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田鑫 读书感想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田鑫 读书感想

8.31-9.16读书感想
【书目】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规训与惩罚》
《疯癫与文明》
《现代性的后果》
【作息】
七点十五起床,上午八点到十一点看书,下午两点半到五点看书,晚上八点到十点看书。其他时间安排休息和锻炼。
【锻炼】
锻炼内容主要是打羽毛球、散步、室内操。锻炼次数比较少。
【感受】这一个半月里,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与大家进行集体读书,也是我首次感受到集体读书。即使书读起来还是很难,在梳理框架、具体内容的理解、进行自己的思考和联想上都存在困难,但是当坐在读书室里与大家一起读书的时候,会被这种氛围压制想要玩手机的冲动,至少在表面上达到了读书的状态。在之后继续认真读书,希望能够在读了更多书、进行了更多思考的情况,在确保每个月至少5本书的情况下,对书有更多的理解,能够自己对框架进行较为完整的梳理,这也是我树立的新的读书目标。
《规训与惩罚》感想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先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来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惩罚具有一种社会功能,被视为一种政治策略,权力技术学也变成刑法体系人道化和对人的认识这两者的共同原则,灵魂进入刑事司法舞台以及一套“科学”知识进入法律实践是权力关系干预肉体的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摘自原书)
  这本书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血淋淋、后背发凉甚至是恶心想吐,作者最开始对公开性的表演性质的通过精心计算的间歇和连续的伤残来拖延死亡和加剧死亡的痛苦的惩罚描述,让人有着不适感。
  对于肉体的惩罚是第一阶段,也是作者认为最为低效野蛮的一种。通过技术来让被惩罚者感受到与其罪行相对应的痛苦,并公开的表演这种戏剧化的痛苦,这是低效且容易弄巧成拙的,而且暴力的惩罚似乎成为了一种示范,对于更多的暴力犯罪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司法定罪本身已经给犯罪者打上了否定的标记,受惩罚的确定性应该也能够阻止犯罪,但是这种惩罚的示范力却让惩罚机制发生改变,执行判决也是“司法羞于加予被判刑者的一个补充的羞辱”,被惩罚者是丢人的,而施加惩罚的人也并不光彩。国家机器在利用技术在公众面前惩罚犯人,一旦犯人承受住相应的痛苦惩罚或者刽子手在行刑时的失误都会让犯人逃脱并成为人人称赞的英雄人物,而司法正义也就成为了输家,赢家也可能是恶贯满盈的大罪犯。国家机器的权威也就荡然无存。
  18世纪,提出采用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这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也受到科学知识技术(eg精神病学)的影响,法律的对象不再是“有疼痛感觉的肉体”,而是对灵魂的惩罚。但这个灵魂并不是指“有神论”下的这种灵魂,在我的理解下更多的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剥夺,人的思想、意识的丧失成为行尸走肉。惩罚逐渐出现了对罪犯的评估、诊断、预测、矫正性裁决,司法也具有了复合性。更加注重对人的改造,其中也包涵了对人的生产力的更充分的利用。文中说,灵魂是肉体的监狱,权力的对象是被监控、训练和矫正着的,也发生在我们的家庭、学校、工厂、军营、监狱里。以监狱为例,被惩罚者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在进入之前存在问题,进入监狱后通过一系列的固定时间的作息和活动让其变成了一个“合格品”,一个有纪律性、有生产能力的人体。在这本书的视角下思考我们在义乌教育期间的那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就也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第三阶段,是福柯笔下规训的技术与目的达到高峰的一种状况,也是对人灵魂惩罚的广泛化与实际应用,即全景敞视主义。最初提出的是全景敞视监狱,达到完美的监视的几何设计,完全没有观察犯人的死角,犯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观察者看入眼中,但观察者却是不能被看到的,虽然建设这样一种理想型得监狱并不现实,但是当摄像头被发明后全景敞视主义却完全可以被应用于监狱之中。这种完全的无隐私与完全的隐私性,就让权力发挥了作用。被囚禁者只要知道自己被全方位的观察着,不管监控者是谁是何形态甚至是否真的在监控台上,权力都能自动的发挥作用。这种隐约的受到监督的感觉就在无时无刻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全景敞视主义的社会中,惩罚和规训不再只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对潜在犯罪者的震慑和警告,而是用来纠正、操纵和改造人的身体和灵魂,强化政治权力对人的控制和利用。
  惩罚不再仅仅是惩罚,惩罚变成了对人的操纵和规训,并且犯错与惩罚之间的强联系性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伦理、制度、主流意识形态这种话语,让那些随处可见、遍布角落的摄像头对我们形成了一种全景敞视主义。甚至惩罚不再广泛的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而是规训替代了惩罚来让权力发挥其作用,人也终于成为被规训的肉体,在监狱、学校、医院等许多地方,对于人的规训显现得淋漓尽致,而社会似乎就成了一个全景敞视监狱,遍布在每个地方甚至犄角旮旯的摄像头让政治权力监视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也就规训着人们的行为。
Posted: 2022-10-23 09:11 | [楼 主]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10.17-11.18读书感想
【阅读书目】
《儒教与道教》
《资本论》一二卷
【作息情况】
七点半起床,十二点之前睡觉,贯彻8107。其他时间安排休息及其他事情。
【运动情况】
锻炼次数较少,主要是在宿舍做肩颈的运动和拉伸。每次大概三四十分钟。一周三四次。
【自我评价】B,因为这个月有三门考试还有汇报、作业,加上感冒了一次,所以这个月读书状态相比上个月差一些。读《资本论》比较慢,刚开始读的那个上午三个多小时才读了2%,之后也是读的很慢,所以读的时候甚至觉得静不下来心,读不完很着急。读完第一本没整理思路,着急读下一本,思考不足。
【感想】
《儒教与道教》读书感想
宗教,在人类世界的最初构成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图像”,规定了世界的走向。宗教并不是社会支配阶层的社会状况的简单因变量,也不是其意识形态及其物质的或观念的利益状况的反映。而宗教伦理关乎人们自身的物质和精神调节的理性利益,而这也就推动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儒教是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的世俗理性主义的食俸禄阶层的等级伦理,这个等级伦理也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韦伯笔下的儒教是渗透进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之中的。
文化方面:
1.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信仰是对于祖先——虽然并不止于自己的祖先,但特别是对自己祖先的——神灵力量的信仰。上天是社会秩序的指导者,代表着良善的最高的权力,皇帝是承天恩宠的帝国祭司。宗族的卡理斯玛,是人们对死者的崇拜或害怕,英雄的卡理斯玛(大禹、岳飞),巫术性的卡理斯玛(针扎小人、看天象)。这些非人格力量都被超越个人的共同体视作崇拜对象,并且也是共同命运的决定者。鬼神也是非人格的力量,对于天意,不可窥探预测,对于鬼,人们只能驱赶或者镇压。
2.卡理斯玛只有经由一再显现的奇迹或英雄行径才能获得保证。所以,巫师或英雄就不能把自身和追随者陷于明显的失败之中。《万里归途》叛军内部是一种有着很强的宗教性的,宗教仪式,里面叛军首领和外交官的子弹赌命情节,外交官的最后一枪打下去没死,而叛军首领在那时候就明显了失去了声望。当时还讨论外交官是否会被叛军首领打死来挽回他的失败。。。事实上就是无论杀不杀外交官,首领已经败了,后来知道删减的一个片段就是二当家把首领杀了,大概就是一个新的卡理斯玛的出现。
3.士阶层地位也是由宫廷的占星者的尊贵角色演化而成。这些文书之士,能从仪式上了解此种重要的秩序(并且原先或许也是用占星的办法),并用来劝诫特定的政治当局。巫术性卡理斯玛。诸侯利用具有文字知识的人的“理性的经济政策与行政管理政策”来增强国力。秦国大一统后,诸侯不再竞争士人,转而士与其门徒此后竞争既有的官职,这种竞争就发展出了与现状相配合的学说,这就是儒教。两千年来,士阶层一直是统治阶层。世袭制是儒教精神的基本结构形式,功绩是当官的资格,只不过这种原则演化极慢,之后科举制出现。有无祖庙视官位的高低而定,非士阶层只有一个祖宗牌位,甚至城市神明的位置也是根据城市官员的品味而定。

