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蓓蕾
【5月书单】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录
规训与惩罚
疯癫与文明
性经验史
不正常的人
【锻炼与作息】
本月的运动量比之前要增加了许多,主要以跳绳、跑步为主,从刚刚开始只能跑2公里到后面可以跑5公里,一点点积累,一点点的量变这个过程也让自己感觉到小小的成就感。作息一直挺正常的,但是这个月月初的时候感觉自己很疲惫,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整个人很累,身上没劲,然后就尝试了跑步,出出汗就明显好了一点。
【读书感受】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齐美尔还有福柯的书,齐美尔给人的感觉更加偏重于哲学思考还有一些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语言较为严谨和理性,福柯的书则更具有文学性和感染力,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就是他会运用戏剧化的手法来呈现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会趣味性强一些,读起来也会不那么枯燥。
权力与规训
福柯在这三本书中都讨论了权力是 如何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领域中运作的,以及它是怎样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性、疯癫、惩罚来规训和控制人的。在《规训和惩罚》这本书中福柯主要讲的是惩罚是怎么成为一种规训人的手段的,通过古代和现代惩罚方式的变化,论述了权力是如何通过学校、监狱等机构进行规训,并达到控制社会成员的目的的。在古代主要是以肉体惩罚的方式为主,在现代主要是以个体的自由与财产剥夺的方式,表面讲述的是古代与现代惩罚方式的转变,但是实际上却反映了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福柯《疯癫与文明》中指出,疯癫并非自然存在的现象,它也是被权力和社会规训所构建出来的产物。疯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在古代,疯癫会与神、预言等联系在一起,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但是在中世纪,疯癫被认为是魔鬼的附体和邪恶的象征,疯人院中,疯人被关押、饲养、折磨和被迫接受暴力的治疗。这种规训和控制,使得他们的人性被扭曲和异化。而这种对疯癫的排斥和压制,也反映了权力对异己的排斥和对秩序的维护。在《性经验史》这本书里我觉得福柯并不是单一的介绍性,他也是通过性来揭示权力与规训运作的方式。首先,福柯认为性作为肉体的行为,也是对个人化规训的控制,不仅是对个体性行为的直接干预,也是通过一些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来影响和塑造个体的观念。但是我觉得福柯也并非简单地揭示权力与规训对性经验的控制和塑造,而是想通过这一视角来反思现代社会的性问题及其背后的问题本质。相反,个体在权力与规训的塑造下,形成了特定的性身份和性角色,这些身份和角色反过来又限制了个体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因此,权力与规训对个体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知识与话语建构
《性经验史》中福柯认为性话语并不是自然存在的,是被社会、文化和权力关系所建构的。性话语的建构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性的看法和态度,也影响了人们的性观念和行为。福柯还认为,话语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知识考古学》中他就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刑罚话语的变迁,以及这些话语如何与权力关系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福柯在探讨了疯癫话语是怎样被建构和演变时,他认为,疯癫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疯癫文明和话语的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看法,它是被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权力关系所定义的。
反思
通过读福柯的书,我们觉得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一下人类经验的本质。那些性、犯罪、疯癫看似个人的经验,实际上都可能受到权力、知识和话语的影响。人类经验是多样化的,不应该被归结为某一种类型或模式。我们需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深入地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总结:多运动
【4月书单】
时尚的哲学
现代性的诊断
货币哲学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
【锻炼与作息】
运动方面,本月的运动量相较于上月要减少一些,一周大概2次跳绳,其他都是做一些健身操,做一些拉伸比较多。本月参加了我们23级第一次春游,大家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起交流感情,一起运动我觉得又可以活力满满的继续读书,这很好。作息还和之前一样,基本已经定型了,我觉得不需要调整了。
【读书感受】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齐美尔的书,齐美尔主要讲了时尚不仅仅指的是外表的潮流,更是指历史现象和审美哲学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读《货币哲学》前几节的时候对于经济学领域的一些专业用词和概念是有点不懂的,货币的内在价值和价值的度量,度量的问题
但是后面慢慢就可以读的进去了,齐美尔就货币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分析了货币对现代社会的双重性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影响。
【自评】A-
今天要汇报的就是齐美尔它所揭示的货币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精神生活的影响,我认为这是一个深刻且值得深思的现象。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齐美尔先在《货币哲学》中详细剖析了货币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个体精神生活的影响,而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他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这一观点。
货币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齐美尔揭示了货币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性:既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也带来了精神的困境和挑战。在《货币哲学》中,货币被定义为“抽象的价值”。作为一个看得见的客体,货币是使抽象经济价值具体化的物质,齐美尔详细探讨了货币的本质、功能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齐美尔认为,因为货币价值具有稳定性、并且货币的发展性和客观性都体现了货币已经超越了其原本作为交换媒介这样一种单一的功能,它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价值尺度和社会关系的纽带。齐美尔指出货币已经渗透到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货币不仅是一种度量、交换媒介,还承载着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等角色,对我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如果我们过度强调货币和一味的最求货币,那么人的价值和意义便会丧失,我们会觉得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被物化了,精神空虚,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毫无道德底线而言。
货币与精神生活
