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许圣洁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6.6)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许圣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06-09

 许圣洁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6.6)

2023年5月书单
《在野之学》
《资本论》第三卷(430页至终结)
《规训与惩罚》
《不正常的人》
《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韦伯与福柯的支配比较
 
一、宗教性支配
 
关于宗教性支配,韦伯主要关注的是基督教禁欲主义精神,福柯研究的是基督教牧领式支配形式,在这一研究领域二者的思想有其共同之处,即支配产生于宗教精神,宗教支配的目的在于指引和控制信徒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教合一的社会大背景下,政治和宗教手机难以相互分离的,二者既相互融合,也不断的摩擦冲突,随着启蒙运动的发生和理性运动的兴起,这种状态逐渐消失。直到现在一理性计算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仍然存在,但是同一时期出现的基督教禁欲主义精神却逐渐没落。而基督教牧领式支配形式留下的也只有以人口和领土为治理对象的支配模式。不过"牧领权"支配形式中,针对个体的支配形式却逐渐被发现,并广泛应用到监狱、学校、医院到军队等领域,实对被支配者的规训。
在解析基督教背后暗藏的支配权力时,韦伯和福柯又有着不同的见解。关于宗教和理性之间的关系,韦伯主要关注宗教规训中的救赎概念。基督教教义中的救赎性思想要求信徒归顺与基督教,并接纳其救赎思想,获得救赎心态的同时放弃理性思维和概念。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救赎思想和理性主义的根本立场存在着紧张关系,选择归顺宗教也就是宣称对理性的放弃。但在福柯关注的牧领权支配上,基督教的牧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国家理性相互交融的,从形式上是基督教的牧领支配、根本上只是一种维护国家支配的个体化规训技术。因此牧领权和理性的关系不仅不是冲突关系,反而是一种由权力合谋形成的新的支配形式。在宗教支配和理性互动关系问题上韦伯和福柯的观点差别还是不小的。不过从研究路径的角度来说,这两人在解释基督教如何对个人产生支配权力的时候是高度一致的。韦伯的基督教禁欲主义精神和福柯的牧领权支配虽然看似从不同角度诠释基督教的支配权力:韦伯的重点是宗教救赎精神如何与政权互动,进而支配政治,而福柯的重点则是牧领思想对个体实行支配权力的操作,达到规训的目的的形式。但是这两种路径都从宗教如何对个人进行权力支配,宗教规训的最终落脚点不在国家,而是个体。
 
二、微观支配与宏观支配
 
福柯主要在微观角度研究支配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将资本主义社会用于规训的纪律比喻成关注细节部分的政治解剖学,在根本上指出资产阶级细节化分解和重构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的权力关系的社会事实。福柯重点不在在研究看得见的支配行为,转而关注于规训之下形塑生命存在的微观部分。那么资产阶级是怎样借助纪律这一规训工具实现主体性人的建构的呢?第一是针对空间的分区治理。例如在学校、医院、工厂等地区建设"自我封闭场所",是规训的典型形式。在福柯看来"自我封闭场所"的盛行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模式,这一高效社会空间控制方式随后便广泛应用于规训场景中。第二,是对于生命时间的支配,也就是对于生命活动的持续性控制和支配。福柯认为,资产阶级控制工人的生命时间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训,分别是控制行动节奏、日常事务明确规定和安排重复周期。马克思将其看作是工人能够再生产的必要生活。第三,整体的规训技术。例如十七世纪兴起的工厂学校形式,就是一种培养合格工人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精细化,专业化,技术性,全流程的规训,这种新兴的充满创造力的规训技术在当时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新兴的规训技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可以整体性的控制和调剂每个人的时间、身体和活力的关系这一整体性的规训技术追求的是永无止境的征服,也是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直观表现。
 
而韦伯主要在宏观角度研究支配。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将"支配"定义为群体服从某种特殊指令或命令的可能性。在《支配社会学》一书中,他将支配解析为法制型、传统型与卡里斯玛型三种,构成了宏观的理性化支配结构。在韦伯看来,支配者发出的命令指向的是被支配者的行动,改变被支配者的认知,被支配者的行动是通过和社会不断互动实现的,被支配者把支配者的命令当作自己的准则,使得支配者的意识影响社会。这一过程中被支配者要完全信服支配者,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支配者的支配。那么,支配者如何持续性的对被支配者实行控制,,它的支配逻辑和机制又是什么呢?在研究支配的过程中中,韦伯提出传统型、法制型和卡里斯玛型三种纯粹的支配类型,法制性支配中,被支配者服从法令、规章,一切行动必须合于法律,,而支配者不仅拥有制定法令规章的权力,还有在法律规定之下合法的发号施令的权利;传统型支配中,被支配者确信传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根据传统,支配者行使规训权力天然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卡里斯马型支配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受到神之启示而指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神圣性或是支配者先天的超凡气质的归顺。韦伯站在宏观角度对这三种支配类型的细致剖析,摸索其发展的脉络和变化、交叉和变形,也向读者暗示,社会支配结构的合理、合法、正当、理性必然会实现。

2023年4月书单
《疯癫与文明》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资本论》一、二、三卷(第三卷读到429页)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作,也让我们知道马克思为何要号召无产阶级统一起来建立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货币的诞生,使得物与物的交换过程通过货币变得迅速而频繁,物品生产也更加直接高效,生产力也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资本家们也意识到通过剥削并积累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能够实现资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他们用货币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将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下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劳动者的劳动转化成商品并出售,剩余价值的注入提升商品价值,商品通过售卖实现货币化,剩余价值也以货币形式积累进资本中,同时资本家也可以通过工厂分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获得超额价值,共同实现资本主义积累。这种以剥削为目标的生产过程必然会无节制的摧残劳动者的劳动力,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工人反抗。例如在阐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呈现工厂调查员的访谈、调查报告,工人的死亡数据等历史资料,展现出当时资本家如何绞尽脑汁“榨干工人最后一滴血”的人间炼狱景象。马克思把封建时代的庄园奴隶和此时的工人生活进行对比,发现工人生活的工作时长、土地使用权、人身自由、休息时间等方面还比不上封建社会奴隶的生活。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不断扩大,贫穷、病痛、束缚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瓦解。
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丑陋嘴脸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生活的希望也在他的作品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认为资本主义积累源自于资本家对于劳动人们的剥削,而社会主义积累的本质为劳动者做准备,实现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回应劳动者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资本主义社会灭亡,共产主义社会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他也承认共产主义的实现必然基于社会生产力的高水平发展。高水平的生产力意味着富裕充足的社会财富,再通过合理的再分配手段对社会财富合理分配,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等相适应。共产程度的不断加深可以使人们可以享有充分自由,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素质决定自身的发展。
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与马克思的创作时代的水平相比早已大相径庭,但是资本对于活劳动的剥削没有改变,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没有改变。资本的本能就是增值,剥削剩余价值,资本通过剥削活劳动才得以存活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洞察到这一社会事实并把他揭示出来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资本论》三卷的具体内容得到答案。第一卷以商品作为切入点,描述资本的生产过程,揭露资本的积累和剥削的本质,初步揭示资本主义诞生、发展以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第二卷以货币作为切入点,描述资本的流通过程,详细展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再次向读者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第三卷以价格和利润的异同作为切入点,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主要讨论了资产阶级如何通过利润的表象剥削剩余价值并分配的问题。这三卷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层层递进,分析出资本主义社会构成的种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在马克思的认知中,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整体,资本的生产,流通是一个整体的不同方面。社会发展也是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步进入共产社会。在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呈现出系统性的整体结构,这一思维方式让各范畴逐渐地由抽象到具体,以实现读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的结构性了解,洞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比如上面所提到的,马克思对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分析在逻辑上必然地进入到了对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分析。这一由抽象到具体的系统思维过程,正是我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所缺乏,并对学术工作缺少信心的关键点,当然我相信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能拥有这种能力。


