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张亦铮读书报告(2022.9更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yz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1-04-12
最后登录:2022-09-17

 张亦铮读书报告(2022.9更新

2022.9.5更新
                                                                    超越左与右
  我将超越左与右作为暑假读书的开篇,不仅是试图去进一步深入了解横贯于政治光谱中我们广泛提到的“左”与“右”,更是试图将这种超越性作为自己在之后面对一些相互冲突对立观点碰撞的同时如何能够尽量保持一种价值中立,在尽可能少受其影响的情形下以自己相对独立的逻辑分析中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
  但是在暑假读书的结束之时,我回过头在反思我整个假期里主要攻读过的关于性别、性之类的专业书目觉得收获甚少。本来将本书放在最前头读,也是想到周总理之前说的求同存异,也就是:“我们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存异的。”抱着这样的心态与准备来反思一下现今的性别对立的现。但实际上,一是作为学术的关于性别的研究虽然固然有一些性别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但是作为专业书籍,矛盾与冲突在其中体现的并不十分明显。其次,这些关乎性别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显得十分令人遗憾,尤其我寄予厚望的《第二性》当中,其中对于很多关于性别的论述始终让人有些琢磨不透,在整个的论述中将男性放在了超越的位置之上,而女性只能作为从属的地位故而将其理解为第二性。这种论述其实相对于互联网上的讨论火药味就显得很淡了,但是作者在后文总结的时候又将两性(彼时还只有两性的说法)比作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显示出了一定的对抗性,尤其是作者认为社会建构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之外又对男女之间的矛盾产生根源没有清晰的表述,一切矛盾似乎就是产生于性别之间天然而成,男性天生下来就是带着原罪,女性天生下来就受到奴役。这样的梳理对于两性之间的认识显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清晰的出路,或者说太过于悲观。
  话说回超越左与右,作者在本书的开篇就提出一个问题政治激进分子通常被认为是站在左翼的人,反对向后看的保守主义。然而,在今天,左派转向衰落,而右派则变得激进,主张一改福利国家的政府干预,提倡市场的自由配置。但是无论传统或习俗的阻碍,吉登斯对激进政治思想的看法广泛涉及于四个主题:如何克服社会差距、创造对话民主、生态人道主义和限制暴力。
正如前面吉登斯提到有趣的现象——提出了右派非但不保守转而变得激进的问题,在冷战之后矛盾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进而成为威权主义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传统主义与进步主义政治中的意识形态偏见不再仅仅是左右之争。除了左派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与地缘环境息息相关,激进保守派也可以是相对的。而保守的意思是保留或被认为是传统的东西,为了描述我们往日狭义上定义的保守派,吉登斯专门用了“原教旨主义”这样一个词,几乎是指全盘接受旧日经验,这样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他用了哲学保守主义去形容这类人。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激进的右翼新自由主义团体忙于倡导市场概念,而左翼则倾向于以社会主义或中产阶级和福利国家概念生存。吉登斯以结构二元性的特点分析了西方政治领域的发展。在他看来,所谓结构二元性是指社会系统不仅是社会行动的中介,而且是行动结果的结构来源。在这个概念下,结构并不完全支配人,人的行为也受制于结构,这是一个能动的以及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个体有限的能动作用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一种自反性,批判成为一种常用的范式,整个框架基于对现代性后果的分析。
在政治上,也并不总是关于左翼与右翼、共和党与民主党、保守派与自由派。在现实中,我们的观点往往过于复杂,无法采取“政党路线”立场,我们常常感到在问题上采取立场的压力。这是因为个人容易在政治问题或政策上的立场受到社会的影响并且通常归结为你的政治偏见的价值尺度上的位置。人们应该考虑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实际信仰,而不是选择一方-左或右-然后采取通常与每一方相关的默认立场。
  在保守的国家集体取向和激进的个人市场取向之间,吉登斯认为有一种超越可以通过修复社会团结(建立积极信任)来实现;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以积极的政治解决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发展对话和民主;改革福利国家,倡导积极福利,消除所有领域的暴力。相互之间的对话民主为理解政治偏见提供了一个框架和起点,为基础的和平对话提供了一个出路的指引。
  这就是吉登斯试图建立的政治意识形态基础。政治保守主义与保守主义所采取的行动不同。当时在英国撒切尔正在制定一项经济政策,改变了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版图。这一切都是在一个日益全球化、反思性的世界、一个解传统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当然还有吉登斯所说的“人为不确定性”(文化和物质现代化的结果)。但我认为吉登斯关于解决社会差距的建议似乎仍然非常理想化和抽象,尽管吉登斯建议我们在贫困中实现自己;好像幸福可以独立存在,不依托与物质基础。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吉登斯开发了一个激进政治的新框架,借鉴了他所谓的“哲学保守主义”,但将这种观点应用于服务于通常与左派相关的价值观。生态危机是这一分析的核心,但吉登斯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理解生态危机——作为对现代性与独立的人为干预、传统的终结以及世界的影响相结合的世界的回应。全球化,是现在必须面对、利用和应对的力量。

2022.5.22更新
《资本论》读书报告
资本论——对于个人的聚焦与超越
就我个人来说从开始接触了解马恩以及其思想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作为一门应试的科目在高中乃至大学研究生阶段都是绕不开的,更遑论一门获得了“独尊”地位的学科,早年给我留下了一种刻板印象——为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的理论。但是当我回过头再去阅读原著的时候,此时看待两位先人筚路蓝缕的成果时就有了更多的思考。课堂上都学过关于马克思理论的一句高度的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句话里的阶级属性不言自明,关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道路方法其实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挺多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多地还是理解了马克思为什么要去解放发展人。为了谈论资本主义的现实面貌,马克思为我们勾画了彼时英国工厂里的生活大概,尤其在第一卷里有许多关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的描写(另外一本英国工人阶级现状分析中也有很多对于现实的描写)。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描述其实给人还是很大的冲击,正是在那样黑暗的时代中有马克思那样为工人仗义执言的存在才会透出一丝丝光亮。
放在历史的轨迹上看,资本论的写作当然是为了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的一种理论依据,但是毕竟资本论算是一本学术著作,它没有动不动就摆个“路灯挂件”式的激进,反倒是恪守了价值中立这样的原则。没有像共产党宣言中那么有攻击性——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除了第一卷中对工人阶级恶劣的生存境况有较为详细的描写外,其余大多数都是马克思对自己理论框架下推理与论述。
