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小倩的读书笔记(整理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安师李小倩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3-03-23
最后登录:2013-09-06

 李小倩的读书笔记(整理版)

在这之前看了些文学作品,历史的,侦探小说居多。但是没有正式写下来。
2012年
《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俞可平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接近中国实际,他从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公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素质,社会政治精英的新老更替,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变迁、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等等。并且从历史的纵向比较中谈到中国自建国以来的理论的创新。
他在谈到思想解放与中国的政治改革时,提到党和国家分离,党的活动被限制在法律的范围之内,公民社会开始出现,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法治国,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服务型政府改善服务质量及实行听证会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在新的政治治理模式中,他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模式。理想目标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实现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他认为中国的民主发展方式是一种增量式的发展,逐步扩大公民的权益。民主改革的基础是一种存量式发展,以既有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以政治和经济发展为基础,并最大程度的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总体上他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到了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2年
《民主与陀螺》俞可平
这本将民主和陀螺联系起来,强调只有是真正运行的民主才有实际的意义。
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政治与政治学、西方政治哲学、治理和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公民社会、传统与现代化、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较为全面的介绍了作者的善政观点以及其他思想。即既在“天国”做研究,又在“尘世”做应用对策的研究。
在第一章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评价民主政治有一套客观的标准,以及民主政治的要素:普选政治、法治、有限权力的政治、竞争式的参与政治、宽容自由政治。在当今政治中,后三点尤其要加以完善,当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参政将是一种意识,他们应该也只有在更具竞争力的环境下,才能提高官员的素质,更宽容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让表达权充分实现,中共也才能更好的收集民意,增强其合法性。
评价标准上,提到了法国罗兰夫人的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行之”,并将其改为“民主民主,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行之”,令人深思。
言归正传,提出的标准主要是:普选、参与、法治、透明、人权、责任。这样就是民主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有了一个稍稍清晰的形象,把盛放在他的容器为展示了出来。
在西方政治哲学这一章中,有关于西方许多不同的政治学派的介绍,简明而精炼。我尤为关注的是社群主义以及新马克思主的国家理论。
社群主义的人强调社群对于自我和个人优越性,把社群看成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规范和目标的实体。并从三个方面即:一、任何个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群之中,而且他不能自由的选择所处的社群;二、社群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需要三、社群是个人自我的构成的要素,来说明其必要性。
社群主义是公益哲学,善的提出以及对社群和个人的关注,体现出的人是社会性的人及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一种温和而温情的政治主张,与当前中国日益降温的公益心对比而来的,我更觉得我们应当重视并适当的推广。
新马克思提出的造成经济危机的形成变化根本原因并不是当代发达国家不存在危机感而是危机的形式变化。其危机主要表现为国家财政赤字和巨大的债务,政治危机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缺乏。
联系当前实际,希腊及西欧其他国家在危机中的种种表现确实让人产生共鸣,或许在未来几年内会有新的变革的产生吧。
在政治治理这一章中有许多观点与《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一书中的观点暗合,在此处主要是相机一下对于全球化治理进阐述。从价值、规则、主体、效果来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规则和价值。其价值应该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及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人类是一个整体的意识。
