些经验的相关关系表明,当某个时候,例如在某个年份,农场没有足够的土地和资本以到达与劳动力的最优组合,那么农场就得减少农业活动量以适应仅有的最低限度供给的生产资料,这一活动量是在实现农场基本经济均衡的过程中确定的,同时,农场将剩余劳动力转向手工业、商业以及其它非农业的谋生渠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全部收入都被用于家庭需求,而在为获取这些收入的辛苦程度和需求满足程度之间最终形成一种均衡。
作者在本章通过三问三答得形式说明了家庭劳动力的使用确定农业活动量的基本机制。
(1)土地和资本的缺乏是不是家庭劳动力转向手工业和商业的唯一因素?是什么从数量方面决定了农民劳动在获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收入之间的分配?作者的回答是:它们不是唯一因素。是这三类不同劳动报酬决定农民劳动在它们之间的劳动分配的。
(2)农民家庭本身土地和资本的获得由什么因素决定?家庭是不是并未将土地和资本的最低限度的供给水平提高至最优水平?(这个问题我还没读懂作者的答案)
(3)土地和资本在最低限度水平时以及农民家庭依据最低限度的土地和资本组织农场时农业的基本均衡状况如何?作者答: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农场可能会打破农场活动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强制性地提高劳动强度,这样减少了单位劳动报酬但是农业总收入会增加,从而在一个具有同最优规模和比例的农场相比较底的福利水平上实现劳动辛苦程度和消费满足程度之间的基本均衡(这既是黄宗智老师所说的农业“内卷化”)。
第四章    农民农场的组织计划
本章主要研究那些将农场单个要素结合为一体的技术联系和准则。作者首先对两类不同性质的农场即自然经济性质的农场和依赖货币经济的农场进行比较,目的在于说明从组织角度来理解货币和商品因素发展程度的差异的意义。接下来为了全面考察农民农场的组织计划,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组织分析的序列,包括家庭劳动力及其消费需求的计算、土地占有数量和可耕地数量的计算、大田作物种植的组织、挽畜的饲养与配置、饲料供应的组织等等。
第五章    劳动农场的资本
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整个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即农民农场资本的形成和更新。作者的几个重要论断:
1、在资本主义农场和农民农场中资本所起的作用并不总是一样。作者考察了劳动农场和资本主义农场中资本流通的形态学特征。资本主义农场中资本流通模式为:预付资本投入到生产要素中——进行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得到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于资本更新,剩余为纯利润。因此资本主义农场追求在特定价格水平下以最优方式组合各生产要素,以获得超过预付资本量的总收入的最大剩余。农民农场的中资本流通模式为:预付资本和劳动一同投入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生产结果获得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于预付资本补偿,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此外全部剩余用于满足家庭消费需求。对于资本主义农场,补偿劳动力的那部分价值很难同预付资本的其它部分区别出来,它由客观工资水平和特定经济活动量所需劳动力数量决定,后者取决于农场的资本总量;而农民农场用于补偿劳动力的那部分价值是维持农民生存的个人消费支出,它由家庭规模和家庭需求满足程度决定,后者体现于农民农场内部基本经济均衡。结论:农民农场的资本量及每年用于更新的资本量应依照由基本经济均衡关系确定的经济活动量。
2、劳动辛苦程度与家庭需求满足程度之间形成决定全年工作量的基本经济均衡与预付资本的关系。作者接下来分析了资本的来源、决定资本数量的各种因素及资本补偿与形成的过程。作者通过概述现有经验材料给出相关经验结论。作者首先考察的是资本补偿与积累的过程,(表5-1、5-2及图5-3)。通过考察得出两个经验结论:
( 1 )在农民农场的组织中劳动力配备的生产资料存在着某种合理的限度(P193)。
(2)用于资本补偿的支出同个人消费支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P194)。
3、资本积累依赖于农场的基本均衡状况。作者接下来花很大篇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是对于这一块儿我实在是读得非常痛苦,并且几乎读不懂,所以作者具体的分析思路我在此还写不出来,希望课堂讨论能够理清思路。
第六章    家庭农场组织特点产生的国民经济后果
本章主要分析由家庭农场的组织特点所带来的某些国民经济后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农场中的地租。作者企图在此构建一种关于农业劳动农场的地租理论。我认为关于地租这一块儿的理解我得先看看《资本论》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概念如极差地租我根本不懂,因此关于作者的劳动农场的地租理论我暂且不详细总结,也总结不了。
2、农民农场的特点在土壤改良是否有利的条件下的表现。对于一个资本主义农场而言,如果改良所产生的地租增长额少于改良所需资本所能带来的一般资本收入,那么资本主义农场是不会进行土壤改良的。而农民农场是否进行土壤改良将取决于改良对农场劳动辛苦程度与需求满足程度之间的均衡有多大影响。在土地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家庭需要扩大经济活动量,它会在资本主义农场看来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进行土壤改良。
3、农民农场能为借入资金而支付非常高的利息,这一特点的唯一的一般经济后果是农村高利贷现象。
第七章      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家庭农场及其可能的发展形式
本章主要考察的是家庭农场在当代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其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整体的性质、其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联系以及同它的相互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最后说明了农民农场未来发展的可能的形式。
(三)、读书心得
1、读恰亚诺夫的这本书感觉非常吃力、非常痛苦,原因有两个:
(1)它是以俄国农业为背景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之前读黄老师的那三本书感觉还能联系自己对于中国农村的感性认识, 可是这本书所讲述的俄国农业及引用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完全没有很亲切的感觉,因而整本书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
(2)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统计图表进行论证,经验材料自然非常丰富,可是我自己真的是对那些繁杂的图表不敏感。
2、对于这本书我自己得严肃的自我批评,一方面是由于这学期课太多作业太多,时间投入严重不足,以至于在整个读书过程中就只注意于归纳总结作者的观点论据,很少有自己的评论和想法;另一方面在读者本书的过程中对于第四章、第七章没有完全读懂,因而笔记粗略。
3、读完这本书感觉它与黄老师的书比较起来不那么规范,很难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本书的中心论点,因而在总体总结部分没有给出中心论点。



