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郝梦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12.3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郝梦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12-30

 郝梦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12.30)

【书单】2023.12.30
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
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

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原因分析以及异化现象
首先从资本主义自身灭亡的原因分析起,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标与生产的结果本身产生了矛盾。商品作为马克思论述的媒介,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资本积累,生产并不按商品产生本身的初衷被购买被消费这个目的生产。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会产生不符合社会消费力的产品量,造成商品盈余,例如20实际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倒牛奶事件。
为了达到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目标,获取利润,会大肆的剥削劳动力,提高绝对剩余价值;会采用高科技机器替代人工,改变成本的有机构成,产生相对剩余工人,提高相对剩余价值。这时由于投入成本变高,而利润就会降低。本身为了目标采取的措施与本身所追求的目标产生矛盾,这将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反对这种观点的学派认为,资本主义有自我调节机制。生产-繁荣-动荡-低迷-生产-繁荣-动荡,这种经济危机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准确预估符合社会消费力的生产量。即使有看的见得手补充该弊端,预估基本准确时,也不会实现,与资本主义的目标有分歧。     
现在总结资本家自身预估市场需求时的困难,上述提升剩余价值过程中产生相对剩余工人,工人工资相对下降的同时,导致基本生存资料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动,产品销量就会发生变动。表现为消费者的需求可变动性,以及可替代性。这种市场的变化性难以预测。
这又会造成利润降低等的一系列结果。1.当产品堆积产品流通时间就会变长,各种管理费用成本变高,利润降低。2.在堆积这段时间商品资本未能转换成货币资本,而商品价格在这期间也是同样变动的,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缩短的,产品价格降低,利润基本呈下降趋势。3.当商品资本堆积,资本家想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就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称为准备金。这同时也与资本的集中,小资本家的淘汰的总体趋势相符。
而马克思另一主要观点是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异化现象。分别是在劳动产品的异化是指:大工厂化的分工劳动产品标准化多人构成化,个人的劳动痕迹消失化。劳动过程的异化又是重复枯燥的动作,分解的工作毫无意义。还有资本主义社会之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个体被社会塑造为了获取工资,重复无意义的工作维持生存,为了工作的目的产生联系,原有的社会链接消失。
最后想补充一点马克思与韦伯的联系
马克思与韦伯都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最主要的观点就是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经济部分,而韦伯论述较为多元。其主要的方法论之一是多元因果分析表现在: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众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这部分分析补充了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层次之间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有的不同就是两人的侧重点不同。
反思现在的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任然在发展,在应对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问题过程中,有一些应对措施。比如美国的共和民主党派,支持政府调控经济。重视小政府的的作用。抵消资本主义产生的消极影响。又比如美国很多的基础性公共措施,也会帮助减轻经济的消极影响。 

十月读书报告
书目:资本论一、二卷
一、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诞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需要具有用于生产的自由劳动力,以及个体不具有个人的生产资料换句话说个人没有来自于某些特定阶级或者国家的保障。这种条件是通过掠夺、侵占等等暴力方式创造,例如;圈地运动。这些多种行为的本质便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探究资本的生产的总过程中先假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一定可以从市场上取得,所生产的商品也能够通过商品流通全部出售。工人所购买的消费资料也可以得到正常供给。
剩余价值的产生
商品生产需要有生产原材料和工人。商品交换形式作为等价交换,所以剩余价值的诞生不在流通过程中,生产资料虽然通过劳动其产品形式改变,但物质性质未变。例如皮靴的制作,虽然从皮子转变为皮靴,但皮靴仍旧是皮子构成。那么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就只能来源于人即劳动者了。而劳动力劳动过程中多余的价值从哪来呢?
劳动力作为商品分为价值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的必要资料的价值,而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控的。当劳动生产的商品达到雇主投入的成本的价值后,工人继续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就剩余价值。而商品的价值是由积累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相应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对应的生产这部分所使用的价值叫做剩余劳动时间,另一部分叫做必要劳动时间。

