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movie
yellow
black
pink
blue
green
gray
wind
wind5
moon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关金标7.1-8.15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关金标7.1-8.1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关金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21-06-30
最后登录:2022-10-25
小
中
大
关金标7.1-8.15
关金标
书单:
批判社会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
哈贝马斯《知识与人类兴趣》
吉登斯《社会学:批判的导论》《社会学研究的新准则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反犹主义要素》
罗素《人类的知识》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
理解社会学与现象学
《哲学的改造》,《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感想:
舒茨关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在舒茨这里,社会学与现象学实现了碰撞和连接。胡塞尔的“本质还原法”意向性现象学给予了韦伯理解社会学方法论以先验基础,继承了笛卡尔式的“我思故我在”思想内核,从理解自己出发理解他人和理解社会,实现了从思维到经验,从经验到思维的完整循序。内时间意识作为主体意义体验的样态基础,决定了意义的绵延特征,批判了“僵化理解”。而本质还原通过精准、细致的内省分析,以澄清模糊混乱的经验表象,从而达到“混乱如麻”的不同经验间共有的确定性,即“现象”或“现象本质”。通过对社会世界意义结构的抽丝剥茧式分析,舒茨认为共通经验给予了理解他人以经验基础,主体间性给予了理解他人的先验基础。进而批判了“自然主义”和精神科学。最后舒茨提出著名的生活世界理论和常人方法论。
作息锻炼:按照8107安排
批判社会学小结
(1)社会学范式(方法论)与批判社会学(批判社会学是什么,为何提出批判社会学)
(2)批判社会学与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在不同视角的对比之中明晰批判社会学不同的研究传统,突出批判社会学特征:实证社会学以自然科学为参照模式,在于分析社会事实存在的社会规律,认为社会具有实然性结构并对人类产生压制性影响,按照功能主义的范式研究社会,社会按照结构功能的规律运作而难以人为;解释社会学从历史和现象出发,理解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阐释社会的运作机理,注重社会中人的能动,但就像代表人物韦伯的方法论:学术和政治不同,社会学仅能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却没有能力和权力去主观的改造社会,因为价值中立原则;而批判社会学,直接表现为对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的批判和超越:以下几方面①社会与个人关系—结构与能动取向。②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律的看法。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④批判性与可能性,概率性与规律性)。社会冲突论和批判社会学(侧重的不同,前者强调对社会秩序和社会互动基本形式的认知,后者基于认知兴趣和学科方法论,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社会学批判才能认识到社会冲突,社会存在冲突才能诱致社会学批判,认为社会处于冲突的恒常状态成为了社会冲突论的基本认知,“异化”的持存,社会学家必须以批判为己任寻求人类的解放)
(3)批判社会学与社会学批判(所以论文题目要用哪个含义?)(作为一个类型学划分<二级学科,对以往社会学理论进行强烈反思和批判,基于对理论和经验的批判来建构理论,以批判为方法、以实践和解放为目标的社会学>,还是社会学学科内里<批判作为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理解再深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对现存社会理论的批判成为互相作用的两个领域)
3.文献综述
精炼陈述学界已有的对“社会学批判传统”的研究,分析其不足和可创新之处:尤其是对批判社会学“本土化”和“建设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4.提炼问题,研究进路
二、社会学批判传统的形成与发展(纵向、历史研究)
1.德国古典哲学:社会学批判性的来源:康德“认识批判”;黑格“辨证批判、精神批判”(问题在于,先验范畴、纯粹理性和绝对理性的过度反省导致唯心)
2.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从精神现象学到历史现象学——批判社会学的奠基;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批判——基于现代性,新康德主义
3.后续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辩证批判理论)——哈贝马斯、马尔库塞、霍克海默、阿多诺;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苏贾和列斐伏尔的空间社会学;当代社会学家的批判思想:吉登斯、布迪厄
4.发展趋势:从解构到建构的循环,从先验范畴到经验范畴,从二元论到辩证法,从意识形态斗争到多元主义,从现代性到后现代再到反思后现代,从异化悲观到实践解放。本土化趋势:发展社会学到建设性社会学
参考文献:
(1)批判社会学的哲学基础和初步奠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2)批判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脉络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哈贝马斯《知识与人类兴趣》《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的逻辑》
吉登斯《社会学:批判的导论》《社会学研究的新准则》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3)批判社会学的本土化
黄瑞琪《批判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金耀基《社会学中国化:一个社会学知识论的间题》
杨国枢《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
三、批判社会学的本土化:迷思与宏图
批判社会学的本土化历程和存在的问题(由纵向到横向<现状>,当前“国家—社会”等理论范式的本土应用悖论与批判社会学发展的必要性)
社会学如果过度注重量化技术和学术功利,容易陷入“精致的平庸”危险。
社会学本土化存在着“精致的平庸”取向,一是因为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缺少批判性,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一味的舶来欧美社会学的理论形式和量化技术,缺少反思批判而直接应用于中国社会,没有深刻考虑中国社会的特殊情况,理论适用性存在实际问题;二是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缺乏自身的建设性发展,立足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还是立足于我国实际建设性的进行理论创作,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Posted: 2022-09-05 18:0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77284(s) query 3, Time now is:05-21 21:1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