齐美尔也说货币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所特有的通病——犬儒主义和因过分享受而产生的厌世态度——它们都是由于把生活中的具体价值约简为货币的中介价值而产生的结果。也可以说,它们是对吝啬和贪财的逆转。在吝啬与贪财现象当中,这种约简则以新的终极价值的增长来表现自己,在此情况下,犬儒主义和厌世态度也被表现在对所有旧价值的蔑视。
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齐美尔进一步分析了货币在大都市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地位和影响。他认为,大都市它作为经济中心、高度的竞争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货币的地位更加凸显。在大都市中,和人际关系的疏离,我们精神生活变得日益贫乏。货币经济使人与人的关系趋向于“功利化”、“冷漠”,与“表层”。这样的社会现象,更加深人的心灵,使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缺少了真正的人性关怀的社会。齐美尔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通过深入分析大都市生活的特点和个体的精神体验,也进一步拓展了在《货币哲学》中提出的关于货币与现代社会、个体精神生活之间关系的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困境和追求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货币与社会关系
在《货币哲学》中,齐美尔首先指出货币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交换的媒介,它更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符号。货币在现代社会中它成为人们追求和崇拜的对象。齐美尔在书中写道,随着货币经济的兴起,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货币成为了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人们开始用货币来衡量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还深入剖析了货币与个体自由的关系。齐美尔认为,虽然货币给了人们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个体的自由。在货币经济的支配下,人们往往被迫按照市场的规则和逻辑行事,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齐美尔还关注到了货币经济对个体内在心理体验的塑造。他指出,货币的广泛使用扩大了人们对理性化的盲目崇拜,导致了技术至上、精于计算、犬儒主义等现代心理特征的出现。这些心理特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结,我认为我们并不能把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完全归咎于货币本身。货币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和使用它。如果我们能够理性看待货币,将其视为满足生活需求的手段而非唯一追求,那么我们或许能够避免过度物质化带来的精神困境。我认为齐美尔所揭示的货币对个体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寻求物质和可以精神之间的平衡。
《知识考古学》
《现代性的后果》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自反性现代化》
《乡土中国》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在读
【读书感受】
本月读书的时间都比较集中,所以读书的效率也较于之前更高一些,一共读了6本,其中有四本书是吉登斯的,整个读下来,对于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描述也有了多维度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全面深入理解现代化过程有了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锻炼情况】
基本每晚跳绳是雷打不动的,集体运动主要是每周大家在一起打打羽毛球,这次开学让我感触比较大的一件事是运动真的很重要,开学我们宿舍经历了一次流感,宿舍三位室友都感染了,我没得,并且也没有被她们传染,我觉得个人体质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和经常锻炼也分不开。
【自评】 A-
吉登斯在探讨现代性时,强调了现代社会制度与传统秩序的断裂,以及这种断裂对个人和社会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教育领域,我认为这种断裂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上。教育不平等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个体和、民族还有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了,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经济、社会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在日益的扩大。这种不平等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为我们理解教育不平等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他认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导致了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和时空的分离,这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和获取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现代性的后果也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使得那些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体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提到,不仅需要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获取问题,还需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现代性对社会关系和个人发展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措施来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需要认识到现代性断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内在特征。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变革和文化交流的加速,传统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受到挑战,新的社会形态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这种断裂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然而,尽管现代性断裂具有其必然性,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塑造断裂的过程。这包括加强社会政策的调控,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等。
此外,个体的选择和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现代性断裂的进程。通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社会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个体可以在现代性断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变革。