书单
经验:
《社会学的想象力》
《现实的社会建构》
《乡土中国》
《江村经济》
《云南三村》
《文化权力与国家》
《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监督下乡》
经典:
作者——韦伯:
《经济与社会》
《学术与政治》
《古犹太教》
《儒教与道教》
《支配社会学》
《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
《社会学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作者——涂尔干: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原始分类》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
《社会学与哲学》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孟德斯鸠和卢梭》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3月书单
1.《云南三村》
2.《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
3.《监督下乡》
许圣洁3月读书报告——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的过去与现在
第一节研究方法与启示
本月读的三本书都是田野调查的典范,也是导师组的推荐书目,每一本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学习及思考。其中《云南三村》的调查者于1938年11月至1939年8月,通过扎根基层,与村民同吃同住,去往田间地头,甚至协助生产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此打开调查切入口,深入了解与剖析云南农村土地制度与生产生活。《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的作者采取的是人类学的方法来理解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的经济特征。本书的研究路径是从史实到理论再回到史实中去检验,作者在序言中将这种方法称为“建构于现实”的方法。具体来说,是费孝通、林惠海和日本满铁调查部门对长三角8个村庄的研究的经验材料结合作者自己1983-1985年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薛家埭6个自然村对30年代至今村庄变化的调查。是通过对满铁株式会社和费孝通等学者的调查进行分析,详细分析这些资料情况过后,对这些资料的价值进行批判性的说明,得到关于长江三角洲农民经济行为的比较清晰的结论。《监督下乡》一书严格来说不是调查报告,作者以随笔的形式对监督下乡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思考的呈现。从以上三位学者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研究路径各不相同,但是都是和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坚持求真务实。可以说,他们的调研过程、成书过程、成果转化过程,都是是在中国大地上、在人民群众中寻找答案的过程,而不是以高屋建瓴的态度,运用理论俯瞰大地。
第二节中国农村经济的过去
《云南三村》是三篇论文的合集,包括《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1938年和1939年,费孝通两次到禄村调查,他的田野点是今天禄丰县金山镇大北厂村。这个村子在禄丰县城边,属于坝区,交通比较便捷,一条连接附近盐矿和县城的盐道从村子穿过。禄村是传统农业的典型,全村人口122户,人均土地5.7亩,而易村则是手工业和农业并重,玉村则体现了受工商业影响下的云南农村的新变局。这三个村子,与江村都有所不同,但也都面临相似的历史局势。禄村是一个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浅的内地农村的典型,农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靠自给自足,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都市的兴起不会减少禄村农民的收入,人口越是集中,禄村买出的农产品价格也就会随之上涨,所以禄村的土地权不会外流,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村劳动力的流向呈现改变的趋向,从而会影响禄村经济的发展。该村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以特殊工艺作副业的只占全村的10%,经济特点主要有“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雇工自营”“团体农田”“生产一消暇经济”等。易村是一个手工业相对发展的农村,农民的收入不仅靠农田,而且有手工业的辅助,主要有织篾器和造土纸。在手工业的工作时间上可以自由支配,可以根据农闲和农忙自行支配时间,手工业对易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富农赚了钱,由于受到投资的限制而买穷人的土地,因此易村的土地相对集中。该村的农田经营方式主要有自工自田经营、租田经营和向外村租田三种形式,手工工业则以编织蔑器和制造土纸为主。织蔑器是家庭手工业,在农闲的基础上用来解决生计困难的问题。手工业里利益不高,他们不可能离开土地,单独靠工业谋生。制造土纸是乡村作坊工业的模式开展,与织蔑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性质不同,它有专门的场所,是一种投资的行为,使农业带来的财富变成再生产的资本。纸作坊是家庭合有的形式,不是合股,并且有家族制的特点。雇主与雇主,雇主与雇工带有亲属关系。易村距离城市偏远,交通不便,水利极受限制,所占地势又不宜农业的发展,地质是红叶岩的山冈,其中不能生长草木,雨水冲刷厉害,导致土地贫瘠。靠河边有茂密的竹林,适合造纸和织篾器的工业。这种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决定了易村不适合大规模的大型工业,因此多是小型的家庭手工业和作坊工业。在易村手工艺品是用来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因此手工艺品更重视其实用性和市场需求,他们不能放弃物质生活而上升到单独地追求艺术的境界,并不重视对‘艺’的精益求精。手工艺更多局限在‘工的领域’,和‘艺的领域’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凳子箩,拨篮,背篮,何必去织篾箱,提篮一类的东西。因为凳子箩这些东西要得人不多,多织了不但卖不起价钱,根本没人受货。像篾箱,簸箕这一类东西。不但农人要,就是汽车路上和铁路上的工程处,也许要得多。玉村交通便利,村民主要依靠经营菜田来弥补农田的不足,随着玉溪经济的发展,玉村的商业也得到发展,而商业资金大多流向了土地。土地向城市集中,使得土地的所有权进城而土地得经营权留在农村,所以玉村在农业经营上日益佃农化。农田经营方式主要以租田租地和典田典地为主。租田租地的特点是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且出现了完全脱离农田经营的地主,他们以商业收入,脱离了土地也脱离了农村,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在田地主”或“离地地主”。这里体现出了地主对当地农民的剥削。典田典地的特点是把田典出去是一种过渡性的买卖活动,有的农村把典出去叫“卖活”,还有机会把田买回来;至于出卖土地叫“杜卖”即堵死了赎回的希望。玉村与其他两村的最大不同是商业发达,主要经营蔬菜,纱布,木材,鸦片等生意。玉村商业对该村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使得农村织户劳工化。自从洋纱进口代替了土纱的地位,织户失去了拿成品到市场上要价的机会,纱商操纵了织户的成品。纱商操纵了原料和成品,织户转而成了为纱商作牛马的工人。第二、使得农村趋向佃农化。玉溪城镇上住了一大批商人,将剩余的资金购买了农田,租了大批的贫民,所以与村中贫民形成了租佃关系。第三、土地权向城镇集中。住在玉溪他们以商业收入,脱离了土地也脱离了农村,变成了离地地主,土地权向城镇集中。整体看,农村不仅贫困,而且贫富不均。贫穷根源在哪里?从土地制度看,土地即使平均分配,禄村这样的村子,也无法过上富裕生活,因为农业产出有限。《云南三村》并没有给出出路,但却敏锐地提示了问题所在。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讲述在1350至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及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全书按照时间分为三部分:明清(-民国)、1949年后的三十年集体化和1978年后的改革时期。理解了这些关键概念,就基本掌握了全书的观点:由于人口压力导致过密化,明清时,家庭劳动压倒雇佣生产。解放后的集体化依旧延续了过密化,即没有发展的增长。直到1978年后,中国农村才真正有起色,也就是说中国先进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的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质的发展才真正在长江三角洲农村出现,并使农民的收入相当程度地超过了维持生存的水平。本书着重分析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不是整个经济的毛收入或全部人口的人均收入。重点在于一个特定地域和社会阶层的发展与不发展。该书指出小农家庭生产和小农贸易实际上支撑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商品化发展,高度商品化的背后是农业发展的内卷化;家庭农场通过其极低的雇佣成本胜过了经营式农场,这就是生产效率更高的经营式农场败下阵来的原因;商人一直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与生产相分离,基本上是通过商品流通来进行获利。五百年的商品化,并未带来近代早期质的发展,而是小农经济一直持续。由此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确实存在着脆弱性,马克思恩格斯曾写道:“小生产者是保持还是丧失生产条件,则取决于无数偶然的事故。而每一次这样的事故或丧失,都意味着贫困化,使高利贷寄生虫得以乘虚而入。对小农来说,只要死一头母牛,他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重新开始他的再生产。这样,他就坠入高利贷者的摆布之中。而一旦落到这种地步,他就永远不能翻身”,但是中国的小农经济去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不过随着土地流转和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经营后,自给自足、缺乏商品交换等特征也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渐隐去,在以城乡互动为特征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融入现代经济体系。
第三节中国农村经济的现在
阅读《监督下乡》一书,我们可以得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半工半耕越来越成为当前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和家庭劳动分工模式。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意味着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位于城郊的农民相比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农民更易寻找工作机会,并保持与乡土的联系。以代际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生计方式,家庭中的年老一辈在家帮忙照料土地,同时年轻一辈的夫妻外出务工并给予家庭一定的生活补贴的生计方式。在这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方式下,青壮年劳动力既可以充分发挥,也保证了相对完整的家庭生活。半工半耕是农民与现代市场经济互动下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农民依据家庭土地和劳动力禀赋追求最大化收入和保障最基本的生计安全的家庭策略。农业的生产和收入维持了家庭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外出务工的收入则逐渐成为家庭的资金积累,保障农村家庭的体面生活。当然本书关于农村的经济描述较少,所以接下来需要拓展这方面的阅读。



