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申冬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24.10.26)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申冬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4-06-04
最后登录:2024-11-01

 李申冬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24.10.26)

【书单】
    《规训与惩罚》
    《疯癫与文明》
    《支配社会学》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锻炼与作息】
    锻炼方面:我自从加入读书会以来逐渐养成了锻炼的习惯,特别在跑步方面,无论是配速还是距离都让我很有成就感,群体运动的氛围也督促着我完成每天锻炼的任务,此外我也在尝试力量训练,争取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作息方面:作息比较规律,三位室友都是读书会的成员,大家会一起去大活看书,对我的作息也是一种监督,特别是自己晚上想早点回去休息时,看到室友都在看书,也会和集体保持一致。
【读书感受】
    我这个月主要读的是福柯的书,有些晦涩难懂,但还是坚持读完了,让我深刻反思权力、知识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历史分析揭示了社会如何规训和控制“异类”,让我意识到现代社会对精神健康和非主流行为的态度仍存在偏见。福柯的观点促使我思考自我身份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张力,鼓励我以更加批判的眼光看待权力结构和个人自由。这种反思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包容性与多样性的重要性。
【状态自评】A
    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是一部对现代社会权力和知识关系的深刻剖析。书中,福柯通过对监狱制度、教育系统、军队等多个领域的考察,展示了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规训机制来控制个体和塑造社会行为。这一作品不仅提供了对权力运作的新视角,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个体身份和自由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来看,福柯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权力并不是单一的、集中在某个机构或个人手中的,而是一种遍布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网络。这种看法与传统的权力观念截然不同,后者通常将权力视为法律和暴力的直接体现。福柯认为,权力的运作往往是隐蔽的,且是通过各种规训、监控和规范来影响个体的行为。例如,在学校中,老师通过课堂纪律、考试制度等手段,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军队中,纪律和训练制度则强迫士兵遵循特定的行为模式,形成高度一致的群体。这种“微观权力”的分析让我们意识到,权力不仅存在于宏观的政治结构中,更是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从而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角色的定位。
    其次,从规训的历史演变来看,福柯详细回顾了惩罚方式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公开处刑到现代的监禁制度,这一变迁反映了社会对个体控制方式的根本变化。在古代,惩罚主要是通过肉体的痛苦来施加控制,意在震慑大众,维护社会秩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惩罚方式逐渐转向更隐蔽的心理和行为的规训。福柯使用“规训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这一现象,强调了现代社会在控制个体时所采用的细致入微的手段。
    他指出,现代社会通过监狱、学校、医院等机构对个体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管理。这些机构不仅是控制的工具,更是知识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各种规范和标准,塑造了个体的身份和行为。这一过程促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社会的规范,形成了“自我规训”的机制。个体不仅成为社会控制的对象,还在规训过程中主动接受并内化这些规范,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福柯在本书中提到“全景敞视主义”概念,其灵感来自于边沁的圆形监狱:一个形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圆形监狱,中间设有一个瞭望塔,由于特殊的光学设计导致处在塔顶的监视者能够看到周围所有监狱中罪犯的动向,而处在监狱中的罪犯却并不知道是否有人在监视着他们,这种单向的权力会使得罪犯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处在被监视的状态,于是在日复一日中审视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规范,实现自身对自身的规训,即使中心的瞭望塔上空无一人。
    最后,《规训与惩罚》不仅仅是对现代社会权力结构的分析,更是一种对个体自由和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福柯挑战了传统的自由观念,提出在规训与控制的环境中,个体的自由往往是相对的。他促使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真正拥有自由,还是被各种规训机制所限制。这部作品引发了我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意识地遵循社会的规范与标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福柯的观点让我意识到,理解权力的运作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生活的方向。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我们能够识别那些不自觉的规训,从而探索出一条更为真实的自我表达之路。
    总体而言,《规训与惩罚》不仅在理论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解现代社会中的权力与个体的关系,还在实践中激励我们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福柯的深刻洞察使我们意识到,现代社会的规训机制无处不在,而个体的自由与自我认同,则需要在对抗这些规训中重新建构。通过深入阅读福柯的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探索更为多元和自由的生存方式。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汇报,感谢各位!