资产阶级的延长剩余价值的手段
    价值表现在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追求剩余价值就是延长剩余劳动的时间。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通过法律等途径延长工作日方式来延长绝对剩余价值,另一个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的增加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不仅考虑再生产的继续,还要考虑消费与生产的平衡。这里就需要考虑商品资本的流通了,因为他的形式包含了消费部分。资本周转周期分为生产周期和流通周期,有的生产周期分为劳动周期加等待时间。例如(例如葡萄酒的酿造)。商品流通时期需要加入运转时间与出售时间,这种间隔会导致无法及时收回成本,而造成再生产的暂停,因此还需要储存更多货币作为再生的生产资本先投入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社会生产的所有商品分为两个部类:生产资料产品、消费资料产品。他们各自都需要生产所用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第一部类的工人的工资加上资本家剩余价值部分等于第二部类的生产固定成本部分。这是因为工人工资转化为第二部类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再向第一部类资本家购买其所需的生产资料。这部分资本又回到第一部类。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不变资本的另一部分按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换。这两部分的价值交换的过程完成了两个部类的再生产。
而扩大再生产就是需要将剩余价值投入再生产,而这个部分又需要达到一定量,进行货币贮藏。这种货币贮藏是减少消费的资料出售的原因,因此会造成第二部类的产品盈余,第二部类简单扩大再生产的混乱就会扩大到第一部类。
    三、总结
资本家被马克思看做是被资本增值的工具,资本家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不断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束缚。积累货币成为其终极目标,这就是齐美尔货币哲学当中讲述的将交换的手段即货币看做是最终的目的的观点。而这种积累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当中被认为,是由于新教的禁欲精神,支配着信徒不断终于自我的职业而不注重自我享受,对资本家来说就是不断扩大再生产。韦伯将他们看做是自我宗教的信仰、救赎欲望基础上的主观选择。而在我看来他们是被通过隐藏在宗教语言背后的权力结构规训了,这种观点是福柯的,宗教教规这些话语、文字,以及资本主义权力结构体系下的教育都为生产资本主义世界运行的个体奠定了基础。所以越现代化的社会,会用越文明的方式创造环境,隐蔽的塑造个体。
九月读书报告
韦伯: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货币哲学、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现代性的诊断、时尚的哲学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读书感受】
新学期的读书状态整体比上个学期好很多,开学之后逐渐调整自己的作息和生活节奏,逐渐恢复8107,大段读书的时间是很享受。专注的快乐在图书馆的时间就把手机流量关掉专门读书。时间分段早上上午下午晚上,白天读不好书,可能就会觉得很疲惫又没有收获,剩下的时间也会摆烂,后来知道这个理论之后就不会让过去的状态不好影响之后的学习,更加能充分利用时间了。

这个月我还准备了我们的读书论坛,和大家讨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用文字表达的方面还是会有困难,对于总结一个主题还是习惯用老思路对比描述,希望之后会更多地尝试别的方式。有些书籍需要及时总结。

