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8.22-10.27
《共同体与社会》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心灵自我与社会》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戏剧、场景及隐喻》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礼物》
《社会冲突的功能》
《现代社会冲突》
《权力精英》
《有闲阶级论》
《白领》
《街角社会》
读书汇报1
阶层的社会现状与阶层固化
一、阶层的社会现状
首先以权力精英、白领、街角青年为三个阶层的代表,描述他们的社会现状。
(一)顶层权力精英
1.什么是权力精英
权力精英由这样一些人组成、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超越普通人所处的普通环境,也可以使他们做出具有重要后果的决定。这些人在关键位置上的存在使得他们的行为本身比最终的决策结果更具影响力。因为他们主宰现代社会的主要等级制度和组织结构。他们支配着大公司,操纵着国家机器并拥有各种特权,掌握军权,占据着社会结构的战略要津,所有这一切集中了他们所享有的权力、财富和声望的各种有效手段。
权力精英如何形成?有赖于(1)职业党派政治家滑落到权力中层;(2)至高无上的地方利益的半组织化的僵持导致立法功能衰落;(3)形成政治中立的文职人员的实质上的缺乏,与政治相关的智囊与行政技能的受托;(4)在不利于公众,甚至未经国会讨论的重大决策制定背后的越来越多的官方秘密。
2.三类权力精英的团结与一体化
在经济、政治和军事这三个领域的巅峰上,形成了一个由这些精英所组成的上层圈子。在经济的最上层,在公司富豪,是行政长官;在政治秩序的顶层,是政治领袖;在军事机构的顶端,是围绕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军方高层周围的身兼军职的政治精英。鉴于这三大领域彼此间的渗透融合,鉴于决策在结果上趋向于追求整体,三种权力的掌门人,军界领袖,企业行政长官,政治董事,倾向于齐心协力,共同组成美国的权力精英。由此,高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都要团结与强大。美国现代社会的顶层日益一体化,并常常进行看似随意的合作:在顶层,已出现了权力精英。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而不是整体美国公民的利益来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进行各种决策。三类精英(经济、政治、军事)是互相牵制和互相联结的。各领域之间利益相符,决策的结果是统一的。
3.权力结构的变化
美国权力结构的变化总体来说以政治、经济、军事秩序的相关位置的制度变迁而变迁,总体分为五个时代:第一个阶段,美国革命后的权力结构是以知识精英主导,直到19世纪上半期,各阶级整合,松散的集团已结合的非常紧密;再到美国内战,经济部门权力结构开始集中,经济是很有活力的,军界从属于政治和经济,而政治又受到资本家控制;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政治权力开始集中,政府干预经济,商业的力量还没被取代,但它受到了争夺与增补,成为权力结构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这一结构主要是由政治人物,而不是经济或军事的人运行;等到了二战,战争促使军事权力集中;最后,战后至今,权力精英的形式与意义只能在这三种结构趋势上达到一致时被理解:私人公司的军事资本主义,存在于一个削弱了的、包含着一个在观点和举止上已非常政治化的军界的形式民主体系内。因此,在这一结构的顶层,权力精英已被那些控制了主要生产方式和那些控制了新加强的暴力手段的人之间利益的一致所形塑。职业政治家的衰落和公司主管们及职业军界领袖的明确的政治指挥的兴起。真正的独立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技术完善的行政部门的缺席。
4.生活现状: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
上层阶级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就是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一是明显有闲,凡勃伦认为,“有闲”并不是懒惰或清静无为,而是指非生产性地消耗时间。这是因为,首先,有闲阶级认为生产工作是不值得去做的,对它抱轻视态度。其次,“有闲”能够证明一个人的金钱力量,可以让他安闲度日、衣食无忧。最后,有闲阶级之所以不愿意参加劳动,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和劳动阶级的心理不同。在习惯的道德标准支配下,他们把参加劳动看成有损体面的事情,因而只从事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脑力劳动,如学习礼仪、讲求修养等,同时认为享有一定程度的闲暇、避免生产性工作乃是社会地位和金钱的象征。二是明显消费。有闲阶级是和财产所有权同时出现的。在财产私有制出现以后,财产就成为证明人占有优势地位的依据,是人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基础,是人满足虚荣心与自尊心的必要手段,由此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占有商品的“竞赛”。也就是说,在私有产权制度下,金钱财富成为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因此有闲阶级在生活中处处显示金钱。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有闲阶级对日常用品的使用远远超过维持生活和保持健康所需求的数量,对钱财的消耗呈现出浪费性的消费,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明显消费”或“明显浪费”。然而,个人的奢侈消费是有限的,因此围绕有闲阶级出现了一批不从事生产活动的群体,如主妇、仆人和门客等,他们充当"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这个群体的存在不仅扩大了主人的社会荣誉,也更加凸显了有闲阶级的财富。随着攀比心理的增强,有些人甚至通过浪费来炫耀财富。这两种状态都与“浪费”相关,前者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后者是财物的浪费。因此,“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形成了“炫耀性消费”这个概念的基础。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远高于简单的生存需求,还表明消费品必须经过社会认可的文化标准。通过浪费和挥霍,他们证实着自己的社会地位,无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如参加礼仪活动),还是消费奢侈品(如居住在豪宅中),其最终目的是攀比财富和赢得声望。同时,有闲阶级也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观念传递给下层阶级,引领他们追逐金钱文化的风潮,并通过休闲、消费、礼仪等方式彰显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如米尔斯说权力中层的职业政治家们,使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炫耀,却永远无法满足他们的虚荣。
