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读书汇报
书单:
1.《现代性的后果》
2.《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3.《为社会学辩护》
4.《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5.《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今天汇报的核心内容就是现代性,而我看完之后觉得可能作者对于现代性的观点是比较负面的。
对于现代性的基础,书中有一句话比较重要,是讲建立在物质产品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体系向主要与信息相关的体系的转变。
其中有着“断裂”,这一词的概念依我理解,这种断裂指的是现代性与前现代性之间的巨大差异和鸿沟。现代性的断裂外延式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内涵式改变了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
书中对断裂的认识包括了三个方面,其一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其二是断裂体现在变迁范围上,其三是现代制度固有的特性。
关于现代性的特征,安全危险的对立以及信任和风险的对立是最重要的两点。
接下来就开始讲“脱域”:社会关系从鼻息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两个“脱域”的类型就是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专家系统这里有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信任”的概念。
现代性的内容
最简单地说,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简略表述。说得更详尽一点儿,现代性包括:(1)一系列特定的对世界的态度,即这样一种世界观,其对由于人的介入而导致的历史转变持开放的立场;(2)错综复杂的经济组织,尤其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特定领域内的政治组织,包括民族-国家和广泛民主。作为这些特性的结果,现代性与任何先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更具动态性。它是这样一种社会——或者,用更技术性的语言说,是一种复杂的组织,它与先前的文化生活形态不同,是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的。
现代性的四个维度
在现代性出现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经济秩序的创造是首要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但现代社会也包括一种特殊国家类型的形成,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说,这是一些特殊的组织形式。这些根本上是依赖于信息的结构化过程。这就是我为什么用“监督”——从福柯借来的概念——来概括构建信息系统并形成新的行政权力系统的方式。现代国家的出现是这个过程的基本实例。
我认为,军事权力(至少从分析上看)是独立于现代性其他维度的。伴随大规模战争的发展,和先前18世纪后期相比,战争和军队在本质上有了显著变化,与以前的系统类型相比,这是一种不同的军事权力类型。我之所以将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其他现代性的维度分开,是因为工业主义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技术根基。这关系到以机器为基础的文明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全球化的四个维度,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经济、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正是与第一个现代性的四个维度一一对应的存在。因此我们基本可以看到现代性的核心就是之前阐述的那四个维度,以后的无论全球性还是其他的现代性的内涵和外延都可以从这样的四个维度进行展开论述
现代性的时空特性
现代性的一个特点是远距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这种影响正日益加剧。这就是我所说的脱域,即从生活形式内“抽出”,通过时空重组,并重构其原来的情境。...随着国际分工的更大发展,经济交换变得越来越“脱域”于当地社区,并在时空上得以重组。这个“当地”映射在更大的过程中,或戏剧性地在一些部分上被重塑。“脱域式”和“重嵌式”的过程在经济领域中发生的同时,也发生在生活的其他领域。
“脱域式”和“重嵌式”过程通过时空传递重新结构化和重新建构,从而建构成不同类型的社会系统。...
反思现代性
社会的反思性指世事越来越多地由信息而不是既定的行为模式建构而成。这就是脱离传统和自然后我们的生活情形,因为我们必须做出大量面向将来的决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以一种比前几代人更具反思性的方式生活着。理解的“反思性”就是由于书写文字而被拓展的的时空延展的范围,所以产生出的一种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思维模式。根据这种思维模式,对知识的反思性转换到从既定的传统中分离出来。就是站在一个时间的跨度上对于既得知识的一种反思。而现代性正是在人们反思性的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被构建起
对我们来说,所有关于未来的思考都已变成了方案和构思,理论上每个方案都能影响它所关注的现实。这不仅是我们不能确切知晓未来的一个例子——其在逻辑上当然是正确的——而且我们思考未来的方式也已经改变了:无论是共同的议题,还是个体生活,都是如此。
正是由于这些风险和危险,而且在全球化的影响范围、工业化的军事战争的条件下,这种本来属于战争的后果变成了全球性的,人类几乎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后果不要发生因为这些后果一旦发生,将是人类无法承受的。至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现代化的一种理智的悲观。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对现代性社会后果的解释和展望。他认为导致现代性危险和失控的原因有社会体系中的设计错误和操作失误,而最重要的是未预期的后果和社会知识的反思性或循环性,因为新知识改变着社会世界的性质,使其转向新的方向,这些原因使得我们不能“掌握历史”。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提出了乌托邦式实主义的维度——生活的(自我实现的)政治、解放的(不平等的)政治、地方的政治化和全球的政治化。而作为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重要性的激进卷入模式,劳工运动、言论自由/民主运动、和平运动、生态运动可以为未来转变提供重要方针。另外,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可以超越现代性的运动,并且现有制度中表明着它实现的可能倾向,它的轮廓被表述为多层次的民主参与、超越匮乏型体系、技术的人道化和非军事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代性的后果》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性复杂的双面特征,并对其未来走向做出反思和展望,正如书的最开始所引用的约翰·多恩的话:“如果现在已经是世界的末日了,那我们又将会怎样呢?”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每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所应思考的问题,毕竟未来孕育于现代,而现代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寒假书单:
1.《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法律社会学》
4.《宗教社会学》
5.《货币哲学 》第一卷
6.《货币哲学》第二卷
7.《货币哲学》第三卷
8.《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9.《学术与政治》
10.《社会学基本概念》
11.《社会科学方法论》
12.《支配社会学》
13.《非正当性支配》
14.《社会学基本概念》
2019年12月读书汇报
书单:
1.《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2.《现代性的诊断》
3.《时尚的哲学》
4.《生命直观》
5.《现代人与宗教 》
6.《宗教社会学》
7.《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
时尚是阶级通道
人出于模仿,但又想与众不同这一矛盾的冲动,而走向时尚。而时尚竟还成为阶级流动的暗道:低一层的阶级想要跟上或篡夺上一层阶级的地盘,在穿衣、戴帽和做头发这些事上头出手,会较少被抵抗!
时尚风格是一种被拔高的社会观察
使用风格,这是要在高于观众个人的程度和水平的层面上,去与其他社会会成员说话,带上了一种服从于生活之更大、更普遍的法则之下的感性,所以,风格化的物件,总会给我们安宁可靠的感觉。比如,艺术品总求助于个人性的激动,但看了艺术品,我们就又将生活转变为一种风格化的形式,这就较易使我们平静,不再孤独地去感受。我们倾向于这样地将艺术品风格化。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人身上人比人更大的东西:面前的风格,要求我们身上的超个人的东西来作出反应;风格是来勾搭我们身上的那个大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的,是硬拖着我们去半推半就地顺从法则的一般性。作为补偿,风格又免去了我们自我凝视下的绝对责任, 不用再去依赖我们的纯个人性的狭隘支持。
女人与时尚:为什么女人格外会被时尚吸引呢?齐美尔解释:女人长期处于社会弱势一方,所以较不愿意个人化,会较愿依附于那些典型的(原型)生活形式,在那儿,有权者也不能运用权力到她们头上(安娜反而嫌大男子主义者卡列宁太不去关注她那些很出格的衣着,所以很失望)。所以,女人最愿意漂浮于时尚这一最宽广的社会大海上,放弃趣味和行动,光只炫耀,像花朵那样自由开放。
所以,时尚像是阀门那样控制着女人对炫耀和标新立异的需要的。齐美尔用了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两个概念,来讨论时尚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我的一面是羞耻的来源(黑格尔就说过),女人不愿在内心感到耻辱,却愿为一条裙子的不够时髦,而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女人通过主动牺牲,在穿衣上被公共专制所奴役之后,就能保住她们内在的自由。这是典型的康德道德哲学的体现,是那一层 关系:既然应当,那就让它必须吧,我自己先主动就范,就获得了某种优势,我先服从了,你这不还先得给一定奖赏?这就是我们应奖励时尚女人的原因:你不光听话,你还自己先听话,将律令理解成责任了
齐美尔说,也许晚年的歌德,也是像女人那样保住了内心的自由:表面上很讲究身形和格调,同时却很好脾气地顺从了社会的约俗和陈规,从而获得了内心自由的极大值。听陈嘉映老师对我们说,我们时代的邹静之们也差可保有了这种内心自由,但看了《一代宗师》后,我发现,这是一种老太监式的内心自由,没有了也罢!还不如女生去用时尚追求到的那种像花朵开放般的自由来得通透。
康德的人本主义反映在时尚里,意象 这样的一种“人最终还是会知道它自己该怎么办”主义:人,走得远,是为了更快在绕回来?古典的东西远离了时尚袭击,但条件是,它必须像古希腊的雕塑,管住四肢,外形整体完全受内心精神的控制,达到“古典式淡定”。它们是替我们在那一边高冷的!我们需要它们这样!而巴洛特式的建筑,其花哨的边枝,常就被织入当代的时尚:怪诞、出格和极端的东西容易被时尚收编,只是要很贱地重回我们怀抱。而这么一次次回到我们怀抱,理由竟也是:我们很快会厌倦它的,所以,还是这样离了回,回了又离的结构比较好。人类劈腿后总会返回原路,这不是好和不好的问题,人只能这么着。
时尚是我们的自我测试:“所以时尚像法律,是极其便利的社会测试形式。它考验了我们生活中朝向外部社会的方面。它测出了我们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被普遍地接受的东西,测出了我们对由时代、自己阶级和内部圈子所确定的规则的依赖程度,也使我们多少能收回一些我们生活中已被给定的自由,使我们专注于更内在更基本的因素。”
时尚中包含了我们的内心中全部的最基本的矛盾对立面:“时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内心生活的复杂结构,灵魂中最主要的那些对立倾向,都在其中得到展示。”社会中,最高阶级是保守和习古的,最低阶级也是,不过后者的保守,是无意识的。只有中产阶级最与时尚合拍,因为,他们是最流动和变化的阶级,时尚使他们的外在生活能与内心生活平行和合拍,时尚是他们的工具箱。
时尚是人用变来应付变的一种诡计:单个时尚的本质是:只有变本身才是不变的。这反而使变化所及的物品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一丝儿永恒(本雅明也讨论过,最近阿甘本也讨论过这个)。时尚总想变,但想变得省力,所以老回到过去之上。
齐美尔认为,这正是货币对于我们的心灵的“蛀空”效应:手捏着货币的我们是更感到有力量,或者说更自由了,但这时我们变得更冷漠,挤在人堆里,却想象自己是徘徊在内心边疆的西部英雄。到酒吧去是要干吗?就是身体挤着身体地来表达我们的独立特行,展现我们自己的克林伍德伊斯伍德的那一面。
时尚是个人的一场关于自己的艺术展览:女人将一件她认为可能有点刺眼但因此更想选中它的衣裳穿到街上,是一个样的,那个忐忑!不是内心强大,而是在做交易:我委屈自己一下,冒着出洋相的风险,希望大家给我肯定,你们一肯定,我内心就释放,我就更积极、更高地重融入这个本来对我已变得越来越灰暗的外在现实之中。这就像在做艺术展览。
女人追求时尚是一种为了达到内心平静而作出的矫枉过正:齐美尔的意思是相反:因为内在现实动荡,才将自己的一部分牺牲、献祭到公众面前,这样有利于(尤其是对女人)内心现实和外在现实之间在更高程度上达到平衡;女人打扮是冒着风险的,但这么投资是为了扳回她的内心宁静或平衡!像艺术家办个人展览一样!是献祭!是为了扳回!