初读涂尔干就折服于他缜密的逻辑和细致入微的论证,在其著作中,他对社会整体给予了一种根基性的地位,将许多研究对象都当作社会事实来研究,宗教是社会性的,宗教和教育都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自杀看上去与各种个体和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但归根究底是对于“社会”这一实体本源的看重。因此本月的报告是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教育思想的演进》对涂尔干的部分思想做一个简要串联。探索社会唯实论下的教育与宗教的连结。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组成的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有强制性,道德是社会作用阅读一定不能中断,杂事一定尽可能不要在读书之间解决,最好是一开始读书就一定读到晚上结束,中途不要打断,不然会影响读书效果。
  3.集体是一个很好的督促机制,就像涂尔干在《宗教生活》中也提到过,“个体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持他的信仰”(587)。
  4.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真的不会总结,不知道如何串出一条线来,找不到一个中心来进行总结,只是在简单总结书的内容或提出自己的问题,距离我能完整清晰有条理有中心地进行总结应该还有漫长的路程,希望到后面慢慢积累能逐渐学会作总结。
于个人的工具。在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下,教育与宗教作为其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社会事实都与道德的概念复杂地扭结在了一起。
涂尔干给予了道德两种不同的表述:一方面,道德是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或自决三个要素的总和;另一方面,道德又分别表现为义务的道德、善的道德以及理性的道德三种不同的。这两种表述也许无法完美地拟合在一起,但都可以通过涂尔干的社会理论得到理解。社会是一种道德权威,它超越了个人却又能重返个人,社会的双重性质赋予了道德两个重要的要素:善与义务。义务就是道德,因为它能够发号施令;善就是道德,它被认为是一种可求的东西,激发我们对其的渴求。道德无疑具有两幅面孔;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绝对法则,要求我们完全服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性,我们自发地追求着它。社会为我们植入了根深蒂固的根基,我们当中最优秀的部分只是集体的流溢。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呈现给读者的结论是: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宗教表现是表达集体实在的集体表现;社会作为强制性的道德力量,通过精神途径对人施加社会压力,使人感受到外在存在一种很有效力的道德力量,这种心理机制太过复杂以至难以被洞察,人们只好自己创造有关力量的概念;社会作为导致个体超越自身的力量,不断地赋予个体以压力和能量。
  涂尔干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体系的演进背后是是社会的转型,教育理论的研究背后是社会思潮的变革。教育的目的在于生产人,在人的身上形成社会存在,因此道德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提供有凝聚力的道德环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早期的教育作为宗教的附从被教会把持,道德教育本质上也只是宗教教育,宗教符号和道德观念在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中密不可分。但随着社会变迁,我们的义务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各种宗教观念,因此,如何将教育世俗化、如何发现承载着最根本道德观念的理性替代物,成为了涂尔干教育理论重要的关怀。
感想:阅读一定不能中断,杂事一定尽可能不要在读书之间解决,最好是一开始读书就一定读到晚上结束,中途不要打断,不然会影响读书效果。集体是一个很好的督促机制,就像涂尔干在《宗教生活》中也提到过,“个体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持他的信仰”,两个人一起读,比一个人读更能坚持下来。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真的不会总结,不知道如何串出一条线来,找不到一个中心来进行总结,只是在简单总结书的内容或提出自己的问题,距离我能完整清晰有条理有中心地进行总结应该还有漫长的路程,希望到后面慢慢积累能逐渐学会作总结。
  1.读书状态:1月正式进入寒假,因为个人原因,前半个月的读书状态十分不理想——没有读书环境和难以思考。但内心十分焦灼,想要尽快重新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且尽快恢复读书状态。1月到2月底主要阅读两本书,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和涂尔干的《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2.读书总结:因为《经济与社会》第一遍没有读懂,计划要重读一下,所以本次读书汇报主要是关于《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的思考和疑惑。我所阅读的是渠敬东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本。本书是通过对涂尔干在1890~1900年间开设的社会科学公共课讲稿整理得出的,除了对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进行阐述和解释以外,还包括了对财产权和契约权的讨论。在职业伦理中涂尔干首先提到了政治性规范和公共道德,让我们去区分和感受职业伦理所具有的约束性和情感性。在公民道德中涂尔干谈到了国家、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以及民主制,他提出国家不是同化的工具,而可以使个人的道德个性得到解放。另外,涂尔干在本书中对于早期的契约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其是一种政治欺骗,同时提出了的一种新的公平契约的形式才是财产权的基础。
接下来我简单的就书中提到的“法团”这一社会组织谈谈我浅薄的看法。涂尔干在对职业伦理进行讲述时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法团”这一组织。法团起初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后在大革命时期突然瓦解。(需求压力与自身形式转换步伐不对称)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发现法团在个人与政府之间的联结作用,对于这种联结作用,再结合本文,我认为可以从道德情感上对其加以理解。
我们知道当时20世纪前后的法国以及其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一方面,横向的社会组织或部门越来越多样化,纵向的社会分层日益复杂,人在社会中越发感到渺小。这时社会中的个体与政府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出现了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人们对于政府所倡导公共道德的感知与认同也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分工也带来了职业的分化,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个体走出家庭,步入职场。渐渐的家庭对个体情感和道德上的影响越来越小。
由于上诉两个方面的影响——公共道德和家庭道德的缺失,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无道德的个体。当这些个体在工作时大量聚集在市场内,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每个职业行业内都像是隐藏着一颗随时爆破的炸弹。这时,职业行业内的规范的控制和道德的标准,也就是所谓的职业伦理,是非常必要的。好在,我们也是具有理性与感性的个体,当大量个体在职业内聚集时,个体间出于对集体的情感期待会不自觉的自愿的相互靠拢。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自己的工作中需要专业性的交流和沟通,更需要有伦理去调节雇工与雇主、商人与商人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将早期法团与现在企业相比较来看,早期法团所共同信仰的“家神、社神”,在现在企业内通常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存在;祭拜活动类似于现在公司的团建;逢年过节给成员送上礼物或抚恤金这点与现在企业是一致的,等等...(当然,我不太确定法团是否类似于现在企业,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指点)没有提出具体的职业伦理的内容和形式,放到现在来看应该是。
再谈到公民道德,我想到去年因高校解封、放假事宜而导致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的集体行为。这些行为发生后高校立马发出紧急通告。我个人认为,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较为愿意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学校的网格化管理,都是有素质发现有道德的好。随着疫情好转,我们开始从“解空间化”到“再空间化”,但在学校这个空间内的政策变化非常迟缓。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与教师和其他员工相比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剥夺了自由的,这些高校的学生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想法没有被传达、被回应。他们不是说非得想要个解封文件,我觉得一个现在的疫情情况说明或者封校的必要性说明,也足以安抚他们。就像涂尔干说到所谓民主就是政府意识广泛存在,个人意识与政府意识能够进行沟通,我们愿意相信我们的政策,同样我们也应该被相信。
3.期望
  伴随着阅读状态的好转,接下来尝试对理论较多的书目进行高质量阅读,并在保证质的基础上再提高阅读数量。
《现实的社会建构》读书总结
《现实的社会建构》由彼得· L.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合著,出版于1967年。伯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神学家,被誉为继马克思·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是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舒茨的学生。伯格一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与社会学同游》、《现实的社会建构》、《天使的传言》、《神圣的帷幕》等。
卢克曼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他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的叶塞尼采市,后移居美国,和伯格同是舒茨的学生。卢克曼的研究领域是现象学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无形的宗教》、《宗教与社会》等。2002年,德国社会学会授予卢克曼终身成就奖。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著作。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本书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考察了知识是怎样的形成、怎样得到代表它的制度和拥护它的人的维持和修正、现实是怎样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的以及人与其共同体之间的符号、象征关系。
在伯格和卢克曼之前,知识社会学家的研究旨趣集中在“认识与思想”的领域,或者说是“理论思维的领域”,而忽略了所有应该被当作“知识”的事物,恰恰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才是知识社会学的焦点。在作者看来,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是“现实的社会建构”,即“知识”是如何被建构为“现实”的,这里的现实应该包含一切“日常生活现实”,是常识性的、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知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思想和理论。究竟什么是普遍意义层面的“知识”呢?日常生活现实中的”知识“构建的基础是什么?要理解日常生活现实,我们仍然有必要考察其内在性质。
“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基础,即主观过程(与意义)的客观化,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主体间常识世界才得以建构而成。”在探讨日常生活现实的客观化过程之前,我们需要厘清通常情况下认为的“不证自明”的“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现实是由环绕在我身上的‘此地’及我所呈现的‘此刻’所构成。‘此地此刻’是我在日常生活现实中注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的意识的实在性所在。”因此对个体而言,日常生活是个体所理解的现实,是一个具有主观意义规整的世界。每个人的“此时此刻”都不尽相同,也许我的“此地”是他人的“彼处”,我的“此刻”未必与他人的“此刻”完全重合,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现实是一个互为主观的世界,是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即使日常生活现实在更深层面是个体主观的认知,但看起来是已然客观化的,即在人们通过语言理解其意义之前已然是客体对象。例如,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地理学上是早已被指定好的;一个人使用的任何工具,都可以从社会中的技术词汇中找到。
既然日常生活现实是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那必然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最重要的他人体验发生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后者是社会互动的范本。在面对面的情境中,他人是完全真实的,是在一个生动的、为我们所共同享有的当前现实中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作者肯定了在面对面情境中他人的真实性,但也指出,这一情境中人们依旧依赖类型图式来了解他人。所有的类型都会不断地影响我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并且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修正我的类型图式。比如我邀请新搬入的邻居聚餐,在这之前,我认为他仅是一个新搬来的男邻居,但在聚餐过程中的互动后,我修正类型图式,他实际上是一个幽默的海归人士,并且崇尚自由、尊重女性。在这之后,除非遇到挑战,这一类型图式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并指导我的行为。
“人类的表现度可以客观化,也就是说,它能在人类活动的产品中彰显自己。”“一种相当重要的客观化状况就是意义化,即人类创造的符号产物。”语言是类型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将事物持续不断地客观化,并且能在日常生活现实中跨越不同的场域,并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语言建构了语意和意义的领域,辞汇、文法和巨句型形成语意的组织,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语意领域,这些语意领域可以客观化、保存以及积累个人际遇和历史经验,通过这种积累,知识的社会存储得到建立。
在厘清“日常知识根基”的基础上,伯格和卢克曼将社会理解为一个“由外化、客体化和内化三个步骤所组成的持续辩证过程”,而这三个过程也对应了“三阶”客体化:一阶是制度化,二阶是正当化,三阶是社会化。其中一、二阶是客观现实的建构,第三阶是主观现实的建构,社会正是同时以主、客观现实的形式共同存在。这个过程也可以被描述为:“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在作者看来,任何对社会的分析,脱离了这个前提,都是有缺陷的。
但上述三个步骤并不是遵守时序的,实际上,社会和它的每个子部分都同时包含这三个步骤,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成员来说,他在社会世界中外化自身的存在,同时把社会世界作为客观现实予以内化。
伯格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具有普遍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矛盾世界,那就会使主观现实和身份认同呈现出一些特殊构型。人们会日渐普遍意识到所有世界的相对性,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世界,此时它在主观上被视为“某一世界”,而非“唯一世界”,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果:个人的制度化行为被理解为“一种角色”,个人可以在意识中把自己与角色分离开来,以操控的方式来“扮演”它。比如,贵族就不再简单地是个贵族,他会装成一个贵族,等等。与个人假扮自己的非预定身份相比,假扮自己的预定身份上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人类作为独一无二的有机体,成为人的过程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其个体发育特征在已经与外界产生联系之后,人类有机体仍然在保持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而人类的活动只要得以重复,都会倾向某种程度的惯例化,并进而产生定型化,即制度化。人类活动惯例化的形成规定了一种潜在的秩序,人们在秩序的框架中摆脱重复性决策,依赖以往形成的惯例不同情景的活动都可以被归类。但惯例化不等于制度化,它是制度化的前提。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可能惯例化,形成模式。“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惯例活动呈现为交互类型化时,制度化就出现了。”制度的存在意味着人类行为受到预定模式的限制,就意味着有了历史和控制力,同时也说明制度化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假使有人不遵守制度,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制度要想在实际的经验中彰显自身,则必须经由角色的操作,“制度是通过角色被镶嵌到个体经验中。通过扮演角色,个人参与到社会世界中;通过内化这些角色,该世界对个人就具有了主观真实性。”角色在经历了参与及内化两个阶段后,不仅形成了惯例化,还具备了制度化的控制特征。与此同时,角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Posted: 2023-04-05 21:30 | [楼 主]
许圣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06-09