(二)中层白领
米尔斯就白领的含义、出现的原因、影响、人员构成、阶级属性、生活方式及其政治态度展开论述。首先什么是中产阶级?根据社会经济将发展情况,在收入、受教育、生活品质的统计指标上排在中间的那群人就是中产阶级。白领出现的原因?首先,两种中产阶级,一种是老式中产阶级,一种是新中产阶级,以小农场主、小企业主为代表的人群,构成了老式中产阶级的主体。他们拥有自己的财产和土地等生产资料,伴随着自由市场经济而来的,工农业生产和资本流动越来越集中。在大农场主、大企业家、大金融家面前,老式中产阶级的小农场、小作坊、小商铺、小企业等等,纷纷被兼并收购。他们不再拥有自己的产业,身份也就从小业主转变为了雇员。正是这种基本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一个崭新阶层的出现,米尔斯把这个崭新的阶层,称作新中产阶级,也就是白领。其次,随着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关心的问题已经从“如何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变成了“这么多的商品究竟应该怎样卖出去”,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在贸易、促销和广告等分配的环节发挥作用。随着分期、贷款等推销方式的普及,又促进了信贷的发展,金融业也被进一步刺激,于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白领岗位。同样的,政府也增加了许多行政事务,吸收了更多的人从事财产和人事的管理。最终就导致了大量白领的出现。从这一点出现的原因来看我们也可以分析出白领的构成活跃在销售、金融和行政等部门领域。以下就白领的所在阶级属性、生活方式和政治态度的特点来分析白领的社会现状。
1.工作僵化
韦伯认为科层制是社会组织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最合适的一种制度,认为科层制是现代工业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特征。科层制的发展使得世界成为一个人工操作系统,各种企业组织,为了提高效率,把内部的事物分割开来,使社会呈现一种层级接受形态,白领阶层置身于庞大体系中,扮演中间角色,为整个系统谋取不属于他个人的利益。无论来自什么阶级或阶层,都不得不服从科层制给他们规定的新地位。科层制的分工使白领处理单调、重复的工作,让他们很难了解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让工作只成为一个赚钱的工具。
2.生活异化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制度遮蔽了人性,人失去了人权力本身,变成了工作机器。大部分白领作为群体,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缺乏独立性,以从工作和他们自身疏离和异化出来为特征。他们的收入和工作方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所以中产阶级要从消费和闲暇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价值,他们效仿上流社会,非常在意生活是否舒适、有格调,自己的行为是否体面、有教养,被称之为小资品味。但这种热衷消费与攀比,这其实一种对自身地位的焦虑和恐慌。因异化造成的心理上的优郁与迷乱,代替了工作辛苦,行为表现狂乱而勿忙,对恐惧的反应是麻木的。
3.政治后卫
新兴的中产阶级并⾮⼀个同质性群体,其阶级形态、阶级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皆不相 同,因此难以形成像权力精英那样统⼀的政治⼒量。他们是一种飘浮不定的僵持、平衡的力量,并没有将底层与顶层联系起来,因此,也被称为“现代权⼒结构中的后卫⼒量”,政治后卫特征是同样美国政治异化即政治的官僚化与⼤众对政治的冷漠,美国⼈对政治的兴趣直接与物质⼒量的得失相关的⼀个结果。“因为他们没有公共的地位,他们的个人地位就决定着各人发展的方向,但是,作为个人,他们又不如道往何处去,因此,他们左右摇摆、犹豫、迷惘,观点游移不定,行动无目的性和连续性。他们也担忧和怀疑,但是和很多人一样,他们并没有担忧和怀疑的目标。他们在政治上也许很不稳定,但是又没有政治热情。他们是合唱队,既不敢开口,在掌声中又太歇斯底里。他们是后卫。在美国社会的政治市场上,新中产阶级随时准备出类自己;谁要是足够体面、足够强大,谁就可能否有它。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肯认真出个价钱。”
(三)底层街角青年
米尔斯说如果高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都要团结与强大,如果中间阶层不断增长着半组织化的僵化,底层又是什么形式,最广大的公众又是什么状况呢?在底层,大众社会正在出现。什么是大众社会?在大众社会里,表达意见的人要比倾听意见的人少得多,因为公众共同体变为从大众媒介接收印象的个体的抽象集合;流行的传播的组织形式使个体立刻回击或使其奏效很难、也不可能;意见的付诸实施由组织与掌握这类行动渠道的官方控制;大众没有任何权威,相反,权威机构渗入到大众中去,并尽量减少任何可能因讨论过程而形成的自治。简单来说,底层群众失去了权力,在政治上是支离破碎的,甚至很被动,力量不断被削弱,所以被米尔斯称为底层破碎化,无组织的社会。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我们以科纳维尔这个贫民区举例。街角青年和大学生有着不同的行为标准,彼此之间互不理解,特别是在花钱的态度上,主要的差异之一出现在与花钱有关的问题上:大学生们适应的是储蓄和投资的经济学。街角青年们适应的是花钱的经济学。大学生们为了支付教育费用,在商业或专业生涯中求得发展,必须攒钱。因此,他养成了中产阶级节俭的品德。而街角青年们为了参加集体活动,必须与别人分享他的钱。假如他有钱,而他的朋友没有钱,他就应该支付两个人的花用。一个人有可能很节俭,同时仍然是一个街角青年。但是他不可能既节俭,又在街角帮中保持很高的地位。威信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花钱大方。通常,街角青年不会有意识地为了树立自已在伙伴中的影响而花钱。他顺应他的群体的这一行动模式,而其行为的效果则是强化了他的影响,奇克和多克就是对待金钱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典型。以此同时,在不同代人之间存在着对立,而且,随着一代人接替另一代人,社会也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但是,甚至这种变化是有组织的。以帮为核心,每一个帮有其领袖,帮内等级分明,随从者跟随领袖行动。科纳维尔的问题不在于它没有组织,而在于它本身的社会组织未能与它周围社会的结构融为一体。这说明了当地的政治组织和非法团伙组织的发展,也说明了人们对其种族和对意大利的忠诚。但是科纳维尔人在本地区或在整个社会中获得发展或承认时通过的渠道是非常困难的,社会重视社会流动。按照传统来说,劳动者从最下层起步,靠着智慧和勤奋爬上成功的阶梯,但对于科纳维尔人来说,要爬上这个梯子,甚至只爬到最下面的一级,也是很困难的。种族、战争和污名的因素,导致科纳维尔人即使这个入抓住了梯子的最下一级,他也会发现其他的因素妨碍着他的发展。意大利人不得不建立他们自己行业的等级制度。要想流动成功,科纳维尔人必须或进入商业和共和党政治的世界,或进入民主党政治和非法活动团伙的世界。他不能脚踩两只船,之两个世界相距甚远,以致二者之间几乎毫无联系。世界内获得发展,他就会被整个社会看作一个成功的人,但在科纳维尔,他只会被认为是这个地区的一个异己分子。如果他在第二个世界内获得发展,他就会在科纳维尔获得承认,如果他在第二个世界内获得发展,他就会在科纳维尔获得承认,但在其他地方有身分的人们眼中会变成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街角青年在其本地区社会生活中受到的全部教育使他为从事非法活动或进入民主党政治作好了准备。如果他向其他方向发展,就必须花大力气切断曾将他留在科纳维尔的大部分联系。