【书单】
    《社会学的方法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原理》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学术与政治》
【锻炼与作息】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锻炼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我的作息和锻炼没有完全做到一丝不苟,但我尽力保持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与同学们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活动不仅让我的身体得到锻炼,也对我的阅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读书感受】
    《社会学的方法准则》: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社会学研究需要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方法之上。涂尔干对社会事实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的论述,使我更加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宗教生活的基本原理》:涂尔干对宗教的分析让我明白,宗教不仅是一种个人信仰,更是社会团结的纽带。宗教在维系社会秩序和提供集体认同感方面的作用,使我对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社会分工论》:在这本书中,涂尔干探讨了劳动分工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理论。这让我理解到,社会的复杂化需要通过分工和合作来实现高效运作。
    《自杀论》:涂尔干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深远影响。这本书让我对社会结构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学术与政治》:韦伯对学术研究与政治活动之间关系的探讨,让我思考了学术中立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这对我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参与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状态自评】B
    爱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被誉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整合、社会分工、宗教道德与社会秩序等领域。在本次汇报中,我将结合涂尔干著作的法国时代背景,从学科发展中的方法原则、社会秩序中的分工、世俗化中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中自杀率等四个方面探讨其著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从学科发展中方法原则的角度看,19世纪末的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尚在起步阶段,存在着理论体系混乱,研究方法不规范的问题。涂尔干的《社会学的方法准则》通过建立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论,推动了社会学学科的体系化和成熟化,一种思想之所以有生命力,并不是因为它能够通盘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为后人铺设了各种活生生的问题,为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涂尔干独创性地提出“社会事实”的概念,即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社会现象。这些社会事实包括法律、习俗、道德规范等,它们对个体行为具有约束力。涂尔干的这一观点强调了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反映了他对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深刻理解。此外,涂尔干在书中还详细规定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规范,包括对社会事实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他主张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合。这一方法论规范不仅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框架,也帮助社会学界建立了科学研究的标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社会学在引进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吸收、学习、批判和改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学界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照搬西方社会学理论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独特问题和挑战。在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涂尔干的理论帮助中国社会学界树立了科学研究的规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严格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从社会秩序中的分工角度看,19世纪的法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与社会动荡,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运动,各方政治势力在彷徨中粉墨登场又转瞬即其,动荡深刻影响了法国社会的社会与政治结构。涂尔干所处的时代正是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期,如何重构社会秩序与维持社会稳定是时代交给学者们的议题。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探讨了社会如何通过劳动的分工来维持秩序和团结。他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类型的社会团结方式,前者主要存在于传统社会,依靠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以成员之间的同质性为基础;后者则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建立在成员的异质性之上,依赖于劳动分工带来的相互依赖关系。此外,涂尔干也讨论了三种反常的分工,异常分工出现于社会急剧变化时,社会规范失效,个人迷失方向;强制性分工导致不公平,个人无法发挥潜力;病态分工则因过度复杂化导致各部分失去协调。
