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赵致浦读书报告(更新于9.21)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赵致浦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7
威望: 7 点
金钱: 7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8
最后登录:2022-04-13

 赵致浦读书报告(更新于9.21)

赵致浦(8.25~9.21)
【书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共产党宣言》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哲学的贫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氏族美德何以重生)
1844第一版序言
在序言中恩格斯告诉读者本书旨在通过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来阐述摩尔根的成果;首先,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包括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这是通过劳动发展实现的。另一种是人自身的生产,这是受到家庭发展制约的。随着社会发展,地区团体逐渐取代了血族团体,由各阶级组成的新社会替代了旧的社会。现代社会便是家庭制度受到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即构成今日的全部成文史,而摩尔根的贡献在于对于发现和恢复今日成文史的史前基础,我的理解就是他向我们展示了阶级社会形成之前的由血族团体主导社会的真实历史。
1891第四版序言
在60年代开始以前,根本谈不到家庭史。历史科学在这一方面还是完全处在摩西五经的影响之下,家庭史研究开始于巴霍芬1861年出版的《母权论》;序言中对巴霍芬的历史贡献加以评述:即他通过搜集古典著作首先抛弃了关于性关系杂乱的毫无所知的原始状态的空谈,但是他的神秘主义(有关《奥列斯特》的神话学研究)并没有明确表达出妇女的崇高地位。他的继承者:法学家麦克伦南研究“抢劫婚姻”提出“内外婚制”的对立,究其原因时,他认为这和杀死女孩有关系,虽然能够通过一妻多夫来缓解男多女少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有了抢劫婚。这种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中的对立显然是弊大于利的,摩尔根的研究指出没有发现外婚制部落的存在,当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实行一种外婚制,那么这些氏族组成的部落就是内婚制的部落,这样内外婚制的对立就不成立。在此基础上,摩尔根发现了父权制在母权制基础上走向文明社会的事实,因此母权制氏族成为家庭史研究的核心,显然摩尔根的研究更加深入且方向正确,但在当时并不为主流派所接受。

第一部分:家庭与婚姻
一、史前各文化阶段
前面内容包括对摩尔根各阶段划分的简单总结,我也之前做过,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所有信息串联起来,而我通过制作表格更加直观明了,各有利弊,对于回忆文章内容来说值得借鉴。摩尔根的著作展现的文化发展阶段是根据生产的发展展开的,对于本书想要展示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者的总结如下: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二、家庭
1.杂乱的性交时期
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摩尔根也认为曾经存在过一种原始的状态,即那时部落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关系。这种原始状态为巴霍芬第一个关注,但他追溯到群婚制时期,他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其伟大功绩之一。经过考察各种研究,鸟类和猿猴类都不能为我们了解蒙昧人类提供证据,因而作者认为我们所掌握的关于蒙昧人类族系的一切材料,也是十分矛盾,不能取证。但是,埃斯皮纳斯的命题却给了我们一个较好的论据。高等动物的群和家庭并不是互相补充,而是互相对立的雄,性在交尾期内的忌妒是怎样削弱或者暂时瓦解任何共居生活的群。
2.群婚制的形成
接下来考察群与家庭的关系,群的组成必然要求个体的重新自由,当个体被家庭所控制和整合时,就会削弱群体的纽结。因此,群的集体感在其发生时的大敌,莫过于家庭的集体感。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 用现今类人猿那样的生活条件根本无法解释动物向人类的状态过渡,成年雄性的相互宽容,摒弃嫉妒才使得持久集团的形成。因此,可追溯的最早的家庭形式就是群婚了,较晚的则是多夫制,这与忌妒感情相矛盾,研究群婚制必将追溯到更原始的杂乱性关系状态,即一种缺乏限制的杂交状态。
3.群婚制的家庭类型及其发展历程
接下来研究杂乱性交状态,依照摩尔根讲,这种状态带来了如下几个家庭形式。首先是血缘家庭(按照同辈男女皆为夫妻,排除父母子女)、普纳路亚家庭(近亲繁殖限制部落人口数量和质量发展,排除姊妹兄弟性关系,)第一次发生外甥/女&表兄妹&侄子侄女的类别划分,氏族制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普那路亚家庭中直接发生的。群婚家庭中,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以母亲为主将她的亲生子女和其他子女相区分,因此,母系是主要的世系确定方式。
然后,是氏族的形成过程:以母系为主的组成一个确定的、彼此不能结婚的女系血缘亲属集团;从这时起,这种集团就由于其他共同的社会的和宗教的设施而日益巩固起来,并且与同一部落内的其他氏族区别开来了,这就是氏族由普纳路亚家庭自然发展过来的过程,这一家庭形式先于对偶婚存在。级别观念也是广泛存在于澳大利亚,父母处于一二级别,子女会处于三四级别,前后两个级别互为夫妻,随着下一代的产生,子女也将加入一二级。像澳大利亚所盛行的那种整个级别的结婚,是群婚的原始的形式;而普那路亚家庭,就我们所知道的而论,则是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前者大概是同漂泊不定的蒙昧人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后者则已经是以有了比较牢固的共产制公社的居民点为前提,并且直接导向下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在这两种婚姻形式之间,我们无疑还会发现某些中间阶段;
4.巴霍芬的四大功绩
对于对偶制家庭的考察是尚未有人进入的领域,即主妻主夫是随着氏族成熟和级别增多而产生的,由于财产的原因,多妻难以实现,但是对于男女双方的义务来讲,男性有更多的性自由,孩子归属于女方。这种对偶制家庭,本身还很脆弱,还很不稳定,不能使人需要有或者只是希望有自己的家户经济,因此它根本没有使早期传下来的共产制家户经济解体。这种共产制家户经济是原始时代普遍流行的妇女占统治地位的客观基础,发现妇女占统治地位,乃是巴霍芬的第三个功绩。巴霍芬的第四个伟大的发现:广泛流行的从群婚到对偶婚的过渡形式。被巴霍芬说成是对违反古代神戒的赎罪,即妇女用以赎买贞操权利的赎罪,事实上不过是对一种赎身办法的神秘化的说法,妇女用这种办法,把自己从旧时的共夫制之下赎出来,而获得只委身于一个男子的权利。
5.巨大的变革——从母权制向父权制
正如群婚之于蒙昧时代,专偶制之于文明时代一样,对偶制处于二者之间。对偶制和母权制受到强烈打击的时候是财富的家庭私有的增加,男性成为生产工具和畜群的所有者,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氏族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无法继承父亲的财产,因此增强地位的男性开始废除传统的继承制度,本氏族的男性子女留到其父亲的氏族,而其父亲氏族的女性的子女也要到他们父亲所在氏族生活,这一革命是母权制向父权制度转变的开始。
父权家庭的形成,包括非自由人和父权两部分,即奴隶和男子独裁。
6.专偶制家庭
它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它是父权制下的产物,生育有确定生父的子女作为家庭继承人。这一部分提到男子具有更大的性自由,甚至堕落到玩弄男童的地步,而女子要保持贞操,《古罗马十二帝王传》里这种事情很多,真的让人很惊讶。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个体婚制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的进步,但同时它同奴隶制和私有制一起,却开辟了一个一直继续到今天的时代,任何进步伴随着相对退步正如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建立在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压抑之上的。淫游制度是群婚制残余,允许姑娘在结婚前有一定的性自由,为金钱而献身,将之归于神庙,是一种宗教行为,后来就是发展到极端的公开卖淫。专偶制伴随着通奸和卖淫为补充。
相比于娼妓,妻子把身体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男女婚后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情况也不见得更好些。我们从过去的社会关系中继承下来的两性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并不是妇女在经济上受压迫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在包括许多夫妇和他们的子女的古代共产制家户经济中,委托妇女料理的家务,正如由男子获得食物一样,都是一种公共的、为社会所必需的事业。随着家长制家庭,尤其是随着专偶制个体家庭的产生,情况就改变了。家务的料理失去了它的公共的性质。它与社会不再相干了。它变成了一种私人的服务;只有现代的大工业,才又给妇女——只是给无产阶级的妇女——开辟了参加社会生产的途径。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们仍然履行自己对家庭中的私人的服务的义务,那么她们就仍然被排除于公共的生产之外,而不能有什么收入了;如果她们愿意参加公共的事业而有独立的收入,那么就不能履行家庭中的义务。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消除个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单位的属性。
在这种顺序中所表现的进步,其特征就在于,妇女越来越被剥夺了群婚的性的自由,而男性却没有被剥夺。的确,群婚对于男子到今天事实上仍然存在着。
专偶制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财富集中于一人之手,也就是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而不是传给其他人的子女。为此,就需要妻子方面的专偶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专偶制,所以这种妻子方面的专偶制根本不妨碍丈夫的公开的或秘密的多偶制。
随着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因此,对于“后果”的担心也就消除了,这种担心在今天成了妨碍少女毫无顾虑地委身于所爱的男子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既是道德的也是经济的因素。
当父权制和专偶制随着私有财产的份量超过共同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结婚便更加依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买卖婚姻的形式正在消失,但它的实质却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实现,以致不仅对妇女,而且对男子都规定了价格,而且不是根据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根据他们的财产来规定价格。
婚姻仍然是阶级的婚姻,但在阶级内部则承认当事者享有某种程度的选择的自由。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

第二部分:氏族的形成与瓦解
三、伊洛魁人的氏族
印第安氏族的职能为全员自由人在遵循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上,共同保卫自由,由于氏族是整个有组织的印第安人社会的基础,这与印第安人具有那些受到普遍承认的强烈的独立感和自尊心相联系;
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它们由各自的地区和名称;二是有独特的、仅为这个部落所用方言;三是委派氏族酋长和酋帅的权利;四是有罢免他们的权利,甚至可以违反他们氏族的愿望而罢免他们;五是有共同的宗教观念和崇拜仪式;六是由管理公共事务的部落议事会;七是有些部落存在着权力很小的最高首领,类似于充当执行官的职能;伊洛魁联盟包括五个部落,这些部落中有三个父亲部落,两个儿子部落,但这两类划分之间互为兄弟部落,这些亲属部落完全以平等和独立为基础。联盟议事会是由50个地位和威信平等的酋长组成,具有决定权力,尚未设立常驻行政首脑;50酋长是选举出来的,被分配到各部落和氏族中,担任新的公职,他们在自己部落里也是酋长。就联盟议事会的召开方面来说,五个部落中的任意一个都有权发起会议,决议需要全体通过且按部落进行表决,有效的决议需要全员一致赞成;每个伊洛魁人都可以在议事会上畅所欲言。
作者赞扬了在伊洛魁部落中实行的共产制,这种制度下大家自由而平等,这一制度开始奔溃于联盟和战争,最终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对伊洛魁人来说,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些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相反,在离开古代氏族社会后,时间来到的是文明的阶级社会,却是贪欲、享乐、虚荣、自私充溢的社会,而号称文明的新社会却是少数人盘剥多数人的社会,这样的状况愈演愈烈,这让人不由地感觉到这是一种退化;
四、希腊的氏族
希腊人站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了,他们超过伊洛魁人两个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因此为了防止女继承人出嫁而搬空氏族财产,所以规定女继承人可以在本氏族通婚;希腊各部落和小民族组织包括:①各氏族酋长组成的议事会;②人民大会;③军事首长;在财富越来越被当作最高价值而受到赞美和崇敬时,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为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所缺少的只是一件东西,即它能保障单个人获得财富不受氏族制度的共产制传统所侵犯,从而促使私有财产神圣化,这样在国家出现之时,社会将愈加分裂为阶级,有产者剥削无产者的权利将永久化。
五、雅典国家的产生
里程碑式的成就:提修斯时期,在雅典里出现了普遍适用的民族法。其次是财产的个人占据向家族神圣占有的转变,这种转变导致了特权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建立在于破坏氏族联系,从而将社会成员分等和制造对立。这也见证了奴隶制度的出现和产品对其创造者的支配。时间来到了梭伦改革,为了防止雅典人因为负债而变成奴隶,梭伦通过财产的多寡将雅典人分为四个阶级,分别承担不同的义务和享有不同的权利,这一改革虽然限制贵族贪欲,防止负债导致的奴隶人数大肆扩张,但其导致氏族制度经历了新的失败;此后,有产者的崛起也伴随着氏族制度的消逝。克里斯提尼扔出最后的火把,这一地区改革注定要彻底地将氏族聚居的历史终结,国家将会从氏族旧时代中生成。最终,雅典还是灭亡了,由于她有着数量庞大的奴隶来从事大多数职业,财富的过度集中导致大量自由公民贫困化,最终他们将会沦为奴隶或者贫穷潦倒,闪耀着民主光辉的雅典最终毁于一旦。
六、罗马的氏族和国家
罗马是父权社会的代表,罗马在氏族、库里亚和部落的社会基础上实行军事民主制,尽管王政时代的罗马时刻上演着勒克斯不断地尝试扩大他的权力的场面。罗马是一个新的、以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公权力不仅反对奴隶,而且反对无产者。
七、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
母权制刚刚消亡的德意志人留下了尊敬女性的传统,婚姻形式是渐近专偶制的对偶制,因此在塔西佗的著作中,德意志人成为生活奢侈的罗马人的美德榜样。德意志的日耳曼人制度与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相适应,氏族酋长议事会处理较小,大事交给人民大会去解决;这说明德意志人的基础是氏族,他们依照军事才能选举军事首领,军队惩戒权交给人民大会,由王或部落酋长主持,由人们决定。身处高位者夺取统治权是氏族制度粉碎的开端,扈从队在王权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也是雇佣兵制度的雏形,他们受到首领宠信,在接收罗马帝国遗产的时候,扈从队自然而然出落为贵族。
八、德意志人的国家
谈到德意志的国家,作者从人口增长、活动范围扩大介绍了野蛮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同时,5世纪末罗马帝国日渐衰落,罗马帝国的辽阔疆域建立在破坏血缘世系的万民法上,部分地区长期独立存在,罗马帝国本身面临者腐败严重的问题,各个官僚阶层自上而下压榨行省、剥削人民,最终整个帝国失去秩序,民不聊生。德意志人灭亡罗马帝国在某种意义上将人民从这种压迫下解放出来,不过新的统治者建立王权,扈从们也成为新贵族,这为后来王国的覆灭埋下了隐患,众所周知,查理曼大帝的法兰克王国就是如此。德意志人为罗马注入了野蛮制度,即氏族制,这让垂死的制度年轻起来,罗马因为在私有财产和奴隶制这一发展方向走得太远而逐步丧失了氏族制传统下可能留存的全部美德。
九、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氏族制度起始于蒙昧时代中级、继续发展于高级阶段、全盛于野蛮时代低级;氏族制度的伟大在于它不能容忍统治和奴役的存在,在内部没有权利和义务区别;实行的是共同财产制度,
社会分工在两性之间进行。考察氏族的交换:起初只在同一氏族内部进行发展到部落间的酋长交换;后来当畜群成为特殊财产,个人交换逐渐占据优势,牲畜充当货币职能;当男子制造生产工具,获得对于畜群所有权时,他就能够实际控制家庭了,妇女的追求两性平权的解放之路也由此开始。
本章节对于两次大分工作了如下阐述:第一次大分工必然带来奴隶制,社会分裂为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个阶级。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奴隶制作为社会制度存在,并且社会分工细化,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部门。贵金属进入流通领域,贸易体系开始建立,社会倾向阶级化,氏族公有制渐渐被家庭私有制代替,婚姻制度由对偶制向专偶制过渡。文明时代加固了以前的分工,开始产生长久的城乡对立,野蛮时代高级又产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在交换扩大时,商人阶级通过多地区倒卖商品积累大量财富,他们时社会的寄生阶级,货币的崇拜者。氏族社会被架空了,最终不得不妥协于社会分工和社会阶级化两大趋势;
+++++++++++++++++下文这段很喜欢纯属摘抄++++++++++++++++
前面我们已经分别考察了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雅典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封闭的贵族制,它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贵族制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血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最后,在战胜了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中间,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氏族制度不能提供任何手段来统治这样广阔的领土。
文明时代所由以开始的商品生产阶段,在经济上有下列特征:(1)出现了金属货币,从而出现了货币资本、利息和高利贷;(2)出现了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间阶级的商人;(3)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和抵押;(4)出现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的奴隶劳动。与文明时代相适应并随着它而彻底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家庭形式是专偶制、男子对妇女的统治,以及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个体家庭。
++++++++++++++++++++++++++++++++++++++++++++++
国家: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它的特点如下:①地区划分取代血亲缘;②公共权力设置,公职人员代行使征税权;③控制阶级对立,以实现公共利益;④大多数时候通过财产分层确定社会等级,防范无产阶级颠覆现存秩序;⑤它的存在不是必要的,随着阶级消失而灭亡;
(摩尔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财富越发地脱离人们的控制,甚至人们会受到财富的支配,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能强大到足以支配财富。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工资篇目:
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于工人来说是致命的,工人劳动的转变以及对资本家附属关系导致了工人无法离开资本家生活;而倾向于自然价格的市场价格会使工人遭受最大的损失;劳动工资远比生活资料价格稳定,工人生活水平对于物价的反应是极为敏感的。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相比于资本家的投资利润来说,他们的工资差别更大,这样也说明不同行业普遍存在实际的剩余价值大于利润的现象。相比于财富增长的社会,财富衰落时期的社会会给工人带来更多的苦难,而前者也并没有显著改善工人的福利,相反他们面临着过度劳动、受到精细分工控制、寿命缩短和激烈竞争。这一部分的思考很独特,社会分工的细密加深工人的依赖性,使其片面化,导致劳动的异化。国民经济学中的工人将劳动作为谋生活动,以片面、抽象劳动为生的人,工人被当作有肉体需要的牲畜。
2.资本的利润
资本是积蓄的劳动,它能为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资本家是资本的所有者,他可以通过资本获得对市场上交易的商品的不可抗拒的购买权力。资本家利润和工资成比例,也和预付原料成比例,这样才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可以看出获得更多利润的手段很多。
资本家通过分工和向商品中增加死劳动来提高利润,此外,垄断也会获得更多利润,所以竞争成为抵制资本家的重要手段。扩大的竞争市场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这会引导国家经济转虚向实,工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也可能伴随着小资本家和小食利者的破产。资本的积累是分工的必要先导,资本积累越多,分工越细,同等数目的工人加工的材料数量就越多。工人数量和新机械数量随着分工精密化和部门的扩大而增长,由此会出现生产过剩。
3.地租
地租的数量取决于土地的位置和肥力,前者涉及到土地周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后者涉及到对土壤的改良;地租是由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确定的,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雇农、工业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相敌对,这源于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样的,土地所有者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大地产主将小地产主如同工厂主和自备工具的手工业者一样,两者的竞争最终导致地租下降,小地产被大地产兼并,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差别渐渐消失。在于外国竞争中,地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成独立收入,为了谋求更多的货币收入,土地所有者不得不取代租地农场主经营土地,但他们往往无力开发土地,最终会走向破产。而租地农场主和土地劳工会成为坚定的革命的无产阶级。
4.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物的异化: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存在物,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非现实化,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工人生产越多,他们占有相对越少,越受到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地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
自我异化:两类关系,第一类是工人如何看待统治他的异己的对象的关系?第二类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对自己活动的关系,这同样是一种异己的活动。甚至是他的生命是不依赖于他、
不属于他、反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自我异化。
探究异化劳动的本质:人是类存在物,将自身的类和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人的普遍性将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即人的无机身体,并依此生活。异化劳动(1)自然界同人相异化;(2)使人本身,自己的活动机能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后面同动物对比的段落可以理解为:人有意识地生活,而动物没有意识,它们只能依照本能而动。人的意识能够将自己的本质当作维持生存的手段,这就产生了异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取类生活——自然界,而在中间推波助澜的就是人的意识,这时人的全部类生活归于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本质同人异化(4)人同人相异化。
劳动产品异己,那它们归属于?这一社会存在有别于工人本身,异化劳动的过程生产出来的是疏远于劳动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劳动的关系:即资本家对于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就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和必然后果。它包括以下两种关系:工人对劳动、劳动产品和对非工人的关系;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
5.私有财产关系
这部分主要讲述异化的工人被资本当做劳动工具,低廉的工资维持着最底线的生活,相比之下,工人作为人的尊严被抛弃,代之以作为具有一定自主性和思想的特殊商品而存在,离开这一身份,这些无产者几乎难以生存,这也是国民经济学持有的普遍认识。
私有财产关系包括两大关系,第一种是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关系,即劳动者表现出与自身意识和生命相异的生产;第二种生产表现为私有财产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特性的消失。劳动和资本关系的对立达到极端,这一私有财产关系将走向灭亡。另外,本书也提到了私有财产关系主要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运动关系:①两者的统一,它们往往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②两者的对立,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博弈;③资本可以分为本身和利息,利息分为利息和利润,而劳动是资本的费用,工资是资本的牺牲;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
本章也描述了动产和不动产的对立,两者的对立也是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的对立,是土地旧贵族和资本新贵族的对立,而后者在封建制度时期是前者的奴仆,两种类型的资本相互质疑和攻讦,没有资本的注入,地产终究是地产,无法获得收入。土地所有者也只有和租地农场主达成合约关系后才能加入剥削者的行列,成为安稳的食利者,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环节。
6.私有财产与劳动
国民经济学实际上是否定人的,它将人和私有财产精密联系,将私有财产观念移入成为人的本质,从而发挥一种普遍的世界主义的力量。地产作为私有财产最早出现的形式,工业不过是在其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后生者。私有财产观念的内在化过程经历了出现在农业领域的农业劳动、一般劳动、最后过渡到财富定义私有财产的工业劳动的转边过程。
7.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起源于私有财产的普遍化,最早的粗陋共产主义者建立在对比自己更加富裕或者掌握更多私产的人的嫉妒和平均主义欲望,他们思想并未突破私有财产本身甚至体现出一种倒退,私有财产借机塑造一种共同意识:劳动是每个人的天职,资本是共同体的公认的普遍力量。共产主义知私产表象,不见本质,具有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秉持扬弃态度,是人摆脱异化的状态,向社会的、人性的人的复归。以下是马克思对社会的观点: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呢?首先,社会是实在存在物,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活动也在社会中进行,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
通过尽管是异化形式的工业,也能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下面部分是很有趣的哲学思考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扬弃为中介的积极的自我意识,正像现实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
8.批判黑格尔
A.费尔巴哈贡献:①哲学是思维阐释的宗教②唯物主义和实在科学③基于自身的肯定与自称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这一块没看懂,我认为应该是由自身出发客观的肯定方面和绝对或先验存在着的精神的肯定方面的对立)
费尔巴哈认为要从肯定的东西,即感觉确定的东西出发解释黑格尔辩证法,如下文:
黑格尔:①从异化和实体出发,宗教和神学为起点;②扬弃无限的东西,哲学扬弃宗教和神学;③扬弃肯定,恢复宗教和神学;
马克思评价:费尔巴哈否定的否定是哲学与自身相矛盾,同自身对立肯定神学的哲学;
B.《现象学》绝对知识
黑格尔哲学诞生于《现象学》,这部著作的成果是辩证法;黑格尔承认劳动是人的本质,但是他说的劳动是忽视了消极方面的抽象的精神劳动,那种能够认识到人自身的外化或思考自身的外化的科学,即哲学。
何为克服意识的对象的运动?对象表现为对自我的复归,所谓自我就是人的抽象理解。在黑格尔看来,人就是自我意识,人的异化就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哲学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自我意识的异化现象,这就是现象学的功用。自我意识的外化是物性,这里的对象被我理解为思维或行动的指向,它是抽象的可互动的概念;(未完,后面努力理解待补充)

