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颖(8.12—9.19)
2020年8月读书总结
【书单】
《资本论》(二、三卷)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哲学的贫困》
《德意志意识形态》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反杜林论》
《神圣家族》
【读书报告】
异化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完成对劳动、资本、工资相互分离这一命题的论证,及其运行逻辑的论述以后,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对他们做了深入的总结: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个人对异化劳动的问题感兴趣,因此对异化劳动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一、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可以看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
这一事实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
二、从工人角度考察外化的、异化的劳动问题从工人的角度,马克思首先从社会事实出发即从对工人对其劳动产品的关系出发进行考察工人异化问题。其次,马克思从工人的生产行为、生产活动中去考察劳动的外化问题。最后,马克思通过人是类存在物这一命题来讨论人的本质问题,从而推论出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
1.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由于工人并不占有自然界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所以他只有先为资本家工作,才能获得自身的生活资料。他首先是作为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劳动产品,再是作为肉体的主体得到生存。工人占有劳动产品表现为异化的关系,以致生产得越多,自己得到得越少,并且越受自己的劳动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因此,工人在这两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
2.自我异化工人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进行生产。因此劳动对于工人来说不是自由的、自愿的,而是强制性的。在劳动中他们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异化劳动将人的需要降低为动物的需要,在资本权力的统治之下,劳动由解放人的力量的“劳动一般”变为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使劳动不再成为一种需要,而成为满足劳动以外的动物式的生理需要的手段。
3.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是类存在物,对人来说,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它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
三、从非工人角度考察外化的、异化的劳动问题4.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同劳动疏远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其论证的逻辑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因为,“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
通过异化劳动,人生产出三重关系:(1)人与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2)他人与这个人的生产和产品的关系(3)他人与这个人的关系。
四、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马克思指出:由于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因此,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私有财产作为外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包含着这两种关系:工人对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后果。因为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总结来说,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
五、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基础,在文中第一次对共产主义做了详细的阐述。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两种非真正的共产主义的形式。(1)第一种是原始的或粗陋的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普遍化,把私有财产设定为“积极的共同体”,带有平均主义的色彩。(2)第二种是政治的和废除国家的但并未完成的共产主义。
人的生命发生异化,这种异化感性地、物质地表现为私有财产。而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对直接感性的、物质的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感性地占有人的本质、生命、产品和对象性的人,因此是对异化生命的扬弃。这种占有不是直接的占有或者拥有,不是片面的享受,而是建立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的基础之上,因而是真正属人的。也就是说,人作为完整的人实现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读书笔记】
3.1《资本论》【内容框架梳理】
《资本论》一书一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一共有7篇。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的第一章商品讲到了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第二篇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形成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商品化,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第三篇讲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第四篇讲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篇是对前两篇中关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一个深化。第六篇讲的是工资。第七篇讲了资本的积累过程,包括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殖民理论。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竞争,决定和制约资本积累的因素在于:剩余价值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预付资本的大小。
