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来阅读了韦伯的书籍,分别是《学术与政治》、《支配社会学》、《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非正当型支配——城市类型学》、《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感想】通过阅读韦伯的书籍,有一个最大的感触,韦伯是一个不止在社会学领域很出彩的人,在历史,政治领域也很有建树。
《学术与政治》大有种在德国危亡之秋写下来的告诫德国青年的处世之法。韦伯所处的时代,德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经济快速崛起,但同时国内的政治流派和思想流派却充斥着对立,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文化悲观主义、浪漫主义等充斥着德国青年的精神世界,对于年轻人的精神危机,韦伯陆续发表这两篇演讲。
在韦伯的书里,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年代。但在这个时代里,世界的迷魅被消除,对于许多人来说精神是空虚的,信仰的神秘被破除,当时的科学又无法提供新的生命意义。在这种情形下,学术与政治该如何去做,韦伯认为一要拒绝虚妄的信心,二要拒绝极端的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这也如他在书中提到的要保持思想的清明,不要对学术抱有过高的幻想,它并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相反,由于学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并且认识到自己只能知道了解文明进程中微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韦伯认为个人要具有信念与责任,由其是作为一个政治家,需要对政治抱有高度的热情和判断力,并且坚定立场,真心诚意地做
出实事。
在学术作为志业中、韦伯认为教授不是领袖或生命导师,但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提供帮助,帮学生建
立起认知的清明、正确看待自己与学术。在政治作为志业中,韦伯认为要让人抓住权力,有种身处于重大历史脉络中的感觉,能触碰到它,但同时,这种人要具有热情、判断力、责任感,并且要克服虚荣。韦伯在这两篇志业当中都明确指出了年轻人不管投入到哪一种建设中,都会陷入一个坚难的局势,困苦的环境,但正因如此,才要怀揣踏实的英雄主义投入到值得献身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支配
支配在韦伯这里可以认为是将自己的想法加于他人行动上的可能性,但这与权力并不相同,权力是将自己的意志直接贯彻到他人的行动中,不管他人是否愿意,而支配则是被支配者在基于正当性的基础上选择去顺从支配者所提出的看法。在支配社会学里韦伯将支配分为了很多种模式:官僚制支配、家父长制支配、家产制支配、封建身份制支配、卡里斯玛支配、政治支配与教权支配。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家父长制支配以及卡里斯玛支配,一个在我看来由于传统以及身份带来的支配,一个则是由于个人身上所具有的超凡品质所带来的支配,前者由于传统威信的积累,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后者则由于个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时代的祛魅,会变得漂乎不定。在支配的类型里,韦伯将支配分为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支配、法制型支配。这些支配的实行,都是以背后的正当性作为
基础的,法治型支配的正当性是通过“法律规范的理性、受规则约束、管辖权”确立的。传统型支配的正当性是来自于“被支配者所认可的惯例、支配者的身份、支配者的权力”。卡理斯玛型支配的正当性来自于“支配者的个人特质、被支配者的承认”。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卡理斯玛型”支配的再进一步解释:被支配者的承认是正当性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卡理斯玛组织走向理性化的过程时,被支配者的承认却变成了正当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承认与正当性在此时是双向作用的互动,互为依据。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卡里斯玛制会由于自身的不确定性转向于趋于稳定的传统型统治,然而传统型统治会由于内部城市,市场的出现,理性的发展,逐渐走向符合时代发展的法治型统治。
对于非正当型支配来说,在我看来,他是与传统型支配里的家父长制、君主制贵族支配相对立而言的,它们是传统身份给人的直接支配,而其对立面的则是在资本主义发度下,不再需要君主权力,家庭威望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团体,他们的支配基于团体内部的契约与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何会在西方建立而没有出现东方。
感触
看完韦伯的这几本书,有一些感触
1.韦伯通过学术作为志业、政治作为志业两篇演讲所传达的价值观,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益处。在我们所处这个时代,青年群体似乎只有在学校里才会显示出对学术激情与对未来的憧憬,一旦从学校象牙塔走出,迎接大部分人的则是生存的压力,买房购车成为人生目标,赚钱成为人生终级目的,衡量一个普通人的价值也更多偏向于他的经济地位是什么样的,经济快速增长带给个人价值观的冲击远大于前,普通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略显匮乏,我们似乎也成为韦伯笔下所描述的德国青年,对未来感到迷茫与困惑。前些天看到的一个的新闻,深圳某村一晚上拆出几个亿万富翁,文章讲一个亿是什么概念,作者在文章里说到结合当前利率,一个亿什么都不干放银行利息一天一万,就是你一睁眼发现今天的一万到了,却发现昨天的一万还没花完。文章下评论最高的都是要投胎以及描述自己要一天怎样花完一万,还有描述自己身边的这类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获得钱后又变成什么样,看完突然有种魔幻与荒诞的感觉,一种要躺平的心态油然而生。
2.韦伯在学术作为志业中所讲述的老师对学生“生命”所起到的帮助,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好处:清明。让学生能够充足的认识自己,并且告诉学生“这样这样的实践立场,按照其意义,可以在内心上一致并因此在人格之一贯的方式下,从这样这样的终极世界观式的基本立场导出,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的终极意义提供一套交待。不外乎韦伯口中的老师描述的十分理想化,但从我过去的经历来看,这样的老师基本很少。不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老师的教学以及教学的目的,更多是来自量化的考量。对老师的量化考量,对学生的量化考量充斥着教学的始终,我们似乎都在追寻一个目的,却很少考虑过程的合理性,只关注学生达到的日的,不对学生的内心一致和人格一贯做过多考量。