在谈论马克思在对于无产阶级,或者用标题中的话语——对个体的关注,我们都知道在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正是如火如荼,日不落帝国的疆域遍布全球。从表面上去,这样的社会是如此得朝气蓬勃,但是繁荣得背后恰恰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得剥削与压迫之上,从那些字字泣血的描述中我们得以窥见彼时英国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空气中充满着原料的尘埃与碎屑,即使实在纺纱车间里呆上10分钟也会非常难受,根本无法躲避,这不能不使你极度痛苦……由于机器的飞速运转这种劳动同时需要全神贯注,需要一刻不停地运用技巧和动作,这里的儿童在这样的空气里除了吃饭时间外整整劳动10个小时,现在还要他们的父母说自己的子女‘懒惰’这未免太残酷了。”这段马克思引用的报告反应了当时工厂中的情况——恶劣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时间以及强度甚至是童工的使用屡见不鲜。资本论介绍过一段关于童工的讨论,英国某些地区面对儿童体质教育各方面水平都快速下滑,工厂主仍然在坚持童工的使用,甚至利用自己的财力物力在议会里游说试图阻止保护童工的法案出台,这种对资本利润的追求已经超乎常人想象的执着。稍有良心的人起码都会对儿童的处境报以同情,但是资本家不同,他们能够鼓吹孩子们最好的成长就是去做工亦或是没有家长能够坐视孩子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孩子送进工厂。
对儿童处境尚且如此悲惨,对普通成年工人的剥削只会更甚,在长期繁重的工作压力之后,大多数贫民只能和几个孩子蜷缩在一张小床上休憩,酗酒甚至纵欲导致了道德与身体的双重败坏。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厂主的生活却是声色犬马,这样割裂的社会必然也会造成社会冲突。而且马克思的理论中劳动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来源,作为直接现实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工人们理应得到相应的社会财富,而结果确实令人心寒。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时说来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语:“你(指资本家)经常向我宣讲节俭和节制的福音。我也愿意像个有理智的节俭的主人一样,爱惜我唯一的资产——劳动力,不让他有任何荒唐地浪费,我只想它在正常耐力和健康发展所容许的限度内使用它,使它运动,变成劳动。”这让我想到马克思另外一个有名的观点:关键不在于发现问题,而在解决问题。马克思自己不光从社会的个体身上发现了存在于社会当中的阶级矛盾,他还要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为我们解释这样种矛盾的来源还要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道路,实现对个体的超越。
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以一个普通商品作为出发点为我们描绘了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但坦白地说这些内容属于我硬着头皮泛泛读过的部分了。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用马克思的自己的话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资本社会。
那我们首先就可以提一个问题:资本主义何谓资本?简单来说就是钱,有信用能够流通的货币。当然也不是所有货币都可以称为资本,当以货币承担了购买劳动力的职能,并且通过其他的劳动成果实现自身增殖的过程时,货币就成为了资本,这个过程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剩余价值。这段其实我觉得其实倒是很熟悉,我觉得与其说资本自身有着不断增殖的欲望,倒不如说资本家有着对以资产作为身份符号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是植根个体的利己的本能,这样一来无论是所谓资本家自己的“节欲节制”还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都是说通了的。
其次我们可以再追问一下:都工业革命了为什么不去剥削任劳任怨机器反而要去剥削血肉苦弱的人类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涉及讨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了。我们先要分清楚的是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工人的工资只是满足工人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对劳动力可持续的竭泽而渔),而这部分只需要一部分工作时间即可以给付。社会财富的来源是附加在产品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分配不一定是多劳多得。如果奴隶们足够能干为什么要用更加复杂的机器进行生产呢?况且彼时机器的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操作。这些都成为了成本—收益之间精细的考量。上文提到了资本的增殖性质加之资本家的逐利心态这些都成为这样一种行为背后的推理,资本家乃至大多数人都不太会关心整个社会今天创造了多少抽象的社会财富,而是关注到今天具体能够分配到我口袋里有多少货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理解第二卷中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本在货币流通,商品流通,生产流通中扮演的角色。货币流通指的是货币向实物转化的过程,即原材料与劳动力的转变,紧接着这两者经过劳动过程重新转变为实物—制造的成品。商品流通商品出售转化为货币的惊险一跃。生产流通则是再生产中两者连接起来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一个阶段出现了生产环节也就是直接地现实地创造了社会财富,其他的环节上更多的通过服务的形式创造财富以抽象的模式参与了社会生产,正是这样一个生产过程的不断循环创造了社会上的商品。在整个社会生产的过程当中,社会财富的不断生产,如果其中的环节出现断裂那么三个循环过程就将被打破进而带来的是经济危机。
马克思以三卷的厚度为我们描绘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尽管带有浓烈的时代印记,却足以让我们了解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从对一个个生活于贫困苦难的人们梳理了一套从经济结构上的压迫来源,实现了从个体的回归与超越。相信马克思真正意识到了社会现实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他自己的解决方案。记得网上有一句“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单从这句话而言,马克思笔下的劳苦大众们无疑都是被大山般的压迫束缚了自我,而正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马克思也才会投身到理论的探索与创造当中,试图为那些被压迫的人们指明一条可行的道路。再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句话时。我们今日所要面对思考的个人与社会,生产与分配这样复杂而又困难的关系与百年前的先人面对的依然是大不相同,作为继承了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的我们该如何实现“现实的人”之解放问题,具体的人之发展呢?这仍然是道阻且长的过程。

—————————分—————————割—————————线—————————
张亦铮11.20-12.31读书汇报
【书单】
社会何以可能
现代性的后果
现代性自我认同
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
现代性反思与后现代性背反
首先,要了解后现代性的思维,必须先要了解现代性的定义为何。现代性的发端与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息息相关的,现代性的最主要的特征——理性化、追求平等自由、崇尚科学等方面。尽管从宏观来看,对于现代性的定义可以简单从往年的学习或以及生活经验中去理解,但是涉及到对于现代性的定义以及机制则可以说是千人千面。尤其是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当中,现代性的发端发展可以说贯穿着社会学学科产生发展历程之中,早在古典的时期齐美尔、涂尔干、韦伯、马克思等都关注到社会中现代性发展的趋势,并且提出了各式极具个人特色的解释方向,对现代性做出了各种解读。
如果将现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去理解的话,它必定来自于一定的社会现实。就如同鸡与蛋的问题一样,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很难说出哪一个更早出现,也很难具体以某一个具体时间点作为割点,划出所谓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界线。所以要将现代性同现代化一样做出一种历时性的解读,是在流变的社会现实当中呈现出一种以某些特质为基底,而表现特征又不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学者对现代性做出不同的解读。