 许圣洁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6.6)


2023年5月书单
《在野之学》
《资本论》第三卷(430页至终结)
《规训与惩罚》
《不正常的人》
《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韦伯与福柯的支配比较
 
一、宗教性支配
 
关于宗教性支配,韦伯主要关注的是基督教禁欲主义精神,福柯研究的是基督教牧领式支配形式,在这一研究领域二者的思想有其共同之处,即支配产生于宗教精神,宗教支配的目的在于指引和控制信徒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教合一的社会大背景下,政治和宗教手机难以相互分离的,二者既相互融合,也不断的摩擦冲突,随着启蒙运动的发生和理性运动的兴起,这种状态逐渐消失。直到现在一理性计算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仍然存在,但是同一时期出现的基督教禁欲主义精神却逐渐没落。而基督教牧领式支配形式留下的也只有以人口和领土为治理对象的支配模式。不过"牧领权"支配形式中,针对个体的支配形式却逐渐被发现,并广泛应用到监狱、学校、医院到军队等领域,实对被支配者的规训。
在解析基督教背后暗藏的支配权力时,韦伯和福柯又有着不同的见解。关于宗教和理性之间的关系,韦伯主要关注宗教规训中的救赎概念。基督教教义中的救赎性思想要求信徒归顺与基督教,并接纳其救赎思想,获得救赎心态的同时放弃理性思维和概念。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救赎思想和理性主义的根本立场存在着紧张关系,选择归顺宗教也就是宣称对理性的放弃。但在福柯关注的牧领权支配上,基督教的牧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国家理性相互交融的,从形式上是基督教的牧领支配、根本上只是一种维护国家支配的个体化规训技术。因此牧领权和理性的关系不仅不是冲突关系,反而是一种由权力合谋形成的新的支配形式。在宗教支配和理性互动关系问题上韦伯和福柯的观点差别还是不小的。不过从研究路径的角度来说,这两人在解释基督教如何对个人产生支配权力的时候是高度一致的。韦伯的基督教禁欲主义精神和福柯的牧领权支配虽然看似从不同角度诠释基督教的支配权力:韦伯的重点是宗教救赎精神如何与政权互动,进而支配政治,而福柯的重点则是牧领思想对个体实行支配权力的操作,达到规训的目的的形式。但是这两种路径都从宗教如何对个人进行权力支配,宗教规训的最终落脚点不在国家,而是个体。
 
二、微观支配与宏观支配
 
福柯主要在微观角度研究支配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将资本主义社会用于规训的纪律比喻成关注细节部分的政治解剖学,在根本上指出资产阶级细节化分解和重构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的权力关系的社会事实。福柯重点不在在研究看得见的支配行为,转而关注于规训之下形塑生命存在的微观部分。那么资产阶级是怎样借助纪律这一规训工具实现主体性人的建构的呢?第一是针对空间的分区治理。例如在学校、医院、工厂等地区建设"自我封闭场所",是规训的典型形式。在福柯看来"自我封闭场所"的盛行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模式,这一高效社会空间控制方式随后便广泛应用于规训场景中。第二,是对于生命时间的支配,也就是对于生命活动的持续性控制和支配。福柯认为,资产阶级控制工人的生命时间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训,分别是控制行动节奏、日常事务明确规定和安排重复周期。马克思将其看作是工人能够再生产的必要生活。第三,整体的规训技术。例如十七世纪兴起的工厂学校形式,就是一种培养合格工人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精细化,专业化,技术性,全流程的规训,这种新兴的充满创造力的规训技术在当时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新兴的规训技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可以整体性的控制和调剂每个人的时间、身体和活力的关系这一整体性的规训技术追求的是永无止境的征服,也是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直观表现。
 
而韦伯主要在宏观角度研究支配。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将"支配"定义为群体服从某种特殊指令或命令的可能性。在《支配社会学》一书中,他将支配解析为法制型、传统型与卡里斯玛型三种,构成了宏观的理性化支配结构。在韦伯看来,支配者发出的命令指向的是被支配者的行动,改变被支配者的认知,被支配者的行动是通过和社会不断互动实现的,被支配者把支配者的命令当作自己的准则,使得支配者的意识影响社会。这一过程中被支配者要完全信服支配者,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支配者的支配。那么,支配者如何持续性的对被支配者实行控制,,它的支配逻辑和机制又是什么呢?在研究支配的过程中中,韦伯提出传统型、法制型和卡里斯玛型三种纯粹的支配类型,法制性支配中,被支配者服从法令、规章,一切行动必须合于法律,,而支配者不仅拥有制定法令规章的权力,还有在法律规定之下合法的发号施令的权利;传统型支配中,被支配者确信传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根据传统,支配者行使规训权力天然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卡里斯马型支配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受到神之启示而指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神圣性或是支配者先天的超凡气质的归顺。韦伯站在宏观角度对这三种支配类型的细致剖析,摸索其发展的脉络和变化、交叉和变形,也向读者暗示,社会支配结构的合理、合法、正当、理性必然会实现。

