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独身现象”研究在中国——我国“独身”研究综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胡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09-10-20
最后登录:2011-07-01

 “独身现象”研究在中国——我国“独身”研究综述

              “独 身 现 象” 研 究 在 中 国
                    ——我国“独身”研究综述

                本科07级读书会 胡闯

                                      前 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中国俗语概括出了年轻男女应当做出的选择。“婚嫁”对于适龄青年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选择了独身。独身现象掩盖下的是数量庞大的“剩男剩女”们,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被抛出了婚姻择偶的市场,主动或被动选择独身生活。
  “剩男剩女”们择偶难的现状,引起了家人、民间团体、商业组织以及政府的关注,各种动机下的“集体相亲”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甚至部分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的相亲节目,如湖南电视台的“我们约会吧”、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当然,这些所谓的“集体相亲”不乏有走过场、哗众取宠之嫌,但都显现出“独身”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剩男剩女”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日益得到关注的独身现象,众多学者进行了反思和研究,本文将简要梳理这些研究成果。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独身
  和“独身”相关的还有“单身”、“未婚”等词语,“独身”和“单身”有相同的意义。法学意义上的单身,指的是在法律上处于非婚姻状态的,包括未婚、离异和丧偶等情况;社会学意义上的单身,指法律上与事实上均未处于婚姻状态,即没有固定性伴侣,不包括未婚同居、试婚、同性恋的现象。
  本文中讨论的“独身”主要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即法律上与事实上均处于非婚姻状况。
(二)、剩男/剩女
  随着“剩男剩女”现象日益现象并得到关注,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收录了“剩女”一词,一般解析为“长的漂亮、学历高、有思想、有品位,十分自我和清高,却没有男朋友的那种女孩子”。“剩男剩女”仍然是比较模糊的词汇,一般指大龄未婚青年。
  本文结合相关学术成果,将“剩男剩女”定义为:28岁以上未婚的青年。
(三)、集体相亲
  集体相亲是伴随着剩男剩女数量大增、择偶似乎越来越困难产生的。学术上没有对集体相亲的界定。
  “集体相亲”又被称为“相亲流水线”,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婚姻介绍、批量制造爱情机会的行动。

二、“独身”研究的文献梳理
  “独身”、“剩男剩女”和“集体相亲”是在近年来出现的词汇,这些现象是当代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这方面的研究也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不多。这些研究中,大多关注于“剩女”的研究,对于“剩男”、“集体相亲”等主题,主要是在部分报刊杂志等媒介上模糊界定和讨论,很难查找到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一)“独身”主题
《当代中国单身女性现象的伦理审视》,田耘,2008,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代中国城市女性不婚的心理探析》,李杨、韦帮得,2009.2,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大女人”与“小女人”,“80后”女青年的婚姻困境》,王晶,2009.4,中国青年研究;
《城市“不婚”族其实很无奈》,于宛尼,2009.1.11,工人日报。
(二)、“剩男剩女”主题
《女大未婚——“剩女”择偶心理状态研究》,黄志兰,2008,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剩男剩女缘何“剩”?》,陈小燕,百科论谈;
《现代都市“剩女”现象的社会学透视》,张乐,2007.11,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剩女”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与感性思考》,杨超,2009.1,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浅析“剩女”现象的社会成因》,曲文勇、刘平,2009.3,社科纵横;
《“剩男”“剩女”是个什么问题》(采访徐安琪),柳森,2008.1.19,解放日报;
《“剩男剩女”现象不全因现行人口政策》,林宝,(中国社科院),2009.1.19,第一财经日报;
《嫁出去的多是靓妹,剩下的多是才女》,刘毅,2006.6.15,中国改革报。
(三)、“集体相亲”主题
《集体相亲“流水线”能否成就婚姻》,沈熊、金超,2007.5.19,中国改革报;
《集体相亲会:“流水线”上的缘分能否成就婚姻》,刘紫凌,熊金超,2007.5.18,经济参考报;
《中关村上演七夕“鹊桥会”,“集体相亲”凸显爱情难题》,李丽娟,2006.8.12,科学时报。

三、国外关于择偶和独身的理论
  “婚恋”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独身”现象也并非我国独有,经济更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出现过类似现象,国外产生了很多关于择偶和独身的理论。由于国外的研究更早、对婚恋和独身的关注更多,择偶理论相对于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更丰富,产生了大批相关理论,例如父母偶像理论、同类匹配和相似性理论、需求互补理论、择偶三阶段发展理论、择偶的社会交换理论、择偶梯度理论等。其中部分理论不仅在对“独身”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也被普通大众所接受认知,例如择偶梯度理论。

四、我国“剩男剩女”研究
  由于文献中主要关注“剩女”现象,对“剩男”的研究较少,这里也主要分析“剩女”研究。 下文对剩女的讨论综合了相关学术成果。

(一)、“剩女”的界定、特征及分类
1.“剩女”界定:28岁以上未婚的女子
2.“剩女”的特征
“3S”: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
“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压力。
3.“剩女”的分类
根据女性是否愿意结婚的区别,将“剩女”分为两类:
女性独身主义者:不愿结婚,主动选择单身;
暂时单身的剩女:愿意结婚,但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没有结婚。
现实中第二类占“剩女”群体的多数。