二、阶层固化问题
那么, 以街角青年为代表,已经了解到他们进行社会流动是非常困难的。阶层固化就是指非常微小的阶层上升渠道,正是由于集中的权力精英团结一体化,占据了社会中高层管理的地位导致僵化的权力中层以及已经被动的大众,形成了美国非常稳定的等级结构。由此,留给中下层社会流动的机会非常少,至于如何从从中下层跻身巨富阶层,这极小一部分人必须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跳跃,二是优势积累。所谓大跳跃,是指在某些时候,必须要使自己处在有利的战略地位,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主要机会。而一旦完成了大跳跃,那么就可以进入到累积优势的阶段。拥有的资源越多,信誉度越好,就有机会赚取更多。当然,这种路径在实操层面存在很大的挑战和风险。首先是要如何确定什么是主要机会,还要确定是否处于有利地位。
读书汇报2
以戈夫曼视角分析这个世界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最近在读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这一本书,让我想到罗翔老师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总感觉有些共鸣。戈夫曼以戏剧视角研究相互封闭系统的社会机构,并把这个社会比做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草台班子”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团队或组织的装备、人员、技术等方面比较简陋或不专业的状态。这个词最早源于传统戏曲中,用“草台”形容临时搭建的演出场地,意味着演出条件简陋、设施不足,因此演出质量可能不高。而“班子”则指的是一组人,通常是指演出团队或组织。同样地,同样地,都把社会当成一种演出,并由一个剧班来进行演出,那么以戈夫曼的视角来阐述草台班子的构成、呈现、奔溃和补救并分析为什么这个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一、草台班子的构成:表演者、观众与局外人
草台班子即一个剧班是由表演者、观众和局外人这三类角色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表演的基本框架。1.表演者。他是草台班子的核心,他认为每一个个体在社交场合中都如同一名演员,在特定的环境与社会背景下进行表演。表演者的任务是呈现一个符合观众期待的形象。在前台,表演者通过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外貌特征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以获得认同和赞赏。戈夫曼进一步分析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的角色塑造。他提出,个体在不同场合以及不同时间会调整自己的表现,以适应外部环境对角色的期待。例如,在正规场合中,个体可能会表现出高效、专业的形象,而在私人生活中,则可能更加随意和放松。这种角色的灵活性正是草台班子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在不同时空中,个体通过调整外在表现来适应社会期待。此外,戈夫曼强调表演者在参与表演时的心理状态。表演者必须在前台保持自信,尽管他们在后台则可能经历自我怀疑或焦虑。这个前台与后台的对比揭示了表演者在维持社会形象过程中的脆弱与压力。这意味着,虽然表演者在外界看来似乎掌控一切,但实际上他们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负担。2. 观众。戈夫曼指出,观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旁观者,他们对于表演者的表现持有各种期待和评价。在社交互动中,观众的反馈对表演者的自我认同与自信产生直接影响。观众的反应可以是积极的,如给予鼓励和赞赏,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冷漠和批评,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表演者在前台的表现。戈夫曼特别提到,观众的角色是动态的,他们的期望和评价依赖于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具体情境。观众通过观察表演者的表现,可能会形成对其真实性的判断,从而影响表演者的表现动机。不同的观众群体有着各自的期待标准,因此,表演者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不同观众的期望。此外,观众在所处的社交环境中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尤其是在强烈的社会规范与团体影响下,个体的表现受到观众的直接监督与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表演者可能会为了迎合观众的期望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导致前台表现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3.局外人。局外人在戈夫曼的草台班子中指的是那些非直接参与表演的观察者。局外人并不处于前台或后台,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表演者及其互动进行评估。戈夫曼强调,局外人的存在给表演者施加了额外的压力。他们可以是任何场合中的旁观者,可能影响着表演的进行,却又不参与其中。局外人往往对参与者的行为缺乏深入的理解,仅仅依靠表面的观感来做出判断。这种观察方式可能导致局外人对表演的误解,表演者在此情况下可能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扰。同时,局外人对表演者的评价往往是无意识的,他们可能不了解表演者在后台的真实心理状态,这使得表演者在表演时可能会感受到难以言喻的压力。局外人的评价如果与观众的反馈产生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表现者的焦虑,这种现象在社交互动中并不少见。面对局外人的不认同,表演者在维持自我形象时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局外人在草台班子的构成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角色,能够影响表演的动态和效果。
二、草台班子的呈现:前台与理想化表演
