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10][/sell]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
文章开篇布迪厄就引用了很多相关的统计数据,来证明不同的阶级之间是存在教育不平等的。通过对比不同职业属类,男女性别的学习机会和选择专业展示了之间的差异。书中布迪厄指出了教育制度可以通过其自身逻辑的作用使特权永久化。当奖学金或助学及制度表面上使出身于各个社会阶级的人在教育面前处于平等地位的时候,淘汰中下层阶级儿童的机制就会发挥同样的作用。在这里奖学金和助学金看似可以把所有的同学在学校内的经济基础填充到生存线以上,但是这些已经获得了奖助学金的同学可能也是从以前无数的淘汰中才走到了这里,走到了一个可以提供奖助学金的平台。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单纯的通过数据去看,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所占比例的不平等归结为天资不同或愿望不同,这是对低收入阶级的误解。不平等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巨大,他可以使教育制度在经济条件平等的情况下,把社会特权转换为天资或个人学习成绩,从而不中断地维护不平等。在这里其实有产阶级用考试模式的平等,掩盖了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用天资、愿望之名称,掩盖了无产阶级升学的难度。有产阶级的有产本身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课后的影子教育,甚至于全方面的成长。而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的无产阶级,甚至还在为吃饭发愁。当两者在同一场公平的考试中进行竞争的时候,无产阶级依然先天的陷入了劣势。(当我们把精英的价值观当做成功的标准时,精英本身的文化继承性就已经取得了优势。)精英来自家庭无意识之间的熏陶和日常的活动,就已经和无产阶级之间有了巨大的差距。即使双方进入同一个大学以内,这种差距仍然是存在的。
即使是在进入大学以后,两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精英阶级涉猎更广,学校更像是发展兴趣特长的地方。同时可以获得社会认可的文凭。无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进入大学以后,更加渴望的是通过课堂的知识,带来阶级的流动。但是课堂的知识可能并没有办法去满足这类阶级的需要。大学生活和现实的抽离,会让学生产生不现实感。这段时间本应该去全心全意的去学习知识,但是课堂的知识可能又不能去满足现实的需要,就导致目前两种体验大学生境遇的方法。一种是资产阶级大学生使用的方法,使学习成为一种经验。另一种对前途充满了焦虑。
对教学不平等的不认识,导致了以天生的即天资方面的不同来解释所有的不平等,特别是学习成绩方面的不平等。这一制度的基础和运转条件是所有受教育者的表面平等,它除个人天资以外不能承认其他的不平等。公平的竞争性的考试背后根本不考虑人们在文化面前的实际不平等,考试所保证的表面平等只是把特权转化成了成绩,因为它使社会出身继续发挥作用。在此布迪厄提出了另一种考察方法的样子?提出了主张按照个人的实际成就,即克服了多少障碍来排列名次。或者通过测量出发点与到达点之间,即社会条件形成的能力与按学校标准测量之间的代数差,也就是有退让条件的相对分类。这里考虑的也是社会条件决定的能力而不是自然倾向,不去检查按时取得的学习成绩,而是检查这一成绩与不同的出发点距离远近。总之尽管在其他事情都相同的情况下只凭学校标准衡量成绩的选择方法,使具有根本性区别的人参加共同的考试并接受共同的标准,有悖于真实的公正。特权阶级借助可称之为能力神授论的思想,使它们的文化特权合法化,这些特权使社会性继承转换为个人的恩泽或功绩。经过如此伪装的“阶级种族主义”可以招摇过市而永不显出原形。
当一个学生母亲当着学生的面说“他法文不好”的时候,她在三个方面成为不良影响的同谋。首先,不知道儿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家庭的文化氛围有关。其次她缺乏有关学校事物的信息,有时不知用什么来反对教师的权威,从学习成绩中得出了过早或最后的结论。第三,她同意了这种判断,从而使儿童加重了天生如此的感觉。学校具有合法化作用的权威可以加重社会方面的不平等。因为,处于最不利地位的阶级对自己的命运过于觉悟,对于实现命运的途径又过于不觉悟,从而促进了自己命运的实现。首先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家庭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有的家长会认为学生的成绩只是在学校的一个学习成果,和家庭完全是两回事情,单方面忽视了家庭的巨大影响力。与此同时,当自己对学生的关注过少,或者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把责任归咎于学生本身和学校,从未考虑过家庭的原因。其次第二点,家长过分于迷恋学校的权威。学校根据试卷所打的分数,让家长从心底相信这个分数就是孩子取得的成果。单方面的成绩并不能体现学生多维度的价值。只是通过一个学习成绩并不能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未来做判断。最后,家长认可了学生法文不好。家长同意了这种判断,导致学生认为法文不好是事实,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就会加重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最不利地位阶级对自己的命运太过觉悟。