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12.5
阅读书目
《社会学主要思潮》
《自然辩证法》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契约论》
《原始分类》
《哲学的贫困》(在读)
《社会学主要思潮》
这本书本应在刚开始经典阅读的时候阅读,对社会学发展历程等进行初步了解,但是在阅读完涂尔干、韦伯等大家的专著后再来阅读这本书也是对他们的学术观点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总结回顾。
书中主要论述了孟德斯鸠、孔德、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马克思、韦伯的思想观点。
作者认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以社会结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为基础,这些理论和分析,其本身则是建筑在一种通常称之为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
首先,作者总结了孟德斯鸠的学术思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中写道,命运中的偶然事故是易于补救的,而从事物的本身性质中不断产生的事件则是防不胜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提到过,当面对偶发事件时,要留意观察,不要过于随意,往往偶发事件的核心本质是非常严重的,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到偶发事件的核心性质,把握住事情的深刻原因,我们或许就可以挽救很多不该发生的错误。
其次,作者总结了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类型、基本的政治情感等内容。
孟德斯鸠认为,每种类型的政体都是由各自的性质和原则所决定的。包括有影响人类、人类道德和人类的管理机构的气候和土壤,即物质和自然的原因;贸易、货币、人口、宗教等社会因素对人类道德、习俗和法律所产生的影响。
基本的政治情感包括三种,分别是共和政权取决于道德、君主政体取决于荣誉、专制政体取决于恐惧。每种政体由两种概念加以确定,包括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政体的性质就是指构成政体的东西,政体的原则则是指支配人们在某种政体下,为使这一政体有条不紊地运转的一种情感。
书中接着总结了孟德斯鸠在一般社会学里关心的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怎样使特别令人瞩目的政体类型为全社会所理解。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盖以肯定的语气向人们推荐某些制度,让大家接受这些制度,同时又对这些制度从政治上加以评论。第三个问题是理性的普遍性和历史的特殊性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书中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了总结。孟德斯鸠反复提到地理环境、人口数量等因素对社会的影响。最后,他总结了其中两个主要因素:信仰即可以理解为宗教,再一个是劳动组织和交换。这样就可以得出孟德斯鸠社会学的真正结果,一个国家的总的精神的概念。
书中提到,政治的目标是减轻战争和不平等的祸害。这是当今全球化发展,各个国家的领导政党都应该认识的道理。对于一些多党制国家而言,为了求得领导权,有时往往忽视了人民的诉求,打着为了解放全人类、为了帮助其他国家自由的旗号常年“征战”。尤其是中东地区,那里的普通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政治的目的应该是减轻战争,尽量减小不平等,通过正确的政治手段帮助国家发展,无论哪一个政党当权,都不应该违背这一道理。
书中第二部分,论述了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孔德的社会学作用则是解决当代世界的危机,即提供一种支配重组社会的科学思想体系。孔德的理论则是以只有精神上协调一致,社会才能存在的思想为基础的。而只有当社会成员有了共同的信仰时,才有社会。正确的信仰、价值观是帮助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天社会中形成了多元价值,人们也有多种信仰,我们尊重每一种理性的、积极的信仰,和谐相处、平等对待,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和谐社会促发展某种层面上就是这个意思。
孔德的哲学思想以三大命题为前提。第一个命题是:西欧的工业社会具有典型性,它将成为全人类的社会。第二个命题是科学思想的双重普遍性;第三个命题是人类基本上不变,社会秩序基本上不变,那么该如何保全多样性。
接着书中总结了孔德社会学的两大部分,分别是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他称之为社会协调的问题,动力学综观的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的阶段。社会静力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社会动力学叙述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动力学从属于静力学,人们通过人类社会的秩序才懂得什么是历史,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并把秩序和进步这两个词写在实证主义和巴西的旗帜上。
孔德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知性科学,只有透过历史,在社会中观察人的活动和作为,才能了解人类思想。的确,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就是每个人、每个社会群团体,人的一些行为往往是其潜意识深层次中的真实想法,了解人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可以探寻到人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这对于了解人类,了解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第三部分,论述了托克维尔的学术思想。托克维尔的问题在于,各人命运趋向一致的社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不致陷入专职制度?怎样使平等和自由并存?
