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2023.12—2024.1
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
“蝴蝶效应”下个体行动的解构与重构分析 —以吉登斯的相关理论为例
行动,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并成为诸多理论的基础。对行动概念的阐释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个体行动的解构方面,吉登斯最主要的理论之一——结构二重性理论,建立在一个大背景下,即解释社会构成和变迁,要到人的具体行为、理性、动机和信念之中寻找原因。同时,结构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也就是考察行动如何在日常的环境下被结构化,行动又是如何通过本身的作用将这种结构化的特征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在吉登斯的理论中,行动者的行动带有明确的能动作用的意涵,强调社会行动者在日常行动当中表现出的技能和资格能力,以及对行动过程的反思性调控。行动的特点是,行动者的行动是连续的,且行动具有反思性(目的性或意图性)。行动者的行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行动者的身体和生理能力)客观(行动后的意外后果和未被认识到的行动条件的制约)一个完整的行动应包括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和动机激发的过程,且三个过程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有意图的行动。行动者的行动体现在例行化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社会互动,有三个要素:意义、规范和权利;行动有沟通、规范和转化三种特性。并且伴随三个过程:行动者在互动中彼此交流意义,互相理解,实现沟通的目的,这一时期的结构是理解语义;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体现权力的作用,行动者会以各种机构为中介来保证获取某种特定的后果,这一时期的结构是支配;最后一个过程是,行动者以规范为媒介,彼此约束行动,将道德层面的强制性规则通过合法化手段变为合法化的象征。总之,个体的行动是具有认知能力的社会行动者在互动中利用结构中的规则和资源(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权宜性的展现自己的技能和成就。同时,个体的行动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社会系统也通过时间和空间不断地被再生产。
在行动的重构方面,要将时间跨度拉大分析,进入现代社会当中。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将时间商品化,包括产品的商品化和劳动的商品化,个体生活和工作场所的分离,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享受的机会的同时也把风险带给人们,也进入不同于之前时代的另一个时代:个体化时代。受到现代性动力机制(时空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以及现代性向全球化的扩展和转变,改变个体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引起个体自我意识的深刻改变,也导致了个体行动的改变。个体行动相比于之前会向“内”发展,关注自我的成长和发展,以及自己如何更好的认同与发展自己。这一部分是要打上一个疑问的:个体化时代,个体该如何何去何从?
对吉登斯行动概念的分析,可以联想到其他点,比如涂尔干的著作中对社会学基本问题之一——社会与个体关系问题的回应。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个体也因主动性积极行动,去构建社会。韦伯也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分析,将社会行为分为价值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四类,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深入分析。哈贝马斯也分析了沟通行动,提出沟通理性,以更好的促进现代化社会中个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总之,对个体行动的解构和互构分析都离不开对社会结构的理解,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联系密切,个体行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社会,也会影响个体彼此。
【书单】2023.10—2023.11
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哈贝马斯:
《合法化危机》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伊超群10月读书汇报感悟:
浅析对现代性的论述由“单向度”到“双向度”的转变
现代性,即理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经过最近这段时间的阅读,特别是阅读韦伯、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著作及其论述,发现对现代性的论述有一个从单向维度的批判到双向维度批判的转变。详细展开如下:
“现代性”的问题贯穿韦伯思想的全部。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指出“理性主义”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可以是冥思苦想的系统论者靠世界观设计出来的理性化、精细化抽象的概念逐步从理论上把握现实;也可以是通过精益求精地设计合适的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某种特定的实际目的。韦伯以社会行动为基点研究了西方社会特有的理性化,将社会行动分为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四类,并深入研究目的—工具合理性的行动,一方面这类行动符合人们理性思维的常态,另一方面这类行动单纯追逐目标,功利性色彩强,漠视个人情感,导致社会问题。接着韦伯考察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认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理性的产物,提出是新教伦理极大促进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天职观”,即世俗的一切都是为了荣耀上帝的恩宠,教徒只有通过在世俗的工作才能有望被上帝选中,从而救赎自己。在宗教理性化、世俗化的引导下,教徒在价值理性的作用下,改变自己的社会行动,教徒的行动越来越具有目的—工具合理性。韦伯也将研究视角转向理性化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提出政治领域的基本概念是权力、统治和纪律,在“命令—服从”的关系中,社会系统中的各个权力运用多种方式争夺统治权,即合法性。合法性统治的三个基础理性、传统、卡里斯马,也对应三个不同的统治类型法理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卡里斯马型统治。特别提出了法理型统治中理性化程度最高的科层制统治。认为科层制是一种只追求利益和效率,不受个性因素干扰的国家管理机器,人也只是这台机器上面的器件,没有自主性。韦伯最后也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理性的牢笼”。
马克思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在我理解中,理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商品经济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毫无疑问,促进了社会生产。但资本主义生产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劳动过程的合理化趋势,还导致了社会日益向两极分化以及工人阶级的普遍贫困化趋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理性体现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和目的当中,表现为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也在利益和欲望的驱动下,通过显形或者隐形的各种手段,不断剥削工人,使自己的利益不断扩大;工人也在整个“理性”管理模式下,被动的劳动,丧失劳动本身的意义和目的,只是成为工厂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导致“劳动异化”。
哈贝马斯提出的理性是一种沟通理性,是从研究社会行动出发的。他将社会行动分为策略行动和沟通行动两类,其特点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沟通行动的目的是行动者为了协调相互的行动而进行的行动,沟通行动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行动,是使用语言的行动,即言语行动。并提出言语的有效性要求,即: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生活世界使沟通与沟通成为可能。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个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和自主性增加,另一方面导致系统对个人的制约也日益显著。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社会文化系统的动机危机成为重要的社会危机,(人性的自由发展,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信任和参与动机等问题),也导致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金钱和权力成为人们沟通的媒介。倡导沟通的合理化,让对话主体之间在没有任何内外强制力的情况下进行真诚的对话,在实现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总之,韦伯和马克思都看到了现代性发展带来的弊端,批判现代性,但忽视了个体的能动性;哈贝马斯则在批判现代性的同时,发展个体的作用,提倡个体的共同认识形成社会认同来解决社会问题。从三位社会学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对现代性从“单向度”批判到“双向度”批评的转变。
【书单】2023.09—2023.10
马克思: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
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
《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伊超群9月读书汇报感悟:
论货币在现代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货币,实质上是一种方便商品交换的工具。根据根据债务和债权来加以定义货币,把货币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齐美尔则描述了货币的空间含义;马克思对货币的批判性论述预示他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做的区别。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商品和货币为起点,全面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过程,研究资本主义如何不断追逐“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温和”的面纱,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批判。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的“理性化”特征最直接体现在人类社会关系中金钱的支配地位,以及追求金钱并将之视为目的的本身。