2023年4月书单
《疯癫与文明》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资本论》一、二、三卷(第三卷读到429页)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作,也让我们知道马克思为何要号召无产阶级统一起来建立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货币的诞生,使得物与物的交换过程通过货币变得迅速而频繁,物品生产也更加直接高效,生产力也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资本家们也意识到通过剥削并积累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能够实现资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他们用货币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将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下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劳动者的劳动转化成商品并出售,剩余价值的注入提升商品价值,商品通过售卖实现货币化,剩余价值也以货币形式积累进资本中,同时资本家也可以通过工厂分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获得超额价值,共同实现资本主义积累。这种以剥削为目标的生产过程必然会无节制的摧残劳动者的劳动力,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工人反抗。例如在阐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呈现工厂调查员的访谈、调查报告,工人的死亡数据等历史资料,展现出当时资本家如何绞尽脑汁“榨干工人最后一滴血”的人间炼狱景象。马克思把封建时代的庄园奴隶和此时的工人生活进行对比,发现工人生活的工作时长、土地使用权、人身自由、休息时间等方面还比不上封建社会奴隶的生活。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不断扩大,贫穷、病痛、束缚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瓦解。
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丑陋嘴脸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生活的希望也在他的作品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认为资本主义积累源自于资本家对于劳动人们的剥削,而社会主义积累的本质为劳动者做准备,实现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回应劳动者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资本主义社会灭亡,共产主义社会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他也承认共产主义的实现必然基于社会生产力的高水平发展。高水平的生产力意味着富裕充足的社会财富,再通过合理的再分配手段对社会财富合理分配,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等相适应。共产程度的不断加深可以使人们可以享有充分自由,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素质决定自身的发展。
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与马克思的创作时代的水平相比早已大相径庭,但是资本对于活劳动的剥削没有改变,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没有改变。资本的本能就是增值,剥削剩余价值,资本通过剥削活劳动才得以存活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洞察到这一社会事实并把他揭示出来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资本论》三卷的具体内容得到答案。第一卷以商品作为切入点,描述资本的生产过程,揭露资本的积累和剥削的本质,初步揭示资本主义诞生、发展以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第二卷以货币作为切入点,描述资本的流通过程,详细展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再次向读者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第三卷以价格和利润的异同作为切入点,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主要讨论了资产阶级如何通过利润的表象剥削剩余价值并分配的问题。这三卷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层层递进,分析出资本主义社会构成的种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在马克思的认知中,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整体,资本的生产,流通是一个整体的不同方面。社会发展也是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步进入共产社会。在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呈现出系统性的整体结构,这一思维方式让各范畴逐渐地由抽象到具体,以实现读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的结构性了解,洞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比如上面所提到的,马克思对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分析在逻辑上必然地进入到了对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分析。这一由抽象到具体的系统思维过程,正是我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所缺乏,并对学术工作缺少信心的关键点,当然我相信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能拥有这种能力。


书单
经验:
《社会学的想象力》
《现实的社会建构》
《乡土中国》
《江村经济》
《云南三村》
《文化权力与国家》
《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监督下乡》
经典:
作者——韦伯:
《经济与社会》
《学术与政治》
《古犹太教》
《儒教与道教》
《支配社会学》
《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
《社会学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作者——涂尔干: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原始分类》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
《社会学与哲学》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孟德斯鸠和卢梭》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3月书单
1.《云南三村》
2.《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
3.《监督下乡》
许圣洁3月读书报告——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的过去与现在
第一节研究方法与启示
本月读的三本书都是田野调查的典范,也是导师组的推荐书目,每一本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学习及思考。其中《云南三村》的调查者于1938年11月至1939年8月,通过扎根基层,与村民同吃同住,去往田间地头,甚至协助生产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此打开调查切入口,深入了解与剖析云南农村土地制度与生产生活。《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的作者采取的是人类学的方法来理解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的经济特征。本书的研究路径是从史实到理论再回到史实中去检验,作者在序言中将这种方法称为“建构于现实”的方法。具体来说,是费孝通、林惠海和日本满铁调查部门对长三角8个村庄的研究的经验材料结合作者自己1983-1985年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薛家埭6个自然村对30年代至今村庄变化的调查。是通过对满铁株式会社和费孝通等学者的调查进行分析,详细分析这些资料情况过后,对这些资料的价值进行批判性的说明,得到关于长江三角洲农民经济行为的比较清晰的结论。《监督下乡》一书严格来说不是调查报告,作者以随笔的形式对监督下乡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思考的呈现。从以上三位学者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研究路径各不相同,但是都是和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坚持求真务实。可以说,他们的调研过程、成书过程、成果转化过程,都是是在中国大地上、在人民群众中寻找答案的过程,而不是以高屋建瓴的态度,运用理论俯瞰大地。
第二节中国农村经济的过去
《云南三村》是三篇论文的合集,包括《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1938年和1939年,费孝通两次到禄村调查,他的田野点是今天禄丰县金山镇大北厂村。这个村子在禄丰县城边,属于坝区,交通比较便捷,一条连接附近盐矿和县城的盐道从村子穿过。禄村是传统农业的典型,全村人口122户,人均土地5.7亩,而易村则是手工业和农业并重,玉村则体现了受工商业影响下的云南农村的新变局。这三个村子,与江村都有所不同,但也都面临相似的历史局势。禄村是一个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浅的内地农村的典型,农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靠自给自足,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都市的兴起不会减少禄村农民的收入,人口越是集中,禄村买出的农产品价格也就会随之上涨,所以禄村的土地权不会外流,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村劳动力的流向呈现改变的趋向,从而会影响禄村经济的发展。该村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以特殊工艺作副业的只占全村的10%,经济特点主要有“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雇工自营”“团体农田”“生产一消暇经济”等。易村是一个手工业相对发展的农村,农民的收入不仅靠农田,而且有手工业的辅助,主要有织篾器和造土纸。在手工业的工作时间上可以自由支配,可以根据农闲和农忙自行支配时间,手工业对易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富农赚了钱,由于受到投资的限制而买穷人的土地,因此易村的土地相对集中。该村的农田经营方式主要有自工自田经营、租田经营和向外村租田三种形式,手工工业则以编织蔑器和制造土纸为主。织蔑器是家庭手工业,在农闲的基础上用来解决生计困难的问题。手工业里利益不高,他们不可能离开土地,单独靠工业谋生。制造土纸是乡村作坊工业的模式开展,与织蔑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性质不同,它有专门的场所,是一种投资的行为,使农业带来的财富变成再生产的资本。纸作坊是家庭合有的形式,不是合股,并且有家族制的特点。雇主与雇主,雇主与雇工带有亲属关系。易村距离城市偏远,交通不便,水利极受限制,所占地势又不宜农业的发展,地质是红叶岩的山冈,其中不能生长草木,雨水冲刷厉害,导致土地贫瘠。靠河边有茂密的竹林,适合造纸和织篾器的工业。这种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决定了易村不适合大规模的大型工业,因此多是小型的家庭手工业和作坊工业。在易村手工艺品是用来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因此手工艺品更重视其实用性和市场需求,他们不能放弃物质生活而上升到单独地追求艺术的境界,并不重视对‘艺’的精益求精。手工艺更多局限在‘工的领域’,和‘艺的领域’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凳子箩,拨篮,背篮,何必去织篾箱,提篮一类的东西。因为凳子箩这些东西要得人不多,多织了不但卖不起价钱,根本没人受货。像篾箱,簸箕这一类东西。不但农人要,就是汽车路上和铁路上的工程处,也许要得多。玉村交通便利,村民主要依靠经营菜田来弥补农田的不足,随着玉溪经济的发展,玉村的商业也得到发展,而商业资金大多流向了土地。土地向城市集中,使得土地的所有权进城而土地得经营权留在农村,所以玉村在农业经营上日益佃农化。农田经营方式主要以租田租地和典田典地为主。租田租地的特点是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且出现了完全脱离农田经营的地主,他们以商业收入,脱离了土地也脱离了农村,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在田地主”或“离地地主”。这里体现出了地主对当地农民的剥削。典田典地的特点是把田典出去是一种过渡性的买卖活动,有的农村把典出去叫“卖活”,还有机会把田买回来;至于出卖土地叫“杜卖”即堵死了赎回的希望。玉村与其他两村的最大不同是商业发达,主要经营蔬菜,纱布,木材,鸦片等生意。玉村商业对该村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使得农村织户劳工化。自从洋纱进口代替了土纱的地位,织户失去了拿成品到市场上要价的机会,纱商操纵了织户的成品。纱商操纵了原料和成品,织户转而成了为纱商作牛马的工人。第二、使得农村趋向佃农化。玉溪城镇上住了一大批商人,将剩余的资金购买了农田,租了大批的贫民,所以与村中贫民形成了租佃关系。第三、土地权向城镇集中。住在玉溪他们以商业收入,脱离了土地也脱离了农村,变成了离地地主,土地权向城镇集中。整体看,农村不仅贫困,而且贫富不均。贫穷根源在哪里?从土地制度看,土地即使平均分配,禄村这样的村子,也无法过上富裕生活,因为农业产出有限。《云南三村》并没有给出出路,但却敏锐地提示了问题所在。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讲述在1350至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及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全书按照时间分为三部分:明清(-民国)、1949年后的三十年集体化和1978年后的改革时期。理解了这些关键概念,就基本掌握了全书的观点:由于人口压力导致过密化,明清时,家庭劳动压倒雇佣生产。解放后的集体化依旧延续了过密化,即没有发展的增长。直到1978年后,中国农村才真正有起色,也就是说中国先进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的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质的发展才真正在长江三角洲农村出现,并使农民的收入相当程度地超过了维持生存的水平。本书着重分析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不是整个经济的毛收入或全部人口的人均收入。重点在于一个特定地域和社会阶层的发展与不发展。该书指出小农家庭生产和小农贸易实际上支撑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商品化发展,高度商品化的背后是农业发展的内卷化;家庭农场通过其极低的雇佣成本胜过了经营式农场,这就是生产效率更高的经营式农场败下阵来的原因;商人一直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与生产相分离,基本上是通过商品流通来进行获利。五百年的商品化,并未带来近代早期质的发展,而是小农经济一直持续。由此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确实存在着脆弱性,马克思恩格斯曾写道:“小生产者是保持还是丧失生产条件,则取决于无数偶然的事故。而每一次这样的事故或丧失,都意味着贫困化,使高利贷寄生虫得以乘虚而入。对小农来说,只要死一头母牛,他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重新开始他的再生产。这样,他就坠入高利贷者的摆布之中。而一旦落到这种地步,他就永远不能翻身”,但是中国的小农经济去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不过随着土地流转和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经营后,自给自足、缺乏商品交换等特征也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渐隐去,在以城乡互动为特征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融入现代经济体系。
第三节中国农村经济的现在
阅读《监督下乡》一书,我们可以得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半工半耕越来越成为当前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和家庭劳动分工模式。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意味着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位于城郊的农民相比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农民更易寻找工作机会,并保持与乡土的联系。以代际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生计方式,家庭中的年老一辈在家帮忙照料土地,同时年轻一辈的夫妻外出务工并给予家庭一定的生活补贴的生计方式。在这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方式下,青壮年劳动力既可以充分发挥,也保证了相对完整的家庭生活。半工半耕是农民与现代市场经济互动下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农民依据家庭土地和劳动力禀赋追求最大化收入和保障最基本的生计安全的家庭策略。农业的生产和收入维持了家庭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外出务工的收入则逐渐成为家庭的资金积累,保障农村家庭的体面生活。当然本书关于农村的经济描述较少,所以接下来需要拓展这方面的阅读。