*****共产党宣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写作背景
《宣言》核心是: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都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宣言》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区别,认为社会主义者包括空想主义者和社会庸医两类人,他们站在了工人运动外去寻求支持,社会主义是上流社会的行动,而共产主义意味着工人运动。
共产主义被一切欧洲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共产党宣言》就是反驳共产主义幽灵说和政治论战污名化这些现象,且公开说明自己所秉持的理念和要实现的意图。

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建立以前就普遍存在着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相互对立的现象,他们的斗争又是公开又是隐蔽,结果是革命带来新社会或者各旧阶级同归于尽。作者指出各个阶级中又可以划分不同的阶层,资产阶级社会没有消灭对立,而将其简单化了,逐渐归于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无产阶级的分散斗争时期
Q1.资产阶级发家史?
中世纪农奴产生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再从市民中发展出最早的资产阶级分子。可以说明的是,殖民掠夺和科技革命为资产阶级的全球化扩张提供廉价原料、高效的产业机器、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广阔的世界市场。新的市场出现带来了更多的需求,而以前的工业经营方式无法满足这种需要,所以工场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了,而资本家作为领军者的身份,占据了工业的中间等级,资产阶级再社会进步过程中也担当过积极的落后势力反抗者的角色。
资产阶级罪行
①亵渎神圣,万物可易;在他们建立统治的地方便将一切封建宗法残余关系尽数斩断,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了利害关系和现金交易,一切都是利己主义之上的,能够用于交易的。受人尊崇具有神圣道德感的职业成为受雇劳动者,婚姻家庭关系成为金钱利益的交织产物。
②毁掉民族工业;由于廉价工业品的大量倾销,各地各民族手工业被排挤掉,该地区或国家被吸纳到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链条和世界市场中去了。将整个工业的原料供应和销售市场进行统合,更加具有历史感和丰富文化价值的手工业产品可能被切断传承而毁于一旦,借推行文明之名行野蛮手段最终征服发展落后地区和民族。
最终结果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社会生产力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不能适应,这样的所有制关系太过狭窄,无法容纳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增长。
Q2.工人从何而来?
自由且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进行大量机械且简单的劳动,得到的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和繁衍后代的需要。对资本家来说,资本主义机械大工业将人作为劳动工具,所以男性女性和童工不过是所需支付费用不同而已。以前的中间等级被资本家占据后,他们中的下层,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小工业家和农民无力抗衡日渐盛隆的大资本家,因此他们被迫成为无产阶级。
当无产阶级产生之日就是其开始斗争之时:分散地斗争阶段:单个工人到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集中到某一劳动部门同资产阶级斗争,攻击生产工具,毁坏商品、工厂、机器;工人运动的胜利是在更大的范围中实现联合,从地方性到全国性,最终发展成为阶级斗争。
Q3.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各个阶级?
①中间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离开原来立场,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来了,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保守的。
②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的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代表社会最下层的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阶级。当然也有流氓无产阶级甘心被人收买,投入反动的勾当。

无产阶级的政党:联合斗争的开端
Q4.什么是共产党?
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地方在于:其更加强调对整个无产阶级的普遍利益的追求;共产党代表无资两个阶级斗争各个阶段的利益且对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都有很深的理论研究的政党。共产党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进而消灭私有制。(资本本质上是社会劳动的共同财产但是却为资本家个人占有)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独立性,而个人缺乏个性和独立性;资产阶级所说的个性自由不过是为掩盖个人财产转变为资产的事实,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不使劳动以地租、资本及货币形式形成足以垄断社会的力量。共产主义就要抨击抢占他人成果和奴役他人为自己劳动的行为。
Q5.论家庭
现代家庭也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形成的,建立在资本上,仅仅在资产阶级那里充分发展。对于无产者来说,他们面临着独居,他们的家庭的健康联系被破坏,子女成为单纯的商品或者劳动工具。此外,资本主义现代家庭伴随着卖淫现象作为其补充。共产主义就要在教育方面排除统治阶级影响。资产阶级的公妻现象普遍存在却斥责无产者实行共妻制度,显然这是与共产者提倡公有制有关。
Q6.无产阶级的解放
首要条件是突破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各个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与传统所有制彻底决裂,通过工人革命成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足以实现一切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
Q7.反动的社会主义有哪些类型?
1.封建的社会主义(英法):以封建主和旧贵族为主的抨击资产阶级,通过拉拢人民来实现其反动的目的;2.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为工人说话的阶级,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社会,这种场合下其是反对和空想的。3.“真正”的社会主义(德国):从法国社会主义承接来又自认为克服其片面性的德国版,这种社会主义成了德意志各邦专制政府及其随从求之不得的用来吓唬资产阶级的稻草人,它也代表了德国反动阶级利益——小市民利益。4.保守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中改良主义的观点,他们承认所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拒绝通过工人革命的方式去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的改良主义不会伤筋动骨,对社会的进步是没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5.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受到当时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尚未具备,他们向统治阶级呼吁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试图通过一些和平的途径为开启福音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提供了很多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在阶级对立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试图消灭它,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创始者往往是革命的,但在他们的门徒中可能幻想和平过渡以及走向反动的一面。

Q8.共产党人对反对党派的态度?
一方面与资产阶级作斗争,另一方面对空想者保持批判的对华态度;所有制问题是工人运动的基本问题,共产党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积极寻求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坚持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法国大型政治选举喜剧赏析)
序言
法国是欧洲封建制的中心,在大革命粉碎等级君主制后建立纯粹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日趋尖锐化,用以说明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一种局势和条件如何使得平庸且可笑的人可能扮演英雄的角色成为可能。本书与雨果的《小拿破仑》、蒲鲁东《政变》为同一时期的著作,之间存在理论对话,前者在斥责当事人时突出个人主动性的描述从而间接地将小人刻画为巨人;后者认为这样的事变是历史发展结果,这一构想不知不觉成为政变主人公的辩词。
写在开头很有深意:黑格尔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历史承继的条件下创造。
二月革命阶段划分:
二月时期(1848.2.24-1848.5.4):这一时期开始于路易·菲利普被推翻,结束于制宪会议开幕,拉开革命的序幕;二月事变的目标是选举改革,扩大有产者内部享受政治特权的范围,推翻金融贵族独占统治。无产者夺取了共和国,但是各个革命阶级满足于所获的同时,整个国家暗流涌动,反对势力悄然聚集。
共和国建立时期(1848.5.4-1849.5.28);推翻七月王朝后,临时政府组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资产阶级为自己的稳固统治打压无产阶级,六月事变发生了,势单力薄的无产阶级遭受失败,具体时间是1848年6月25日;1848年12月10日,拿破仑当选总统后,资产阶级共和派专政结束,这一时期也见证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灭亡,它为保皇派所排斥(其中包括正统派和奥尔良两大派系)六月革命后他们联合起来成为“秩序党”。在小农的拥护下,路易顺利当选总统,秩序党领袖组建内阁,从而开始了秩序党驱逐制宪议会的历史,1849年5月28日,制宪议会和共和派资产阶级失败。
立宪共和国时期(1849.5.28-1851.12.2);这一阶段是一场混乱的时期,共和国不过是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的结合。社会民主派代表的山岳党、秩序党、波拿巴三者之间政治角逐渐始。
波拿巴被称为流氓无产者的代表,充分显示出政治手段,逐步架空秩序党的权力,秩序党内部经历了保皇两派的联合与分道,秩序党逐渐失去独立的议会多数,议会资产阶级也在斗争中逐渐失势,为本阶级、各阶级、军队抛弃。后文,马克思也会谈到对于法国保守思想的农民愚蠢地坚守旧有制度表示了不满。这些农民幻想着从帝国的幽灵那里得到些许好处,所谓“幽灵”也就是拿破仑将半奴的农民变为自由劳动者,并利用得到的土地自由耕种,这推动了农民的富裕和解放。而现在的拿破仑三世提倡的“拿破仑观念”和推行的法律让农民受剥削和奴役,农业恶化,农民债务增加;此外,小土地所有制还是行政机构的活力源泉。
在评价拿破仑三世的历史作用时,马克思将其放在了更长远的时间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一世的资产阶级专政破坏旧的封建国家机器,在确立并巩固资本主义在法国的统治方面有很大作用,拿破仑完成后一项任务时完成地很好,同时,他也冲击了欧陆其他国家的封建君主制度,因此,第一个观念就是存续拿破仑的小土地所有制法律。第二个观念是强有力和不受限制的政府,用来保卫物质秩序;第三个观念是作为教士作为政府统治工具;第四个是依靠军队;路易玩弄各个阶级,想成为法国的恩人,用搜刮法国的钱来购买整个法国。最终,以奠定秩序为名而造成真正的无秩序状态,同时也亵渎了国家的圣光,让其变得可笑。
写在最后的话很有意味,在此引用:如果皇袍最终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到塌下来。