3.支配无处不在,在当前的社会里,我们很难看到韦伯所细分的各种支配模型,即使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的法治型支配也不能在当前单独掏出来讲。社会的支配在今天是一种完全综合的形势出现在我们面前,基于契约、人格魅力、传统威信造就出来的支配的正当性基础,在今天我感觉似乎被整合于在一起,人们服从支配是基于理性、崇拜、传统于一体的。当代人的社会属性太复杂了,人们基于不同场合依据不同的正当性原则进行支配,有时候讲利益、有时候讲信仰,有时候讲亲情关系,人们随意切换不同的正当性基础来适应现实的支配。
这一个月来阅读的书目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书籍上,阅读书目为马克思的《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几本书。
【感想】这个月看的是马克思的书,总体来说,除了《共产党宣言》,其它书都读起来很难理解,尤其是《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其涉及到了好多哲学思辨,目前阶段,有些无法理解。但是也对书中的一些理论映象深刻,比如马克思在书中提到的资本主义社公中的异化劳动,其异化劳动中包含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其指由于工人手中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他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归他所有,他倾注心血劳动所创造的有价值的物品与他无关,并且他创造的越多,他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就越廉价。二是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这指劳动本身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础性空践活动,是个人生命活动的表现,然而身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变成了强制的东西,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规章,以及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压榨,这使得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没有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机械化、流水线重复性劳动,忍受肉体精神的折磨。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作为类存在物,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动、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既失去 自由自觉的劳动,并且失去其赖以实现和证明其生命活动的对家世界,资本的剥削使劳动成为维持工人以及工人家庭的生存下去的手段,并且用这种方法使工人家庭得到延续,产生循环。四是人同人相异化,作为一个体的人,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和自己的类本质都异化了,这就使人同他人,同他人劳动、同他人的劳动产品相和化,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人和人的阶级分化,进而产生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抗和斗争。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性,私有财产、资本主义存在必然造成异化劳动,因而必然给人类社会未来带来灾难,只有握弃私有财产,将工人从私有财产统治中解放出来,才能避免这一矛盾。
《资本论》可以说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完成的一本巨著。在书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最不公平在于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劳动所得报酬仅仅可勉强糊口,维持生计、其所付出劳动所创造的报酬之外的价值被其生产资料所有者雇主获得。马克思通过两种商品流通方式 W一G一W,G一W一G指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规律。前一种是为买而卖,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商品,后一种形式则是为卖而买,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表现形式,它只是两个商品交换之间的中介,商品通过货币中介一旦交换,价值就退出这一流通过程,即使商品所有者下次还是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只是一种重复,因为下次参与流通的商品是一种新的商品,他仅仅可能只是与过去的商品形态保持一致,商品价值还是作为货币形式,只是交换过程中的中介,一旦交换结束,便退出市场流通,只具有使用价值了。而在后一种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他们二者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形式,货币是价值表现的一般存在形式,商品是价值的种特殊表现形式,因为凡是商品都是倾入了人们劳动的产物,价值在后一种过程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他在这一流通结本后,不会退出市场,会继续作为价值的存在形式进入下一场流通,在下一场流通中,作为价值的存在形式与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就行流通交换并再次变为价值的存在形式,在这种流通中,价值是永远存在的,通过两种形式一直保持在流通的过程中。那价值增值以及资本在流通中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出,在前一种流通形式中,价值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换,是因为他自身的使用价值,商品在通过货币中介进行交换后,又变为需要使用的商品,他是一种等价形式的交换,交换结束后其所得商品便被他使用,哪怕他用这一商品再去交换另外一商品,他的本质核心依旧是通过手中所有商品去获得对自己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这样的心里便无法是的商品的价值增加与积累。然而在后一种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都是价值在流通中的存在形式,为卖而卖,并且是为贵卖而买。用100磅去购买棉花,然而·却用110磅将棉花卖出,这10磅就是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从G变成了G’。然而如果把所得的货币使用掉,那它就不是资本,他也只是用来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要想让流通中的货币成为有效的资本,货币的占有者必须成为资本家这个人,货币在他手里是同时作为出发点复归点的,这种在流通中的客观内容——价值增值是——是他个人的主观目的,同时是他的主观意愿。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识的资本执行自己的职能。