《改造传统农业》
(一)总体总结
中心问题: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
本书结构:(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二、三、四章)
                    (2)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五、六章)
          (3)如何改造传统农业?(第七至十二章)
中心论点:完全以农民世代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由于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因而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低,资本缺乏,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要引进先进现代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这就要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的制度,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先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主要的经验材料:(1)关于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社会——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
                (2)关于印度的一个农业社会——印度的塞纳普尔;
                (3)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后对印度农业的影响状况;

(二)分章总结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传统农业:作者认为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农业:农业是生产特殊类别产品的经济部门,这类产品主要来自于植物,以及包括家禽在内的动物。其中某些产品由纤维和其它工业用的原料组成,但大部分用作食物。
几个相关的问题:
(1)低收入社会能通过有效配置其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吗?
(2)各国在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差异很大主要是哪种农业生产要素引起的?
(3)在什么条件下对农业投资是有益的?
作者在回答这几个问题时给出了本书的几个研究假设:
(1)低收入社会在使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效率是比较高的;
(2)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差别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农民的能力;
(3)农民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投资激励不足(即资本收益率低)。

第二章  传统农业的特征
1、在本书的研究中,作者把传统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其基础条件有:
(1)技术状况保持不变;(2)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保持不变;(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同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力以及同接近于零的纯储蓄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对于这一点我还不太理解)
2、一旦传统农业已经确立,它将是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

第三章  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论证传统农业的特征,作者用两章驳斥了在当时流行且影响深远的两种观点。
本章要驳斥的观点是: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
作者的观点是: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比较少见,即有效而贫穷。
本章的论证前提:作者假定投资收益率为既定的,农业增长只与现有生产要素有关。
经验证据:(1)关于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社会——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
          (2)关于印度的一个农业社会——印度的塞纳普尔;
结论:有关帕那加撤尔和塞纳普尔的生产要素配置资料表明两者的效率比较高。这强烈地支
撑了作者的论点。