这本书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马克思对这一历史事变的评论精确到了具体某一天,我作为旁观者能够感受到这一群雄逐鹿的全过程,读前面章节时感觉有很多的地名、派别名、人名和职务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后面马克思梳理的时间轴很清楚,这也让我恍然大悟:马克思要批判的是作为流氓无产阶级的代表的冒险家路易·波拿巴,他所倡导的“拿破仑观念”不过是借助传统或精神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篡夺法国的野心,不同于拿破仑本人,他的侄子没有对历史前进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是通过恢复帝制来延续英雄人物的荣耀,得其表而失其本,在他篡夺权力的过程中,被镇压的无产阶级和日益贫苦的小农都成为阶级斗争的暴力的牺牲品,推翻旧有统治,所建立的也是新的剥削压迫,同时开历史倒车的行为也严重地妨害了社会进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在天国中寻找超越自身的存在,找到的只是自身的反映。反宗教的批判认为人创造了宗教,宗教作为这个世界纲领性的存在,将人的本质拟想出幻想的现实性,反宗教就是要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宗教是人们的鸦片,它是人们幻想的幸福的寄托,批判宗教的同时也批判了带给人们苦难的世界。
法哲学批判:宗教批判结束后,彼岸世界真理消逝,此岸真理需要依靠历史的任务去确立。为了揭示出人的自我异化的非神圣形象异化如何继续肆虐,对法的批判提上议程,对政治的批判取代了对神学的批判;
在同德国制度的斗争中,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它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批判就是要消灭这个敌人,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下文的接续议论告诉我们德国的历史尚未挣脱陈旧腐朽的制度锁链,德国的发展极受德国政治发展制约;德国的政治和历史的代表是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要将现存制度和这种制度的抽象的批判提上议程。
在与这种德国哲学的斗争中,实践派否定哲学,但是没有去实现它,哲学的否定要归于德国现实范围;德国现论派的错误在于他们从哲学的前提出发去批判哲学本身,认为不消灭哲学本身就可以将哲学变为现实;黑格尔的法哲学是集大成者,是对目前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最彻底的否定,这种意识的最主要、普遍、升为科学的表现就是思辨的法哲学本身。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群众掌握理论之后,就能将其变为物质力量;德国理论出发于废止宗教,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认识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学说。马克思对于路德的评价太好了,他将人们的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却又给人的心灵套上枷锁;
那么如何行动呢?马克思认为彻底的、全人类的解放具有幻想性,可以实现的就是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它是依靠在市民社会中的一定阶级通过解放自己获得普遍通知,他们不仅要有钱,而且要受良好的教育,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社会的普遍代表。德国的现实不容乐观,德国社会缺乏解放阶级,相比于法国,德国对社会自由追求没有那样的迫切,德国的市民社会各个阶级如果不是本阶级内因和外部生存条件的影响便不会有感到有解放的需要。德国解放的出路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束缚的阶级,它不是市民社会阶级,却饱受苦难,经历无权,只能求助于人权,与德国国家制度的前提发生全面矛盾。最后,它不能解放一切社会领域的话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它表现出人的完全丧失,在斗争中获得完全恢复以恢复自身,它就是无产阶级。
德国的解放就要依靠这些无产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推动社会变革,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样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心腹是无产阶级。哲学通过消灭无产阶级成为实践,无产阶级同样如此,即将哲学变为现实来消灭自身这种无权身份,而这场战争的第一枪将在高度革命热情的法国人民那里鸣响。
国家怎样同家庭和市民社会发生关系,——这是由“情势、任性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所规定的。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之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国家的材料被理解为国家的事务、家庭和市民社会,因为它们是国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国家本身的参与者。
现实的理念,即精神将自己分为自己概念的两个理想型领域,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分为自己的有限性的两个领域;
黑格尔要做的事是结合政治制度和抽象理念,将政治制度成为理念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认识和希求自身的精神是国家的实体,包含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是这一精神的普遍目的和内容,是国家的现存实体,认识和希求自身的精神通过各种不同权力的定在、作为已被划分的威力,才能被实现。
实体性被规定为(1)普遍的国家目的,接着被规定为(2)各种被划分的权力,在这以后,它又被规定为(3)有教养的、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的现实精神。真正的出发点是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国家的目的”和“国家的各种权力”都会成为虚无缥缈的幻想,成为失去本质的甚至不可能有的存在物,结果这一出发点就只是早已被规定为普遍目的和各种国家权力的实体性的最后谓语。

国家的理想主义为大多数人而存在的,但是当它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它将会成为理念的真正化身,君主就是如此,他表现着任性的决断理念。
论题一:主权即国家的理想主义作为内在的必然性(理念)而存在,概念的三个环节的每一个都具有自为地现实的独特的形式;
评价一:黑格尔没有从作为国家基础的现实主体出发,将国家变为主体,而是将其作为谓语或者独立的东西神秘化这些谓语为其主体;
人格和主体性是人和主体的谓语,它们只有作为人和主体才能存在,而人就是单一的东西。
黑格尔:国家只有作为单一的人(君主)而存在,每一个主体只能作为单一的东西存在,所以国家人格作为一个人才是现实的,每个单一的人都是单一的东西,全人类是唯一的人。
评价:人格表示概念本身,概念只有当他被规定才是理念。因此,人格作为抽象,只有依附于人才是其现实的理念。
中世纪的特点是现实的二元论,现代的特点是抽象的二元论;黑格尔意图通过纯粹的理念去构成世系的君主。国家的统一于两个环节:即意志的偶然性和自然的偶然性,前者是国王的任性,后者则是国王的出世就决定他的身份,所以国王就是偶然性,整个国家就是统一于这种偶然性;黑格尔通过主客观偷换,将人的本质作为某种抽象的单一性来单独活动。
行政权
黑格尔使得行政、警察和审判三者协调一致,通常把行政权和审判权看成对立的东西。除了行政权被归入官僚机构考察的行政机关,其他两项权利则归入市民社会领域。官僚政治的前提是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是官僚机构的唯物主义,官僚机构是前者的唯灵论,官僚机构是国家的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构成市民社会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将“形式的国家精神”变成绝对命令,由此,它不得不把形式的东西充作内容。
各等级:
各个等级的存在对于防止王权成为极端有很大的作用,各等级要素同行政权共同扮演着某种中间人的角色。市民要想获得政治意义和政治效能,就应该背弃自己等级,背弃市民社会和私人等级,因为这一等级处于个人与政治国家之间。对于市民等级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消费和展现消费能力来发掘作为人的意义。(未完,后面努力理解待补充)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资本即地狱:英国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往事)
本书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背景、英国城市工人生活条件
第一部分交代了全书写作背景和工人阶级历史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由此开始;无产阶级的产生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劳动逐步代替手工劳动,大量的学徒、小手工业者、小食利者等被新兴崛起的资产阶级打破了旧有的生活和劳动环境,被迫成为出卖劳动力生活的人,他们也是无产阶级的起源。无论是城市工业还是乡村的农业,都不断地有人被迫丧失生产资料,为市场竞争所淘汰。整本书就是为了展示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历史,并激励他们为了应得的利益和权利而进行不懈斗争。
第二部分:英国城市工人生活条件概览
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进,英国逐渐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后者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财产的集中程度的提高带来的是更多的人的破产并成为无产者,曾经最稳定的小资产者也无法幸免。下文的大城市部分就是描写了光鲜亮丽的大城市中不是无产者的乐土,他们生活贫困且凄惨,工人区和资本家所居地差异极大,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中,两类居住区已被严格分开了,作者考察了伦敦、都柏林、利物浦、伯明翰等城市的工人生活状况,工人所聚居的地方成为当地的贫民区,由此而形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贫民区成为了防御流行病的最薄弱环节。现代工业越发达城市,工人自觉意识也会随之有一定的提高。这些英国的工人创造了城市的繁荣,为英国城市生产出一切必要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的一贫如洗却与此地格格不入,正如夏衍在《包身工》中所说的那样:如同墨鸭和渔人一样,这种关系被转移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了,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在所谓文明与进步的欺骗与谎言下,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和体制奴役着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但是死寂一般的黑夜也无法抗拒黎明的到来!
竞争不仅在资本家之间,也在工人之间普遍存在,这一方式是资本家用来对付和瓦解工人联合的重要手段。资本家的竞争产生了更多的无产者,那些小资产阶级和小食利者的产业可能因为无法与大资本抗衡而被吞并,这样,社会财富就进一步向少数人聚集。劳动力的价格也随着供需涨落,这种波动和市场上的商品供需有一定相似性;其次,因为投机者对于市场的影响,如果他们不成功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更多工人下岗,社会总需求降低,因而影响到令一批廉价商品供给端的工人,由此形成了循环。这种危机是阶段性的反复发生的,失业者要受到饥饿和严寒的折磨,此外,济贫捐难以满足过多的失业者,他们作为“过剩人口”面对的是未知的未来,唯一可见的是生活水平的不断降低。这一部分还提到了爱尔兰移民对英国发展的影响,他们来自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于生活需求很低,这样就冲击了英国的劳动力市场,他们与本地工人的竞争使得工人的工资不断下降。工业城市浑浊受污染的空气、过度的劳动和缺乏营养等原因显著缩短了工人的寿命,这也影响到工人的供需,生活的压力损害工人的身心健康,积劳成疾和一拖再拖使得小疾成大病而无处或无钱医治,他们中也有一些人嗜酒、纵欲、沾染毒品。此外,工人后代的成长也受到极大影响,营养不良和多病也是常态,过早地成劳工和缺乏教育条件使得工人的孩子成为了资本家新的劳动工具。按照本书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有计划的集体谋杀,所谓自由和平等仅仅是写在法律上的,实际上工人的地位却是如此地身不由己,如果不工作就要挨饿受冻,面临死亡。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拼尽全力勉强维持现在的生活,保证灵魂不过早离开躯壳,英国工人阶级在黑暗中祈祷光明,过着不知道那一天就会被解雇或者被机器取代而被迫流落街头的凄苦生活。
随后,恩格斯用数据有力地说明了随着技术进步和机器普及,传统的纺织工人的工资进一步下降,而技术导向型的精织工工资受影响相对小。机器的每一次进步都顶替了数倍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更多工人被解雇,顶替他们岗位的是妇女和童工,因为他们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只需要支付更少的工资,结果是妇女为生计而工作,家庭受到破坏。孩子心智未成熟,导致了大量生产过程中的不幸事件。大工业使得传统男权家庭日益解体,作者认为这样的情况揭示出来的维系家庭的是财产公有下的私人利益而非家庭之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工厂主无所不用其极,这最终导致工厂成为乌烟瘴气、藏污纳垢之地。读完这段历史,我看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思想家的对抗、工人对于本阶级的叛徒是如何地痛恨,还有就是八小时工作制的成就多么伟大。资本家对于自由工人的伪善的奴役比对农奴的奴役更可恶,他们往往用解雇的借口要挟工人,以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油水。
除了上述纺织工厂内的劳动组织,在金属业也普遍存在着雇佣大量童工的现象,这些孩子发育不良、骨骼畸形、瘦小孱弱、劳动过度、早熟短命、事故迭起、职业病频发、无法接受教育、缺乏基本道德观念;同样,在别针制造、机器制造工厂、陶器工业、时装业等部门普遍存在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
第三部分:工人运动
通过阐述背景和展现英国工人的调查资料,恩格斯指出工人要想扭转自己赤贫的结局,就是要和资产阶级敌人做艰苦卓绝的彻底的斗争。早期工人也通过盗窃和损坏机器进行反抗,但是相比于社会权力,工人的力量孤立且过于薄弱,社会权力足以惩罚这些犯罪者。英国工人也试图通过集体行动组建工会来调整劳动力供需,于资本家谈判,但是工会的历史多伴随着工人的失败和个别的胜利。英国工人的抗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英国资产阶级无尽的欲望,即反对资本家为了牟利而不断地降低工人工资的做法。英国最著名的一次工人运动是宪章运动,作者对此评价为:宪章主义者意图消灭竞争,诉诸了政治斗争寻找出路,实际上在未来的危机中,宪章主义将更加接近社会主义,宪章主义者是无产阶级的代表而社会主义者来自资产阶级且目光长远,两者的合力能够促进英国宪章运动向前发展。恩格斯指出,当前的英国工人运动核心是以棉纺织工人为主的工厂工人,运动的主阵地是曼彻斯特,那里有强大的工会,所有的产业工人要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和资产阶级统治。
第四部分:其他无产阶级
这部分还包括了矿业无产阶级和农业无产阶级两大群体,开采矿物对于工人的心脏和肺部等器官损伤很大,矿工往往未老先衰。一般的分工是:男人下矿工作,少女和儿童在地面选矿。矿业无产者也依赖于劳动获取报酬,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危险,往往过度劳动,在险恶的环境工作,他们患上了关节炎、尘肺病、肿胀等,因为井下空气不畅通,他们还要面临着瓦斯爆炸等不幸事故。那里的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延缓,受教育程度低。相比矿区人们的苦难和勤劳,资本家具有发放多少工资的决定权,他们独断独行,甚至在台秤上做手脚。愤怒的煤矿工人组织了工会,大不列颠煤矿总工会在宪章主义者罗伯茨带领下,取得一些胜利,后来面临资金不足,不过这场尚未诉诸暴力的运动最终被打败的同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一运动意义重大带来了煤矿工人团结一致跟随产业工人的步伐坚定与资本家对抗的信心,但是恩格斯指出当资产阶级疯狂之时,只有暴力革命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农业无产阶级源于宗法关系时期,他们往往与雇主同甘共苦,后来,农场主更倾向于招短工,赶走雇农。短工、走私者和偷猎者同样痛恨有产者,偷猎者和看护人的斗争经常在上演。在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我们分别看到了大农场制度、小佃制、土地分散的后果,佃农之间的竞争使得地租不断上涨,爱尔兰人面临最激烈的竞争。不满情绪伴随着无产阶级成长,当它扩大时就是无产阶级组织程度提高之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无法走改良的道路,冲突和暴力革命无法避免。英国资产阶级堕落、自私,其中属于自由资产阶级的有产者将一切目的都归于赚钱,他们贪婪、利欲熏心、教养良好却厌恶束缚。他们将工人看作“手”,不承认二者其他联系。这一部分也交代了反谷物法最终降低了工人工资,方便厂主竞争,劳动力的需求略微上涨,但是这种好处稍纵即逝,新的危机又会降临。论及资产阶级对无产者的态度时,恩格斯评价了马尔萨斯理论,认为资本家才是对社会生产发展毫无贡献的多余的“过剩人口”,这一套邪说旨在维护资本家的利益。马尔萨斯指责穷人无生存权利和繁殖权利,这种观点令人愤慨。此外,新济贫法取代旧法撤销金钱和实物救济,设立习艺所关押穷人,隔离他们的贫穷传染病,限制他们的自由,这些穷人受到非人待遇,在这样的条件下捍卫最后的作为人的尊严:无产者或穷人永远不是资本家的工具!这段历史是号称“上流”的英国人留下的败笔,他们没有消灭所有穷人就一定会等到被彻底消灭掉的那一天,那时候的无产者将会几何级数增长,革命终将胜利,共产主义将会在英国取得检验。
感想:这本书不忍卒读,它陈述的是英国工人阶级的血泪史。读到最后,我心情沉重,对于工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和糟糕的生活条件感慨万千,并且我也意识到一些卓越的思想家对于揭示出这种社会生产内在的矛盾和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出来的弊病有多么重要。坏的社会裹挟着每个人,让所有人都变坏,骆驼祥子就是如此,三起三落后最终以悲剧收场;在我们所处的年代里,如果不能独立思想,我们就会迷失在编造好的谎言中,如同祥子一样丧失道德底线,成为行尸走肉。最后我们要不忘初心、谨慎前行,坚决捍卫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斗争成果,带着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愿望去独立思想和躬身实践。

总结:
1.读书赶着读的,平均4天一本书,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耗在书上,很多其他学习计划暂时搁置了,开学后我会找好节奏,努力在一年中对于学习和运动方面做到平衡。
2.《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后面部分纯属认字,还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黑格尔部分能简单一些,但多读两边,理解不充分。
3.读书会月总结会议全程收获很大,我一定要将读书量降下来,多做精读,像《雾月十八日》这本书就不算是精读的,大概梳理了时间节点、重要事件、党派、阶级、利益关系等。其中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探索,而我却忙着赶路,错失了旅途风景,感觉挺遗憾的。
4.关于串联读书这个问题,我很感谢学长学姐的方法。首先要建立自信,尽力去理解原著。其次要做好笔记多多回顾,梳理出框架以方便复习。最后要争取从读进去到读出来,最后是写出来的三重境界。
5.谈谈收获吧,这三个月以来,从刚上手到现在,我的理解能力有很不错的进步,虽然知识没有积累到足够完全输出创新的地步。不过,我相信坚持读书,读经典,每天保持专注很长时间能够早日找到感觉,我想那个转折点离我不远了。如果可能的话,我觉得它一定是一本叫做《自然辩证法》的书,我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解力去认真地完成它。
6.自我检讨:急于求成的读书速度,前期缺乏读书方法、经验、总结、思考,急着看完一本书的全部内容,没有多问自己关于读书的问题:a.我读了多少?b.我读懂多少?c.我能多大程度上复述或者介绍自己的读书成果?;粗制滥造的报告从大量的读书摘抄中提炼出来的,但是我却是花了很多时间去理清逻辑,用自己逻辑加以整合,这种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读书耗费大量的时间,该拼脑子的时候我却拼了时长,这一点让我深感不安。一些很值得推敲的段落被我两三遍就读过去了,想到的闪光点都没有及时写下来,只顾着摘录笔记。这次读书月总结大会,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很多书整理的有逻辑没亮点,有细节的整理又缺乏串联的逻辑。读书这件事情上我能保证的是时长和专注,但是对于方法和思考这两方面欠缺很多,读书切切不可急于求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眼睛等等脑子,不要为了效率牺牲效果。三个月及时止损,我觉得对于我来讲是悬崖勒马的好事,让我更多地反思自己读书的实际效果,为更好地出发制造可能。
最后三个月的总结汇成一句话:读书在质需深思,急切盖好的纸屋难以遮风挡雨。