其规则自然也是跨国性的原则、规范性标准、政策、协议、程序。目前应该进一步强化。政府创新方面,也是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的观点。其意义自不必说,原则也都差不多。所讲的趋势是由管制到服务,由全能到有限、由人治到法治,由集权到分权,由统治到治理。
善政的九个要素即创新的九个目标:民主、法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提出善政要求建立法治政府,在责任政府中提出了主动责任和被动责任两个方面,更为具体明确。服务政府提出三点,其中第三点,日益放松对社会经济及公民私人事物管制很有道理。优质政府,效益政府很有针砭时弊的意味,专业政府,透明政府符合实际需要。
公民社会这一章较为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主要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农村繁荣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历史变迁危险。其中中国公民社会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引人深思。其特征是:1.政府主导,具有明显的官民双重性。主要从政府的相关规定中表述出来的,“官办”色彩太重的结果就是工作任务为“听、跟、走”因而,重负应当适当放宽对其管制。增加其包容性。
关于传统现代化和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就不再多言。
2012年《组织领导学》人大出版
这本书没有真正看进去,只看了前几章。大致的框架。并摘抄了本书有关的概念和定义,主要有领导,领导人,追随者的概念,情景的特性,并简单了解几个案例。一些时间安排的作息表。对管理的几个基本过程,计划、组织、领导、监督的理解下。
2012年《国富论》亚当斯密
主要看了前五章。也并没有看完。在第一章论劳动分工中,从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入手,举出许多例子,并且提出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三种好处:一、每个工人的熟练程度提高二、节约了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所用的时间三、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个体的工作效率提高。由此我联想到了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问题。在决策、组织、计划、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当我们的分工也一样明确,也许会提高效率。但是,现实中的工厂的作业生产或者说是制造业,显然是具有确定型,规范性,并且相互间交叉较少,而在公共管理的职能分工中,需要相互协调,在管理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或许这正是其职能分工只能形分而神聚的原因吧。
在本章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每一个劳动者,每隔半个小时就得改变他们的工具和工作,一辈子几乎每天都要干二十几种不同的活,自然而然地或者说必然会养成闲荡和漫不经心的习惯”,虽然历史过去很久了,但对于如今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当然,我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对于人们一再抱怨政府的无为或工作懒散的原因也是与这类似的。在一次公共行政的课堂上曾经分析过这样一个案例“繁忙的副市长”,该市长一天安排了很多事情,暂不谈必要与否,但是各个事情的地点变化所浪费的时间至少占所有时间的五分之一,更何况在那种繁忙的环境中,渐渐工作就会慢下来,引发惰性,无法辨明主次,自然而然也会散漫起来。本章中的另外一个观点“当人们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单独的目标时,而不是很多事情上时,就比较容易和比较迅速的发现打到任何目的的方法。”这和目标管理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细化目标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过程,从而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没有努力,并不是想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从而失去了中心。我们要懂得简单生活,学会专注。
在政府工作中,官员们的行政目标往往过多过杂过于宏大,反而更加不易执行,且不论政府的目标是否真正出于对公众的负责,在对于民众认同的期盼,对于领导的赞赏的渴求,对于作秀的热衷,自然而然的会使政府陷入众多的关系网,棋盘之中,难以看清政府的职责。
论引起劳动分工的原因,在这一章中,亚当斯密将其归因于“人性中某种倾向的必然结果”,其实,这种倾向的实质动力应归于需求,并说明这种倾向是人的特性。提出交换“并不是任何契约的效果,只是在某一个时候出于对同一个目标的欲望的偶然契合。”他所说的最初的契合是偶然的经济上的,那么对于政治的起源,我们所说的社群,算不算就是某种生理需求和偶然的精神碰撞呢?
当劳动分工因此而形成是有利于效率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的,那么社会分工以及从部落到奴隶制、封建王朝的一系列的产生,推动制度文明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经济是基础,但是不应该把它作为本源来解释。政治社会和精神层面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在本章中还提出另外了两个观点:“分工使得才能的差异比天赋更加重要”及“交换倾向也是的才能差异成为有用”这样的“倾向”似乎在“交换”搭配时,略有不足,交换倾向能使得才能差异币天赋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交换是因为需求。读及此时,不由会想起帝王家的皇子皇孙,若没有对继承王位的需求,怕许多人也不会文武双全,留名后世。这种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引他们的方向。