他以美国社会为经验做以分析。美国移民的道德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和联邦制度是美国制度自由的几大原因。美国在地理上没有邻国,一直享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清教徒式的移民的价值体系下,美国保存了他们自由、平等的两种意义。而完备的法律制度,又是美国民主制度如此自由的真正原因。
书中接着论述了联邦制的好处,即为了拥有保证安全的必要的力量,国家必须相当之大,为了使法律能够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多样性,国家又应当相当之小,这两者只能在联邦制中得以结合。美国就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州有其自定法律,相互不受影响,这或许是美国国土面积虽大,但一直以来也可以自由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在中间部分篇章的开头,作者又总结了三位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定义。孔德认为,现代社会(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封建和神学制度的衰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社会秩序的内在矛盾构成了他所在社会的要素。托克维尔则认为,现代社会的定义就是民主性,这种性质即意味着阶级或等级差别的缩小,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涂尔干提出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在书中也有了较为精简的总结。机械团结是一种由于彼此相似而形成的关联,当这种形式的关联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的差异不大。同一团体的成员彼此相似,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感情,赞同同样的道德准则,承认同样的神圣事物。社会是“协调一致”的,因为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与之相反的是“有机团结”,在这种形式关联中,集体的“协调一致”即和谐统一产生或表现为分化。个人不再彼此相似,而是彼此有别,正是由于不相同,“协调一致”才以某种方式得以实现。涂尔干把建立在个人分化基础之上的关联称之为“有机团结”,但是把每个个人比作人体的器官。这种器官各自都有专门的功能,彼此各不相似,但同样都是人体生命所必不可少的。我认为,现代社会虽不能单纯用有机团结或机械团结进行定义,但是现代社会在某种形式上更趋向于有机团结。或者说我们现在正处于形似有机团结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但其实可以共处于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当中。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事业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交换他人劳动所得,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所需。这些都和我们国家、党的领导和制度安排密不可分。
本书帮助我更好地回顾了部分社会学家的学术思想,对知识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接下来的阅读做好了准备。
《原始分类》
《原始分类》这本书是我在进行马克思专著阅读期间又倒回去阅读的一本,这才惊觉涂尔干的书有趣生动又容易理解。
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他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分类不仅是简单归类,而且还意味着依据特定的关系对这些类别加以安排。
涂尔干认为,分类图式不是抽象理解的自发产物,而是某一过程的结果,而这一过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外来因素组成的。
事物的分类再现了人类的分类。书中首先介绍了澳洲分类类型及其原因,澳洲分类体系是最简单的一种,每个部落都分为两大基本的部分,我们均称为胞族。每个胞族都是由一定数量的氏族组成的,而氏族则是由具有相同图腾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除了氏族之外,每个胞族又可以分为两个姻族,其目的首先是要对婚姻作出规定:一个胞族中的某一特定姻族只能与另一个胞族中的某一姻族结亲。
分配给氏族的位置,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取决于他们各自的社会职能,取决于从属于他们的那些事物的本性,以及人们之所以为的这些事物会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这仿佛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存在,今天社会中的人们,处于什么地位往往决定于他的能力或者说他可以做什么。
澳洲的分类书中说是起源于社会。书中提到的两种分类类型,都表达了他们构建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他们一个以部落的法制和宗教组织为蓝本,一个以部落的形态组织为蓝本。如果要确立事物间亲属关系的纽带,要建构日益广泛的动物族群和现象门类,那么只要借助家庭、氏族和胞族所提供的观念,只要以图腾神话为起点,就可以大功告成。而如果要确立的是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那就要以社会中人们所维系着的空间关系为出发点了。前者的框架是由氏族本身提供的,而后者的框架则是来自于氏族当场造成的物质印记。总之,两种形式的起源都是社会。
书中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内部的分类类型。涂尔干认为中国的原始分类,本身即是由大量相互混同的体系组成。该体系所依据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在四个基本方向上的空间划分。每个区域由一种动物主管,且以它命名。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青龙为东、朱雀为南、白虎为西、玄武为北。每个方位点之间的区域又一分为二,比如东北方向、西南方向等。
作为中国人,从小就听闻乾坤、青龙白虎等名词,但实际是什么意思,也是在这本书中才明白。乾坤其实可以理解为相反的一对,乾是指天、光的纯粹本原,也有雄性的意思;坤实则是指雌性。这就解释了常听说的乾坤社稷中的“乾坤”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第二种分类就是我们熟悉的土、水、木、金、火。但这种分类,我还没有特别明白其内涵。对书中写的第三种分类,就比较熟悉了。这是最复杂的一种分类,就是按照时间分类。四季对应于四方,每方区域一分为六,二十四个分区就对应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我不得不惊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其实,在中国还有一种分类,这是一种对周期、年、日和时的划分,提供了巨细兼有的各种尺度。古代中国人构建了两个循环,一个十二项,一个十项,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采用这两个循环的双重表现。十二和十的组合又形成了一种六十进制的周期。十二就是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十则是甲乙丙丁......