赵致浦(7.7~8.24)
【书单】
《社会学与人类学》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金枝》
《孟德斯鸠与卢梭》
《资本论》

*****金枝*****
(巫术、神话与古代风俗合集)
*题名由来:
①内米湖畔的古老习俗:
古罗马习俗:阿里奇亚丛林狄安娜神庙,祭司由逃亡的奴隶担任,受命奴隶不会受到追究。他必须手持利刃守护狄安娜圣树,如果有任何逃奴折取圣树树枝,那么他会与之决斗,胜者成为祭司,获得新的“森林之王”的徽号,继续过声名显赫却心惊胆战的生活,而挑战者在杀死前任祭司之前就要在狄安娜圣树折取一截“金枝”。
②作者是在对这一罗马古老习俗的分析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截树枝,即“金枝”
*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阿里奇亚祭司就任必须杀死前任?
②为什么杀死前任之前,要截取金枝?
③为什么神庙祭司还会有“森林之王”的徽号?
全书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
*答案:巫师是专业化最早的职业,他们的职能和地位逐渐加强,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个人巫术逐渐消亡,公众巫术影响渐大,巫师们成为祭司和神圣帝王,其职能也从扮演巫师转到祭司的祷告和贡献牺牲,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后来才逐渐才让位于宗教,神只是更加优越的人,这一类的造神活动多见于时代的过渡,即从巫术时代到宗教时代。
*“森林之王”:树木被看作神,帝王神人的体现,万物有灵论认为树木是灵魂居所,圣树影响到五谷六畜兴旺。内米的“森林之王”是侍奉祭司和橡树神的化身,通过婚配和橡树女神结为伴侣。
*为何将之置于死地?
内米圣地祭司兼职森林之王生死关乎世界兴亡,“禁忌”被加在这个重要人物身上,用以保卫他的灵魂。他虽然是半人半神但是健康的躯体总有一天会衰老,其身体初露虚弱迹象时候,必须被迫受死以保存其灵魂平安康泰,处死帝王以实现灵魂的完整迁居。在此过程中,神实现了永生,寄托于年轻且富有活力的躯体。
*为何截取金枝?
北欧神话杀死奥丁之子光明神巴尔德尔的情节中,檞寄生作为凶器,其在现实的严冬中油然生于树桠之间,代表了树木生命凋敝,灵魂为其寄存。逃亡的年轻奴隶通过折取金枝不仅取得了和逐渐衰老的内米祭司决斗的权利,而且象征着他将掌握自己命运,可能享有下一任“森林之王”的殊荣,神圣灵魂也由此完成迁居。

【节选一:巫术&巫师】
1.巫术的原则及取向
在书中的巫术思想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前者指同类相生,同样的结果归结为相同的原因;巫师根据“相似律”推出,他可以仅通过模仿来达到目的;以此为基础的巫术被称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
后者是指相互接触的物质实体,哪怕被分开,仍然可以跨越距离发生相互作用;巫师基于此断定,自己可以通过一个人曾经接触过的物体来对这个人施加影响,无论这个物体是不是此人身体的一部分,此类巫术被称为“接触巫术”。
巫术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取向:积极的巫术考虑“这样做会带来什么”,而消极的巫术则坚持“避免带来什么而别这么做”。积极巫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个自己期望的结果,而消极的巫术则在于避免不希望的下场。

2.巫术的本质
巫术的本质是一种伪科学,一种没有任何效果的技艺。它是一种对自然规律体系歪曲的认识,是一套错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作为自然法则体系的巫术,被称为“理论巫术”,是一种陈述世事发展顺序的规律;人们为达目的而采取某种手段的巫术,则被称为“应用巫术”。基于此分析,巫术的两大原则其实只是“联想”的两大错误应用方式。基于“ 相似” 的联想而建立的“ 顺势巫术”,其错误是把相似的事物看成同一个事物;基于“接触”的联想建立起来的“接触巫术”,错误之处在于把曾经接触过的事物看成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在实践中,这两种巫术经常被结合起来应用,或者更准确地说,顺势巫术可以独立地进行下去,但接触巫术则不然,我们经常会发现接触巫术往往需要在顺势原则的帮助下,才能顺利进行。
3.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通常被用于达成险恶或仇恨的目的,偶像受到创伤,本人也会受到伤害;敌人的偶像毁灭,敌人也会死亡。不过它也可以用做妇女怀孕、助产和防治病痛的良善用途。顺势巫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治疗可以脱离病人身体,巫医可以代替病人受疾病的折磨。
接触巫术:指事物一旦接触,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联系,并将一直保留着,即使相互远离,联系也存在。在这样的交感关系中,无论对其中一方做了什么,都必然会对另一方产生同样的影响。
4.评价早期巫术:
巫术曾作为公务职能使人走向权力巅峰而言,它的确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至少它把人们解救出了传统的束缚,帮人们树立起了更为开阔的世界观,从而享受更广阔、更自由的生活。巫术带给人类的好处绝非三言两语就讲得清的,当我们想到,巫术还曾经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就无法否认:巫术曾被用来做了很多坏事的同时,也曾引发了很多好事,因此巫术兼具谬误之子和自由真理之母的身份。
5.巫术与宗教的关系:
①原则方面相互抵触的:这足以解释巫师被祭司残忍压迫的原因:祭司在神面前卑躬屈膝,因此极其厌恶巫师骄傲的态度,和对权力的妄自菲薄。巫师自大地宣称,自己拥有和神灵同样的权力。在崇尚神权的祭司看来,巫师的态度与行为是大不敬的,甚至恶意地说他们是邪恶的,意图篡夺上帝的特权。我们相信,巫师们偶尔表现出的卑劣动机,会进一步激起祭司的敌意。因为,祭司自称是上帝和人类的中间人,那么他们的对手——巫师必然经常损害到他们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利益。此外,巫师始终竭力规劝人们放弃对神的依赖,另辟蹊径去寻找幸福。
②时间上具有先后承继关系:宗教发展的较早阶段,祭司和巫师的职能是合在一起的。准确地说,是他们各自的职能尚未分化。似乎是到了晚期,二者的对立才表现得如此清楚。早期阶段,人们为了某种利益,往往一边祈祷、献祭,一边举行某种仪式、念动咒语,把神的怜悯与人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念祷词的同时也在念咒语,这实际是在同时举行宗教和巫术两种仪式,但人们当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和理论之间有什么矛盾,在他们看来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
③对人类思想和智识的要求:巫术要早于宗教登上历史的舞台。巫术仅仅是对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相似联想或接触联想的错误运用;而宗教却假设自然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神。很显然,前者要比后者的认识简陋得多,后者认定自然进程取决于有意识的力量,这种理论比那种认为事物的发生只是由于互相接触,或彼此相似的观点深奥得多。因此,理解它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智力和更深入的思考。
宗教是多样且多变的,而巫术则是单一、普遍和永恒的,体现了人类最早最原始的思想状态,一种全世界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状态。聪明人的思想革命,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无知和无力进行深刻的反思,宗教才得以产生。
6.巫师的社会职能
基于服务对象不同,巫术可以分为个体巫术和公众巫术,当巫师更多承担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责任时,他们必须学会控制天气,祈求阳光雨露、五谷丰收、治疗疾病、抵御敌对巫术以及自然灾害。这些特技使他们逐渐形成有组织的特殊阶层,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他们不仅直接导致内外科医生的出现,还是各自然科学分支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前辈。自然而然地,有才干的巫师承担国王的职能,在早期职能单一的原始社会,人们相信神是神通广大的人,而具有巫术能力的巫师是神的化身。最后,随着社会生产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政治从早期民主制发展到专制;巫师的各项职能产生分化,祭司的职务根据宗教罢黜巫术的不同程度而取代了巫师。之后,王权与神权一分为二,世俗的权力为一人所有,神权的职能归另一个人掌握。

【节选二:树神崇拜】
1.崇拜的原因:
人们在砍树和入住新居前,都会祭祀仪式来向树神祈祷,祈求它和树居精灵的宽恕。另外,树被看作是灵魂的寓所和祭祀的圣地,体现了人们敬灵畏灵的心态。
第一,树木被视为有生命的精灵,可以行云布雨、普降阳光,兴旺家禽牲畜、赐福妇女多子;第二,树神化身为人的形态,或被认定化为人身的树神,仍然具有以上能力。第三要证明的是,树神可以兴旺家禽牲畜、赐妇女多子多孙。
2. 橡树之神:
古代欧洲雅利安人都信奉一位主神,那位主神既掌管雷电,又负责降雨,同时还是橡树之神,这位主神就是希腊的宙斯和罗马的朱庇特神。橡树神兼任了天神、雷神、雨神等职位,所以为了农作物旺盛生长,获得丰收,神的人身代表必须在恰当的时刻施云、布雨、打雷,就如同许多拥有神性的国王一样。因为这个人身代表对人民和国家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享有极高的名望,必须由地位崇高、名望良好的人物来担任。
3.庆祝节日:
在欧洲农民的传统节日中,广泛流行的五朔节或五朔节花柱这类习俗如此重要。时至今日,在欧洲许多地方,每逢春天或初夏甚至仲夏,仍然流行着这些民间风俗:人们或在森林中野游,砍一棵树,欢天喜地地带回并栽种在村子里;或从树林中砍些树枝,每家每户都插在自家的房上。显然,这些风俗的目的都是祈求树神赐福,保佑村里的每户人家。
4.杀掉树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概括,就有了一个更广泛的植物神灵的观念。但是,人们仍然很容易混淆代表植物总体的概念与各季节中具体的植物,所以很自然地就用春天、夏天或五月代替树神或植物神。类似的方式产生的还有一般死亡的概念。它来自于对树或植物死亡的具体概念的概括,所以复活的第一步就是在春天把将死或已死草木送走,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做法演变为把死亡从村里或地方上赶走。

【节选三:耕作与两性关系】
1.两性关系:那些原始人将植物的各种能力拟人化,比喻成男性和女性,并且依照顺势巫术的原则,树木的精灵被拟人化,成为降灵节新娘和新郎、五朔之王和王后等,通过精灵的婚配来促进花草树木的成长。两性关系被原始人认为同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感应关系,于是出现了以性行为为手段的促使农作物生长的现象。
当原始人本能的、对性的欲望同寻找食物的本能发生冲突时,他们为了获得食物会暂时牺牲掉自己的情欲。克制情欲也有可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
2.神婚:年轻的少女经常被人们祭献给化身为蛇或龙的水中精灵,这是广为流传的风俗,她可能会以独身到老为代价与神成婚,最终会受到人们的感恩与敬仰,身份具有神圣性。
3.评述:一个民族就如同一个人,优劣与否,决定于其是否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是否懂得牺牲,能不能为了未来的幸福而放弃眼前短暂的欢愉。这种懂得放弃的能力越高,其品质就越高尚,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为了赢得自由、幸福、真理而奋斗,放弃一切的伟大精神就变成了英雄主义。

【节选四:有关国王】
1.王位重负:今天还被崇拜,明天就被处死,民众这两种相反的态度,表面上看有些前后矛盾或是反复无常,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它们恰好是一致的:人民之所以尊奉他们的王为神,是因为王要保护他们,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一旦他无法继续保护人民,那么他就必须让位给那些愿意保护人民的人。只有王能满足人民的心愿,那么人们才会去崇敬、服从和关心他,他才会得到种种礼节服侍,当然人们也迫使他珍惜自己。其实,所有的禁忌戒律,并不是在提升国王的尊严,更不是扩大其享乐范围,而是约束和规范他的行为,以保障人民的安康和社会的安宁,避免他扰乱自然和谐而招致灾难。所以戒律剥夺了他的自由,人民所看重的他的生命成了他的重负和伤痛,这一切绝非享受。
把国王及其子孙献祭和饥荒联系起来的传说,显然表明了一种原始人的普遍信仰,那就是天气或收成是由国王负责的。所以当风不调雨不顺、庄稼歉收的时候,国王自然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早期的国王遇到危机时,需要别人代替他牺牲,往往会选择会产生同样效果的代替者赴死,而在原始人看来,国王的超自然力能够传递给他们的子嗣,所以王子献祭成为常见的手段。
2.神王继承:似乎有时通过占有先王身体的某一部分,就可以帮助国王和他前辈的灵魂保持精神上的联系。作者做出的推测是:人们为了把受崇拜的神圣灵魂传给新王,才规定举行处死神王或祭司灵魂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被继任者一并传承了前辈一贯继承的同一个灵魂。

【节选五:神话部分】
1.阿多尼斯(叙利亚)
阿多尼斯是塔穆兹的尊称,不是他本身的名字。年轻的塔穆兹是伊希塔(伟大的母亲女神,是自然生殖力的化身)的配偶或情人。人和动物的性功能同这位女神密切相关,当女神为找寻情人而离开人间时,动物就不能进行性行为,人间的爱情也停罢,人和野兽都忘记了繁衍后代,灭绝的威胁侵袭而来。于是,伊亚神派人去救助这位伟大的女神。刻薄的冥后厄瑞息·祭格尔勉强同意在伊希塔身上喷洒生命之水,允许伊希塔和情人塔穆兹一起重返阳世。随着二人重回人间,自然界的一切就又恢复了生机,叙利亚和塞浦路斯的阿多尼斯神话被赋予不同的地方性解读。
阿多尼斯的死亡并不是指植物在酷夏或严冬的自然凋谢,而是指人类从田里割下谷物、在打谷场上把它打谷、在磨坊用磨碾成粉末这种粗暴的毁坏。
而“阿多尼斯园圃”被认为是代表阿多尼斯或体现了他的力量,园圃是以植物的形式代表他,与他的本性相符合,和园圃一起扔进水里的偶像则是后来人们仿照他的人形塑造出来的。这一解释被公认为是最自然的解释。
2.安迪斯(弗里吉亚)
除阿多尼斯外,西亚人民坚信安迪斯神也会死而复生,并用祭祀仪式来体现。阿多尼斯和安迪斯都是植物神,在每年春天有一个纪念安迪斯死亡与复活的节日。两个神的传说和纪念仪式都很相似,古人有时也把他们当成一个神。原在有关安迪斯的传说和纪念仪式和墓碑里,随处可见松树,似乎证明了安迪斯植物神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关于他变成松树的故事理解为一种合理化古老信念的手段,这在神话中是很常见的,大量的传说反复说明附在松树上的偶像是树精安迪斯。
3.奥西里斯(古埃及)&伊希思
神话:
奥西理斯是埃及诸神中最出名的一个神。每年在古埃及,悲哀和欢乐交替上演以纪念他的死亡与复活,我们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他是和阿多尼斯、安迪斯位列一起的,他也被看作自然界变化的化身,特别是谷物的化身,埃及的农耕和文明之神。在本书中,作者也推断出奥西里斯具有谷物之神、树神、生殖之神和死神的四重身份,由此,奥西里斯受到人们的爱戴,因其死亡是为了人民能够生活。从他的死亡与复活里,埃及人不仅得到食物和生存,还获得永生的希望。播种节上,在土里埋装满谷物的奥西理斯像,目的是加速种子生长;而在坟里放神的偶像,则是为了加速逝者复活,也就是要保证他们的灵魂不朽。
祭祀:
纪念奥西理斯的节日除荷阿克月外,还有较晚的阿色月,此时正是农民要在地里播种的节日,这个节日也许是一个真正的播种节。对奥西里斯谷神身份的这一推断由民间和官方的许多宗教知识所肯定:据记载,尼罗河涨水时埃及人举行“伊希思节”,这个节日是伊希思女神哀悼死去的奥西理斯,是她流下的泪水助长了尼罗河的奔腾。而人们为了纪念谷神奥西里斯的死亡与重生,埃及会从阿色月17日起一连四天举行哀悼仪式,人们通过仪式表达对奥西里斯的死亡的悲恸以及对他重生的喜悦与欢庆。在荷阿克月的播种节上,祭司在地里埋一个用土和谷制成的奥西理斯偶像的原因是:在年底,或更短时间内取出这些偶像时,人们一定会发现它们身上长着冒芽的谷物,人们会为此欢呼,因为这些谷芽预示着庄稼生长,更准确地说,这些谷芽是庄稼生长的原因。
伊希思在奥西里斯神话中的角色是谷神奥西里斯的妻子,也是他的妹妹。作为谷物女神而被人们崇拜着,有一种说法是她发现了小麦和大麦,是绿色谷地的化身,孕育了收获时节的一片金黄和喜悦。她的形象是庄严静穆、温柔忠实、慈悲且贤惠的母亲,如同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的形象。
4.狄俄尼索斯(古希腊)
狄俄尼索斯典型特征固然是葡萄树和葡萄藤,但他同时也是一般树木之神。他的形象通常是一棵身披外套、直立的木头,无手臂,满脸胡须的头部,用枝叶覆盖在头上和身上。狄俄尼索斯是树木的保护神,为果农所敬奉。雅典人祭祀他为祈求果实丰产,传说中他是果树的发现者,包括苹果树和无花果树。
5.德玛特尔和帕尔瑟夫妮(古希腊)
两位女神的关系是母女,传说女儿帕尔瑟夫妮在采花时被冥王带走做了冥后,其母德玛特尔为失去女儿而哀悼,发誓不归奥林匹斯山,谷物不能发芽。宙斯听闻,命令冥王交还帕尔瑟夫妮,冥王给她吃了一个苹果以保证每年有1/3的时间帕尔瑟夫妮会留在阴间,这时谷物将无法生长,也对应人间的冬天。其他2/3的时间,大地将富有生机,谷物将能够生长。也有一种说法是德玛特尔是旧谷精而她的女儿帕尔瑟夫妮代表着新谷精,必须通过结束今年旧谷的收获才能开始下一年新谷的播种。
德玛特尔可能也是北欧地区的五谷妈妈,五谷妈妈所过之处将迎来谷物的丰产,而她被激怒时,庄稼可能会枯死。在收获的风俗里,谷精是最后一捆谷子所代表,也可由收割、捆绑和脱粒的人为代表,在不同的文化中由不同年龄的人充当收割最后一捆谷子的五谷妈妈、五谷女儿、五谷奶奶等的代表。谷精发挥着类似于树神的影响作用,也会影响动植物的生殖力,妇女或雌性动物通过与稻谷里的谷精互动以确保在下一年获得后代。
6.《里狄西斯》——杀掉谷精
里狄西斯是弗里吉亚王米达斯之子,是收获稻谷的能手,热衷于和别人比赛收稻谷,而且总是获胜。之后,他总会鞭打比输的人,直到有一天他输掉比赛,被更厉害的收谷人杀死了。这体现了弗里吉亚的一种收获风俗:将路过庄稼地的陌生人看作谷精化身,将其包裹在谷捆里砍掉头扔到水里,这是求雨的巫术。相比之下,对欧洲收获风俗的研究要注意:①最后一个收获稻谷的人成为被戏弄的人,受到虐待和恶作剧,这一风俗盛行于欧洲。②杀死谷精的风俗在原始人眼中不失为一项促进田地增产,保证丰收的选择。③他们可能会选择献祭活人来进行农事仪式,将过路的陌生人作为游荡的谷精;而现代风俗往往以模仿和表演来略过这些献祭仪式。人们通过杀死谷精,使其具有恢复神力的机会,避免谷精衰老而影响下一年收成,吃掉谷精的风俗也是普遍存在的。