第四章      零值农业劳动学说
本章为进一步论证传统农业的特征,作者驳斥了另外一种观点。
作者驳斥的观点是: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尽管这些人在干活,但对生产没有任何贡献,抽走这些人,农业生产不会减少(隐蔽失业论)。
作者的观点是:传统农业中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是错误的说法。
经验证据: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后对印度农业的影响状况。
(作者在本章给出了零值劳动学说的根源、理论基础及与其相关的经验证据。由于我得就这
一学说本身而言对我以后得研究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就不赘述了)

第五章      收入流价格理论的含义
作者通过第五、六两章来论述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原因。
作者在本章主要是说明“收入流价格理论”原理,在第六章才是结合传统农业的具体分析。
引子:一般观点认为,传统农业中储蓄率和投资率低下,缺乏资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没有节约和储蓄的习惯,或者缺乏能抓住机会的企业家。作者认为,传统农业中的确存在储蓄率和投资率低下、资本缺乏的现象,但其根源并不是农民储蓄少或缺乏企业家,而是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作者为了说明这一点况进而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
收入流价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由每单位时间既定数量的收入流所组成。要得到收入流,就必须得到收入流的来源,要增加收入流(即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收入流来源。收入是由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收入流的来源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有价值,因而收入流有价格,研究经济增长就要研究收入流的价格。因此,中心问题是研究收入流价格的决定因素。运用需求与供给的概念来分析,收入流的需求者是资本所有者,他们购买收入流来源以便从中获得收入,供给者是企业或者其他个人,他们为出售而生产收入流来源,画出一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就是收入流价格。

第六章      传统农业收入流的价格
作者在本章运用收入流价格理论来具体分析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
研究假设:在传统农业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来源价格是比较高的。
论证过程: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不变,那么持久收入流的供给不变,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由于农民持有和获得收入流的偏好和动机不变,那么对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不变,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而持久收入流的均衡价格就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这既说明了在传统农业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的价格是比较高的。
经验证据: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资本收益率低下的事实。
结论: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收益率低下,此种情况下,不可能增加储蓄和投资,长期停滞的均衡状态就无法打破。资本收益率低下,即社会所依靠的生产要素是昂贵的经济增长源泉,那么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寻找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

第七章      投资有利性问题的引言
从本章开始,作者后面的章节都是在谈如何改造传统农业的问题,具体来说是如何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建立一套使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第八章);
(2)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第十、十一章);
(3)    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第十二章)。
作者在本章开头给出了两种实现农业改造的方式:一是依仗政权的命令;二是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作者认可的是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在第八章进行了具体论述。

第八章      农场规模、控制和刺激
作者在本章中主要论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    农场规模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由于现代生产要素的引入,农场规模会发生变化(变大或变小都有可能),但是农场规模的变化不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经济增长的源泉。
(2)    与农场规模相关联的几个问题。专业化、控制生产决策的所在地、做出决策所根据的信息状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速度以及指导并激励农产品的生产者的刺激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作者的几个相关论断:
A、    认为农场的规模取决于它所从事现代农业研究的能力是荒谬的;
B、    一般说来,不在所有的安排效率是低的(不在国家所有制与不在私人所有制);
C、    农场规模与真假不可分性;
D、    任何对地租的压抑都有损于指导和引诱农民有效地使用农田的信号和刺激;
E、    在改造传统农业时必须有产品和要素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作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论述得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保证: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不要建立大规模农场,要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改变传统农业中低效率的不在所有制形式,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

第九章        隐藏在“技术变化”中的生产要素
本章的目的在于说清楚本书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即用需求和供给的概念来确定持久收入流的来源。作者在本章花了很大篇幅来说明“技术变化”不是一种解释经济增长的分析概念,在分析问题时,“技术变化”掩盖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实质,它掩盖了大部分相对低价持久收入流的重要来源,而正是这些来源引起了与增长相关的储蓄和投资。
一个重要概念:全面的生产要素概念

第十章      新的有利的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本章和接下来的第十一章主要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论述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
作者认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掌握了经济增长的关键。
本章主要论述的问题有:
(1)使已知的现代农业要素适用于贫穷社会的特殊环境所要求的研究和发展(经验证据:墨西哥政府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做法);
(2)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分配这些要素的经济基础。
结论:为了供给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需要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性企业研究出适合本国条件的生产要素,并通过农业推广站等机构让它们到达农民手中。