【锻炼与作息】
运动状态也挺好,虽然最近换季也没有生病,感觉还是运动的功劳。就和大家打羽毛球或者跑步,一周参加一到两次。偶尔也会自己跳一些燃脂操。

【状态自评】A

齐美尔社会学
社会学形式
齐美尔对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更多的在于研究社会学的形式,从形式的一般化探究逐渐扩展到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互动形式的学科,作为新的学科视角观察社会中个体交互的形式。其中讲了上下级秩、争端、秘密、社会集团的交错、穷人救济等主题。
   上下级秩序,下级对于上级的服从来源于上级的权威,同时统治者也会被下级的行动所影响,并不只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从而构成社会形式。上级统治的威信来源于个人、群体,个人的威信是群体意志集中的体现,这种威信转化在下级的作用形式是平等和等级。通过人与人的平等拉平化意志、才干等方面,或者通过形成等级层层压迫。
   争端形式,由于斗争形成团体和机构也形成相应社会学形式。原始部落与外界无交往的情况唯一的形态是斗争,斗争原因具有区别敏感性和统一体威胁。斗争形式最激烈情况不是在陌生人之间,相反具有共同属性的团体之间或者成员之内发生的斗争更加剧烈。越相同的属性之间越无法接受分歧。另一种由于被厌恶的个体身上散发出威胁群体生存的信号。通过斗争形式各部分更加感受到统一的作用或者通过联合结盟取得斗争的胜利。
   秘密表面形式只在于两个人之间,往往其社会学效果在于三者之间。个性中的隐秘性与个人的献身相互交织,例如婚姻中的献身会造成平淡乏味的感觉。秘密的形式作用发生于别人所不知道的差异性和刺激感。秘密的魅力同时与泄密具有关系,在秘密揭露之后的一般会有的爆发性和毁灭性相联系,接近爆发的高涨激动情绪也会增添秘密的诱惑性。他在不同性质的团体中的存在方式也不同。越小越亲密越具体化的团体中保持时间揭露的时间越短。秘密与首饰具有相同的作用结构,同样起到着重强调的作用,首饰的方式是通过华丽的金属珠宝增添附加优越感。

时尚的哲学
   时尚是社会阶级划分的标志,追随时尚的过程是下等阶层追随上等阶层的过程。某些流行款式是上层阶级创造出现为了区别于别的阶级的物品,当这种时尚在所有阶级中流行的趋势出现时,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会转向另一种不同的时尚。流行单品作为载体动态的展示了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分化对立和统一。


穷人救济作为社会学互动的形式,一改之前的单向资助的印象。救济穷人对于个体来讲不存在义务,作为社会环境的产物,整体社会具有责任。便落到国家社会的权利代表政府手中,救助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消灭贫穷保证社会安定,而是出现在穷人身上的可持续性,抵御风险能力的增长,才算社会互动的范畴。对于国家救助穷人的表现往往在于最低维持生活的保障,原因在于庞大的群体中高低不同的标准只能以最低的标准为准,是木桶效应的社会学版本。




  
货币哲学
   齐美尔的货币哲学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货币转到通过货币分析社会,从过去的角度转向未来角度。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其形式从商品转到金属转到纸币,成为价值符号与本身的物质价值逐渐分离。货币的诞生把所有存在都被货币衡量,物品本身的价值被忽视,转向货币这种一般化、抽象化的方向。货币可以满足一切需求,随意兑换的魅力诱惑人们把货币误认为是最终的目的,起初货币只作为手段存在。而货币盛行的世界又表现出计算性、理性化的社会交往模式。


  这种理想化现代化的趋势与劳动分工资本主义并行,社会分工将个体纳入社会,个体更加社会化拉平化,职业代表的社会化更加社会化,同时个体将职业化方面贡献,社会的物质精神丰富给个人个性化给予更大的空间。这种思想是齐美尔论述的底层思想。这种思想联系到社会集团的交错,