从韦伯的视角出发,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建立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之上,作为社会学能动视角的开路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彼时的新教伦理带来的天职观念息息相关,天职观念带来了避免享受性消费将节省下的资本投入到再生产当中,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进而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是“禁欲式”的,作为一种为财富本身而追求财富的普遍精宗教信仰被严密的社会组织取代,技术理性在组织中占主导地位。很明显韦伯将现代化的进程归因到了个人的特性的现代化之中去,也恰恰符合了韦伯所坚持的通过“理解”的方法论之中去认识社会。现代化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天职观这样单一的变量来解释的。韦伯同样提出了社会之中科层制的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理性化的过程,同时还有对世界的“祛魅”,现代性作为传统向现代过渡过程中的产物,祛魅意味着个人对如何认识世界的方式的转向,基于实证科学的结果而做出的理性计算以及代替了以价值取向的非理性行为成为了社会绝大多数的行为取向,用科学的话语代替了向上帝的祷词。但是,用科学取代了上帝,对科学的信仰取代了上帝的信仰,人类回过头发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个人的地位似乎又低落了下去,带着天职观追求利益的清教徒竟极力是个人的享受消费为洪水猛兽,以科层制为架构的管理模式成为了最具效率的组织,却成为了近代以来血汗工厂中最常见的组织式,理性的行为科层的结构使得从民主国家到企业工厂都能如臂指使,但它反而却使得现代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个人无处安放,个人的生活被越来越嵌入一种客观化的规训体系之中,经过现代化的洗礼之后,反而出现了“没有精神的专家和没有心肝的纵欲者”。
与韦伯不同的是,涂尔干代表着以结构化研究的方向,要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不同韦伯将现代化过程归到了个人的性质上,涂尔干认为现代化是在基于大生产带来的社会分工后的社会体系,在此之上体现出的进步性的是现代性意涵,涂尔干将传统社会的组织称为机械团结的社会,而现代性的社会则是有机团结的社会。涂尔干将古典的社会有机论与结构化视角相互融合,为人们描写出现代性的特征。现代性则是在机械团结的社会向有机团结社会过度中产生的,有机团结中基于劳动分工产生个体之间的异质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既给了个体自由不断提升的过程,又是一个成为限制个体的过程。一方面,社会中劳动分工不断细化为个体自由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时对机械团结社会的解体过程也不断加速。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价值规范的被消解和控制力的减弱,新的社会整合纽带又尚待建立,社会缺乏普遍的道德权威,社会失范问题从而变得严重,这给个人自由造成威胁。这个过程当中,现代性的进步同时带来了无序,涂尔干笔下失范行为也不断出现。最终成为现代性问题一环,正是现代性对传统性的批判与背反,使得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同时发生着人们价值规范的无序,而时至今日后现代的出现似乎这种无序混乱又卷土重来。
另外的则是齐美尔与马克思的现代化,之所以把这两位放一起倒不是因为对现代性的理论解释高度重合,而是这两位都十分敏锐观察到了现代性的问题,不同于前者极力鼓吹的现代性,而是开始反思现代性给人类带来哪些利弊。马克思的相关理论可以说非常熟悉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旧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现代性的表现不光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的还有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马克思的理论主题是批判和冲突论,现代性固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展进步,但同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区分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以及其后的阶级矛盾,对现代化既要关注到“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还有在贫民窟中衣不蔽体饥肠辘辘的无产阶级,当现代性能够弥漫于现代社会同时,体现出所谓现代性的不完全性,现代性虽然体现了人类社会整体的进步,但并不能反映出全体人民的进步,也即现代性意识形态表达不出全体社会成员的真实普遍利益。而齐美尔对于现代性虽然没有特别系统性的论述,但是齐美尔的角度十分微观,从一些短篇的论述中提到过很多现代生活的品格,从时尚流行,饮食社交,性别观念等等,齐美尔的视角总是聚焦在生活当中的细枝末节之处,从生活中反应出现代性变化。归根到底,齐美尔将现代化的动力归于货币的发展,同样是基于社会分工带来的货币经济、货币交换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地扩张渗透。货币成为现代性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不仅是现代性的表现的载体,也是现代性的动力。货币带动人们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化质为量 ,也即抹平了独特性只剩单一性 ,将价值具体化为一个数值。因此货币的发展带来了的是不同事物乃至不同个体之间区别接线的模糊。这样一来,货币一方面使社会的各种要素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获得了一种“自主自足性” ,从而使“物的文成为一种凌驾于个体文化之上的优势力量。此外,货币的发展带来一种异化的倾向,货币本作为交换的手段,应当是作为工具性的存在,但是随着货币逐渐成为唯一的标尺,货币的功能从工具的转向了目的的,成为社会成员追求的目标。而又因此,齐美尔认为传统社会的文化,以艺术的代表的主观文化,集中表现了个体对社会的认识思考,而由货币以及其他衍生的客观文化逐渐与主观文化的脱离,更甚者主观文化也逐渐被货币化、商品化沦为文化工业,成为取悦大众的商品,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客观文化不断挤占压制主观文化的,个体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反而成为控制人的工具,这样的现象也就被齐美尔称为文化的悲剧。现代性的发展给个体以自由 ,也使得个人生活不断物化 ,人体的特性被磨灭。货币经济、货币逻辑造成了现代性社会中这种个体的无个性状态(或者说 ,获得了“自由”却失去了“个性”)。
从古典的社会学家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诞生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社会学这门学科,自诞生伊始就与现代化现代性的问题交织一起,古典的社会学家们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试图用社会学的语言,去解释社会发展变化为人们认识研究社会提供一个理论范式依据,可以说现代性问题是社会学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前面谈到的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现代的动力、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性做出了反思。
后现代性的背反
从上面的介绍中,不能发现在现代社会的早期,多数人们还是着眼于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进步,现代性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中相伴相生的特性,虽然有些不和谐之处,但还是被人们视为文明进步的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西方列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危机等多重灾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审视现代性本身,现代性在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展示出了何种对于现代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背反,甚至是质疑现代性究竟是社会向上发展的阶梯,还是成为人类社会走向破落或是毁灭的开始。