中国人多种多样的分类,是家喻户晓的风水信条原则,通过风水,它决定着建筑的朝向、村庄和房屋的建设以及坟墓的位置。没错,这在今天都依然是每个家庭搬家或家中有人去世时必须找风水先生的传统。
原始分类其实也是一种和科学、自然哲学相关联的东西,对于我们了解传统习俗是个不错的选择。分类体系的分支就是社会自身的分支,最初的逻辑范畴就是社会范畴,最初的事物分为也即是对人的划分。涂尔干在书中提到,很多民族间存在深刻差异,而观念的情感价值,发挥着作用,决定了观念的联系或分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自己的特殊习惯或历史溯源,怎样使这么多民族和睦相处,是一个大难题。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努力,不同的政策,对口不同的地域,保证每个民族都各得其所,这就是保证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传统且源远流长的中国原始分类,了解了现在我们还在使用的时间划分方式其中藏有深刻的背景,这并非是封建迷信,在今天这些分类依然有用,那么就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
9.20——10.22
阅读书目
《古犹太教》
《共产党宣言》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古犹太教》
本月结束了韦伯著作的阅读,开始了马克思作品的阅读。目前,对于韦伯的相关学术观点有了一定了解,在阅读《古犹太教》的时候,可以比较清楚地找到他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对书籍的知识脉络进行简要梳理。
在《古犹太教》中,韦伯认为犹太教是宗教内在的演化,尤其是泛巴比伦主义者认为,以色列文化是由其近邻文化的宗教转化而来。
犹太人曾被认为是贱民民族,韦伯将其与印度的贱民民族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犹太民族的周边环境中没有种姓制度;犹太人认为未来是由神领导的政治与社会革命,现世是一种历史产物;人们注定到回到真正为神所喜的状态;对于未来,这场革命有独特的方向;礼仪的严正,与世界的隔离,都是犹太人的使命之其中一环,犹太教是保持高度的理性,从巫术、非理性中脱离出来的宗教伦理。
随后,韦伯提出问题,犹太人是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如此高度殊异性特质的贱民民族?
书中首先认为是由一般历史条件和气候条件所影响
古代同时支配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压摩利人的部族共同体 公元前3000年末的巴比伦政治势力 初期资本主义业务形态发源地——巴比伦商业
埃及古王国时期与腓尼基海岸的通商关系 埃及在西奈半岛的矿山和地理上的接近战争的频发
•埃及是未受尼罗河泛滥的神恩,也无国王的书记行政管理的其他邻国为野蛮人。
•巴勒斯坦是不能接受埃及祭司权力的最重要基础——死者崇拜涵盖许多明显受到气候制约的对立形态。
其次韦伯认为,经济条件里受大自然所制约的种种对比,向来都会在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差异上表现出来。古代以色列的誓约联盟无非就是农民团体,在经济上具有武备战斗能力的战士阶层,因而也就是构成以色列在政治上具有完全资格的那一小部分人,随着武装花费的升高,人数愈来愈少。犹太文化是深受巴比伦影响的文化,并且法律本身更是受到巴比伦的决定性影响。
再次,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以色列本身就是个誓约伙伴团体,在古老的同盟及其军队已有了不同的社会面貌,而赋税与王国的徭役对自由的以色列人而言无非是新的苦果。对于耶和华的看法不仅随着时代而改变,即使同一时代也依不同的社会族群而各有不同。
最后,书中写到,犹太民族之所以强大的条件是因为对其产生影响压制的部族欠缺组织稳固的祭司阶层。
•在以色列,人类命运的主宰也并非星宿之灵,以色列认为它是神所拣选的。
•只有神是一切命运的统御者。
•对于世界事象的惊叹能力,是可能去追问那些事象意义何在的前提条件。
•埃及的祭司伦理与书记伦理自然也是谆谆教诲要尊重长者,尊重父母与传统的教导。
本书对埃及的祭祀伦理的浅读,不由地使我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品质。我们从小被教育尊老爱幼,和埃及的祭祀伦理大同小异。传统文化和美德具有历史性,经过时间的推敲才得以传承。有关古老宗教的阅读暂时告一段落,从宗教精神中提炼的精华总结,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
《共产党宣言》
本书短小精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马克思认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段斗争的历史。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公社。在资产阶级时代,阶级对立简单化,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马克思由此篇,以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貌,捋清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实质和表现形式。书中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终究无法长久留存,总有一天会面临重大危机而灭亡。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两种矛盾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形式;财富的增长和大部分人日益贫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本书是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有三部分。是其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
•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
•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
•劳动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自由交易的自由结果。
•固定资本维持费的任何节约都意味着纯利润的增长。
•出租自己的劳动就是开始自己的奴隶生活,而出租劳动材料就是确立自己的自由,劳动是人,而劳动材料则根本不包括人。
•资本的积累是分工的必要先导,只有资本的积聚越来越多,分工才会越来越细。
•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本质。
•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环节。
•历史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在本书中,马克思提出:否定的否定是否定作为在人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对象性本质的这种假本质,并使它转化为主体。对于这句话我还存有疑问,希望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本书是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础论点是正确的。
