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王君磊最新读书情况汇报(更新至2010年6月1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君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0
威望: 110 点
金钱: 1100 RMB
注册时间:2008-03-29
最后登录:2013-12-21

 王君磊最新读书情况汇报(更新至2010年6月14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郑静 从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10-03)
2010年5月份阅读书目(至6月14日):
1、《韦伯作品集9:法律社会学》[德]马克斯韦伯著 康乐、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法律社会学导论》[英]罗杰科特威尔著 潘大松等译 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美]唐纳德布莱克著 郭星华等译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法律的运作行为》[美]唐纳德布莱克著 苏力等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美]罗斯科庞德著 沈宗灵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6、《无须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著 苏力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乡土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王铭铭、王斯福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法律与社会:社会学与法学的视角》郭星华、陆益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强世功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1、《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强世功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民间法(第一卷)》谢晖、陈金钊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月的读书比较具体,考虑到想与自己的论文结合,所以专题性比较强。开始从理论转向经验的阅读了,感觉读经验确实比较有趣,比较轻松,说实话却也没有了纯粹读理论时的艰涩与挑战,满足感也减弱了不少。读理论与经验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读理论的目的可能也是最终更好地运用到经验中,为理解经验,做好经验寻找理论支撑,其实自己觉得还是没有从读理论的阅读思路与感觉中走出来,如何更好地把握两者之间契合还需要自己继续摸索,继续努力!

2010年4月份阅读书目(至5月12日):
1、《西方法律思想史》 何勤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E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法学导论》[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著 米健等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5、《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德]F卡尔萨维尼著 许章润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司法过程的性质》[美]本杰明卡多佐著 苏力译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法律的概念》[英]HLA哈特著 许家馨等译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现代社会中的法律》[美]RM昂格尔著 吴玉章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梁治平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梁治平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 梁治平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阅读秩序》苏力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已故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新解读:现代经济思想导论》[美]托德G巴克霍尔兹著 杜立群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这个月临时改变了自己的读书计划,专门读了一些法学领域的著作,基本上是从法理学开始读起的。简单来讲,法理学就是研究法的整个发展规律与法的共同性问题的学说,其中又以对法的本质的探讨为重点。什么是法?如何给法这个概念来进行定义?这是整个法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进行探索与争议不断地问题。从法的本质上来划分,可以将法学研究笼统地分为实证主义法学与非实证主义法学两类,两者最主要的争议之处就是如何处理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的时候,没有将道德因素包括在内,即法和道德是分离的:具体说来,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在法律命令什么与正义要求什么之间,即实然法和应然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相反地,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接的。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的时候主要考虑两方面的要素,即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要素来定义法的概念的主要代表是分析主义法学流派,代表人物就是哈特等;以社会实效为首要要素来定义法的概念的主要代表是法社会学和法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就是庞德等。非实证主义法学主要是以内容的正义性作为法的概念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也包括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以这个三个要素的不同联接为标准,非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可以分为两类,即以内容的正义性作为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的法学流派,以传统的自然法理论为代表,而以三要素同时作为法的定义的要素的法学流派,其代表的是超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之争的综合法学研究。
反观自己这个月所读的书目,基本上就是沿着法的历史演进以及对法的概念的定义而持不同观点的法学家的思想为主要阅读主线的。这其中包括历史法学的代表萨维尼,分析主义法学的代表哈特,法社会学的代表卡多佐,批判法学的代表昂格尔以及法哲学家拉德布鲁赫的著作。通过阅读这些重要的法学著作,目的主要还是培养自己对于法学的初步的思维认识以及接下来再进一步阅读法学著作的时候能更有体系化和系统化,通过这一个月的阅读,自己的这一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