初读涂尔干就折服于他缜密的逻辑和细致入微的论证,在其著作中,他对社会整体给予了一种根基性的地位,将许多研究对象都当作社会事实来研究,宗教是社会性的,宗教和教育都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自杀看上去与各种个体和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但归根究底是对于“社会”这一实体本源的看重。因此本月的报告是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教育思想的演进》对涂尔干的部分思想做一个简要串联。探索社会唯实论下的教育与宗教的连结。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组成的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有强制性,道德是社会作用阅读一定不能中断,杂事一定尽可能不要在读书之间解决,最好是一开始读书就一定读到晚上结束,中途不要打断,不然会影响读书效果。
  3.集体是一个很好的督促机制,就像涂尔干在《宗教生活》中也提到过,“个体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持他的信仰”(587)。
  4.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真的不会总结,不知道如何串出一条线来,找不到一个中心来进行总结,只是在简单总结书的内容或提出自己的问题,距离我能完整清晰有条理有中心地进行总结应该还有漫长的路程,希望到后面慢慢积累能逐渐学会作总结。
于个人的工具。在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下,教育与宗教作为其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社会事实都与道德的概念复杂地扭结在了一起。
涂尔干给予了道德两种不同的表述:一方面,道德是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或自决三个要素的总和;另一方面,道德又分别表现为义务的道德、善的道德以及理性的道德三种不同的。这两种表述也许无法完美地拟合在一起,但都可以通过涂尔干的社会理论得到理解。社会是一种道德权威,它超越了个人却又能重返个人,社会的双重性质赋予了道德两个重要的要素:善与义务。义务就是道德,因为它能够发号施令;善就是道德,它被认为是一种可求的东西,激发我们对其的渴求。道德无疑具有两幅面孔;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绝对法则,要求我们完全服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性,我们自发地追求着它。社会为我们植入了根深蒂固的根基,我们当中最优秀的部分只是集体的流溢。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呈现给读者的结论是: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宗教表现是表达集体实在的集体表现;社会作为强制性的道德力量,通过精神途径对人施加社会压力,使人感受到外在存在一种很有效力的道德力量,这种心理机制太过复杂以至难以被洞察,人们只好自己创造有关力量的概念;社会作为导致个体超越自身的力量,不断地赋予个体以压力和能量。
  涂尔干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体系的演进背后是是社会的转型,教育理论的研究背后是社会思潮的变革。教育的目的在于生产人,在人的身上形成社会存在,因此道德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提供有凝聚力的道德环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早期的教育作为宗教的附从被教会把持,道德教育本质上也只是宗教教育,宗教符号和道德观念在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中密不可分。但随着社会变迁,我们的义务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各种宗教观念,因此,如何将教育世俗化、如何发现承载着最根本道德观念的理性替代物,成为了涂尔干教育理论重要的关怀。
感想:阅读一定不能中断,杂事一定尽可能不要在读书之间解决,最好是一开始读书就一定读到晚上结束,中途不要打断,不然会影响读书效果。集体是一个很好的督促机制,就像涂尔干在《宗教生活》中也提到过,“个体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持他的信仰”,两个人一起读,比一个人读更能坚持下来。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真的不会总结,不知道如何串出一条线来,找不到一个中心来进行总结,只是在简单总结书的内容或提出自己的问题,距离我能完整清晰有条理有中心地进行总结应该还有漫长的路程,希望到后面慢慢积累能逐渐学会作总结。
  1.读书状态:1月正式进入寒假,因为个人原因,前半个月的读书状态十分不理想——没有读书环境和难以思考。但内心十分焦灼,想要尽快重新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且尽快恢复读书状态。1月到2月底主要阅读两本书,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和涂尔干的《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2.读书总结:因为《经济与社会》第一遍没有读懂,计划要重读一下,所以本次读书汇报主要是关于《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的思考和疑惑。我所阅读的是渠敬东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本。本书是通过对涂尔干在1890~1900年间开设的社会科学公共课讲稿整理得出的,除了对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进行阐述和解释以外,还包括了对财产权和契约权的讨论。在职业伦理中涂尔干首先提到了政治性规范和公共道德,让我们去区分和感受职业伦理所具有的约束性和情感性。在公民道德中涂尔干谈到了国家、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以及民主制,他提出国家不是同化的工具,而可以使个人的道德个性得到解放。另外,涂尔干在本书中对于早期的契约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其是一种政治欺骗,同时提出了的一种新的公平契约的形式才是财产权的基础。
接下来我简单的就书中提到的“法团”这一社会组织谈谈我浅薄的看法。涂尔干在对职业伦理进行讲述时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法团”这一组织。法团起初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后在大革命时期突然瓦解。(需求压力与自身形式转换步伐不对称)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发现法团在个人与政府之间的联结作用,对于这种联结作用,再结合本文,我认为可以从道德情感上对其加以理解。
我们知道当时20世纪前后的法国以及其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一方面,横向的社会组织或部门越来越多样化,纵向的社会分层日益复杂,人在社会中越发感到渺小。这时社会中的个体与政府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出现了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人们对于政府所倡导公共道德的感知与认同也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分工也带来了职业的分化,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个体走出家庭,步入职场。渐渐的家庭对个体情感和道德上的影响越来越小。
由于上诉两个方面的影响——公共道德和家庭道德的缺失,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无道德的个体。当这些个体在工作时大量聚集在市场内,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每个职业行业内都像是隐藏着一颗随时爆破的炸弹。这时,职业行业内的规范的控制和道德的标准,也就是所谓的职业伦理,是非常必要的。好在,我们也是具有理性与感性的个体,当大量个体在职业内聚集时,个体间出于对集体的情感期待会不自觉的自愿的相互靠拢。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自己的工作中需要专业性的交流和沟通,更需要有伦理去调节雇工与雇主、商人与商人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将早期法团与现在企业相比较来看,早期法团所共同信仰的“家神、社神”,在现在企业内通常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存在;祭拜活动类似于现在公司的团建;逢年过节给成员送上礼物或抚恤金这点与现在企业是一致的,等等...(当然,我不太确定法团是否类似于现在企业,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指点)没有提出具体的职业伦理的内容和形式,放到现在来看应该是。
再谈到公民道德,我想到去年因高校解封、放假事宜而导致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的集体行为。这些行为发生后高校立马发出紧急通告。我个人认为,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较为愿意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学校的网格化管理,都是有素质发现有道德的好。随着疫情好转,我们开始从“解空间化”到“再空间化”,但在学校这个空间内的政策变化非常迟缓。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与教师和其他员工相比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剥夺了自由的,这些高校的学生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想法没有被传达、被回应。他们不是说非得想要个解封文件,我觉得一个现在的疫情情况说明或者封校的必要性说明,也足以安抚他们。就像涂尔干说到所谓民主就是政府意识广泛存在,个人意识与政府意识能够进行沟通,我们愿意相信我们的政策,同样我们也应该被相信。
3.期望
  伴随着阅读状态的好转,接下来尝试对理论较多的书目进行高质量阅读,并在保证质的基础上再提高阅读数量。
《现实的社会建构》读书总结
《现实的社会建构》由彼得· L.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合著,出版于1967年。伯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神学家,被誉为继马克思·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是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舒茨的学生。伯格一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与社会学同游》、《现实的社会建构》、《天使的传言》、《神圣的帷幕》等。
卢克曼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他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的叶塞尼采市,后移居美国,和伯格同是舒茨的学生。卢克曼的研究领域是现象学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无形的宗教》、《宗教与社会》等。2002年,德国社会学会授予卢克曼终身成就奖。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著作。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本书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考察了知识是怎样的形成、怎样得到代表它的制度和拥护它的人的维持和修正、现实是怎样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的以及人与其共同体之间的符号、象征关系。
在伯格和卢克曼之前,知识社会学家的研究旨趣集中在“认识与思想”的领域,或者说是“理论思维的领域”,而忽略了所有应该被当作“知识”的事物,恰恰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才是知识社会学的焦点。在作者看来,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是“现实的社会建构”,即“知识”是如何被建构为“现实”的,这里的现实应该包含一切“日常生活现实”,是常识性的、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知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思想和理论。究竟什么是普遍意义层面的“知识”呢?日常生活现实中的”知识“构建的基础是什么?要理解日常生活现实,我们仍然有必要考察其内在性质。