综上所述,现代性断裂作为一种社会变革过程,其是否能够避免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虽然断裂本身具有其必然性,但通过社会政策的调控、文化教育的加强以及个体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负面影响,并引导和塑造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因此,尽管无法完全避免现代性断裂,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减轻其带来的挑战,并推动社会朝着更加积极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吉登斯提出的现代性理论强调了现代社会中技术和制度变革对个人和社会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这里我想说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如在交通上自动驾驶、医疗上的诊断等。宁一方面,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也提醒我们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现代性的后果之一是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风险和挑战。在人工智能领域,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技术的滥用、隐私泄露、伦理问题等,以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就业市场的变革,一些传统职业可能会消失或被取代,从而引发失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博主利用Ai科技复活公众明星的网友用ai复活李玟的话题登上了热搜,阅读量已经有8000万了,在视频里通过ai技术合成的声音来和粉丝互动打招呼,这个视频一出遭到许多网友的抵制和抨击,因为它存在着隐私泄露、侵权、诈骗等法律风险容易影响社会的稳定,我觉得ai技术并无原罪,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它和面对它。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为我们理解科技发展对的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他认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导致了技术和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重塑了社会关系和个人身份。人工智能作为现代性的一种体现,它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是现代性动力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在现代性的框架下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去平衡其带来的便利和潜在风险,确保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丁蓓蕾
1月【书单】
《规训与惩罚》
《第二性》
《知识考古学》
《继承人》
《再生产》
《国家精英》
布迪厄的《继承人》、《再生产》和《国家精英》三部作品中,都涉及到了文化在维持社会不平等中的作用。
在《继承人》中,布迪厄指出,家庭背景对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化传递实现的。继承人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继承者,更是特定文化、价值观和规范的继承者,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他们的社会行为和认知。
《再生产》进一步深入到教育系统,探讨了文化资本如何在学校中被积累和再生产。布迪厄认为,学校教育并非是中立的,而是倾向于复制现有的社会不平等。拥有更多文化资本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国家精英》中,布迪厄强调了精英群体对文化符号的掌控力。这些精英通过控制文化生产和传播渠道,将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合法化,进一步巩固其社会地位。
布迪厄这三部作品都揭示了文化在社会不平等维持中的重要角色。文化不仅塑造了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还通过教育系统和社会结构等途径,再生产出社会不平等。
综上所述,布迪厄通过这三部作品深入探讨了文化在社会不平等中的作用,揭示了文化资本在社会阶级再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这半年的读书心得和收获。大半年来,通过不断努力读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的读书情况。
一、读书计划与目标
从去年4月份进入知行读书会到现在已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了,回顾加入读书会之初,自己读书还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性的书评来进行理解到现在可以自己独立进行思考,从刚开始每月只能读两三本书到现在已经可以每月读六本书,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层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开学的时候,结合导师组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同时我也结合自身的实际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与目标,包括每月阅读的数量、撰写篇读书汇报等内容。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会根据自身专业需求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经典著作、专业书籍进行阅读。在这大半年力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社会学素养,还开拓了专业视野,增强了阅读思维能力。
二、读书内容与收获
这大半年里,我一共阅读了三十几本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不仅让我了解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还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比如在了解韦伯的过程中,韦伯的讲述让我觉得宗教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还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韦伯看来,新教是一种具有特殊伦理观念和文化形式的宗教,其强调个人责任、勤奋工作和追求财富的精神特质对新教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虽然这样的伦理观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比如说它过于强调物质利益而忽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等。因此,韦伯认为需要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以更好地发挥宗教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三、读书方法与心得
在读书过程中,我也会注重运用一些科学的读书方法,比如泛读、做一些简单笔记概括、都做内容的串联等。但是这些方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慢慢积累出来的。同时,我还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程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对一些问题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未来计划与展望
希望在2024 年,我将继续保持读书学习的热情和习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视野。同时,我还将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感谢导师组的老师们给予的我们大力支持和指导!也感谢各位学长学姐们,23级同门的鼓励和帮助!希望我们在2024年可以取得更好更快的进步!
12月【书单】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批判施塔姆勒》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实用主义和社会学》