2019年11月读书汇报
书单:
1.《教育思想的演进》
2.《道德教育》
3.《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4.《社会学与哲学》
5.《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6.《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1.《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为何将“乱伦”作为核心议题,正因为乱伦不仅是被禁止的,而且被当作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所以,乱伦禁忌应该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其形态学上的原始形式就是外婚制,而考察乱伦禁忌的线索,就是追查外婚制生成发展的脉络。
涂尔干在研究产生外婚制的原因时,涂尔干批驳了两种理论:一类把外婚制解释成为低级社会的独有特点;另一类则认为这是人类本性所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他指出斯宾塞等人实际上认定,只能和异族女性有性关系,同一部落成员之间的婚姻是被禁止的。然而涂尔干却认为,如果就图腾群体(原生氏族和次生氏族)而言实行的是外婚制的话,那么对于政治社会来说,一般实行的就是内婚制。
涂尔干认为对乱伦进行压制的最原始形式为外婚制法则,因此,在本书中,涂尔干首先考察了外婚制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涂尔干批驳了其他研究者关于外婚制形成原因的解释,如麦克伦南的“杀婴仪轨”观点、卢伯克的“个体婚取代集体婚”的观点、斯宾塞“战争与劫掠”的观点、摩尔根“近亲结婚造成后代会有遗传疾病问题”的观点。涂尔干认为,外婚制只不过是某种宗教制度的特例,这种制度便是塔布。外婚制很可能是由某种宗教特性引起的,两性中的一方被加上了这种宗教特性的印记,使另一性别的人感到畏惧,从而造成了两性的隔绝。而正是女性被舆论赋予了一种应予隔绝的力量。进一步,涂尔干指出,血被赋予的巫术品性能够解释外婚制。那么这种品性本身又是从何而来呢?究竟是什么能够使原始社会认为血液具有如此奇特的属性呢?涂尔干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外婚制所依据的整个宗教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去寻找,这个体系就是图腾制度。氏族内性关系禁忌便是产生了外婚制的一整套信仰和仪式产生的原因。
另一方面一旦有关血的偏见导致人们禁止亲属间的所有结合,性的情感也就不得不到家庭的圈子之外去寻找一处能够令其满足的地方;于是,这便造成了性的情感很早就与亲属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分化。从此,有两个不同领域向着人类的活动与感情敞开。其一是氏族(家庭),它是并且始终是道德的源头;其二是氏族的外部,这个领域只有在影响到家庭利益的时候才会附带一些道德特性。氏族是宗教生活的中心,一切氏族关系都带有某些宗教的色彩;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各种性关系才一直收缩在其外部,他们存在于宗教领域之外,并被划归到凡俗的事务。
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涂尔干的教育学工作是对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在这本文集里,涂尔干探讨了道德要素,涂尔干认为,道德具有三大要素:纪律、对群体的依恋、自主或自决,进而探讨了怎样在学校培育儿童的道德诸要素、学校环境以及科学审美历史教学对儿童的影响及作用方式。在涂尔干看来,初等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应培育儿童的纪律精神、自制精神、知性精神。通过这样的道德教育能够让儿童成功地社会化,成为社会中的个体。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涂尔干把个人作为道德的最终落脚点,希望通过现代个人的道德建构,实现社会的团结。个体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成为完整的个人,道德来源于社会;社会本身就是道德的理想中心,社会作为道德的共同体对于个人的人格进行约束,使得个体服从于集体意志,这本身也是一个体社会化过程。在涂尔干这里,现代个人的道德建构是通过国家-职业群体-学校这些社会机构进行的。在《教育社会学》文章开始,涂尔干便开始批驳他人对“教育”涵义的看法,康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人的所有能力得到完美的发展”,而涂尔干认为,人必须把精力集中于一项专门的、有限的工作,因此,完美的和谐并不能成为行为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功利主义观点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成为一种为自己和同伴谋求幸福的工具”,斯宾塞认为“幸福的条件就是生活的条件,全部幸福就是全部生活”。涂尔干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生活意味着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平衡,而这都是不断变动的。因此,不存在一种理想的、完美的教育,教育会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不能把教育从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中抽离出来,一开始就去问理想的教育必须是怎么样的,这就等于默认教育体系本身没有什么实在性。事实上,如果我们考虑每个社会既定的发展阶段,那么每个社会都会有一种能够在个人身上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的教育体系。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通行的教育类型,决定这种教育类型的习俗与观念并不是由我们个人创造的,它们是共同生活的产物,表达了共同生活的需求。
接下来,涂尔干给出了自己关于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涂尔干认为教育体系呈现双重面貌,既是单一的,又是多重的。涂尔干直言教育也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教育是分等级的,但是所有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其在教育定义中所言之物。通过对教育的定义,涂尔干指出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教育首先满足的便是社会的需求
在对教育进行定义之后,涂尔干开始讨论有关国家在教育方面具有何种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涂尔干认为,国家的作用就是划定对理性、科学乃至作为民主道德之基础的观念和情感的尊重这些基本原则,让学校教授这些原则。
3.《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涂尔干的研究主题为宗教社会学与知识理论,这一主题下又分为两个主题:首要主题是分析研究已知的最简单的宗教,用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找到某种方法将宗教思想和宗教仪轨的最基本形式所赖以为基础并始终存在的原因辨别出来;研究次题是探讨思想和范畴之基本观念的起源,涂尔干认为其起源是宗教的亦即社会的根由,同时,涂尔干对知识理论进行了重新阐述。涂尔干认为,研究最古老宗教的基本形式更利于我们理解人的宗教本性,更便于向我们展现出人性的本质、永恒的方面。
4.《教育思想的演进》
在本书中,涂尔干从基督教会的教育史开始,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涂尔干指出,法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哲学时期、人文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涂尔干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勒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教育思想的演进史,也是现代性本身所经历的生发流变的历史。
在本书开篇,涂尔干阐述了对教育史进行研究的意义。如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采取的研究方法一样,涂尔干认为,若想说明某种现象的发展,首先要做的是去揭示它整个演进过程的源头。涂尔干指出,教育史连续的而不是断裂的,对教育史的考察兼具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科学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回顾过去本身。
一、教会教育史的考察
涂尔干认为,在罗马帝国与日耳曼民族的对立(存在难以逾越的道德鸿沟—涂尔干语)中,教会充当了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中介,使罗马的精神生活得以逐步融入还处在形成阶段的新兴社会。而导致这种融合的途径正是教育。正是教会在讲道和讲学的过程中开办了学校,学校一开始具有宗教性,但是教会学校一经构成,就主动的表现出来越来越浓厚的世俗性。基督教会学校也赋予从前分散的教育一体性,教学集中于同一个场所,受制于同一种影响,往同一个道德方向发展,人们关于思想文化性质与作用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欧洲的战争与征服,教会之间也产生了斗争与交流,在爱尔兰教会的影响下,欧洲大陆教会的修士们为欧洲的思想更生铺平了道路,教育作为扩张自身影响力、赢取民众思想的手段被广泛应用。
二、加洛林文化复兴
在欧洲各个民族混战的过程中,客观上也带来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社会逐渐形成并把他们统统包容近进来,提供了稳定性与道德一体性。僧侣像真正的游牧者,成了整个欧洲的老师。但是在此时,欧洲社会仍然缺乏自我意识,因为它缺乏组织,而正是查理大帝使欧洲的基督教世界成为一个国家,构建了基督教世界统一体。涂尔干认为,一个有组织的大型社会就需要更强的自觉意识和更多的反思,从而也就需要更多的教育与知识。因而,随着加洛林帝国的创立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改革。为了把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归到单一的权势手中,一场集中运动发动起来,形成了文化和思想上的中心——宫廷学校。它同时也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年轻神职人员开放。在查理大帝的支持,各地区主教们的操作下,一整套学术等级体系建立起来,包括三个梯次:底层是堂区学校,教授最基础的东西;主教座堂学校和大修道学校居中;最后,顶层是专为精英阶层预备的模范学校,也就是宫廷学校。这样的组织更加复杂、更具学识,也有了更加显著的世俗成分,这种教育也是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在于形塑整体上的心智这是贯穿教育理论演进过程始终的观念。
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将人类知识分为七大门类(学科),称为自由七艺,其中又分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艺:几何、算数、天文、音乐。可以看到,从这里开始已经可以看到两大知识门类的对立:关于人的真理的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对立。三科面向人类的心智,它们完全是形式性的,它们的视线完全指向人,四艺则面向实在世界中的事物。然而四艺只是一种“奢侈之物”,是可有可无之物,是为专家和内行之类的一小撮精英准备的。至此,涂尔干认为,教育的形态起初之所以完全是形式性的,这一过程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在加洛林文化复兴时期的课程体系中,文法的讲授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从9—11世纪,完全可以成为文法时期,这时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全是形式上的。涂尔干并没有把这种形式主义批驳的一无是处,相反,他认为,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而发掘、展示这种逻辑,就是文法要做的事情。这便是逻辑研究的而早期形式,从这时开始逻辑方面的问题开始作为压倒一切的头号问题。这种以文法为中心的教育为经院哲学铺平了道路。
三、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文法时期后继而兴起的是经院哲学时期,也可称为逻辑时期。在加洛林王朝覆灭之后,随着北欧人南下、十字军东征等混乱与融合,欧洲的思想活动普遍恢复了活力,法国以及欧洲其他社会的学术生活都有了一个固定的中心。涂尔干认为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思想争鸣,在对传统的尊重与对自由探究的向往之间,在维护对教会的信仰的欲望与日益增强的理解的需要之间,时代蹒跚前行。“这是人类心灵欢腾、激发创新达到最高程度的几个时期之一”,为17、18时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产生了大学机构,此后,整个教育发展都带上了它的印记。
那么这个时期产生的“巴黎大学”所体现着的教育理念涂尔干从回溯这个机构的起源开始,考察它如何逐步形成,是什么导致它的出现,是哪些道德力量造成了这个后果。涂尔干指出,在这段时期,教师法团与教会进行了漫长的斗争,这两股主要的道德力量(一方是教会的传统力量此前一直主宰着学校;一方是教师法团这一新兴力量)相互搏杀,最终,教师法团确立并巩固了自身,这一胜利靠的是罗马教廷的支持,它们形成了“离奇的结盟”。涂尔干认为这不是偶然,这是因为中世纪的学校都有跨国主义的特点,学校属于整个基督教世界,这是某种世界主义的自然后果,这种世界主义正是中世纪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以上的考察,涂尔干认为大学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属性,如果大学不背叛自身的根本属性,那也不可能养成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对教师法团是如何形成的进行考察之后,涂尔干开始考察教师法团的内部组织、巴黎大学的结构、课程安排。在巴黎大学创建伊始,并无实体存在,实际上其只是各方面的教师所组成的一个法团,是一群人的集合。先有了这一点,才进一步导致人们想要将所教所学的各种科目聚合起来,集中一处,而后形成了“学术有机体”,那种“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观念依然存在。涂尔干指出,在各方不断地斗争之下,巴黎大学成为一个兼具教会性与世俗性的团体,理性与信仰相互渗透、无法分离,理性被引入教义,教义用理性地形式表达出来,这与17世纪理性与信仰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完全不同,经院哲学正是在巴黎大学得以繁荣。