“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基础,即主观过程(与意义)的客观化,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主体间常识世界才得以建构而成。”在探讨日常生活现实的客观化过程之前,我们需要厘清通常情况下认为的“不证自明”的“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现实是由环绕在我身上的‘此地’及我所呈现的‘此刻’所构成。‘此地此刻’是我在日常生活现实中注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的意识的实在性所在。”因此对个体而言,日常生活是个体所理解的现实,是一个具有主观意义规整的世界。每个人的“此时此刻”都不尽相同,也许我的“此地”是他人的“彼处”,我的“此刻”未必与他人的“此刻”完全重合,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现实是一个互为主观的世界,是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即使日常生活现实在更深层面是个体主观的认知,但看起来是已然客观化的,即在人们通过语言理解其意义之前已然是客体对象。例如,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地理学上是早已被指定好的;一个人使用的任何工具,都可以从社会中的技术词汇中找到。
既然日常生活现实是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那必然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最重要的他人体验发生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后者是社会互动的范本。在面对面的情境中,他人是完全真实的,是在一个生动的、为我们所共同享有的当前现实中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作者肯定了在面对面情境中他人的真实性,但也指出,这一情境中人们依旧依赖类型图式来了解他人。所有的类型都会不断地影响我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并且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修正我的类型图式。比如我邀请新搬入的邻居聚餐,在这之前,我认为他仅是一个新搬来的男邻居,但在聚餐过程中的互动后,我修正类型图式,他实际上是一个幽默的海归人士,并且崇尚自由、尊重女性。在这之后,除非遇到挑战,这一类型图式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并指导我的行为。
“人类的表现度可以客观化,也就是说,它能在人类活动的产品中彰显自己。”“一种相当重要的客观化状况就是意义化,即人类创造的符号产物。”语言是类型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将事物持续不断地客观化,并且能在日常生活现实中跨越不同的场域,并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语言建构了语意和意义的领域,辞汇、文法和巨句型形成语意的组织,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语意领域,这些语意领域可以客观化、保存以及积累个人际遇和历史经验,通过这种积累,知识的社会存储得到建立。
在厘清“日常知识根基”的基础上,伯格和卢克曼将社会理解为一个“由外化、客体化和内化三个步骤所组成的持续辩证过程”,而这三个过程也对应了“三阶”客体化:一阶是制度化,二阶是正当化,三阶是社会化。其中一、二阶是客观现实的建构,第三阶是主观现实的建构,社会正是同时以主、客观现实的形式共同存在。这个过程也可以被描述为:“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在作者看来,任何对社会的分析,脱离了这个前提,都是有缺陷的。
但上述三个步骤并不是遵守时序的,实际上,社会和它的每个子部分都同时包含这三个步骤,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成员来说,他在社会世界中外化自身的存在,同时把社会世界作为客观现实予以内化。
伯格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具有普遍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矛盾世界,那就会使主观现实和身份认同呈现出一些特殊构型。人们会日渐普遍意识到所有世界的相对性,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世界,此时它在主观上被视为“某一世界”,而非“唯一世界”,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果:个人的制度化行为被理解为“一种角色”,个人可以在意识中把自己与角色分离开来,以操控的方式来“扮演”它。比如,贵族就不再简单地是个贵族,他会装成一个贵族,等等。与个人假扮自己的非预定身份相比,假扮自己的预定身份上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人类作为独一无二的有机体,成为人的过程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其个体发育特征在已经与外界产生联系之后,人类有机体仍然在保持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而人类的活动只要得以重复,都会倾向某种程度的惯例化,并进而产生定型化,即制度化。人类活动惯例化的形成规定了一种潜在的秩序,人们在秩序的框架中摆脱重复性决策,依赖以往形成的惯例不同情景的活动都可以被归类。但惯例化不等于制度化,它是制度化的前提。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可能惯例化,形成模式。“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惯例活动呈现为交互类型化时,制度化就出现了。”制度的存在意味着人类行为受到预定模式的限制,就意味着有了历史和控制力,同时也说明制度化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假使有人不遵守制度,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制度要想在实际的经验中彰显自身,则必须经由角色的操作,“制度是通过角色被镶嵌到个体经验中。通过扮演角色,个人参与到社会世界中;通过内化这些角色,该世界对个人就具有了主观真实性。”角色在经历了参与及内化两个阶段后,不仅形成了惯例化,还具备了制度化的控制特征。与此同时,角《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涂尔干将其社会学方法运用到宗教学领域的一个演示。涂尔干认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他进一步解释说“教会作为构成宗教的第二个要素不仅在宗教定义中找到了一席之地而且同第一个要素一样不可或缺;这充分说明宗教观念与教会观念是不可分离的宗教明显应该是集体的事物。” 在他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宗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必须通过人的社会活动去了解它。
在研究过程中,涂尔干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分析入手指出:宗教的起源是社会本身。宗教离不开信仰神圣的宗教信仰是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原始人在群体中由于相互刺激、狂饮、酣舞在一种巨大兴奋热情愉悦和高度接触的情况下经历着心理的完全的改变。原始人不能也不可能合理地弄清楚他们的这种感情的变化于是以为某种非人格化的神的力量进入他们的躯体并把他们“神圣化”来加以说明。
由此,引出对于宗教本质的探讨。什么是宗教的本质呢?涂尔干认为“宗教的本质在于把所有事物、所有现象分为两个领域:俗世的和神圣的。这是两个处于对立地位的领域。宗教信仰神话、教义、圣徒传记是展现神圣事物的性质的表象或表象的体系。宗教的本质在于世界被分为在俗和离俗两种现象,在俗与离俗的区分是个人的私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的区分。宗教概念也无非是社会的一些特征的表象。圣物、神和对神的礼敬无非是人格化了的社会的表征。换句话说宗教的表象是展现群集的真实的表象。
所以说涂尔干认为宗教不仅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实际上是被神化了的社会。宗教的本质是对集体力量、对社会的崇拜。它完全独立于它所体现的个人因而先于个人比个人存在的更久远。社会所以成为崇拜的对象是因为社会本身具有神圣的力量。社会先于个人,高于个人,比个人丰富。社会不受个人或局部偶然性的影响它是从永久的、本质的方面去看待事物,并将其转化为可以交流的思想。同时社会所处地位使它看得更深远。既然宗教无非是社会力量的自我神化,那么宗教的式微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式微。社会学发现了所有宗教的奥秘,它不能再创造一种宗教但可寄希望于社会,相信社会有能力在未来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众神。宗教的神圣来自于社会它不过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即道德力量。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西方社会思想史的一条主线。当历史翻到涂尔干这一页时,他十分响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神圣的物体实际上就是社会力量的象征代表物。”通过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研读,我认为理解“集体表象”和“集体意识”这两个概念对于弄清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而弄清楚了“圣”与“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涂尔干的“个人—社会”关系。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明晰,研究前,首先必须让读者明确研究对象的概念,即便这个概念是如此常见,例如在对宗教概念定义的过程中涂尔干指出:必须摆脱所有先入之见绝不能从偏见、情绪或积习出发去寻求掌握宗教定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偏见、情绪或积习大多来源于感觉、知觉和意象。而每种感觉都只有在产生的瞬间才是完整的对同一个事物我们每次的感觉也很可能不一样。然而概念则是固定不变的同时它也是普遍的。概念不是“我”的概念“我”只能与其他人共同拥有这个概念或者说无论如何“我”能够与他人进行概念的沟通。概念不是个人而是共同体的产物。
其次,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令我受益匪浅的是比较方法的使用,涂尔干在这部书中多次将澳洲的土著与美洲的印第安人作了比较。在谈到澳洲的图腾不具有北美图腾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概貌的严格性时,涂尔干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归功于后者社会经济的优越性。通过与美洲社会的比较,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到的不仅仅是澳大利亚一个地区的情况,而是两个地区中共存的一些现象。比较研究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供一种类似实验的方法。因为社会科学家在对人类社会做研究的时候不能像自然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只能借助于对不同民族进行比较进而求取文化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性。所以比较方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走向一般从特殊走向普遍,最终求得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正是由于比较方法具有这样的优越性,涂尔干才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单纯描述社会现象的方法,而是一门考察社会现象、比较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
今天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较之涂尔干当年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个案法、观察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定性法,。但是,今天的这些研究方法正是建立在涂尔干等前人当年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只有阅读经典,才能更好。
读书状态:每日都能坚持读书两到三小时,通常安排在下午到晚上,尝试过早起去图书馆,虽然读书方面效果不错,但是因为身体还没恢复,坐着一整天导致康复情况倒退,所以还是完全恢复好再计划去图书馆。读书状态良好,能够静下心来读,并且随时做好阅读笔记。个人感觉,这本书总体还是蛮难读的,不仅篇幅较长,其中各种论证交错在一起,较难理解,尤其是最后一章结论部分。
[ 此贴被许圣洁在2023-06-09 16:15重新编辑 ]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Posted: 2023-04-05 21:34 | 1 楼
许圣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06-09