第二卷讲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一编讲了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可以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第二编讲到了资本的周转,包括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以及资本周转量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等内容,这一部分马克思用了大量的数学公式进行论证,在读的过程中如果自己不去计算,只是单纯的去看马克思的论证,则很难体会到马克思论证的巧妙与严谨,并且看到一大堆的数学公式会打盹。第三编讲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先说了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关于这个问题的阐述,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述了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积累。
第三卷分为上下两册,讲的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上册包括5篇内容:第一篇讲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讲了利润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由此引起利润率的差别,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第三篇讲的是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但这一规律内部存在两大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冲突、人口过剩时造成的资本过剩的冲突。第四篇讲的是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第五篇讲的是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生息资本。这一部分内容多,论证充分,但自己并没有完全读懂。下册,第6篇讲了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包括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等。另外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的地租起源于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第七篇讲了各种收入及其起源,一上来就批判了三位一体(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公式,指出其错误。第49章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生产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地租。
【阅读感悟】
资本论真的是一本巨著,有2489页,我花了27天的时间才读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论述可谓深刻精妙,这也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可以分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3.2《共产党宣言》【框架梳理】
《共产党宣言》一书包括了7篇序言和四章正文。七篇序言(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简要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目的任务、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认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摘自:恩格斯《1883年德文版序言》
【阅读感悟】
《共产党宣言》是一本只有92页的小册子,言简意赅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读完之后我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让共产主义在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内容框架梳理】
这本书是马克思在旅居巴黎期间,阅读同时代人和前人的著作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对相关思想的批判记录下来的一个读书笔记。该书一共分为三个笔记本,笔记本I,讲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四个问题。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花了大量的笔墨在说工资这个问题。马克思指出,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观点,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是唯一不变的物价,劳动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但是劳动的价格确具有偶然性和巨大的波动。工资使得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形成一种依附关系,由此引申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问题。笔记本II,讲了私有财产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简短,在笔记本III中马克思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补充。笔记本III,讲了私有财产的关系、私有财产与劳动、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私有财产和需要、分工、货币。这一笔记主要是对前两部分内容的补充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私有财产的关系】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劳动与资本之间要经历三个过程:
1.二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统一。起初,资本和劳动还是统一的;后来,它们虽然分离和异化,却作为积极的条件而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
2.二者的对立。它们互相排斥;工人知道资本家是自己的非存在,反过来也是这样,每一方都力图剥夺另一方的存在。