论劳动分工受市场的限制,这一章主要是从交通方面来论述的。在自然地理条件及历史条件和时代的局限性下,写出了劳动分工,交换所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并极大的赞赏了水运的改善带来的市场拓展。实质上的市场拓展不论带了多少诱因,交通仍然很重要,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也一样。即便在网购之风出阿奇,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然而,我国在一味的刺激消费,国内需求却不能保证人们有安心的路,系列的丑闻频传。行政部门有履行公共服务、公共建设的义务,在交通问题上,也许更该重视,岂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听而过呢?提到中国改进技术,而不是创造,我不由的想到新闻报道上说,中国“改进”俄式武器,占领市场,而俄方称中国“山寨”,中国却没有有力证据回应。
和第五章我就没有写什么了,先到此为止吧。
2012年《公共组织理论》罗伯特登哈特
这本书也没有看完,主要看了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以一句西蒙的谚语引出“他关注应当怎样构建一个组织,并进行运作以有效的完成组织任务”西蒙认为理性的个体是,而且必须是一个被组织化和制度化的个人,一、个人必须根据组织的利益来做出决定,二、个体做出有助于组织活动的活动也是理性计算的结果。这些理论的基础是“行政人”假设。与“经济人”不同,“行政人”追求解决问题的“满意度”而不是效用的“最大化”。西蒙指出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1)情报活动(2)方案设计(3)决策选择。
并介绍了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法。这一种决策法的特点是:一、现实生活中,各种价值观念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因而,只能对特定的决策确定很小的价值追求或目标。二、最有效的公共政策就是那些为各方治理一致认同并已生效的政策。三、政治结构的一致性。
詹姆斯。汤普森的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并且介绍了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的来源。巴纳德的辩证思想即对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探讨。
也简单介绍了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的理论。好吧,有点散,不知所云也。
2012年
《张居正》熊培云。很多时候都以为那些政治家并没有多把国家放在心上,但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真的误读了很多历史,尽管他写的也并不完全真实,但是确实真的给了我很多感悟。我们至少要有理想,懂得隐忍,厚积薄发。或许高拱的结果并不怎样,但是他还是曾经为自己的梦努力很久,很执着,也确实有才能。张居正的忍耐和细心,也不是为一个很好的品质。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使人不仅是对政治,也对婚姻,爱情和管理等方面产生新的看法。我最喜欢的是文中的高仪,他老成持重很是会保持自我的品行,能够在外界物欲横流时,保持心中的一片净土。懂的分寸,不拉帮结派。很淡然处事,但也不乏真才实学努力为民办事,还有朱横一个悲剧的人物,一个冯公公,那个八面玲珑的人,李太后自强自立的女人,严格要求孩子。玉娘,,很多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2012年十月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初读本书时,只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但坚持看下去并不断巩固,还是会收获匪浅的。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中集各家之所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其丰富的知识储备让人为之赞叹。他提出的“小集团是有组织的、积极的利益是能胜过大集团无组织的无保护的利益的”观点,对于一直生活在中国的我,过于信奉集体主义,并且一直把集体看作是越大越好的我确实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真正理解集体的含义。这一观点同时也对“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在很小的时候所灌输的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有时候感觉自己的思维充满矛盾与悖论。即相信二八定律又崇尚大众力量。其实根本的原因应该是自己从未深入思考到什么,只是想当然的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盲目的相信权威的力量。在本书的作者身上我看到的是很多可贵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某过于善于独立思考了,在面对很多经典大师时,他做的只是独立思考,取长补短。