   社会集团的交错,对于团体划分的依据从最初地域、血缘、国籍等本身属性转化到后来的个性化属性,比如艺术偏好、兴趣爱好等。在经历现代劳动分工后转变为职业性质为依据,总体发展趋势不是将具有不同性质的个体塞入一个统一体中,而是更加以个性化的属性划分进入相应的团体。个人随着这种分化存在于不同性质团体中,综合多样的性质发展超越片面单一的性质。
七月读书报告
 这次主要想分享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对韦伯部分作品的理解,主题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主客观手段。
社会是由单个个体组成的团体一般的人类结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水平之下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氏族、邻人、家族、民族、组织、强制性政治团体等等。在这些群体内、群体外、群体之间都存在着许多手段;比如宗教、政治、法律、规则、社会评价、等等,规制着在群体当中的生活个体的社会行动。
通过不同维持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手段来串联韦伯的一些书籍,这些群体可以分为正当性支配的群体和非正当性支配的群体,支配社会学提到所谓正当性是指政治君主的权力来源,非正当性则是指脱离君主权力掌控之下拥有自由的政治权力来源。政治支配的的正当性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是传统、法律规范性以及卡里斯玛个人魅力;纯粹的支配类型不存在现实社会,每个现实社会都是集中支配类型的混合体,例如;当卡里斯玛类型的支配经过时间世代相传发展形成惯例,转换为含有传统类型和卡里斯玛类型混合的支配。
社会存在以及稳定甚至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益相关者团体的相互制衡,原因是只存在有限的各项资源,各社会群体所站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导致无法完全达成统一战线。结果就是各群体之间会出现斗争和冲突。当无法维系平衡与合理的动态变化时,阶级分化严重时,就会导致重新出现新的权力团体归于新的平衡中。现实社会中通过两种类型的手段实现达到统治和支配的目的。一是形式主观的手段,例如:教育、宗教、道德、文明、习俗等。这类型的手段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激发个体的意识,非强制性的潜移默化规训个体。通过教育或者选拔人才的方式提高个体素质,培养公德心道德感,以驯化个体,形成将外部道德要求内化于自身,成为个体良心的主动行为。例如:中国古代以儒家为文化和统治阶级结合的方式,以科举考试与八股文的方式,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同时以经济市场秩序的看似自由来限制群体的经济行为,不以市场的组织方式或者不合符市场要求的产品,会失去生长空间。例如;经济行动与社会群体中提到的设置贸易垄断、通过营销传媒手段引导消费者需求等经济行为。
二是客观的手段,例如:通过法律、规范、传统、社会评价等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通过外部权威性强制性或者以暴力的方式使人服从。这种类型中主要的手段就是法律,当社会行为经常性出现,这种多次重复的现象就会形成习惯,在社会行动发生的主体之间就会产生社会关系,而法律是具有公信力并且通过正式的权力机关编纂的强制性条文。法律社会学中也提到法律的约束作用。由起先的惯习发展到法律无疑是人类行为理性化的标志,但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源泉在于共同的意识,在于被大多数社会群体接纳,并不在于政治机构赋予的暴力手段的形式。惯习作为传统的范例,也是社会生活中群体互动中由于共同意识产生的,同法律一样发挥相同的作用而成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并随之产生结果,但与法律相比调整行为强度的程度有所不同。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关于对研究方法的新理解。社会学探寻社会发展发展以及社会群体组织与行动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可以从抽象的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来进行研究,正如我们所说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句话;也可以选择典型的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之下的论点。韦伯研究是基于个体的主观经验为出发点,在以个体之间主观意识的相似性的基础之上,推测出该行为客观范畴之内的主观经验的普遍性。方法是构建理想概念。比如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提到的对于社会行动的定义,就是以他人的表现为取向的具有主观意义的行动。例如在法律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形式上的客观法律的理性和逻辑,而是法律对于人们行为调整过程中的主观倾向和主观的意义。与涂尔干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性。比如在自杀论一书中,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社会自杀率,研究方法也是收集自杀的客观统计数据。
六月读书思考
书单: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
支配社会学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利之间的制衡与博弈关系,先说一下这两个主体背后的区分存在逻辑,是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所确立的。由图腾制度的阐述引出宗教力(道德力)的观念,以此来区分神圣与世俗。而两种权利支配结构所对应的具体权利结构形式是教权制权利支配与政教合一制权利支配结构。
首先来说教士支配结构,其所对应会发展出以宗教为内容的官僚体系,这种支配结构下是宗教权力凌驾于世俗政治权力;反之,政教合一结构中是世俗权利作为支配地位的力量存在。在这两种支配结构中,不是说不占据支配地位的一种力量就会消失,反而在任何一种支配结构之下,两种力量都会存在。只是他们之间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妥协。其次而谁占据支配地位不取决于宗教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以及信徒的虔诚度与信徒所占的比例,而是由各个社会中的具体支配结构以及其形式所决定的。
教权制国家所面临的核心实质问题是其必然发展出的官职卡里斯玛支配体系与纯粹的神职修道者之间的关系。这种个人的修道者由于宗教信仰所过的是一种禁欲的,克制自我欲望的生活,通过这种生活想要达到个人的救赎道路,这与教权制体系下的宗教共同体本质上相违背。这才是其成为矛盾所在的本质原因。
        解决途径之一就是修道士群体加入教权制官职体系内,作为加强教权权威的工具。教化这种修道生活自身的功业是其教权制体系接纳其的原因,主要是有理性功业和卡理斯玛功业,理性功业就是将先天性的卡里斯玛崇敬转化为后天可以通过仪式获得,例如涂油,割礼等。卡里斯玛功业就是基于对神的崇敬造就出一些宗教的场所如:布达拉宫,和作为世界十大奇迹的金字塔。
   最后回到教权制与政教合一制度的关系,支配者的地位是非你即我的,但是非支配地位的权利往往也不会完全消失。在客观世界的社会中,世俗权利与宗教权利总是处于一种相互妥协,与另一种势力达成协议的状态,不存在纯粹一种权利支配的社会。一般来说,政治权利会帮助宗教权力排除别的非正统宗教的威胁以及提供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宗教权力为政治权利提供赋予其统治的正当性以及通过教士阶层教育教化民众的作用。所以两种权利总是处于相互制衡与妥协的平衡中。