•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尝试给人类的史前建立一个确定系统的人。
摩尔根将时代分为三个(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他根据生活资料生产进步,把前两个时代的每一个时代分为低级和中级。
【蒙昧时代】
低级:音节清晰的语言的产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中级:采用鱼类作为食物和使用火开始。
高级:从弓箭的发明开始。
【野蛮时代】
低级:从学会制陶术开始
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野蛮时代后,使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界标在两个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
中级:西大陆(灌溉之助栽培食用植物以及在建筑上使用土培和石头开始);东大陆(驯养家畜开始)
高级:东半球独立经历——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恩格斯认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群”是我们在动物中看到的最高的社会集团,严复曾经对英文“society”的翻译也是“群”,现代我们所指的社会是人类社会,人类活动和聚集的范围。
其次,书中写到,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
文明时代所由以开始生产阶段,在经济上有下列特征:(1)出现了金属货币,从而出现了货币资本、利息和高利贷;(2)出现了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间阶级的商人;(3)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和抵押;(4)出现了作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势的奴隶劳动。
•摩尔根对于文明时代的评断: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高于个人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管理中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一阶段努力。
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价,是现在的人类依然在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2020年8.12——9.16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法律社会学》
《印度教与佛教》
本月继续阅读了韦伯的作品,对于韦伯个人的观点和知识体系有了更多的了解。韦伯的著作确实比较晦涩难懂,我本月的阅读速度很慢并且对于他提出的论点理解也比较肤浅,后续还需要精读和深入了解他所在的时代背景和他提出的一系列观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共两卷,韦伯在这两卷中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本质;社会伦理和经济行为的关系。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之一是新教,资本主义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持续性的生产活动创造剩余价值,并且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本书对我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也仅仅是总结出了宗教出现的背景。政教冲突、新兴城市阶级出现和赎罪券与剩余功德论是宗教出现的几大背景。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都流淌着肮脏的鲜血。但是韦伯在本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他认为资本主义没有错,任何的制度、国家、社会都想要产生更大的剩余价值。所以,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罪恶其实是宗教带来的影响。
《宗教社会学》
本书一共有十二章,分别写了宗教的起源、巫师--祭司、宗教伦理和禁忌、先知、教团、身份、阶级、救赎与再生、宗教对生活态度的影响和不同的宗教与“现世”。
为了能够了解宗教行为,我们要透过主观的经验、理念与个体所关注的目的才能达到。
韦伯的书中,经常出现的“卡理斯玛”一词在本书中有明确的定义,即能够在气象、医疗、占卜与感应等事上产生某种灵通的非凡能力,这种超凡异能就是“卡理斯玛”。实则,在注释中可以更为明确地理解什么是“卡理斯玛”。这个词用来表示某种人格特质。
韦伯认为,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是宗教思想,宗教思想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并且影响社会走向。韦伯首先是产生了此种观点然后对世界各地的宗教,如犹太教、佛教、道教等进行研究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在本书的后面几章,韦伯提出只有基督教可以将人与现实世界进行连接,其他的宗教会让人一直处于虚幻的状态之中,这一部分我并不是很能理解。
《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
本书是宗教社会学方面的著作,本书伊始先介绍了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和神;B.封建俸禄国家;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随后又介绍了士等级、儒教的处世之道、道教的正统和异端等。
在本书中,韦伯所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韦伯运用大量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他将儒教和西方的清教
做了分析,最后对于本书提出的课题进行回答,即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韦伯认为,经济伦理是十分复杂的,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定,尤其是表面上相似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一种极不相同的经济伦理结合起来,就会按照各自的特点产生不相同的历史作用。并且,从来就没有一种经济伦理只取决于宗教。所以,本书也只是解释了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了解了作为中国人,或者说至今也依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从未了解、思考过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虽然说现今社会是“百家争鸣”,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数种宗教思想,我们最为了解的就是儒家思想。平时也经常会运用儒家思想代表作《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来阐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包括现在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设了孔子学院来弘扬儒家思想。在本书中这样说道,儒教是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的世俗理性主义的食俸禄阶层的等级伦理,这个阶层的伦理一直都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确实, 在今天,孔夫子和儒家思想依然能为我所用,一直影响着中国人。