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对于他们这些货币占有者来说,商品是的使用价值绝对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也绝对不是获得一次的利润,他们的目的是在无限的流通中获取无限的价值增值部分。这种极致的对于富裕的渴望,对价值的狂热追求,是资本家以及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但是,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他们竭尽全力的把货币从商品流通中解救出来,然后这就为资本家——理性的货币贮藏者提供了更多机会,把更多的货币投入到流通过程中去产生价值增值。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清楚了资本如何而来,商品价值增值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是因为资本家的为贵卖而买,表达为G- G’。但如果进一步的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的矛盾,所谓的价值增值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是真的完全是由于他的个人主观意愿吗?在商品流通中,我作为一个中间的人,我从A手里购买商品,并且把所得的商品又卖给B,我在流通中既是商品占有者,又是货币占有者。对A而言,我是买者,对B而言,我是卖者。A和B并不关心的我同他人的交易,他们只是让渡对于自己没有价值的商品。他们完全可以不通过我,将自己所需商品进行交换。但他们为什么要通过我来完成商品的交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A和B他们在自行交换时,他们都会认为自己所生产之物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会比对方创造更多自己的物品。,就如A是酿造葡萄酒的,B是种植谷物的,A认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他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对B来说也是一样。一个有许多葡萄酒而·没·有谷物的人,和一个有许多谷物而没有葡萄酒的人进行交易,在他们交换过程中,是用价值50的小麦和价值50的谷物相交换的,他们之间交换并存在交换价值的增多,因为他们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并不会由于我出现在商品流通中所改变,也不会由于我的买卖行为而改变,我本质只是商品流通的桥梁,是一形式商品转化为另一形式商品,那价值增值从何而来,在流通中所多出的10磅是从何而来的。有两种思路,一是加、降商品价格,另一是欺骗。前者是假定卖者可以加价10%来卖,这样在流通中的就可以多得剩余价值10,他成为卖者后,将所有商品出售出去,赚取而外的10%,但此时他又成为买者,他的卖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将他刚所得10%赚到,这就使得流通中的商品普遍涨价,所增加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又消失了,反过来,如果我们可以用低于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那我们就可以少付10的剩余价值,但同样的在流通中,他成为卖者时也失去了这10%,结局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如果是在后一种模式下,商品占有者A非常狡猾,他用骗术将自己手中价值40镑的葡萄酒换回B手中价值50镑的谷物,看似他赚到了10磅的价值。但总体而言,在流通场中,A手里的40磅价值和B手里的50磅价值,总共90磅的价值并没有改变,只是重新分配了AB手里所拥有的价值,将他们的分配形式做了区别与规划。整体的价值在这一流通并没有增加与减少。由此看来,以上两种解释似乎都无法解释在商品流通中的所出现的价值增值是如何而来的,也同时说明,剩余价值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的;因此,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剩余价值就出现在这种流通以外的地方,商品占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有关,他的商品包含着他自己的一定社会劳动量,这个劳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变表现为他的商品价值量,这一部分价值量则就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所额外多出的10磅,因为当他买下商品时,他就已经成为商品的占有者,一个商品在流通中如不欺骗,涨跌便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一个商品不能表现出为一个大于他自身的价值。故而商品占有者未来获得更多的价值,他只有给原有的价值增添新的价值,从而使商品价值扩大,就如他收购皮子,但他把皮子做成皮靴卖出,就会获得更大的价值。因此,价值增值,资本的形成,他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他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作为货币占有者的资本家,他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物品,按商品价值出售物品,但在结束时只要取出的价值大于投入的价值就可以。这种方式造就了剩余价值,但这种方法速度过于缓慢。因此,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出现了。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他是一个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寻找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工人,这样的人和他之间只具有的商品交换本身的从属关系,并且只能把自己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货币占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这样自由的工人。这种自由,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故而,当货币占有者找到这样的工人时,他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让工人投入更多的劳动。为了让自己投入与产出之间所赚的货币越多,他会不断压低支付给工人的薪水,只支付够他及他的家庭生活的薪酬,以致工人家庭不会绝种,并且用种各种方式变相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给商品赋予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在买入与卖出中不断追求最大价值,实现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快速增值,完成资本积累。
[ 此贴被马卓辰在2022-10-24 09:3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