 五月读书思考

书单: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基本概念
在野之学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读书思考
   这本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述西方资本主义起源与发展的劳动形式与组织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精神。后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主要的三种支配类型以及最主要的卡里斯玛支配类型适应经济的几种模式。以下是我对于读过的基本韦伯书籍的一些思考。
1. 以政治为业与p63坐食者p104 p468为政治而活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p63学术与政治一书中提到为政治而生存的人和靠政治而生存,第一种人是不以所做的政治事务为正式职业,不以获得其所得报酬为主要经济来源,原有的经济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对政治事业的兴趣而选择将其作为毕生的追求。这种类型的个体能够摆脱处于其位置上的经济拉扯,起码不必为了基本保障生活的经济利益而改变本来的政治决择;靠政治生存的人是以政治事业为薪酬为主要经济来源,也不是说这类型的人不会进行政治角度的工作,也不是说为政治而生的人不从这个工作获得薪酬,只是为政治而生存的人更加不受经济方面的约束和影响。
   p104庄园制度的崩溃导致原有的贵族阶级丧失本来的政治地位,这种贵族具有经济自由的、能够单纯的以政治理想为职业的群体。随着谷物价格下降,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提高,原有的来自土地的经济收入无法供养贵族生活,因此经济制度影响政治发展。
   p468名门望族行政是支配的类型里一个概念。 这种行政结构的主要支配者是名门望族,其就像学术与政治中的所说的为政治而生存的人相同。名门望族具有财富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其有经济闲余,韦伯称这类人为坐食者,这类人一般不需要报酬并且本身本身具有社会影响力、有威信,并且可能本身具有行政工具。

2. 支配的类型p418教育与支配形式斗争的关系
   政治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政治包括治理国家的理念和行为,而一个国家的治理主要是如何支配以及支配者与其行政管理干部的之间关系的问题,而这种关系的核心是处分权与占有权之间的争夺。然而整体社会是相互联系的,这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或者行政领域的问题,其还影响文化范畴的教育方式。让我联想到教育问题,教育具有塑造人和影响人的作用,教育的内容以及具体形式都是由支配者与管理干部权力争夺的结果出现之后由具体的支配者所决定的。这种教育内容包括潜移默化的精神品质的影响又反过来会成为塑造支配者或者身份团体成员的决定性力量。行政与文化之间存在联系,当然也对文化也产生一定的约束和支配作用。

另一方面联想到学术与政治这本书中具体的内容,它讲到在课堂上教育过程中不得发表关于现在发生的政治事件的个人观点,可以讲述的是客观的各种政治结构制度的形态的科学知识。这个观点表明在韦伯这种所理想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相对无限制的。相反就像支配的类型一书中所提到的观点,政治斗争决定了教育的方式,学生所学习的具体知识是经过当时的支配者群体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限制,只不过是在同一环境中所接受的教育是完全一致的。政治与文化与教育也息息相关。
书单: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
雷蒙 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学术与政治》

