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movie
yellow
black
pink
blue
green
gray
wind
wind5
moon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读《规训与惩罚》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读《规训与惩罚》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小
中
大
读《规训与惩罚》
一、刑罚方式变革与文明化
(一)刑法改革:残暴走向惩罚(去残暴或者隐匿的残暴)
1.公开处决:一种残暴的刑罚景观
公开处决不仅在刑罚意义,更在政治功能。君主以此使受罚者受罚,是观看者受惊,彰显了无处不在、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王权,意欲达到统治与威慑的目的。但是公开处刑绝非依据君主意志“一意孤行”。残暴的刑法手段、戏剧性的处决景观都激发这作为观众的广大人民的悲悯与同情,甚至诱导他们感同身受,因而,他们或喝彩或为其喊冤,甚至采取反抗行动。这都根源于君主和人民的对立及君主对对立的有意渲染。观众早晚要意识到,他们时常观看到的处决景观或许早晚会降临到他们头上,或者因为采取了与受罚者的类似的“非法活动”,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沦落到同样的下场而受尽羞辱和戕害
2.惩罚方式的文明化
当刑罚方式仍然出自少数人利益,其温和的变化或者文明化只不过是“绥靖政策”。尽管看上去,一切刑法手段与残暴血腥渐远,与民众渐远,但它其实,从未走远,仍然存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只是被文明的形式掩饰,让人感觉它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退缩到社会边缘。通过惩罚方式的温和改良,统治阶级十分聪明地为自身设置了缓冲区,只要被统治阶级在被划定的框架内生活、自觉服从被设定的规范,一切都相安无事。但凡被统治阶级有越界行为,哪怕1cm,他们都会遭受到他们应该遭受的痛苦。
3.刑法改革的实质:
为了保障这个转变的顺利与成功,刑法改革必须使自身运行更加有效、执行更普遍和更有必要。
在前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统治出于私人、少数集团的欲求和利益,社会的管理策略力求平稳,运用强制手段防止骚乱和无序。因而,一切社会策略都难逃个别人或者少数人的私利和压制性特征。刑法的残暴程度是表现和衡量这种特征的标准和工具。凡是可以达到上述统治目的的刑法手段均被实施,其中不乏特权。并非各阶级均具有执行刑法的资格,而特权也只是集中在上层。被统治的广大人民阶级在刑罚之下不断向社会边缘退守,由于没有特权,无法从残暴的刑罚制度中享有豁免或者减轻刑罚的权利,而在生活圈子的文化和习俗之下,不得不承受刑罚与自身阶级生活规范的双重压力。只要刑罚不改变统治动机与目的,不是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任何改革都只会加重底层阶级的苦难。
“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独特的必要的非法活动,而围绕这种必然的非法活动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种“非法活动”只不过是与统治集团的刑罚衡量标准相违背,并非不利于底层人民的生活。刑法改革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表现。底层人民在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之下,依照自身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选择谋生手段,形成特有的文化规范(风俗习惯)。而这两者或许会发生冲突。被迫之下,“非法活动”只能改变,更是刑罚制度的威慑和迫使之下,依据统治阶级的利益从事生产生活。
二、规训权力的形成与运行
规训权力的核心要素是纪律,而规训权力的形成与运行都离不开纪律及使纪律发生作用的程序。纪律的核心是使人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变得更有用,即肉体越是遵循纪律越能增强自身能力,越利于规训支配。它尤其依赖分配和操练两种手段与技术。按照福柯对规训权力得以成功所依赖的程序的分析,这两种技术体现在了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三种机制上。
1.层级监视
“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观看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实现观看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这种观看的技术就是“层级监视”。
借助对物理空间和建筑物内部结构的改造,实行清晰而细致的控制,达到监督人的目的,从而产生无所不在的规训权力。在诸如医院、学校、工厂的建筑物中,个体被不断对象化、愈益被细密划分,环形建筑中心与金字塔形监视中继站使建筑的物理空间形成一个科层网络而被纳入规训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贯彻生产劳动、工作生活的全过程。最终,“规训权力变成一种内在体系”。权力不再诉诸暴力和淫威,而是“玩弄空间、线条、格网、波段、程度”,即“对肉体的控制遵循这光学和力学法则而运行”。