接下来,涂尔干重点考察了巴黎大学中四系(艺学、神学、法学、医学)之一的艺学院的发展,为什么地位最低的系反而领导着整个巴黎大学。涂尔干认为人们给出的两个原因解释——一是艺学系人数优势;二是艺术系的教师宣誓制度——并无法经得起细致的推敲。涂尔干认为,原则一旦确立并被认可,的确可以说明艺学院何以能这样容易地使其他系依赖于自己。涂尔干认为,是因为艺学系讲授的内容——辨证法——被认为是档次最高的教学为它吸引来了年轻教师。通过艺学院,中等教育获得了最显著的地位,构成了学术生活的中心,是整个体系的基石。正是因为中等教育出于主宰地位才导致艺学系成为巴黎大学的核心。
紧接着,涂尔干通过对历史发展的考察分析认为学院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巴黎大学中唯一的一种机构,它是社会的自然产物。涂尔干认为15、16世纪在法国发生的学术革命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学院的产生与发展这个阶段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发生的,在欧洲所有国家都发现了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全膳宿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涂尔干认为法国的膳宿制就来源于那种过分热衷于整齐划一的严格管制。在这个时期,王朝即将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获得最大限度地权力,那种有序的精神、组织的精神、严格管制的冲动普遍渗透于这个时代的所有机构,大学在与国家频繁而直接地接触中,也不能例外。膳宿制在这个时候便已扎根。
考察过起源之后,涂尔干考察了学位与考试体系的起源,涂尔干指出,这是由于“执教权”导致的,在教师法团通过斗争获得“执教权”颁发的权力之后,为了公平便开始了“执教权”获得资格考试。涂尔干认为,如果不考虑执教权,那么学位与考试体系就是法团组织的产物。
接下来,涂尔干考察了大学里是怎样教学的。涂尔干指出逻辑在教育中的角色是主导性的。从大学的发展之初到经验哲学的发展,两者之间唯一差别在于:在教育里,形式主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言语与文法的形式主义变成逻辑的形式主义。这个时期讲解和究问成为对权威著作做评注和解释的两种方法,尤其是论辩非常流行。辩证法与论辩在经院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涂尔干在第十三章考察了为什么在中世纪辩证法和论辩这种特定的推理类型会发展到几乎成为唯一考察工具的程度,涂尔干认为“辩证法在于意见之间的一种系统对照,实验性推理在于事实之间的一种系统对照”。在实验性推理还没有发展出来的中世纪,辩证法当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考察工具。
在对课程内容和方法考察后,涂尔干又考察了中世纪学术生活中另一个要素:道德纪律。涂尔干指出严苛的纪律措施,虐待身体的惩治手段,绝不是中世纪的独有特征,和经院教育也没有必然关系。事实上,在早期纪律是相当宽松的,虐待开始出现时,经院哲学已经开始衰落了。这些严苛的措施和虐待的手段正是现代的产物。接下来涂尔干又考察了奖励体系,他指出艺学院的年轻学生们最初享有彻底的自由,却又完全缺少任何直接的奖励。
在结论部分,涂尔干指出,事实上,中世纪所有的思想活动都指向单一的目标:创造一套可以充当信仰基础的知识体系,信仰体验到一种诉诸理性的需要。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涂尔干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复归古典时代的精神,在16世纪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突然间被承认具有无与伦比的教育价值,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公众心智发生了转变。若想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就必须努力说明欧洲各民族思想与道德途径上的这种转向,这种转向对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亚于对科学与文学思想的影响。涂尔干指出,教育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因此,在这一部分,涂尔干开始探究教育运动与它的社会根源之间的联系,这一阶段欧洲社会的组织机制究竟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首先,这个时期,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财富的增长使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也在逐渐缩小;此外,观念世界也发生了重要转型,16世纪欧洲各主要民族国家大体确立起来,古老的基督教王国统一体永远归于瓦解,欧洲发生了朝向个人主义的分化运动,进而产生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欧洲社会历史上的一场信仰危机。
在对背景进行介绍之后,接下来,涂尔干开始探讨古典主义教育问题:这种教育系统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它的形成,它的性质是什么,它对思想演进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6世纪开始产生了一大批教育理论以对抗过往的权威,教育体系的危机唤醒了思想,创造了思想家。涂尔干希望通过他的考察来筛选出这一时期学说所解释的“主流舆论”,寻找教育改革的根源。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自然本性是好的,彻底的好,完全没有保留或限制的好。人们需要无所限制的空间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本性。传统教育所塑造的人性,是发育受阻、残缺不全、破败不堪的人性。人要想能够实现本性的充分发展,就得借助知识,也只有借助知识。“知识是通往极乐天堂的必经之途。”书本依旧是某种迷信崇拜的对象,但是,在书本背后,事物本身正在浮现出来。直接而客观的自然研究与纯粹书本学识可以完美结合,后者充当着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知识本身是值得渴求的最高对象,人要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王国。总结说来,以拉伯雷为代表的第一股思潮特点就是一种全面扩展人性自然的需要。
接下来,涂尔干介绍了这一时期另一种教育趋向,这种教育趋向以伊拉斯谟的观点为代表,在他看来,需要练习和培养的是自我表达的技艺,是文学的才能,科学知识是次要的。文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教育作用的一种,要在文学中寻求塑造学生思维的手段,培育一个“礼貌社会”,一种“精致生活”——这种风气背后有着它的社会起因:这一时期公共财富与公共福利不断增长,人变富了就开始找出新的需要。总结说来,以伊拉斯谟为典型的第二股思潮恰恰相反,它将人类文化的整体原则缩减为单单是文学的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成了训练学生赏析希腊罗马时代的经典名著并从精神上仿效之。加洛林时代的文法形式主义和经院哲学的辩证法形式主义由这种新型的形式主义——文学形式主义接过。
涂尔干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教育理论具有贵族统治的性质,它致力于塑造的那种社会,始终以宫廷为核心,它的成员来自各级贵族和有闲阶级。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维持生存就是高于一切的需要。“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家只想着拿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装点头脑,却排斥了其他所有东西。”而经院哲学尽管有许多抽象的成分,却渗透着一种更加实用、现实,更具社会性的精神。涂尔干批判了人文主义的非道德性、轻泛的虚荣,在文艺复兴这段时期,道德情感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软弱。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以竞争精神为基础的奖励、竞赛、训练的体系。
五、耶稣会教育体系
在这一部分,涂尔干考察了当前人文主义者那些纯粹理论性的观念落实到实践中,它们是如何取得进展的。涂尔干指出,当文艺复兴的教育理念开始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并没有被迫自我矫正、自我转型,恰恰相反,确实变得愈发具有排斥性,变得更加极端片面。
在16世纪中叶,耶稣会法团的创立打破了巴黎大学法团的垄断地位,并迅速在学术生活中实现霸主地位。在这个时期,新教对天主教会日益产生威胁,为遏制这种趋势,耶稣修会应运而生。耶稣会成为思想和行动统一、纪律严明宗教修会,但是同时又具备在俗教士的一切特征,致力于世俗行动,与世界相融合。他们把宗教变成一种令人愉快的事情,设计出种种妥协便于人们遵守。通过对年轻人的教育争夺对人类灵魂的主宰,教育又一次落入宗教修会的掌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艺学院发生了争斗,最终获得了胜利,并得到了公众舆论的支持。
接下来,涂尔干由表及里,首先分析了耶稣会学院的外在组织形式——膳宿制体系;然后又介绍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方式。耶稣会用希腊文和拉丁文作为授课语言和内容以让学生用希腊文和拉丁文说话和写作,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人文主义对信仰构成了威胁,他们要用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解古典作家,让异教文化服务于对基督教伦理的赞颂与倡扬。他们赋予过去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因为这样可以出于教育的目的来歪曲遥远过去的历史,他们并不教授历史。耶稣会政策的普遍原则在于尊重时代的品味和观念,以期更好指导它们发展,这也是他们教育理论的根本所在。可以看到,当文艺复兴的理论落实到学术实践时,确实变得更加偏狭、局促,更具排斥性,也更极端。人文主义染上了某种形式主义,在耶稣会这里,形式主义更加明显,耶稣会成了单纯学习体裁的学校,贵族性质也更加明显。当然耶稣会教育又具有深深的现实主义特征,古典文化被用于实用性的目的。而这是巴黎大学也开始了改革,但是,巴黎大学的教师们与耶稣会士都在古典文明中寻求人类文明的共同基础,古典语言和文学都被看作教化心智的最佳工具。他们之间的唯一差异就在于巴黎大学的教师们是按照自己看到的古典文明来描绘事情的,而没有进行人为修饰。
在考察了耶稣会的教学之后,涂尔干又考察了它们的纪律结构。它们整个的纪律结构建立在两条准则之上。首先,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必须保持个人化的持续接触。其次,竞争性体制的建立与强化。涂尔干指出,在17世纪,随着人们的意识越来越个人化,教育本身也必须变得越来越个人化。从开始要求教育针对独立存在的、异质性的个人发挥自身影响的那一刻起,它就不能继续以笼统适用的、同质性的、一致性的方式发展了。它必须多样化,教育者就必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就必须诉诸自尊与个人尊严感。纪律也变得个人化了。
在结论部分,涂尔干对耶稣会会巴黎大学进行了对比,两种组织都大致追求同样的理念,只是耶稣会士更严格偏执更有魄力,巴黎大学更温和;都是模仿古人来教授写作技艺。而后,巴黎大学也开始采取对手的做法,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相似性最终汇同。
六、现代主义教育
17世纪初,在新教社会中,新的教育观开始出现,它与人文主义截然相反,是要在具体事物的世界里,在现实的世界里,寻求精神修养的工具。“教育人民牢记自己的精神生活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也绝不能丧失对世俗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关注。”成为一项重要原则。科学将在要在学校里发挥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之前是指派给语言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观念又出现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成为教育改革运动的起点,并在18世纪左右随着第一批实科学校的创立而达到顶峰。到了18世纪中叶,随着法国大革命逼近,教育学说中强烈的社会感才开始出现,具有反思能力的人们一致认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确保社会的有效运行。
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希望打造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以适应时代需求,新的教育建制——中央学校——确立起来。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主导了大革命时期的整个教育成就。首先是百科全书式的立场,主张建立专门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于是国民议会废弃了15世纪末确立的班级体系,改为平行课程体系,这场教育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人们史无前例地尝试要在严格科学性的基础上,来组织年轻人的思想训练和道德训练。而涂尔干认为它最终失败的原因在于教育个人主义与社会、道德统一性的冲突。另一种观念主张讲授科目多样性但是班级体系需要严格划一。涂尔干认为这种观念不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班级体系存在的缺陷。
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最终走向失败,涂尔干认为,这是因为大革命时期新观念层出不穷,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创造能够赋予这些观念现实生命的机构,创造能够具体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的失败造成了旧制度的复辟,但是,这种复辟仅仅开始几年之后,法兰西大学的创立主导了19世纪整个学术历史,法团观念又重新出现并适应了时代新情况。19世纪由于政治关注和政治偏见的介入造成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混乱,尤其是科学教育的地位左右摇摆。而这种情况,是人文主义和教会之间的结盟造成的,教育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彼此相对的极端之间来回摇摆。经历了重重磨难与反复之后,教育体系终于同时具备了多重性和统一性,现代教育就此诞生。