第十一章  农民作为新要素的需求者
前面一章考察了现代农业要素的供给者,本章考察其需求者(农民),具体从三个方面分析:
(1)    对新要素的接受;(2)对新要素的寻求;(3)学习使用新要素。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要使农民乐意接受新的生产要素,必须使这些生产要素有利可图,这既取决于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也取决于决定地主与农民之间如何分摊成本和收益的租佃制度。同时,还要向农民提供有关新生产要素的信息,并使农民学会使用这些新生产要素。

第十二章  向农民投资
本章通过论述向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来为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条件。
作者认为本书的中心论点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作者认为资本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物,还包括作为劳动力的人。因而,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等物的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各种历史资料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有力的相关关系”,因此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具体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其中教育最为重要。



《现代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
(一)基本概念
科学共同体:如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通过实验的手段进行科学研究,促进科学的技术化运用及其与工业的联系。
科学话语共同体:所谓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指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他们使用与人们的日常语言不同的科学语言,并相互交流,进而形成了一个话语共同体,这个话语共同体起初以科学社团和科学刊物为中心,而其外延却不断开扩大,最终通过印刷文化、教育体制和其它传播网络,把自己的影响伸展至全社会,以致科学话语与日常话语的边界重新变得模糊。(作者在本书第1406页有一个更为简洁的定义:即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指那些运用科学的或准科学的语言、利用科学的公理化权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其中包括科学和技术活动——的知识群体。)
现代思想的兴起: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指的是科学世界观在中国社会获得霸权地位的过程,或者说是科学世界观本身的蜕变过程,科学世界观对天理世界观的结构性替代是其关键。
(二)几个重要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我在周四晚上才把全书读完,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一章一章总结了,所以就准备把在阅读过程中自己觉得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提出来。
1、科学世界观在中国的霸权地位确立的时间及过程。
时间:作者在1402页指出,正是在欧洲国家卷入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刻,科学世界观在中国社会确立了其至高无尚的霸权地位。当第一次欧洲世界大战激发起欧洲知识分子对科学和科学主义的批判性反思时,中国正在经历它在20世纪的第一场以确立科学世界观的霸权地位的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有组织的或民族——国家的高技术暴力震惊世界时,中国知识分子正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那些针对科学霸权及其技术运用的反思性的思想和概念没有引起人们丝毫的兴趣。
过程:我认为科学世界观在中国霸权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三代中国学人的正向的或者是反向的努力 :
(1)晚清知识分子,包括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
这一时期主要是科学世界观在中国社会的自我合法化,作者在1411页从晚清公理世界观的构筑、内在矛盾、转化以及解体来具体观察这一过程的。
严复以理学、易学和实证主义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公理观;梁启超以心学、今文经学和德国唯心主义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公理观;章太炎以唯识学和庄子思想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反公理观,构成了关于现代世界和中国的多种改造方案的三个代表性方案。严复和梁启超的公理世界观是对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体系的合法性论证,章太炎的“否定公理观”包含了对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体系的否定。
(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包括陈独秀、胡适、吴稚晖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力图用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来取代以天理为中心的儒学世界观,并将这一意识形态的斗争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陈独秀及其同伴不是科学家,而是试图把科学适用于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领域并进而提出其改革方案的启蒙者。胡适是一位自居为科学家的人文学者,他深信经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样适合于人文领域,认为科学方法具有普遍实用性。吴稚晖是一位坚定的科学思想的宣传家,他的通俗化的表达形式适应着诉诸公众而非科学理性的启蒙目的,他推进了科学的世俗化运动。
(3)杜亚泉、梁漱溟、《学横》群体、张君劢等。
通过“科玄论战”和“东西文化论战”,开始了对科学和现代性的反省,杜亚泉、梁漱溟、《学横》群体、张君励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开创了现代中国的一套新的道德论述,并以此对抗主流的现代意识形态,由他们推动的思想潮流促进了中国思想的主体性转向,但其结果是普遍主义知识霸权的扩张。