表演者如何进行表演,戈夫曼主要讲到对前台的定义,个体如何在前台进行表演,以及成功呈现的理想化表演。戈夫曼在其理论中将“前台”视为社会互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定义为个体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我的区域。在前台,个体呈现出一种修饰过的、自我控制的形象,旨在迎合观众的期望并获取认可。前台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种社交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个体展示的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过社会规范影响的理想化版本。在前台,个体需要管理其行为、言语以及情感,以便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自我。这种表现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背景、社会角色和具体互动的环境。总体而言,前台是个体角色扮演的主要场所,表演者在此通过行为的选择和调整,努力塑造出让观众满意的形象。
至于,个体如何在前台进行表演?在前台,个体的表演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过程,通常包含多个方面的表现。首先,语言的使用是前台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个体通过言语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和塑造形象。在社交场合中,个体往往选择恰当的言辞,以展现出专业性、亲和力或其他社会认可的特质。其次,非语言行为,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等,亦是个体在前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行为可以传递微妙的情感和态度,补充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例如,微笑和眼神接触可以增强亲和感,而谨慎的姿态可能传达出对他人的尊重。戈夫曼强调,个体在前台的表现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既需要语言技巧,也依托于丰富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此外,个体的外在形象(如着装)在前台表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得体的外观能够增强个体的可信度,并在观众心中建立起积极的第一印象。因此,个体在前台时需要高度关注自身的外在表现,以确保其与所扮演角色相符,进而实现理想化的自我呈现。最后,成功的前台表演往往表现为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是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展现出的自我形象,经过精心修饰和社会期望的调整,旨在使观众感到满意和认可。理想化表演不仅仅关乎个体的自我表达,更多的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角色期望紧密相连。理想化表演的核心在于个体如何能够有效地满足观众的期待。在前台,个体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是在塑造某种特定形象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为此,个体会有意识地掩饰自身的真实情感,调节情绪,以表现出一个“理想”的自我。例如,在商业会议中,个体可能会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积极态度,尽管其内心可能感到紧张和不安。这种形象的差异是理想化表演所特有的,它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交互中所进行的自我管理与调适。理想化表演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体的技巧和努力,更受观众的反应和反馈影响。当观众的反应与个体的表现相符时,表演便被视为成功,这种认可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感和社会价值感。而如果观众的期望未能满足,则可能导致个体的社会认同受损,引发自我怀疑和焦虑。
三、草台班子的崩溃:后台与不协调角色的闯入
后台被定义为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可随意展示自我的区域。在这里,个体不再需要遵循前台所规定的形象规范和角色期待。后台为个体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和真实表达的空间,允许他们摆脱社会角色所带来的限制。后台并不是单纯的黑暗处所,而是一个充满相互理解与情感交流的空间。在这里,个体可以展现私密的一面,分享真实的感受与情感,甚至进行角色间的切换。在后台,个体的表现相较于前台更为自由和真实。在这里,个体可以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愤怒、焦虑还是疲惫。这种真实的表达为个体提供了接受和理解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非正式的环境中获得支持与共鸣。戈夫曼指出,后台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在前台准备和调整自己的表演,以迎合社会的期待。然而,当个体在后台的真实表现与前台的理想化表演之间出现不协调时,并且一些不协调角色的闯入就可能导致草台班子的崩溃。
这些不协调角色包括拥有也许无法预期的获得信息以及进入各种区域的途径:告密者、托儿、监督人、探子、中间人等,也包括在表演过程中不在场出乎意料获得表演信息的人如服务专家、训练专家、密友、同行。后台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展示真实自我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个体的表现如果与前台的角色期待产生不协调,个体的表演最终会崩溃,导致在社交环境中的失效。
四、草台班子的弥补:印象管理艺术
当草台班子的表演出现崩溃,个体的前台形象与后台真实自我之间的不协调便显露出来。这种崩溃并不意味着个体社交能力的终结,相反,它可能成为一种重塑的契机。戈夫曼最后论述到印象管理艺术来对表演进行补救,即如何在他⼈⼼中塑造⼀个⾃⼰所希望的印象,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 个剧组进⾏合作,印象管理是⽤来应付⼀些未预期的意外⾏动的,如⽆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失礼、当众 吵闹等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夫曼对此提出了四种补救措施:表演者使⽤的补救⾃⼰表演的预防性措施,它包括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观众或局外⼈⽤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的保护性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保护措施是⽼练;表演者还要采取⼀些措施,以使观众或局外⼈都能为了表演⽽使⽤那些保护性措施; 观众的有意忽视。观众为了配合表演的完成,对于表演者的失误会有意识地忽略。