《印度教与佛教》
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主要介绍印度教的社会制度(印度教的地位、氏族的地位和种姓、种姓的主要集团、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等),第二篇介绍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法的概念、沙门与婆罗门的禁欲、救赎技术<瑜伽>与宗教哲学的发展),第三篇介绍了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原始佛教转化的一般因素、印度正统的复兴、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等)。
印度一直是一个村落之国,具有极端强固的、基于血统主义的身份制。同时印度也是一个贸易之国,从古巴比伦时代开始,印度已有贸易和高利贷。印度人强调理性的科学,他们发展出几乎所有社会学类型里可能有过的哲学学派与宗教的教派,并且他们的宗教思想与哲学思想长久以来都享有几近绝对的自由。
本书探究的问题类似于《儒教与道教》中的问题,即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在印度茁长起来?印度的法律制度非常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手工业与职业的专业化都有着高度发展。世界上似乎再也找不到像印度那样几乎没有反货殖的观念、又如此重视财富的地方。在英国人统治之前或是期间,印度都没有“轰轰烈烈”地发展资本主义,那么是否是印度宗教性格妨碍了资本主义在此的发展呢?书中一开始就说明了印度(Hinduismus)表明他们的宗教所属,即拒绝改宗的印度土著。
种姓制度——一种极端严格且排他性的世袭身份制——在印度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印度有四大种姓制度,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骑士)、吠舍(自由民)、首陀罗(奴仆)。
阅读完本书后,我还有所疑问,印度一直没有发展壮大资本主义,是否也有除了宗教以外的其他原因呢?英国在其统治时期也并未在此发展资本主义是否另有原因,这些都值得更为深入的了解。
《法律社会学》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实体法领域的分化(公法与私法、统治与行政、刑法与民法、公权力、权力限制与权力划分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主观权利的设定的各种形式(契约自由的各种实际意义及其限制、法律共同体里的自由与强制);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客观法律的形式性格(新的法规范的成立问题、习惯法;卡理斯玛的法创制与法发现等);第四章介绍了法律思维的类型与法律名家;第五章介绍了法律形式主义的意义及其一般条件、各个国家地区的法律等......
依照社会学的划分,公法,简单定义为约制国家机构相关行动的总体规范;私法就是约制与国家机构本身无关、而不过是受国家机构所规制的行动的总体规范。
公法和私法的领域至今仍未得出全然一致的分判。
管理不只是公法的概念,“公”的管理范围包括法创制、法发现及统治。
本月阅读的韦伯的作品还是有许多需要讨论和查阅资料的地方,尤其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法律社会学》两本,其中有许多复杂、细小的知识点需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2020年7.8——8.11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学术与政治》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读)
学问的使命
本月初读韦伯的部分作品,在有了前一个月的专业书目阅读基础,对于韦伯的作品了解起来更清晰明了。本篇读书汇报的题目,叫《学问的使命》,实则是借用韦伯《学术与政治》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学问的使命是什么以及它的价值在哪里。书中给出了韦伯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逐渐浮现。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阵痛和风险,改革旧有体制涉及众多方面的既得利益,需要人们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重新安排和调整人际关系。
●社会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行为指的是人的行为,表示这一行为带有实施者的主观意向。
●社会行为表示根据行为者所赋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
本书是《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是理解和研究韦伯著作乃至韦伯政治思想的基础。同时,本书也是理解现代社会学的基础,对后来社会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书中主要介绍了社会学基本概念的方法论基础、社会行为的概念等,社会行动主要从主观的感受和个人行动来理解。它可以被分为目的理性式、价值理性式、情感式和传统式。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得到,韦伯不认为照搬自然科学的逻辑就能够适用于社会学的研究。首先,他认为本能不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包括习惯、情绪和价值规范都会左右人们的行为: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从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出发,我们发现他将理解分为直接观察的理解和解释性的理解。由此,也产生了矛盾点。他一方面认为局外人视角进行社会学研究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就应该去主动理解思考,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但是另一个方面理解和解释是非常个性化的解读,而社会科学需要研究者的客观中立。
阅读本书,我了解到韦伯承认主观,但是又希望社会科学研究尽最大可能保持客观。正如书中写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类型概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这对当今社会的我们来说,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社会科学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理解思考,同时尊重客观事实,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研究问题。