2010年3月份阅读书目(至4月4日):
1、《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美]吉尔德、瑟斯比著 杨淮生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 曹沛霖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政治和命运》[英]安德鲁甘布尔著 胡晓进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英]卡尔波兰尼著 冯钢等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美]戴维杜鲁门著 陈尧等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陈郁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美]乔纳森特纳著 邱泽奇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关于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理论
利益集团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本特利,在其名著《政府过程》中,他将集团视为政治生活的“原材料”,社会是集团的复杂组合,政治行为是利益集团互动的结果,如果排除了集团便无所谓政治现象。政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经常性的集团行为,即集团之间的合作竞争、联合分裂和改革调整,最终构成了反映公众需求的政策。在本特利之后,杜鲁门又推出了一本《政府过程》(即《政治过程》),来进一步解释了政府的实际行为和过程的复杂性,并力图证明政治集团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杜鲁门在书中不仅为利益集团进行了“正名”,正视了广泛存在的利益集团的活动,而且对利益集团的性质、特征、组织、领导及其对政党、选举、立法、行政、司法和舆论的影响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他将集团视为观察社会政治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并通过经验研究证明在社会迅速变革时期集团的组织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杜鲁门在阐述其利益集团理论时也忽视了个体利益,认为只有集团才是真正的社会最小元素,个体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一逻辑,就可以顺利地得出人们必将组成集团,并为实现共同利益而集体行动的逻辑。正是针对这一点,奥尔森在其《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认为,人们是否加入某一利益集团取决于个人的决定,但是由于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存在着某种冲突,因此,他认为,理性的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体,事实上是不愿意参加旨在保障大集团集体利益的组织的,即使他意识到集体利益得到保障将使他从中得到好处。对任何个体来说,参加集体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个人从集体行动中得到的好处,因此大多数人不愿意参加集体行动。人们参加集体行动,或者是由于被迫或法律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是由于个人参加集体行动能获得选择性的物质激励。这样,在集体行动中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的行为。如何解决这种在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之后认为,因为所有个体与组织均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单位,无法带来公共领域的和谐与效率,传统的市场秩序或国家秩序不能很好地解决搭便车行为,应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寻求新的路径,也就是说,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并非只有政府一个主体,而是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私人机构及公民个人在内的许多决策中心,这些中心在既定的制度约束下共同行使主体性权力,并且通过自主治理组织来进行自主治理。另外,奥斯特罗姆认为,如果要实现较好的治理效果,公民的参与至关重要,但是,公民并非同质,在参与中要经过长期的反复博弈、协调、对话、容忍与尊重之后形成社会资本,这是维持集团生活与集体行动的重要条件。
波兰尼的《大转型》也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作者批判了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都没有存在过,随着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运动和扩展,其对立面“社会的自我保护运动”也自发产生,两者的矛盾与对立的结果导致了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矛盾、危机乃至冲突,作者呼吁“正视制度和国家干预的作用价值;并雄辩地指出,只有正确地发挥社会制度的作用和人类理智能力,人类自由才可以实现”。因此,对于理解国家、社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大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不妨一读。
这个月的读书状态不是很好,懒散了许多,读书过程中思想老是有打岔的状态,这种状况肯定是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反正先自我批评一下吧,回头要好好总结,认真反思一下。