运动的情况是每周和大家一起参加集体运动,打羽毛球,偶尔天气不好就在宿舍内做一些健身操。作息偶尔不太规律,中午休息时间有时候控制不好,有点超时,不过后期基本调整过来了。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批判施塔姆勒勒》这两本书都讲到了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对人类的影响。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社会结构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选择与就业机会:不同阶层之所以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机会,这是由不同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因此,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机遇往往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例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都对某些人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制约,进而对其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认同:个人的身份与地位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都离不开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阶层、种族和性别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
《批判施塔姆勒》中,有关社会结构对人类的影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行为。社会结构中的各个要素,如阶级,阶层,家庭,组织等,都是个人在社会中行动的基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他的社会角色与行动模式,从而对他的行动起着制约作用。
其次,社会结构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社会结构中的多种要素规定着人类的交往模式和互动方式,并对人类的社会网络、群体归属以及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同一阶层的人,越有可能形成群体,而不同阶层的人,则有可能产生隔阂与矛盾。
最后,还强调了社会结构对个体认知和情感的影响,社会结构中的多种要素都会综合作用于到个体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决定着个体的价值观念、态度。这一作用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潜意识的,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与情绪反应。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文化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因素对个人的人格特征产生作用,就比如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家庭环境、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会塑造他们独特的人格特征。文化因素不仅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还影响他们的情感反应、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等方面。这种影响使得社会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人格特质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再比如,某些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服从,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的人们可能更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和谐,追求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另一些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可能更注重自我实现和独立性。这种相似性使得每个人能够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人格结构的相似性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稳固的地位。同时,这种稳固的嵌入也有助于维护整个文化形态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但是再这里我认为,也不是说所有受同样文化因素影响的个体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征,个体也会因为基因的影响、成长的背景以及个人的选择而变得多样,所以我认为这些因素和文化因素再这几个方面共同的作用下形成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人格。
第二、文化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这取决于社会对服从要求的严格程度。越是严苛的要求,就越是有效。影响的强度还取决于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一些不太重要的行为,可以允许有更大的差异;而且,这种行为是不可能改变的。就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他就无法适应自己生存的社会的话,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
第三、文化因素具有塑造功能: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个性。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其社会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其不同的民族个性特征,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对其个性的塑造。
《批判施塔姆勒》中,有关文化因素对人类影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了文化因素与个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就是我们个体在接受和适应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也会对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文化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文化因素对人类的影响更加复杂。
《批判施塔姆勒》认为文化因素对人类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入的。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还塑造着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与个体行为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社会关系。这些论述揭示了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塑造和影响,为我们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工具。
总结
第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批判施塔姆勒》两者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要素两个方面。前者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更像是学习社会学理念的工具,后者则更多地是为了探讨了社会发展的机制和过程。这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并理解如何作用于人的行为。