《学术与政治》
●自杀乃是一种对个人自由所做的最后而顽固的肯定。
●未来不是一场人类和平与幸福的梦境,问题不在于将来人类会怎么想,而是他们将会是什么样的人。
●政治家的生命情调是“为个人权力而战斗,以及承担起由权力而来的个人责任。”
●公仆的意义便是为他人之事服务。
《学术与政治》分为两个部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韦伯对比了德国和美国的不同,包括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家资本主义化”、年轻人对于教师的态度等部分都通过对比来展现德美之间的不同;在后半部分,韦伯对比了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官僚机构的运作方式。
本篇开头展示了四句我摘抄的内容,都是我有感触或者尚存困惑的内容。
韦伯对于自杀的观点我不完全认同,首先我认为自杀是不尊重生命的体现,比如为情自杀,又或是最近网络上常看到的学生无法忍受老师父母的责备就跳楼轻生。自杀的行为太过冲动,这种自杀并不是向往自由,而是莽撞的选择,对家人亲友也会造成极大的痛苦。但是,对于一种当下社会值得关注的群体——抑郁症患者,自杀是令人惋惜的,对于处于极大痛苦中的人来说,自杀是对于自由的向往。但是,我们不提倡自杀,尽量避免自杀,对于处于病痛中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其次,韦伯早在100多年前对未来的设想,对人类的指引使我感触颇深。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未来我们的后代他们的生活或许更加艰难。我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畅想,但是我们想要梦想变成现实,我们也要有所作为。地球不是我们的消耗品,他属于未来,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想要未来是什么样,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助推地球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非常敬佩韦伯准确定位“公仆”的含义,我们经常说政府工作人员要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这一要求和韦伯的观念不谋而合。
学术和政治的关系紧密且复杂,二者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
本书集中讨论了“经济行动”、“社会团体”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团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现象,实际上,如果没有团体,或许人类就不会存有文明和历史,甚至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这也是韦伯的学术研究以“团体行动”为基准的缘由。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支配: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每一个支配系统都企图培养及开发其”正当性”。以正当性的类型为标准,韦伯将正当性支配分为三种纯粹类型。
法制型
传统型
卡理斯玛型
《支配社会学》
《支配社会学》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了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第二章概述了官僚制支配(主要是法制型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和产生的影响。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了传统型支配,第五章介绍了卡理斯玛型支配,第六章介绍了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的关系。
书中的支配,其实就是统治,韦伯在书中阐述了官僚体制的诞生、来源以及经济政治思想基础的。
为什么需要支配?为什么会形成官僚体制?作者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人类的文明在进步,便会需要管理,管理经济社会,便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统治。官员的来源分三类(《日本官僚体研究》)一是权威任命,即皇帝任命;二是精英考试,即公务员考试;三则是猎官制,即选举。但在本质上都一样,是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书中还特别对官僚的经济基础进行表现,早期是荣誉制,即古代的贵族统治,而后则是俸禄制。并且后者明显更好,因为前者的人员非常不专业,比如在现代国家,让议员们去处理危机显然就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俸禄制下的官员们则术业有专攻。
本书是我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一本书,还需要反复阅读提炼其中的精髓。但是书中提到的官僚制度,对于当今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都有非常多的可鉴之处。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浅析了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发现政府普通工作人员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确实比较困难,需要一套专门的管理机制、包括提高政府官员的危机意识等以此来帮助政府高效解决公共危机事件。所以,我在阅读了韦伯的著作后,认为他的书应该列为政府人员必读书目,这对政府工作有极大的启发和影响。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
现代的社会是个“公民社会”,而“公民的概念,就西方史学而言,实与“市民”密不可分。在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共同体的出现,在韦伯看来,无疑是其中最具关键性的转捩点。然而,此一共同体得以形成,却又是奠基在与传统束缚——包括氏族的羁绊、外来政治支配等——的决裂上。韦伯用“非正当性的支配”来形容西方的城市,正是为了凸现出这些城市共同体支配权力的自主性,以及其权力来源之挣脱传统的“篡夺性”。想要更好地了解现代公民社会,首先要掌握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
在本书中,我找到了中国城市和欧洲城市的清晰对比。在韦伯看来,正是因为氏族纽带在中国根深蒂固,所以城市社会由兄弟团契转变为城市法人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相反,中国城镇的居民一般仍然是原籍乡村共同体的成员,而不可能获得法定的城市市民地位,从而也不能以个人身份获取公民资格。与此同时,军事体制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决定了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异同。在东方,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导致了行政的官僚化,从而使得军人和战争手段的所有权发生分立,臣民毫无军事自卫能力,所以市民中就不可能出现任何独立于王权的政治公社。相反,在西方,直到罗马皇帝时代,军队自我装备依然是通行的准则,从而导致领主缺少一个官僚制的行政机器,即缺少一个因为完全的依附性而盲从的强制工具。