2、思想的主体性转向。
(1)欧洲思想中的主体性转向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主体性转向。
A、欧洲思想中的所谓主体性转向直接表现为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和启蒙运动的“主体——客体”的认识模式的批判和拒绝,并转而从个人、个人的情感、情绪、体验中探索人的主观性;
B、中国现代思想中,所谓主体性转向首先是一种文化的转向,即以反思西方现代性为契机,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中国/西方作为一种文化和知识的二元论构成了这一论述的基本轴心,这一轴心的形成以寻求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和本真性为目标。主体性在这里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2)中国现代思想主体性转变的过程,从梁漱溟的文化理论,到张君劢的“人生观”问题,中国现代思想开始了漫长的、从未真正完成的主体性转向。

3、中国知识界对现代性的反思。
战后欧洲知识界对现代性的反思促成了中国思想界的某些方向性变化。梁启超、梁漱溟等人对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欧洲文明危机进行批判性思考,导致了科学不能自明地提供社会变革的范式,必须重新思考道德的基础。
对科学文明的批判性思考在两个方向上展开:在文化上,通过在与西方文明的对比中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否定西方文明的普遍意义;在知识上,通过“科学与人生观”的二元分化,伦理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的完整体系中分化出来,否定科学公理的普遍意义,在知识领域重建人的自主性。
张君劢与知识谱系的重建(第十四章第二三节)

三、读书感想
由于本月课程作业特别的多,白天基本都在上课做课堂报告,只有晚上的时间可以自己读书。这个月读的书还是黄宗智老师的书单上面的,自己感觉在这门课上投入的时间远远不够,以致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黄老师的课还有一次就结束了,我想后面的时间会多一些,还得回过头来好好总结总结。




2010年9月读书汇报
一、读书书目
  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二、读书感想
  来到人大的这一个月,我主要是跟随黄宗智老师“社会、经济与法律实践历史研究”研修班的读书进度读书的,按照黄老师的读书方法和要求,我每周必须花整整三天时间读书写笔记,因此每周只能完成一本书的阅读量。关于人大这边的读书氛围和情况我下次给中心《读书汇》投稿时再系统写写。下面是我读黄老师前两本书的读书笔记:
(一)、《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我认为本书的主题是分析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的演变型式,其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相对于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英国模式而言,华北农村没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的全面转化,它只是在小农范围内进展,伴随着“农业内卷化”和“小农半无产化”,结果是分化了的小农经济和小农社会的延续。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从经济、社会、政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认为可以概括出三个主要的次级论点:
1、从华北农村经济演变方面看主要是贫农经济的形成。那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贫农经济呢?作者认为必须兼顾人口和生产关系两方面进行考虑,具体的经验证据是对华北平原的经营式农场和家庭式农场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1)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在同一作物产量、经济作物比例或复种指数及耕畜使用上都没有质性差别,都是以人力为主。
(2)经营式农场比家庭农场生产率高,原因是它们对人口压力的反应不同,经营式农场可以按需决定聘请或是解雇劳动力,而家庭农场不可能在家庭成员没有其他求生出路的条件下解雇自家成员,结果是小农经济的内卷化。
(3)经营式农场未资本化,存现发展不足的状况。主要原因是经营式农场的盈利是在一定的农场规模范围内的(100亩—200亩),超过这个规模农场主就不划算了,他会选择其他的牟利方式,比如说经商、考取功名等。此外,经营式农场在面临兄弟分家的情况下也很容易沦为小家庭农场。
(4)家庭农场在面临人口压力及赋税负担的情况下依然顽强的存在。主要是小农无法单独依靠小家庭农场的生产、家庭手工业维持生存,他还必须外出佣工补充生活费不足部分,因而小农具有有产小农和无产雇工的双重性质,小农半无产化了。
2、从华北农村社会分化方面讲主要是小农的阶级分化。商业化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以及人口的递增和流动,在小农经济内推动了一个延续不断的社会分化过程。在这个分化的过程中,上升的小农有能力雇佣劳力来扩充自己的农场,而下降的小农则需外出佣工来补充家庭生活开销。可以从雇佣关系和租佃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小农的分化,雇佣关系强调劳动关系,小农按此分化为雇佣劳力的地主、富农和为人佣工的雇农;租佃关系强调土地关系,小农按此分为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及佃农。
3、从华北农村政治变迁方面来讲,主要是国家、士绅、国家三角关系的变动。作者认为在分析该地的政治变迁方面必须超越国家和士绅权力转移的二元结构,同时考虑村庄、士绅、国家三方面关系的三角结构。经验证据主要是宝坻县刑房档案。
(1)十九世纪的村庄与国家。二十世纪前国家政权没有渗入到村庄,它的直接权力,限于社会政治结构的上层,在下层之中,一般靠士绅间接行使权力。
(2)二十世纪的村庄与国家。二十世纪地方政府的军事化和现代化,导致地方政府机构和权力的扩张,这就加大了地方政府对税赋的需求,通过税赋的变化,村庄与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政治变迁角度看,华北农村村庄有两种演变型式:
(1)以自耕农为主的村庄,以后夏寨和冷水沟为代表,村庄内生的权力结构保存得比较好,在面对外来威胁(如赋税加重)时,在忍无可忍得情况下,可以在村庄显赫人物的领导下进行反抗。如20年代的红枪会。
(2)以半无产化的小农为主的村庄,以沙井和寺北柴村为代表,村庄内生的组织比较分散,在小农半无产化和国家权力渗入的双重压力下瓦解崩溃。
  通过上面经济、社会、政治三方面的论证,作者最后的结论是:华北农村最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由贫农经济、帝国主义、国家体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第一部分:总体总结
主题:探讨长江三角洲农民糊口农业长期延续的过程和原因,及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中心论点:长江三角洲的商品化并没有导致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反,小农家庭生产在经历了各种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依然继续维持着。由于家庭辅助劳动力和业余劳动力的充分运用,导致小农家庭生产的高度过密化,乡村工业的发展开始了小农经济的去过密化。