第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作为一本社会学入门读物,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框架,详细阐释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而《批判施塔姆勒》则更深入一步,对特定的社会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反思,是对社会学研究也是一种深化和发展。
《实用主义和社会学》这本书与之前读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再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都体现了涂尔干对社会学和实用主义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有别于对个体行为的研究方法,它是对社会事实的研究。涂尔干认为对社会事实的研究应当遵循一定的准则,包括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以及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等。这些准则构成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对象方面,涂尔干认为社会学应当确立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事实,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互动等,这些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社会事实不同于个体行为和心理现象,从而使得社会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总之,《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研究方法注重对社会事实的研究,研究对象则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实用主义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用主义的观点,强调实际应用和效果。该研究方法注重实践和经验,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并寻求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这种方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实际调查和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假设。
研究对象方面,《实用主义和社会学》关注社会学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该研究认为社会学应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用主义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福祉。因此,该研究将社会学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作为研究对象的核心,强调社会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可以向时代背景方面进行论述、比如之间的观点、共同点以及多本书人物的串联
一年的时间怎么读、读那些书、怎么安排
11月【书单】
《教育思想的演进》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古犹太教》在读
【读书感受】
在读书方面,基本完成了本月初给自己制定的目标,选择读的书目是韦伯关于宗教方面的。韦伯先是通过一些历史的文献和考察资料对中国以及印度的一些基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情况进行的介绍,紧接着他将东西方的一些社会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宗教是阻碍中国或者说是东方无法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锻炼和作息】
本月锻炼次数以及运动量要比之前增加很多,主要以打羽毛球为主,进入11月后,天气降温,偶尔会有几次跑步。后面我们23级每周有一次集体运动的时间,我觉得氛围特别好,既能锻炼身体,也可以促进师门之间的交流。
韦伯对这几本书的的介绍好像并没有一上来就开始就从宗教入手,而是从社会学角度去分析了一些经济、政治的基础,对当时的社会作了一个比较全面和细致的介绍,然后再过渡到对当地宗教的介绍。《儒教与道教》这本书的大篇幅主要是讲中国的制度(法律、经济、行政、财税、货币制度等),从物质因素方面系统地考察了中国社会有利于或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到了本书第八章,韦伯将儒教与清教做了对比,由此推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阐明中国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想基础。他从物质的社会结构和精神的思想结构进行探讨,物质的精神结构同时包含了有利与不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混合因素,他认为精神的思想结构才是关键。无论儒教还是道教,都教导人顺应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这和西方清教鼓励人们改变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救赎趋向不同。韦伯认为儒教的理性是在外的,而清教的理性是内心支配的。理性的缺失也是中国难以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原因。
以前高中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说过中国是没有资本主义阶段的,问到为什么的时候,一般都会解释说中国一直都是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但是韦伯在这本书中对此进行了分析,也对当地的宗教做了一些分析,发现其实一直忽略了宗教等精神方面的因素。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中国的小农经济与儒教,道教这些宗教的生存与发展又很大的关系,又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儒教和道教是在中国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宗教本身它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对经济资本化和合理化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韦伯对儒教和西方清教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对比之后,他认为儒教伦理是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儒家强调人格圆满,认为人不能当工具;而西方宗教最为神圣的状态就是成为神的工具,这也是导致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在韦伯看来,儒家教育阻碍了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和知识思维。第一,儒家人文教育造就的是君子而非专家;第二,儒家人文教育只强调人文古典知识,导致了自然科学思维的缺乏。韦伯还想通过分析儒教的对立面道教的异同,找出其与资本主义的契合性,但结果却发现,与儒教相比道教更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因为道教既是传统主义的也是巫术的,巫术信仰属于中国统治权力分配的传统基础。韦伯认为儒家伦理去巫术化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切断与巫术迷信的关系。“在正统儒教中,巫术也保留了被承认的地位,并且发挥了传统主义的作用。由此可以知道中国文化的本质为:迷信巫术与传统主义。中国文化是神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西方宗教是神和人相分离的禁欲主义,是神的工具。
印度教
