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单】(2021.1.10-2021.2.9)
《资本论》三卷
〈一〉技术发展的反思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而来的对人工智能的讨论与反思也在不断增多。关于人工智能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压缩了人的生存空间,使人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一派在阿法狗以3:0全胜柯洁之后有了更多的支持者,一时间人们都在担心人工智能的终点会不会是人成为其工具,而不是相反。另一派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说到底还是人的发展,正是人在智力上的发展才推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论人工智能发展到哪一步,都会在人的控制范围内,所以就人工智能本身而言它是不会对人的生存造成威胁。这样的观点在对战后DeepMind团队对阿法狗未来的规划中也得到了支持,DeepMind在对战后公布了阿法狗的下一步计划,称以后不会有这样的对战,研发团队将会把精力投到其他挑战中,研发高级通用算法,为科学家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帮助。研发将会致力于找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降低能源消耗,发明具有革命性的新材料等。从DeepMind的规划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人的控制范围之内,人可以决定它能不能进一步发展,人也可以决定怎样发展。这里看似是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实际上两派观点中都潜藏着一个社会学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技术发展和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当人们从简单劳动走向工场手工业之后,工场手工业所具有的技术性质产生了一个规律,即随着分工的发展工人人数不断增加,工人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可变资本的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工人所需的宿舍等的增加也促使了不变资本的增加。单个资本家手中的最低限额增加,使得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条规律中隐藏了工场手工业发展带来的两方面影响,虽然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结果,但是二者却是截然不同的。第一个直接的结果,也是显著得结果就是规律指向的对资本家带来的影响,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虽然增加了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但是这些成本相对于资本家日益增加的生产资料以及由生产资料转换而来的资本增加来说完全不值一提。结果可想而知就是资本家的资本不断增多,话语权日益增加,力量不断壮大,最终由经济资本的掌握者变成了政治资本的掌握者,这些虽然是在后来发生的,但是生产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资料和资本增加已经为这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看另一个结果,是在这条规律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然而整个规律却是在其遗骸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工场手工业技术性质对工人造成的严重后果。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以前独立的工人服从资本的指挥和纪律,在工人中间造成了等级划分,这就像涂尔干在讨论到社会分层时所说的一样,因为社会分工存在的差异,进而导致人们职业角色不同是社会地位差异重大的表现。工场手工业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展开活动,正是因为这种附属性质,工人只能掌握生产的一部分,他们对这一部分极为熟悉,且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劳动,但是对于整体的,系统性的生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劳动本来是发展人的一个工具,但是在这里劳动是埋葬人的工具,因为简单的、反复性的劳动除了体力上消耗之外,间接地停滞了工人思维上的发展,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像机器一样,资本家输入一个简单的命令,工人执行即可。工人完全成了资本家生产资本的工具。“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一个产物就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他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这个过程从简单协作开始,在工场手工业中开始得到发展,在大工业中完成”。
大多数人的智力必然是由他们的日常活动发展起来的,这就意味着那些终身从事简单劳动的人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智力。斯密对此刻画到“他的呆板的、单调的生活自然损害了他的进取精神,他甚至破坏了他的身体活力,使他除了从事他所会的那种局部工作以外,不能精力充沛地持久地使用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在自己的专门职业中的技能是靠牺牲他的智力的、社会的和军事的品德而取得的。但是,在每一个工业的文明的社会中,这是劳动贫民即广大群众必然陷入的境地”。为了防止由分工造成的人民群众的萎缩,斯密建议由国家来实施国民教育。
到了机器大工业时期,劳动资料从工具转化为机器,机器和手工工具的区别在于动力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手工工具的动力就是人的体力,然而机器的动力是在蒸汽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资本家能在较短的时间,用较少的工人就能完成大量的生产工作。与此同时由于机器生产中对人们体力要求降低,人们只需要通过简单操作机器就能完成一项本来复杂的工作。对体力要求的降低,也降低了进入工厂的门槛,生产劳动不一定要用身强力壮的男性才能完成,妇女和儿童也能完成对机器的操作。这里就有了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两个直接的影响,第一个是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之下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增加,第二个是工作日的延长,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自己的剩余价值。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他作为资本的承担者,成了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利的手段,一方面他创造了新条件,使得资本能够任意发展自己这种一贯的倾向。另一方面他创造了新动机,使资本增加了对他人劳动的贪欲。