2010年寒假期间阅读书目(至3月5日):
1、《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邓小平著 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4年/1993年版
2、《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 胡为雄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周恩来传》[英]迪克威尔逊著 李维周等译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4、《蒋介石评传》汪荣祖、李敖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5、《政治的一生》王沪宁著 洪涛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美]艾恺采访 梁漱溟口述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7、《朝话》梁漱溟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09年12月20日至2010年1月24日阅读书目:
1、《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西方政治思想史》[美]约翰麦克里兰著 彭淮栋译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3、《政治社会学导论》[美]安东尼奥罗姆著 张华青等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4、《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 郭斌和等译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政治家》[古希腊]柏拉图著 洪涛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6、《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利维坦》[英]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君主论》[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潘汉典译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政府论》(上、下)[英]约翰洛克著 叶启芳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2年/1964年版
10、《社会契约论》[法]让雅克卢梭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著 中华书局2006年版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阅读了算是政治学的一些入门的著作,当然基本上也是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作为一个非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来深入阅读和体会政治学经典理论的精华,其实就如同阅读社会学经典理论一样,目的并不是带着一种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政治学,而是通过阅读去了解政治的本质,理解自古以来人类政治生活的终极追求。循着自己初始的计划安排,我按照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来进行阅读,这样既有侧重点,也能够使读书更能形成体系,更加系统。从我这个月所读的书来看,主要是古希腊以及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虽然书并不是很多,读过之后却也没有在头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或许是阅读的书还是比较少而单一的缘故。我想,通过接下来继续阅读一些现当代的政治学作品,那对于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自己还是能有一个比较清晰地把握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希望以此训练自己一种多学科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保持通过读书而培养起来的良好生活习惯。
通过对这些政治学领域的一些基本著作的阅读,我对政治学也有了一些认识,当然还比较浅显。我觉得无论对于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来说,其知识体系尽管很重要,但更重要是知识体系内部所蕴涵的价值理念,我觉得只有把握了价值理念这个活的灵魂,才真正达到了研究政治学,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目标。
那么,如何来把握政治学内在的价值理念呢?主要的途径当然是通过阅读那些伟大思想家留给我们的经典作品。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思想家们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思考的成果。那些被公认为西方伟大思想家的人们,他们在逻辑思维和经验观察的基础对问题进行思考,为有意识地去理解和解决集体生活和集体组织的种种难题而不断地做尝试,以提出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并构想未来的理想状态。从我这个月所读的书来看,主要是古希腊以及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他们所表达的思想多属于综合性的政治学说,其中包含着众多对于人性的判断和论证,对于现实生活的分析和批评,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信念。阅读这些思想家的作品,理解其内含的价值理念尤其重要。
接下来自己还有必要继续阅读一些当代政治思想家的作品,以至于对政治学的重要主题能有更好地把握。

2009年11月16日至12月19日阅读书目:
1、《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田佑中、刘江涛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李康、李猛译 三联书店1998年版
3、《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与韦伯著作的分析》[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郭忠华、潘华凌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4、《为社会学辩护》[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周红云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批判的社会学导论》[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郭忠华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6、《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文军、赵勇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民族-国家与暴力》[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胡宗泽、赵力涛译 三联书店1998年版
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赵旭东、方文译 三联书店1998年版
9、《现代性的后果》[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田禾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英]安东尼吉登斯 克里斯多弗皮尔森著 尹弘毅译 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1、《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李惠斌、杨雪冬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郑戈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周红云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陈永国、汪民安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这个月的读书全都是吉登斯的著作,有两本是以前读过的,为了更好地把握吉登斯的整体思想,现在又拿出来一起重读了一遍。虽说吉登斯的著作很多从书名上来看似乎都很好读,实际上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感觉确实也不像古典三大家的著作那样比较晦涩。但是,我感觉吉登斯的思想也并不是很好把握,主要就是他引用或提出了太多新的概念,比如“结构化”、“结构二重性”、“片断”、“时空伸延”、“时空边缘”、“反思性监控”、“本体性安全”、“实践意识”、“话语意识”等等,并且在他的著作中一一地将这些概念进行了逻辑串联。因此,我觉得从吉登斯的思想发展历程的角度上来把握的话,或许能比较好地理解他的思想。
从我上个月所读的吉登斯的书目上来看,主要也就是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也体现了吉登斯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一是对经典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的反思,主要是对古典三大家思想的诠释与比较;二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即构建了他庞大的“结构化”理论;三是对现代社会状况的分析,主要就是他的现代性思想以及全球化理论。当然,每一个思想家的思想脉络基本上都是一以贯之的,不能够单方面地撕裂开来进行解读,吉登斯也不例外。无论是他的“结构化”理论还是现代性思想,其间都是一脉贯通的。