在资本主义下,金钱是人类自我异化的象征,因为它将所有的人性化为交换的量化价值。为了自我利益而追求财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气质,只能见于资本主义。货币交换取代了实物交换,从而导致货币从手段变成一种目的。以前只是想到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货币或者一般等价物只是一种媒介,现在不一样了,货币不是为了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变成一种目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加剧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货币消除了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质的不同;并且为从礼俗社会过渡到法理社会铺平了道路”。
货币是理性的表现。
理性主要包括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现代性是分裂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理性与一致相对立,也就是强调一致又推崇个人主义。在我理解,现代性相当于规则,现代化相当于过程。现代性更多是一种理性状态,一种思想风格,例如理性。而现代化是一个演化过程,例如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
资本主义(在竞争性劳动和商品市场情景下的资本积累)是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之一。在把现代社会生活从传统世界的制度方面分离开来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企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资本主义的本性,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是不稳定,用不安宁的。因为资本主义一直在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先于工业主义的发展,为工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原动力。工业生产和与之相关的持续不断的技术革命创造了效率更高和更为廉价的生产过程。劳动力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之间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连接点,使得“抽象劳动”得以直接被列入生产的技术设计中。
现代性向全球扩张,导致全球化的形成。全球化的第四个维度是工业的发展。最明显的是全球性劳动分工的扩张,包含世界上高度工业化与低度工业化地区之间的。现代工业内在地建立与劳动分工的基础之上,不仅建立在工业任务的水平上,而且还建立在世界各地区之间在工业类型、技术、原材料生产方面的地区专门化水平上。同时,工业主义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生产的范围,而且也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人类与物质环境互动的一般特性。
在现代性向全球扩张的同时,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突发事件不断增长意义上的风险的全球化,这些事件影响每一个人,如全球化劳动分工的变化。影响着千百万人生活机会的制度化风险环境的发展,例如投资市场。现代性具有的严重后果的风险(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集权的增长,生态破坏和灾难,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
如何驾驭现代性这头猛兽,要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即:如果没有同制度的内在可能性结合起来的话,寻求社会变迁在实践上就没有什么原则。使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保持平衡。以及对后现代性的一系列的反思: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协调化的全球秩序,关注生态的体系,对战争的超越
【书单】2023.07—2023.08
《知识考古学》
《词与物》
伊超群七月读书汇报感悟:
从话语角度分析福柯深入分析了话语的深层结构。《词与物》从经验层面开展对话和对事物进行普遍性概括,提出知识型这一概念,认为知识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变化,即知识转型,并分析四种知识型。
知识型是指“在某一时期的时空中通常是确定的,而且对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地理和语言领域来说,是陈述功能运作的条件”,换句话说,知识型就是知识的元规则,是话语构成和话语实践受制于的“匿名的历史原则”。知识型界定了“人的知识”和“人的概念”。
从词与物的关系入手,分析四种知识类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词与物相似的知识型(便利、仿效、类比和感应);二是17、18世纪转向寻求确定性的表征知识型(比较),以词的秩序再现物的秩序;二者忽视了人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三是19世纪的现代知识型,词的自身意义被挖掘,以词的秩序表现人对物的关系,知识的空间由水平性秩序转向垂直性意义挖掘,在这一时期人在创造知识中的主体性真正诞生;四是当代知识型,词与物的秩序相分离,人不再是创造知识的中心。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通过对话语实践的研究,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搜寻长时期内话语实践稳定的基本结构,二是寻求在历史中使相对稳定的时期分离开来的那些基本知识转型,或者说是各个稳定时期之间的断裂。