2.规范化裁决
将个人行动纳入一个惩罚有度、便于区分的微观等级网格之中,依据通用准则进行区分、排列、排斥,其作用在于标出差距、矫正过失,使个人感受到荣誉感或者羞耻感,强化个人对标准、规范的认同和遵守,以维持整齐划一的秩序。
3.检查
“检查把层级监视的技术和规范化裁决的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了规训权力,并实现了规训权力观对传统权力观的超越。
(1)“检查把可见状态转换成权力的行使”,它是“这样一种技术,权力借助它不是发出自己权势的符号,不是把自己的标志强加于对象,而是在一种是对象客观化的机制中控制他们。在这种支配空间中,规训权力主要通过整理编排对象来显示自己的权势。考试可以说是这种客体化的仪式”。
(2)“检查把个体引入文件领域。检查通过登记和文件汇聚的制度,建立起书写权力,从而使人不仅处于监视之中,也使人处于书写网络之中。集中登记和文件汇聚制度是识别、统治或者描述的方法,创制了一系列有关规训个体的符码”、这些符码包括了信号的无力符码、病症的医学符码、行为和表现的教育或者军事符码。
(3)“由各种文牍技术所包围的检查把每个人变成一个个案”。规训权力将作为一种特权的被注视、被观察、被跟踪书写降低为为可描述个性的标准,从而造就了一种控制手段和一种支配方法。检查从仪式上和“科学”上确定个人差异,使用个别描述和生平记载等方法将人变成权力的后果和对象。最终,检查实现了层级监视和规范化裁决的结合,确保了规训功能:“分配和分类,最大限度地榨取力量与时间,连续的生成积累,最佳的能力结合,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具有单元性、有机性、创造性和组合性的个性的制作”。
最为值得注意的应当是,福柯的规训权力是生产性质的,它可以生产现实和知识,不应该从消极方面来描述其影响,不应该把它说成是排斥、压制、审查、分离、掩饰、隐瞒。
三、全景敞视主义
规训权力付诸实践;体现在全景敞视建筑之中;规训权力及其机制与建筑在全社会的扩展。
1.全景敞视建筑:“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规训权力实现了可见而不确知:“被囚禁者不断地目睹着窥视他的中心瞭望塔的高达轮廓”,但在任何时候都知不道自己是否被窥视。对被囚禁者的监视有意识而可持续,因而权力的压制责任被转移至被囚禁者身上。除了监视功能,全景敞视建筑被构建成一个“进行试验、改造行为、规训人的机构”,并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实行个人化规训。医院、学校、工厂、军营等都属于这种建筑。因而,全景敞视建筑俨然是“一种普遍化的功能运作模式,一种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确定权力关系的方式”。
全景敞视建筑并非为了权力本身,它有一种增强作用,目的是“加强社会力量——增强生产、发展经济、传播教育,提高公共道德水平,使社会力量得到增强”。因为它以微妙、非暴力和连贯的方式运行,保证了规训权力的生产性扩充,提高工厂效率等,并以多样化方式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运作。
2.规训机制在社会的扩展进程依赖于以下进程:
(1)纪律的功能转换: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对每个人的利用,造就有用人才。
(2)规训机制的纷至沓来:“沉重严密的纪律被分解,变成可转换的、可调节的、灵活的控制方法。有时,封闭机制给自身内部的特定功能增添一种监视作用,在自身周围形成一个边缘控制地带”。规训方法以观察中心在全社会的散布实现传播。
(3)国家对规训机制的控制。警察机关接管社会规训最重要的一部分。
3.规训社会的形成与一系列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科学的进程:
(1)人口增加与利润增长使 “社会权力的效应达到最大程度并尽可能扩大这些效应”,“以最小的代价来行使权力”,增强全景敞视机构中一切因素的驯顺性和实用性。这使得作为规训权力核心要素的几率足以解决重要问题。
(2)权力的全景敞视方式处于基础的、技术的、纯物理的层次上,全景敞视主义使纪律超越单一领域,“在法律层面之下运转一种既宏大有细密的机制,从而维持、强化和扩大权力的不对称性,破坏以法律为中心的划定界限”,“扩展到个人生活的无限细小的层面”。
(3)知识的形成与权力的增强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通过对权力关系的加工,实现了一种认识‘解冻’,另一方面,通过新型知识的形成与积累,使权力效应扩大”。
思考:
从规训权力视角出发,App、网站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记录,无非是迎合了规训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app成为个体最经常购物、社交、冲浪、阅读等的生活方式;对app的跟踪记录,就是对个体的监视和规训。
Posted: 2022-05-28 22:13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69899(s) query 3, Time now is:02-05 17:5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