在《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也是先对当地的社会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然后过渡到当地各宗教的产生,最后通过总结亚洲地区的宗教发展,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没有在东方产生?和中国的儒教与道教类似,印度的宗教也是非世俗的、非理性主义的,但是印度是通过种姓等因素维持了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的固化,我感觉这种禁忌是比中国的小农经济和思想限制更为稳固的,因而印度的情况也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至于韦伯在这两本著作里写到他认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毫无益处的两个宗教就是印度和中国的宗教了。韦伯认为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给每个人分配了一个无从逃脱的社会地位,以至让任何商业努力都无效。灵魂转世的轮回信仰也催生了直到来世事物才能转化的观点。同时,印度教对家族的意识形态减轻了个人责任的压力,鼓励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这些理念影响了经济;
最后,说一下反思吧,在读韦伯有关宗教的书时,总是感觉韦伯时站在西方的角度来分析东方的,以西方为中心,其实我觉得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我们不一定非要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那样的道路,中西之别不在文化程度的差异而在于文化个性的不同。中国之所以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因为中国进步慢或者中国落后,而是中国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不同于西方的道路,而这个道路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的。
9~10月【书单】
后形而上学思想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
原始分类
教育思想的演进 在读
【锻炼与作息】这个月在锻炼上的时间相对于之前少了很多,一周运动2~3次,主要以打羽毛球为主,因为周一到周五课程比较多,所以运动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周末的时间。作息上,我们宿舍的作息都比较规律,一般在晚上11点熄灯休息,然后我早上6点40就自然醒。
【读书的感受】首先,本月读书的量,我个人觉得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我的预期目标是4~5本书。其次是,读书的时间是比较零碎的,因为我们的课程比较多,且分散,所以我们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比如在课堂阅读或者利用上课前的一小段时间进行阅读,很难找出一整天的大片时间,导致我本月真正践行8107模式的天数是很少的。对于以上两点不足之处,我在本月后期也认识到了,并且已经努力的进行调整了。最后,我在读哈贝马斯的书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里面的内容读起来非常的吃力,尤其在看到一些哲学层面和意思层面的内容的时候就更加难以理解,虽然它是以四位名家对形而上之间的争论来作为切入点,从而关注到了现实复杂的世界,不过它却揭示了在生活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理性,继而为那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准则,去批判他们,从而将人们从扭曲的现状中解放出来。
我今天想要汇报一下我对《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这本书的读后感,这本书是韦伯《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支配社会学”的一节。只是这一节单独成为了本书。
这本书是总的来说是对公民权起源或者说是对城市的一个研究,想要更好的研究公民权,那就必须要对城市进行追溯(这里包括了东方城市和西方城市)。下面我将把这本书中韦伯他对城市的定义进行一个梳理。
社会学中对城市的说法是这样定义的:城市是个巨大的住居密集的聚落(聚落里各家户紧密相接);由于过于巨大,导致了在城市以外的邻人团体里居民缺乏相互认识。以这样的定义,就只有极大的聚落才够格称为城市,至于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凸显出居民彼此无法熟识的特色,则得看各个文化的特殊条件而定。韦伯在书中说到在俄国有许多“村落”,居民可达数千人,它比德国东部的几百人的波兰聚落,要大得多,但是严格意义上俄国的这种村落不属于“城市”,因为在欧洲的中古时期对达到城市人口数量的标准要求在1万~10万,所以仅凭数量上的多少显然是不足以决定的。
从纯粹经济观点的定义来看,城市是指一个地方的居民主要是依赖工业及商业,而非农业为生的聚落。不过,此类聚落称为“城市”,显然也并不得当。因为经营的工业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多样性”。工业的多样性可以从两种途径产生:宫廷的出现,或是市场的出现。所以这种定义也不适合作为一个决定性的要素。 另外,“庄宅”,通常还是不会称其为“城市”。庄园领主特别是君侯的宫廷可以形成一个中心点,但是它只是庄主和君侯一定时期因为某种临时性地的经济或政治的需求而去去鼓励工业生产的一种简单的货物的交换。
综上当我们提到一个“城市”时,就必须加上一个特质:在聚落内要有一常规性的、非临时性的、具有财货交易的情况存在,此种交易也就构成了当地居民生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换句话说,必须要有要有一个市场的存在。同样的,并不是每个市场都会将其所在地转化为一个“城市”。城市必须是由当地的居民或周围的居民特别为了市场销售而生产的条件下,我们才能用“城市”一词。
城市必须时一个“市场聚落”,它有一个市场存在,因为这个市场所以构成聚落的经济中心,在那儿,城外的居民及市民基于既存的专业生产的基础,以交易的方式取得所需的工业产品或商品。城市,无论在结构上和乡村有什么不同,它最初往往是封地地主(或君主)的居所,也是集市的场所,因而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中心。“庄宅”和集市,一般都是在当地经常举行的集市之外,还会有一些固定的集市,供远距离旅行的商人使用。所以,这只能说是集市,并不能称之为城市。
在本书中韦伯对“非正当性的支配”他是这样解释说明的:即使是那些(所谓的)‘自由’共同体,也就是已经完全排除了君主的权力,或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而由其成员在政治上自行建构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也必须有专门为此一团体致力工作的人,亦即有以政治为主业的职业政治家,并且也必设置出其得以专注的机构。韦伯认为这种“自由共同体”它只存在于西方的城市,而东方城市是缺乏这种共同体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妨碍了东方城市形成其“共同体”又是什么使西方城市得益于什么条件有了这样的“共同体”性格和相应的“市民权”? 韦伯主要列出了三种关键性因素:巫术与宗教 、基督教和法律
一、西方没有受到巫术或宗教性制约的阻挠。从某种意义上它摆脱了巫术、泛灵论的种姓与氏族的限制和禁忌,但是东方却受氏族制度和巫术因素的束缚,东方城市具有非常浓重的氏族或宗族意识,他们认为同一氏族和宗教他们的关系比其他人更亲近,而且非同一氏族或者宗族的人是无法进入他们的祭祀场所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排外性。与西方相比,西方的城市扩张、殖民扩张,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人都集中到了一起,排斥性也就小了许多。
二、基督教的传播。西方城市基督教的传播,使得那些具有共同信仰的人聚集起来,从而更加容易形成一个共同体。 因为基督教它们不看重血缘关系,而是建立在对神的信仰之上,他们认为只要具有共同的信仰,那我们就是一类人,这样就使得市民之间更加容易形成一个共同体。
三、法律。在西方城市无论国王、贵族、平民他们都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也都具有法律效率的契约规定。而中国也缺少这种既定的法律规定和契约,更多的是以皇权至上,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东方城市缺乏这种共同体的原因之一。
总结 数量上加大 质量跟上
集体读书+集体运动
读书4~5本书 读完每本书要及时进行总结 总结概括 有想法 写好读后感
运动 以跑步为主
【书单】 2023.07~08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道德教育》
《原始分类》
《学术与政治》
《儒教与道教》
【基本情况】 读书感受:本月一共读了五本书,自己对于这个月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七月份我们23级正式进入了集体读书的状态,早上大家一起起床,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用餐,一起进行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互相学习,很快速的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7月份的读书论坛结束后,我们三人在酒店就论坛中的问题还进行了一番简单交流,我们只是将自己对其理解的内容进行输出,无关对错。我认为这就是集体读书的意义,去汲取大家的智慧,拓宽自己的眼界,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知道的少了,而是我们见识的比较少。