3.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资本=积累的劳动=劳动。作为这样的东西,资本分解为自身和自己的利息,而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资本家彻底牺牲。他沦为工人阶级,正像工人——但只是例外地——成为资本家一样。劳动是资本的要素,是资本的费用。因而,工资是资本的牺牲。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敌对性的相互对立。
——摘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69页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
1.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现象学
(A)自我意识
I.意识:感觉确定性。知觉,具有特性的事物和幻觉。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觉世界。
II.自我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自我意识的自由。
III.理性:理性的确定性和真理性。观察的理性——对自然界和自我意识的观察。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自身来实现。理性是自在和自为的实在的个体性。
(B)精神。
I.真的精神:伦理II.自我异化的精神:教养III.确定自身的精神:道德。
(C)宗教。自然宗教,艺术宗教,启示宗教。
(D)绝对知识。
——摘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94页
2.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整整一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提出黑格尔有双重错误:(1)黑格尔的历史观和辩证法是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不能全面展现和表达人类社会的现实历史发展。(2)批判了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片面性。黑格尔把人的活动与自然活动的认识混淆在一起,他不把正义与自由看成是人的努力结果,而是看成客观自然过程,事物过程自身提供的。他对历史的抽象表达包含了人类本真活动,但也混杂了物质自然运动的认识。马克思在批判古典经济学家和黑格尔辩证法后,确立了人的本质体现在劳动中,是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
【阅读感悟】
这本书主题之间连续跳跃、跨度大;一些内容不完整、结构方面有些凌乱、语言风格晦涩,读起来有难度。但是马克思在里面分析的一些问题,如私有财产与劳动、资本、共产主义的关系,这些论述是很深刻的,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3.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框架内容梳理】
这本书一共有9章。前4章讲了史前文化、家庭、氏族;后5章主要讲了国家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与规律。
——家庭私有制。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异化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婚姻制度的发展历程——家庭与氏族的关系】
婚姻制度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社会变革、经济生产等各方面的问题。恩格斯按照史料,认为婚姻经过了这些阶段:
1.血缘婚:顾名思义就是血亲之间的婚姻。由于这个阶段的人太少,互相之间交流也估计不多,交流也极有可能是战斗而非合作,因此血亲之间的婚姻是主流。
2.普纳路亚婚(伙婚),就是以A氏族的姐妹与堂姐妹(同一外祖母)为一方,以B氏族的兄弟与堂兄弟(同一外祖母)为另一方,二方结为夫妻,孩子归母亲所在氏族公有。
3.对偶婚,以小家庭为单位,但是家庭并非现在意义的家庭,是会换的,一般从几天到几年,孩子归母亲或她所在氏族。由于这种对偶婚很松散,所以还有多夫/多妻形式的变种。
4.专偶婚,分为三种情况:A.古典专偶婚,以男方有固定妻子加一群妾为形式 B.现代专偶婚,以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为主,主要是因为女的在经济上的不独立或不平等造成 C.真正专偶婚,还未发生(至少没有成规模存在),要求女性得到与男性完全对等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后才可能实现。
【阅读感悟】
这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读完之后对我很有启发。也是从这本书中第一次真正的了解到国家的起源、发展与消亡过程。
3.5《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在开篇序言中写到:“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容。”
这本书是马克思第一部讨论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商品和货币流通。为什么关注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研究中我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关于商品和货币流通这些问题在《资本论》中已经有详细的论述,由于之前先读了资本论,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难度低了一点。
3.6《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主要以唯心主义为核心,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页中有关国家和法的论述进行了批判,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
批判主要有以下4点:
1.马克思在分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时,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
3.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
4.马克思在批判中揭露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实质是颠倒现实关系,即黑格尔“不是从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思想,而是按照自身已经形成了的并且是在抽象的逻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的思想来发展自己的对象”,本来是出发点的事实却被神秘地变成观念的产物。
——摘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第31页
【阅读感悟】
这本书主要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批判国家制度。并没有很明确的框架,只有四个标题:内部国家制度本身——王权、行政权、立法权。一开始讲的是王权,黑格尔确信,君主是“人格化的主权”,是体现出来的国家意识。因此,所有其他的人都被排斥于这种主权、国家人格和国家意识之外。在这里,黑格尔把君主看作是:君主=人格化的主权+国家意志。但黑格尔这是所说的国家意志个人认为仍然带有主观人格化的意味。与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理性精神大相径庭。