鲍曼的《现代性大屠杀》可以说是对现代性一个极大的质疑:二战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究竟是现代性的失败,还是现代性的产物。作者并没有想前人一样将大屠杀视作历史或是政治的研究,而是以理性化、屠杀的组织、屠杀发生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等等角度加以分析,进而将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纳入到了社会学的考察当中。
作为最初的核心问题:“大屠杀究竟是现代社会一体两面中的反应侧面,还是现代文明不可避免的一步。”作者试图找出现代性如何与屠杀这一行为交织在一起。首先是理性化,理性经过了无数人的鼓吹后,被赋予一种神圣的特性,仿佛以理性为名的行动自然都是神圣而不可质疑的。于是犹太人的性命也成为了这种计算的成本之一,在开始犹太人遭受迫害时,他们的命运可能还不至于是彻底的死亡,为了所谓的“种族纯净”,驱逐流放或是隔离都可以是手段,尤其在战争中人口,劳动力都是重要资源,并不一定以屠杀的形式实现净化。然而经过了理性的计算,屠杀的成本可能更加贴合理性的标准,就这样理性化为屠杀行为做了背书,在冰冷的数字公式面前,人性的地位不复存在。这些还是较为宏观层面的理性化考量,对于个人而言,理性化也成为个体走向死亡的推手。在屠杀之前,犹太人大多已经被集中隔离,他们所能面对的只有纳粹,犹太人群体处于被孤立的状态,理性的选择自然试图与纳粹合作,无论是隔离区中的长老还是个人,在自己理性的精算下,长老具有挑选“死亡名单”的权力,为了拖延自己和亲属的大限之日,长老们大多选择了与恶魔交易(有的人也选择了自杀),他们顺从地帮助纳粹完成了集中营的统计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并且挑选出了将被他们送进毒气室的名单,而相对底层的人则倾家荡产选择贿赂纳粹以求生路,很可惜的是,经过这些理性的计算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成了烟囱排出的一缕青烟。让人扼腕叹息的是,犹太人的环境是在纳粹的精心构筑下搭建起来的,悲剧的结局几乎无可更改,既无法实现资源的获取也没有信息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理性选择不过成为纳粹精算的一部分,成为避免反抗进而降低成本的手段,理性就这样一步步将犹太人拖进死亡的漩涡之中无法脱身。
其次是官僚科层的管理组织形式,作为现代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成果也为大屠杀提供了高效的工具。高度集权的国家能够动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实现反犹主义的目的,尤其在战争情况下,往日的制度道德约束都无法发挥作用。另外多层级的分工体系也造成了决策——执行的脱钩,造成了一种道德自抑的境况,决策者几乎不参与到政策的执行,对他而言,技术道德取代了为人的道德,报表上数字的增长意味他工作的“努力”和“高效”,而执行者只是认为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或是被迫或是无知(投放的毒气标识却是消毒的化学制品)。这样一来从上至下大多都是正常人(可能有的不认同屠杀行为本身)的组织却将如此不正常的屠杀进行得非常顺利,存在距离的管理模式使得所有“无辜”的雪花组成了吞噬一切的雪崩。此外还有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民族国家的组织形式,在起初民族国家所能动员的力量超过了其他所有传统时期的国家的力量,但是民族国家构建出的民族意识也引发了民族间更大的矛盾,反犹排犹的意识不是二战才显露出来,但从民族主义到种族主义的极端化发展为屠杀提供了理论依据。
还有就是工业化的模式,屠杀这一行为可以说伴随人类文明始终,而大屠杀将个体视为原料送入工厂中的流水线上集中处理。对比殖民者在殖民地对原住民的屠杀,还有二战时期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屠杀的行为显然没有对待犹太人上显得那么“现代化”,工业生产带来的化工、交通以及流水线的处理模式使得屠杀的效率更高,同时意味着更加惨痛的代价。
吉登斯则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论述了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现代性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对知识的反思性应用、脱域与信任几个核心的概念。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是——断裂,他认为现代的社会制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形式上异于任何类型的传统秩序。
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时空分离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藉由钟表获得了对时间的精确的把握,又由通讯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互动突破空间的限制,社会互动实现了“在场”向“缺场”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系以及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系中脱离出来的过程,被作者称作脱域。脱域的动力来源于象征标志以及专家系统,象征标记以货币经济为代表,将一切客观事物能够以一种等价物的性质加以衡量,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纯粹信息化的货币真正走向了一个标识。专家系统是在“不充分的认识”中对专家这样一个符号性的信任,面对医生,飞行员等专业性较高的职业时我们只能往往会选择信任,但实际上他们也仅仅是掌握知识的普通人,如果考量到犯错的后果实际让人很难接受,这种信任也就显得相当抽象。
反思性的知识则是将现代与其他历史时期最具不同的特征,反思性的知识意思是在对社会生活进行系统性知识生产的同时,这些系统性知识会成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不同于对历史事件的总结,现代社会可以及时的总结反思并且迅速改变,也就导致了现代社会一直处在让人目眩的变化之中。不仅现代社会是与过去的社会是断裂的,甚至今日与明日之间都是断裂的,正如吉登斯所说:“历史进化的中介,历史目的的隐没,对现代一以贯之的结构性反思以及西方特权地位的消亡——将我们带入到一个全新而纷乱的场景之中。”
实际上不同于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尽管吉登斯也看到了现代性中各种缺陷与不足,但是更多是基于较为宏观以及结构性的角度而言,就像面介绍了几个核心概念,实际上不过是本书一部分的内容,作者之后基于结构化制度化的视角分析了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这种现代社会的双重现象。(其实这里我觉得恰巧可以对那种科层制中的间接性有一个大致体会,对于大屠杀的历史大众传媒其实有较多的描绘,多数人对这段历史可能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但是对于吉登斯笔下的现代性危,像核战风险、金融风险等感受就没那么强烈,我在阅读的时候状态也是这样,但客观而言这些现代性风险其实伤害可能不比大屠杀更小,甚至不可估量,但是恰恰是这样的间接性,隔离了个人的道德情感,产生了所谓道德自抑的现象。)用制度性的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军事力量四个方面,继续分离了这些现代性因素的风险,强调四个因素在现代性的发展中双重性作用,书里也提到了现代社会风险的概念,风险包括核战争、突发事件、人化或者自然、风险中的知识风险、投资风险、专业局限风险等,信任与风险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体两面的事物,我们也享受到现代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会面临着相应的隐私与卷入等现代现象。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者究竟是何种联系,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必然存在历史时间上的前后顺序,后现代性是将现代性性具有“反传统”的特性发扬广大,面对严重压迫束缚人性的中世纪,现代性反传统的意涵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但是当时间推移“现代性”也成为传统成为主流,而人们回望所谓人的解放时却又发现现代性给个人空间以虚伪的承诺,于是现代性反传统的视角加之现代社会的反思性知识的构成,迅速使得后现代这样一种思潮快速发展,从这个角度而看,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延续而非真正的背反,或者背反还不够彻底。现代社会中确实伴随科技进步以及组织形式不断发展,社会当中个人的空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存在但并不完全存在,或者说个人所拥有的自由不过也是被规定的自由,只是近代而来的科技感加重了这种边界感,高度社会化(或是说体制化)了的个体,容易感受到社会生活带给人的拘束,这种行为压抑了的好奇和逆反可能也就构成一种对现存的不满。当然,对于现代性尚且没有一种同行的定义,对于后现代来说就更加如此,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所谓现代性的特征,通过后现代性反观现代性这样的一种“从后思索”,更容易可以对现代性有更加完整与深刻的揭示,后现代性的种种表现,是现代性自身创新性、开放性的结果,反思批判性等逻辑的延续,是对现代性的一个重构。