尽管本书是作为经济类的著作出版的,它仍然不乏政治、社会以及逻辑学思想。这在本书的第二到五章表现的尤为显著。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本书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当我第一次听老师讲到人性假设是我们研究制度和制定规范的基础时,只是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但现在看完本书后不得不承认,我是错的。人性假设其实就是本书研究的基石。正是出于经济人的假设,集团中的成员行为才是可以预测的,这样才能研究很多类似的问题。有时候真不能太自以为是。可能存在着些许不足,但总体上还是相当完善的。在讨论到集团吸引成员的方式时,他明显与集团激励成员为共同目标做出贡献的方式做出了区分。这些让我联想到曾经学过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有些内容。或许有些相似之处。作为一个理性人,尤其是在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中,一般不会为集团目标做出贡献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除非是在“选择性激励”下。曾经一度以为激励的应该都是正面的,但是看到本书提及的激励分类,才明白学术和生活常识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其实激励不仅有积极的还有消极的,积极的激励是奖励鼓励措施很好理解,但那些处罚也同样是激励的一种。
在作者的观点看来,在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中的成员不会为组织做出自己的贡献,原因如下,首先,这是由于个体成员明白在一个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中,他的努力和付出是微乎其微的,即使牺牲了他一部分的利益也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其次,他会明白他的付出对于集团中那些即使不做任何贡献的成员也会同样享受到他的付出甚至牺牲一定的利益所带来的效益;再次,就是即使他不作任何改变,只要集团中的其他成员作出改变,所形成的集团效益,他一样可以享受到。这样一来就没有了进行努力试图改变的动机。
这些理论使我不由得想到中国的改革之声如此之高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成为领头羊的现实问题,面对岌岌可危的现实,虽然有些言过其实的感觉,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有所察觉,但是,事实上最多也不过是含沙射影,真正到了涉及自己的利益时又有几人会为之而坚持下去呢?我们当今社会很多人缺少的不是学历而是实力,不是理性而是激情,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写到这里,我不由的想到了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上曾经写过的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其实在这里我也并没有想要表达某种不满或鄙视的意思,我只是一个正常人,以正常的思维去想我所看到的问题。读后几天我想有些不理解的不只是书中的内容了,还有很多有关其他的事情。最近上法理课,陈老师讲到一个有关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东西方对比上的些许不同,我也有些困惑。对于中国的思维,我们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思维上而不是理性思维上因此在此方面会有些欠缺,还有就是关于逻辑思维的些许混乱。但是,让我更不理解的在更有理性的思维国度里,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盒重视远远大于这些所谓的感性的地方。有时候甚至会有些矛盾的感觉。尤其在自私方面,在对自己的关注,怯弱,社会责任感缺乏方面尤为显著。
在对于国家的观点上,接触的较多的为政治学观点,把国家解释为共同体或联合体,社会管理的组织,当然还有国家三要素说,但是很少涉及到经济基础方面,从经济学方面对于国家的解释确实有所不同。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国家只是组织的特殊形态,它提供共同利益或为大众谋福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及共产主义的观点,他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很多中国学者的见解。首先,先确定人性假设的问题,马克思的人性假设为经济人,即理性人。马克思所提到的阶级,是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的。在逻辑学上属于集合概念,集体所有的那些革命的,积极的,敢于反抗的无产阶级精神并不为每个无产阶级所具有,准确地说是很多无产阶级个体并不具有,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为整个无产阶级的命运做出任何抗争的,这道理与其在大集团、潜在集团的道理是类似的。这与无产阶级必将实现的结论是相悖的,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或考虑到的问题。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很多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生是源自非理性行为。
这对生活在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必将实现的我们来说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学术上的严谨和独立,这一精神贯穿本书的其他部分。
在压力集团一章的论述中,汲取百家之长,对压力集团的赞颂是出乎意料的。由于压力集团出于不同的使命而建立的,故其使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方面卓有成就的本特利认为,所有压力集团的结果,不仅始终是社会政策的决定因素,而且还会是最合理公平的决定因素。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如果人性假设是经济人,事实上也应该是如此的话,那这样所谓的最合理公平的决定也应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由于对其思想我确实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也不好妄下断言,提出一个假设如此的话,那由于每个压力集团必然会为自己的利益去争取,而每个压力集团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力大小不同和利益的需求有近似的一致性,那必然会导致利益的分配出现偏差,当然这种偏差也不排除有些利益集团根本没有得到社会政策上的利益的可能性,那么这种最公平合理又该从何谈起呢?