    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信息化我们的社会更加复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推进了浩浩荡荡的城市化,一方面,如何从传统的机械团结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中国的城乡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分工理论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有之路。
    第三,从世俗化中宗教问题的角度看,代表世俗权力的国家和代表宗教权力的教会之间保持着紧张的关系,法国自启蒙时代以来就有强烈的世俗化趋势,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的反教权主义情绪,法国在1905通过《政教分离法》更是由政教合一到世俗化进程的里程碑。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探索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功能。宗教不仅仅是神灵的信仰,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团结角色。涂尔干认为,宗教通过神圣与世俗的划分,将社会中的不同要素连接起来,增强了群体凝聚力。尤其是在原始社会,宗教信仰不仅是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他认为,宗教仪式不仅是对神圣的敬拜,也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和社会规范的体现。在原始社会,通过仪式,社会成员重新确认了公共的信仰和价值观,巩固了社会规范。这些仪式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帮助个体觉知到自己作为群体一员的身份,并强化了社会共同体的意识。而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科学和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高度世俗化的社会中,宗教依然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例如宗教仍然在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服务和道德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社会习俗和个人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宗教的力量不占据行政权力的主导地位,而是以下沉的形式争夺基层社会的话语权,而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趋势使得许多人对传统宗教的信仰减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行为的完全消失。相反,宗教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年轻人拜佛烧香但不信神,正是这种世俗化背景下宗教行为变迁的一种体现。他们更加注重宗教行为的仪式和文化意义,即背后的社会力量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和文化归属感,而非宗教教义本身。
    第四,从社会问题中自杀率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后,19世纪的法国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传统的社会关系纽带受到挑战,社会结构急剧嬗变。导致诸如犯罪、贫困和失业等一系列问题。
  《自杀论》是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深入研究,他将自杀视为一种社会事实,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自杀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涂尔干提出自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和宿命型。通过《自杀论》,涂尔干展示了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深远影响。他的分析揭示了社会整合度对自杀率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既科学又富有洞察力。涂尔干的方法论和他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杀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而不仅仅是个体心理问题。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包括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家庭结构变化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失范型自杀的增加。涂尔干的理论可以帮助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自杀风险。通过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提升社区凝聚力,可以减缓社会变迁带来的压力,降低自杀率。
综上所述,涂尔干不仅通过对社会分工、宗教、社会问题与自杀率的深刻分析,为社会学这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更通过提出“社会事实”概念和制定科学研究方法,揭示了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深远影响。尽管时代变迁,涂尔干的理论依然充满生命力,指导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现象。他的思想如同灯塔,照亮了社会学发展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者探索未知。通过深入探讨涂尔干的著作,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智慧和洞见,更能以更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应对当代社会的各种挑战。涂尔干的学术遗产,无疑将继续在社会学的天空中闪耀。
    行文至此,我在知行读书会的暑期集体读书即将抵达尾声。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我常需借助互联网工具了解背景知识。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可达每秒10兆以上,而人类通过教育传递知识的速度却仅为每秒10比特。回望社会学的发展史,这样的连接宛如用一根细丝拉动知识的车轮,在漫长的日夜里不断前进,越过塞纳河畔的涂尔干,越过芝加哥学派的兴起,越过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我们也愿以真知灼见贡献社会。无论力量大小,或深或浅,唤醒或改变,总会雁过留声。希望这些努力在未来能“惊扰”一池春水,就如同今日在读书会一样,让我在求学的旅程中不再孤单。通过这样的集体学习和探讨,我们不仅传承了社会学的智慧,更在交流中找到了同道之人,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社会的关怀,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定和温暖。
【书单】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街角社会》
《权力精英》
《自杀论》
《规训与惩罚》