整本书读起来对我来说非常有难度,首先自己不了解黑格尔的法哲学,通过查阅资料看了其思想,但是对黑格尔所说的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这一核心思想仍然不懂。其次,整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政治和国家问题,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和实践经验,读起来很有距离感。
3.7《哲学的贫困》【内容框架梳理】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的重要著作,整本书是对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一书的批判。全文共分两章。第一章《科学的发现》批判了蒲鲁东唯心主义经济学特别是价值论,马克思从使用、交换、构成价值、价值比例规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第一节批判了蒲鲁东的假黑格尔主义的研究方法,第2-5节从分工与机器、竞争与垄断、土地所有权与地租、罢工与工人同盟这四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批判。
【阅读感悟】
第二章的第2-5节为何从分工与机器、竞争与垄断、土地所有权与地租、罢工与工人同盟这四个方面展开批判?在我查了有关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一书的资料后,有了答案。蒲鲁东将经济进化分为5个时期:分工—机器—竞争—垄断—警察或捐税。马克思要批判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经济学,自然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起来很有难度,有很多方面不理解。只能说是读完后把字认下来了吧。
3.8《德意志意识形态》【内容框架梳理】
这本书共有两卷内容: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二卷的内容是批判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这本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性著作。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对于文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容在这里简单的梳理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从客体/直观的形式理解,缺乏主观理解、感性客体
2.人应该从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批判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4.费尔巴哈把世界分为宗教、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其中,宗教的世界不能忽略其世俗的基础,在世俗中人最终实现了自己和自己本身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
5.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第一卷第一章中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一共有3点,分别是:交往和生产力,国家、法和所有制关系;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这点我认为很重要,整理出来,便于自己后续的理解。
【阅读难点与困惑】
读这本书从第一卷的第二章开始感觉自己读的是天书,完全没有读懂。马克思在里面用大量篇幅写了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在圣麦克斯一章中既讲到了宗教、法律、犯罪,又讲到了货币、财产、劳动组织、国家、暴动,还从旧约跨到了新约。个人认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太过杂乱了,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来理解。查资料也没有查到关于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的介绍。于是,自己查了关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资料,以便于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
3.9《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内容框架梳理】
这本书一共有十章。第一章,工业无产阶级主要讲述了产业工人。为何讲这个问题,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
第二章的标题是大城市,主要讲了贫民窟中人们的房子、街道、卫生、衣服、食物等,为我们真实的展现了下层贫民的生活窘境,工人的饮食是随着工资变化的。
第三章竞争,我认为主要讲了两点内容:(1)大规模经营的方式挤掉了小农,把他们降到了无产者的地位,然后一批批赶到了城市里去。(2)资本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人口集中到大城市,这是竞争的结果。
第四章爱尔兰移民,这里主要讲述了爱尔兰人的性格,他们只赚足够生活的钱,及时行乐,同时又很吃苦耐劳。他们移民到英国后,对英国工人的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五章的标题是结果,结果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英格兰工人生活水平下降、状况恶化(主要表现在酗酒、纵欲、犯罪,其中还提到刚生产完的妇女为了挣钱做工,就给孩子喂食鸦片水剂,让他们昏睡)、文化隔绝;二是促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鸿沟加深。
第六章讲的是个别的劳动部门,其中着重讲的是狭义的工厂工人,里面提到两类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随时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工厂劳动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严重的摧残。
第七章讲的是工人运动,工人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状况而进行反抗,反抗的形式由最开始的孤立、局限于个别地区、只针对现存制度的一个方面到成立联合会、工会。最终出现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由于讲的是英国的状况,这里恩格斯重点描述了英国的宪章运动。恩格斯称英国的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运动。宪章的内涵是:住得好、吃得好、工资高、工作日短。英国的宪章运动主要反对两件事情:反对新的济贫法和争取十小时法案。宪章主义的口号是:政治权力是我们的手段、社会幸福是我们的目的。工人运动最终分裂为两派:宪章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