接下来,涂尔干重点考察了中等教育,以及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涂尔干认为中等教育以思考能力为指向,以一种普遍的方式培养思考能力,而高等教育则是以专门的形式培养它们。
七、结论:教育与人世
涂尔干认为,教育理论中的首要问题就在于搞清楚,应该将公众的思维引向何方。有两种也只有两种主要的事物类型,可能成为思维的对象:一是人事的现象,一是自然的现象;一是心智的世界,一是物质的世界。涂尔干考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界定人文学科?涂尔干首先考察并批驳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两项基本原则:人性始终是同一的;从古典著作中研究人性的世界。涂尔干认为,在不同社会类型中道德体系是不同的,人性不是一种特定的实在,它是人类心智的一种建构,而且是一种任意的建构,历史中已经呈现出来人性的多样性与变动性。涂尔干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吸引一个人投身于自己会认为有用的活动。涂尔干赋予了历史教学非常大的重要性,通过历史研究在孩子身上培养对于人性和社会复杂性的感觉。
接下来,涂尔干转向了对科学教育的总结。涂尔干认为人文科学与人文教育是具有统一性的。科学包含的思考和推理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是人类经验的一种总结,促进了人类理性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对自身的理解。人事的教育必须以自然方面的教育为前提。必须培养理性主义者,培养关注思维清晰的人。应当把三种修养——语言修养、科学修养、历史修养——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5.《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关于实用主义的起源涂尔干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描述实用主义:首先是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真理的理论;其次是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宇宙理论;再次是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方法。
首先,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真理理论。詹姆斯批判了理性主义关于真理不过是外在实在的摹写,认为重要的是实在带给我们的用途,倘若心灵仅仅看到了实在,那又有什么用呢?而实用主义根本的观念则是把思想和石村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反对真理的绝对化,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视实际情况而定的真理,人类的真理是难以捉摸、转瞬即逝的和游移不定的。如若真理不再是可诉的和可变的,那么真理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真理。而席勒认为教条主义之存在一种真理,人类就无法理解意见的多样性,人们就面临宽容的危险。
实用主义还批判到,如若真理是一种不变的,那么他反映的实在也就是静态的,而理性主义这种代价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平静,剥夺了生活的实在。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支配实用主义的是任何事物都是灵活多变的,宇宙是未完成的,有无尽的变化的可能,正在经历着风险,只要环境允许可能性就会跳跃出来;而对于另行主义来说实在是现成的,完成了的,宇宙也是绝对安全的。而实用主义把带来新奇的因素归结到意识上,我们的思想并不只是实在的摹写,我们的判断会变成装早着,改变未来实在的性质,实在是随着人类的经验无尽的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与行动有关联的思维创造了实在本身。因此真理不是一个预设的的体系,而是一个变化的系统。涂尔干评论道,新意识的产生,是否意味着原来的真理已经变味谬误了呢?不一定,还是不要将真理的丰富性和易变性混合起来为好。
在宇宙自身的结构上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还是有争论。这就是关于宇宙的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一元主义认为宇宙是一个紧密的系统,整体对部分发出指令,而个体只是表象,总体构成了唯一的存在。实用主义反问到为什么是一呢?因为他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吗?然而这种联系性是可以中断的。表面是一的下面是子系统的独立以及子系统的相互外在,一个统一体并不是一元主义的统一体,而是多元下的统一体。
而实用主义的表现为彻底的经验主义,即强调实在的绝对统一性,拒绝承认存在经验与实在在两个世界的观念。也表现为多元主义,这并不是缺席统一体,而是很灵活、有弹性的统一体。实用主义的肯定议题有三,一是真理是人的真理;二是真理是不同的、可变的真理;三是真理不是既存实在的摹本。这里实用主义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这样看待的,只有当紧张和冲突存在时,出现选择时才会有反思,思维不存在本能和惯例中,也不存在习惯中,思维的功能在于去构成那些尚未行程单额东西,思维的取向是未来的。而理性主义则反对到思维绝对不可以改变实在,在思维和存在之间有一条鸿沟。实用主义则认为思维和存在是同一过程。
观念的唯一功能是引导我们的行动,感觉的作用总是有限的,知识和观念有利于我们尽快的与客体建立联系,而如何去判断这种联系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呢?满足感是一个标准,但并非是所有的满足。实用主义对于真理的标准首先是有用的即满足感,也就是说满足是最本质的需求。其中对知识的需求是与我们自己取得一致也就是新发生的实务与我们的库存知识是一致的,否则就会引发心灵混乱。实用主义的真理是我们自身争取来的,是我们建构的真理,而真理本质上是实践的,是满足我们需求的。席勒认为,我们用行动共同创造了实在和世界,改变了未来的样式,真理也是人类的产物,与实在共同形成。杜威认为,真理是出现不适时反思性的产物,而真理是用于对实在的重组,满足我们的适应需求。
涂尔干认为,实用主义作为应用的唯一问题就是宗教问题。认为研究宗教只有从个人入手,而要研究其价值只有从其结果上入手,所以宗教研究的是圣徒。以此来看对于圣徒来说是道德的模范,是作为普通的榜样激活行动的人的善的本质。从其多元主义来看,多神论才是真正普通人的宗教。从涂尔干的总结来看实用主义的基本动机乃是一种对风险的偏好,一种冒险的需求,即软化真理,将真理从逻辑中解放出来,使真理摆脱绝对性和不可侵犯性,真理是成为了实在和生活的一部分。这与理性主义神圣化的真理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实用主义是从个体和主观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真理,但是个体太有限了并不足以解释人类的所有事情。社会学可以在这里起到了作用。
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变化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实在本身是在不停的变化,二是唯一的真理与心灵的多样性不符。但是涂尔干反问道,实在的变化意味着原来的真理变成谬误了吗?进步不会去除个体的差异吗?世界是不断延续的,新的实在已经展现在旧的实在中了,这很难区分的开,文明既是新的,也是原始的,我们不能将以往的道德体系斥为不道德。而真理也确实需要多样性,任何社会在缺少了多样性就不会维持和进步。而实用主义对于变化了真理是如何检验的呢?依然是有用性。真理的具有道德强制性和现实中的必然力量,然而实用主义并不能解释这两个特征。真理并不如实用主义所说的那样美好,真理往往是痛苦的,并不总是那么迷人。就有用性来说的话,那也是相对的。而非人格的真理对于实用主义来说是和任意键汇集而成的终极理想阶段。
涂尔干把真理分为神话真理和科学真理,神话真理是未经证实的命题,这实际上是一种集体表象。真理存在是与某种实在对应的,非此其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也就是神话真理就必须表达实在,表达社会。同样作为极端真理的科学真理,在今天依然是集体表现,其也表达的是一种外在于、凌驾于个体的东西。
孔德认为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哲学来构建共同意识,但是涂尔干则认为,并不可能,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我们的社会中存在一种大众哲学,其关注的是人与社会,我们除了科学思维,还有例如民主、进步等共同观念。同样我们也应该给多样性留一席之地。
6.《社会学与哲学》
涂尔干在这本非常薄的文集中主要说明了社会学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复兴了哲学。涂尔干考察了精神与物质、意识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等关系等社会学与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在书中涂尔干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特别是与生物学类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抽象。
7.《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前三讲从法团演进的角度考察了职业伦理之公共精神的社会起源,及其在现代性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在公民道德的部分中,涂尔干从国家与个人之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之间的特殊关联,以及职业群体在协调和建构这一关系(尤其是民主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最后,涂尔干有关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研究,深刻揭示了这两种权利的神圣起源,进而批驳了自然权利学说和功利主义学派有关天赋人权或利益最大化的假设。通过从最古老的财产形式——地产开始考察,涂尔干认为,财产的起源是以某些宗教信仰的本性为基础的。财产之所以为财产,只因为它受到了尊重,换言之,它具有神圣的性质。财产起初只能是集体的,而随着原来贮存在物本身中的神圣性传递给了人,物本身不再是神圣的,物不再直接具有这样的属性,因为物已经归属于人,人本身是神圣的。这样,财产从集体的形式变成了个体的形式。随着父权专制的衰落、私有财产或动产领域的发展,新的财产核心在不动产之外形成。
涂尔干认为,获得财产主要有两种方法:或者通过契约,或者通过继承(还有另一种赠予或者遗赠)。通过继承,获得的是现成的财产;通过契约,创造了新的所有权对象,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来实现财产,而所有交换都是一种契约。继承所维系的是在今天的伦理中已经不再起作用的古老概念和仪轨。通过分析契约,可以发现未来的财产制度赖以存在的原则。
接下来,涂尔干开始了对契约的考察。涂尔干认为契约是在相当晚近的时期才发展出来的。涂尔干考察了庄严契约、物权契约、要式契约、合意契约、公平契约的发展及各种契约形式的特征。公平契约作为符合平等准则的契约的原则,其运作已经超出了契约权的范围,逐渐成为财产权的基础。最初的财产分配与物一样,是根据出身来进行的(继承制度)。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本来通过这种方式分配的财产开始根据契约来交换了
2019年10月读书报告
书单:
1.《共产党宣言》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自然辩证法》
5.《国富论》第一卷
6.《国富论》第二卷
7.《自杀论》
8.《社会分工论》
这个月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读完了,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籍进行了集中阅读,觉得这些书籍读起来还是有点枯燥,但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看待整个社会,不管是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受益不浅。也了解到来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状况,还有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想法。此外本月还阅读了国富论以和涂尔干书籍,为开启下一阶段涂尔干系列书籍做铺垫。这个月状态总体还是不错,接下来还是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共产党宣言》
通过对于共产党宣言的阅读,我觉得可以从一下两方面来阐述马克思在此书中的主要内容。
第一,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因为在社会中分为资产者和无产者,而经过社会的发展资者不断的壮大起来,从一开始的手工业到工厂手工业再到大工厂场主,资产者的力量和社会的影响地位实在不断的上升的过程中,并且不断的趋于统治地位,而无产者,不管经济发展的如何快速,如何兴盛,他始终处于社会的低端,并且随着资产者形成资产阶级并夺取国家政权,对无产者的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使得无产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就是处于这种状况下没有一种力量带领着无产者反抗,反抗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剥削。而在其中虽产产生了带领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但这种社会主义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有着反动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些社会主义都从某一方面或多或少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路线,从而对领导无产阶级对抗资本阶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从而反抗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而这时最行之有效的便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业绩也是共产党。从而带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第二个问题,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什么?
