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刘明哲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刘明哲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1
最后登录:2023-07-06

 刘明哲读书报告

【书单】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读书内容】
    通过阅读这几本书,我尝试提炼总结了一下涂尔干的主要观点。
    首先,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关系到这门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系到这门学科能否被建设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在涂尔干生活的年代,社会学的存在和发展还处于困难时期,因此,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社会事实,并且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什么是社会事实,即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社会事实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通过对个人的强制来实现自身,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并且涂尔干认为,观察社会事实的基本准则是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应该把社会现象本身与头脑中的观念分开,对社会现象本身进行考察。在解释社会事实的时候,也不能在个人意识的状态中去寻找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而是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一切比较重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在解释中必须完整的包括原因和功能的分析,必须分别研究产生某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和该现象所发挥的功能。原因是导致社会事实存在的依据,功能是社会现象满足个体或社会需要而发挥的作用,两者截然不同。先研究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后再设法探明它造成的结果,这种研究的先后次序不仅符合社会事实产生的实际过程,而且符合先因后果的逻辑。社会事实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其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
    而涂尔干其他几部著作则旨在证明社会具有“自成一体”的性质,阐释其具体运行机制,剖析社会对个体普遍的决定性影响等。大体而言,从《社会分工论》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从考察法律出发,区分了与压制性制裁有关的规范和与恢复性制裁有关的规范;前者表现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机械团结,后者表现为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有机团结。“法律和道德是能够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所有纽带”,法律的类型决定了团结的主要形式。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存发展的要求导致集体意识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同时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增加,分工进而逐渐凸显,分工不再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体现的是个人的责任,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责任。继而,分工也就体现了我们的道德特征,分工使得社会团结成为可能。但与分工的正常形式相比,分工的反常形式也具有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注意。涂尔干在结论中再次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还认为在诸多社会关系中,应该注入更多的公平因素。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相应的规范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有机团结只有在规范的约束下才有可能形成和完善。如果要将道德规范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方法是将职业团体作为一种次级组织把个人与国家连接起来,既能防止国家对个人的专制,也能不让个人把国家吞噬掉。涂尔干之所以倡导职业团体在道德层面发挥作用,第一是因为现代国家的规模终究过于庞大,活动过于抽象,无法渗透到个人的生活与意识中,而个人与国家的联系也比较间接,所以个人对国家的情感与国家对个人的影响都相对微弱;第二是家庭虽然具有道德功能,但现代人的生活大部分都脱离了家庭的范围,家庭不再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它的功能也在衰退;第三是关于宗教的功能,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点,他说“社会的延续需要一种让人心满意足的道德统一性,也需要最起码的逻辑一致性,如果超出了这个底限,社会便岌岌可危了。”他通过研究澳洲原始部落社会的宗教形式得出结论认为宗教起源于社会,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力,提供了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宗教活动,集体情感和集体观念才得以产生和维持。但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被经济事务所主宰,宗教生活不再像原始社会中那样占据主要地位,那种共同的情感不断削弱,由集体情感带来的道德规范也难以为继。因此,重建道德规范,就需要首先建立一个群体,在此之上建立一套现代社会所缺乏的规范体系,而职业团体符合这些条件。作为共同体生活特殊、有限的分中心,职业团体类似于人体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是具体调节身体各部分的器官;各自都承担着特殊的职能功能,彼此保持着紧密联系,个人依附于这些分中心的同时,也不削弱与国家的联系。
【作息与锻炼】
    这一个月我基本上符合8107的作息时间,总体上说比较规律,我比较喜欢的体育活动是跑步,偶尔也会打网球或者骑行,平均每天的锻炼时间是一个小时。
【读书感想】
    这一个月的阅读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完整的阅读时间能留给自己,一步一步地体会作者的分析和推导过程感觉很奇妙,之前只看作者的理论就完全没有头绪,但是一旦明白了这个结论是怎么一点点得出来的,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印象也更加深刻,非常有成就感。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现在还是停留在概括作者观点的阶段,很难将这些观点整合归纳成一个体系,这应该是我读的书还不够多的缘故,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我也会注意这一点。
Posted: 2023-06-13 10:39 | [楼 主]
刘明哲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1
最后登录:2023-07-06