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现代性的背反的产生根源在于现代性的理性化以及个体自由化的矛盾,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中最高的精神领袖从宗教变成了科学理性。个人与宗教的斗争逐渐转变成了,个人与理性之间的斗争,两者都被披上了神圣性的外衣,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理性还真的比宗教要“科学”,这种就好比是从小家长教育的“都是为了你好”一样,属于几乎无法反驳真理一般的存在。往大了说,个人对社会的叛逆在如今一种高度发展的今天,监控法律暴力机关行政力量充斥社会生活的今天,面对国家社会这样的利维坦,个人是不具备什么反抗的实力的,如同鸡蛋与高墙的比喻一般。那么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同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话里话外注重政治正确一句一字可能冒犯他人,饮食健康追求口味热量的平衡,更遑论两性之间感情,社会舆论事件等等社会话题节奏不断,资本鼓唇弄舌贩卖焦虑,反而追求个人最简单自成目的性的幸福快乐成为一种相对稀有的行为。借用韦伯的概念来说,个体生活中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作为功利主义使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占据了上风,价值理性的长期遭受了人们的忽视甚至误解。如果说作为集体的社会尚有可能长期处于工具理性的状态,但是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并不能时时刻刻保持理性,而现代社会长期在工具理性的单一轨道上运行,不再受价值理性的限制,简单地实现了功利主义的目的,导致了困难和危机。现代性的困境的确是由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和造成的,所以从中诞生出的后现代性,何尝不是另外的文艺复兴,是一种对个人本我的呼唤。我们应当认识到,现代性在社会进步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工具理性为现代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如今能够享受到的生活服务,不光是个人的现代性带来的,也是整个社会组织运转形式带来的。那作为生活中最微观的个体如何要看到现代性身上的两重性,不如以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作结——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分—————————割—————————线—————————
2021.10-2021.11读书报告
【书单】
自然辩证法
现代性与大屠杀
论美国的民主
旧制度与大革命
社会何以可能(在读

托克维尔笔下的政治生活
托克维尔作于19世纪上半叶,主要写他对美国的考察时期的所见所感。托克维尔的生于1805,可以说那正是法兰西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从之前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开始,政局一直没有稳定,革命党保皇党争执不休,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三家轮番执政却均无力稳定局势,反而暗杀起义等暴力行动此起彼伏,而到了1805年正是在拿破仑战争刚刚开始的阶段,拿破仑即将带领法兰西的军队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而后又俶尔远逝,政局再归混乱之中。“生于清萍之末,长于江湖之野。” 虽然他出生在贵族世家,但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中成长出来的托克维尔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政治更迭,见识过法兰西王国、共和国的兴衰与湮灭。之后他在政府中任职先后经历了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一共五个政权,曾高居外交部长一职,之后退出政坛潜心著书,留下了《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民主》这样的著作。
一、美国民主制度的运作逻辑
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感到了作者对美国的态度是出乎意料的好,几乎可以说是“逢欧必反,逢美必夸”从美国政治制度自下而上的夸赞,下到乡镇治理模式上到联邦合众制度,虽然作者说的是自己仅仅是呈现自己在美国的游历见闻,但是在字里行间当中还是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赞叹与羡慕,如果作者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学者有这样的态度或许可以理解,但是我认为一个政治家,尤其是其历经法兰西数次政权更迭而不倒的一个政坛常青写出这样的结论,就有那么一丝的意外。一个政治学家能够如此的毫不吝啬自己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溢美之词,此中必然有着深刻的含义,而本书就详细的描写了作者所见以及一些感想。
本书的中心思想,毫无疑问是美国的民主。作者所要描写的可以大致总结为美国人的民主从哪来,是什么,有何用三个部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非常丰富,作者从各种各样的方面来描写这种民主:新英格兰的历史传统、政治生活方式、地方制度、中央集权、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出版结社自由等等方面。通过这些不同的角度让读者来了解美国民主。
首先,关于美国民主制度从哪来的问题。如果这是一道初中或者高中的历史题,那么答案的要点一定就会有诸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增强,法国启蒙思想兴起,英国君主立宪法国大革命后等民主制度的影响之类的话语。但是这是我们后人以一种特定史学视角来审视美国的民主制度建立,而作者就是以一种彼时人和彼时的视角去审视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作者首先从地理的角度切入,北美远离欧洲,再加上强力的盟友(主要是法国)的助力下,首先能够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其次是,到来此地殖民的英格兰人的文化传统,在作者描述当中,他认为在第一批到达美洲土地上的英国人几乎是社会中下层人士:诸如流放的罪犯,怀揣着淘金梦的投机者(以弗吉尼亚州为例),还有逃离迫害的清教徒之流(新英格兰地区为例)。这些人都是出身低微,反而在这片新的大陆上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没有人再去压迫、去剥削。而在其中的清教徒属于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加之清教教义对信徒的道德约束较高,所以于是在1620年五月花号上便有了“五月花号公约”这样一份文件,为后来的民主制度打下基础。这样的行为也感染了同在北美西海岸的其他英国殖民地,人们制定法律,选举出机构自己管理自己,保障当地人的受教育权利,当然作者也指出了当时的局限性,例如法律条文中的宗教限定,选举权并非普遍选举等。
接下来,就进入了美国民主的具体形态。这一部分书中注意要集中在上卷当中写的内容十分十分丰富,角度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量大而至庞杂,描述出生活当中的美国民主。