第二部分:分章总结
第一章      导论
线索:斯密和马克思——中国的学术研究——恰亚诺夫和舒尔茨——作者的观点
主要内容:斯密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商品化必然会导致小农经济的质性变化。这种经典理论支配了毛时代中国的学术研究,以恰亚诺夫和舒尔茨为代表当代小农经济理论的两大主要学派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可能持续,他们提出了与斯密和马克思经典理论相反的观点。恰亚诺夫认为小农经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遵循着自身的逻辑和原则,它按照家庭的人口周期而分化,改造小农经济的路径是小型合作社;舒尔茨认为小农是“理性人”,他们追求最大利润,传统农业的停滞来自传统投资边际收入的递减,因而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是合理成本下的现代投入。作者认为恰亚诺夫和舒尔茨的观点都太片面了,长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包含两套逻辑。作者从家庭农场对人口压力的反应来论证长江三角洲农村经济商品化的逻辑。
两个关键词:(1)没有发展的增长 (2)过密型商品化
我的思考: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通过与经典理论的对话来展开论证。第一编第三、四、五章的论证逻辑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作者开篇就说斯密和马克思认为商品化会导致某一现象,然而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却表明与长江三角洲的真实不符,进而作者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论证逻辑对我影响很大。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
线索:长三角的历史地理及政权、士绅和农民——长三角与华北的比较
主要内容:作者首先介绍了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的两大方面——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两大系统是相互影响的。长三角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种与华北平原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行为类型,通过对两地的比较来详细阐述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长三角的农村比华北平原相对稳定。
我的思考:本书与作者的前一本书《华北平原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样都花了较大篇幅介绍生态系统,我推测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陌生的读者带入一个系统而具体的环境之中,以至于分析小农经济不显得孤立。

第三章      商品化与家庭生产
线索:  斯密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商品化会导致小农家庭生产的衰落,但是明清时期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历史记载表明商品化却使这里的小农家庭生产更充分的完善和强化。
主要内容:棉花、桑蚕、粮食作物等的商品化增加了劳动力需求,在长江三角洲这些增加了的劳动力需求主要是由妇女和儿童等小农家庭辅助劳动力来满足的,这样就导致了小农经济家庭化的趋势,结果是小农家庭生产的完善和强化。
关键词:农村生产家庭化