所谓的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简而言之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也就是消灭私有制。因为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长期受资产阶级压榨的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本质与问题看的一清二楚,资产阶级就是与无产阶级相对立,互不相容,所以必须用暴力革命的方法来推翻资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从而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国家。他区别与其他的政党,他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不同利益。共产党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就是把在资产阶级中没有独立性和个性的人,变成具有个性,独立性和自由的人。并且改变在资产阶级中无产阶级中那些儿童和妇女的命运,在丑恶的资产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孩子往往名义上接受着工厂的教育,而实则每天受着这个年龄本不应该承受的劳累与痛苦,而共产党的要建立普遍的教育,让该受教育年龄的孩子到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而不是在这个年龄接受剥削,而也不再拿妻子,妇女当作一种生产工具而公共使用。共产党更是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主导力量,始终维护着无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并且出自于无产阶级,受无产阶级人民的监督。
《自然辩证法》
是想要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毕竟,这本书中的内容是建立在百年间无数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索,研究和实验过后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之上的。正如恩格斯在书中写到,“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这在“导言”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博学的恩格斯给读者展示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巨大发现,涉及了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一些宗教文化领域;星云假说,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也有被称之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在这样繁杂的学科发现成果里,恩格斯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将之整合为一个整体,建立了一套自然哲学理论体系。通过自然辩证法理论中的对立与统一,一般与特殊,联系与发展等关系。
从星云假说到能量守恒,再到生物进化论,恩格斯看到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有力佐证。文中反复提到的太阳系和所谓的“宇宙岛”——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恒星系,其产生与消亡的始终,也让恩格斯更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永恒的运动。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了解人类与猿的区别,即直立行走、有准确音节的语言、手的特定分化和工具使用与制造等等,阐明了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即道出了生产的终极意义;并且指出了只有人类能够利用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这一切其实都揭露了一个问题,事物的普遍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虽然是在不断的往精细化的方向进发,但是其相互间的固有联系是永远也抹杀不了的。这一辩证的思维正是指导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法宝。正如恩格斯在“导言”中说到的,“用思想的彻底性去补救有缺陷的知识”。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自然科学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得益于人类所制造的工具在不断地革新改进,而结果就是,人类所获得的知识也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一个个惊人的发现与理论成果正不断地检验着自然辩证法,证明着后者的科学性。也许我们现今的普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都远超两个世纪前的科学家们,但是因为我们所欠缺的是拥有站在哲学高度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所以科学发现的灵光总与我们失之交臂。而一些诸如诺贝尔奖得主一样的科学家,他们往往也是优秀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拥有着卓越的思辨能力,以及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来审视整个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可以把握永恒运动的真谛所在。
《自杀论》
涂尔干在《自杀论》一书中论证自杀并不是有非社会因素造成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涂尔干首先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出发,给自杀下了严格的科学定义,区分了他杀和自杀的界限。自杀的定义为: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针对先前知识界对于自杀原因的种种猜测和论证,迪尔凯姆认为要考察自杀的真正原因,要先排除非社会因素对于自杀的影响,故对此进行了论证。
他将非社会因素分为心理变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仿效四种,并分别就这几种原因中先前出现的对于自杀的解释进行了实证式的反驳。在心理变态的原因辩驳中,作者着重考察了精神疾病、精神错轮、神经衰弱、酗酒这几个方面,并就自杀率与疾病人数比例进行对比,反驳了这一原因。在种族遗传的原因辩驳中,先给出种族的科学定义,随后考察种族和自杀的相关关系;接下来,从满足自杀是遗传的条件出发,考察了性别、年龄等方面内容,证明自杀并非是一种遗传。在自然因素的论证,着重考察了气候因素,说明了季节性气温变化现象与自杀有相关关系是一种错误结论,反驳了热量-自杀的关系。最后证明了昼长与自杀的关系,实际上是社会活动与自杀的关系。最后考察了仿效的原因,先给出了三种类型的仿效,并认为之后第三种仿效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仿效,即精确的社会学定义的仿效。从仿效的定义推出如果自杀是一种感染的话,其必有感染方式,但通过自杀分布图来看,并不存在这种感染方式。在排除了非社会因素的原因之后,作者认为自杀的原因只能在社会因素中寻找。因此作者利用病因学和形态学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宗教信仰、家庭和政治社会对自杀的影响。分析得出自杀的三种形式,即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的自杀。通过对这三种形式的自杀的单独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自杀的各种形式的分析(即对这三种自杀形式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是自杀应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其真正的原因是社会原因。
在分别对非社会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考察分析之后,作者总结: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不取决于个人性质,而是一种社会因素。
涂尔干是分三步讨论社会分工的:第一步考察了劳动分工的功能,提出社会分工是为了适应的社会需要,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分工的形式从机械团结发展到有机团结。第二步考察了劳动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认为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社会容量的增长是产生社会分工的决定性因素。当然,他也考察了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集体意识的衰退和遗传性的减少。第三步,涂尔干认为应当要区分正常状态的分工和反常形式的分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反常形式的分工不仅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反而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如:失范的分工和强制的分工。
《社会分工论》
首先是第一部分,关于讨论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涂尔干指出了他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一种社会失范状态。何为“社会失范”呢?文中指出的“规范的基础是公众意见,而不是法律——众所周知,公众意见对各种含糊其辞的义务总是充满了宽容。那些最该受到谴责的行为也往往因为成功而得到迁就,允许和禁止、公正和不公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界限个人几乎以一种武断的形式把这些界限挪来挪去。道德也是那样的含混不清,反复无常,根本形成不了任何纪律。因此,集体生活的整个领域绝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节作用之外。简单来说就是规范变得反复无常,没有了统一稳定的规范制约着人们形成稳定的关系。在一个没有稳定的关系的社会中,混乱便成为了社会的常态。
后文,涂尔干一共提出了导致社会失范的三个原因,其中包括两个表层原因和一个根本原因。表原因一中,涂尔干指出混乱的无政府现象是一种病态现象社会目标则是要消除争端,把强力给予更强大的法则。他用“自由”的概念举了一个例证。涂尔干的“自由”就是应该是一系列规范的产物,如若给与个人足够的自由,侵害到了他人,这种自由就变成了特权,这种特权一旦膨胀就会反过来限制每一个人的自由。所以广场政治与无政府现象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表原因二,涂尔干认为“经济主宰生活”是道德沦丧的根源,人们以利益为价值导向,除了自身的利益就没有别的规范可以遵循了。阐述完两个表面原因,他又提出了有关为何社会会失范的根本原因即是社会缺乏一个群体从而依靠这个群体建立一个规范体系。那么哪一个群体可以担此重任呢?政治社会与国家即刻就被涂尔干否决了。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则是职业群体的建立。在提出了解决方案之后涂尔干接着解释了方案的可行性:1.作为现代法人团体的鼻祖古老的法人团体已经由来已久2.现代的法人团体早期形式雇主联合会——工人联合会的产生3.针对法人团体的发展历史,涂尔干提出首先群体不能过度依赖于国家,否则结果就是消亡。其次,法人团体并不是不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人团体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以上内容阐释结束之后,涂尔干便进入了第二部分的展开。法人团体的作用和特点是二部分的主题。法人团体第一个作用就是起到了道德约束的作用。有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法人团体的两点特性决定的,就是宗教性质和家族特性。宗教的虔诚性帮助人们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家族特性的法人团体,使人们更加亲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比一般的群体的关系更加持久稳固。同时比如体质的相似、利益的团结、共同对付来犯之敌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联合等等都是具有家族特性才会有的特征。法人团体不过是扩大了的,新的家族形式。虽然法人团体有着这两种团体的特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不像家族限制的那么死,又不像城市那么分散的亲密活动,从而使自己生活的更轻松,更自在些。第二个作用就是明确了规范与责任。“所有的规范并不以某些人的利益为前提,而是以整个法人团体的利益为前提。“因此,这种关注已经超出了个人范围,已经把特殊利益归属于更普遍利益,这正是所有道德作用的源泉。如果这种情感在诉诸于更普遍的生活境遇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明朗,更加确定,那么我们便会逐渐看到一个道德规范的总体出现”这两句出现了整体与个人等词眼,体现出涂尔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是整体大于部分。
最后,在第三部分讨论的是,法人团体制度作为一种制度为何在现在重新被提出和践行的?要想讨论这个问题先要说明法人团体体系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当时的政治制度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导致需要法人团体的变化),最终判断法人团体体系发展的方向。法人团体进化主要分为两步1.制度外在于社会制度2.在国家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进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出现,至此职业群体的组织结构就一直与经济生活发生着关系。还有一层原因在于法国社会结构的缺陷,国家单纯的以地理划分群体,国家与个人的距离越发遥远,个人与个人,国家与个人逐渐脱离,政府与个人之间没有一个次级群体的存在,最终的结局就是社会的解体。涂尔干做出假定法人团体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政治组织的本质基础,联想现在美国商业巨头影响政治走向有几分相像。
此书主要以科学实证方法来阐释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最终产生和存在原因的理论基础。从家庭、氏族以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四个角度历史溯源,进而以无产阶级者角度深入揭示国家性质。
一、家庭
群婚家庭(蒙昧时代)→对偶制家庭(野蛮时代)→专偶制家庭(文明时代)→无产阶级自由婚姻→资产阶级婚姻
①最开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制(应为女性地位最高峰),即整群的男子与整群的女子互为所有,很少有嫉妒余地的婚姻形式。此时,真正的通奸,也即妻背夫不贞是不存在的。家庭在群婚阶段逐渐从第一阶段(血缘家庭)婚姻集团按照辈份来划分,随着牢固的共产制公社的居民点的建立逐渐过渡到第二阶段(普那路亚家庭)对于姊妹和兄弟排除了性关系。
只要存在群婚,那么世系就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因此,也只承认女系。这便是女权达到顶峰的原因,因为对采集男性劳动力具有绝对控制权。
②对偶制,是每一个男子都有一个主要妻子,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要丈夫。其他与之发生交媾关系的人都是次要妻子,或者次要丈夫。产生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交替的时期。主要源于旧大陆家畜的驯养和畜群的繁殖产生的财富来源而创造了全新的社会关系(父系继承权)。
③专偶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对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产生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个体婚制,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但是因,个体婚制度引出以前所不知道的特有社会人物:妻子的经常的情人和戴绿帽子的丈夫。专偶制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财富集中于一人之手,也就是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而不是传给其他人的子女。为此,就需要妻子方面的专偶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专偶制。此时,妻子和普通的娼妓不同之处,只在于她不只是像雇佣女工做计件工作那样出租自己的身体,而是把身体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
④无产阶级自由婚姻,自由结合的爱情只有存在彻底无产阶级社会形态中,因为一般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者,只有双方都没有附加的经济方面考虑,纯以爱之心的自由婚姻才可能实现。
⑤资产阶级婚姻,婚姻是一种契约,是一种法律行为,就两个人终身的肉体和精神的问题作出规定。此种婚姻制度是由于父权制和专偶制随着私有财产的份量超过共同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结婚便更加依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