在谈到“特殊利益沆瀣一气并不可怕,这是调整利益集团的一种出色又有效的手段”时,我想到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其可怕是在于他是一种伤害到很多普通大众的利益,并且正常情况下,并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反而会只是社会财富潜在流失,当指望以这一种方式调整利益集团时,我们的损失将是全面的,结果也未必会真正的出色有效,有可能杀掉一个与外勾结者,换来的是另外一个更加残暴的管理者也未必吧。即使不这样分析,类似于前面对成员在潜在集团或大集团的表现,同样可以推出即使危害到一定程度上,很多相对于“特殊利益”的剩余的人们即处在大集团上的人一样很可能不会采取行动,故这个结论有些欠妥。
当然,也不排除我的误解的可能性存在。
这些有时我想到了第三章谈到的工会与自由经济中的些许内容,也许逻辑上有些欠妥。为维持工会的正常秩序并处近期不断的发展,很多工会会实行强制会员制、纠察制、暴力等,以机会运用一些“选择性激励”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我曾经以为激励的措施只有积极的,但是这里提到的还有消极的处罚。
对于劳埃德.厄尔曼提出的工会运用的只雇佣工会工人的政策和其他控制就业的手段主要是为了增加新的会员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矛盾的。因为如果把新的雇员排除在位的话老成员的工作就更有保障,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损害了老的成员的利益。并且与就业保障思想是矛盾的。我想可能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结果。首先,我们可以假定一个工会已经有一定的成员了,所以他打算不采取这些措施,那么,结果可能是他几乎吸引不到新的成员,那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工会潜在会员的工人不来这给工会,它的吸引力不够,那么他可能去其他工会,或者,不参加任何工会组织,那么不论何种结果,这个公会必然会影响力下降,并且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可以为成员提供的集体产品和服务减少,其生存的问题就需要考虑了;假设它采取了这些措施了,由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整体减少,以及工会社会影响力和涉及领域的增强,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与雇主谈判的胜利,也会为成员获得增加就业数量和拓宽就业的领域,也未必会减少什么。
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阅读,是我意识到自己实在是知之甚少,学习过于应付而不是投入。我相信我会慢慢改正的。在本书中也有些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和同学交流。

2012年11月24日
《改革政府》读书心得
在读改革政府之前,我看了刘老师推荐的《如何做质性研究》一书,感觉收获不少,同时也是由于上次读《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第一遍时,没有很好地理解,并且对自己的观点表达并不流畅,存在许多问题。读书会结束后,几个好友都说在听我的发言时不知所云,对此,我开始进行反思。
我这次读书,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先看前言,然后写下自己觉得不理解的地方和感兴趣点,试着不按照作者的安排,而是自己的思路去阅读。并且记下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摘要。有些不同的收获。由于读的时候主要是想尝试寻求最适合我的阅读方法,所以读书笔记也采取了一种新方法,不再是整本书读完在做笔记,而是对于我有兴趣的点每一部分做了下笔记,记录了自己的想法。
《改革政府》这本书主要是讲把竞争机制、服务意识和客户意识带到政府中,这是从总体上的概述。在宏观方面,刘老师和严老师已经讲得比较充分了。我在整本书读下来,是对美国的社会组织发展的充分程度所折服,如果放在中国,很多的理论并不能真正的运转起来。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学习这个就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它还是给我们很多启示的。在中央和地方的分权,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本书的认识
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认识问题
    很多情况下,我们真正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明确的。我们经常会把资源的利用看作    是一种单向的过程,一种横向的比较,而忽视了许多潜在的价值,因而会出现很多潜在的浪费。在“讨价还价与动态平衡匹配”一的导言处曾这样提出我们在切蛋糕时不仅要做到制度公平,寻求最合理的方法,同时要重视时间流逝对蛋糕价值的潜在损耗。正如本书所举的例子一样,在一个州申请资金时,但是每个零件省五美分,等了一年但结果其实花费了更多了。在这个时间差里会有很多东西价值发生变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包括合适的分配,还用考虑到资源的价值变化。关注时间问题。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对公共物品的上进行持久和有效地维护,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更换浪费大量的价钱,同时有效地提高效率。
分权的问题:分权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他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标准。这里谈到分权的问题时,它不仅提到中央与地方的政权的分权,更应该注意到财权分权,尤其是在预算方面,应该给地方更多的权力,允许地方留有一本分结余,以供不时之需,同时也为改革和试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在中国怕是不行,有很多监督问题的存在,只会造成进一步的贪污。当然如果健全监督机制还是很好的,值得一试。在预算方面的还有很多精华,其中我们很多人都有谈到,我就不多说了。