        四月读书报告之涂尔干思想的总结
        涂尔干是乐观主义者,他的主要作品所表达的都是希望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总体观念来替代宗教观念,旧的宗教观念经过伴随着实业组织工业时代的科学观念渐渐失去的原有效果,人们处于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空虚。而其认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职业组织行业协会的方式来重新使个人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社会分工论是其博士毕业论文,通过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来说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交互方式。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主要区别就是个人与社会互动方式的不同,通过社会分工分化,位于不同的职业位置,从而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而不同的行为互动方式又对应着不同的惩罚,由这种惩罚的类型不同由分为两种类型的法律,其性质分别是压制性法律与恢复型法律。而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更趋向于有机团结的类型,这种社会团结之下恢复型法律的比例越来越繁荣,原因是个人所面临的社会范围与职业范围越来越狭小和专业。而涂尔干认为在这种互动化高与分工化精细的社会创立一种行业组织来替代宗教,由职业维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不断的互动,促进人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一书更是通过从探寻人类最原始的宗教,通过澳洲宗教的图腾制度与行为和相应宗教仪式来探寻人类最本质最原始的品质。从氏族这种最初的社会里描述原始人类的信仰,其寻找到的宗教力是类似于万有引力一样的力量,其无处不在,就像与孟德斯鸠与卢梭一书中社会主义与圣西门所表达的观点一致,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社会中人的思想的连接,是人与人差异抵消之后的总和,与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的观点重合,由宗教力通过与其接触的物、人的形式存在,通过与这些神圣力的亲疏划分了世界的各物的等级。而这种宗教力就是社会力,也体现出涂尔干的社会决定论,其认为社会决定个人,只有个体拥有社会属性才能称为个人,个体德社会属性越高,个人的个性发展越好。而这种宗教作用在现代社会的消失,是人们无法具有精神上的安心与愉悦,这种情况又引到一种职业团体的出现了。
    自杀论是通过运用实证主义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自杀人数的统计而显示一些自杀率的变化。文章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自杀率,而不是个人的自杀现象。通过各种数据排除了季节、地理位置、精神疾病对自杀率影响。然后通过自杀的特性将自杀分类,分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混乱的自杀类型。认为自杀的原因分别是个人与社会连接互动不够、为社会献身的利益大于生命利益、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无法适应,这三个原因都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有关,加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的稳步发展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改善方式,最终提出的意见还是在于行业工会上来。

       
四月读书会讨论

      今天讨论的三个主要主题词是反常、狂迷和疯癫,这次的讨论主要是相对于社会中一般现象的对立面为主题的讨论。
      我是基于我对作者对这三个词的理解所进行的探讨。相对于正常状态的是反常、相对于稳定的是狂迷、相对于疯癫的是理性,基于对这次讨论内容的三本书涂尔干的《社会方法的基本准则》、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这三本书我暂时只阅读过第一本,以下的评论是基于这次讨论的内容所产生的自我理解。
     涂尔干对于反常来说是一种双面性的态度,而韦伯和福柯对于狂迷和疯癫是一种较否定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都是属于社会非一般现象却会产生这两种态度呢?
      首先涂尔干认为的反常状态是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对于社会产生反常现象本身来说就是正常的,比如是相对于平均数来说,高于或者低于平均数都称为反常现象,而这种一般来说高于平均值的大部分数值,比如智商来说,对于人类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客观上的积极意义的,所以这种反常的存在积极意义。
     其次狂迷状态是本身不存在的,是需要酒精毒品的外在物质条件的催化反应,导致人的精神状态处于这种迷幻、非正常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的行为与反应会不受控制或者说是有异常的行为,这种借助外物才能故意达到的状态获得的只能是较为否定的态度。
     最后疯癫是一种从麻风病人身上发现的疾病,虽然疾病是经常出现的,但是不能否认病态是一种有害的、非正常化的状态。患病是需要治疗的,只一点就可以说明对疾病来说是具有否定的态度。但是不排除新的疾病或者是病毒在另一方面来说,可以为医疗事业做贡献的积极意义,但是单纯的患病一定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讨论一些思考,向大家学习到了很多,包括思考逻辑和一些学习小技巧,希望以后可以与大家多多交流、多多学习。
书单:
街角社会
社会分工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原始分类
社会学的基本准则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自杀论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道德教育