第四章      商品化与经营式农业
线索:  斯密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商品化会带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兴起,但是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历史记载却表明商品化进程带来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营式农业的衰落。
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史料和实际调查发现,20世纪30年代长江三角洲不存在像华北平原那样的经营式农场,明清时期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作者认为解释原因的关键在于小农家庭生产单位,家庭化生产提高了男性雇佣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同时当地传统文化反对妇女出外佣工。华北的经营式农场得以发展主要是华北平原的小农生产家庭化程度低,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经营式农场能够根据需要决定雇佣更多劳动力或是解雇多余劳动力。而长江三角洲没有这样的条件。

第五章      商品化与过密型增长
线索:  斯密和马克思认为商品化将带来小农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然而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表明,长江三角洲的状况是过密型增长(虽然总产出和总产值绝对量有较大的增长,家庭年收入也有所增长,但是它不是由于单位工作日报酬增加导致的,而是来自家庭劳动力更充分的利用。)
主要内容:作者在本章中主要通过与断言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农村经济发展的学者的对话来具体展开论证的。从桑蚕、植棉、棉手工业及豆饼肥料使用增加等几个方面进行反驳。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是以小农家庭辅助劳动力的充分运用为基础的,伴随着边际报酬的不断递减。商品经济结构为市场上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小农家庭的余粮和余布,城乡贸易很少并且是单向性的。

第六章      农民与市场
线索: 通过前面三章(第三、四、五章)的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斯密和马克思的市场经济模式与长江三角洲的历史真实不符,作者在本章中以20世纪人类学家对长江三角洲商品和要素市场实地调查的资料为根据,对长江三角洲农村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主要内容:20世纪小农家庭出售的是自家的“小商品”,以粮食和棉花为主,小农的这种市场行为是受剥削和为活命的艰难挣扎。作者接下来通过对土地市场、信贷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分析来证明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不符合新经典模式所认为的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      帝国主义、城市发展与农村过密化
线索: 在本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给出了有关帝国主义对中国影响的理论派别的争论,然而作者认为为了准确把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必须摆脱任何基于感情或政治需要的争论,我们要承认帝国主义既带来了发展又导致了落后的事实,通过区分城市变化和农村变化展开论证。
主要内容:帝国主义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经济和市场体系,它引起了一个新经济体系的出现。作者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长江三角洲城镇、棉花种植及棉纺织业、桑蚕业、稻米等的影响来证明城市发展与农村贫困同时出现的可能。
关键词:城市发展、农村过密化

第八章      两种类型的村社
线索:在本章中,作者通过对分别处于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沙井村和薛家埭两村居住形态、社会活动圈、村庄整治组织、土地占有形态与国家政权关系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对比分析来阐明长江三角洲农村社会结构、政治组织及其变迁。
主要内容: 由于生态条件和家族关系的不同,两地村庄的居住形态和村社组织差异较大。薛家埭等村同族血缘关系强而村社组织微弱,沙井村则相反。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原因是土地占有形态不同。在分析商品化影响村社类型及其进程时,作者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薛家埭等村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是土地稳定性较好。原因是这里有一种双层的土地占有制度。即田底权变更快而田面权则相对稳定。最后作者发现与斯密和马克思的经典模式相反,在长三角地区商品化并没有带来村庄居民的两级分化。

第九章      旧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造
线索:1949年以后,新的革命政权企图在中国农村横向和纵向扩展权力,具体行动为土地改革、粮食三定及生产集体化三大运动,经过这些运动旧的以分散、自立的小农农场经济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体制被巨大的、以集体化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党政国家体制所取代。
主要内容:土地改革完全改变了村庄与外界的关系,村民成为自耕农,他们直接向国家缴税,国家权力第一次直接伸入了自然村。三定政策不仅把整个小农家庭农场经济纳入国家计划,同时还把小农推向集体化。国家在集体化之前已把农村经济支柱纳入完全控制中。作者在本章中对集体化论述较少。接下来作者论述了国家、士绅和农村关系的演变,解放后国家权力扩展,最重要的关系改换成国家与农民的关系。1978年后,国家党政权力机构对村庄的控制有所减弱。