经济方面:
1.货币制度:因为物以稀为贵,在不同的朝代甚至采用不同的固定金属作为货币,铜币、银币、直到金子的出现,不同的朝代对于金属货币的价值规定也是不同的,朝代更迭。固定金属的开采量随着技术的进步而突然暴增,低端的铸币技术让货币容易伪制,扰乱经济秩序,从而让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在官僚制度体系和国家收入俸禄化的情况下,支配者阶层是由很多特殊的不正当的利得机会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去维持原有的经济条件,成为“坐食者”。
2.租税制度:中国行政中的租税政策极度有利于城市居民,所牺牲的是广大农村地区(没有消费税及任何的动产税)宗族是纳税的单位,实物税,货币税
3.人口的增长:并未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也没有激发资本主义的形成。我们更毋宁说它是一种停滞的经济形态相结合的。

政治方面:
1.城市的结构:城市都是要塞和城堡,是诸侯的驻地,西方的城市是个“共同体”——在古代是祭祀的团体,在中世纪则为誓约兄弟团体,自我武装意义上的军人等级意义上的市民阶层。而中国的城市没有作为政治单位的城市的法人自治体,也缺乏一种在形式上受到保证的法律、一种理性的行政与司法。中国古代人们在起义时,目的大多时反对某一项规定或者撤回某个官,而不是去追求一种相对的、明文规定的、政治上的城市的自由。
2.官僚体系: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家产官僚制国家,国家是皇帝个人的家产、私产,俸禄制下的官员给他治理社会,靠俸禄豢养的这些不同层级的官员构成了庞大的行政网络。家产官僚制是个强国且持续成长的核心,也是这个大国形成的基础。中国官僚精神是与公共负担制度相关联的,而公共负担制度则随货币经济的变动而发展,也是极不稳定的。
州总督不在一地方任久职,也不能在家乡任职,官员对地方情况不了解,但又不能出错,因而几乎所有重要的行政措施,形式上是由州总督来制定,而实际上是由非在官方编制内的僚属所拟定的。取得官位付出昂贵的代价,当官后债务缠身,官员不得不在短暂的任期内敛财。而且士人当官往往离不开氏族的支持,为官后官员们必须给家族人行方便。官员们往往反对改革的,任何改革都会影响到官员的利益。
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各州省间是分离的,财政是分离的。任何行政上的中央化都严重地危害到州省官吏及其非官方党羽的俸禄,因此帝国中央行政化的理性化,以及统一的经济政策未能实现。
家族,而不是田地单位,才是征税单位。通行于氏族里的,是世袭克里斯马原则与民主原则二者的结合。“城市”就是官员所在的非自治地区;而“村落”则是无官员的自治地区。皇权不下县,基层自成体系。