锻炼与作息:每天运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晚,早晚围着操场跑3~4圈,晚上大家也会相互约着打羽毛球,合肥7月的雨水比较多,所以运动主要以跑步为主,晚上回到酒店会跟着运动视频做健身操。
状态⾃评:B
【读书汇报】本月汇报的书籍是涂尔干的道德教育 。着重的论述一下在这本书中 涂尔干他认为应该如何去培养儿童的道德的。首先涂尔干认为的道德有三大要素,第一个是纪律精神这是他的首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是道德的次要要素,然后第三个要素就是自主与自决。在确定了道德的几个要素之后,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在儿童身上培养或发展出这些要素来,然后从已经识别出来的道德的首要要素,也就是说以纪律精神为起点来进行考察。这一问题的性质本身决定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涂尔干认为知道了有待实现的目的之后,就是我们知道了将儿童引向何处的目标,所以首先问的问题是儿童能够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接近希望从他们身上激发出来的状态。 涂尔干认为以纪律精神为起点作为考察,这个纪律精神有两个要素,第一个是对生存的常规性的偏好,第二个是纪律精神它包含着对各种欲望的节制和自制。那在这一点上面,儿童的行为是完全不具备常规性特点的,儿童能够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从一种印象转向另一种印象,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从一种情感转向另一种情感,他的性情绝对不是稳定的,正是这种不稳定性和这种转瞬即逝的情绪支配着儿童的好奇心。进一步说,儿童不过是呈现了人类早期诸多独特特征中的一种特征而已。所以说儿童他是完全不具备常规性的特点的,从它普遍容易受到习惯和暗示的影响,可以把它们作为两种工具向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习惯于培养他们对常规的偏好。如何去培养他对常规的偏好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常规的家庭生活,第二个是学校生活,不过家庭的作用确实有限的,学校的规范和强制性义务更具有非个人的特点,它更加关注于理性。只有尊重学校规范,儿童才能学会尊重普遍规范,才能培养起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习惯,这只是因为他应该控制和约束自身,由此儿童初步取得了义务的严肃性,而使儿童的自觉遵守规范,他必须感受到规范中的道德权威。这种权威 为 规范赋予了值得尊敬的价值。 儿童的服从除非它是一种内在的和具有尊重感的外在表现,不然它就不是真正合乎道德的权威。
涂尔干在第二部分中也论述了惩罚在学校中的运用,涂尔干指出对纪律的尊重并非起源于对制止 违规行为的各种制裁的恐惧。惩罚的本质功能并不是使违规者通过痛苦来赎罪,也不是通过威胁去恐吓可能出现的效仿者,而是去维护良知,因为违规行为必然会搅乱信念中的良知,即使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涂尔干也承认惩罚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它应有的效果,我们不能够的否认人们对惩罚的恐惧,它能够对某些意志产生一种清醒作用,然而这并非是惩罚所独有的理由,甚至连主要理由都不是。惩罚它是从外部起作用,对外部产生影响,但是他无法触及到道德生活的根源,就我们能够具体说明的角度而言,惩罚可以机械的训练儿童避免某些行为,但是惩罚并不能诱导出一种向上的相反倾向。恐吓也许可能是有用的,其本身却不会带来什么改进。涂尔干他驳斥了斯宾塞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学说,他认为道德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道德是被用来规定 向我们这样在复杂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它本身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受到道德谴责的行为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会全面的波及到整个社会结构,人们光凭肉眼是看不到这些影响的,只有科学才能逐步发现它们。因为科学有专门的方法与积累而成的知识。所以涂尔干认为当我们在学校环境中讨论道德的时候,斯宾塞的原则看起来是特别不适用的。他认为斯宾塞所倡导的方法只有在某些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有用,根本不会为我们提供学校中惩罚的基本原则。
紧接着在第十四章涂尔干论述了培养 道德的次要要素的方法是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涂尔干解释针对利他主义或无私这些倾向,我们所要理解的是当我们谈到自私倾向的时候,因为两者是相互对立的嘛,所以很难从参照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由于儿童的个性并不是特别复杂,儿童的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是相关的,儿童的个性只能为自己的情感提供很少的接触点,在儿童身上可以发现一种利他主义,我们需要要教育培养这种利他主义,要让儿童对他所处的社会群体有一个清楚的观念认知。
【书单】 2023.06~07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在读
《经济于社会》
《社会科学方法论》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基本情况】 读书感受:本月较上月的读书情况,我个人认为要有所进步,首先是在时长上面,时长一般保持在8小时上下.其次是读书的状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能够更加过静下心去读,然后去思考。本月第一次参加了读书论坛,小伙伴们在一起相互探讨,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收获颇丰。我相信后面我们的读书状态会更好,一起加油!
锻炼与作息:作息时间一般是在早上7点之前完成起床洗漱,中午一般不休息。关于运动, 本月的总体运动量有点少,但还是会每天坚持跳操和跳绳,偶尔会与爸妈出门散步。
状态⾃评:B
【读书汇报】 涂尔干与韦伯方法论不同及原因
这个月一共是读了四本书,其中有两本是韦伯的书,因为之前都是读涂尔干的书比较多,然后就想从这两位社会学家的方法论角度来论述一下 他们之间的一些区别以及产生的原因。首先在论述两者不同之处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涂尔干与韦伯他们研究社会学的目的是什么。涂尔干它的主要目的是想把科学的理性主义扩展到人们的行为中去,把人们的行为还原为因果关系,让人们通过理性的加工,使这种因果关系成为未来行动的准则。在读《社会思想名家》的时候,对韦伯的背景有所了解,它其实是一位历史学家、虽然不是哲学家,但是它大学就熟悉大多的古典哲学体系、并且他对法律的历史和原理也了如指掌。为什么会转向社会学研究,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为学术兴趣的改变,二、可能是为进一步研究历史作准备。所以说韦伯研究社会学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为了 更加精确的历史学研究做铺垫的,而涂尔干是希望用科学的方法重建道德,他和韦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也是他们方法不同的起源。
在认识论层面上,涂尔干受孔德实证主义的影响,它在强调集体意识的特殊性特性,认为集体意识的状态与个人意思的状态 有质的不同,有它独有的表象。集体心态有固有的规律,它并不等于个人心态,因此社会生活的内容不能通过个人的意识去解释,我们必须考察的是社会的性质,而不是个人的性质。涂尔干 社会先于人而存在,他的这种观念大概是受到当时德国有机论者以及卢梭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有机论者们认为社会是由一个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社会承载着前人创造的物质、思想,因此,社会不只是个人的结合体,它是一个超越个人集合的存在。 韦伯受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影响,他认为人类的生活是由各种利益交织而成的,社会之所以会有秩序的运转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利益,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所以,他不认同实证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充分的理解人类行动的意义,才能充分理解社会秩序形成的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能 完成 真正有效的因果论证,这也是他们两位方法论逻辑上的一个区别。