从权力角度来分析,福柯通过对于疯癫的梳理,福柯揭示了理性不太光彩的一面,它从来不是像自己宣称的那样公正,相反,理性和权力、利益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疯癫正是理性通过权力建构起来的概念。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著作中梳理了人类历史上惩罚方式的变迁,从惩罚制度切入权力。展示了对人们的规训从肉体到精神,从被动到主动的变迁。
首先,福柯用“全景敞视主义”、“毛细血管式”等概念展示了权力的运作方式。 权力由被动施加变为主动驯服,这是权力运行模式最为深刻的一个变化。福柯用监狱管理中“全景敞视主义”来阐释这一观念,当权力由公开展示,变成隐蔽无形以后,真正令人心生敬畏和畏惧的正是这样一种无形的、却反而更加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监视”的存在,权力得以更加有效地运行。
福柯对权力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解析。福柯从惩罚体制这一细微的机制入手,对惩罚方式的变化轨迹进行分析,这个变化轨迹可以理解为从肉体惩罚到灵魂控制的过程,从而扩展到对整个规训社会的研究。福柯认为,一个规训社会的形成,其原因不在于权力的规训方式取代其它方式,而在于它渗透到其它方式中,尤其是使权力的效应能够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因素,确保了权力关系细致入微的散布。而实现灵魂控制的有效方法,就是福柯所言的权力的“毛细血管式”的渗透,就是无形的瞭望塔式的无处不在的监控体系。在福柯的论述中,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是微观权力的具体运作技术。
监狱是在权力制度体系下惩罚和规训两种权力技术学手段综合运用到极致的产物,通过对犯人进行肉体的监禁或是治疗,达到改造人的目的。福柯强调“知识—权力”理论,在福柯看来,权力和知识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合作共生的。福柯将惩罚制度置于权力对肉体的支配技术中来考察,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背后隐匿的“权力—知识关系”的运作。
福柯以新的视角深入地阐释了围绕在身体和生命周围的政治权力,他通过这本著作将与身体有关的权力运作机制揭示得淋漓尽致。
【书单】2023.06—2023.07
《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下册)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学术与政治》
伊超群六月读书汇报感悟:
浅析支配社会由“无序”到“有序”的力量
通过阅读《经济与社会》这本著作发现社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整体上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的混沌、无序到现代社会的条理、有序的状态。同时,要分析是哪些力量主要支配了社会的变化、发展,并使社会越来越趋向理性和民主。
上个月的汇报前提,支配是威权主义的命令权,是一个或者多个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影响一个或者多个他人的行为,并且有着高度的社会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天然存在着支配——服从关系。
从正式支配的角度来看,主要看哪种力量决定了支配正当性,也就是社会各个具体利益集团在角逐对权力的话语权。包括各个不同经济基础决定的统治封建制度类型(封建制、等级制与家产制)。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强有力的保障,是各利益集团争夺权力话语权强有力的工具。这体现在不同国家、教会的法律有极大的不同。法律,最开始是通过经济活动建立的各种契约变通来的,由习惯法逐渐过渡到各种成文法令再到正式的法律规范。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法律也由过去的自然法变得越来越理性、专业,进而推动和保障社会秩序的理性。政治共同体,是统治者进行正当性统治的制度工具,负责对外交往(国家和民族)、及内部权力的分配(受经济因素决定的权力与身份秩序,由市场状况决定的阶级状况,阶级利益产生的社会行动,身份荣誉,人种隔离与种姓,身份特权等等)。最开始的统治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家产制—官僚制基础上的简单、暴力的分层统治,比如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华帝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其他王国的总督与分土封侯和沙皇俄国的贵族制等等。超凡魅力权力体现明显,并且西方社会在政治支配之外,因为教会的力量还存在僧侣支配。在西方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向民主过渡,超凡魅力去个性化,资产阶级通过选举、代表等一系列手段争夺话语权的同时,也使得政治制度日益理性和民主。
从非正式支配的角度来看,支配力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城市,作为与农业区相对的区域,有特定的经济(消费城市、生产性城市及商业城市)、政治(行政)及军事意义。不像政治联合体一样,承担对内对外职能那么明确,城市主要是通过政治自治、自主的法律创制、独立行政机构、税务自由、市场权力和自主的城市经济政策等来向中央集权争取自主权。同时,城市在争取自主权的同时,推动了城市的市民化、民主化,进而推动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
总之,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不同统治制度的产生,进而催生了法律、选举制度和教育的不断完善,保障社会“有序”运行;同时,不同统治制度对经济的作用力不同,特别城市的出现进一步推动社会民主、理性。
【书单】2023.05—2023.06
《儒教与道教》
《在野之学》
《经济与社会》(上册)
《社会学基本概念》
伊超群五月读书汇报感悟:
浅析以“妥协”为特点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与运转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我一直感兴趣的点,回顾之前阅读的书籍,涂尔干提出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关系。阅读韦伯的书,他研究社会行为,分析东西方宗教和经济与社会运转,也能从中看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我从其中发现社会当中存在各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所有在社会生活的人都不会脱离这层关系。并且社会秩序的建构和运转离不开各种组织和人的相互“妥协”,所以展开分析如下:
首先,从宗教的角度来分析,由信仰和各种意识构成的宗教伦理,包括鼓励信众从事某些行为和哪些事物对信众来说是禁忌。在宗教伦理引导下的秩序中,信众们有序的开展各种社会行为,互相妥协。这种“妥协”还可以协调社会特权阶级和底层人民的关系,社会特权阶层利用宗教伦理为自己的特权赋予正当性,底层群众在宗教伦理指导下妥协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对待”或者“各种困难”,以寻求救赎。典型的如佛教教义,人们要忍受今世遭遇的各种苦难,向“困难”妥协,以寻求解脱,得到永远的安宁、福报。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各种经济行为都是在市场规范下以利益置换为特征的理性行为,并寻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市场规范了货币的使用、度量等各种交换原则,人们在交换原则下进行各种经济行为,妥协于市场交换的原则规范,也妥协于各种社会关系。同时,经济和社会互为基础和反映。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可以反映社会运行运转的情况。社会各种关系和组织也是经济的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到经济行为的选择与结果。比如封建庄园制下,受庄园的支配,经济行为主要是以满足庄园的生产与发展,以自给自足为特点。再比如,封建关系(封建领主和奴隶)下的经济运行和资本主义(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关系下经济运行是截然不同的。
最后,从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各种共同体,不管是处理内部关系还是外部联络,都需要各个利益代表人的协调下。一个共同体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不一定都是暴力的,是不同利益妥协的结果。比如职业共同体,即可协调同一职业内部关系,也可代表群体向统治层谈判,争取外部权力。再者比如团体当中需要依靠特定的以贯彻秩序为行动目标的人来保障秩序的尊重。不管是行政性秩序还是调节性秩序都需要借助规范来规范各种社会行为,协调团体各种利益,使各种利益“妥协”在团体中,并反作用团体的形成。
总之,社会当中的人或者组织在内外因素作用下,都有自己的利益点,并基于自己的利益点出发进行社会活动。社会也常常只是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的妥协,但是利益冲突本身以及围绕其他机会的斗争依然存在。
【书单】2023.04—2023.05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社会学方法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伊超群四月读书汇报感悟:
本月主要是对一下涂尔干和韦伯的“职业思想”,“职业思想”在两位社会学家的思想中只是一个小点,今天还是想拿出来分析一下。
首先,分析涂尔干的职业思想。通过对《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的阅读了解到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社会整合问题。社会分工及职业的不断细化,导致原有的社会规范失效,新的有效社会规范未及时建立,瓦解了社会道德的基础,造成社会失范、个人与社会关系失调和政治危机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危机,涂尔干提出要建立“职业共同体”,即进行职业伦理建设。“职业共同体”可以分为公民道德与个人道德两部分。公民道德主要是国家在道德建设中要发挥的作用,如引导合理的集体行为,为社会思考等。个人道德主要是人的生命权、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建立与维系,和契约发展的各个阶段。总之,我认为涂尔干的职业伦理思想是借助法律工具维系各种社会契约关系的平衡,建立起能够联系个人和社会的中介,即职业群体,做到既能联系个人,又可以利用完备的结构,照顾不同阶层的特殊利益,并延伸到整个国家和地区,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其次,分析韦伯的职业思想。通过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阅读,了解到韦伯是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下借助分析德国路德教的职业观、法国加尔文教的天职观和英国请教的禁欲主义,并为研究早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出的职业思想。路德的职业观告诉人们,职业是人们终生的任务,是在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中,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要关注世俗活动。加尔文教的全部教义在于上帝而不在于个人,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类是为上帝而存在的,一切造物都服务于上帝的荣耀,即天职观。在职业中获得上帝的“恩宠”,摆脱被发入地狱的恐惧。英国的清教也把劳动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把浪费时间当作最大的罪恶。劳动是人生的目的,也是禁欲的途径。总得来看,认为职业是“上帝留给人类的任务”,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是履行好世俗的责任。实际目的是为了研究观念在历史上起到的具体的作用体现。