总结:理念与理想并非总是物质环境的反应,它可以成为引发社会经济变迁的真正独立自发的动力。儒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地适应世界,是实用功利主义的,官僚的行政措施、权利的运行以及其他社会各阶层的日常行为,都被纳入到道德、礼仪和规则之中的,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服务的,而这些迷信传统、繁琐礼节、因循守旧的保守的行为方式甚至是成了生活的法则。在这种“传统”的文化境况下,中国自然也就没有西方那种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有那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本书的结论:儒教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反思:中间部分的内容整理的不全面,逻辑性也比较差。之后的话,还是读完之后及时写读书感想,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
Posted: 2022-11-19 16:51 | 1 楼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2022.11.19-2023.1.10
【阅读书目】
马克思与恩格斯
《中国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齐美尔
《货币哲学》
其他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格兰诺维特,茨威德伯格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
《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
《邹平市集之研究》杨庆堃
【作息情况】
绝大多数时间都能遵循8107的作息和读书安排,偶尔也会因为晚上睡得太晚而早起失败和偶尔会安排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耽误读书。
【运动情况】
每周至少运动三次,运动形式在校以拉伸为主,在家以健身操和跳绳为主,每次40分钟左右。
【自我评价】
A-(状态刚调整好就回家了,在家状态相比学校差一些,八点开始读书基本在家无法实现,但是会延长读书时间到晚上十一点多,基本上保证读书时间,感冒期间和生理期没有读书运动)

读书报告
本文源自《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中内容和个人感想
1.既定的每一种社会形式都是以阶级统治为结构的,而从一种阶级统治往下一种阶级统治的转型一定借助的是阶级斗争。资产阶级社会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资产阶级掌管着生产所需的机器、资源和市场,而无产阶级只能被束缚在机器旁如奴隶一般维持着甚至不如奴隶的生活水平。人与人之间是契约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明码标价的经济剥削。
2.“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助推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段提高,社会生产力最终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而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因此资本家凭借着资本所有权和对劳动者的支配权实现了对全部劳动产品的占有权。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无止境的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创造出了自身价值,它表现为工资的形式,而且创造出了比自身价值大得多的剩余价值。工人作为生产者,无论创造出了多少价值,他所得到的只是满足自己和家人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一部分价值量,是相当于自身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价值量。而资本增殖的内在动力则不断剥削工人,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等方式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生产出的商品必须被售卖才完成跳跃,资本家是卖者,无产阶级是买者,而工人的实际支付能力是有限的,只能买10份商品的买者却面对着急需完成跳跃的1000份商品,生产过剩危机也就产生。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不顾市场实际需求和实际支付能力,无限制的剥削无产阶级以致工资更低,即使有实际需求也没有支付能力,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产生。
3.在马克思看来,工人工资的多寡“取决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而且在这种斗争中,工人必然会处于下风。他们的工资水平只能是“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这只能让工人维持一种“‘普通人’即牲畜般的存在状态”。而资本家愿意付出能让工人维持自身生活的少量工资,并能让他们养家糊口,目的是让工人能够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让工人这个种族不至于绝灭,以便让资本家能够不断获取劳动力资源。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资本家对于资本的支配权对应的是工人阶级的“一无所有”,而这种支配权也就意味着资本家可以购买包括劳动在内的任何东西,并按其意愿进行支配。
资本主义杜会有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异化劳动有四个基本特征: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劳动产品就是一种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产物,本来应该属于工人,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主体本质力量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生产产品越多,他的本质力量被资本家所占有的就越多。这就导致了工人越发穷,他所生产的产品最后又被资本家拿走后转化资本,反过来统治他、奴役他,使他感受不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存在。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这个过程是从物的异化(异化前两个)向人的异化(后两个)逐渐过渡的框架结构和动态过程。劳动不再是一种自我确证和自我满足,相反,它成了人们的负担,是劳动者“自身的丧失”。因为,资本主义造成的分工的加剧,使得人们并不能从事适合他兴趣的活动,因而也就会失去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劳动为异化劳动所代替了。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开始采用大机器,但是,本应该是人支配的机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反过来开始支配人,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且,在异化了的劳动过程中,人们感觉不到自己作为人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异化劳动所能够满足也仅仅是自身最基本的动物性的欲望。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生活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因为动物和自身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其生命活动停止,它也就不复存在,它不会产生对自身的认识,更不可能形成关于自我的意识。人是异于动物的。人不但有生命活动,产生了意识,甚至把自身的生命活动当作意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就不仅仅是生命活动,而且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所以马克思说,“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但是,由于异化劳动,人们已经被降低为一种动物性存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对于人而言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因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当人与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时,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应有的那种创造性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都证明人自身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既然剥夺了劳动者的创造性,那就不仅仅剥夺了人对自身身体的控制,而且还剥夺了他们的主动性,剥夺了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能动性。所以,异化劳动让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甚至开始导致全面的异化。马克思最终推出了人与人的异化。因为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乐和生活乐趣。如果说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了,那么工人也必然与占有产品的人相异化。也就是说,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而且,根据异化劳动这个中介,工人最终与资本家形成了一种异化(对立)关系。因此,马克思提出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4.“一种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越是超出人们的自觉的控制,越是超出他们支配的范围,越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越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凡对统治阶级是好的,对整个社会也应该是好的,因为统治阶级把自己与整个社会等同起来了。所以文明时代越是向前进展,它就越是不得不给它所必然产生的坏事披上爱的外衣,不得不粉饰它们,或者否认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着三层结构,第一层:支配关系,表现为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交往的方式;第二层:经济基础,表现为劳动力价值(凝结为商品)的交换方式;第三层:上层建筑,表现为资产阶级法权的统治形式。社会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分,还存在着关系和权力的运作等等,这些动态的东西也在影响着社会的变动。
Posted: 2023-01-10 00:58 | 2 楼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2022.2.11-2023.3.16
【阅读书目】
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社会风格》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现代性的诊断》
《时尚的哲学》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
【作息情况】
基本遵循8107的作息和读书安排。有时候睡得比较晚,第二天会起的晚一些。
【运动情况】
每周至少运动三次,以拉伸和散步为主,每次50分钟左右。积极参加小组集体运动。
【自我评价】
B