呈现理想化表演的最丰富的资料来源之一,就是有关社会流动的文献。大多数社会看来都存在着一种主要而普遍的分层系统,同样,在大多数等级社会中,都存在着对高阶层的理想化,以及那些低阶层人向高阶层流动的某种抱负。通常,我们会发现,向上流动需要人们呈现出恰如其分的表演,并且,无论是为向上流动所做的努力,还是为了避免向下流动所做的努力,实际上都是人们为维持前台而做出的牺牲。一旦人们获得了恰当的符号装备并能驾轻就熟,那么人们就能以一种有利的社会方式来运用这种装备,使自己的日常表演得以美化和彰显。但是,一个人在地位金字塔中位置越高,能与之亲密交往的人就越少,在后台待的时间就越少,就越有可能要求他既得体又有礼貌。所以,我们不必过分焦虑,我们要认识到真实生活的戏剧性,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们每个人都在学着扮演自己的角色。
读书汇报3
社会交换的形式、理由与过程
一、古代社会进行交换的形式与理由
古式社会交换的基础在于给予、接受和回报三重义务,借以交换-礼物或者是礼物-交换,而不是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以物易物和契约。这三重义务的逻辑借助于竞技式的总体呈献,莫斯集中研究的就是这种竞技式的赠予,他举了三个案例是夸富宴、库拉和通家,旨在于回答是什么样的法律与利益规则,导致接受了馈赠就有义务回报?礼物中究竟有什么力量使得受赠者必须回礼,这种力量就在于-“礼物之灵”“豪”,它是一种灵力和曼纳。什么是“曼纳”?“曼纳”是波利尼西亚岛萨摩亚人赠礼制度中的荣誉、威望和财富的象征,是回礼的绝对义务。萨摩亚人在子女出生宴会上要接受礼物,同时要回赠“奥拉”和“通家”。而在毛利人、塔希提人、汤加人和曼加雷瓦人中“通家”可泛指一切确定意义的财产,一切能使人富裕、有权力、有影响的东西,也指一切可以交换、可以作为补偿物的东西,例如珍宝、护符、纹章、草席和圣象,有时也指传统、膜拜和巫术仪式。“通家”是毛利人的“曼纳”的载体,承载着其所具有的巫术力、宗教力和精神之力。一旦法律,尤其回报的义务没被履行,“通家”中便含有了消灭接受人的力量。这种强制的回礼约束力就是“礼物之灵”,也就是事物的灵力。毛利人哈那皮里将之描述为“豪”。通家以及所有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财产都有豪,即一种精神力。“豪”始终追随主人,不仅追随它最初的受赠者,也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经手的每一个人,但归根到底“豪”要回到它的诞生处。礼物交换制度不仅涉及人和物,还涉及了人与神之间的契约与交换。与亡灵和诸神交换是先务之急,不予交换则可能大难临头。概言之,馈赠礼物,实际上就是呈献某种自我;回礼,即是还给他人的本质或本性的一部分。保留不仅是不正当,而且会有致命的危险,连同食物、财产、女子或子嗣、仪式、圣餐等都会招致巫术或宗教的惩罚。事物之间有一套精神的关联,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出于灵魂,而个体与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又都被当作事物来对待,因而有这些紧密纠结在一起的对称而又对立的权利与义务。人们将灵魂融于事物,亦将事物融于灵魂,归根结底就是混融。人们的生活彼此相融,在此其间本来已经被混同的人和物又走出各自的圈子再相互混融:这就是契约与交换。
二、现代社会交换的过程
布劳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基本问题是社会生活是怎样被组织成日益复杂的人与人交往的结构?布劳认为,为了使行为导致社会交换,两个条件需要满足,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1.简单过程中个体人际关系的社会交换
布劳描述的交换过程⼤致经历了 “吸引⼀竞争⼀分化⼀整合” 四个阶段。布劳认为,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起源于个体由于期待社会报酬⽽发⽣的交换。个体间的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如果⼀个⼈期望与别⼈的交往会带来报酬,那么他就会受到能提供报酬的⼈的吸引。 当不断地吸引使双⽅建⽴了能使他们的社会交往稳定化的共同纽带时,某个群体就形成了;在群体构成的场合,交往不是唯⼀的。许多个体的交往导致了相互之间的竞争,每个⼈ 都希望⾃⼰能给别⼈带来印象,创造印象的策略在个体之间有很⼤差别。价值观和才能在这⽅⾯是⾄关重要的;但是从⼀开始,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是同⼀的。⼀个能产⽣极⼤吸引⼒的⼈⼀定是因为他能 提供 给别⼈⽆法从其他地⽅得到的报酬。随着竞争的发展,⼈与⼈之间开始出现地位分化,⼀些⼈处在吸引他⼈、被⼈尊敬的地位,另⼀些⼈处在被⼈吸引、表示尊敬的地位。这时,交换关系和竞争关 系不再同⼀, 那些处在被⼈尊敬的地位上的⼈继续为权⼒或领导地位竞争,⽽那些表示尊敬的⼈失去 了竞争机会,不得 不以尊敬来换取别⼈提供的报酬,最终导致⼀个权⼒分层的体系;虽然通过交换获得的权⼒能够强迫他⼈服从命令,但是,这样的权⼒是不稳固的。要让 下级⼼⽢情愿地服从,这必须使权⼒转化为权威。共同的忠诚感和群体规范就会出现,权威由此产⽣。 随着 权威的确⽴,⼈与⼈的关系逐步实现制度化。
2.复杂过程中大型集体的社会交换
大型集体和社会中的复杂结构是由若⼲群体组成的结构,群体之间的交往与个⼈之间的交往就其基本过程⽽⾔是⼀致的。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配,群体之间的交往也⼤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这样⼀个过程。即群体在向可能 交往者表现出吸引⼒⽅⾯进⾏竞争,通过竞争,平衡的或不平衡的交换关系将会出现。如果群体间的交换是平衡的,就会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是不平衡的,就会出现地位和权⼒的分化。当某⼀群体取得权⼒地位并与其他群体建⽴依从关系⽽且能有效地控制从属群体时,⼀个 更⼤的系统也就形成了。
如何把社会交易扩大到直接社会接触的范围以外去而促进大型集体中的复杂结构的发展?布劳论述了价值,价值是社会交易的一种媒介,他区分了四种媒介性价值的取向,这就是:作为社会一体化和团结一致的媒介的特殊主义标准;作为交换和地位分化之媒介的普遍主义标准;作为组织之媒介的合法化的价值;作为变化和改组之媒介的反抗理想。
读书汇报4
科塞与达伦多夫关于冲突观点的对比
一、具体理论来源不同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论的主要论点是,冲突是由权力分配引起的,而非经济因素,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各利益集团各行其事,这样一来虽时常会有一些小冲突,但却限制了严重冲突的集中爆发。《现代社会冲突》的主题是研究20世纪工业社会的社会冲突,基本命题是:“现代的社会冲突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社会冲突与社会不平等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冲突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是密不可分的。作者在书中详细探讨了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批评。达伦多夫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接受了冲突辩证法以及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变迁等一系列观点,达伦多夫认为,阶级划分的关键因素不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是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达伦多夫对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修正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造,因为他否定了马克思阶级论的基础,用“权威关系”取代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他从马克思那里继承下来的,只是抽象的词句和分析的形式。达伦多夫以有无权威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完全是因韦伯的分层标准受到的启发,还从韦伯那里吸收了组织、社会流动与社会冲突关系的观点