以我个人见解来说,美国的民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权分立,我所理解的三权分立当然只是一种停留在书本上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别由总统议会法院掌握。这些书本上简简单单的理论,是如何贯彻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当中去的。首先以行政权来说,美国作为一个分权和集权相并存的国家,以作者的观点来说就是几乎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参与到他们自我治理自我管理的工作当中去,但是他们的总统所享有的权利却可以比肩欧洲的君主乃至更甚。从行政的组织结构来看,美国构建的是联邦——州——县——乡镇的层级结构,从这个结构其实也能看出一点作者的时代特征,在前工业时代,尤其在美国建国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其依旧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行政的等级上似乎没有城市的概念而仅仅以县为代指,更多是基于乡镇层面上的治理。在乡镇层面上,行政治理官员由选举产生,他们的工作是按照州乃至于联邦的法律治理基层,美国的民主体现在他的基层官员是由选举产生并且他对选民负责,除非违反法律否则上级政府无权撤销其职务,同样即是他能力出众,也无法给他升迁。于此同时由于美国各州都有差异,有的行政权集中于乡镇有的集中于县当中,但都遵循着同样的原则。而到了州的层面上就有了以州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由于美国的建立就是以各个州的联合作为基础,所以各个州政府的权力相对独立,州长同样也是由选举产生,拥有否决权,一定的任命权,甚至掌握军权,可见权力是很巨大的。而到了联邦层面,国会的行政方面权力似乎甚少,联邦政府被赋予了宣战媾和、建立商约、筹建舰队等一些国家大权,但是在国内的治理上似乎只有一些涉及国家大事才能出场,例如修建道路,水利建设,全国邮政才会出场,但在高中一道历史题里似乎提到过美国的火车轨距直至南北战后才逐渐得以统一,可能联邦政府在国内的治理上一直就与地方州之间存在博弈,毕竟就在不久之后就爆发了南北战争。作为全国行政权的代表,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总统,可以行使的行政权也就是提名官员,否决议案,处理国内部分事务,同样他也是由选举产生。这是美国民主在行政上的体现,作者也说这些虽然民主但是却也并不妨碍美国的“政府集权”(作者所提的集权两种形式之一,另一行政集权,我的理解是前者在全国性事务上有决定性力量,即为中央集权与地方自主相结合,而行政集权则意味中央政府在地方问题也可以有所干涉),议会通过立法,并通过政府官员将这些法律贯彻下去以实现国家意志。
涉及立法与司法方面的内容,首先还是从立法机构——国会(议会)开始介绍。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参议院议员每州两位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分配,这两者的选举方式将大小州都统一在国会当中,与英国上院下院不同国会议员都是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而英国上院代表着以贵族为首的国家政权,下院则是民意民情的反应。在美国众议院的职责是制定法律,以及指控政治罪犯,而参议院则与法院一起审理这些案件,并且投票通过总统的议案。在司法上联邦法院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力,他所担负的任务不仅仅是维护宪法的权威还要在各州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担任调停人的角色。同时各级的法院还赋予了政府治理的合理合法性,当政府的措施出现违背法律精神时,通过法律手段远比暴力反叛要好得多。
这是大致总结而来作者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的介绍,作者书中介绍的远比总结来的翔实仔细,还有很多作者自己的引申对比等等。但是自己再写笔记的时候总结时候就挑挑拣拣总结下来篇幅仍然很多,此外作者还有很多的我所新了解的对于美国政治的理解,比如最基本的联邦制:联邦制并非美国首先实现,德意志联邦、尼德兰、瑞士都曾实行过联邦但都没有达到美国的效果,作者就认为是美洲天然的地理环境隔绝了外部强敌,以至于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安心赋予各州相当的独立地位。甚至在1812年美英战争当中,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州就曾拒绝过联邦政府的征兵要求。这在中央集权背景下的欧陆发生这种情况都是几乎不可能的,试想在欧洲强敌环伺的情况下若没有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外砥砺奋战,内部有省(州)拒绝出兵,颇有一副若干年后清朝的东南互保的模样。当然作者也提到了美墨之间的冲突,在未来的十年之后美国与墨西哥这两个年轻的独立国家为了美洲的霸权进行了一场大战,毫无疑问以美国人的完胜做结,最后也奠定了美国美洲霸主的地位,最后一步步实现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昭昭天命”。
二、我陷思,定体问之法兰西究竟怎么了
托克维尔作为一个全程经历甚至参与了大革命的法国人,对处在风云变幻中的祖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看法,作者在开头介绍了本书的目的“我不仅要弄清楚病人究竟死于何病,我还要弄清楚他当初如何可能免于一死。”
所以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再来看待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的是从很多亲身体验以及对旧制度中的各种留存案牍中寻找法国政治制度的运行逻辑,将大革命前后的政治结构做出一个深描。前面背景中提到了他是一个政府官员,所以在我看来托克维尔可能真的有着赤子之心,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为了法国的未来,整理出法国政治制度的微观之处,权力在农村地区的下渗形式,有关于农村现实问题的讨论,有种确实想要弄清“他当初如何可能免于一死”的感觉了。但是,这段标题我给了颇具“公知”味道的“我陷思定体问”倒不是为了揶揄作者,而是另外一本颇为出名的《乌合之众》中就也就以另外一种角度给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国民以另一种评价,同是法国人,都面对着政治失败(一个是大革命及后来革命战争的失败,一个是普法战争的失败)一个选择了总结教训寻找历史的出路,另一个则鼓吹昂撒人种的优越性,带着强烈的种族主义偏见去批判自己的同胞,两相对比不言自明。
上面的价值判断似乎有点扯远了,让我们回到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对两者的关系有着一个很精妙的比喻“旧制度的大量法律以及政治习惯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入地下,又在不远的地方重新冒头,是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条水流。”大革命虽然摧毁了专制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但是在重新回归常规社会当中那些制度又重新回来了这似乎是一种非常奇特而又矛盾的现象。为了了解这样的矛盾我们首先得了解何为旧制度。
作者将旧制度定义成为法国王权专制下形成的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但是结合论美国的民主中的讨论我们应该当了解一个前提就是,中央集权的体制并不能代表王权专制,反之亦然。民主如美国也是有中央集权的倾向的,不然也不会从邦联走向联邦。法国更是如此,作为欧洲封建势力最强大也是最顽固的国家,法国的王权专制与中央集权是相伴相生的,代入到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当中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旧制度尤其是中间掺杂着贵族、宗教等一些与自由信条格格不入的社会结构,表面上看革命是为了摧毁宗教摧毁政府,但是事实上他是将蓬勃的革命思想诉诸社会现实,大革命与之前的启蒙运动所传播的原则息息相关:人类生来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等思想内涵,这些不仅是大革命诞生原因也成为大革命的目的与内容,这些思想随着革命运动以后拿破仑的征服步伐传遍整个欧洲,成为大革命的重要功绩。大革命不光破坏了封建制贵族制的一切痕迹,还为将来的制度建构提出了目标。表面上看,大革命血腥暴力,极力镇压了反动派,摧毁了一切旧的权威,实际上它用民族主义这样一套话语取代了宗教化的身份认同,民众不以相同的教派信仰来团结,而是以一种普遍的权利义务模式和相同的身份认同的建构出的民族国家(很快拿破仑的战争就能让就欧洲感受到了这种价值模式的力量了)在这种又破又有立的状态下,或者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而言,发挥这种团结功能的结构并没有缺失,反而以更加高效先进了,如此一来自然可以展示出强劲的动力。
其次关于中央集权的倾向,作者举出大革命时期一位大臣的信件:“只组成一个单一的公民阶级,这个想法会使黎塞留欣悦,这种平等的表面便于权力的执行,多少届专制政府都力图加强国王权威,但他们所做还不如革命在这个短短的一年中做的多。”由于专制制度与中央集权的纠葛不清,革命对于旧制度的破坏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央集权的制度。旧的制度托克维尔花了相当的章节为读者介绍从中央到地方法国整个政治运行。从中央的到地方行省,上下决策全都出自国王掌控的御前会议,御前会议是由国王主导成员不定,以次保证国王对权力的掌控,当御前会议完成决策之后会到地方行省执行。御前会议决策的内容几乎囊括了整个国家的各个方面。上至国家下至某处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都要交由御前会议来决策。在地方行省,设置有虚职的省长由贵族世袭,还有由平民选举而来控制实权的总督两者成为地方上的行政长官,但实际上这样的组织依旧还是会受到国王的影响。而专制制度下的三权也显得十分混杂,不同于英国的立宪制度,法国的司法制度则受到王权的影响较大,日常的民事诉讼由地方法院处理,一旦涉及到政府官员,哪怕是芝麻小官也会有御前会议的干涉下将案件交给特定法庭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就来开了官员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凡此种种都将权力收归到中央,也就是国王手中。