【节选六:杀死神兽】
1.杀死神兽实例
当社会发展到以农业为主的阶段,许多国家、民族或地区,不管是以玉米、大米等植物,还是以动物、人形的形体作为代表,都存在杀谷神吃谷神的风俗。
加利福尼亚“佩尔特”节杀神雕(杀鸟增殖)、埃及杀公羊(祭神)和费尔南多·波杀蛇的动物崇拜(降福致祸、赐财降难)、墨西哥的祖尼印第安人杀乌龟(祈雨)、阿依努熊肉宴杀熊祭祀(熊是神使)
2.神的使者
熊就是一种满足人类需要的动物,崇拜从中选择的个别的熊,甚至是神化它们,我们将这种行为单纯鲁莽地解读为不合理和矛盾,这本来就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合理的做法是我们摒弃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从他们的角度观察事物,那样我们的先入为主甚至是偏见就会得到控制,也会看到原始人的行为背后也有一连串的推理,这是与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相协调的。在下一章我们就会举例来证明,野蛮人把他们所尊敬的动物杀掉吃掉,其行为的依据就是他们粗浅的哲学原则,通过杀死动物分食它们的肉,原始人能够获得动物的某些特性,让自己变得与野兽一样凶猛强大;此外,通过杀死神兽来向神灵献祭:神的灵魂不同程度地分散于神兽体内,杀死神兽能够向神灵传达人们的某些诉求和渴望,在此之前,人们往往不辞辛劳亲手养大神兽,将它献祭之时也希望能让神满意,获得佑护。
3.万物有灵
未开化民族对不同危险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尊敬,而这是与动物的力气和凶猛成正比的。原始人认为,生物和人类一样有不朽的灵魂,认为同类生物之间存在着类似人和人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和报仇责任,如果他们无故杀了一只野兽,就可能遭到野兽同族的报复,如同人也会报复伤害自己同类的野兽一样。所以未开化人向来不会无故去招惹、伤害凶猛野兽,也会饶恕要被杀的动物。举例:鳄鱼、老虎、蛇。
但是为了生存,未开化的人类必须杀动物,他们必须吃一些动物否则就等着饿死,在自己和动物之间做出抉择,最后都是要冒着被报复的危险杀死动物。他们在动手杀动物之前,会尽力安抚它以及它的同伴,表现出一种尊重,并承诺它们的骸骨将得到安置。通过安抚和承诺来消除动物对死亡的恐惧,使其接受命运。

【节选七:驱邪与代罪】
1.代罪的信念
人类社会发展的较低形态时,原始人普遍具有简单而错误的信念,即能够以某些方式将自己身上的病痛、哀愁或祸患转移到别人身上。例如一些毫无生命之物、动植物、其他人类或者将死之神。这种代罪的信念也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巫术上,通过顺势巫术和模仿巫术,将自己的不幸转移到其他事物身上,自己将会永葆健康快乐。
2.驱邪
从个人的做法来看,这一信念普遍存在;而对于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面临痛苦和不幸时,就需要相似方法来驱邪,为了保证效果,早期未开化的人们定期举行驱邪仪式,为了抵抗敌对势力巫术力量的诅咒、赶走游荡的鬼魂和妖邪。
3.公众代罪者
相比于上面的驱邪,公众代罪者是有形的邪祟的代表,人们会模仿或表演驱邪闹剧将“替罪羊”从人类社会中赶走。有些地方用动物或其他物品当“替罪羊”,当然未开化文明的代罪者往往是一些无辜的人,他们可能被折断四肢丢弃,痛苦等待死亡,这一结果在原始人看来是为所有人承担了痛苦,送走了疾病。
4.总结
无论是无形的邪祟还是有形的,都离不开驱邪工具和仪式,后者还包括作为中介的以实体代表的“替罪羊”。驱邪时间往往和农业时节相关,人们急于摆脱旧岁邪气,而定期举行的体现集体力量的庄严活动;定期普遍驱邪也包括一段时间的普遍解禁,人们的纵欲行为能够获得赦免。人们将神作为替罪者也有一举两得的功效,一方面希望神摆脱衰老的身体获得重生;另一方面,神的死亡也带走了旧岁的不幸与痛苦,未来的时光是快乐且值得期待的。

【节选八:有关灵魂】
1.朴素灵魂观:
原始人认为,生命现象的本身也如同无生命的自然过程,是源于在幕后控制的活人或力量。比如说,动物的生命现象就是因为它身体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在使它行动,同样,一个人的生命现象也在于他体内有一个小人或小动物控制他的行动。其实,上述的“小动物”、“小人”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灵魂。我们把灵魂离开身体解释为睡眠和死亡,而在平时状态下,则称为灵魂和躯体同在。死亡是永恒的离体,睡眠时灵魂暂时脱离身体,因此想方设法挽留灵魂是避免死亡的不二法门,早期的人们认为影子或者水面的倒影就是自己的灵魂。
2.灵魂出窍
原始人对于体外保存灵魂不会带来死亡这一观点广泛认可,他们为个人安全考虑而希望将灵魂永远安置在体外安全的地方,这样只要灵魂未受到伤害,人身就不死。因此,正义的主人公通过寻找并杀掉敌对巫师或者巨人的灵魂而战胜邪恶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出窍的灵魂可能暂居于无生命之物、植物、动物身上,在各种移魂仪式中,尤其是成年礼,人们通过与图腾互动而获得新的灵魂。

【节选九:欧洲的篝火节】
1.拜尔德神话:
光明神拜尔德是奥丁神之子,他聪明温和善良,因此最受人们爱戴。有一天,拜尔德做了有关他死亡的预示梦,为了避免对他产生伤害,所有可能危及其生命的东西被诸神要求发誓不伤害拜尔德。如此做后,诸神为了取乐用各种方式伤害拜尔德,结果都是毫发无伤,大家非常兴奋。而洛基找到了微小到被忽略的檞寄生,怂恿瞎眼的神霍德尔向拜尔德投掷檞寄生,不幸的是,微小的檞寄生刺透了拜尔德的胸膛,将他杀死了,在众神的悲恸之中,拜尔德被火葬了。这一段也是北欧神话著名的场景,光明神之死也是众神陨落的一个重要的开始。
2.欧洲的篝火节
篝火节是欧洲远古时期就有的一个风俗,篝火点燃的时间通常在春夏两季,也有的在秋末冬天;春天的篝火节通常在复活节前一天和五朔节举行,即四旬斋的第一个周末;
春天四旬斋篝火节中人们会点燃大火堆,围着火堆跳舞,此外,人们还要跳过火堆以祈求消除病痛、婚姻美满、五谷丰登以及果树盛产。复活节篝火是另一个点燃篝火的时间,人们灭掉旧火,祈求“新火”。燃烧的炭灰也能成为庇佑人类居室、规避重大气侯灾害和虫灾的灵验之物。篝火节存在的原因包括:1."太阳说":篝火是为了模仿太阳,通过模拟巫术的原则,进而人、畜、植物需要的阳光就可以得到了,这也与一年中太阳的夏至和冬至日期吻合。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是:欧洲篝火节点燃的篝火是一种巫术,目的就是确保人和牲畜、五谷和果实都能得到必需的阳光。2."净化说":烧掉并且毁掉一切给人类带来消极影响的有害东西,可以是烧掉人的形式(如巫婆、魔鬼和妖怪),也可以是烧掉非人的形式(一种扩散的污秽或被污染的空气等),这种说法也是最可信的。


*****社会学与人类学*****
(总体性社会事实研究文集)

一、论巫术
巫术是一种独特现象,它包括了三大要素:巫师、巫术仪式和巫术表现,巫术行为具有传统性、重复性、群体迷信的特点。巫师是身份特殊的专业人员,一般来说需要一定的天资和传承,他们富有神秘色彩,是凭借经验、天赋和启示去认识自然和各种属性的人;弗雷泽认为巫术第一标准是感应仪式,但该特征是不充分的,感应意仪式对于巫术和宗教两者皆可;第二标准是巫术仪式通过自身起作用,是直接的机械行为而宗教仪式通过崇拜以获得恩宠,是间接以理服人。巫术的目的通常是魔法,各种巫术仪式围绕魔法组织起来的;宗教是创造一种理想,通过各种颂歌、祝福、献祭达到目的和各种禁令要保护的对象。因此将巫术定义为一切不属于一种有组织的崇拜的仪式,私下的、秘密的、神奇的仪式,它以违禁的仪式为界限。巫术研究归于对集体力量的探究,巫术是一种“实践观念”。对巫术的信仰和对科学的信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巫术的信仰总是“先天的”,源于经验,几乎是一种先验的义务,与宗教信仰极其相似。巫师是被社会任命的,是有纪律性巫术团体的成员,他们真诚信仰巫术,因为它是他所属的整个团体的信仰。总体上看,巫术是一种先验信仰的对象;这种信仰是一种集体的和一致的信仰,而且,正是这种信仰的本性使得巫术轻易地跨越了横亘在它的所与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深渊。在整个巫术历史的过程中,巫术激发了各种集体感受的状态;它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存在,不断自我更新。巫术在它的整个存在过程中,会记得它的社会来源。它的每个成分,如行为者、仪式与表现,不仅使得这些最初的集体状态的回忆永久存在,而且还以弱化的方式让它们产生出来。可以说,要有巫术,必须要有社会,巫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巫术一方面只与宗教有着真正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技术、科学有着亲缘关系,科学从巫术中演变的过程也伴随着将巫术的神秘感剥离其本身的过程。同时,我们也认为在巫术的根源中找寻出后来成为个体理智基础的集体表现的原始形式。

二、论礼物
这一部分的论题是斯堪的纳维亚文明和许多其他文明的交换和契约是由礼物形式进行的,作者的研究告诉我们实际上送收礼物不像想象中那样自由,而是必须的。作者写作目的包括两个,一是探究先前的社会中人类交易本性,二是借此探寻社会赖以建立的潜在起作用的道德基础,为当代社会的法律和经济危机展现的某些问题提供解释。作者通过比较了不同抵御的礼物交换风俗,借助文献和语文学研究的帮助下,认识当地社会的法律,完整描述各个地方的交换系统。
首先是送收礼物的问题,礼物一方面使得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地方的人们打破隔绝进行互动,另一方面也是交换彼此信任、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方式。送礼物的人总是期待着收到更大价值的回礼,这样才能增进彼此的关系,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可能是“摆阔”,但实际上,这样的风俗依然在现代社会广泛存在。当然也有毛利人那种对于送出去的礼物中有人的灵魂的说法,不还礼物将会带来祸患,重则导致失去灵魂的人的死亡,送收礼物成为强制性的戒律,权利和义务具有对应性。同时,给神鬼送礼的风俗也表示出早期社会的人们对于鬼神和巫术的敬畏,即认为其为一切财富之源。
夸富宴也是本章重要的概念,这一风俗具有两大本质,其一是由财富所赋予的声望和荣誉;其二就是必须要回礼的义务,以免失去这一权威,而其本身是一种财富。尤其对于那些声望盛隆的首领,夸富宴几乎成为必要的,不管他们如何贤明,没有夸富宴的酋长依然会被人诟病。对他们来说失去面子等于失去了灵魂,表面上主人失去了财富,实际上他所处于的优势地位将得到巩固,而一种基于声望等级的分层体系也悄然形成并维持着。莫斯认为库拉圈的本质就是夸富宴,作者对于礼物和夸富宴的社会功效持肯定的态度,它也是有序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一种交换道德、彼此信任、密切交往以及通过和平方式去解决更多共存与交往的难题的理念在当今时代也未过时。通过考察收送礼物和非理性的夸富宴,揭示出人是真实的存在于社会中的人,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在更多时候被定位为“经济人”,基于倡导节俭、发挥理性和精确计算。

三、社会形态学
研究内容基于爱斯基摩社会不变的基础来探究其季节变化情况。其中,不变的基础是爱斯基摩人社会定居方式、组织数目、本性和大小,而周期的变化则研究爱斯基摩社会生活随着季节变化是如何组织的。首先,作者介绍了爱斯基摩人居住地的地理、气候、定居点及狩猎方式,这些环境因素极大地限制了爱斯基摩人的活动范围。
何谓爱斯基摩人的季节形态学呢?就寓所来说,夏季住帐篷,冬季住屋子。夏季几乎无限地扩大了狩猎与捕鱼区域,而冬季则相反,它把这一区域限制在最狭小的范围内。而且,正是这一交替表达了这个形态学组织所经历的集中与分散的节奏。居民们像猎物一样聚集或分散。让社会生机勃勃的运动是与周围的生命运动同步的。夏季和冬季宗教的共同点是唯一实行的崇拜只是私人的与家庭内的崇拜:一切都归结为有关出生与死亡的各种仪式,以及对某些悖论的观察,相比夏季,冬季宗教活动更具集体性。同样,也存在冬季法和夏季法的区分,冬季家庭是小家庭式,夏季则为多个小家庭的联合家庭,因此,财产法也分为夏季的家庭法和冬季的社区法。由此,我想到了夜间照明普及之前,人们的昼夜生活的组织方式差异。还有在农忙和农闲两种状态下,农村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而爱斯基摩社会也仅仅是极端条件下案例。
这一部分讨论结束后,作者的概括也很有意思:在爱斯基摩人的文明中所有个人主义的东西都来自夏季,一切共产主义的东西都来自冬季。因此得出一条方法论准则:社会生活及其所有形式(道德、宗教、司法等)是它的物质基础的功能,它是与这一基础一起变化的,也就是说与各个人类群体的总量、密度、形式和构成一起变化的。

*****孟德斯鸠与卢梭*****
(大家评论集)

全书结构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孟德斯鸠、卢梭、圣西门、书评与讨论。孟德斯鸠的贡献集中在让人们相信社会现象能够像自然现象那样去分类、定义和研究,这种研究是必要且有意义的。社会秩序遵循社会法则的支配,社会本性也足够稳定,所以解释社会现象并非总要追溯到最普遍的人性。卢梭讨论了从自然状态到建立契约的过程,展示了集体力作为个人联合形成的力量能够塑造社会总体,服务普遍意志,追求公共利益;契约状态需要依靠立法实现社会团结,有限定的民主政体是理想的组织形式。圣西门试图通过社会主义来重构社会,他所定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我所认知的有很大出入:社会主义关注社会经济职能的发挥,经济利益之外无其他社会利益,经济发展要受到集体的、有组织的控制;共产主义是禁欲的,认为经济利益是反社会的,对实业生活的控制要落实到生活必需品的产出,以便为其他活动形式留出空间。他所推崇的实业主义方案在涂尔干看来可以将职业法团作为其基本组织,职业法团能够形成凌驾于成员之上的道德力,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涂尔干看来,圣西门著作能融合时代思潮,坚守一个目标:即借助于科学和实业,在理性和世俗的基础上重建由于旧制度的毁灭而变得混乱不堪的社会体制。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缘何是社会的?)