通过对城市类型的了解,不仅可以认识外国城市的性质、背景,也让我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消费城市
生产城市
海上贸易城市
官僚城市
农耕市民城市
商人城市
学问的使命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学问的使命首先是让人形成正确的三观。学习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人民智慧的结晶,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社会上立足,健全人格。其次,学问的使命在于改变世界,世界的发展掌握在人类手中,优秀的人物带领我们千千万万的人民改造世界,让世界、地球、未来越来越美好。再次,学问的使命在于创造价值,学问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人类学习就是将价值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并进行二次创造、积累。发挥学问的价值,将学问与生活结合,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020年6.7——7.7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道德教育》
立学以读书为本
6月7日进入四为读书会后便展开了第一个月的“沉浸式”阅读,感受颇深。首先,大家互相鼓励交流,在轻松且充满斗志的氛围里读书、运动,极大地发挥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读书会的伙伴们不仅限于交流读书,我们也会交流每日的运动健身情况,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所说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其次,这是我第一次集中阅读社会学相关著作,追寻着涂尔干的脚步,我对社会学这门专业有了更多清晰深刻的认识。最后,我想引用欧阳修的一句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若想成为在自己本专业的优秀学生,必以读书为本,厚积而薄发,在阅读中吸取精华。下面,我依次介绍对涂尔干著作的读后感想。
1.《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这本书是根据涂尔干在法国索邦大学的演讲笔记整理出版的,在当时的社会,实用主义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真理理论,但是对西方哲学传统却产生了消极影响,更主要的是实用主义在当时的表现与社会学思潮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两者之间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以此为契机,涂尔干致力于将实用主义和社会学之间划清界限,对实用主义做出恰当的评价。
涂尔干认为实用主义对传统理性与真理的颠覆将导致社会失范,他用社会学来克服实用主义部分缺陷,并重建理性和真理。他把理性和真理看作是集体表现,从集体表现的视角批评并超越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重新阐释了真理的特征和对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是我本月阅读的第一本书籍,初读时还略显晦涩,但是在进入“沉浸式阅读”的状态后,我将之前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部分内容与作者观点进行联系,这样更加方便我阅读。知识点都是相通的,也是通过本书的阅读,我知道在接受新观点的时候要善于将其与所学进行对比理解,针对有相似之处的两物,分清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刻意培养自己的“对比观念”,在阅读完本书后,我可以清楚地描述涂尔干笔下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其实是处于两个极端,一个强调社会理性和真理,一个重视个人经验和实践。
对于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初识涂尔干的思想,通过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他提出的多个论点。
2.《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指出社会是多元的,由种种矛盾组成,又是要相互适应矛盾的种种需要,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他选取一个经济学的对象,从中找出非经济的内核。本书的核心即为: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经济现象。
首先,本书将社会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即传统社会,靠成员们高度的一致性、共同的归属感来维系。同时,还存在“有机团结”的社会,即近代的分工制社会。成员们的差异逐渐加大,但是通过分工合作互相连接在一起。书中,涂尔干预言宗教和带有强制性的共同意识将随着分工制的扩大而衰落。
对于社会成员即使差异增大,但是分工合作可以把人们相互连接起来。这个观点在我们当下社会比比皆是。我家所在的县域内,杜仲天麻种植园非常多。但是这些药材的销售途径单一。种植园老板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县城很多家餐馆想推出农家菜,于是上门主动推销,和多家餐馆签订协议,将种植园的杜仲天麻定期配送到县城餐馆,自此形成一条产业链,杜仲天麻成为火爆产品,餐馆生意日渐红火。除此之外自爱,我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有机团结”的社会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读书时,我经常将书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活学活用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我坚信读书学习是为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社会,进化社会环境。所以切记不可将专业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毕竟我们学习的专业就是人文社科类。在书中找区别也要找联系,对理解读书有极大帮助。
3.《自杀论》
涂尔干在这本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作者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时,便会产生自杀现象。涂尔干运用社会统计的方法以表格形式展现了大量的资料,用以说明自杀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宗教信仰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从而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