200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阅读书目:
1、《涂尔干文集2: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付德根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2、《涂尔干文集3:道德教育》[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3、《涂尔干文集4:教育思想的演进》[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李康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4、《涂尔干文集5:孟德斯鸠与卢梭》[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李鲁宁、赵立玮、付德根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5、《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法]让-雅克卢梭著 钱培鑫译 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线装典藏版)毛泽东著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本月接着上个月的读书计划将涂尔干有关道德、教育的几本专著读完了。涂尔干在论述法国中等教育的演进以及他的道德哲学时,同样把道德以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来认识并进行阐释。因此,从对涂尔干思想的总体把握上来看,其研究虽然涉及到分工、自杀、宗教、教育、道德等等诸多领域,其实涂尔干想要解决的一个基本主题也就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读毛选是我一直以来的计划,某种程度而言,毛选其实给我的印象都有些神秘的,并且隐藏着自己心里很多期待,这个月终于一口气读完了,自己却从未想到过,读毛选竟然能够读得如此有趣,如此尽兴,如此让人意兴盎然。读完毛选,心中的神秘感没有了,伟人的思想精髓自己当然也不可能一下子领略,只有慢慢来品味。读毛选能给自己心灵以些许收获也就够了——思想一定要有灵魂,没有灵魂的思想是最可怕的。
“孤独漫步”是卢梭晚年的生存常态,也是这位伟大思想家最后的宁静。虽然孤独,这却是卢梭一生最为看重的生存状态,真实而自由。当社会最终不可避免地要让人付出自由代价的时候,他只能退回孤独者的生活。不过,卢梭的离群索居极具表演性。一方面,他确实有远离尘嚣的愿望,但另一方面,他又着意在公众面前塑造愤世者的形象,并希望得到认同。因此他终究害怕孤独。进退之间,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作为卢梭的一部自传小书,语言优美简练易读,但思想却很深刻,让人难免深受启发——集体读书的我们其实也是一些“孤独漫步者”,只不过,我们集体的“孤独”代替了个人的“孤独”,但我想,正因为我们现在心无旁骛的“孤独”读书,终有将来收获的的喜悦,因为我们的这种“孤独”必定会被承认。

2009年9月10日至10月14日阅读书目:
1、《韦伯作品集5: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德]马克斯韦伯著 康乐、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韦伯作品集8:宗教社会学》[德]马克斯韦伯著 康乐、简惠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涂尔干文集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汲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4、《涂尔干文集6: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汲、付德根、渠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5、《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6、《原始分类》[法]埃米尔涂尔干、莫斯著 汲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7、《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狄玉明译 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
8、《社会如何记忆》[美]保罗康纳顿著 纳日碧力戈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9、《论集体记忆》[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 毕然、郭金华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0、《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8月
11、《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12、《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苏力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因为写暑期调查报告拖得时间比较长,使得我上个月的读书直到10日才开始,虽说算起来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自己的读书质量,尤其跟其他读书会同仁相比,更是觉得拉开了不少差距,尤其是心理上的距离。不管怎样,在此也对上个月的读书情况作一小结,与各位读书会同仁共勉,并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建议。
   
上个月因为刚刚调查回来,加上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和疑惑,因此,在接下来的读书中就明显地体现出了回应甚或解决调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倾向。因为调查的农村属于宗族房头势力比较强的地区,因而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信仰、仪式、仪轨等宗教性的力量和活动比较普遍,而且种种宗族性势力与国家权力形成了一种力量的博弈,因此,我就想通过读一些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来加深对宗教以及宗族的认识,由此,就从韦伯和涂尔干的关于宗教社会学的著作读起了。