二、氏族
①氏族→胞族→血族→部落→联盟
②易洛魁人的氏族→希腊人的氏族→雅典国家的产生→罗马氏族和国家→德意志人国家的形希腊人的氏族,此时群婚制显著消失,母权制度已让位给父权制,私有制的产生在氏族制度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第二个缺口是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结果,由于在实行父权制以后,富有的女继承人的财产在她出嫁时应当归她的丈夫所有,从而归别的氏族所有,所以,这便摧毁了整个氏族权利的基础。国家雏形,其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对于公民,这种公共权力起初只不过作为警察而存在,警察和国家一样古老。
通过对雅典、罗马和德意志国家的形成剖析,说明了9世纪的社会阶级不是在垂死的文明的沉沦中,而是在新文明诞生的阵痛中形成。
三、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野蛮时代及其过渡阶段:
游牧部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织布机、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铁剑时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社会寄生阶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创造了一个不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国家(由于经济利益互相冲突,需要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表面上凌驾于社会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2、文明时代:
①人也成为商品了,如果把人变为奴隶,人力也是可以交换和消费的。
②三大奴役形式:奴隶制、农奴制、雇佣劳动制。
经济特征:出现了金属货币、出现商人、出现土地私有制和抵押、奴隶劳动。
③推进规律: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即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一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
针对现代女权主义运动: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
《国富论》
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巨著,全书分为五大篇章,分别从劳动力及生产资料的分配方式、资本积累、国家与国际贸易、经济体系、国家收入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发现,建立了一套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1、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2、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3、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问题。
4、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5、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6、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国富论》中详尽的理论体系,为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对原始资本积累还是对现代市场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具体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由于社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工人生产的产品不但不为工人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工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工人生产的产品越丰富,他就越贫穷。工人提供的商品越多,他自己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
二是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
劳动本来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表现。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工人来说具有外在的强制性质。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愉悦,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忍受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折磨。
三是认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是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既失去了自由和自觉的劳动,又失去了赖以实现和确证其生命活动的对象世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使劳动变成了仅仅勉强维持劳动者肉体生存的手段。
四是人同人相异化。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同他人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阶级关系,产生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抗和斗争。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指出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造成异化劳动,因而必然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强调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消除异化劳动,而要使社会从私有财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必须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共产主义是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及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这部手稿还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所作的批判,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阐发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提出了吸收和改造这种辩证法思想的任务。
2019年9月读书报告
书单
1.《资本论》卷一
2.《资本论》卷二
3.《资本论》卷三
本月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三卷,在马克思的这部著作中,体现出了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所对社会现状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质疑和提出自己鲜明独到的见解。
在第一卷中我想主要分了以下几个大类来阐述出马克思的思想
第一:商品和货币各自的价值与职能
文章开头便首先提出了商品,从分析商品开始入手阐明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联系与区别。在商品与货币中关于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谈到:“商品对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价值的,对其非使用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换,从而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价值来实现。可见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之前,必须先作为价值来实现。”精确地阐述了交换对与商品的重要性。
第二:引用G-W-G和W-G-W公式来阐述货币和商品之间的流通关系。
商品交换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交换创造财富。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财富的获取是通过堆剩余价值的剥夺。商品因为交换过程而从他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他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受咯。这过程在此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商品到它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商品因为有交换因此有了货币,有了在市场的流通。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为资本货币流通形式却是G—W—G,G—W—G之间是有意义的,因为其中G—W—G’,G’=G+G’’即是于原来的支付的货币额加上了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超过原价值的余额,称为剩余价值。因此,商品以货币为媒介,通过交换,创造了剩余价值。也就是创造了财富。而资本的思路非常清楚,我之所以用钱去购买产品,核心在于,我要把商品卖掉得到差价,用钱换更多的钱。所以每一次买,都是为了卖,这样积累下来,钱就越来越多。
第三:说明了剩余价值得产生,阐述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论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便是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得那一部分。在讨论剩余价值产生的时候,马克思引入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概念。比如原料、补助材料、劳动手段等,这些在生产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有一些转化成劳动力,给工人付工资了,价值量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化,并且产生剩余价值,这叫做可变资本。在工作日的论述中马克思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讲述英国劳动阶级是如何在工厂的压榨下,超负荷工作的,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工厂主为了节省成本,大量雇用妇女和儿童;而且提供的工作与居住环境极其恶劣,有的场所已经二十年没有粉刷,男女多人混住,卫生条件极差。由于这样恶劣的工作与居住环境以及极大的劳动负载,很多工人在三十岁左右就劳累致死,或者患上重大疾病。事情发现到后期,英国有阶层开始呼吁立法保护工人利益,否则这一代人都会全部废弃,“将从破坏身体引致早死青年时期的过度工作,救出下一代人”。于是工厂法出现,要求工人不得工作超过12小时,并且这个时间在不断缩短。资本为了实现增殖,在延长劳动时间的导向下,做出了非常残忍,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情,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的丑恶的面目。
马克思把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把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方式带来剩余价值的叫相对剩余价值。
当英国实施工厂法以后,各个工厂主为了确保自己的资本增殖,便纷纷大力提高生产力,推动了资本和科技的结合,而这样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一台机械需要5个人一起工作,而当工业大生产出现以后,一个人可以管5台机器了。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工厂的效率提升以后,用更少的人反而可以有更多的产量,于是就会裁减员工。由于工业化让很多农民离开了乡村,进入工工厂,而工厂裁员后,有一大批人因为失业需要领取救济,甚至开始流浪;而这个时候,英国又颁布法令要求一般人在没有拿到许可的情况下,禁止沿街乞讨,否则处于严重的刑罚。可见不管在什么样的时期内,资本家都尽力榨取工人最大限度的价值,而不管工人健康,而资本主义政府更像是资本家的庇护者一样,任由资本家对工人做出更重触目惊心的事情。
第四:说明了资本主义原始资本是如何积累
资本的出现源于两个关键的方面,一个是劳动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变成无产阶级,从而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生产资料被资本占有,并雇佣劳动者榨取剩余价值进行增殖。这种劳动者和劳动条件所有权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的开端。
也就是说,有一批人,没有自己的生产手段,除了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自由的一无所有”。有一批人,手里有钱,可以把这些钱用来购买这些人的劳动力,用于生产,而这些生产物放到市场上,可以让资本增殖
马克思说,这些农民在三四百年前,其实是过得更好的。有自己的田,有自己的生产物,虽然可能会有地租,但是自给自足是够的。但是资本家和政府剥夺这些人的土地,让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料,于是可以倒逼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马克思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以血与火的字。”
在英国,政府采用“圈围公有地”的方式,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于是“多数民众,突然地,强制地,由生活资料分离,当作自由的无产阶级,而投到劳动市场”。这样,“英国的劳动者阶级,未经任何过渡阶段,就由农业为主的时代变成了工业为主的时代。于是资本就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蓄积。
资本论第二卷主要阐述了两个重要的资本循环论和阐述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阐述了2个重要的资本循环论。
1.资本周转论。即在第二篇中,主要以生产资本为中心,分析了个别资本运动的速度和次数。而资本周转是指周期性的资本循环。资本的动机在于攫取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必须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来取得,所以产业资本完成一次循环后,又会马上开始新的循环,这一过程周而复始,连绵不断。从资本在一定形式上的预付起,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到资本得到增殖并以同样的形式复归止,是产业资本的一次周转。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叫资本的流通时间,它们共同构成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个方面。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只有周而复始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不断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才能有人类的存在和延续;人口再生产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的条件。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进步,总是伴随着人口再生产的不断进步。社会再生产的发展过程既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也是人口再生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后者是以前者为特征的,主要通过资本的所有者是否将全部的剩余价值用于自身的消费加以区别。
二.还讨论了流通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是抽象地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考察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中各生产部门资本的相互联系。而这一卷研究的是资本流通而不是商品流通;这里的资本是产业资本而不是商业资本;这里的流通是广义的流通;其研究既包括个别资本的流通,又包括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其研究不仅包括物的运动,而且主要是研究价值的运动。
并且还研究资本流通过程的内容资本流通的阶段、资本流通的形态、资本流通的速度、资本流通的条件、资本流通的比例关系。