齐美尔从文化、心理和美学的角度认识现代性。我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个体审美体验以及审美悲情与救赎三个基本方面来理解齐美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
日常生活的审美体现。即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研究对象。货币、性等本身富有现代意义的主题,和桥、门、椅子等变化无常又很普通的主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现代的日常生活形态是一种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形态,是一种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日常生活,所以齐美尔思考现代日常生活,将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视域引向日常生活,引向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来研究和审视他们身上的哲学意义。在研究方法上,齐美尔认为现代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的,个体对于现代日常生活的体验也是碎片化、偶然性的,同时,碎片化的、零散的、不经意的日常生活碎片就蕴含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哲学和思辨性,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体现就是齐美尔从琐碎的零乱的不经意间的日常生活碎片中来透视现实性的宏大主题的路径,而这也就意味着对日常生活的表达也是碎片化的,即齐美尔的碎片化叙事风格。
在对时尚的透视上,齐美尔举例,今天要买一件打算使用24年的家具,那肯定是遵照最新的时尚来买而不去考虑前两年的时尚,等过两年之后时尚本身的魅力就会促使人们像抛弃之前的家具一样抛弃现在的家具。而对于时尚的解读上,齐美尔则认为,时尚的魅力在于其广泛的、席卷一切的扩散性和其急剧的、彻底的短暂性,而其短暂性也与其虚假的持久有效性形成反差。时尚通过某种狭隘维系了一个特定的圈子,时尚是个体在这个圈子力有归属的原因,而是否归属于这个圈子又是因为其是否有着这个圈子的狭隘的特定的“时尚”。而时尚的魅力在于它通过一个社会圈子获得某种庄重性,这个社会圈子使其成员承担其相互模仿的义务,从而使其个体的所有责任(伦理责任和审美责任)得以减轻。时尚的魅力也同样在于一种可能性,即在这一界限内加强时尚因素的个人化特点,并且创造时尚因素的独特差异。在那些多重构成物中,社会的合目的性使相互对立的生活潮流获得同等程度的客观化,而时尚仅仅显示为那些多重构成物中的一个具体的、非常独特的构成物。
个体的审美体验。
齐美尔对现代日常生活现象和社会图景的把握,体现为个体瞬间的感觉。现代人动态和瞬间的生命感受,就是个体在面对现代生活的各方面变动和刺激下所带来的感受。而齐美尔对瞬间感受带来的现代性思考都会回归到现象最初,不对现象本身下结论,而只是论述现象从而为我们理解现代性提供一种思考。
齐美尔对爱情的论述,“在整个范畴意义中,恋爱对象并不先于爱情而存在,而是通过爱情而存在。由此可见,爱情以及恋人的整个姿态是完全统一的整体,是不能由其他存在着的因素所组合的。” 恋爱对象并非先于恋爱而存有,而是经由恋爱才出现,形成了一个全新范畴;恋爱者也不再是从前的我,而是一个全新的我。恋爱就这样因其主观内在性吞噬了其客体,它的出现不需要原因,爱一个对象不是因为爱对象的某个面向或属性,而是因为是他所以才爱(爱上帝不是因为上帝全知全能全善,而只是因为是上帝所以才爱),面向和属性反过来因为可归属于他所以才变得可爱。这样看来,爱是一种主观的心灵创造,但却创造出了一个不能被归类的客观对象和实际上与先前的自己截然不同的恋爱者。爱情一旦和目的论联系在一起,它和生活的关系则被倒转过来:本来自然生发的爱情可以使生命维持其继续绵延的能量,但倒转后,全部的生活都在耗费其能量以维续被单拎出来的、预置某个目的的爱情。
审美的悲情与救赎。
在齐美尔的“货币哲学”中,现代社会中货币已经从简单的“一般等价物”转身变作一切社会关系的“中介”,甚至成为衡量各种事物价值的标准,它在最大限度上促成个体向平均化和个性化两个极端的向度发展,引起了现代人宁愿牺牲梦想和内心平静不顾一切地狂热追捧,金钱成为现代社会的真神。
在现代社会中,以技术优势为代表的实用理性精神成为日常生活的主导力量,现代生活被扯裂成一块块的碎片,个体也随之碎片化。很自然的,个体为了逃避现代生活的纷乱与复杂,以及对超越现实动荡的追求,必然对艺术品产生热切的审美渴望。在西美尔的美学视野中,审美现代性在现代性内部对启蒙/社会现代性形成张力,目的是通过审美力量对日趋科层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救赎。审美的感性通过对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日常生活的解脱,同时也对现代人生存的意义给以解答。追求审美生存的可能性,呈现了现代人获得审美现代性“救赎”的种种可能。因此,现代个体的异化、现代文化的困境必须通过审美——艺术的方式获得解放,摒弃理性主义对主体意识的侵蚀。审美是让人内心独立和精神释放的最佳途径,人们希望在艺术观念中寻找到对破碎、零乱又痛苦不堪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解脱。然而,这种审美的渴求在齐美尔看来,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现代艺术以及艺术品本身也已经被实用理性和现实生活的碎片化大量侵蚀。“主观文化为客观文化所侵凌(最终可以还原为现代性的基本矛盾和困境),个体成为精神上最不幸的人,人们终于被遗忘在通往目的的桥梁上,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中,这是现代性的悲剧和遗憾。”而主观文化为客观文化所侵凌(最终可以还原为现代性的基本矛盾和困境),个体成为精神上最不幸的人,人们终于被遗忘在通往目的的桥梁上,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中,这是现代性的悲剧和遗憾。
Posted: 2023-03-23 18:54 | 3 楼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2023.3.17-2023.4.26读书感想
【阅读书目】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社会学的想象力》
《心灵、自我与社会》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在读
【作息情况】大多数时候晚上一点之前入睡,白天七点四十起床,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最近在改善作息,尽量更早休息。
【运动情况】室内锻炼、散步、拉伸为主。几乎每天都会散步拉伸。
【自我评价】A- 整体状态相比上个月有进步,但是也有一些琐事影响了读书的进度和状态。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
戈夫曼将社会互动的场景看作是剧班表演,剧班有着呈现表演的前台与准备表演常规程序的后台,有着表演者和观众。剧班的成员间不拘礼仪的,团结一致有着要共同保守的剧班的秘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不仅仅是表演与观看的关系,表演者与观众也维系着一种一致性,或者说是一种对立统一,表演者、观众以及局外人都在使用各种技术来避免破坏表演进行的事件发生,共同维持着表演,而剧班的总体目标就是维持其表演所建立的情景定义。
而戈夫曼的戏剧分析视角似乎更加适合用于一个相对静态封闭的社会互动环境之中,而当带着这个视角去看我们自己繁复的多重互动交叠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去理解戏剧理论呢?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们既充当着表演者也充当着观众,在表演的时候,我们期望在观众面前形成一种自己想让其形成的印象并作出预期的特定回应。而社会互动从来不是独角戏,我们与其他表演者共同维持着一场表演,也许自己的表演目的与其他表演者的表演目的有冲突,但是我们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或者说维持剧班作为整体的一致性,表演者依然必须共同将这场表演维持下去,在这种时候,剧班表演者必须要进行“共谋”,在协商与妥协退让中让表演能够顺利进行。有时我们会有目的有选择的以某种方式来表达自我,但是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群体或者社会地位的传统习惯要求我们以这种方式进行表达,而不是因为这种表达可能会唤起观众的特定印象。表演者与观众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更是一种互动的甚至是共谋的关系,为了能够让表演能够顺利的达成,表演者也会选择“乖巧”的观众,而观众也会去掌握“乖巧”的技术,也就是说,戏剧表演过程中,观众不可窥视表演者不愿被观众知晓的事情,以防表演的崩塌,而观众也要同等的去做好自己观众的事情,形成表演者试图达成的印象并给予其相应的反,所以也就戏剧表演过程中的“乖巧”的技术。当然,戏剧的表演并不仅仅依靠表演者和观众,也有既被排除在前台也被排除在后台的角色,即局外人。但是实际上,表演者、观众、局外人在其功能、拥有的信息、所进入的区域三者之间的一致很少会完美无缺。所以,就会出现一些不协调角色,比如告密者、托儿(捧场者)、监督人、探子、中间人(调解人,两个剧班双重的“托儿”)、“无足轻重的人”(仆人、儿童、老人、病人等)、服务专家(设计、修复形象)、训练专家(父母、老师)、密友、同行等。不拆台,则是对剧班表演的尊重。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陷入对于生活的怀疑,即既然社会互动都是演的,但又何谈真诚呢?又何谈自我呢?我们是否只是被社会生活裹挟着进行规范下的行为而不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呢?是否就是因为生活中太多的“表演”才让我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从而陷入到生活的无意义的怪圈里呢?在完成一个拍摄情景剧的小组作业和读完这本书之后,这种怀疑得到了一定的解答。回到这本书的名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就知道,实际上,社会互动与其形容成单纯的表演,不如说是在社会互动中的自我的选择。作为社会人,每个人既是观看表演的观众又是同在舞台上的表演者,如果超越具体情景来说,便是无数个小舞台共同组成全社会参与的现场直播。人们在表演中,在表演风格上“固化”,在表演技巧上“提升”,在表演心态上“异化”,在取悦别人、取悦观众中,完成自我的塑造,取悦别人本身便是取悦自己。每一在场的个体都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并真诚地同意其他在场人所表达的感想。这种“各演各的”凑成的和谐,是每个表演者都期待的一种乐观的理想,对于社会的平稳运行来说,和谐都不是必不可少的。但社会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内心的感想有所抑制、有所要求、有所期待的,社会和观众群体会基于“人设”审视每个表演者的表演,形成一种被某些群体或者全社会默默遵守的“潜规则”。而戈夫曼提供给我们的则是一种分析社会互动、看待社会生活的一种视角,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可以从较为细微的、非层次类别的角度去观察社会互动。
Posted: 2023-05-04 11:11 | 4 楼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2023.4.28-2023.6.7读书感想
【阅读书目】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布劳(上个月没读完)
《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
《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 科尔曼
【作息情况】大多数时候晚上一点之前入睡,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改善作息还需努力。
【运动情况】爬山,暴走,拉伸。
【自我评价】B- 这个月结课的汇报、作业和考试比较多,而且实习相关的事情占据我比较多的时间,状态不好。