在马克思的分析中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两面性的,一方面他肯定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剥削实际上是=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同时他也指出当资本家利用了技术来发展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悲惨命运,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所代替,生产发展,生产资料增多,资本家的资本增多,与此同时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在不断增强,而且这种剥削有些是直接的剥削比如工作日的延长,有些是间接剥削比如工人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使工人智力得不到发展。然后后一种的剥削实际上是一种根本性的剥削,因为对工人智力的剥削抹杀了工人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工人若不能以一种暴力的方式来打破这种资本对自己的全面把剥削,只能像机器一样永远附属于资本家,当被剥削到无法剥削时再被资本家像对待废旧机器一样更换掉。
科技发展的大势之下,个体对科技发展的担忧也要从两方面全看。一方面这种担忧是有必要的,正是有了这种担忧,我们才能在发展技术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成为一个科技狂魔,而是在结合社会命运,结合个体命运的前提下,不断地促使科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表现之一就是技术的进步,正是有了技术的进步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双手,在残酷的自然竞争者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技术发展具有的这种解放性必然会造成一些领域机器对人的替代,但是同时它也是创造新的需求的开始,新的领域不断地在技术发展中被开发出来,必然形成一种对人的需求,因此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生相成的。
☆☆★★☆☆★★☆☆★★☆☆★★☆☆★★☆☆★★☆☆★★☆☆★★☆☆★★☆☆★★
书单(2020.12.6-2021.1.9)
【书单】:
《哥达纲领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恩选集》第一卷
《马恩选集》第三卷
(一)
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对杜林的批判,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的主要学说。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似乎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体系,但是确立体系并不是恩格斯撰写《反杜林论》的真正目的。这个体系或许早就隐含在了恩格斯批判的对象中,因为恩格斯在第一版序言一开始就是说“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某种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实际成果为形式的。因此,必须联系这个体系来研究这一理论,从而研究这一体系本身跟着杜林先生进入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在这个领域中他谈到了所有各种而且还谈到了一些更加广阔的东西”。在接下来恩格斯说道“但是,本书并不想搞出另一个体系,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间的内在联系”。
《反杜林论》发表于1878年,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杜林思想由于对资本主义的一些批判在工人阶级中也产生广泛影响,杜林的思想在工人甚至党内领导中产生影响,并赢得赞同。面对这种情况,恩格斯为了不使年轻的党内发生派别分裂和混乱局面,便展开了对杜林的批判。就像杜林学说涉及多个领域一样,相应的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也是涉及到多个领域,随着马克思其他著作的出版,马恩世界观影响进一步扩大,并日益受到广大阶层的接受。
(二)
恩格斯从启蒙开始谈哲学,他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形式而言是启蒙学者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本来是革命的,要求用思想变革现实。“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它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一切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和这些原理矛盾的现实,实际上被上下颠倒了。”后来我们发现,理性的王国只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在十八世纪已有共产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人们不光寻求的是政治上的平等,还有社会层面上的平等。后来出现了三位空想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家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不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当然他们的进步之处在于,空想家和启蒙学者不是想要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要解放全人类,他们想要建立的是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尽管二者的王国有着天壤之别。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之后是德国哲学,黑格尔是顶峰。黑格尔的贡献就在于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形式。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辩证法形式,近代哲学虽有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但是日益走向了形而上学。在这里恩格斯指出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主要区别。形而上学认为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不相容中认识事物,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正负绝对相排斥,原因和结果也处于对立之中。可以看到形而上学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事物,而忘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于形而上学而言它只能看到某种存在但是它不回去追溯事物的产生,也不会去考察事物可能的消失,自然就不会看到可能导致消失的条件。这样看来形而上学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当只是看到现存事物时,某种局限性会让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这样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是很有可能将人们引向歧途。辩证法是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的运动以及它们的产生和消失进行考察的。黑格尔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描绘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企图解释这种运动发展中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并没有能把握这些变化发展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a)黑格尔自身的知识限制,(b)时代的限制,(c)以及它本身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如果说黑格尔对辩证法的恢复是对形而上学的纠正,那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提出则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纠正和完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也就是说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形成现实的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是以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