(二)、“剩女”产生的原因
    本文重在梳理该研究,不在于具体现象分析,因此下文分析将从简。
1.社会环境因素
① 社会变迁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真正得到了解放,地位显著提高,她们和男子一样在社会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她们获得了以前只能由男子拥有的权利,她们可以自由选择和决定婚姻;教育的普及化,使女性也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这使她们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且,也使她们拥有了上升的渠道,女性的地位和经济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女性还得到了经济独立,并且出现职业化的趋势。
② 社会包容
与传统社会不同,女性在选择婚姻自由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包容,剩女、晚婚虽然让亲人担心,但逐渐很少被当做特殊人群。
③ 大众传媒的示范效应及社会舆论环境
电视、互联网等的普及,宣扬“婚姻自由”、“独身”的节目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社会舆论无意识的塑造了这种氛围。这都对年轻女性有一定影响。
④ 交际空间表面扩大,实则缩小
交通的便利、互联网的发达,表面使交际空间扩大,但是,工作的繁忙、交际停留于形式、交流缺乏信任,又实际上缩小了交际的空间。“集体相亲”就是对此的一个补救。
2.传统因素
① 父权文化
父权制的残余,使中国男士对于条件高于自己的女性,心理上难以接受。从而使“剩女”优秀反被优秀误。
② 择偶梯度
根据经济能力和社会能力,社会地位的不同,可以将男性和女性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类,根据“择偶梯度”则形成了如下的婚姻模式:A男找B女,B男找C女,C男找D女。因此,被最终“剩”下来的则只有站在象牙塔尖上的A女和各方面素质都不如意的D男。
③ 门当户对
在中国的传统中讲究“门当户对”,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年龄、家庭、教育、社会阶级以及价值观、角色认同等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这使得年龄偏高的“剩女”们逐渐处于弱势地位。
3.自身原因
① “剩女”自身条件高,因此标准高,但很难找到满足条件的,或者满足条件的已经被挑选。
② 重婚姻和爱的质量,因此不轻易开始一段感情,或者沉浸在爱的伤痛中不能自拔。
③ 宅女部落出现,她们脱离真实社会,以社会接触少,有效交际面小。
④ 女性职业化使女性面对同男性一样的工作压力,从而使部分女性忙于工作而忽视感情,工作稳定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剩”了。
4.心理因素,沉没成本作祟
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指不可收回的成本。投入感情需要成本,包括情感的和经济上的,同时恋爱也有失败的风险,这都使部分人不敢轻易投入一段感情和婚姻。

(三)、“剩男剩女”的社会学视角思考
1.大众传媒的渲染,使“剩男剩女”现象得到关注
  “剩男剩女”现实是否真的存在得到部分学者的怀疑,这可能只是传媒中的一个随意的词汇。“剩男剩女”现象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大众传媒的便捷,使信息更容易得到传播;同时,部分传媒不负责的夸张渲染,也助长了其传播。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发达是使“剩男剩女”现象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
2.择偶自由与自由择偶的悖论
  年轻人有了择偶自由的权利,但是却不能去自由择偶,反而被婚姻市场所遗弃,这很吊诡。有了择偶自由的人却不一定都能自由择偶,这是因为婚姻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择偶是件复杂的受客观规律支配和制约的过程。
(四)、解决
1.变革传统的婚配模式乃至社会性别观念。
2.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在高校开展婚前教育。
3.重视男性素质的提高,避免“男人女人化”。
4.开展合理的相亲活动。
5.提倡姐弟恋。

五、我国“集体相亲”研究
  关于“集体相亲”没有比较系统的学术研究,主要以报刊杂志的讨论为主,本文简要总结相关结论。
(一)、现实主导的“新包办婚姻”,兼具自由恋爱、包办婚姻两大优点。父母选择,子女恋爱。
(二)、“流水线”批量制造缘分,但“产出率”低
(三)、“集体相亲”中进行判断的关键因素:学历、工作、家庭背景
(四)、幸福最重要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长城说:“‘万人相亲’背后隐藏着单身潮、婚姻观、社会心理变迁等多项研究命题,但无论怎样,幸福本身最为重要。”

六、小结与反思
  我国关于独身现象的研究还不成熟,缺乏体系,对基本概念缺乏统一认同,现有的研究也主要从分析原因入手,部分研究没有反映出该问题的全部。
  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加快,高阶层、高收入青年的晚婚晚育比例增大、青年未婚人口比重加重现象,不仅将呈现上升趋势,还将长期存在。随之而来的独身现象、“剩男剩女”现象不仅很难解决,而且已成为了一个非中国独有的世界性普遍难题。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青年从整体上推迟了初婚年龄,但是,这并不能与“青年中男多女少,以致婚姻市场对男性青年人口挤压情况严重”、“我国未婚青年性别比偏高趋势明显”等结论直接等同。
  国际上通常以25-44岁未婚女性占适婚年龄比重作为评价“是否晚婚”的标准。我国目前这个比重是3.3%,而日、英、美、德、法等国的相关比重均达到20%以上,瑞典甚至达到40%以上。从这一点来看,“剩女”的提法有不妥,其参照的乃是一种传统的、刻板的婚配模式。

Posted: 2010-04-18 10:13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4432(s) query 3, Time now is:11-25 15:5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