【读书汇报】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马克斯韦伯作为社会释义范式的代表人物之一,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从宏观的,人文主义的视角认识社会的路径,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则是社会释义范式的经典著作,它站在卡尔马克思唯物主义相对的角度,论述了精神力量如何影响和作用到社会现实。这本书是我接触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本著作,初读是便已被其中深刻的见解所折服,如今步入研究生阶段在同伙伴们的交流下有了全新的见解。本文将从主要内容,方法论,局限性和个人感悟等四个角度来浅谈我对本书的薄见。
    首先,就本书的主要内容而言,韦伯在论述一种精神力量是如何作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他认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亲和性”,身处西欧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代,韦伯敏锐地捕捉到在他所处地社会环境中经济的发展同宗教之间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内在联系。以加尔文的“选民论”为例,该论调认为上帝在人间会挑选他的选民进入天堂,选民从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名单是秘而不宣的,但是有一定的暗示性的,即上帝的选民在世俗生产中会得到上帝保佑,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样一来,从事世俗生产并盈利成为了荣耀神的行为,促使人们形成了“天职”观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且系统性地从事世俗职业劳动在宗教上被视为是最高的禁欲手段,而这种通过禁欲所积累的资本往往会继续投入社会在生产之中,即投资,便形成了入世禁欲主义精神。相比同时代的中国,在世俗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商人往往不会选择将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选择偏安一隅,回到家乡置办田产,大修宅邸,以博得一个耕读世家的美名好让后代通过科举进入官僚体系。因此,资本主义精神内涵就在于:将工作奉为天职系统且有理性地追求合法利益的心态,造就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动力。正如韦伯书中所言:“在近代的企业里,资本家与企业经营者、连同熟练的上层劳动阶级,特别是在技术上或商业上受过较高教育的训练者,全部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基督新教色彩。”
    其次,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并不是说宗教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宗教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更倾向于“亲和性”,可以说是宗教所产生的某种精神特质,在对这个社会产生着影响。本书展现了韦伯方法论中的“或然性因果”。不同于自然科学实验中的一因一果,多因一果等明确可计算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是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的,因而有学者就认为:“我们无法研究结果的原因,只能研究原因的结果。”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在于探寻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但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又导致真正的因果关系很难被发现,现实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一种多因导致多果的多元因果性。伪相关、表面上的时间顺序、忽略变量偏误和抽样选择性偏误等都会阻碍我们探寻之路。因此,韦伯自己也承认,并不是精神力量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是或然性的,也就是说新教伦理的出现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伦理既非经济发展的唯一决定基础,也不是被其决定的唯一产物
    再次,本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体现在预测性和解释范围上。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像他所预测的那般美好。随着时代的发展,像富兰克林式的秉承入世禁欲主义精神的资本家越来越少,宗伦理的约束力不断减弱,资本主义张开了血腥的獠牙。资本家一边贪婪地剥削劳动者地剩余价值,一边穷奢极欲,将自身地利益同社会大众牢牢地绑定在一起,财富汇集于上层而风险却分配给普通大众,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欧美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优势地位一边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边给将战争、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风险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使得风险成为全球性的风险。另一方面,韦伯的理论在西欧以外地区解释力略有不足。西欧在机械印刷技术普及后,廉价的纸张流入寻常人家,这使得欧洲的识字率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间接地促进了宗教思想的传播,从而扩大了宗教思想的影响力,这造就了西欧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现象。此外,尽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但并非所有地区都受到宗教力量的主导,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社会的主导力量都是作为世俗力量的皇权,宗教仅仅作为行政权力的补充起到社会整合的作用,这是中国独特的一面,因此不能够简单地把韦伯的理论直接套用到中国社会实际中,需要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发展具有本土性的理论体系。
    最后,从一名社会学的学生角度来看,这本书开拓了我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在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深深地融入到教学之中,而作为教育体制中所谓的“胜利者”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在认识理解社会现实中理所当然地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从经济基础来分析上层建筑。然而社会学是一门倡导综合视角来认识社会的学科,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自然主义还是人文主义都能得到深刻且截然不同的见解。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在于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被研究的客体,在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掺杂了先前的思维定势,阻碍着我们追寻因果关系的本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正如阿波罗神殿千年不变的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只有认识到自身的片面,才能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分析社会现象,走向更为广阔的田野。