具体来说商品生产出来,要把垫资的货币收回,就必须把商品售卖出去。一卷第一个流通公式是:W-G-W。意思就是出售自己的商品换回货币,在于购买其他商品。(为买而卖)第二个公式是:G-W-G。意思是用自己的货币购买商品再换回货币。(为卖而买)第三个公式是:P-W-G-P。这里的P是生产。意思是从一个生产开始,生产出商品再转换成货币,最后再进行下一个生产。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商品转换成货币的时间。如果是定制商品,出货即能结款。而如果商品生产出来到最终消费掉,需要很久的时间,那这个时间就叫做流通过程。流通快的商品,资金周转就快;流通慢的商品,资金周转就慢。当商品生产完了,但是周转还没有完成。资本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到资本回来后再生产,要么就再垫资进去继续生产,直到资本回来。而垫资的多少,就是受到周转时间影响的了。
然后第二卷还提到生产有两种分类,生产手段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简单点说就是生产铁锤、矿机、镰刀等这类用于“生产“的生产,属于生产手段生产;生产面包、衣服、红酒等这类用于消费的生产,属于消费资料生产。劳动者的货币都用于了消费资料,因为没有多余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因此马克思说穷人越穷。而资本家用于消费资料的是他们赚取的剩余价值,本金还是继续购买生产资料,因此富人更富。
资本论第三卷
是围绕着剩余价值的分配来讲,主要阐明产业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是这一卷的重中之重,商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借贷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是怎样来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的。
剩余价值的分配在这一卷里,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真相。马克思在本卷中就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的表面上,在各种相互作用中,在竞争当中,即在生产当事人的意识当中表现出来的越来越接近现实。剩余价值的一般转化形式、利润。马克思把商业利润,借贷资本的利息,地租,这也是我们非常清楚这些概念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出这些范畴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第三卷中第一次的区分了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利润和他的各种特殊形态,商业利润,利息地租。所以马克思说他资本论有三个崭新的因素,劳动二重性学说,工资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及其个数特殊形态。
读完马克思的《资本论》三卷后,感觉这真是一本经典政治经济学著作。由于缺乏对经济理论的等相关内容的知识储备,所以要读懂它很难。缺乏对文章的理解,或则说对文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片上,读完资本论给我最大的感触或最触动我的是马克思对社会的分析面面俱到,从多个方面论述自己的点,在文中有着大量的印证,用英国工人尤其是伦敦地区工人的实例来阐述资本主义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削,从而提出自己的相关观念和理论。同时《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辩护士进行了严厉的指控,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著作。
2019年6月读书报告
书单
1.《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4.《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5.《社会学与哲学》
这个月继续选择读社会学名家涂尔干的著作,完成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社会学与哲学》五本书的阅读,从而对于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有了一个全面而基本的认识,对于学习社会学给与了我一定的启迪与基础。
1.《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全书一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界定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强制性或者约束性,一个社会事实,只是由于它有或能有从外部施及个人的约束力才得到人们的承认;而这种约束力的存在则是由于某种特定的惩罚的存在,或者由于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打算侵犯它的一切企图进行抵抗,而得到人们的承认。另一个是集体性,或者说非个人性,是团体的信仰,倾向和习俗这类东西,至于以集体形式表现在个人身上的那些状态,则是另一种东西。”我们需要对这两种事实进行区分,而统计学则是最好的区分方法,如社会事实在统计学上可以用“出生率、结婚率、自杀率”等方式表现出来,而个人的状态则只能通过单个的描述来表达。社会事实的第二个特点,意味着“它的存在不依存于它在团体内部扩散时表现于个体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通过社会事实在团体内的扩散来界定它。”上述关于社会事实的界定都是属于生理学范畴的全部事实的行为方式,但是,“另外还有集体的存在方式,即属于解剖学或形态学范畴的社会事实。”与集体生活的实体有关的事情,考虑到集体生活的实体及其存在方式,涂尔干完善了他关于社会事实的定义,下述定义包含了社会事实的全部内容:“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观察法:将社会事实当做物来考察及其准则。同时批判观念论,孔德与斯宾塞。观念论不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应该是摒弃原来观念预设。破与立。
第三章主要阐述科学如何帮助实践: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涂尔干认为,我们需要把研究的对象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应该是什么就表现为什么的事实,另一种是应该是什么却未表现为什么的事实。前者为正常现象,后者为病态现象。”之所以做这样的区分,是因为我们想要找到一条科学指导实践的路径。一般来说,“在科学的眼里,不存在善与恶。科学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原因怎样产生结果,而不能告诉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为事实本身所固有的、并能使我们科学地分辨出各类社会现象中的健康与病态的客观标准,科学就可以在忠于自己固有的方法的同时照亮实践。”社会现象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普遍形态,它散见于大部分个体身上,另一种是特殊形态,它只存在于少数个体身上,“而且只存在于出现了这种形态的个人身上,并往往不是存在于这个个体的生命始终。”涂尔干称“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为正常现象,称其他事实为病态现象或病理现象。”他认为,“如果把以最常见的形态最平凡地出现于同一种内的属性归纳为一个整体,即归纳为一种抽象的个性,将由此得到的假设的存在称为平均类型,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平均类型是正常类型,而一切不符合健康标准的现象都是病态现象。”但值得指出的是,平均类型不是确定不变的,“平均类型不能像个别类型那样明确规定,因为平均类型的结构属性不是决定不变的,而是能够变化的。”平均类型是和社会种相联系的,“说一个社会事实是正常的,只是对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社会种而言。”因而,要判断社会现象是不是正常的,除了根据其是否具有普遍性,还要加入其他的标准,尤其是在文明社会和现代社会还没有走完其全部历程,其正常发展规律还无法被确认的情况下。考虑到上述问题,涂尔干教给了社会学家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他认为,那些社会学家,“他们通过观察证实事实是普遍的以后,再追溯过去曾决定过这个普遍性的条件,进而研究这些条件是否现在仍然存在,或者相反,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他就有权把这种现象作为正常现象来研究;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他就必须否认它是正常现象。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划分社会类型;也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利用社会种的概念来批判历史学家的唯名论 和哲学家的极端实在论。
第五章着眼于将看社会事实的眼光上溯和下沿,即探究社会事实的原因和结果的功能,提出因果解释论:社会现象只能用社会现象来解释。
第六章是对前几章所描述的社会学的总结与展望,对研究方法的总结。
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此书运用大量材料,讨论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其目的是回溯到历史的最初起点去理解现在的人性与现实的存在,即社会学的宗旨。其实涂尔干阐释人与神的关系就是为了说明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宗教力把宗教与社会联系起来,认为一切来源于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涂尔干思想的核心。在这本书中涂尔干还附带讨论了他的研究方法,知识观以及对社会学的思考等
虽然涂尔干名为谈论宗教,但是实质上是在谈论社会。宗教作为社会事实起源于社会。人与神的关系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样的。认为人与社会是一种积极的双向的关系。个人受社会的影响,同时正如人不进行膜拜,神就会死去,没有个体社会不会存在,社会上存在在个人意识之中的。并不是社会决定个人。
仪式的作用是使个体聚集起来加深个体之间的关系。而集会对社会的作用就像是仪式对宗教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功利的和个体的追求吸引了大部分人的力量,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个人事务。这使社会情感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相反倾向的对抗和牵制。他们仅仅依赖着过去,继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枯竭,如果在持续不断的冲突与摩擦中丝毫得不到力量的补充,那么它们必将消耗殆尽,那么就没有人来考虑社会的存在。因此要通过集会唤醒巩固更新社会情感。 而个人也需要这样的集会。当人作为个体存在时,常常为个人的事务而烦恼,参加集会抗议把个人的注意力从个人身上抽离出来,从群体生活中获得力量。我想正是集会的缺乏使现在个人的困惑增多。
因此涂尔干把个人与社会当作相互作用的独立体,认为个人行为受社会规范的制约,社会规范独立于个人。戈夫曼、加分克尔等社会互动理论及场景理论,从社会及符号互动的角度揭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同构关系。而吉登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认为社会与个人体现着一种二重性。相对个人来说,社会并不是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社会具体体现在个人的各种具体社会实践之中,“内在于”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其实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社会学的永恒话题。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系统考察了职业伦理的社会起源从而揭示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时,还从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的特殊关系。最后,追溯了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演变,进而批驳了天赋人权的观点。作者主张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研究的对象,因此本书不仅仅局限于纯粹 伦理理论的探讨,而是结合法学、政治学、人类学实践,从而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社会学视角。
4.《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这本书中涂尔干主要介绍了实用主义的意义,根本原则和几位代表性人物的思想。
实用主义的更本思想认为:真理即是有用的观念,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这一思想对传统的理性主义持批判态度。
下面对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进行比较:
理性主义认为真理为外在实在的摹本,是“非人格化”的。思考真理本身就会带来快乐真理具有“一致性”,“不变性”。真理是神圣的,凌驾于生活之上。它自身存在,而不是为人们存在。
实用主义认为否认为了思考真理而思考真理,我们追求真理时,心中通常有一个目标。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今天的真理也许是明天的谬误。真理本为生活的一部分。真理是为人们生活确定的
在分析实用主义的基础上,涂尔干进一步思考了“思维与实在”,“知识作为行动的工具”以及“实用主义与宗教”等问题。
进一步提出: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即只有一种价值:有用性。思维的目的不是对材料的复制,而是对未来实在的构建。
知识的任务就是让我们尽快掌握那些必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客体。
实用主义为改头换面的经验主义;与唯智论对立,与抽象思维对立;反对任何形而上学的教条;最看重的不是首要原则而是实践后果。
5.《社会学与哲学》
涂尔干首先讲述了类比的意义,认为生物心理学家的错误不在于使用了类比,而在于错误地使用了类比。社会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类比是有意义的类比,因为两者的研究领域是临近的。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是由表现构成,所以我们可以假定个体表现和集体表现在某些方面是可以比较的。
接下来,他论证了心灵的存在。心灵是有着生理基础的特殊心理现象,细胞等生理机智是心灵产生的载体,但是他们不等同于心灵,任何单独的细胞都不能产生心灵,心灵不能还原为细胞。
然后引入了他的结构主义论点,认为社会是超越于个体的,任何单独的个体都不具有社会的征,社会是不能还原为个体的。个体聚合成为社会,就像元素结合成为物质,是一种化学变化性质的聚合,不能简单理解为叠加。如果有人把个体表现生活所独具的特性称为精神性,那么他们就应该把社会性定义为超精神性。
道德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行为规范系统,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义务和可求性,前者是一种特殊的权威,而后者是一种善的表达。道德的客观方面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民族共同道德,主观方面是每个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的道德,后者并不经常符合前者,所以任何良知从某种角度来讲都有不道德之处。
一种行为只能有两个目的,自己或者自己以外的人。自己不能成为我道德行为的目标,与我相类的其他个人也不能成为我的道德目标,因为原则上人与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那么个人的加和也不能成为我的道德目标。道德目标应该是一个超越个人和他人的更高的目标。群体中才有道德。所以他假设社会与个人截然有别,否则道德就没有对象,义务也没有其根基。只有行为对象比作为个人的我们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的时候,无私才会变得有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上帝不过是社会的变形的和象征性的表达。
接下来他继续讨论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社会内在于个人,也超越个人,社会具有道德权威的全部特征。文明越复杂,社会就越超越于个人的意志,个人在社会面前就显得越渺小。社会就是自身,社会是我们最优秀的部分,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文明化了。所以,热爱社会,就是热爱超出我们文明之外、又存在于我们之中的事物。若我们不想结束我们作为人的存在,就无法实现摆脱社会的愿望,从我们被文明化的那一刻起,只有放弃我们自己,才能弃绝文明。这样,人们能提出的唯一问题,就不再是他能否离开社会而生活,而是他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里。
2019年5月读书报告
书单
1.《社会学二十讲》
2.《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3.《与社会学同游》
4.《自杀论》
5.《社会分工论》