本书研究最原始的宗教,分析宗教并做出解释;作者认为对简单社会的原始宗教的研究能够让我们理解人的宗教本性,它的研究价值在于其与实在有关,并且表达了集体实在。
全书结构很清晰,第一卷是宗教的定义;第二卷是基本信仰;第三卷是主要的仪式态度;。初读此书目录就感觉书籍思路清晰,旨在探究宗教的本质,再总结中给出答案:宗教是社会性的。
第一卷中有涂尔干驳斥了宗教的超自然观念论,原始人缺乏对自然秩序的理性认知,反而对神秘事物持有自然的信奉态度。而认为宗教起源于神秘观念的观点,事实上却是人们后来塑造的,这一观念不符合原始宗教的要素构成。另一种论调则为宗教是对神的信仰,涂尔干也认为这一观点不能推广到所有宗教信仰的解释,神性可能再一些宗教中处于不起眼的地位,因此不是对某位神灵的信仰不是定义宗教的原则性的问题。通过与这些宗教定义的对话,涂尔干拨云见日,提出宗教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信仰和仪式,信仰将世界分为凡俗和神圣相互对立的两个领域,而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禁忌,仪式即人们再神圣事物面前的行为准则。最后,教会共同体是教众集会和仪式的组织,这也区别了巫术的特点,即在广大民众中传播,确实,巫师具有个人性和神秘性,而很多时候没有具体的团体将他们组织起来,巫师之间更多的是基于同样职业而产生的相互认同,尽管这样的巫术可能是欺骗大众的,由此我们得出了神圣事物、信仰和仪轨、教会等重要定义。看完这一部分,我很快理解了并将这一经典定义牢牢记下来了,这与之前的刻意记诵有很大的差别。在原始宗教的本质问题上,涂尔干挑战泛灵论倡导者泰勒和自然崇拜论者缪勒,主张图腾宗教才是原始的宗教。
第二卷开始讨论图腾制度,图腾信仰是其精神根基,特定图腾是以亲缘关系联结的氏族所共有的,图腾的传承包括父、母和祖先三种组织方式。当然,氏族从属的胞族也会以动植物作为图腾,每位成员是人与图腾动物的统一体,自身就具有神圣性。这样的制度也体现出原始人的早期分类体系,对事物进行限定,形成早期宇宙论体系。在涂尔干看来,图腾表面上看是一个符号,其中却寄存了一种宗教力量,这种宗教力对人自身来讲即是外在的支配力,也是将人神化的支持力。
第三卷涉及的是主要仪式态度,首先介绍了消极膜拜,通过禁忌将圣俗以及神圣事物之间相分离开。禁忌的两种形式包括,宗教生活和凡俗生活不能同在一个地方进行,并且不能同时并存。消极膜拜是向积极膜拜靠拢的手段,信徒通过消极膜拜来实现品性的提升,让他接近脱俗的神圣世界,苦行主义就是通过戒律来实现圣俗分隔。神圣事物也会随着接触传递其属性,由此,神圣性会在更大领域扩散。在积极膜拜中,这种神圣性的扩散便可以通过仪式来将牺牲转化为圣物为崇拜者所用,转移到信众身上。这种积极膜拜的祭祀仪式具有周期性特点,随着不同时节和社会无休无止地进行着。其次积极膜拜的模仿仪式主要是通过部分代替整体、相似生成相似来实现的,以达到促使图腾动物的繁衍的目的。这里涂尔干和弗雷泽进行对话,宗教观念影响而产生巫术,而非巫术—宗教—科学的逐渐演变,感觉两人所提倡的理论都具有合理性。模仿仪式也体现了因果律,即这种属于社会的力不仅来源于人的精神力,而且源于共同生活。积极膜拜的表现仪式是道德的和社会的,相对于仪式的物质效力,它是维系同一种心灵状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整合有不同的意义。最后,禳解仪式面对的是悲伤的和恐惧感的事物,具有赎罪和消除不幸的涵义。最早的禳解行为是哀悼,除禁忌外,哀悼也要采取各种积极行为,人们在这种仪式中表达的悲愤会形成一种狂热,通过复仇或者其他暴力行为来发泄,在亲人离去或者干旱是都会有这样的哀悼仪式。后文又提到了神圣事物具有的模糊性,这一点很有启发,中国的吉凶、阴阳、乾坤等的提法都触及某些本质性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互转变是可能的且时刻发生的,所以才有了很多宗教信仰和仪轨的必要性。
结论部分中作者指出本书所面向的宗教研究触及到宗教本质,人们对神圣性的追求恰属于高于现实的理想成分,而这一理想世界是由社会生活产生的,宗教的集体理想的表达源于社会对自身的构建,因此宗教本质上是社会的。最后作者告诉我们,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冲突确实是存在的,但这仅仅在某些有限的方面,如果将宗教作为人类生存手段,表现的是生活本身的话,那么它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完全消亡,是取而代之的是其表现形式的改变。因此,可以说宗教仍然在坚守其精神领域上的影响力。总的来讲,图腾制度及信仰是最原始的宗教基础观念,宗教是由信仰和仪轨两部分构成的,宗教仪式能够促进集体行动激发集体意识。

关于总结的问题:
1.我想通过报告来将全书所有内容基本涵括,但删删减减发现,收纳了大量的“无用的细节”,这一点也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完成,第一篇就是如此。
2.想要自己结合着写一些东西,但是却发现需要像论文一样去展现出来,还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如果自己去总结的话还是有思想浅薄的忧虑。
3.拜读过学长学姐和同届书友的报告后,对于我重新认识所读书籍大有裨益,帖子能后期修订的话,以后读书总结会按时上传的。《资本论》、《古代社会》&《家庭国家私有制的起源》对比阅读将于后面加入到马克思专栏中,还需要做到多读书、多看报告、多交流、多反思才行。
4.感谢留言的师兄师姐和同级的同学们,我会努力纠正报告的误区,多进行对比阅读和思想串联阅读,尝试写出更多自己的东西。

赵致浦(6.7-7.7)

【书单】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道德教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原始分类》            
《教育思想的演进》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古代社会》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第一部分 读书简记】

一、《社会分工论》——密切配合的个人,日新月异的社会

一、前言

1.首先,涂尔干通过论述社会分工和社会团结来说明建立一种道德科学的重要性,道德和科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方面借助科学艺术来探索和确立规律,借助我们的理性去实现社会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能够推出有效的行动方案和行为规范,以求框定新的道德规范来解决现代经济生活普遍存在的法律、道德缺失问题。脱离单纯的思辨,尽可能考察所有现实,借助道德科学直面现实,稳重行事,保证个性发展,同时促进社会团结;
2.其次,本书开始于对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关系问题的考察;
3.最后,我们能够看到一种矛盾的存在,社会转型期间,道德崩坏颇为常见。涂尔干认为人们屈从于新的道德或者权威规范可能带来短暂的秩序,但是统治的合法性如果不能借助道德和习惯去内化人心得到最后的落实,势必带来新一轮的混乱(值得注意的是,道德也旨在于规范生活,而扰乱生活的道德以及无所不包的道德是不可取的);而这种失范最初是社会的经济功能越位开始的,具体表现就是工业社会来临,资本新贵从封建旧贵族手中夺取权力,世俗统治削弱教会思想一统局面等;
4.病症:这一过渡中随之而来的无政府主义将会成为社会病态现象,人们不知道该对谁言听计从,当然他们过惯了传统生活,一时不知所措,基于个人利益的私欲横流、敌对情绪和“生死”争斗会重新泛滥,最终威胁到社会秩序和社会的存续;
5.药方:面对这种病症,涂尔干指出要先建立群体即在群体中落实匮乏的规范体系(公共制度),让人们重新热衷于集体生活(集体的失范要依靠集体力量解决),培养起利他情感,加强社会分工合作和密切联系(社会分工依靠权威规范实现社会平衡的调节与维持)。最终实现社会对个人的整合,带来秩序。涂尔干在呼吁古老的法团时候的样子像不像当年孔丘感叹礼崩乐坏的景象呢?孔夫子主要提倡的也是克己复礼,节制欲望的观点;二者都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值得我们敬服;两人都秉持着一种观念:既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了,由于各种原因,新的规范尚未建立,社会处于规范真空期或者某些领域存在社会失范,他们要做的就是为重新树立规范提供智力支持;

二、全书框架

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劳动分工的功能)第二卷(原因与条件)第三卷(分工的反常形式),十分清晰的格式;
(一)分工的功能
1.劳动分工的功能:①分工带来收益同时使得人们能联系起来;②分工实现了小范围交往的团结与更大范围的整合(自己和他人意象切合的状态为团结)③劳动分工的社会角色带来了权利和义务;
2.两类团结:基于相似性的机械团结和基于差异性的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带来了机械向有机团结的类型转变;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是集体类型(意识);有机团结的基础是劳动分工;
3.两类法律形式:压制性法律适用于早期&低级社会,为了惩罚而惩罚,让犯人痛苦,宣泄集体情感(刑法);恢复性法律主要存在于高级社会,目的是拨乱反正,恢复混乱不堪的关系(民法);专门化的机构,专事专办对严重损害社会的行为存在回避,但是也有利于社会协作;
4.机械团结的相似性:消极的;个性和共性共存在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相似性就是寻求社会行动的一致性和追随集体目标并服务其实现;压制性法律确保个体表现共性,隐匿不合时宜的个性;集体吞没个人,个人在集体行动中丧失自由;
5.有机团结的差异性:积极的;人依赖于社会的组成部分,由此依存于社会整体;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体现个人人格及其职业的特殊性,不会轻易迷失于集体力量中。
6.由团结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越紧密那么:这种集体意识能全面覆盖个人意识,富有活力,且对个人的行动和思想方面有明确规定;
7.两种团结带来的社会结构:机械团结带来的是相对低等的环节社会,环节社会基于地域的、家族的、习俗的同质性和相似因素符合而成;有机团结带来的是组织社会,因为城镇发展和交换的扩大,职业群体出现和聚集,由此逐渐取代传统的环节社会;
8.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社会分工的两类社会后果(①个性成长和自主意识发展成为可能,削弱集体意识;②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

(二)分工原因
1.直接原因
(1)社会密度增加:分工与社会密度增加呈现正比例关系;社会密度相比较原来实现人口的增加和聚集、城镇的建设和扩大、沟通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提升;
(2)社会容量增加:社会有机体的扩大,组织社会取代环节社会,社会出现规模巨大的组织;
(3)社会扩大与密度增加是分工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2.集体意识形成的次要因素:个人独立性、移民、年龄对传统力量削弱;
3.劳动分工传递:遗传性比传统力量更加稳定;影响天资;新的组合出现使得遗传却渐渐失去了支配地位。其核心是平均类型,表现个别类型的共性;
4.人类受到社会因素支配,人类依赖于有机体环境、外部世界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的变化能够解释个人本性的变化;因此,社会不能在个人的本性中去寻找现成的基础,这些基础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

(三)反常分工
1.哲学是科学的集体意识,劳动分工发展导致了集体意识的衰落;
2.分工的反常结果:机械枯燥的生活、循规蹈矩的工作;变成机器的个人丧失个性,人类的智慧和大脑被专门化到特定区域和技术,全面发展受限,这种分工带来的是个人的不幸;
3.失范的分工:分工没有带来团结,原因是各个机构的关系没有得到规定,它们陷入了失范状态:丧失共同信仰和价值观;
3.强制的分工:工作缺乏与事物真实状态的联系,不再有自身的道德基础,人们依靠强制力维系分工,属于分工的失衡状态;(激烈竞争和阶级林立的社会)——外部干预,契约,公权力
4.分工不协调:异常环境导致的;在向专业化方面发展的个别职业内部的成员活力不足、缺乏积极性、行动不协调,危害有机团结;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奉为圭臬的社会学实证方法论

研究社会的基本原则:
①社会学发展初期,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及研究它的学科领域对我们来讲是未知领域,要突破常识、追求研究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理性;
②社会对于个人来讲是外在的,社会中除了个体的组合外会发展出不同于个体特点的新的特征,社会是高于个人的存在,独立于个人意识之外的独立特殊综合体;社会学从外部研究集体认知;
③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外在于人们的感觉、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强制力。(社会事实经典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管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换一句话,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④观察社会事实原则:将其当作物来考察;类比于科学对心理学诞生,社会学走向科学的过程也必须突破对观念的研究,而面向物的阶段,追求一种客观性;摆脱预断,将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
⑤正常&病态社会现象的区分准则:a、社会事实相对去其出现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是正常的b、检验:普遍性现象与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联系,检验上述方法的结果c、事实与尚未完成进化的社会种有关,检验必不可少;
⑥社会分类标准:首先,分类基于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其次,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种变种;最后社会形态学是划分社会的类型的基本学说;单环节社会(斡尔朵)——简单的多环节社会(澳土著部落)——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易洛魁部落联盟)——双重合成的单环节社会(城邦)
⑦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一个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要从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不应该从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寻找;一个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一切比较重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应该从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
⑧求证的原则:比较它们同时出现或消失的情况,考察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结合时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否证明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共变法);解释某一复杂的社会事实,通过观察它发生的所有社会种中的发展过程才能做到;把比较置于同一发展时期加以考虑;

三、《道德教育》主体部分——重视教育践履,向往道德生活

涂尔干重视通过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文化与规范的延续,保证社会有序运行;教育应该从社会出发去探查社会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做必要的引导,同时注重儿童彰显个性,从事特长的职业,通过社会分工创造价值;对儿童实行的教育不仅强健体魄、锻炼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承担责任,为社会和集体尽道德义务。
一、道德的诸要素:

(1)首先是纪律精神,道德的第一种观念就是常规观念,即道德行为是一种习惯行为体系,在于重复习俗行为拒绝偏差行为;第二种观念是权威观念,即我们通过服从权威,承认其优先性,这样规范才得以形成;纪律精神就是要统合上述两种观念,一方面有重复的意味;另一方面也体现权威的力量;道德上所追求的善就是说人在受纪律约束的时候,不以他发现自己受到约束的行为为转移;
(2)其次是对群体的依恋(集体理想),在这一部分,作者着重讲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社会与个人之间是体现等级的。个人只有作为有意义的社会存在,才能表明他们的道德存在。社会具有超个人性:它是存在于个人之外的一个精神实体,是道德行为的目的。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有其特殊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我们身上最高等的行为方式都来源于社会。社会作为这种道德存在能给我们提供团结感和安全感,集体意识和理想往往具有普适性,高于个人利益的狭隘性,所以我们需要用集体的力量去排除社会问题,维护集体理想和利益,它具有神圣性,是我们每个个体利益共性的集中体现;
(3)最后是自主自觉(道德知性),在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去理解我们与世界关系安排自己的行为,对事物具备完整的知识并且利用科学发现偏差自主性体,利用知性控制对我们发挥某种影响的事物;道德秩序要做到的是实现通过观察使道德可描述,在保证道德的庄严本性前提下,提供一种纯粹的科学表达。其实就是要求个人通过运用理性实现个人解放,即人性和规范、公益和私欲之间明白如何选择以及为什么选择,最终在规范中解放人性,在公利的实现中满足私欲;