科塞则是对⻬美尔冲突论思想的继承和阐释,在《社会冲突的功能》 导⾔中,认为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完全承认冲突的存在,把冲突视为⼈类互动的⼀种基本形式,既有积极作⽤也有消极作⽤。当代社会学家对此却有所⽋缺,他决定恢复这⼀传统,探索把冲突论和功能主义结合起来的可能性。他的冲突论主要继承并扩展了⻬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接受⻬美尔观点,认为社会冲突是⼀种社会化的形式,是⼀种过程,在⼀定条件下具有维护社会有机体或社会⼦系统的重要功能,同时在诸多⽅⾯改造了⻬美尔思想。例如,⻬美尔认为冲突群体在追求明确的⽬标时,有可能采取折中与调和⼿段来取代暴⼒⼿段,使冲突激烈程度变⼩。科塞提出⼀个新命题,指出群体如果在⾮现实问题上发⽣冲突,由冲突刺激起的感情与介⼊程度就越强,因此冲突就更为激烈。科塞把冲突看作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和资料的⽃争。在这种⽃争中,对⽴双⽅的⽬的是要破坏以⾄伤害双⽅。
二、对冲突的根源认识不同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即阶级结构。但是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 占有生产资料划分的,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达伦多夫在借鉴马克思阶级结构概念的同时,又吸收了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阐述,借用权威来阐释社会冲突的根源。
科塞把社会冲突的根源归为两类。第一类是物质性原因,第二类是非物质性原因。物质原因是指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非物质原因则是指价值观的不一致。但是科塞没有指明哪类原因是根本的、哪类原因是次要的。在科塞看来,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在互动中均可构成冲突的根源。
三、对冲突的阐释角度不同
科塞在他的冲突论中对社会冲突进行归类研究,着重分析以下几种冲突的类型。科塞分析的第⼀种冲突类型,是⾮常重要的⼀种冲突类型,从⻬美尔关于作为⼿段的冲突和作为⽬标的冲突论述中受到启发,提出现实性冲突和⾮现实性冲突。现实冲突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所做的估价⽽发⽣的冲突,或⽬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标的冲突。通俗的说,现实性冲突就是未达到某种⽬标⽽作为⼿段的冲突。⾮现实性冲突是和现实性冲突对⽴的概念,是指⾄少冲突中的⼀⽅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发起的冲突。对于⾮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本身就是⽬的,除了冲突的对象可以变换外,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替代,冲突⾼于⼀切。⾮现实性冲突没有任何结果可⾔。 第二种就是紧密关系的冲突。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步强化。 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旦冲突爆发,就可能⾮常激烈。紧密关系中,当不涉及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种⽚⾯的关系时,冲突并不⼀定带有敌意和攻击 性,如⽼同学关系、⽼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第三种是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内群体沖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格投⼊程度相关。 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 “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 反应。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的反应有时要⽐对变⾰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那⾥去,⽽异端分⼦虽然拥护群体的核⼼价值和⽬标,但是主张达到同⼀⽬标的⼿段不同,从⽽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的政治地位。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在群体之间的冲突。群体结构能够限制实际的或预料的与外部沖突的激烈程度。成员参与程度⾼的群体,⼀般使外部冲突更为激烈。这是因为规模⼩、关系紧密的⽃争群体⽆法应付内部冲突,因⽽就以排斥的⽅法惩罚内部持不同意⻅者,⽽且为了加强内部团结,还要虛构内部敌⼈和外部敌⼈。只有不断地搜寻敌⼈,不断地与外部冲突才能加强这种⼩群体内部的团结和⽣存。最后一种是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标为动机的冲突要⽐以个⼈⽬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情”。原因有这⼏个⽅⾯:第⼀,为了集体的利益参与冲突具有⼀种“⾼尚性”,会增强代表者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威望;第⼆,群体的代表⼈物也会把⾃⼰看作群体⽬标和权⼒的体现,将⾃⼰与群体等同起来,使他的能量因⽽⼤⼤地加强;第三,通过为了集体的事业⽽放弃个⼈的要求,他使⾃⼰充分地成为集体的组成部分,对群体的任何威胁也 就是对他的威胁;第四,为群体事业⽽⽃争,使其注意⼒集中于某⼀直接的⽬标。他同时指出,在意识形态下的 冲突中,知识分⼦起了重要的作⽤,是知识分⼦使这种社会运动客观化,将利益群体转化为意识形态,使冲突得 到加深和强化。科塞还认为,意识形态下对⽴的双⽅追求同⼀⽬标时,冲突的双⽅可能就有了统⼀的因素。