三月读书报告
     在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中提到:细胞是由许多无机所构成,而这种经过结合或者别的方式成为的新个体,就是另外一种实在了,以此规律推论涂尔干说由个人所组成的社会也是一种新的物质实在。但是我认为无机物之与细胞和个人和社会是不能相类比的两种实在。例子有几点不恰当的地方。
       首先这两个例子中物质的种类不同,无机物是无生命的,而个体本身就是有生命的。而细胞对于社会来说反而是有生命的存在。无生命的无机物可以与有生命的细胞相互比较吗?而所组成新的物质细胞和社会,虽然都是不同于部分的整体,但是这种不同如何能说明是来源于这种结合,还是本身有无生命的区别。是否可以说这种新的存在-社会,不是因为个体结合而产生新集体,能不能排除生命、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新集体时所发挥的作用是否可以说明人类是有意识和目的的去创造了社会,还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产生了社会。在做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同样性质的事物进行比较,所以这种说法的确定性值得怀疑。
     其次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不同。无机物在大自然中可以独立存在于各种物质中,其本身也可以不存在与细胞之中,而个体在社会形成之后,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集体生活中,除了极少数例外,个体生活于单纯的自然环境中。在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人被默认带有社会属性。而个体与无机物本身的存在形式就不同,细胞中的无机物对于全体无机物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只是无机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而在现代社会人几乎默认是要生活在社会环境的。这两种本身基本存在方式就不同的物质可以用来推论吗?
      最后我认为是这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如细胞来讲由无机物组成的是一个新的生命体,可以利用空气、水和营养物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而社会却是无生命意义的一种众多个体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种集体生活的产物。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并不依托于具有具体实在的物质而存在。反过来说,这种新的集体生活方式因为其没有物质形式的存在,所以更像是一种精神物质,而是一种新的人与之间集体生活的一种新的结合方式和新的心理过程。而细胞却是一种物质实在,它只是个体体积很小,却可以用科学仪器观察的到,而社会被认为确切存在又有谁能够观察到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呢?可以观察到的只有由社会发挥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不是同一性质物质如何能进行相同的推理呢?
       我认为使用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例子更为恰当,神经元是看的见得细胞存在,而由它组成的神经系统却是另一种新的存在,包括脊髓、大脑以及全身的神经元组织,这些神经是作用于全身器官,调节人的思想行为。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结合的产生作用的与社会的作用是相似的,都是没有依托物质实在的存在方式,由这种作用而逐渐发育成了完善的神经系统和器官。所以我认为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的例子更好地可以替代涂尔干所用的例子。
   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说到不要把心理学作为他的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也不要把心理学作为进入社会学界的终结点。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该如何理解,个人和社会对应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社会事实被当作物来进行社会研究,而个体心理所想的内容与其行为或者通过语言所表达出的观点是存在许多不同的,这时我会思考社会学的存在意义。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种社会事实如果与人的真实意图不同,这种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何处?我们即使可以脱离世俗的固定思维模式、脱离各种政党的影响,客观实在的研究社会事实的存在,也会出现与个体真实想法不同的社会事实。人类进行社会学研究如果不能真实反映个体的想法和思考,只关注看似客观的社会实在那有什么样研究的意义?每个个体都存在部分认知与行为不同的情况,这并不是单独私人领域的事件,这种普遍性是属于社会事实的。
   以上是我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疑问,接下来我会带着问题继续阅读社会学的一些经典著作,争取能够理清思路,捋顺逻辑,继续向前!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本书是涂尔干的晚年之作,此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宗教,而不仅只是从人类学与民族志的角度研究原始文明形式,研究过去最原始的事物以了解虽然已经高度文明化的人,了解这种最原始宗教所体现出来的永恒的、最初的、本质的人性。