二、怎样培养儿童的道德诸要素:

如果在上一部分,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实现道德的重要性和特点一些想法,那么这里他的教育思想就逐渐体现出来了,在实际学校教育中会有哪些显示问题呢?儿童通过学校来学会热爱和认识母国,学校在塑造国民道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要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学校要教会儿童热爱集体、压制私欲,最终通过努力实现有限度的目标和可行的方案来实现个人健康和幸福;真是因为儿童具有遵循传统的倾向、易受暗示的特点,依此学校可以外力内化,教化儿童,提供一个集体的生活环境,进而引导儿童做出有道德行为,激发内心中的善,压制行为和观念的恶。
1.关于奖惩儿童(强调纪律,培养纪律精神):涂尔干是这样认为的:惩罚不是为了痛苦而惩罚,痛苦是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惩罚是为了防止权威的丧失的必要手段和设置,而不是权威的来源;斯宾塞那种放任自然,让儿童在自省中悟到正道,主张不干预;而涂尔干认为这种理论是预设了儿童智力的老练和能够清楚认识到行为的后果,不会错误归因;针对是否体罚,涂尔干认为体罚是强加在人身上的暴行,体罚亵渎了人们身上的尊严感,与道德背道而驰了。对孩子的体罚是一种训练,但不是最好的惩罚,最好的惩罚应当是富有表现力且代价最低的斥责;社会发展加快和复杂化过程需要长辈外力的介入配合自主机制来加速社会化的完成。相比较惩罚,奖赏往往缺乏扩展性,更多适用于品行端正且智力优良的学生,鼓励他们变得更优秀;涂尔干认为理应对道德行为进行嘉奖,最好的嘉奖就是:在内心平静状态下由德行带来个人的尊敬感和同情心。老师赋予努力的同学的爱护和友谊是对他们道德行为的珍视;
2.关于对群体的依恋的培养(集体理想、利他主义):相比成年人复杂的利己主义,儿童个性为自私提供更少的接触点,利他主义和同情心体现地更多;利用儿童对于熟悉环境中各种对象的依恋(传统主义)以及其身上展现出来的与不同于自身的东西建立团结关系的感情(模仿本能);他们极为有限的智力水平导致其对于外界的情感和观点毫无选择地接纳;以此为杠杆可以培养儿童依恋群体和社会,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不要让社会和群体离儿童太远或太近,而是要让他们过上有最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的集体生活,社会和家庭外,学校是同龄人的集体,提供一种社会感和扩大了儿童社交范围,班级建设和集体奖惩也提供一种群体生活方式和团结感;
3.培养道德知性:科学教学有利于克服简单化的理性主义的天性,简单化的理性主义将社会还原为个人,得到社会原子主义的认识,社会成为心理的构造,个人也就成为唯一的真实;这种简单化的偏见忽视了社会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认为可以无视社会事实去推演社会的发展与存续;简单思维的泛滥不容小视,科学教学有利于为儿童构建抵制简单思维的大坝,科学考察不能简单地推理和思辨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去观察和实验,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审美和艺术对道德性格形成意义重大,艺术提供意向世界,信仰理想和奉献,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尽管其和道德生活显著不同;同时,通过历史教育让儿童对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形成更加紧密的依恋关系,让他们认识自己的母国和民族。

四、《原始分类》——逻辑分类是怎样炼成的?

前言:本书要面对的问题
1.何为分类?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有所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
2.分类渊源?
(1)逻辑学家&心理学家:简单和先天的能力&分类是个体活动的产物。
(2)涂尔干:分类是不可能从人的自然必然性发展形成的,
类别有划分的作用,界限固定明确;意向和观念混同,物质精神能相互转化造就了宗教思想和民间传说;古代社会&不同文化的部落:异质性最强的事物有转化的可能性,完全没有确定的概念;
3.分类的等级秩序如何形成?支配、独立、包含、从属?
4.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用这样方式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在哪里发现独特配置的蓝图的?
5.回答上述问题的方法:对人类最粗陋分类的形成的考察,回答以及评述分类的构成因素;

第一部分:澳洲分类体系

1.已知最简单分类体系:澳洲分类
2.简单的分类体系:(两属两种:胞族——姻族)
部落成员被划分到一个确定、封闭的范畴,物的分类再现人的分类;
胞族:属概念,早期甚至成为一项划分的依据或者自然法则,例如风和雨被划分到对立的两个不同胞族(分类简单的阶段)
姻族:种概念,特定姻族吃特定种类食物;(分类相对复杂)
分类重要性:体现在社会生活事实中,不同胞族适用的法术、丧葬器物不同;
3.更加复杂的分类体系:(数量急剧增加:姻族——氏族)
举例:动物禁忌,人们将图腾动物看作自己一部分,每个部落禁忌食用他们图腾代表的动物;
胞族划分——主&真图腾|氏族划分——次&伪图腾(二级图腾、三级图腾)
4.评述
(1)个体:逻辑关系被构建成为密切的亲属关系;事物排列:以自己为中心的同心圆,越近的动物越不能食用;
(2)澳洲人本质是图腾,澳洲人以相反的方式来构想事物等级的,最远的最重要,他是“太阳”,“星星”只是他的一部分;
5.海胞族&陆胞族:相对对立,差异鲜明;
6.社会分化:氏族分裂伴随着图腾的分开,次图腾将成为新的独立的氏族主图腾;随时间,这种与原来胞族或氏族的联系减弱,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阿兰达图腾群体为特例,私人联合体:氏族体系土崩瓦解,原来有联系的图腾变得陌生了)
7.社会体系和分类逻辑体系之间存在紧密的纽带,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第二部分:美洲印第安分类体系

1.祖尼社会:宇宙——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他们对于宇宙有详实的安排,自然一切存在与事实;一切都被划分,标注和指定到一个单一而整合的“体系”的固定位置;
2.空间:北南西东上下中七个区域;
事物分类例如:北(冬天、微风、空气)西(水、春天)南(火、夏)
社会功能分类例如:北(武力、破坏)西(和平、狩猎)南(温热、农耕、医疗)东(太阳、巫术、宗教)包括颜色分类
3.事物的区域划分与氏族划分相互交织,融为一体;氏族划分是方位划分的基础,
4.评述:
(1)方位划分不是从来就有,有历史发展过程;
(2)方位分类对于氏族分类的适应很勉强;
(3)事物根据氏族划分,其次与所在方位建立间接的联系;
5.猎兽——猎物——下辖区域——作为图腾(依赖动物图腾)
6.苏人:奥马哈部落,两胞族五氏族;例子:Chatada氏族——四个次氏族(事物分布+氏族划分+定向观念)
7.定向:以营地为参照,部落的次级群体(胞族、氏族、次氏族)位列前后左右,依照不同社会职能划分,战争&守卫;
8.总结:
(1)澳洲:部落法制和宗教组织为蓝本;关系纽带:动物族群和现象门类;起点:图腾
(2)印第安人:部落的形态组织;空间关系出发;氏族的物质印记;
(3)两种形式的起源都是社会;

第三部分:中国的分类体系

1.道——自然;方位:东南西北;四方守护神:吉&凶;八种力量:八卦;五大元素;节气、时辰、生肖&属相、占卜
2.分类依据:空间、事物、事件、时间(循环)
3.讨论:
(1)中国社会:无氏族概念;中国的分类本质上是占卜的工具,占卜与事物分类有关;
(2)每一种神话基本上是一种分类,依据原则来源于宗教信仰,而不是科学观念;
(3)抽象合理的分类类型,为早期哲学带上了冠冕;世界:被构想成为分门别类、等级森严的庞大感应体系;

第四部分小结

1.分类不是特例,通过不打破连续性与早期科学连结;原始分类具有科学所有本质特征,且具有等级;
2.本书介绍了逻辑分类的概念是千锤百炼形成的,逻辑分类就是概念的分类;科学分类带来的是个人反思性增强以及社会情感的减弱;在对有关逻辑活动之构成及其功能的问题的分析上,社会学可谓拨云见日,普照光明。

五、《自杀论》——论证严密的社会学巨著

前言:
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是恰当的,将自杀看作外在于个人的现实来研究,并在书中提到的每一个假设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据,并且将推理和解释同被解释的事实区分开来,以为读者留出思考和判断的空间。本书对学术的贡献主要在于尝试社会学经典数量少、社会学研究缺乏特点领域、研究缺乏权威资料三方面做出解答;
概述:
自杀定义:任何由死者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自杀起因:(涂)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导致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
自杀影响因素: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两性差异、社会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等的变迁)
自杀无关因素:种族、遗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
防止和消除自杀:
(1)惩罚自杀者:尸体落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家庭权利的剥夺,没收其财产,以警告效尤者;
(2)精神修复:对悲观主义者采取必要措施使其精神恢复正常;
(3)增强信念:改进教育,培养人的坚强性格,增强信念;
(4)家庭整合:重新发挥家庭对于自杀所起作用;
(5)社会整合: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职业的职业组织,使得个人命运与集体组织联系在一起;

第一编 非社会因素

1.精神错乱:自杀不是精神错乱的特有行为,精神错乱可能导致自杀的发生,且带来四种类型:躁狂型自杀、忧郁型自杀、焦虑型自杀;冲动型自杀;
2.遗传因素:说自杀能够遗传,不如说是疾病的遗传、榜样的感染或者一种有利于自杀的气质的遗传,自杀与年龄发展相关关系否定自杀能遗传;
3.自然因素:与气候无关,可能与气温有关,极端气温通过影响人类活动与交往密度来增加自杀率,同样昼长自杀多也有这方面的推测;
4.仿效:促进自杀的是谈论这些事件的方式,而不是事件本身。仿效来说明社会行为是一种武断,人们仅限含糊的形而上的思考。

第二编 社会原因和类型

1.方法:从观察个人出发到观察社会环境再到对个性化原因导致的自杀后果的探寻。
2.利己主义:为了个人利益和目的的实现为动机的自杀;宗教、家庭、政治三个领域的一体化程度越高,越防止这类自杀;
3.利他自杀:社会贬低个人人格,为社会价值实现来牺牲个人价值;利他自杀可能体现道德,有义务性、非强制性和强烈性三种形式。
4.反常自杀:社会动荡下,自杀者无法控制情欲,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过大,社会控制力弱。

第三编 作为一般现象的自杀
1.自杀增加的根源很可能是文明进步伴随着的社会病态,但不是必要条件;
2.利己自杀根源:社会在各方面的整合力度过弱,稳定性亟待加强;
3.利己和反常自杀是病态社会现象;利他主义在低级社会多发,现在已经大大减少了;
4.预防自杀的建议:通过建立职业团体或协会做好职业生活的管理,增强社会对个人的整合力度,减少自杀的发生;

六、《教育思想的演进》——背景宏大的中等教育演进史

导言:
1.这本书是对欧洲和法国教育制度史和观念史的一次汇总,全书结构是根据时间来安排的,体现了社会现代性的生成与流变;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的器官都密切联系着社会体中的其他制度、习俗和信仰,以及重大的思想运动;
2.涂尔干希望完成的任务:推动教育体系的重组,充分指明问题的方方面面,指出找到解决方案的途径,重视对教育的反思;

大致内容:
第一编 从早期教育到巴黎大学
1.胚胎:宗教传教;首先是早期教育的兴起,欧洲的早期教育是和宗教教会分不开的;基于传播福音和开启民智的需要,宗教教徒们需要具备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去讲学,帮助大众去理解《圣经》,早期的学校附属于教会,教学方式分散到导师家里,做各自的指导。早期的教育萌发于宗教传教,认为教育不仅仅要教授知识,而且要深入灵魂深处,同时教育手段应该与古代相异,从分散到集中、从完全独立到相互联系;学校应该能成为提供群体凝聚力的道德共同体;
2.萌芽:百科全书式教育和形式化教育;查理大帝建立统一的宗教帝国,掀起的加洛林文化复兴带来了教育的集中和宫廷学校的创办;有关宇宙和人生的一切真理最好能集中在一本书里,而且学生学习要综合多种门类,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要结合七大门类,其中包括三科即面向大多数人开设的文法、修辞和辩证法的常规知识;以及四艺即几何、算术、天文、音乐;这些不同的门类都围绕着宗教这一固定的核心去发展的,举例来说:为什么要学习三科?回答是为了与异教徒辩论、为了更好理解《圣经》中神的旨意、为了向更多人传播福音;四艺的学习则限于少数精英,体现社会地位,为他们探索自然规律提供条件;
3.开花:在基督教世界经历了查理帝国覆灭到外族归化基督教的时期,卡佩王朝统治期间,巴黎大学建立,代表着法国中等教育的开始和全新教育体系建立。这一章节,我们看到了基督教世界三大中心——神权在罗马、世俗权在皇帝、学术位于巴黎主导的确立,而基督教世界具有世界主义的特点,所以巴黎大学和教会负责的主事(掌控执教权授予)的对抗本质上是是普遍的、统一的利益对抗地区、特殊的利益,巴黎大学在成立初期寻求教皇庇护,尽管后来这种现象有所减弱;中世纪,私人学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慈善捐赠的会馆也为更多学生提供膳宿,是教育公平的典范;教师也过着法团生活,涂尔干将巴黎大学看作是教师的法团。巴黎大学分为四大群体,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艺学院,前三者是建立在艺学院学习的基础上的深造阶段,专业性很强,艺学院具有特殊性,类似于高等中学,它是预科阶段且最具影响力;校长往往从艺学院教授中选择,艺学院有最多的学生,其他学院的教授大多是在艺学院有学习经历或者任教的经历,所以自发地有一种团结感和集体荣誉归属感。就教学方面,通行经院哲学的教授阶段重视辩证法教学,在课堂解读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供学生们讨论。这一方式虽说过分重视逻辑而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今天对辩证法的教学仍然不可轻视;

第二编 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9世纪的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过度重视逻辑训练,集中在人的心智和自己,缺乏对于非个人现象的思考,需要去探索身处的世界。相比之下,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教育发展则体现了社会转型;文艺复兴的两大思潮运动分别为由拉伯雷代表的追求人性解放,培养人的全部能力到极致的巨人奇想,这种博学派主张学习所有知识,并从知识的醺醉带来的欢娱中,寻求至福的境界,显然这样导致了知识过度的问题;第二种思潮是伊拉斯谟认为知识要达到的目标中演讲才能第一,努力培养话语才能;重视拉丁文和希腊文学习,在伟大文学作品中学习纯正、典雅的写作风格;培养礼貌,摆脱野蛮粗鲁。显然,他推崇的修辞难以跟得上时代发展;拒绝经院哲学的培养模式,但是陷入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使得学生们对现实生活准备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有门槛的教育不适用于所有人。前者旨在塑造博学多才的人,后者强调通过学习培养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力。他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渐渐脱离实际,导致教育虚无主义和道德危机;16世纪,耶稣会法团兴起带来的免费教育广受欢迎;这本书传达的思想理念非常先进:无论何时教育对象是个人,要帮助个人实现道德的生活;教育不仅要培养专才,同时要培养通才,重视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科学和历史方面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理想思考和分析能力,做到文理结合,全面理解社会。


七、“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深藏在血液的秘密

这篇文献发表很早且旨在探寻“禁忌”(社会规制力)在对待“乱伦”(社会议题)上如何发挥作用;外婚制是乱伦禁忌的原始形式,基于氏族社会的母系传承,涂尔干举例澳洲氏族的通婚情况(一代内生、一代外生)来说明姻族外婚制实现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低级社会普遍存在的图腾崇拜中寻找外婚制的原因,即一种塔布制度,这种制度带来了宗教的恐惧和两性的分离;此外,涉及到性禁忌的塔布规制力则更加强大,涂尔干告诉我们图腾作为保护氏族而被顶礼膜拜的神,其实存在于每个氏族成员体内的血液之中;血液流出之时就是神圣与凡俗之物相接触的时候,这时候最接近生命的本质,扰乱人的灵魂,这种接触在会在巫术禁忌中带来危险的后果;这篇文章很明显地体现出涂尔干的研究特色:从社会早期形式去发现社会组织过程和制度的本质;强调一种社会的力量对个人的压制,一般都是从法律、惩罚这些主题去研究的,包括这里的禁忌塔布制度,这时候最能体现社会的超个人存在性质;

八、《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主体部分——道德社会学论著

所要探究的问题: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1)法团演进:职业伦理之公共精神的社会起源,对现代性发展的奠基作用。
(2)国家和个人关系:职业群体在协调和建构这一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3)财产权和契约权历史研究,两种权利的神圣起源,批驳天赋人权和利益最大假设;
不局限于伦理学讨论,而是与法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类学讨论结合;