基于社会外在于人这一观点,涂尔干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备两个特性。第一是,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人的,因此它具有外在性,也就是说社会存在你个人的意识之外,第二个社会事实是强加于人的,不管个人是否愿意都必须要遵从,因此它具有强制性。 这是社会事实的特性。韦伯他是基于意义的目的,将社会学研究对象选定为社会行动。这里的“行动”是指行动者给他的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也就是说要让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的目的。由此总结得出 社会行动是指行动者的主观意义牵涉到他人的行为,或者说自己的经验唤起了他人的情感和行动。但是以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的难点在于,研究者很难去理解一个人的行动究竟是为了什么意义。因为意义一方面它本身就很模糊,另一方面人类认识意义的过程具有模糊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韦伯提出了‘诠释社会学”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用一套科学的诠释技巧,达到认识人类主观意义的目的。这时候韦伯它的方法论就诞生出来了。就是理念型。理念型是一种概念工具,它基于特定的观点从众多复杂的事实中抽取某些特征,整理成逻辑一致的思想秩序,反过来它又可以作为衡量现实的尺度。
综上所述,涂尔干选择社会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强调一种以孔德实证主义为基础,加诸功能分析的方法论路径。而韦伯则选择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发展出一道由诠释技巧为基础的方法论构建。
【五月书单】《在野之学》
《社会思想名家》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它的研究材料多数是19~20世纪英国学者在澳大利亚的实地考察的报告‚同时也有一部分是美国学者对印第安人的考察报告。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分析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原始宗教‚也就是氏族图腾信仰。他认为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就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图腾信仰还有象征物 “楚林加 ”, 并把这些作为他分析问题的对象 从而更好的解释宗教生活的起源以及性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的基本内容也是涂尔干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成 果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理解宗教生活的起源和功能提供了新角度‚同时也丰富了宗教理论,而且阐明了知识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介绍什么是社会事实,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以及求证的准则。它在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的发展历程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应是仅社会学具有的独特性质的社会实在,而社会实在则依赖各种社会事实得以成立。
“社会事实”之所以能作为社会学论题的原因,一是社会事实必须体现社会学的科学性,否则 “社会学就没有自己固有的研究对象了,另一方面社会事实也必须要实现作为科学的社会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否则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也就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没有区别了”
《社会思想名家》这本书主要介绍了15个早期的社会理论学家每一张介绍一位。对于每个社会理论学家介绍呢,都是按照学说、生平、学术背景以及社会背景这几方面来展开论述的,这本书相对于读起来会不那么枯燥,所以我觉得它对我来说比较像索引。
【四月书单 】 《自杀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分工论》
在刚开始的21天里,我一共读了三本书分别是第一本涂尔干的《自杀论》,第二本是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第三本是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阅读读后感。《自杀论》 谈及自杀,我们其实往往会更加偏向于以经验主义的态度或者心理学的视角去介入解读。但《自杀论》这本书却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介入的,在这本书当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本书有大量的自杀相关数据和表格,这些据可以得出的自杀率。通常情况,人们会根据自己主观方面的意识将个体心理的特质,还有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把它视为是影响自杀率的非社会因素,而涂尔干利用这些数据论证了这些非社会性因素并不会真正意义上影响自杀。所以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必须要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介入到自杀的社会研究中去,要拨开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之下真正的所传达的本质,也就是把握到表象之下的本质。西方社会学理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众多的社会学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流派。通过了解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所处当时的社会背景,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我在这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总体来说这本书读下来是非常通畅的。《社会分工论》这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这本书它的核心理论框架主要介绍了传统社会的特征是什么?然后现代社会的特征是什么?以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这样的一个框架来进行。传统社会的特征是分工比较简单的、机械团结、并且人与人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的社会。现代社会的特征分工非常复杂,是有机团结的社会。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会发生失范,失范主要是指规范的丧失,这一点貌似在这本书中并没有明确的用章节去详细的讨论。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阅读只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帮助我更好的去了解社会学,看透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学习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也能感觉自己在慢慢进步。也希望自己在受到专业的系统的学习之后重新读这本书后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 此贴被丁蓓蕾在2024-06-04 13: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