 

本月书单:
道德教育
孟德斯鸠和卢梭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主要探讨法国从形式主义到科学理性的教育方法的演进过程,而《道德教育》他则从伦理角度讨论教育问题。涂尔干在本书中提出,“教育科学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教育本身却决不是科学。”教育的实践中科学的方法固然有其重要作用,但是教育问题更应该涉及道德维度的探讨。对涂尔干而言,教育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艺术。教育不是艺术,因为它不是一种有组织的仪轨体系,而是对这些仪轨有影响的观念体系。而科学的唯一目的是表达现实,教育理论本身却不构成现实。教育和教育学分属于行动和理论两个环节,教育是教育学的主题,而教育学则是反思教育现象的方式。因此,当我们把教育当成是一种实践理论时,它就试图把这两重性表达出来。教育理论是服务于教学的理论,它与实践经验相辅相成,不可替代。
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不仅是因为它涉及已经出现的旧风俗和美德,而且要发现隐藏在旧制度中的道德力量。涂尔干首先从道德的要素这一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剖析,他将道德的三个要素定义为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知性精神。在剖析的过程中,涂尔干同时提出他自己的道德理论:义务的理论、善的理论和自主的理论。他分析小学是童年的第二阶段,是解释道德理论各个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婴儿期,孩子还小,智力发育不全,情感生活欠缺,发育不全。而后一阶段的学龄期是建立良好的道德基础的重要一步,除非在这个阶段建立良好的道德基础,否则永远不会建立。虽然这个论在现在看来过于武断,但涂尔干在本书中对其是肯定态度。在我看来,道德教育不是一段时期的事,阶段的划分确实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道德特征。但是,道德基础的建立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环境和教育的等综合力量的影响,所以这一时间节点是变动不居的。
在道德要素的划分中,纪律精神是基本要素。纪律使人的行为符合一定的规范,控制人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纪律是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的对抗的产物。纪律促进个人意志的提高和集体意志品质的发展。道德的次要因素是对社会的依恋,道德生活的起点也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人们普遍认为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的思想和社会是难以分开的。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社会,我们就无法谈论个人的社会属性。所以马克思提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是社会依恋探讨的核心论断、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奉献和社会的奉献、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理想三个方面。道德的第三个要素是道德的自主或者自决。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合理化自己的道德行为,还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行为。知性的运用是孩子获得自主和自决精神的过程。这种道德教育使教师能够通过内化而不是通过灌输一般知识和一般规范来进行理性思考,并形成社会态度。
在确定道德教育的三种要素后,涂尔干在继续研究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在儿童身上培养和发展的。他设计的教育内容涉及儿童心理学、学校纪律、惩罚、儿童身上的利他主义、学校环境、科学教学以及审美和历史教学等领域。可见涂尔干设计的培养形式是综合性、全方位的。关于科学、审美和历史的教学内容在他的《教育思想的演进》也有详细的阐述。
接下来涂尔干为我们介绍道德培育方法。惩罚的本质功能是维护良知。因为违规行为会损害道德,削弱儿童对学校法规的权威信念,而通过惩罚对道德进行补偿,确认学校规范、课堂道德的权威,使学生认识到规范不可侵犯,形成对规范的尊重。而与惩罚相对应的奖赏,并不是维护道德的工具,主要用于激励智力。利己和利他是交相辉映的两种价值。在所有利他主义中,都存在着某种利己主义,反之亦然。环境对人塑造作用是巨大的,学校是环境。学习环境由同龄人组成,相似性极高,为共同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前提。
感想:开学到现在三个月时间不长不短,但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和乐趣。最近这两个月是阅读涂尔干经典的两个月,也是形成系统阅读的两个月。系统了解大师的观点对社会学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加深。5月的读书效果总体来说我自己是比较满意的,读完之后进行总结,但线索不清晰,会有遗忘的部分。涂尔干还有一些经典书目我没有阅读,但是阅读不能只陷于一家之言,当前我认为要继续了解其他学者的观点。另外,感觉久坐后腰椎扛不住了,现在身体初步恢复,已经把运动提上日程。
Posted: 2023-04-05 21:35 | 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非常好,继续加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3-04-06 15:27 | 3 楼
shazishi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6-04-12
最后登录:2023-09-28

 

很好,状态非常棒。继续坚持
心若沉浮,浅笑安然
Posted: 2023-04-06 15:34 | 4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重回经典非常有必要。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3-05-12 09:38 | 5 楼
许圣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06-09

 Re:许圣洁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6.6)

这个月给自己加油,抓住最后的时间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Posted: 2023-06-09 16:35 | 6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021300(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08:5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