   
应该说,韦伯与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各有各的特色,最明显的就是他们论述宗教社会学思想的方法和准则的差异。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其主要思想及观点集中表现在他的名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涂尔干通过研究澳洲土著氏族居民的图腾崇拜,建立了以神圣和世俗两分法为基础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强调宗教的集体性,强调宗教仪式的作用,并且把宗教生活与道德生活结合在一起,倡导“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进而验证理论。涂尔干指出,宗教是社会集体(氏族)生活的产物,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又反过来加强了(氏族)集体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并发挥着维持(氏族)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宗教与(氏族)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中首先表明“宗教的‘本质’甚至不是我们的关注所在,因为某一特殊的共同体行动类型的条件与效应才是我们此研究的旨趣。”也就是说韦伯把特定的宗教当作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并从教徒的价值观念出发研究特定宗教的教会组织、教规、教义和宗教伦理,考察它与教徒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宗教对人们的社会行动的影响及其后果,从宗教这一特殊角度认识和研究社会。在他看来,一切宗教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信仰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宗教视为一种“救赎论”,并以此对世界性的几大宗教进行了分类。在韦伯看来,宗教伦理是宗教价值观或价值判断的体现,人们是按伦理准则来行动的。因此,韦伯把宗教的理性化和理智化的程度视为社会行动和社会组织理性化程度的标志。他认为,宗教的理性化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反过来,社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宗教理性进化的趋势。因此,从韦伯与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的方法上来看,涂尔干强调社会学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要求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揭示社会学的实证主义倾向,其更着重因果相伴变化。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基本上还是在其“理性化”与“理想类型”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他使用的是“一种发生学的考察与类型学的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定类型的宗教和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类型的行动表征某种文化的性质,是通过发生学的因果性分析考察和类型化意义比较来把握的,强调必须把握促成人们作出某种社会行动的动机,从而了解由人们社会行动构成的社会事实的意义,达到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另外还读了两本关于社会记忆的著作。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从纪念仪式与身体实践入手,把记忆分为个体记忆、认知记忆与身体记忆,正是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使得有关过去的意象和记忆的知识通过不断的仪式性操演来传承和维持。在《论集体记忆》一书中,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它不是某种神秘的群体思想。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社会阶级、家庭、协会、公司、军队和工会等都拥有不同的记忆,这些不同的记忆都是由其各自的成员通常经历很长的时间才建构起来的。并且,这些进行记忆的个体是通过根植在特定群体情境之中去记忆或再现过去的。哈布瓦赫从梦、语言与记忆意象的关联开始,重点论述了集体家庭、宗教与社会阶级的集体记忆。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苏力的两本书更多的就是引导自己进入农村研究的领域中来一窥风景的入门著作吧。

   
接下来自己的读书计划将把涂尔干有关教育社会学的几本著作读完,古典社会学大家的著作就暂告一段落,初步想读完毛选之后就开始读现当代社会学大家的著作了。

2009年5月份阅读书目:
1、《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 [美]乔治瑞泽尔著 杨淑娇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美]乔治瑞泽尔著 顾建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社会学十大概念》[法]让卡泽纳弗著 杨捷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论理论社会学》[美]罗伯特K默顿著 何凡兴等译  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美]罗伯特K默顿著 林聚仁等译  三联书店2001年版
6、《金钱 性别 现代生活风格》[德]西美尔著 刘小枫编 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7、《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德]西美尔著 林荣远编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美]彼得伯格著 何道宽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苏国勋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 文军主编  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翟学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感受有下面两点:
1、默顿的中层理论。
默顿是社会学功能主义的完善者,主要体现在他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中层理论的提出克服了帕森斯的宏大理论不能指导经验研究与芝加哥学派排斥理论的经验主义的不足,它着眼于建立可检验的研究假设,系统地归纳已知的关于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社会变革的一致性,并且试图用假设合理地解释这种一致性。中层理论寻求较小范围内的一般化解释,并且把把经验检验纳入到它的体系之中。角色丛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相对剥夺理论等都属于中层理论。另外,默顿还提出了许多社会学概念用于指导经验研究,比如角色丛、失范、显功能和潜功能、自我实现的预言等。
2、“时髦”的齐美尔。
读齐美尔的作品,就感觉回到了生活的中心,能让人体会到一种轻快的阅读速度,而且真是大开眼界。他讨论了资本主义文化中的诸多现象,如现代文化、货币现象、生活风格、女性文化、性别关系、卖淫活动、时尚、陌生人等听上去既新鲜又怪异的论题。他不断游离的视点,“碎片化”的思考,徘徊在主流思想之外的精妙思辨,体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开创了社会学从宏观走向微观的一个方向。齐美尔这些对现代社会进行的入微的细致考察,都已经成为了后来者潜心研究的对象。