最后,对比分析一下二人的职业思想。其相同点体现在:(1)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涂尔干的职业思想是一种不同阶层的集体意识,形成不同职业团体的职业伦理,并通过职业团体来约束和规范个人的行为。韦伯的职业思想是一种观念,即不同的宗教教义对各人行为的作用力。(2)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涂尔干的职业思想是通过建立职业团体作为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以期解决社会危机。韦伯的职业思想是个人的宗教活动对道德活动的影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工具性的作用:涂尔干的职业团体解决社会危机的中介作用。韦伯借助天职观念探索早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性。为二人的宗教思想服务。
不同之处是,涂尔干的职业思想更侧重政治性作用,体现对个人的约束和规范;涂尔干的职业思想更侧重经济作用,体现观念对个人经济活动的鼓励和促进。涂尔干的职业思想更加体系和系统,韦伯的职业思想只是一个轮廓,阐述其他社会学思想的工具。
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究财富之源 思财富之归
读完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韦伯在思考资本主义何以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原因,并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前的关系,反思人们在追逐利益之路上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否反被“财富”吞噬。
首先,在导论部分韦伯提出资本主义为什么独在西方社会发展起来的疑问,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企业的现代理性组织、事务与家庭分离和合乎理性的簿记方式),提出中心问题,即以其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分析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问题。(法律和行政机关的理性结构)
其次,在上篇中韦伯主要分析宗教和宗教派别、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职业”概念(本书的研究任务)三个问题,并指出阶级和阶层与之间宗教信仰的关系,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阶级其宗教信仰存在区别(新教徒在职业人群中占比较大);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和前资本主义精神的区别(体现在劳动者和企业家身上),给予资本主义精神明确定义,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想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而且可以从理想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通过对职业概念和职业思想来源的梳理,分析路德的“职业”概念,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宗教意义。(路德的职业观念依然是传统性的)。
最后,在下篇中韦伯系统分析了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先是借助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宗教诸派等,分析四种教派的教义对劳动的理解,指出虽然四种派别的侧重点不同,获得恩宠的手段不同,但都认为不能凭借任何巫术圣事、忏悔的慰藉和个人的善举来获得。四种派别都有利于强化禁欲主义的教义,促进禁欲主义教义的传播。禁欲主义新教的天职观是置身今世为来世而完成的行为理性化。同时,韦伯分析了禁欲主义带来的结果,为日常经济行为确立的基本准则之间的联系,并且对国民性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清教的经济伦理才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伦理。新教的禁欲主义最大的贡献是使劳动成为天职,获得恩宠最佳且唯一的手段。毫无疑问,新教伦理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贡献突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但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机遇与危机并存,社会新的秩序也在不断被构造,也会影响到社会机制中的每一个人,甚至产生了财富异化。宗教观念在现代社会发挥何种作用要放在具体条件中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会把个人带向何方还未可知。
《道德教育》读后感
本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道德教育、教育与社会学以及讨论与讲稿。导言部分介绍了世俗道德的由来及作用,区别世俗道德和宗教道德。
首先在道德教育当中分为道德要素和怎样培育儿童的道德诸要素两部分。在道德要素中主要是道德理论的探究和反思,提出道德的首要要素是纪律;次要要素是对群体的依恋;第三个要素是自主或自决。详细来说,先从道德的定义入手,道德具有行动的常规行和权威性两个特征,事实上也构成了纪律的两个方面,包括一是纪律预先决定了恰当的反映模式,没有这些反应模式,秩序和有组织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有了纪律,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纪律是对个人约束需求的呼应,从而使个人能够持续地实现各种明确的目的。若没有纪律的限制,个人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同时,道德指的是一种非个人的行动导向,道德真正的着眼点是社会和群体,也得到了道德的次要要素。前两个要素之间是对立的关系,纪律强制个体对社会尽职尽责,而对群体的依恋则吸引这个体依恋附属社会。道德前两个要素的强制性特征,引出道德的第三个要素,自主。即个体利用可靠的知识,精准预测可供选择的行动过程的后果。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对道德要素的探讨构成了涂尔干教育观念的各个层面。前两个要素更多的指向目的,而第三个要素则是为实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