《街角社会》读后感

    《街角社会》讲述的是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在美国意大利移民的贫民区所开展的实地调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怀特使用参与观察法,将自己充分地融入到被观察的研究对象中,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成为了被研究群体中的一份子。在本书的观察记录和访谈中我们既看到了集贫困、犯罪、腐败等病灶于一身的问题社会区,又能了解到浪潮之下存在着维持其正常运行的高整合度且有组织的社会结构。本书以对非正式群体“诺顿帮”的研究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实地研究的具体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可以说是一本实地研究的教科书。本文将结合书中内容,浅谈我对实地研究的理解。
    首先,进入实地需要技巧。研究者作为一个“局外人”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能够参与到被研究的环境中,问题的可能是内因或者外因。一方面,从研究者内在心理状态来看,进入实地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研究者要克服心理障碍,逐渐地适应实地环境;另一方面,从研究者所处的外部条件来看,进入实地要取得关键人物的支持,例如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当地的文教馆认识了作为街头帮派领袖人物的多克,在这样一位地头蛇的引荐下,作者很快就被被研究群体所接纳,融入进了实地群体。此外,在融入被调查群体生活的同时,也要抽离出来,敏锐地观察和收集实地研究的重要资料,时刻谨记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和任务。不能因为长时间的接触而导致自己在研究中偏向某一方,既要“打成一片”,也要“置身事外”。
    其次,在实地中正确地对待价值中立性。为了避免主观价值判断所产生的偏见,在社会研究中往往要求研究者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以增加研究的客观性,然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研究者在深度参与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研究对象产生情感互动,以至于在落笔时有所偏爱,这份情感互动也会影响到被研究者,反而不利于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只有深入才能够理解地更加充分,但越深入就越无法保持客观,折射出的是社会研究中的困境:研究者一方面作为研究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被研究的客体中的一员。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其中既包含了研究主体所要求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中立性,又包含了研究客体之间主观的情感态度。事实上,主观的情感也并非洪水猛兽,现实中也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中立,早在选题开始之前,社会研究者或许早已根据以往的库存知识为自己的研究赋予了使命感。类似于怀特研究的科纳维尔社区,《跨越边界的社区》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北京的“浙江村”,是一个集野蛮生长和自发性秩序于一体的非主流社区,很难说同样作为温州人的研究者在实地的过程中没有夹带个人的主观情感,但至少主观情感的存在并没有妨碍其客观中立性的表达,甚至成为其完成研究的精神推动力。因此,研究者所需要处理的是二者之间的“拉扯感”,在力求客观中立的同时,也要感同身受,理解被研究者的境遇,展现社会研究具有温度的一面。
    再次,要妥善地处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反思到自己曾经违背研究伦理的行为:他为了得到被研究者的信任主动地参与并干涉事件发展,最终致使群体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研究者为了推动调查的进程引导被研究者表达自身的观点,这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借助自己的优势地位和对于被研究群体的了解以达到控制被研究者的目的,甚至做出伤害他们的行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此外,怀特也认为《街角社会》的完成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中需要去权衡研究者的发表权和被研究者的隐私权之间微妙的界限,一方面,书中的大部分资料由被研究者提供,再由作者进行整理,当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如何分配?另一方面,即使对研究中所有的信息进行了隐私处理,被研究者及其群体看到这本书时也能够轻易的识别出来,作者轻描淡写地将人物的境遇置于笔下,又是否会对被研究者的名誉和个人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想清楚这些研究伦理问题,或许会对我今后开展的社会研究有所启发。
    最后,《街角社会》用通俗的语言,朴素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故事,却为未来的社会研究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典范。在作者细腻、真诚的笔下,一幅描绘街角世俗生活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时间的冲刷下过往的恩怨纠葛、尔虞我诈早已隐入尘烟,借助作者的眼睛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不同社会地位角色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阅读经典的意义,也只有经典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为我们带来启迪。
【书单】
《在野之学》

【读书汇报】