2009年4月份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中央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著 刘丕坤译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 杨适著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著 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5、《保卫马克思》 [法]路易阿尔都塞著 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挪] G希尔贝克 N伊耶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7、《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何新著 时事出版社
8、《中国不高兴》 宋晓军等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出版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明显,但在1842年之后,随着现实斗争的需要,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开始动摇,借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启发,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特别是对早期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虽然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他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尤其缺乏辩证法。这个月主要读了其思想转型期的著作,因此,“批判”是最显著的字眼,也就是在“批判性的批判”之中,马克思的思想才日益显现出其伟大的光芒。反观我们的读书,批判性的阅读,批判性的思考,同样很伟大。

2009年3月份阅读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至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这个月走近了马克思,之所以说“走近”,是因为浩繁四大卷的《马恩选集》读完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我感觉自己的理解还是很肤浅。以前也读过马克思,只不过都是啃别人吃剩下的骨头,很少读马克思的原著。应该说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马克思;中国的马克思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可能是最远离真实马克思的一个形象。所以,要真正的理解马克思,或者说更真实的认识马克思最好还是读马克思的原著。在教科书里,被肢解的马克思,作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呈现,没有内在逻辑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像是三个人的话语表达。而且老人家一脸肃穆,一口样板戏的规范腔调,所有思考都被封闭,马克思变得无趣而且无聊。而读原著的感觉就不一样,效果就非同一般,不是对那些“原理”、“方法论”枯燥乏味的生厌,而是角度的全面、观点的新颖、论证的深刻,而是来自生活实际。所以马克思在告诫人们联系实际之前,他自己已经那样做了。他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马恩选集第1卷第24页)。 马克思的原著读着相当有趣,字里行间的幽默与诗意随处可见,确实有真性情。可怕的是后来的解读者,各自有各自的目的,结果把马克思大卸八块,而且制成木乃伊。木乃伊怎可与活人相比?所以觉得其面目可憎也是自然的了。

2009年2月份阅读书目:
1、《韦伯作品集1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历史社会学的兴起》 [英]丹尼斯史密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 [美]海登怀特 北京出版集团 文津出版社
4、《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美]柯文 江苏人民出版社
5、《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美]孔飞力 上海三联书店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 [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 王铭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个月主要读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感受却也是另一番天地,之所以读历史,我想不仅仅在于补一下自身欠缺的历史知识,比如柯文的叙事历史,比如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等等,从阅读历史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学科总有融汇贯通的地方。而且,从不同的学者对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件的别样解读,我们可以学到一种知识的鉴赏力,从自已狭窄的视野中爬出来,窥视事件的另一面图景。下个月打算重新回到社会学经典著作。
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
Posted: 2010-05-12 01:36 | [楼 主]
王君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0
威望: 110 点
金钱: 1100 RMB
注册时间:2008-03-29
最后登录:2013-12-21

 

2008年12月份阅读书目:
1、《韦伯作品集1:学术与政治》 [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韦伯作品集3:支配社会学》[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韦伯作品集4: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韦伯作品集6: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韦伯作品集7: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8、《韦伯学说》 顾忠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蒙塔尤_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  商务印书馆