主体内容
一、职业伦理
1.经济系统失范:这一部分内容开始于制裁理论,因为制裁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素;道德规范包括对个人和对族群间的作为极端的两种规范类型。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性别、年龄等差异而形成的有差别的道德关系,职业道德就是从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之间有一席之地,体现了道德特殊主义的极致;职业道德是职业群体的产物,依赖于职业群体的合理与稳定;涂尔干承认在产业贸易领域中缺乏这样的职业伦理,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因为职业群体的缺乏,企业家都是以个人形态交往,所以经济领域的道德调节作用并不强,经济系统由幕后辅助系统到取代政治、军事和宗教系统成为台前的主要系统是那个时代最明显的社会转型事实,这一领域的生活的非道德性造成了公共的危险;所以经济系统亟待道德规范的建立,以实现其稳定有序的高速发展;这一阶段,职业伦理是必要的,对个人来说,职业伦理的发挥能够在经济生活中约束自己的欲望,防止个人私欲膨胀扰乱经济活动,不要生活在道德真空中;对经济系统来说也是有秩序的经济生活的需要;

2.社会规模扩大与社会生活的复杂: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成员有秩序的生存和交往,而道德具有将世俗伦理基本原则变成神圣化的戒律的能力;这提高了社会整合的效率,人们通过道德教化认识到超个体存在的社会利益和集体理想;职业也是一样,不能将放任自主经济发展单纯地当成经济生活的权利去落实,这是一种将目的当作手段的错误方式,也要兼顾经济生活中的道德,防止无序对经济系统和社会团结的危害;为此,经济领域应该鼓励法团的成立,回溯罗马和基督教社会法团的历史事件,我们发现古代法团在提供道德环境、维护共同利益、防止欺诈和培养团结感方面收效良好;

3.法团的必要性:必要性来源于道德的理由,借助法团体系,形成经济生活的道德标准;经济生产不能完全依靠集体调配,也不能没有道德规范限制,这种无政府形态的问题亟待解决;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传统地域性的法团没落,生产和贸易扩大到更大的地域范围,所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团结只能依靠国家法团;

二、公民道德
1.国家:政治群体有统治和被统治、拥有权威和服从权威两对基本要素;任何政治社会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家庭群体或职业群体组成,或者两者共同组成;政治社会是有大量次级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社会,而且它所服从的权威本身,并不服从任何其他正式建构起来的最高权威;政治社会是复合群体,而国家是其最高机构。也是次级群体组织化的核心;国家的目的和任务包括:保护个人权利、执行社会的目标。
2.国家与个人关系:相比较国家限制个人自由,涂尔干认为国家是实现个人自由和解放的社会设置,个人会排斥国家,但是二者不必然对立,恰恰是通过国家,个人主义才得以实现;国家有时也会倾注于暴力和强制,国家在大规模社会中才会有效,它也需要其他集体力量的约制,通过国家才能获得一种道德存在。
3.爱国主义:国家是一个道德纪律的机构;爱国主义是将个人与国家维系起来的全部观念和感受。尽管有着爱国主义和基于人类根本目标的爱国主义两者的矛盾,涂尔干认为也有方法弥合国家道德和人类道德的间隙,即国家有自己目标,不去扩张,坚守家园,为其成员提供一种更高水平的道德生活。另外一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是保持沉默,指向社会的内部事务,而不是外在扩张:社会引以为荣的不是最伟大和最富庶,而是最公平、最合理的道德结构,并且这种爱国主义会广泛传播。
4.民主制:作为在氏族社会中普遍推行的体制,民主制在国家的推行将面临着管辖范围增大,但是国家也不是无所不包(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加以区分的)和每个人参与统治的;相反,民主国家有其统治范围和实现方式,民主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或古代氏族部落都有巨大差异;无论如何,简单按照人数去实行统治,区分国家形式的方法并不总是切实可行的。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社会也不是所有人的统治,而是少数人的统治,贵族制和君主制更是如此。相比于统治人数划分,更接近民主主旨的是人们与社会的沟通方式,即上传下达,国家的目标和社会理想怎样下达到每个公民,同时他们的生存状态和需求怎样上传到国家、社会的公共议程中的。民主的真正性质包括两个方面:①政府意识的范围扩大②政府意识与众多个人意识之间存在密切的沟通;社会可以通过民主获得有关自身最纯粹的知识,思考、反思和批判精神越是能在公共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就越民主;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缺乏一种中介组织或代理机构,无论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要保证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持续关系,通过设置中介组织,国家和社会才能有明显的区分,国家才能获得自主性。这样角色的中介组织可以有两种:①地方群体:维系地方公社的纽带是外在纽带,容易随着社会流动而断裂且不在那样重要了;②职业群体:未来政治代表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基础。
5.杀人:最具有强制性的规范——禁止杀人;通过统计学方法考察杀人率在欧洲国家的情况;在杀人事件中,人类普遍利益、理想的集体情感进步伴随着群体、家庭、国家利益的集体情感衰落,而个人曾经在这些情感中派生出来;此类情感可能产生一种持续的道德倾向,本身会引发杀人的增多;激情带来了暴力,这种集体情感随着社会步入文明一直存续,由杀人引发的死亡呈现下降趋势;有激情引发的公共意识状态是杀人率持续增加的沃土;

三、财产权
1.财产的产生: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化形式,人占有物如同占有他们自身;财产通过劳动所得,财产应当基于普遍意义的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膜拜而同样归属于社会。一个人有财产权就必须保证他能自由处置财产,否则不能有充足理由证明他当前具有这种权力。除了通过劳动,还可能通过交换、遗赠和继承得到财产;劳动需要借助于某些可资利用的东西或生产工具进行才能创造价值,而本身不是财产权的来源;财产的社会因素是根据社会品味和需要,我们的财产会相应地增减;我占有了未被占有的客体,而其他人此前已经有了这样的意志,并将其宣布出来,那么我从道德角度明确否认这种意志力,就像侵越已经发生一样;
2.对财产的占有:康德:财产就是占有,快乐的占有;卢梭:合法的占有满足自己正常需求的财产,劳动是占有的真正象征;物权和财产权的范围:财产权观念带来物的观念,不是所有的物都是财产权的对象;占有者的所有权包括:财产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财产起源是以某些宗教信仰的本性为基础,塔布和财产权的亲和性:宣布某些物品或土地是塔布,成为占有的标志;
3.财产权起源&物的神圣性:被占有物似乎只是圣物的一种特殊形式,圣物具有传递性和感染性,隔离是其基本属性(增益权:我在别人的土地上盖房子最终结果是房子所有权在别人,他向我提供补偿);财产是从物的隔绝状态造成的,从公共领域被分离出来。通过祭祀仪式的举行将神圣性调和好,人对土地或者食物的使用和占有才能受到神的许可和庇护;人的财产权只是神的财产权的替代物而已,因为具有神圣性质,归众神所有的东西才能归凡俗所有;
4.神不过是以物质形式人格化和结晶化了的集体力,信仰者真正崇拜的是社会,神的至高无上其实就是群体对于其成员的至高无上。财产起初属于集体,个体如何分得财产?有两个方法:①一个成员获得较高地位和声望,成为家庭群体的代表,父权制出现;②私产和动产领域,例如:农业社会除了地产外的农具和耕牛可能属于个人财产;
四、契约权
如何基于公平地合法占有物?
1.契约约束关系的构成:契约权不是早期起源的制度,而是晚近发展的结果;契约是所有权转移的主要工具,其本身不能构成契约权赖以存在的首要基础;血缘盟约和物权契约不是确切意义上的契约,庄严的立约或缔约很接近契约,缺少庄严仪式就不会有契约;
2.契约发展的四个阶段:血缘契约和物权契约起源早,前者通过道德人格名义来约束个人;后者通过物的转移形成契约;合意契约是真正意义上的契约,通过庄严仪式,交互合意达成的契约,既定的言辞借助法律能够获得同样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公平契约是合意契约发展的结果,契约的公平性带来其道德性,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维护;
3.不道德的契约:不公平的价格导致买方损失;剥削的契约:高利贷契约、侵犯工人利益的契约条款(基于强迫和服从的契约)。不平等古而有之,继承制度的存在更是导致公平契约难以落实,其关联于财产制度和契约制度。公平原则的阐述:个人之间的物的分配相应于每个人的社会应得时,这种分配才是公平的。

九、《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实用主义的透析篇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一书中,涂尔干评述了实用主义,大段文字描述了实用主义对待真理的态度,实用主义基于有用性,强调真理服务于人的生活和行动不断变化,不是既存实在的摹写;从而反对传统真理观的独立于时间与变化的静止真理观,主张发挥真理为实践服务的功能。某种意义上,行动关联的思维创造了实在,这是实用主义所依赖的观念。实在在不断变化,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不同意义,真理不是实在的摹本,相反行动关联思维创造并不断改变着实在;因此,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认为不存在绝对固定方法去证真,相反,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增强我们生命力;在实用主义那里,真理似乎没有那样严格了,真理从逻辑思维的限制中得到解放,而作者认为真理是思维的规范,这样的实用主义思想势必造成某种失范的自然后果,这也是实现社会存续所要加以规制的。

【第二部分 个人反思】

读书所要实现的:
我在读书开始的时候就一直秉持着对学习&阅读目的三种取向,第一个月读书结束后加以重申,希望我不忘初心、坚持阅读。
我认为以下三个取向是我学习或阅读需要重点突出的;
第一个取向:旨在消除偏见;为什么说要消除偏见?理论上来讲,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明确,人们的智识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这个愈加复杂的社会中,忽视具体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而将具有某些特征的个人、群体通过分类而简单化约成为人们所述的某种概念,并对此做出的缺乏现实依据的价值评价。这些评价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偏见,是人们的认识和现实之间产生的巨大的偏差。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耐心去探寻背景信息,而是去人云亦云,结合自己的社会身份去寻找与自己赞同的观点和持同样观点相同的人,坚定自己的观点,而不去考察其真伪;这样看来,因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而预设前提和先入为主都会带来偏见,当然有些观点是有价值的,更多的观点富有个人色彩且较为偏激。
通过第一个月读书,我也发现涂尔干和摩尔根这两位伟大的学者在消除偏见中所作出的努力;将他的研究方法搁置一旁,就涂尔干评述事实所秉持的客观、公正、全面的态度,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涂尔干告诉我们亟待克服的错误偏见是基于人类中心论的自大心理,面对集体力量对个体在社会中无限拓展权力的企图的制约,很多人无视这种力量,幻想无限权力,这就是阻碍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偏见,在这种偏见下,人们会在自我中迷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次,我们没有从《原始分类》的澳洲类型、北美类型等原始社会中看到任何带有个人感情的描述;其次,在对中国的研究中,虽然涂尔干大多数情况下简单介绍了中国的分类原则,基于占卜的需要,中国人设计了大量的分类原则;这一部分更加偏向于简单描述,对于每一位中华文化圈成长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写作安排也并无不妥,不能求全责备。因为,书中呈现皆为事实;在对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中有关教会制度内容的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涂尔干对于偏见的态度:“行动和知识领域的扩大,我们根据他人意见而信以为真的事物就越多,进步只能有助于增加偏见的数量”,我们希望借助社会进步所实现的是清晰且确定的理性之彰显,消除所有偏见,显然这是无视风俗习惯等具有内在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理想主义,无偏见社会就像是没有反射作用的有机体一样是难以维系的。
就摩尔根而言,他《古代社会》一书可谓是研究古代历史风俗的百科全书,结合他的个人经历,我们发现,摩尔根也是一位负责、细致的研究者,他对美国土著印第安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融入他们的生活并受到礼遇、研究他们的组织、感受他们文化的独特魅力,试问这样的学者所写的文字怎么会充满对原始社会和落后群体的偏见和不屑呢?正相反,这样的文字温情而真诚,它的流传对资本主义社会重新审视印第安社会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第二个取向:旨在揭示真相;我们通过阅读是否实现了对部分社会事实真相的描述有了很好的把握?回答是肯定的,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从教会为传教兴办教育开始到普遍的中等教育的推行的整个过程都是论证严谨,案例充分的。或许我们每个人对待真相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但是多数人渴求真理,真理的价值不言而喻,显然无法正确地发现真相也就无法较好地去揭示真理。每一次探索真理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本月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不管是《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对于古代罗马法团和基督教法团的陈述,还是在《原始分类》中对于澳洲土著和北美原住民的最初分类形式的描摹。都是旨在揭示真相,以求形成良性的学术交流和有益的思考,读者也要明白这一点,每一本书如果脱离真相去做概念游戏可能在说理性方面会有所不足,对其最终得出的结论也要持有保留态度;但是这种探索值得肯定,总要有人在揭示真相方面做足努力,才会产生富有营养的生动案例和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第三个取向:旨在弥合鸿沟;这一点的感受很明显,从拿起第一本经典开始。首先,作为思想者,我们和作者之间的逐渐跨越了不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等对话的鸿沟去对话,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去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背景赋予他写作的逻辑和理论的特点。其次,作为行动者,我们不能将思想上分离的两个概念带到行动方面来,这就是一种偏见,行动者对多方观点的考察会逾越这一条鸿沟,理论的逻辑不全等于时间的逻辑;历史的逻辑不全等于现实的逻辑;简化的逻辑不等于系统的逻辑;如果将对立方面划分的层次鲜明、界限清晰,反而在另一社会情境或发展阶段下出现偏差的。举一个例子就是涂尔干反对将规范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划分出一条鸿沟,自由恰恰是依靠遵循规范而实现的个人生存的理想状态,我们可以在《道德教育》一书中看到儿童成长阶段受到的规训而成为了安分乐生的人,要想自由地生活下去,首先就要限制自己的欲望,追求良好的品德,遵循各种法律和道德,养成纪律精神,脱离了规范,自由将成为虚名;涂尔干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有更溯源到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各种制度的早期形式,在认识问题上固然有合理性,回归简单的东西必然集中精力探寻出变化的源头和不变的本质;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丢失了文化基因和演化图谱,简单社会的研究是必要的同时也可能是不全面的,其理论总结效果会随着社会发展的成熟过程受到削弱,但不能求全责备。

【第三部分 月汇总】

月度总结:在本月的阅读中,《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和《实用主义与社会学》这两本书在理解上还存在章节无法理解的问题,抛却“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一文,涂尔干文集的其他内容以书评居多,整体看下来还是很受益的。《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这一本书还没来得及去读,因为前期任务排的太赶,没有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了。后期读书也发现涂尔干著作是丰富的宝库,不是计划一个月就能读完且读懂的,我希望再安排半个月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和人类学思想进行初步了解,读书计划实行后期也会做重读和回顾工作,以期对其思想做整体的把握;

【第四部分 尾声】

写在最后:
首先,上述的内容是我认为相对重要的内容或文章的主体内容,但是由于个人能力限制,很多时候由于理解不透彻或者有其他考虑没有将所有书籍及其思索完全呈现,这也是我没有做到的地方;
其次,在下一次打卡时我将会对本次内容进行增补,由于第一个月对每本书的笔记整理形式大不相同,所以花费了大量时间做初步的汇总;其实我最想实现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每一篇文章通过我这个思维黑箱进行加工,能够一目了然的呈现,但现在对我来说这还是一种理想状态;
最后,若是能通过读书汇总实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发现问题的目的,那么最后的效果一定是好的。
[ 此贴被赵致浦在2020-09-22 00:12重新编辑 ]
爱智慧,读好书
Posted: 2020-07-11 20:00 | [楼 主]
刘海颖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30
最后登录:2022-06-25

 

读的书很多,也总结的很细致,优秀!向你学习。个人反思中写到的,读书要实现三个取向:消除偏见、揭示真相、弥合鸿沟,我觉得对我很有启发。
Posted: 2020-07-17 12:05 | 1 楼
冷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8-12-21
最后登录:2020-12-05

 

第一个月读书就能有这样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很厉害的,而且很系统,读的也比较细致,读书报告基本呈现了每本书的内容。以后可以试着有侧重性地把作者的一些观点串起来,这样可以加深理解,继续加油!
Posted: 2020-07-19 19:09 | 2 楼
史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9-04-10
最后登录:2021-12-01

 

把涂尔干的思想梳理的很详细,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另外数量上也很不错。向你学习!
Posted: 2020-07-19 21:44 | 3 楼
周悦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0
威望: 10 点
金钱: 10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1-11-29

 

很棒,我觉得你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扎扎实实地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也很好地开始了与学科前辈们的对话。你提到的欲通过自己的思维黑箱清晰地呈现所读内容,这也是我最后想要达成的。一起加油吧!向你学习。
Posted: 2020-07-20 22:51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985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7:0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