 刘明哲读书报告(202306)

【书单】
《学术与政治》
《社会科学方法论》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读书内容】
    本月我主要阅读的是韦伯的著作,并且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他关于支配的理论。所以首先我想分享的是韦伯提出的三种支配模型。
    第一种是传统型支配。“也就是权威因于古已如此的威信和去遵袭的习惯,而变成神圣的习俗。这是旧日家父长及家产制领主所施展的传统型支配。”此种正当性要求的效力建立在“传统基础上———基于对悠久传统的神圣性以及根据这些传统行使权威者的正当性 (传统权威)的牢固信仰。”
    第二种是卡理斯玛型支配。卡理斯玛型支配正当性要求的效力建立在“超凡魅力的基础上———基于对某个个人的罕见神性、英雄品质或者典范特性以及对他所启示或创立的规范模式或秩序(超凡魅力型权威)的忠诚”。卡理斯玛型支配的权威来自“个人身上超凡的恩典之赐,这种权威,来自受支配者对某一个个人身上显示出来的启示、英雄性的气质或事迹或其他的领袖气质,所发的人格上的皈依和信赖。先知或———在政治领域内———群雄推举出来的盟主、直接诉求民意认可的统治者、伟大的群众鼓动者、政党领袖等类的人,所运用者即为此”。
    第三种是法理型支配。法制型支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基于对已制定的规则之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享有权威根据这些规则发号施令者之权利 (合法权威) 的信仰”。这种支配类型是“人对法规成文条款之妥当性的信任、对于按照合理性方式制定的规则所界定的事务性职权的妥当性有其信任。这也就是说,对于合于法规的职责的执行,人们会去服从。”
    其中卡里斯玛型支配是最引人注目的,韦伯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跟这种支配有关的内容。卡理斯玛支配模式因为领袖的个人魅力聚集起大众的聚合,一时极易被激情冲昏理性、理智的头脑,可能把社会、民众带入万劫不复的状态,超凡魅力的领袖往往容易带领大众的激情走向非法的趋向轨迹,使得大众被领袖的魅力一时迷惑,领袖的头脑被激情占据,民众的心中只有热情,对双方同样具有约束作用的法律却被抛到了一边。在这种趋势中,领袖也会因此走向毁灭。
    上个月我主要阅读的是涂尔干的著作,因此我尝试将他们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思考。韦伯和涂尔干都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但他们二人所受的思想影响和经历都有差异,因此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自己对现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涂尔干和韦伯面对着类似的社会状况,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对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生产高度分工,家庭和工作分离,经济和技术突飞猛进。但同时社会矛盾与冲突越来越多,原有的社会秩序面临崩溃。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学家是否有方法解决呢?涂尔干和韦伯都把社会问题的核心归结到了伦理、精神和道德。由此可见,他们都期待一个有共同道德生活的、人人遵守伦理道德和公共精神的社会。如今的社会学家更多将解释社会、呈现事实作为自己的使命,但是否社会学家真的只能止步于此了吗?对此,涂尔干和韦伯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涂尔干摸索到的路线,就是法团组织。涂尔干认为,法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群体成员共同组成了社会基本单位,并从中获得了相互认同和沟通的关系纽带,而且也在于这种组合在各种职业中能够确立职业伦理和法律准则,为行动反思、价值判断和信任建立了一整套公共制度和社会精神。而韦伯从新教伦理的视角考察世俗个体如何单独面对上帝,并把反思、劳动和积累作为一种救赎精神,但同时他认为科学“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相信绝对的平等能够实现,不信任政治决策的科学性。不过在韦伯的《学术与政治》这本书中,还是可以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对科学和社会的热爱和关切。正是因为这种关切,他才会毫不吝啬地批判和揭露其本质。他这种自身科学严谨的思想和身体力行“看透科学的真相之后依然拥抱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涂尔干和韦伯的论述风格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刚开始阅读韦伯的著作的时候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地方。
Posted: 2023-07-06 12:52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3213(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2:0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