这个月读韦伯的作品,按照自己最初的计划,希望能把韦伯的“作品集”尽量读完,不曾想计划没有变化大,读书进行中速度慢慢的降下来,最终遗留了韦伯宗教部分的作品以及一本正在读的《法律社会学》。我想,这一来是“韦伯作品集”总共有12本,数量上确实比较多;再就是在韦伯作品的内容上,读起来确实感觉还是比较费些工夫,也就没有刻意强制自己去追求速度的读了下来。
其实韦伯的作品始终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性。韦伯的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点在西方的领主式封建制度和基督教制度上。他力图从西方的制度演化中寻找出资本主义兴起的奥秘,进而探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韦伯眼里,封建制度具有为资本主义诞生提供前提的功能。这种功能建立在它的契约性上面。在韦伯的笔下,前资本主义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传统权威基础上,即家长制。这种家长制在东方和西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西方就是领主封建制,东方则是世袭官僚制(家产制)。封建制下的领主与附庸,由契约来规定权利和义务,这就诞生了宪政的萌芽。韦伯把这种萌芽称为“准宪政主义”。而东方式的世袭官僚制,缺乏契约和权力限制,所以,不可能产生出近代宪政。关于宗教的重要性,以及韦伯思想的总体把握,我想必须把韦伯关于宗教的作品读完后才能有些体会。这是接下来的任务。
“一滴水珠之中也可以看见整个太阳,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生活世界”。这就是《蒙塔尤》。对《蒙塔尤》这本书来说,首先它并不是指作者对这个村庄的生活作了全方位的描述,而是指在作者的心目中有一副广阔的社会图景和历史图景。他把对这个小村庄一段时期的考察置于了前后的历史比较之中,置于了整个地区发展的背景之中,同时对现有成果的熟悉使他可以随时和学界进行对话。阅读这部600多页的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却并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一部很经典、很值得读的著作。

2008年11月份阅读书目:
1、《社会分工论》 [法]埃米尔涂尔干  三联书店
2、《社会契约论》 [法]让雅克卢梭  商务印书馆
3、《共同体与社会》 [德]斐迪南滕尼斯  商务印书馆
4、《文明的进程》(第1、2卷)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  三联书店
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新华出版社
6、《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 [德]哈拉尔德米勒  新华出版社
7、《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美]弗朗西斯福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权力精英》 [美]C赖特米尔斯  南京大学出版社
9、《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 [英]罗伯特莱顿  华夏出版社
10、《穿裤子的猴子——人类行为新析》 [日]栗木慎一郎  工人出版社
11、《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 [美]WI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  译林出版社
12、《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美]塞缪尔亨廷顿  三联书店


本月的读书给自己最大的启发是,自己读书的条理性变得清晰了许多,不再很盲从地从架子上拿起一本书来就读,那样收获也不会大。总起来说,我这个月读的书专题性比较突出一些,但书还是比较多而杂。这也牵扯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读书中怎么来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仅是读完了一本书之后的事情,而是贯穿在读书的过程的始终,特别是从一本书过渡到读下一本书的的时候,怎么样来好好“承前启后”。我们说,只读书不思考,那也就变成了书呆子。我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

2008年9-10月份阅读书目:
1、《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美)N格里高利曼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流动的现代性》 (英)齐尔格特鲍曼  三联书店
3、《现代性与大屠杀》 (英)齐尔格特鲍曼  译林出版社
4、《现代性的后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  译林出版社
5、《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英)彼得伯克  上海人民出版社
6、《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法)古斯塔夫勒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菊花与刀》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商务印书馆
8、《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美)詹姆斯C斯科特  译林出版社
9、《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杨懋春  江苏人民出版社
10、《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
——1999》 阎云翔  上海书店
11、《西方社会学理论》 宋林飞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份阅读书目:
1、《社会学研究》 (英)赫伯特斯宾塞  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的想象力》 (美)赖特米尔斯  三联书店
3、《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 郑也夫  三联书店
4、《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孙立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7月份阅读书目:
1、《自杀论》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  商务印书馆
2、《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美)艾恺  江苏人民出版社
3、《黄河边的中国》 曹锦清 上海文艺出版社
4、《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林耀华  三联书店

2008年6月份阅读书目:
1、《社会学主要思潮》 (法)雷蒙阿隆  华夏出版社
2、《为社会学辩护》 (英)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学术与政治》 (德)马克斯韦伯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
4、《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德)马克斯韦伯  上海人民出版社
5、《君主论》 (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商务印书馆