在怎样培养儿童的道德诸要素部分,实际上是针对教师制定的教育过程中各种实际规则。涂尔干认为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合适环境,教师是学校为主的道德教育的中介环节,对道德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性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关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合理恰当的利用利用惩罚或者奖赏为教育手段,发挥科学教学、审美教学和历史教学的作用,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儿童身上的利他主义,培育儿童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为儿童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教育与社会学当中,明确教育的性质是社会性的,目的是将社会存在与个人相联系,方法是反思、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并且教育是有阶级差别的。其次要区别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教育学侧重理论,教育侧重实际;再者了解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关系密切,社会学可为教育学提供指导性的观念,赋予教育行动意义,进而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寻求真正的教育(时代精神)。
最后,在讨论与讲稿部分,明确了道德学说的有效性体现在道德被认为是正确的,且得到普遍接受;性教育的重点是让个体理解性行为的独特性;“童年”时期的特性要使教育尽可能地适应儿童的能力,培养儿童吸管。现代法国家庭教育的变迁;未来的学校教育要唤起对合法权威,即道德权威的尊敬,灌输规范的理念,体验写作的乐趣。总之,涂尔干还是在寻找维持社会秩序的方法,把道德教育作为维持秩序的一个点,道德不仅意味着个体必须如何,也意味着个体想要如何。
书单:
作者: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自杀论》
《道德社会学》
《道德教育》
《社会分工论》
《原始分类》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孟德斯鸠与卢梭》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教育思想的演进》
本月书单:
1.《原始分类》
2.《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3.《孟德斯鸠与卢梭》
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5.《教育思想的演进》
伊超群三月读书汇报感悟——读懂涂尔干的社会秩序思想
梳理阅读过的涂尔干的书籍,发现宗教和道德是涂尔干思想的两大抓手,并且都可以体现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没有明确点出这个点,但是在我看来其思想可以通过维持社会秩序串联起来)从正向来推导,人(原始社会或者近代以来的社会)都有其意识和行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其各个系统(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会受到人的行为的影响,也就是人的道德的影响,要想维持社会秩序就需要通过宗教约束和教育教化来培养个人的心智;从反向来推导,涂尔干的宗教和道德思想都体现了对“人”的研究和重视,人始终生活在社会当中,要想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也需维持社会秩序。详细分析如下:
第一,涂尔干以“人”为出发点研究如何维持社会秩序。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通过对澳洲原始部落的研究展现了原始部落人类的以图腾为代表的信仰,以及不同仪式在部落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各种仪式活动的意义等。在《原始分类》中通过对澳洲分类类型、澳洲其他分类类型、祖尼人、苏人和中国的各个分类类型的研究指出原始分类绝不是个别或者例外的,可以与最初的科学相同。并且指出社会学关注的焦点是秩序,而那些系统相关的范畴,即分类,将为秩序提供标记和保护。在《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的研究中通过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划分四种社会分工的类型,说明失范分工、强制分工和不适当分工阻碍个人发展,对社会团结和起到反作用,点出法人团体对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在《道德教育》《道德社会学》和《教育思想的演进》可以概括为分析了道德教育的起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以发挥道德力的作用,协调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