文章开头首先通过驳斥了一些错误的定义的方法提出了宗教的定义,例如先神秘观念、神性,提出它是由信仰和仪式两个部分组成,之后又在它与巫术的不同中加入了教会的含义,最后关于宗教的定义就诞生了:宗教是由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教会这个道德共同体之中。然后又通过对现有的两种宗教的理论进行批判,这两种理论主要是来源于泰勒的泛灵论理念和穆勒的自然崇拜,得出了宗教不是幻想,而是一种联系和反应着某种真实的存在的结论。然后又提出图腾制度的膜拜是这两种不同宗教的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膜拜,笔者最后以澳洲的宗教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其原因在于图腾制度可以发现某些关系以帮助我们理解宗教,而澳洲社会又最完整的图腾资料和最简单的、极具同质性的社会组织。这种最原始的宗教选择有两个条件;首先应该在组织的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其次不必借用先前宗教的任何要素便有可能对它做出解释。而宗教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区分神圣和凡俗。相对于来说对应着集体和个人,集体性的社会力量是宗教的来源,这种基本的道德、规则是社会赋予个人的,是普遍的。
文章紧接着论述图腾信仰和主要仪式两个具体的部分,图腾作为氏族的名字和标记、动植物、圣器、所食用图腾的人就根据这种关系的远近形成了一种宇宙观。而图腾并不是简单图案崇拜,而是由于看到图腾所引发的激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来源是社会所赋予的一种集体力。而社会赋予的这种力量常常通过教育和惩罚的方式深入人心。就像人们看到国旗,并不简单的是对旗帜图案的感觉而是会产生由于旗帜所激发的强烈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怀。图腾就是崇拜对象、氏族相当于教会、仪式是获得宗教力量的源泉。而仪式对于宗教的延续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在仪式过程中,社会成员集体参与,产生了平时未有过的公共性集体性,所以仪式是宗教力的来源。人是由于社会所赋予的文明的观念才所以成为人,而社会所要求个人遵从社会,因此只有存在于社会中才存在个人,个体意识越强烈就越脱离个人,反而个人越能够运用理性、运用社会的普遍观念和情感才越能对抗集体,活出个体的差异性。
文章最后介绍了仪轨的几种最主要的类型,消极膜拜是通过禁止人们做一些事情,从而保持神圣的性质,积极膜拜是通过集会、模仿、纪念等形式,使人们聚集集合在一起,从而巩固集体情感,使共同体更加稳固,此外还有禳解仪式,哀伤仪式和另一些禳解仪式的机制相同,都是通过撕咬、流血等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群体的悲伤和恐惧,这也是一种精神极度兴奋的状态。这种意识最终目的同样也是感受集体情感。
最后作者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了解最初的宗教基本形式,其实证主义的科学思想是以原始的、过去的宗教研究带入到现存的社会观察,得出主要的结论,勾勒出基本的宗教内容,认为宗教是集体性的、社会性的与凡俗的、日常的的分界线,希望能够通过宗教研究出社会运行中人的,了解人性与人格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有助于人类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 此贴被郝梦薇在2023-12-30 10:15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4-06 22:15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读书报告除了单本书总结,也要不断提炼相互之间的关联,不断提高总结的高度和深度!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3-05-09 08:48 | 1 楼
许圣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06-09

 

加油,读书报告可以多呈现一点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Posted: 2023-06-09 16:21 | 2 楼
shazishi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6-04-12
最后登录:2023-09-28

 

很棒,继续加油
心若沉浮,浅笑安然
Posted: 2023-09-28 15:04 | 3 楼
郝梦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12-30

 Re:郝梦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10.23)

Quote:
引用楼主郝梦薇于2023-04-06 22:15发表的 郝梦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10.23) :
  九月读书报告
韦伯: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货币哲学、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现代性的诊断、时尚的哲学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
Posted: 2023-11-07 19:55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01623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07:5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