达伦多夫论述的重点主要是对社会冲突的程度分析,分为社会冲突的强度和烈度。强度指冲突各⽅⾯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冲突的程度,⼈们是否完全投⼊到⼀定的冲突中, 冲突是⼤还是⼩。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一是社团的重叠程度。社团的重叠指⼈们在多种强制性联合体中具有相同的⻆⾊地位。社团的 重叠程度越⾼,冲突的强度就越⼤。这是因为社团重叠时,冲突各⽅具有多种利益的对⽴, 从⽽将不同场合中产⽣的能量汇合成⼀体,不顾⼀切的利益冲突将会发⽣。二是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如果统治阶级成员凭借⼿中的权⼒,谋取各种物质 利益,就会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在报酬和获取报酬的途径上扩⼤了差距和不平等。这样,就会加强两⼤阶级结构的形象和⽭盾,增⼤冲突强度。三是社会流动性的程度。社会和团体中,垂直流动的情况是很重要的。如果社会和团体不为⼈ 们的向上流动提供任何机会,统治与被统治群体的成员构成是刚性状态,冲突的激烈程度就 会增加;烈度则指⽃争双⽅⽤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段。烈度的范围是很⼤的,从和乎谈判到公开的暴 ⼒⾏为。影响冲突烈度的因素一是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冲突的烈度取决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剥夺是 “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绝对的剥夺是指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们同时也处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最底层的现象。相对的剥夺是指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们,其⽣活⽔平⾼于最低⽣活⽔平,但同⾼于他们 的⼈相⽐时富裕程度和社会经济保障⼜较低的现象。如果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剥夺是相对 的,暴⼒冲突就不可能发⽣,尽管冲突的强度可能会很⾼。相反,如果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 济剥夺是绝对的,那么阶级冲突就⼗分可能采⽤暴⼒的形式。二是冲突的调节。冲突的调节,就是冲突的控制⽅式,它是影响冲突烈度的最重要因素之⼀。 调节冲突需要具备三项条件:冲突双⽅均承认对⽅有合法的但⼜相 互对⽴的利益;利益 群体有⾃⼰的组织,有处理争端的公共机构;冲突双⽅都同意遵守⼀些正式的冲突规则,如怎样谈判、怎样达成协议、违规如何制裁及如何变更规则本身,等等。
四、对待沖突的功能不同
达伦多夫将冲突视为社会的常态,而且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冲突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冲突对社会有破坏作用,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的常态运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冲突也会 发展改变,因此冲突尽管具有负功能,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手段,而不是掩盖冲突,来达到化解冲突的目的。
科塞认为社会冲突也有有益的⼀⾯,能够重组社会,促进社会变迁,增强社会的适应性。指出了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和群体的多项正⾯功能。第一、群体内冲突的功能。从冲突的性质来看,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的功能;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涉及群体基本的、核⼼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从群体的内部结构来看,群体需要成员以全部⼈格投⼊,且压制冲突,那么爆发冲突使群体有解体的可能; 如果群体只需要其成员部分⼈格的参与,且允许冲突的存在,那么爆发冲 突能够消除成员对抗的紧张状态,从⽽对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的功能。第二、外群体冲突的功能。外群体冲突对群体内部状态的影响。科塞认为,总的说来,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因为与其他群体的冲突能动员起群体内部成员的活⼒,进⽽增强群体团结。但是缺乏内部团结的群体⾯临外部冲突时,也可能会瓦解。外群体冲突对社会融合及扩展的影响,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其他⽅⾯毫⽆联系或对⽴的个⼈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带进⼀个公共的社会活动领域。这种结构助⻓了有各种不同⽬的的联合和联盟的相互交叉往来,因⽽阻⽌了同盟沿⼀条线分裂。通过这种⽅式,社会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找到了新的位置,并确定了他们之间新的权⼒关系,进⽽构造更⼴阔的社会环境第三,安全阀制度是⼀种社会安全机制,也是科塞⽤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不会导致爆炸⼀样,从⽽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但是科塞并不认为安全阀制度是⼀种理想的制度。因为它并没有使产⽣紧张和敌意的关系得到改变,社会仍然埋藏着巨⼤的隐患。第四、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科塞之所以区分现实性冲突和⾮现实性冲突,是想说明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系统是有益的,因为它能使社会系统更加关注个⼈的需求,增加社会系统的团结,使社会系统更有效地 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如果社会系统允许现实性的冲突,并很好地加 以解决,就会促进社会系统的活 ⼒和⽣命⼒,防⽌群体蜕化为反对变迁或对成员的个⼈需要不闻不问的僵 化系统。 科塞甚⾄认为暴⼒冲突对社会变迁也有积极的功能,因为可以提醒社会和上层决策⼈物注意 ⼈们的愤怒和苦难。 科塞虽然强调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但也没有忽视其反功能。他认为,冲突是有正 功能还是反功能,既取决于冲突的性质,也取决于社会群体或系统的内部结构。就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如果冲突各⽅在性质上涉及群体的基本价值与核⼼观念,在内部结 构上压制冲突且需要成员投⼊全部⼈格,冲突就会发挥瓦解社会结构的反功能。就群体外部冲突的功能,在冲突激烈、参与冲突的群体缺乏内部团结的情形下,外部冲突 就可能造成群体的瓦解。
24.10月读书汇报
书单:2024.7-2024.8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
布迪厄《男性统治》
波伏娃《第二性》一二卷
费代里奇《凯列班与女巫》
被塑造的女性
这个月读了一些有关女性主题的书,《男性统治》、《第二性》和《凯列班与女巫》,读他们的书名就很有意思,为什么男性是统治者,是第一性,而女性就是被统治者,第二性呢?