第二,涂尔干维持社会秩序思想的来源。在《孟德斯鸠与卢梭》中通过论述孟德斯鸠与卢梭的主要思想贡献,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别以及涂尔干对政治问题发表看法三部分展开论述,涂尔干从孟德斯鸠的认识到研究社会秩序的方法(社会法则与支配自然的其他法则并无区别,发现社会法则的方法与其他科学的方法是一致的);从卢梭的思想中认识到各种法律和契约对于维持社会状态的重要性(如何处理各个公民团体之间的关系,国家法和自然法不同的作用,发挥立法者的引导作用,宗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从圣西门的研究中了解到借助于科学和事业,在理性和世俗的基础上重建由于旧制度的毁灭而变得混乱不堪的社会体制(人类的关系状况),进而得出结论借助科学发现能够规定经济审过的道德约束,借助这种规定控制人们的私信,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寻求道路:职业群体理论)
第三,涂尔干通过何种方式研究社会秩序。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当中点出了一系列研究方法,比如如何观察社会事实、区别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解释社会事实等等。(对社会的分类方法)在《实用主义与社会学》通过对实用主义一系列的论述一些思辨的方法,真理是思维的规范、道德立项是行为的主体。(解释各种概念)
总结来看,涂尔干维持秩序的思想是“动”“静”相宜的,从动态方面来看,涂尔干从变迁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的向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部落的各种宗教仪式到近代社会的分工)、教育思想演变发展的过程(形式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教育越来越切合实际;日趋多样化)。从静态方面来看,涂尔干的研究始终没有脱离对社会秩序的研究,并认为宗教和道德对于维持社会秩序作用巨大,要发挥教育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中介作用。维持社会秩序既要认识到社会始终在发展变迁,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要认识到各种社会组织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的作用,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
附:《教育思想的演进》读书报告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分为导言和上下两个篇章三部分,主要讲述了从12世纪以来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对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在导言部分介绍了道德教育、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说史,以及叙述有机体如何构成,从何而来。在上篇中主要介绍法国中等教育从早期的教会教育发展为大学的过程,中间夹杂教师就职仪式、学院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介绍;在下篇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以来各种新思潮的出现和实际需求的变化对教育体制的冲击,要求教育体制的改革,中间夹杂介绍以拉伯雷和伊拉斯谟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潮、教育体系中出现的各种变化等等。书籍最后提出教育的结论,即教育要兼具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两大领域,发挥科学、教师和语言的作用,使教育成为有意义的教学,有能力转变学生的观念、信念和情感,从而在每个学生身上培养出全面的理性能力,培养新型的理性主义者。(三重修养:语言、科学、历史)
首先教育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2—14世纪的经院哲学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各种学术组织的起源,包括大学院系、学院、学位和考试等等;第二阶段是16—18世纪的人文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文学体系课程,为现代教育奠定思想基础;第三个阶段是大革命前夕,这一时期的教育努力用历史和科学方面的学习补充文学学习,注重教育如何影响自我。(贵族教育→平民教育)
其次,整个教育体系经历了几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教育的组织形式从宗教色彩的教会学校逐渐向世俗的大学转变,课程体系设置(由单一向多样转变)、学校规章制度和纪律日趋完善(学校纪律越来越人性化,考虑到个人情感);第二个变化是教育的教学方法从形式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不但教授辩论和写作的一些技艺,也会教授学生借助科学从实际中了解事物;第三个变化是从旧的教育观向新的教育观(最早出现在德国)改变,教育不仅是精神训练,并且要和世俗训练相结合。其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夸纽美斯指出教育要将精神生活、世俗生活和公共生活相结合,并且教育体系要和社会功能的组织密切挂钩,发挥教育对现实世界的作用。(原因:①原有的贵族教育的缺陷;②16世纪以来的教育和道德危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变迁;③文艺复兴各种教育思潮)
最后,要对教育进一步认识。第一,中等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间界限明确,而与初等教育之间界限模糊;第二,作为教育载体的学校,从起源之时就孕育着神圣与反诉、世俗与宗教之间的激烈斗争;第三,教育体系会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产生影响;第四,18世界教育学说的共同追求:注重现实世界,注重具体事物;第五,人文主义者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反思性地思考。
[ 此贴被伊超群在2024-01-01 15:4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