财政预算的问题:提出要建立有使命感的政府,实施有使命感的预算。定期清除过时的内容,由于把资金分割成明细分类项目,精明的政府工作人员会把每一个分类项目的每一分钱都花掉,而不会考虑是否需要。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在怂恿政府浪费钱财。尽管所说的是针对美国的情况,实际上与中国的近些年来一直关注的三公消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三公消费支出的最好控制应该是来自财政上的预算,而不是事后的监督。在这里他提出一个案例讲到了一种新的模式即费尔菲尔德市的支出控制式预算。实行总金额制预算,允许保留部门没有花费掉的钱。这样看起来很好,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每个部门的职能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在采取这种方式尤其是涉及到资金的吸引的情况下,更可能会产生部门差距,不利于一些公共和服务性的组织的发展。对于所保留的这部分的资金的保管和使用的监督问题也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
顾客意识和服务的提供问题:建立一个有使命感的政府,在本书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是深刻“如果一个部门或一项计划的负责人没有做错事的机会,那么,也就缺乏把事做对的权威”——《州管理指南》弗洛里达州 在我们国家往往把政府定位为一个全能的人,一个类似圣人的人,缺乏了对政府官员包括很多名人在内的公众群体的容忍度,或许我们更应该以平常心面对这一切,都是普通人,我们不必有盲目的崇敬也不必过于要求什么,要求他们怎样。允许他们犯错。不是放纵,而是相互理解和尊重。其次本书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责任制——绩效评估更注重效果。对于失败和成功的关注也是相当值得我们思考的。本书中的观点认为,不奖励成功就有可能是在奖励失败的观点,在很多时候,我们似乎真的对成功、奖励与失败间的关系没有这样清晰认识到,奖惩分明的意义远远不止是鼓励激励,还起引导的作用。因为我们往往看不到成功就不能从中学习,看不到失败,也不能从中改变,避免进一步的失败。在政府的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很有必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成功,何为失败,允许怎样的失败的存在?很多事情,要有个方向,不可盲目,而盲从,即便学习其他政府治理模式,也要结合国情。
本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比较好的观点,如果看看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暂时写到这里了。
2012年12月
在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如何做质性的研究》《如何查找文献》的书,主要是些工具性的,不过还是很有收获的。更多的应该应用到实际的调查之中。
假期读书
一、《关于农村老人赡养问题报告》
这篇报告主要从现在养老的主要方式、农村养老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对策来谈的,在对于结构的分析上很是细致。对于养老的分析,他们不仅是从微观上分析还在宏观上进行把握,把城镇化、打工潮和文化的变迁与养老联系起来,这些确实与我有很多不同,至少我没有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原因,事先看看可以更好地准备一下。更多的可能是从一些细节着眼,而忽视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很重要的其他因素,这主要是对南方的一些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分析,也给我很多启示,我想想列一些数据来记录一些具体的数据,在这里我开始考虑怎样列一些数据,来分析。我想从养老的经济因素与精神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些小的案例,来深入一下,养老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的最基本的满足,还应有很多其他的追求。
二、《老年心理学》孙颖心 经管出版
这本书主要从老年人的感觉知觉特征及护理中的应对、老年人的记忆特征及护理中的应对、老年人的情绪、情感特征及护理中的应对、老年人的气质特征及应对、老年人的性格及应对、老年人的智力及应对、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老年人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整本书介绍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比较实用的人际交往策略。在对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感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主要是从老人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老年人的性格类型、老年人认识特征、老年人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感,当然也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在对养老的理解上,本书主要提出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另一种是指年老闲居修养的状态。我更赞同前一种。因而,在本次调研中我将会从这些角度展开自己的计划。
三、《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M.Neil Browne.  Stuart M.Keeley (中文版)中轻工业出版
在读本书之前,我想获得的一些信息有:提问时的思维结构和逻辑过程以及方式?针对不同的问题应该提问哪些问题更为合理?如何设计自己的提问结构和问题? 怎样可以从有些并不完全真实的信息中得到尽可能真实的结果?如何评价自己的问卷?