作者首先对自杀下定义,将影响自杀的因素分为非社会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研究。这本书逻辑清晰,用数据说话,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折磨我们的痛苦不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而在我们心中,我们没有力量承受一切,不能忍受痛苦,不能享受快乐,对一切都感到不耐烦。现代社会公民的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很多人为了生活奔波其实完全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自杀率尤其高。生活环境、性别、宗教信仰等都是影响自杀的原因,那么当我们知道这些原因可能导致自杀就应该自主积极地寻求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让自己长期处于健康的状态。科学能把世界照亮,却仍然使人们的心灵处于黑暗之中,心灵只能靠自己产生光明。
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自此社会学经历创立、制度化发展、当代发展三个阶段。《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自始至终都对社会学有着深远影响。作者为社会学确立了和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首先作者界定了什么是社会事实,其次介绍了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及区分正常和病态现象的准则。再次介绍了如何划分社会类型和解释社会事实。
书中作者认为,犯罪和自杀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是我认为正确的看待犯罪和自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说过社会中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犯罪行为和自杀行为很多时候同样危害社会,但是每件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当犯罪行为被曝光,被正视,国家的建设者们才能寻求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让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生,我们对社会事实更要有敏锐性和批判思辨精神,用专业所长助社会进步。
5.《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这本书是涂尔干晚年之作,他从原始初民社会的基本互动方式,构建出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元素,加以认识。正如书中所说,本书的宗旨,就是要研究实际上已经为人所知的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宗教,分析这种宗教,并尝试做出解释。
这本书 是我阅读兴趣最大的一本,涂尔干将古老的宗教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在于了解其独特之处,而且古老的宗教比现今其他宗教更适合我们理解其本性,更能展示出人性的本质。
本书让我学会思考生活中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语言、婚姻,我以为这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自然而然出现的普通事物,实则不然,这当中蕴含着宏大的时空含义。正如结尾处的某些观点,当你可以理解时,你就会发现有些事你做了,有些话你说了,你还没懂得其中真正的含义,但是当你有天幡然醒悟,你也就理解了你的祖先和他的灵魂。
除此之外,我也从本书中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其实一直都在过着“宗教生活”,只是随着时间改变,其表现形式在变,但其核心从未改变。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由我们这些个体组成的联合体,人类命运休息与共,我们通过各自的努力,让社会焕发生机。
6.《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前三讲从法团演讲的角度考察了职业伦理之公共精神的社会起源,及其在现代性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奠定性作用;在公民道德部分,涂尔干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一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形式之间的特殊关联,以及职业群体在协调和建构这一关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最后一部分,涂尔干有关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探究,深刻揭示了这两种权利的神圣起源,进而批判了自然权利学说和功利主义学派有关天赋人权和利益最大化的假设。
本书中我最喜欢这样一句,伟大的转变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反思,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学习过程即是转变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甚至改变我们的阶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仅如此,学习的过程是孤独漫长的奋斗,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能终有所成。涂尔干的书中总有发人深省的言语,他的书不仅让我们精进专业,更是人生哲理使我们成长和理性。
7.《道德教育》
这本书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根据涂尔干的讲义或授课内容,以及他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和备课笔记等整理而成。其中对教育问题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教育方法和基础教育理论的问题,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教育家们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和涂尔干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态度。
本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在带着怒气去惩罚他。这个观点我认为对当下的育儿观也非常有效,不要给孩子形成生气就可以通过摔打等方式发泄。这本书我认为非常适合小学教师和家长阅读,对于育儿有非常好的启发作用。
阅读可以明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将书上的东西联系实际,同时要观察生活,让生活给自己启发,学会思考学会总结。
[ 此贴被王子墨在2022-04-14 10: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