一、存在性别对立的现象
布迪尔认为,男性与女性,不仅仅代表性别对立,还包括了一连串同源的对立,例如高、上、干、硬等就代表男性,而低、下、湿、软等就代表女性。性别对立,首先表现在那些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社会安排以及两性的劳动分工上。比如空间上,存在着专属男人的集会地点或市场与专属女人的家庭之间的对立,或在家庭内部,照管炉火的男方与照看牲畜棚、水和植物的女方的对立;时间上,劳动日、农事年或生命的循环,中断的时刻是男人的,漫长的妊娠期是女人的。同样地,波伏娃也论述到,在历史长河中,女人常常被定义为从属于男性的他者,是相对的、有缺陷的、阴性的第二性,男性则傲立为世界的主宰,代表着主体性、绝对、完美与阳刚的“第一性”。
二、被塑造的女性
布迪厄讲“男性统治并不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而是一种历史构造的产物”。同样的,波伏娃也讲“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而成的。”历史构造和被塑造,从词的含义上来看都是后天形成的,被动的,想要女性成为那样的,非自愿的。布迪厄在书中论述的重要一点就是男人为什么能取得支配权,女人为什么没有提出异议?正是因为象征暴力,它是指受害者本身不易察觉的、看不见的暴力的结果。这种暴力是通过纯粹的象征途径来实施的,这些象征途径不仅包括交流、认识,还包括不承认、承认,甚至情感。统治者会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就会不知不觉的参与对自身的统治,实现统治延续和无意识统治。象征暴力是如何产生的?布迪厄认为象征暴力是通过赞同建立起来的,被统治者不得不赞同统治者,因为被统治者在思考统治者和自己的关系时,只拥有与统治者相同的认识工具,而这些工具不过是统治关系被归并的形式,是他们想让你使用的他们发明的工具,而这只是为了和他们保持“一致”,以免成为另类。而且,男性统治下统治结构中诸多联系机制的都在发挥作用,如女性一生成长中都脱离不了的家庭、教会、学校、国家等的认知结构影响。这样的机制的作用就是真正确保了男性统治的超历史稳定性,于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男性们借助统治关系直接性地将男性中心世界观纳入了一种生物学的自然中,从而将这种关系合法化。
同样地,波伏娃认为女人身上并没有所谓不变的本质,没有所谓的女性气质,更没有诸如永恒的女性这种男人心目中理想化的女人形象,所谓的永恒的女性,是在经济、社会和历史的整体制约下,她的整体处境是塑造出来的。之所以她被塑造,是因为她处于被支配位置,当前的世界是由男性塑造和统治的,女性被封闭于她的肉体和家庭中,成为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女性只能服从男性制定的真理和法律,接受支配。此外,传统的女人不愿意承担自己是个自由意识,不愿意背负身为自由意识必然要面对的存在焦虑,而选择了与男人结为同谋。再加上,女人没有具体的办法可以砍断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比如教育资源之不平等、经济上无法独立。在这样一种历史错误背景下,就产生了对女性的定位是“他者”,他者是在与主体的对立中显现出来的一个相对概念。在主体力图确立自身的本质地位时,他者即处于非本质状态,因构成客体而缺乏意义。在男性主体的确立过程中,女性成为了他者,并一生遭遇着他者的命运。他者形成的原因,从生理原因上看,体质较弱、缺乏稳定性和控制力、青春期、生理期和生育期的折磨迫使女性处于依附地位;从历史条件上看,无论是游牧时期负责维持家务和繁衍后代,还是农耕时期投身家务劳动,再到青铜器时期成为神圣的土地崇拜形象,都能体现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挤压;从社会构造上看,女人生来背负着一种来自男人的“期望”,期望她们从属于自己,具备肉体、内在的特点,使得男人成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首脑。
费代里奇研究的根源就在于究竟什么是迫害女性的根源,猎巫运动发生的背景就在于社会经济危机时期,为了恢复理想的人口比例,首先就是要打破女性对于身体和生育的控制,于是主题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剥夺妇女对生育的控制权,二是把妇女排除在对劳动过程的规范化。哪些女性被指控为女巫,多是村里的助产士、医生、占卜师或魔法师,不听话的妻子、敢于独居的女人,而这些女性都是资本主义必须摧毁的女性主体世界,因为这些人能够对已有的权力结构提出挑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之间的友谊也被破坏,因为避免被伤害会进行相互揭发,而这一过程也需要大量的官方组织的管理,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迫害女巫和殖民地征用美洲农民的土地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重要,因此社会选择对女巫进行污名化,教导人们去害怕女巫的力量,让他们以为女性对社会秩序会造成危险。于是,这一结果就是,新的劳动性别分工的发展迫使妇女的劳动和妇女的功能从属于劳动的再生产,新的父权秩序的构建基础是把妇女排除在雇佣劳动之外,使得妇女从属于男人,无产阶级的身体机械化以及把妇女的身体变成生育新工人的机器。
三、超越自己、解放自己
女性该如何靠自己的力量跳脱,女性必须要有向上提升的自我超越,不应该只局限婚姻家庭等世俗的一些东西,不应该沉浸在小范围的自我满足中。波伏娃说,坚持身为主体就应该以“自由”做为存在之核心,本于真实自我,勇敢面对存在之焦虑,想要有所超越,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女人必须采取的立身态度是:自行构想其存在的目的,勇于承担起自由独立要冒的种种风险,不让自己成为他人意志追捕的猎物。与其羡慕不如成为,如果女性精神贫瘠的话,只会把皮囊当作唯一的底牌,陷入所谓的“女性气质”,就没办法获得别人的真正尊重和自我稳定的核心,应该明媚而热烈的为自己活着,看书看世界尝试不同,做一个自由而洒脱的主体。
[ 此贴被赵珂在2024-10-27 12:1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