这个月是系统开始读书的第二个月,本月没有了过多的毕业影响的因素,所以自已读书的时间也更加系统了,这个月读了《社会学二十讲》、《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与社会学同游》、《自杀论》和《社会分工论》五本书。前三本书还是让我更好的更加全面的认识社会学这一学科,而后两本书开始看点有点点难度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名家涂尔干的《自杀论》《社会分工论》,分析自杀问题,我觉得既有社会学的方法论意义,又具有有现实感,让我对社会学有了更加不一样的认识。
1.《社会学二十讲》
本书是战后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反映。作者在书中,围绕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和战后向其挑战的美国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作了评论性的论述。对于初入社会学的我来说是从多方面了解社会学的不二选择。
帕森斯结构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指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社会有机体论和早期功能主义发展而来,主张用功能分析方法认识和说明整个社会体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能维持下去,是因为社会找到了一种手段去满足人类的需要。
作者对二战到1990年前帕森斯及与其对话各路美国社会学理论流派都有一定的介绍介绍如关于冲突理论的约翰·雷克斯的策略和雷克斯和强制问题;关于交换理论的乔治·霍曼斯的洞察力和霍曼斯和个体论的困境;关乎符号互动论的乔治·赫伯特·米德的实用主义及其遗产和个体主义与布鲁默和戈夫曼的成就;关于本土方法论的现象学和埃德蒙·胡塞尔的遗产和哈罗德·加芬克尔对规范的反叛等。
2.《社会学的理论结构》
本书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问题。西方社会学理论是庞杂的,看起来似乎是无结构的。但在特纳看来,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理论的一种,其自身是有结构的。这种结构先是从理论原理上来说的。理论是指逻辑上相关的概念和命题,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概括。科学理论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其表述比日常语言更正式,即社会学家力求使用中立的、客观的和含义明确的术语,以保证人们对其有一致的理解和使用。
要用经验案例去验证这些理论以确定它们是否成立。因此,科学是建立理论、验证理论、进而否定、修正或保留理论的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直至至少提出一个更好的理论。如果理论得不到正式的客观证实,那它就难以与个人偏见、意识形态和宗教信条相区别。在本书中,特纳按照知识是否是经验的和体现价值性的标准而将其分成了四种类型:意识形态、宗教、逻辑及数学、科学。
特纳明确主张社会学是一门科学,社会学理论在性质上跟科学理论是一致的。他承认,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学理论是否是科学理论始终存在着争议,而且目前这一争论仍很激烈。例如,本书在关于“批判理论”的第四部分中,就涉及到了这方面的争论和不同观点。批判理论家的主张不同于实证主义者,如他们认为研究者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的,因为每个学者都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而某利益影响着他们对问题的选择,也影响着对问题的分析方式。
特纳明确主张,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寻找社会规律。他提出作为“社会的自然科学”,社会学必须寻找那些存在于由个体构成的社会关系中的固有的规律。
3.《与社会学同游》
彼得.伯格认为:社会学是理解社会的学问,追求的是纯粹感知的行为,社会学家应秉承一种价值无涉的科学诚实观,职责是报告社会领域里的真相,而不是决定采取何种行动。也就是说,社会学是理解、描述与解释的学问,而不是对实践的指导;阐释社会事实是什么,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状态,而不是判断社会事实应该是什么。社会学家是描述者和解释者,而不是仲裁者和改良者。社会学是理解人与社会的一种知识。作为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人,该如何获得有关个人、社会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社会学则是促使我们达到这种理解目的的知识和有力途径,通过社会学的意识形式,可以有效的理解个人和社会。社会学是构建自我形象的一种觉悟个人的自我形象、生活经历和世界观会影响到个人现在的发展状况甚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观念不断变化的时代,这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对自我形象的构建,而且也会引起人们信仰和追求的变化。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首先表达的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而我觉得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然后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之后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接下来的几章"人在社会"、"社会在人"、"社会如戏" 联系甚为紧密,一番内心波动后,才发现社会是这番模样。最后,作者又回到社会学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并再次明晰了这趟旅行的主旨"人文主义的视角"。伯格向我们指明了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人的主体性。
4.《自杀论》
涂尔干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其著作对社会学科的影响是巨大的。读了《自杀论》后受益匪浅。在《自杀论》中,我看到的不只是在论述自杀本身,也不仅仅书向读者展示了人们为什么自杀,自杀是否正常,自杀有什么类型。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本著作中向我们说明了社会与个人,整体与个体,团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自杀论》一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此,我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点来谈谈我对这本著作的体会。
关于“自杀”在《自杀论》中,涂尔干论述有两个理论基础,其一在于他认为社会是存在于个人之外的,社会不光是个人的简单累加,社会是超乎个人的客观存在,它不从属于个人,相反的他约束个人,管制个人,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他理论的第二个基础在于群体的自杀与非社会因素无关,至少说关系不大。他首先提出自杀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的研究假设,得出一个结论:“最有利于自杀的个人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不是某种明确和无意识的倾向,而是某种一般的和不明确的天赋,很容易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是自杀,但不一定是自杀,因此不能说明自杀的原因。”由此他进而提出了第二个研究假设:自杀与自然条件有关联。然而,事实说明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与自杀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直接刺激社会生活的不是物理环境,影响自杀人数多少的尤其不是物。
5.《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分三部分考察了了社会分工。第一部分考察了劳动分工的功能,也就是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需要。第二部分考察了劳动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其中涂尔干认为人口密度和社会容量的增长是产生社会分工的决定性因素。当然,他也考察了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遗传性。最后,涂尔干认为应当要区分正常状态的分工和反常形式的分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而这种区分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透过反常的分工,来更好地理解常规状态下的分工。
涂尔干首先假定社会分工带来了某种社会团结,然后再通过去寻找各种可以论证的资料和实例去证实自己的假设。这是实证主义方法的基本轮廓。事实上,我们看以看到,涂尔干在通书的论证里基本都采取了这样的一种方法:先提出问题,再通过收集资料和实例去进行论证。
涂尔干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两种基本社会团结的类型。一种是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另一种是有机团结,或分工形成的团结。这种团结所表现出来的对应的法律形式是恢复法。涂尔干认为社会生活有着两种潮流,即社会生活有两个来源。一种是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个人是社会化的,没有自身的特点,没有独立的个性,完全淹没在集体的潮流里,受压制性手段所辖制。另一种是社会劳动分工,个人自身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活动,有着较高的自由度和独立的个性,个人对于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社会职能的分化所产生的相应法律规范的触犯只能受到恢复性的制裁,而不是抵偿性的制裁。
涂尔干还讨论了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涂尔干还指明了社会分工的两个次要因素。一个是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另一个就是遗传性。涂尔干虽然认为只有社会因素才能导致分工的产生,但是他并没有忽略遗传性因素对社会分工的产生的影响。
涂尔干在最后讨论了分工的反常形式,指出需要医治的病态的社会分工。涂尔干在结论中再次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
2019年4月读书报告
书单:
1.《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
2.《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3.《社会思想名家》
这月初读社会学书籍,完成了《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两卷、《社会思想名家》这三本书的阅读。由于之前接触社会学的方面知识较少,对于社会学思想名家及经典理论匮乏,加之老师推荐的书单,所以选择了这三本主要介绍西方社会学经典理论、主要社会学思想名家及其其生平背景。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
首先阅读完此书之后,我对社会学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知道了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马克思·韦伯、格奥尔格·齐美尔等优秀社会学家、
涂尔干认为我们必须要去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效消除的办法,这一任务只有运
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以完成。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的。而社会团结分为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尤其在早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使劳动分工偏离“正常”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各种“反常分工”形式的出现。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诊断与孔德一致,同时也将危机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
和社会失范的丧失。
韦伯构建他的理论的特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完全独立的学术立场,拒绝屈从任何思想路线,在批判和审视他人思想的前提下吸收前人和同时代学者思想中的有益成分。韦伯认为研究者应该区分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价值相关性首先体现在研究选题上,选择研究题目是由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与价值观念相关的是课题的选择,而不是对现象做出解释。韦伯认为每一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每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指行动者主观的认为即社会学上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韦伯是以理性化为视角和发展脉络,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并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现代性”贯穿了韦伯的比较历史研究、理性化理论、社会哲学思想。
齐美尔尝试了构建一种绝对论的世界观和相对论的世界观之间的统一。货币所体现的,经济生活中所浮现出来的价值只是一种表面的价值,在这个表面下,人类可以找到最终的、绝对的价值和意义。齐美尔通过确定确定社会学的独特研究视角,对推动社会学走向独立作出了贡献。从两种对立的社会观的基础上开拓崭新的研究视角,具有中和性。从社会学发展史角度”社会交往“为现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提供了思考方式。
这本书还有几位优秀社会学家的思想,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阅读这上下两卷书,对于基本的社会学家有了个大体的认识,对其社会学理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社会思想名家
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社会思想名家》。这本书汇聚了各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让我在阅读一本书的同时能够了解各个优秀的社会学家,我觉得对于一个初入社会学领域的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写这本书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了解到他有着《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冲突研究中的连续性》等著作,在社会学理论方面有着权威地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一个人的思想永远都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而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对他的思想本身感兴趣,却忽视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背景,我们会很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4月份参加了一次四为读书会,通过读书会上同学的汇报与老师的讲解,更是使我了解到我们在学习社会学理论的时候,非常有必要了解社会学大师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方式以及前人和同时代者对他们思想的影响,这才有助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深入和透彻地了解。
《社会思想名家》的价值正在于此。通过对孔德、马克思、斯宾塞、涂尔干等人的学说、生平、学术背景、社会背景进行详细地介绍,科塞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关于社会学大师们生活的环境、方式的整体画卷。几乎在每位社会学家思想的介绍中,科塞都不厌其烦的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学家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情况、与周围同事和学生的关系等等,详细阐明这些对他们理论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使读者能够很清晰地把握住理论家们思想的实质,他们理论的创新点,以及日后其理论方向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
在阅读中,我觉得要完成这样一份工作是极不容易的。因为作者不但要对社会学大师们的思想有十分透彻的了解,通读过他们所有的著作和文章,还要熟知他们的背景、生平,甚至于要对他们当时身处的社会环境进行一番回顾,仅查找这些浩如烟海、包括了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等的资料就足以令人生畏,更何况有些资料恐怕还无从查起,不得不寻找一些其它的材料作补充,然这些材料的出现,才更加凸显了这本书的价值。
[ 此贴被张韩冬在2020-06-20 11: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