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鲍曼首先提出了一个工作伦理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工作伦理。工作伦理本质上是一条戒律,它有两个外显的前提和两个内隐的设定。第一个前提是: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取快乐,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的有价值的事情,并以之获取回报。第二个前提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内隐的一个假定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工作,通过工作可以获取相应回报,用以维持生活。工作伦理的概念就是给人们去灌输,生来就应该去工作的想法,以此为资本的增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通过伦理的宣讲来消除工人心中的抵制,使工人丧失独立性,服从于工厂制度。工作伦理随即转化为消费美学,社会也由最开始的生产者社会转化为消费者社会。为什么会从工作伦理转化到消费美学?这一点其实我在书中没有找到具体的答案和作者的解释,感觉就像是一笔带过。可能在作者其他的书籍中有过论述。
关于福利国家。福利体系的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人们因为恐惧而丧失的进取心,通过国家的制度来消除人们对丧失能力的恐惧,这样才能从容的应对面对个人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实现个人价值的自由需要免于匮乏,免于失业,也免于对匮乏和失业的恐惧。福利国家的起初是因为在资产阶级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从事相关的生产。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实施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福利体系可以让暂时失业的人保持着正常的生活状态,不至于和社会脱节。只要有合适的岗位出现,这些人可以立即转化为劳动力,福利体系充当保障劳动力的港湾。另一方面出自人道考虑,偏伦理和道德多一点。随着时间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全球化以后,福利体系逐渐出现崩溃。因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优质的劳动力,就不再需要对本国的劳动力进行储备。通过资本的转移,去往未被资本侵蚀的处女地进行开发,可以有效的减少成本提高利润。同时,福利体系作为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也在逐步下降。作为中产阶级需要不断的为福利体系去交税,内心认为养活了一群穷人。对他们来说即使破产以后,福利体系被稀释以后,微薄的保障功能并不能帮助到自己。如果废除福利体系之后,因税收降低结余的现金比公共保障抽象的可能性更具有诱惑。福利国家的创始人希望一劳永逸的消灭贫穷、屈辱和绝望。福利国家远远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但它确实培养了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健康、自信、自立、自主的人。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刚刚获得的独立,需要把“已获得成功的人有责任帮助尚未成功的人”这种社会共识连根砍断。他们受益于国家福利体系,如果社会不为他们提供物质支持和心理宽慰,这些“自我造就”的人不会获得成功。然而,这一代人最热衷的却是削弱集体保险和社会福利工资的影响。
现代性,由于之前没有阅读过相关的书籍,也就没有接触现代性。现代性是由于人类拥有主观能动性,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需要大量的工人进厂进行工作。随着分工的越来越细化,机器的操作越来越简单,人在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变得越来越低。当过度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时候,就必然会挤压人类的工作空间和岗位。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生产力直线上升,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大量的中下层人民失业。书中列举的,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移民的方式,将这些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国外,像是丢弃垃圾一样把“这些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渣滓”(作者观点),转移到其他国家。如今各国的发展,已经没有可以合理的处理这些人的贫瘠的土地了,就只能通过规范和秩序去控制这些人。通过监狱、刑法将这些底层人民隔离在社会之中,正常有产阶级的社会之外。
[ 此贴被王帅朋在2022-09-05 18: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