    《在野之学》是由贺雪峰教授所著,集中反映“华中乡土派”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方法和学生培养的社会学著作。本书从农村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于丰富生动的田野调查与中国实际情况,向社会学界展现了不同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光景。书中主张通过“饱和经验法”锤炼“经验质感”,建立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在方法上采取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大循环”,同时还对社会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作出思考。本书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尤其是关于“经验质感”的部分令我感触颇多。下文中,我将从本土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个角度浅谈我对“经验质感”的理解。
    首先,锤炼经验质感必须立足于本土。一方面,社会学作为西方的舶来品,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霸权主义的影响,学术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在福柯看来,话语就意味着权力,西方社会由于经济科技上的领先地位,早早地制定好了游戏规则,用傲慢的态度在学术上制造了一系列极具“东方主义”色彩的景观。我们不能够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问题空谈学术,这样只会掉入西方霸权精心编织的陷阱中,让中国社会学变成没有社会的社会学,使理论无落实到实践中。另一方面,本土性的经验意味着充分尊重事物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大国,各个不同区域尤其是农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差异展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贺老师在他的著作《南北中国》中就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村庄: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和中部分散型村庄。由此可见,在中国尚且不能构建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式来分析农村问题,就更不必说从西方学术理论到实践又回到实践的“小循环”了。因此,经验的价值在于他是本土的,本土性意味着不被外界掌控的同时展现出独特理论生命力,它不是谄媚学术权威的表演,而是深入土地的耕耘。
    其次,经验质感对于社会研究是必要的。一方面,社会研究存在主客体矛盾。马克思的实践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于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的客体,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往往会阻碍正确认识的获得。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用自己的库存知识去解释周围的现象,总存在片面之处。在实地研究中,只有通过“饱和经验法”广泛地接触到海量地经验事实地过程中,锤炼“经验质感”,然后才能反过来认识客观世界,超越主客体矛盾的桎梏。“经验质感”不是一种“俺寻思”式的先入为主的傲慢,而是在充分发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经由实践训练出来的研究技艺。当然,饱和的经验并非全知全能,它会出现错误,但就如书中所言:深刻的错误的背面是深刻的正确,肤浅的正确永远都是肤浅。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把社会的某一部分作为“切片”单独研究。这意味着研究者不但需要深入实地,还需要把握不同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把自己“嵌入”进实地,受到来自嵌入对象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拿作者所驳斥的应星教授举例,他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把农民上访看作为双轨政治中的博弈,试图把上访背后的机制凝练为一种理想类型,而实际上上访这一行为在不同时空都有其异质性,应当把这一行为看作是社会整体运作的结果,而非可以单独拎出来解释的问题。
    最后,锤炼经验质感是切实可行的。本书提出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经一专”。一是经典阅读,即“饱和阅读”通过体系化地阅读经典不断内化形成社会科学思维,掌握丰富的概念与方法工具,在阅读的过程中,“组织化”的阅读无疑是最具效益的路径,在阅读动力的持续性、阅读内容的系统性和阅读过程的立体性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用齐美尔的话来说,“社会不是简单个人的组合,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通过集体阅读产生的互动,大家相互搭建起共同的理论框架,彼此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经验调查,从理论的天空到实践的大地有着很远的距离,只有真正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才能将抽象的理论落到实处,被实践所检验。三是专业化,对事件中各种特定机制进行专业化研究。在实际操作上,通过集体读书和集体调研,饱和经验和正向学习法,系统化地培养学生对经验的悟性。
    综上所述,经验质感是立足于本土、重要的、能够通过实践训练的对于经验的悟性,对于研究生期间理解社会现象,开展学术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组织化的阅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先导。《在野之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意义的著作,对于我来说它像是研究生阶段的邀请函,在本科期间的学习中我粗浅地了解了社会学理论的体系,走马灯式地阅读专业书籍,尚未有一套方法论指导。通过阅读这本书,一方面使得我能够调动自身学习过的知识,深化自己对于专业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书中的方法论能够直接为我所用,让我对未来读研生活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来说就更应该深深地根植于本土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在“野”之学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此贴被李申冬在2024-11-01 17:03重新编辑 ]
Posted: 2024-06-04 18:49 | [楼 主]
赵珂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23-05-07
最后登录:2024-11-03

 

很有自己的思考!
Posted: 2024-08-05 17:50 | 1 楼
杜楠楠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9-17
最后登录:2024-10-31

 

很有自己的思考!
Posted: 2024-10-28 16:10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01866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4 08:3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