好长时间没有发帖子了,或许只有一个原因,自己这段时间有点懒惰了,很想骂自己。两个多月的读书生活过去了,其实还是有很多感触的,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自己要求自己要多泡图书馆,要多看一些书,本科四年转眼就要画句号,书乱七八糟的倒是读了不少,可现在真实的感觉是,我还是在一直努力尝试着培养读书的习惯,想想真是够可悲的。但仔细想来四年中真正好好读的书寥寥,大部分是为了应付课堂作业和写论文而从图书馆借来数本相关的书目翻看,很难静下心认真的研究。
复试后的这段时间加上临近毕业并没有多少事情,反而让我有更多的心情和时间来静静地品位以前应该读却落下的书。现在想来这段时间真是幸福,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尽情地遨游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中,探求以前曾为自己所忽略的知识。在毕业前竟然能有这样的闲暇,自己都觉得奢侈。虽然有时会为毕业论文跟同学聚餐而感觉压力重重,需要同时间做斗争。
说心里话,这段时间看书很累,特别当你要求自己突然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地去读书,开始时总是挺痛苦,加上社会学方面的有些书的文字本身就挺晦涩,最深的体会就是读完一遍后读不懂,很多地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期”吧,同时我觉得在选书方面也有值得向大家多多学习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很快度过这段不适的感觉,真正的“让读书成为你的生活方式”。读出自己的思想。
暑假没什么特别的打算,读书还是放在第一位的,今天从学校图书馆挑选了一大抱书加上自己购买了一些打算带回家去,自己感觉书量很不少,但希望自己能从中读出质量,读出味儿来。
加油!好男儿!
很快就要离校回家了,回家后估计也没了机会上网,不能随时看到大家努力的成果了,希望9月开学后大家都是好样的。不要有人挨贺老师批评啊!哈哈……

2008年5月份阅读书目:
1、《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华夏出版社
2、《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 李霞译,中华书局
3、《街角社会》(美)威廉富特怀特  商务印书馆


2008年4月份阅读书目:
1、《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 周晓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通过社会学去思考》 (英)齐尔格特鲍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系列)》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4、《生育制度》费孝通 商务印书馆
5、《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商务印书馆


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
Posted: 2010-05-12 01:43 | 1 楼
王君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0
威望: 110 点
金钱: 1100 RMB
注册时间:2008-03-29
最后登录:2013-12-21

 

这个月整理了自己两年来所读的书目,说起来还正好是两年了,应该好好地做一个总结的,即使小结也好,然而自己突然间却感到特别的惶恐和不安。惶恐的是,看到自己所读的书目单上竟然还有很多的书都没有读到,比如人类学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的等等,原本列在读书计划中的一些书也都还没有来得及读,而自己能安心读书的时间也已经寥寥无几了;不安的是,看到这长长的书单,虽然感到很有成就感,然而也很怀疑自己消化了多少,接受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长长的书单,沉甸甸地分量,确实让自己觉得很是惴惴不安,难以释怀。
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
Posted: 2010-05-12 01:44 | 2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厉害!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0-05-12 13:17 | 3 楼
xihui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1
最后登录:2014-12-19

 

只要在读就在进步。很系统,尤其关于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理论的阐述。
Posted: 2010-05-12 14:28 | 4 楼
夏柱智
阳光阳刚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97
威望: 497 点
金钱: 4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9-12-02

 

十分强大,师兄,对你行注目礼
坚韧坚持,开心开放
Posted: 2010-05-12 23:06 | 5 楼
yuli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6
最后登录:2013-12-29

 

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了,法社会学。读得很好啊,继续!
Posted: 2010-05-12 23:19 | 6 楼
史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96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2-03-11

 

强大!!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Posted: 2010-05-13 13:34 | 7 楼
邢成举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恬静淡雅,卓而不凡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240
威望: 242 点
金钱: 2420 RMB
注册时间:2008-03-09
最后登录:2011-11-13

 

不错啊,君磊一直也都是这样的稳定和卖力
享受独立之思想,品味自由之精神
Posted: 2010-05-13 22:29 | 8 楼
王君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0
威望: 110 点
金钱: 1100 RMB
注册时间:2008-03-29
最后登录:2013-12-21

 

Quote:
引用第3楼田孟于2010-05-12 13:17发表的  :
厉害!

其实自己很有压力啊!你们的进步也是于目共睹!
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
Posted: 2010-05-14 10:53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960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3:3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