第八章讲的是矿业无产阶级,第九章讲的是农业无产阶级,在这一章中讲到农业工人的宗教感,这是很有趣的地方。第十章的标题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其中资产阶级的公开宣战在于两件事情:一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发布,其中提到过剩人口这个概念,那些贫苦的下层人民被认为是过剩人口,要通过战争、非正常死亡等手段消灭他们。二是新济贫法的颁布,新济贫法取消了一切金钱和实物的救济,把穷人都弄到收容所里面去。这引起了穷人的不满和反抗。最终恩格斯指出:工人运动必须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阅读感悟】
跟《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些书相比,这本书显然平易近人的多,里面虽然描述的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但从中却可以看出恩格斯关于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些思想。读起来不难理解,感到松了一口气。
3.10《反杜林论》【创作背景】
看到题目,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杜林是谁?马克思为什么要反对杜林?通过阅读序言,我知道了其主要源于以下两点:(1)杜林的错误理论是打着“社会主义”、“科学”的招牌的(2)当时德国党面临着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局面。
【内容框架梳理】
这本书包括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五部分内容,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书中系统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
第一编哲学中,讲述了存在、时间和空间、道德和法、自由意志、必然和自由、量和质、否定的否定、矛盾等哲学思想。这一部分内容,是高中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总结了。但看到原著给我的阅读体验和通过老师讲的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第二编政治经济学,讲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这一部分作者写了很多,但读过之后我感到还是很不清楚其具体的方法是什么。这一部分还提到了暴力论和地租、重农学派、《经济表》等内容。其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其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编社会主义,分为四个小部分,历史、理论、生产、分配。书中提到,傅里叶把社会历史分为四阶段:蒙昧、宗法、野蛮、文明。欧文认为阻碍社会改造有三大障碍,分别是:私有制、宗教、婚姻。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前两者的落脚点和归宿。
【阅读感悟】
这部著作条理分明、体系完整,但是读完之后并没有给我很大的启发,也没有让我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增加进一步的认识。这说明自己还是没有完全静下心沉入进去,虽然马克思的大部分著作不好理解,但是既然读了就应该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这样子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了。自己要及时调整一下状态,静下心来。
3.11《神圣家族》刚看到题目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讲神学或哲学的著作。“神圣家族”一词实际上是对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讽刺,这个家族的成员自以为超乎群众之上,专门从事唯心主义的说教。马克思和恩格斯写这本书正是要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来论证其历史唯物主义。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发点相似,都是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批判。
书中对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以下6点:
1.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主义哲学,强调客观世界的实在性。
2.揭示出自我意识不是社会的根本动力,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3.批判了群众与精神的对立,指出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
4.批判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瓦解的历史趋势。
5.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6.指出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进行革命实践活动是其根本途径。
【阅读感悟】
这本书读起来很有难度,其中第六章提到的绝对批判的三次征讨读完后我仍然不理解。我在问自己,征讨的是啥?绝对批判的内涵是什么?
2020年7月读书总结
【书单】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类型学》
《经济行为与社会团体》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
《印度的宗教》
《古犹太教》
《法律社会学》
《资本论》在读
【读书报告】
一、关于支配
韦伯将支配定义为: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每一个支配系统都企图培养及开发其“正当性”。以正当性的类型为标准:韦伯将正当性支配分为三种纯粹类型: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型支配。所谓“非正当性”的支配是与传统的政治权力的支配相对应的,可以说是与韦伯《支配的类型》中官僚体制、家产制、卡理斯玛以及封建制作补充的另一种支配形式,即城市公民的自治。韦伯在《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以溯源的方式阐述了西方公民社会起源的种种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方面,这体现出韦伯作品的综合性。《经济与历史 . 支配的类型》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经济与历史部分,韦伯用历史的角度来诠释经济的历史,以时代为线索,从前资本主义时期到资本主义时期,进行着全景式的分析其中讲到了共同体的经济关系、财产制度、庄园制度、货币、城市、市民行会、工业等内容。在支配的类型部分,主要还是讲述了三种支配类型,另外还讲到了非支配:如政党、合议制与权力划分、代表制等。
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韦伯认为,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因为此种行为乃是以特殊的经验及宗教特有的观念与目标为基础。