《社会冲突的功能》读书感想
当我们谈到社会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混乱、争端,这本书里则将冲突看作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致伤害对方。在这里,冲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价值观、态度、信仰等非物质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稀有地位、权力、资源等物质性的因素,物质因素和非物质性因素可能会同时或者交替引起冲突。这本书中所关心的是“社会冲突增强特定社会关系或群体的适应性和调适能力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分析齐美尔的文献,以“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这一主题来论述冲突的正向功能。
作者将社会冲突的功能归结为四点。一是社会冲突对群体具有聚合功能。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社会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保持其与周围环境的区分从而加强对自身所在群体的认知和凝聚。二是社会冲突能够提供减缓压力的“安全阀”功能。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冲突才有可能发生,它是以某种互动关系为先决条件的。在社会系统中,社会冲突提供了人们排泄敌对和进攻性情绪的途径,或者提供了敌对性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从而转移了原本可能爆发的冲突。冲突可以充当释放敌意的出口,缓解对立双方的矛盾。社会系统可以提供排泄敌对情绪的制度,这种安全阀制度提供了敌对情绪的代替目标以及发泄的手段,但对替代目标释放情绪可能会产生新的冲突,由此作者提出社会冲突可以分为两类:“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区别在于对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因此,冲突可以为其他能实现目的的手段所取代;对非现实性冲突来说,是由对任何适宜的对象释放紧张状态所引起的,因此,冲突本身就是目的,冲突高于一切,无法用别的什么形式来替代。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阀制度只是减轻了社会系统发生变化的压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紧张和敌对关系。其三,冲突导致竞争对手们和整个社区对本已潜伏着的规范和规则的自觉意识。科塞承袭了齐美尔的观点,认为使对抗者结合的不是冲突本身,而是他们共享的价值准则,在一定的范围内,冲突又扮演了激发器的角色,激发新的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引发人们对现有制度的思考和对潜在规范的意识觉醒,来强化人们在社会参与中的规则。其四,冲突导致了社会的变迁,形成了社会平衡机制。科塞认为,如果冲突是确定对抗者利益双方相对实力的最有效手段,那么显然这种冲突就成了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因为只有发生在凭借武力、强行获取整个社会范围的法典和公认限度内可以支配的最好条件时,人们对资源的争夺才能停止。有时人们甚至会为了赢得对敌人的胜利而与有共同敌人的其他群体联合起来,由共同目标形成一种利益联盟。在一定意义上冲突使得权力的再估价成为可能,人们在冲突中获得了与自身实力相当的权力,从而建立起新的平衡机制。
在内群体的冲突方面,可以看出冲突对立在亲密关系中更为常见,冲突的强度与关系的紧密性是相联系的。即在内群体中,关系越紧密,冲突越激烈。然而,亲密关系中经常的冲突机会并不必然导致频繁的冲突,原因恰恰在于成员间的紧密性关系以及具有很强的感情上的相互依附(但冲突一旦发生,这种压抑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激化)。还因为只有在关系稳固的基础上,成员才敢于将敌对情绪表现出来,不怕这种行为会损害关系的稳定性,因此,冲突反而是关系稳定和牢固的标志。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整合和安定功能,多种冲突的存在可以互相抵消从而把社会体系整合起来,阻止社会由于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而崩溃。在外群体的冲突方面,与外部群体的冲突会增强内部的团聚力。与其他群体的冲突能动员群体成员的活力,进而增强群体的团结。冲突与团结的联系还表现在相对规模与成员参与度上。组织的规模越小,成员的参与程度越全面,每个人对意见不一的成员的容忍性就越低,异议者被迫退出群体,因此,内部难以团结起来,进而无法抵抗外部冲突。与之相反,相对规模越大,成员参与程度小,内部便可留有空间让成员释放“有限冲突”,因此加强了内部团结,成功抵抗外部压力。而为了维持和增强群体团结,持续的冲突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寻找“敌人”加强群体的整合,原因在于同一对立的情绪可以使得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行动。这个“敌人”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将成员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
当个人不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非个人的群体的方式进行利益竞争时,为了集体的利益,冲突会更加剧烈。冲突将之前无关系的对抗者联系起来,为制定新的规定和制度提供基础,原因在于有了冲突,才会有机会在旧的法律条约上思考应对新冲突的办法。同时,冲突将个人从孤立的状态中拉出来,建立起临时的联盟,这种联盟具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在实现共同目标后临时的联盟由于失去联系的“线”而解体;另一种则是在成员越来越亲密的情况下,不断衍生出更多的共同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坚定的联盟。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分析,作者提出冲突的功能是否是“积极的”在于社会结构的僵化程度,与冲突本身无关。当社会处于僵化、无弹性的状态下,没有空间留给冲突双方释放压力,因此,敌对情绪只能不断累积,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冲突爆发,这种累积起来的敌意就会导致社会朝着统一分裂的方向发展。而当社会结构具有一定弹性,避免制度化的社会结构,保留一定的空间令冲突可以不断的释放,这样有利于社会维持秩序,减少冲突爆发对社会结构的冲击。由此可见,冲突作为个人与群体间无法避免的行为,我们应该对冲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这种情绪提供可释放空间,可以有利于社会进一步发展。
Posted: 2023-06-13 21:10 | 5 楼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七月至九月进行实习
2023.9.21-2023.10.28读书感想
【阅读书目】
《男性统治》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
《关于电视》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上)
【作息情况】八点起床,十二点左右睡觉,中午会休息一个小时。
【运动情况】主要是暴走和跳绳,每周保证至少2次运动。
【自我评价】A读书投入度和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增加了。开题情况。