在这样的专制统治下的法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虽然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相交保守落后的德意志而言,但是作者提到“法国的农民不再受到封建恶霸的欺凌,也少有政府暴政,他们享受则公民的自由拥有部分土地,但是所有其他的阶级都弃他们而去”,在农村的农民自己想要逃离土地,或者供养自己的子代进城。曾经统管农村的贵族更是早就转移到城市到了国王的周围,没有人想对它施以暴政,也没有人试图开导它,为它服务。于是这种情况下农村进入了一种无情景社会,农村成为看不见出路的地方,这一种更加残酷的暴政,“旧制度下的政府,在高居人民之上的人面前总是温良恭俭让的,但是对待下层的时候常常是冷酷无情而又猝不及防。”这种情况下法国基层的统治处于一种很矛盾的叠加态,无法说它完全失效或者没失效,法国的农村还能不断产生自耕农,还能课税国家意志尚且在场,但是也仅仅是在场而已,随着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传播而来的时候,那些逃离农村的人们和整个底层社会都成为不稳定的因素。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创造出革命思潮的启蒙大家甚至是贵族圈的潮流,那些特权阶级就这样一边享受着特权一边批判特权。
大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来出来,令人意外而又尚处情理之中,一开始没人意识到这是一场彻底的革命,将会将这个给古老的王国画上句号,但当它真的来临的时候没人会想要妥协退让,一定会拼死捍卫自己来之不易的自由。当大革命到来的当天,国王路易十六的日记还坦然的记着“今日无事”,当群众包围皇宫之后,身边的大臣却告诉惶恐的国王:“陛下,这不是一场叛乱,而是一场革命。”
—————————分—————————割—————————线—————————
2021.9-2021.10.读书报告
【书单】
社会学的想象力
桥与门
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在读
     社会学的想象力究竟要去想点啥
   刚开学选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本来以为这本书只是一本类似于社会学同游那种比较轻松幽默的入门读物,实际上来说单纯谈想象力的部分在书中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作者在书中讨论的一些内容依然令人深思。
作者写作的背景是伴随着美国的社会学研究朝着实用主义的道路一路高歌猛进,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论一统天下,社会学研究开始向着政治意识形态靠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爆炸开始初现端倪。作为一个社会学家米尔斯十分敏锐地发现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从我阅读的感受而言,从一开始对想象力这样新奇概念的好奇进而转变成为了看一本檄文的畅快。从开始对宏大理论的批判开始,我印象最为深刻是他对那些概念的罗列和组合嗤之以鼻,他讥讽一些宏大理论的社会学家“迷恋句法”,“他们试图构建那些分类体系更像是枯燥乏味的概念的游戏,而不是努力系统性地去指引我们去解决解决问题。”他以帕森斯的原作为例,给读者展示了一下转述的魅力,从繁杂拗口的原作中经过简单的总结提炼后成为浅显易懂的文字,而这种文字恰恰可以被大多人(尤其像我一样的这样层次较低的)去理解去思考甚至加以使用。(顺便一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是辛辣讽刺了杜林先生这种堆砌概念华而不实的写作,巧合的是恩格斯也在转述杜林先生的文章,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是:“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数量不发生改变。”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D)当然最重要的是是宏大理论面对一般性的社会现实的时候,他往往缺乏解释力度,“宏大理论家们讨论现实问题往往是根据宏大理论发现不了的东西进行探讨,甚至这些东西还和宏大理论对立。”宏大理论术语的陈述往往充满了判断并且还含糊不清,并且忽视了流变中的社会现实,米尔斯依然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且不论当今的社会成员对主流价值观的忠诚如何,单从古希腊的价值出发,如果完全自私的人性是白痴的话那么当今社会中许多公民都是白痴。当然米尔斯倒是十分辩证地看待了帕森斯的理论,不知是顾及同行脸面还是发自内心,他确实承认帕森斯理论中价值取向规范性结构等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但是依旧很反感将这种理论捧上神坛奉为圭臬的举动。
   其次米尔斯讨论了他认为的“抽象经验主义”。可谓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关乎社会学定量定性研究手段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歇过,尤其对那种了庸俗的定量计算的唾弃更是延续至今,为了辅助社会学研究走向科学客观的定量计算一转竟成为了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大有鸠占鹊巢之势。米尔斯认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合法性不是来自那种与自然科学相近乃至一致的研究方法,人文学科的研究应该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认为面对着丰富的社会学现实存在多样的方式方法恰恰才是正常的现象。当然,由于统计学科的发展这种抽象经验主义大行其道,随着冷战的开始,意识形态也成为阻碍科学研究的因素,甚至一些投机者开始蠢蠢欲动,作者在书后几章中提到的实用性的讨论以及科层制的气质,一部分将政治作为志业的“学者”,开始以社会调查作为手段参与到竞选商业广告等领域手段,还有的转变为“学术行政官”以掌控书本的生产而非知识的生产为生。书中还提到了意识形态、文献回顾与文献综述、从社会学研究方法应从哲学脱胎、快乐的机器人等等有趣的观点,我就不在此处赘述了。
   啰啰嗦嗦大致理了一下书本的内容,终于可以进行到本文最想讨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究竟该想点什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这种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事实以及事情清晰的全貌,也就是从一个视角转化为另一个视角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其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在我看来,将这种能力叫做想象力似乎有点小题大作,叫做社会学的研究能力完全没问题的嘛,不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嘛。想象力更该具有一种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特点,总该有鲁迅笔下那种: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起码这样跳脱的思维才称得上想象力,那到了社会学研究中要怎么想、想些什么、怎么跳脱出自己固有的惯性思路,打破路径依赖。譬如看到占座现象,脑子应该反应出是供需的失衡还是单纯的一种群体性事件。看到人们都在7层背书,是不是7楼存在着独特的物理空间结构,还是大家默契的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建构过程是如何产生有何特点能否复制乃至合理利用实现良善的空间治理。往大了说:一次舆论风波中,自己是否有能力坚持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尝试着去理解前因后果,是否合格的社会研究者要突破个人立场的局限,用一种宏观的视角多方位地去看待一个群体一次事件一种现象。是不是面对这些身边的事物同时,要做到一种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才称得上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理论给了研究者无数的看待现实的角度,就像我们遇到的生活琐事,可以从结构的角度去考察制度对我们的影响,也可以简单的以人本的角度去与之共情,面对简单又复杂,单调而又富足的社会现实我们渺小而又无垠的思考给了我们充分的空间去看待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会。兜兜转转,蓦然回首,再去看米尔斯给想象力的定义发现似乎也大差不差,我似乎从追求看山不是山的境界终究又回到米尔斯的身边,同米尔斯一道,站在山脚,仰望着这座名为想象力的高山。