以往的社会主义同唯物史观也是不相容的,以往的社会主义虽然也批判了现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现有生产方式的后果,但是它却不能说明生产方式也不能对付这种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的价值购买劳动力,他从这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劳动力付出的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所由积累而成的价值总量。”这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正是由于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社会主义才由此变成科学。
在此恩格斯说明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一个过程,主要涉及几个内容,一是最初空想到圣西门等人的空想,二是黑格尔对辩证法的恢复,在这里指出了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同时也指出黑格尔的局限之一在于其是唯心主义。正因为此黑格尔无法探明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因此(三是)需要唯物主义历史观,表明唯物史观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发现探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后果,并说明了对付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
(三)
恩格斯对杜林哲学观的几点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杜林先验主义的批判,世界模式轮的批判以及永恒真理论的批判。
首先是对先验主义的批判,在杜林看来哲学研究对象有三个,分别是一般世界模式,自然界和人类世界。这个序列是有次序的,那种适用于一切的原则也就是世界模式是第一位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都是在适应这些原则,这种一般的原则,存在于世界形成之前从思想中构造着现实世界。但是在恩格斯看来思维不是一种自发的,不是从自身凭空产生的,思维本身只能从外部世界来汲取这些形式。所以原则本身不是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出发点应该是那个外部世界,原则是研究的终点。原则不应被应用,而是从自然界,从人类历史中抽取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要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实际上恩格斯在这里区分了原则和自然界,人类世界谁是反映物,谁是被反映物,谁是主体,谁是从属。思维和意识既然不是根源性的东西,那思维和意识从何而来呐?恩格斯认为他们都是人脑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且与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就说明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是自然界的产物,这种产物不是和自然界相对立得,而是和自然界相适应的。对思维的这种认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宗教世界的认识中,神、上帝,宗教仪式等这些宗教的产物,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当然并不是正确的反映,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
其次是对杜林自然模式论的批判,杜林认为存在包罗万象,没有什么东西是在这一存在之外的,这是因为一切思维的本质都是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所以存在一旦被思考就会被思考为统一的东西,如此世界概念就成为不可分割的,又因为被思考的存在,世界概念是统一的,所以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世界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在恩格斯看来,我们说到存在时,存在的统一性仅仅在于我们所说的一切对象是存在的,它们被包含在这种存在的统一性中,而不在任何别的统一性中,一般地断言它们都是存在的,这不仅不能赋予它们其他共同的或非共同的特性,而且暂时排除了对所有特性的考虑,只要离开存在这一共同点,事物本身的差别就会显现出来。如果只是断言包罗万象的存在,我们就无法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别。
最后是恩格斯对杜林永恒真理的批判。在杜林看来存在着永恒真理,实际上当说“永恒”时就体现着某种静止性,一种不变性。但是真理和谬误、善于恶等的对立,它是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发展领域中的,也就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那种终极的真理是稀少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善恶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里实际上反映出了真理不具有永恒性的两个原因。真理之所以不是永恒的主要由两个因素来解释,第一个因素是时间,第二个是阶级因素。就时间因素而言,不同的时代到的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时期道德是不同的。第二个是阶级因素,阶级不同道德也会不同,过去宗教时代传下来的封建主义道德不同于现代资产阶级道德,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又不同于无产阶级道德,即使是封建主义的道德中由于教派的不同,所不能够承的道德也不同,比如封建主义道德可分为天主教和新教的道德,其中又有很多种类,从耶稣天主教的和正统新教的道德直到后来的启蒙道德,这些道德在其本阶级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人们道德的形成也有本阶级的特征,人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从他们所从属的阶级中,从他们置于其中的生产交换的关系中汲取道德观念。若单从阶级来看也是会有一共同的东西,但是若考察到时间因素,共同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永恒的,一切道德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当然恩格斯也认为是有可能存在一种真正的道德,但是这种真正的道德只有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忘却了实际生活中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要超越时间和阶级的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有阶级的对立,只要人类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就不会有永恒的真理绝对的真理。
[ 此贴被严启航在2021-03-03 15:0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