布迪厄讨论习性与生活风格的空间。不同阶级间存在着对立的结构。因为对立结构都与阶级间的生活条件客观对立的空间是同源的,所以对立结构之间是完全同源的,而习性的发生模式也就是通过这种对立结构的简单平移而被用于不同的实践领域之中。(资本和总量的结构)

习性是由不同阶级的不同的客观生活条件和其生活条件在总体结构中的位置来影响形成的。区域差异;农民工vs白领;而习性又影响着不同阶级阶层间的行动生成模式系统,以及他们的认识和评价模式系统。认识和评价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个人趣味的,而在阶级的行动生成模式系统和认识评价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就具有了阶级特点,也就是形成了阶级的生活风格,即集体趣味。生活风格就是趣味偏好的统一整体。集体趣味本身也对阶级间的对立有一种强化作用。分类系统让人们热爱在客观条件的空间结构中被分配系统所实际给予的和在分类系统中被合法的规定的属性。

生活的风格化意味着,实践的形式优先于功能,而行动的功能性是被否认的。在中高阶层(教授、企业家、自由职业者、管理者和职员)和工农阶层(工人、农民)间在消费等多个领域上的趣味偏好的差异,根源于奢侈趣味(自由趣味)和必然趣味间的对立。从消费结构上来说,在食品、文化、展示自我和外表的消费在不同阶级间比例差异明显,饮食的选择也被作为被归并的文化和物化的等级,人通过衣着来为自己下定义,消费结构的趣味差异也逐渐将身体成为等级的客观化。身体成为了符号的持有者,也是符号的生产者,而符合系统与身体所在的社会位置是同源的。