通读完全书我并没有完全得到我想要的,但是我也确实收获不小。首先是这本书和我读过的培根的《新工具》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都强调了不要一味的盲目从众。我也看到了他所强调的自己思维的重要性。不过,培根所批判的方法在本书中运用很是到位。对于逻辑学中的三段论和其他有关证明和论证的知识在本书中更进一步得到阐明。而培根则是从人类历史发展和其他更广阔的视野来论证新思维的重要性,他批判固有的逻辑思维形式和惯性的思维模式,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人类的知识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继承上的。
而本书的重点在于传授一种更为缜密的思维形式,是我们能够确立一个更为客观的价值观,以便在论证、论据、论题中,面对所谓的证词,数据有一定的鉴别力,不忽视干扰因素,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提供些练习,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四、《学术论文:如何写?往哪投?》范崇成
和前面老师推荐的很像,但是很简略,主要强调了语言规范和观点新颖,其实不如《如何做质性研究》一书实用细致。
五、《国家的兴衰》曼瑟.奥尔森
这是继《集体行动的逻辑》之后,曼瑟 奥尔森所写的的一本书,与前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集体行动的逻辑为基石,不断延伸和发展,以第三章的含义为框架,叙述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并且涉及到很多国家和历史的发展,主要探讨为什么有的国家兴旺发达,有些国家不断衰弱?他是从另外一个有别于常人的视角入手,而非简单的评述一些常常被引用的观点: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经济基础,而是深入到这些背后的因素,通过对利益的分析,对集团理论的建构,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仅如此,他还不断用不符合常理的事例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不断强调要做到敢于质疑,不断质疑,尊重前人的成果,但不盲从。尽管这本书我读的很慢,也仍有许多并不是很理解的地方。他所提出的九个含义,前三个是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下所形成的自然结果,第四个是关于特殊利益组织,第五个是关于共容性组织,后四个是关于分利集团的。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集体行动的产生是很自然并不断壮大的,这让我联系到我家乡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随着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管理办法的改进,村子里的政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粗暴落实了,大家开始十几户人家自发的找到村干部要求修路,几个年长辈分大一起召开会议,一起组织人反对个别村民毁地立窑。并且这些行动在近些年越来越多了。
关于分利集团的论述,主要是从四个方面:1.分利联盟作出决策通常要比他们所包含的个人或企业慢得多;它们通常日程繁忙、事务众多,并且更经常的采用固定价格而不是固定数量2.分利联盟会减缓社会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减缓为回应不断变化条件而对资源进行再分配,降低经济增长率,3.分利集团的排他性4.分利集团的增加对社会演变的影响。那在当今的中国很多分利集团,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行会算不算呢?这里的分利联盟或组织并不局限于政治或经济。
六、《结构功能主义与符号学》
本书一共有五部分,我重点看了前四部分。主要从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展开,讲述了语言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并不断拓展,把社会生活中的国家,家庭,习俗也结构化,并把血缘关系与社会组织相联系,将女性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符号,相互联系。其中对小说这一文学的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文学体裁,不是情节和思想,而是结构框架,这固然很好,但是,不得不说也是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这主要介绍了皮亚杰、维科、索绪尔等的观点,我看得不太明白。对于一些文学修辞的用法也很令人费解。对于语言障碍的人,可能会使用隐喻和转喻,这点我很是困惑。只是可惜电子书不是实体书,看到觉得好的,不懂的,又找不到了。
七、《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这个真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看得很糊涂。对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批判,让我很不理解。对于表象和意志的看法,我也不太理解。
八、《农村社会学》刘畅