—————————分—————————割—————————线—————————
上个月(5.20-6.20)读书总结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支配社会学》
涂尔干《自杀论》
  由于上个月临近毕业的缘故,所以读书进度不理想,也基本上都是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抽来读书,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满意。
  以上是一段自我批评,先把自己批判一番以其暑期的读书状态能够不断精进,而且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积累业务水平的一个小定位吧,毕竟写之前浏览了下论坛各位同学师兄师姐的帖子,深知自己写的东西要忝列其中必然是拖腿之作,犹如学海拾贝的幼童一睹学术之洋后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作为一个半吊子的新生只望将要写的东西能够得其仿佛,所读所感没有与大师作品南辕北辙就好。
先从整个的三部作品来说,韦伯和涂尔干其实是不太一样的两个方向的大家,从早先的学习中我们就了解了韦伯强调的是一种理解的社会研究方法,而涂尔干则是著名的实证主义大师,可以说是凭着自己的开拓性做法将社会学同当时的统计与数据资料的分析结合成就的实证主义的社会学,也是我们今天比较常见的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或者从社会研究方法的角度说,韦伯无疑代表着定性研究的方向,而涂尔干则是代表着定量分析的方向。
  其次以韦伯的这两本书来看,韦伯以他渊博的学识支撑其框架相当庞杂的这样的一种理论。尤其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来看,他想要为了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做一个总的论述,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总的来看这本书是三篇长篇的合集,在我看来对应着我们常说的理解的研究方法,还有理想类型与价值中立等。韦伯通过他个人的研究经历以及相当哲学层面的角度出发,去阐述他的观点,但是读者的水平有限加之译文着实过于晦涩没有能把握整个推理的过程,只是结合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才能一窥韦伯的理论框架,可以说这本书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阴影。从开篇来看显示论述了韦伯关于理解的研究方法,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着两种基本要素,这就是价值和意义。”虽然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研究的都是客观实在,但是由于社会科学中客观实在在人类的社会中由于人赋予了价值与意义,所以应当通过理解去研究具有意义的实在,这也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韦伯通过价值关联—价值分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指出了方向,由于某一客体对不同主体而言存在的价值意义可能各不相同,要去解读客观的存在就要对客体进行价值分析,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到不同主体的角度,以手段与目的为内容去从研究者的主观角度去理解实物。理想类型与价值无涉则是社会科学另外的研究方法,理想类型相对容易理解,而关于价值无涉则可以说是贯穿了整本书的存在。韦伯认为去看待社会行动时要去理解行动的目的与手段,进而针对此提出了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他提到“因果分析绝不提供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也绝不是什么因果分析。”关于这点我特别有印象的一句话是“假定认为一种通常理解的意志自由与行动的非理性一致的……与盲目自然力量的反复无常同样厉害但不更厉害的特殊的反复无常,是精神病者的特权。”读起来有些拗口还有点绕,在我看来,韦伯认为当一些打着所谓自由的旗号行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这种难以理解的行为可以视为精神病,即一种非常态的不典型行为。关于价值无涉的讨论还不止这些,既包括了在分析行为的过程中保持中立,其中提到中国天文研究中与道德观念的纠缠进而否定传统的天文研究价值,还有价值本身是具有时间性与历史性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诞生类似与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更何况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关于《支配社会学》则比较庞杂,因为支配社会学是对三种不同的统治类型各自做了论述,首先是对支配的定义,就很类似与权力权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并且将支配类型分为了三种传统型、法理型、卡理斯玛型,当然了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家父长制封建制、近代官僚制与卡理斯玛型。韦伯用他自己深厚的学识功底,从中国印度到欧洲诸国,从古罗马古埃及到工业社会各个实例不一而足,反而显示出整本书的复杂庞大,只是由于个人的文化背景,在一些关于中国的论述上有所感悟,比如韦伯非常有洞见地发现了中国人对投资土地异乎寻常的兴趣,在儒学背景下对官僚的选拔考核更多地依靠德行这一项要素并且还有对水利的修建对游牧的防御(长城等军事工程)等依靠官僚制施行的浩瀚工程。但是也提出了中国的政治不具中央集权特征这样可以称得上暴论的这样一种论点,我依稀记得在某门专业课上提到过,正是因为古代中国需要对抗自然灾害以及游牧民族的入侵,这些客观现实恰恰是中国中央集权化的现实逻辑。可能是对于中央集权的定义不同导致这样的结果。总的来说韦伯深厚的学识积累还是很令人钦佩的。另外一点就是,我记得韦伯正是科层制的创立人,而科层制恰恰又是他所提到官僚制型支配的核心特征,而我在书中看到的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法官最好就像机器,从上面投入案件资料与费用,他就会从下面吐出判决,并且机械式地从法条中读出判决理由。”不知韦伯是不是从中预言了一番科层制对人的异化。
  最后是涂尔干的《自杀论》,作为实证主义研究的经典启发还是很大,首先开篇两章将自杀与个体心理与自然因素的关系撇清,进而将视角转入了整体的社会因素当中,并且将自杀的类型分为利己型利他性以及反常型自杀,涂尔干提出了一个十分出彩的因素——社会整合。利己型因素是由于社会整合程度较低,涂尔干提到了宗教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独居者比已婚者自杀率更高,是因为此类自杀者融入社会的程度较低,进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相反利他型自杀更多的是因为个人深入融入到社会中,正如早期社会中当社会成员年老时不能继续为集体贡献反而成为累赘时会选择自杀。相同的我倒是想到日本封建时代存在的一种自杀文化,可能正是因为资源匮乏的延续,以至于后来会发展出一种极端的切腹,这种相对而言非常痛苦的自杀行为甚至一种可以说是畸形的文化符号了。作为实证主义的开山之作,不仅确实意义重大,而且还带来十分厚重的“年代感”,较为粗糙的数据分析手段在现在看来其实比较的单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涂尔干总结的理论——社会整合对自杀的影响,我曾经看过一道考题问的是如何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率的提升。如果从自杀论的思路来看,我认为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实际上是城市与乡村文化的碰撞导致的整合程度下降(但是长远来看整合程度会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程度可能会降低进而导致自杀现象频率上升。当然了,这种但从社会整合的角度而言可能确实感觉单薄了些,所以我印象中还有从社会角色的变化,以及相对剥夺感的角度出发去分析现象的。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也为理论提出了发展的要求。
[ 此贴被zyz在2022-09-05 23:29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06-28 10:1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6211(s) query 3, Time now is:11-23 15:0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