身体被异化,人们对于身体的体验占据着被客观化的身体。胖女孩、穿着不“时尚”的人会在窘迫不安中看待自己的身体,而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也在他们时尚的妆容、色彩剪裁合适的穿着和经过了形体锻炼的身材的自如体验里,感受着自己的身体。身体成为一种社会权力和评价范畴的标准。上层阶级不会出现胖女孩,而下层阶级中因为生物基因而偶然出现的美貌和高大身材反而会被认为是对等级的威胁。

与资产阶级的生活风格化对立的是民众阶级的放纵的随意。他们不注重形式,不在意行动的节奏、顺序、严格的规矩和内外的区分,家庭生活成为自由的唯一庇护所。资产阶级所注重的形式化作为一种温和的、看不见的、不直接的审查,规训着资产阶级的生活。正如文中所说的“行动者只要投入到其习性的倾向中,通过习性的方式重拾行动固有的意图,并找到完整的自己,就能找到自己的同类”。而这种民众阶级的现实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形式化(审美否认)生活风格的对立,就成为了一切关于实践的唯美观和一切美学的根源。形式化的生活风格通过对形式赋予优先权来掩盖对功能的关注,否认社会世界和社会关系的真实性。

男性统治中,男性致力于统治公共空间和权力场,而女性则致力于象征财产的经济逻辑永久存在的私人空间(家务、附庸)或者象征生产的空间(新闻、艺术),也就是说性别的社会分工被纳入到了社会等级的客观性中,这种习性的稳定性进一步促进了劳动性别区分结构的稳定性,女性以统治的范畴来看待自身的,习惯于自身的附庸地位,也就促进了男女之间统治关系结构的永久性。
语言也具有区分的价值。在《言语意味着什么》中,构建语言的一体化是各种语言支配关系的建立条件,官方语言的形成也是与君主国家的建构一同发展起来。标准化的语言是一种被规范化了的产物,通过词典的编纂和教育制度对标准化语言的合法化和强加,合法语言产生。与之对立的,土语和方言,就成为了难以理解的语言,非正式的、上不得台面的语言,代表着与具有阶级性的普通人的污浊,而相比之下,合法语言更具有权威和说服力。而这种语言就发挥出了这种区分的作用。
Posted: 2023-12-12 19:47 | 6 楼
田笑非的猫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2-04-23
最后登录:2024-01-11

 

2023.10.19-2023.12.10读书感想
【阅读书目】
《区分》(中、下)
《实践感》
《世界的苦难》
【作息情况】作息总体规律,熬夜略多,早起有些困难。
【运动情况】前段时间以散步为主,一次5-9公里,大概走两个小时,后半个月身体不太舒服,而且要用电脑打字,所以主要在宿舍待着,运动量减少了。
【自我评价】B
总体读书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觉得很乏很累。这个月没有开启新的一位大家,继续读了布迪厄,下个月读吉登斯。

一、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布迪厄认为,实践是在场域、惯习、资本三者共同运转、相互影响下的产物。

场域被布迪厄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由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有社会行动者、团体机构、制度规则等社会构成因素存在的社会场合或领域,如经济场、新闻场等。场域是有结构的,其核心是社会构成因素间的关系。位置是主体在各种社会互动关系网络中的客观联结点,是主体进行主观思考和客观行为的出发点;位置的占据是由相应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决定;位置可随着资源的互换、社会关系的互动斗争而变动。构型强调场域的能动性,不同位置的主体的作用需要在场域中发挥,而场域自身也在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从而使场域有秩序。“场域的动力学原则在于其结构形式,特别根源于场域中相互面对的各种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鸿沟和不对称关系。”而社会资本就是场域的原动力,场域变化的原因是源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仅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权力,是对场域的支配力。“只有在与一个场域的关系中,一种资本才能得以存在并发挥作用。”场域是各种力量发挥作用的客观前提,资本的作用发挥也离不开特定的场域。

“习性的发生模式通过简单的转移而被用于不同的实践领域。”惯习是由不同阶级的不同的客观生活条件和其生活条件在总体结构中(资本的结构、资本总量、权力)的位置来影响形成的,是社会化了的主观性,是在场域中的实践中逐渐稳定下来也会变动的(例:古代的农民阶级和现代农民阶级,惯习的稳定性和差异性)。惯习的有限性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在于惯习一定要受到社会的限制,惯习是在特定的场域中被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社会制度或社会规定性要不断地内化到身体之中,成为惯习的内在规定性。因此,在社会同个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才能理解惯习,而惯习本身也是归并社会阶级划分的产物。布迪厄试图超越主观与客观,揭示社会现象学和社会物理学间的虚假对立,将人与社会视为一体两面,而惯习就是社会化了的个人。这种整合基于社会结构与人的心智结构具备同构性,即社会结构与人的心智结构互相塑造。人的心智结构天然具有一种分类倾向,这个同构性进入到政治、权力层面,就形成了人群的区分,从而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资本可积累、可转化、可自我增殖,资本相当于社会物理学中的能量,资本的排他性占有,也就是对社会能量的占有。布迪厄基本延续马克思对资本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扩展,资本有四种基本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经济资本可直接转化为货币,也可制度化为产权形式。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类型资本的根源,其他资本只有掩盖经济资本是其根源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作用。文化资本具有继承性传递的特点,这种继承性传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由此教育系统在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资本是权力资源,资本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文化市场中谋求利润,高等教育成为了形塑和复制社会分层的关键因素。文化资本以三种状态存在,一是身体化的状态,表现为言辞、礼仪、审美趣味等,这种文化资本是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进行传递继承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二是客观化的状态,表现为文化商品,如图书等,是文化资本的物质性媒介和客观化的印迹;三是制度化的状态,表现为社会对资格的认可,即学位证书、资格证书的颁发,高等教育机构本身也就扮演着社会文化资本站位的权威者的角色,有着最强的社会认同。社会资本是指行动主体借助一个社会互动关系网而积累起来的资源的总和。布迪厄在群体的成员资格的背景下讨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个持久的网络所带来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总和,这一网络由或多或少制度化的相互熟识关系构成,社会资本的实质就是群体以集体拥有的资本为其成员所提供的支持。行动主体的社会资本总量,取决于与其有联系的那些人的资本的总量。一个关系网络的存在,是行动者投资策略的产物,不断经营的结果,即社会网络通过建立或者再生产有用的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象征资本是一种不被看作资本的资本。象征资本的出现是其他资本有效使用的结果,从而掩饰了其他资本的自私自利的特点,从而产生了符号效应。