第十章      集体、家庭与副业生产
线索:    本章主要讲集体化时期小农家庭生产在各种副业生产中得以维持。
主要内容:集体农场对劳动力的使用遵循家庭农场的逻辑,存现过密化倾向。集体工分制把妇女完全带入农业生产,这一变化刺激了农业生产的高度密集化。集体制下的家庭副业主要是利用空余时间的劳动力和农业副产品。家庭作为生产单位,具有更大的能力动员家中辅助性和业余性的劳动力从事低收入或高风险的副业生产,促进农场生产多样化,这是小农家庭在各种变化中得以维持的关键。

第十一章    农业的增长与发展
线索:本章论述农业的增长与发展问题,以松江县为例。首先考察松江农业变化的记载,然后分析这些变化的动力,最后从全国看松江的趋势。
主要内容:集体化时期松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麦类)和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的产量都经历了一个增加的过程,推动这个变化的动力主要有四个(农业劳动力来源增加、国家政权协调下的水利、现代农业投入、集体化),同时,选种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产量虽有增长,但单位工作日报酬并没有增加,即无发展的增长。集体制取消后,松江出现产量无增长,但劳动生产率提高,即无增长的发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的多种经营和农业外就业人数的增加。
关键词:无发展的增长、 无增长的发展

第十二章    乡村工业化
线索:本章论述乡村工业化的问题,以华阳桥种仔场为例。首先看华阳桥公社工业的增长,然后从全国看华阳桥,最后与英国古典经验比较来看华阳桥。
主要内容:华阳桥的大部分工业属于集体企业,长三角地区集体组织占压倒性优势。中国的工业化和近代城市化是自上而下的,与英国自下而上的古典模式不同。

第十三章    乡村发展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斗
关于中国乡村发展的争论常常被套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框架之中,而争论的焦点一
般在种植业。本章通过考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农村改革早期的实际情况来看中
国乡村发展的问题是怎样被歪曲的。(本章没读太懂,因此主要内容的梳理还没完成,还要
再读一遍才行)。

第十四章    半农半工的村庄
以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科学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商品化与社会分化是不可分离的现象,工业化会刺激乡村向城市移民,而商业机会则会加速社会分化。本章证实了,目前中国农村变化的主要内容是不含城市化的工业化和由官僚登记而非市场机会引起的社会分化。

说明:最后两章的总结部分的具体内容我不在这里详细写出来了,感觉前面几章的分章总结已经把这些内容包括进去了,所以在此就不在多写了。
Posted: 2010-10-11 12:32 | [楼 主]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总结的真好!
学 问
Posted: 2010-10-11 12:38 | 1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好详细!学习!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0-10-11 14:37 | 2 楼
史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96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2-03-11

 

  精读。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Posted: 2010-10-11 15:24 | 3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跟黄老师学习,很难得啊!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10-11 16:07 | 4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很认真很细致,如果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再来阅读这几本书,相信体会更多,收获更大的。在人大读书,千万要有自己的主体性。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0-11 16:27 | 5 楼
余彪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08
威望: 108 点
金钱: 10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5-03-19

 

\(^o^)/~ 精读也是一种路子,两相结合就很好!
水击三千
Posted: 2010-10-11 16:35 | 6 楼
zhangqin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0
威望: 10 点
金钱: 100 RMB
注册时间:2010-04-11
最后登录:2011-04-16

 

Quote:
引用第1楼魏程林于2010-10-11 12:38发表的  :
总结的真好!

呵呵,还是中心读书氛围好,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向中心的同志们学习。
Posted: 2010-10-12 12:44 | 7 楼
guansh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08-03-14
最后登录:2020-12-07

 

张琴很有定力啊,有目标并为之奋斗也是件幸事,加油哦!
Posted: 2010-10-12 20:47 | 8 楼
胡君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3
威望: 63 点
金钱: 63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7
最后登录:2012-03-07

 

笔记很强大、。
Posted: 2010-10-12 21:15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423(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8:2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