本书从主要把农村作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农村的多个方面来研究,三农问题,是重点。讲述了农村的社会文化,婚姻和家庭,经济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农村社保和教育。本书比较官方化,资料比较全面,所跨的时间也较长。并且举出很多比较著名的实际案例。总体上与社会学所学到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密。但是毕竟受所处的时代的限制,尽管2007年到2012年之间不过是想隔了五年,但是,农村也有许多的新变化,尤其是在婚姻和经济制度上,很多新的一代年轻的农村人开始通过教育的途径获得一些技术,并且也有些农村中年人开始转行,经济制度上越来越有别于书上的传统模式,婚姻上更多是自由恋爱,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姑娘嫁到外地去,由于交通的便利也得到家长的认可。婚姻形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教育上也是,鼓励教育的风气更强烈些,虽然我是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来看,但想来也有些可借鉴之处吧。对于书上对于农村社区的分类,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她把社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我所感兴趣的是按居民点的分布和社区演变的过程来划分为散村社区、集村社区、集镇社区。我以前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些。总之,还是颇有收益的。她更多的关注到本土化的问题,从中国的实际来进行考察。
九、《黄河边上的中国》 曹锦清
曹先生对于三农问题的看法确实独到。看到了很多隐藏在背后的问题。有很多是我经历过却从没有想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对于历史观的研究,对于历史比较的方法,他有他的独到之处。很多时候,学习很多知识的我们一直忽视了自己的文化,他却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更加全面的看待发展的社会发展,给我很多启示。有很多时候,本土化的前提是真正的重视本土文化,自己的历史,而不是急功近利。直接照搬照抄。
2013年3月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彼得 盖伊斯
很多时候,我读书时都掺杂了太多自己的主观判断,有些想法是先入为主的。或许这对书的内容而言本身都是不公正的。我一直试图尽量客观的看待书中的观点,而不是带这些年轻的稚气与不知天高地厚的傲气,一味批判什么。所以,在读这本书时,我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书的精华,当然还是要学着独立思考的。
这本书确实很值得一读,最初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引用了很多别人的东西,但是后来就会发现他的独到之处和丰富的知识背景。他与奥尔森的写作风格都用一个同样值得称道的优点,那就是逻辑性很强,结构框架很清楚。这类的书只要用心就很容易进行归类。
本书的精华我个人认为不在于内容的丰富,介绍的全面独到,而在于在书最初的一章,他提到的很多政治治理上的矛盾。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不同背景的政治经济现象的产生,使得人们不断探讨政府的新的治理模式,但是这些也并不完全新,有很多前人都已践行过。进行总结结和整合,本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式政府及解制式政府。不论哪种模式,都是针对以下几种矛盾产生的解决措施。以下六种矛盾即使传统行政的缺陷:
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价值中立与公务员对政策的服从甚至参与到政治上政策的制定的矛盾。
层级制和规则:内部层级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赋予公务员在非政府部门执行和实施法规的权力的设想。韦伯式官僚政府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市场导向的矛盾,规则通过性不高与规则公平性和一致性的要求的矛盾。
永久性和稳定性:永久性和稳定性导致的过程僵化难以进行协调的,从而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无法正常进行永久性的矛盾。
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职位和管理方式受到质疑,不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与要求公务员专业化,规范化的矛盾
内部管制:公务员响应政治号召与政治价值中立的矛盾,发挥创造性、专长的需求的矛盾。
平等:目标相同,利益相等与服务结果的平等不一致的矛盾。
我个人总结起来就是:价值中立与自身的政治性矛盾、对制度稳定性的需求与现实灵活性的需求的矛盾、制度化管制与创造性主动性的矛盾、政治平等与事实平等的不一致性的矛盾、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要求的矛盾。背景原因书上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其余的四种模式分别对不同的矛盾,进行调节和转化,但是往往也会带来负面的不足之处,主要的优缺点书上也有很详尽的介绍。我于是想到了近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也正是一个变迁的政府。中国最初的制度设计与官僚制有着密可不可分的渊源,但是显然已经不是很适用于现在的社会现状。与其采用一种治理模式,不如先分析好实情多方面多角度治理。在现实中这些矛盾基本上是不可能消失或完全调和的,每一种治理自有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对于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借鉴市场模式。在对于基层民主和政治协商式民主我们可以参照参与式模式,在对于公务员制度的发挥性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要求采取官僚制或是弹性制或是解制式。当然,由于我的知识和阅历有限,没能提出更为详细的想法。

[ 此贴被安师李小倩在2013-04-11 18:30重新编辑 ]
Posted: 2013-04-06 20:1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Total 0.088218(s) query 3, Time now is:01-14 09:2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