实践感即实践的逻辑。场域是实践的场所,同时场域中的社会构成因素间的互动斗争的原则,就是实践活动的逻辑。布迪厄谈论的实践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认为实践的逻辑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在一些实践活动中发现的共性。主体因为占据资本的差异,在场域中占据不同的位置,主体都有一种倾向,即维持目前的位置、朝更有利的位置发展、防止自己落入更不利的位置的倾向,从而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策略,也就是实践感。不同主体实践的逻辑是客观和主观共同的作用,主体的实践必然从其客观的位置、掌握的资本情况、整个场域的状态来定,由其惯习来定,即客观是对实践活动的“共通性”的承认,而其主观在于主体对这种行为选择的“合乎逻辑”的认同。(例:土地与婚姻策略。土地是家庭财产的源头,家庭财产的继承也与土地相关。对家庭政治权力的不对称的威胁的策略,拒绝男子高攀婚姻、独女的婚姻策略是与门当户对的次长子结婚即入赘,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象征暴力。堂亲妹妹近亲结婚,更倾向于与同宗族近亲结婚的真正原因是同宗族的惯习是一样的,而若近亲结婚的预选对象不再同一地域,惯习和实践的逻辑不同,那么近亲结婚也不再成为优选)。实践感是主体“由其生存条件灌输的潜在行为倾向,是一种社会地构成的本能,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人们把这种特殊经济形式的客观上可计算的要求当作义务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或感情地不可抗拒的呼唤,并付之于实施。”不同的实践逻辑引向了主体间的斗争,从而场域不断变动和调整自身,形成了构型(网络)及其界限。

二、再生产理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文化现象的增加,社会斗争的形式也更加隐蔽,即借助文化来让社会阶级进一步分层,而文化资本传递的隐蔽性和文化资本转化的象征性,让高等教育机构实际是促进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外皮反而被理解为一种实现阶层流动、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机制。《国家精英》一书就是布迪厄用其实践理论来分析法国教育系统,尝试回答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原理的著作,也是对《继承人》一书的更细化、更深入的继承发展。布迪厄做了一项关于学业体系造成区分的调查,发现高等教育场域内部存在着对立,即大门与小门间的对立。大门指的是所名牌大学,小门指的是普通大学。大门招收的是出生于支配阶层家庭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大门之前也需要参加严格的考核,大门毕业的学生的毕业前景是工业、商业、政府高级职能部门等,即使要跳槽也有便利条件;小门的学生大多出生于中层阶级,未来的职业前景多为是对其父辈职业的重复,即一些专业化较强的工作,无法转行。同时,大门的学生与小门的学生,除了学业表现得差异,在政治立场、文化活动、体育运动上也有着趣味的区分。同时,高等教育场域中,经济资本也发挥了其是其他资本根源的特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入学人数的增加(法国的教育民主化运动),布迪厄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发现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对立拉大了,原本地位相对落后的大学也通过一系列的竞争策列取得了更显著优势的地位,而原本地位偏上的大学有退步。调查发现原因是,学校的支持资本发身了变化。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让高等教育场域上的权力发生了变化。布迪厄描述了学业成分的再生产(官僚企业)和家族再生产(家族企业)的两种再生产方式,看似是家族企业向官僚企业的转变,但事实上,高等教育的重视是支配阶级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更为合法的方式来实现其社会地位再生的策略,真正在社会结构的变迁(或再生)上起作用的依然是资本的总量和资本的结构(即,经济资本占比越大,越占优势),文化资本的转化依赖于经济资本,高等教育机构的地位变迁也依赖于其背后的资本支持情况,更何况在个体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去实现阶级上升呢?法国中学生的教育学科也呈现出等级化的特征。出生贵族、有着更好的文化资本的家庭的学生,大多选择数学、哲学等被视为顶端学科,而若要学习这些学科,会有一些不被明说的要求(在预备班上的严苛训练);而出生中产及工人阶层家庭的学生则多选择地理等学科分类底层的学科,这种学科分类所呈现的等级体系对应的就是社会阶级等级体系。同时,老师们对于不同出生的“优秀”学生的评价不同,出生贵族名门多被评价“有天赋”,而出生普通家庭则多被评价为“勤奋”。同时,家庭对于学生在教育上的投入和期待也是不同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在学生教育上的投入(资本占比)最多,其次是上层家庭,主要通过惯习的习得(各类文化活动)来顺利进入预期(也可被认为理所应当的)学校,而下层阶级家庭则没有资本来让子女接受那些文化机构所希望有的文化素养,最终,教育通过学业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群体,实现了阶级区分,而学校教育就成为了支配阶层维持自己的支配性地位并实现再生产的中立性机构。总而言之,布迪厄对于法国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和实现教育的平等公平持悲观态度,这不仅仅是布迪厄对自身成长道路的情感体验,更是在调查中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根深蒂固(多本书中提到了同源性)的悲观,这也可见布迪厄思想的“结构”的特点。而不得不说的是,布迪厄忽视了个体在社会大潮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超脱能力在实现阶级上升的作用,即使这道社会结构已固化,且难以改变,但民主社会依然是社会大潮。正如布迪厄在《男性统治》中提到对性别统治关系改变的可能性,结构有其矛盾之处,而笼罩在大众视野之上的结构黑布,也总会因为其内在的矛盾之处而让阳光倾撒。
Posted: 2023-12-12 19:49 | 7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658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02:1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