韦伯的宗教研究起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在十九世纪前后的欧洲各地,基督新教盛行的区域通常伴随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宗教信仰与事业精神同时体现在同一类人群身上。韦伯提出,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成为理性资本主义精神。
在《宗教社会学》一书中,韦伯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宗教的起源(宗教或巫术共同体行动原初的“现世”性;巫术向宗教的转变)、宗教的基本要素(先知和祭司;教众和教团组织;先知预言和宗教伦理)、阶层与宗教的关系(下层人民的宗教;城市手工业者的宗教;僧侣阶层的宗教;特权贵族阶层的宗教)、以及宗教对“现世”生活的影响(宗教对理性经济活动的影响;宗教对国家的态度;宗教与艺术)。我最感兴趣以及引发我思考的地方在于韦伯对于阶层与宗教关系的论述,我认为很有趣,阶层与宗教信仰这个问题,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是阶层塑造了宗教还是宗教影响了阶层。在我看来,一方面阶层塑造了宗教,对于同一宗教,农民阶级、贵族、市民具有不同的宗教性格;另一方面,宗教也影响了阶层,宗教信仰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宗教与世界》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讲的是资本主义精神与理性化,第二章比较宗教学导论,讲述了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以一句话-描述出所谓世界诸宗教的主要担纲者或传道者阶层的典型代表人物,那么,可以这么说:儒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官僚;印度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巫师;佛教,浪迹世界的托钵僧;伊斯兰教,征服世界的武士;犹太教,流浪的商人;基督教,流浪的职工。第三章讲的是中间考察——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我认为这本册子具有很大的价值,既回答了资本主义精神与理性化的关系,还比较了世界各个宗教,对 下面韦伯的宗教研究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的宗教》一书,主要论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产生不出资本主义?韦伯考察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货币制度、宗教文化,他认为贵金属的大量增加可以激发出资本主义,这反而会使官吏更注重维持俸禄利得所在的原有的经济条件,会强化俸禄结构里的传统主义特征。儒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儒教是重此世的,想要用人的努力去缔造一个完美的社会,想要诚心的去服从宇宙与社会的和谐,小心谨慎的自我修养以达到中正平和,不破坏和谐和平衡。所以他的客观性和理性都会大大受到传统的限制,他没有动机动力去违背现有的社会秩序去打乱平衡去支配和改变世界。
《印度的宗教》一书详细的介绍了印度的社会制度;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其中提到了如阿育王、大乘佛教、布教等一些宗教。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韦伯就是在讲印度的宗教历史,不清楚他写这本书是为了论述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当我再一次审视这本书时,在这里我深切的看到了阶层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阶层的宗教信仰、性格与生活方式的差异。
在《古犹太教》一书中,韦伯认为古犹太教留给基督教、甚至还有伊斯兰教最重要的观念是:从巫术与一切形式的非理性救赎追求当中脱离出来的、现世内行动的高度理性化的宗教伦理。而其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犹太人自认为是与上帝订立过契约的选民,将来要成为地上的支配民族,所以自愿地自我隔离,而成为客族。不存在原罪的观念和禁欲的内在伦理要求。
总结来说,韦伯宗教的研究重点首在宗教行为对于伦理与经济的影响,其次则在于对政治与教育的目的取向行动系列之外的影响。研究其它宗教,如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印度教、古犹太教的目的在于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论证和说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阶层与宗教之间的微妙关系。
【读书笔记】
2.1《学术与政治》《学术与政治》是韦伯的两篇演讲稿合集,“学术作为志业”演讲于1917年,背景是德国濒临战败(一战),大国梦破灭,年轻人失去意义与理想,希望大牌教授能够指出未来方向。韦伯认为以学术为职业的教师教授们不应该使课堂成为布道之地。即使作为老师,也没有资格在如何操持生命的问题上,以领袖自居。以学术为业的目的是祛魅即理智化,韦伯认为学术应秉持价值中立。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演讲于1919年,背景是德国爆发革命(德意志第二帝国被推翻),年轻人陷入各种主义的立场中,运动不断。在这篇讲稿中,韦伯带我们回顾了从封建时期走向中央集权再转向近代资本主义的欧洲政治史,尤其对英美德三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文化做出了分析。以政治为志业的政治家,须持有“信念”,不仅需要头脑更需要按照责任伦理行事,将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合一。韦伯深切的反思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下,政党政治和民主处于怎样的相互运动与发展,美国的政党政治中的猎官与“老大”如何通过资本主义体系腐蚀民主,也正是因为如何,韦伯对其理想政治家的定义更体现了其对“政治强人”的呼唤——一个洞察敏锐,饱含热情而又能勇敢承担责任的政治强人。
2.2《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本书包括了方法论上的推演、社会行动类型的建构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形式的概念定义与说明,系统地展现了韦伯本人对“理解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全盘性设计。
2.3《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核心的方法论思想】
(1)文化科学的界定:在韦伯看来,文化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文化科学的目的是认识这种实在的独特性质。他的方法论就是关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原则和手段的讨论构成的。
(2)文化意义和价值解释
(3)理解:韦伯指出,社会学就是这样一门科学:它以解释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并将据此而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对这种活动做出因果解释。 理解有两种样式:合理的,即以逻辑或数学的方式理解;深入的,即对于他们情感关系的重新体验。
(4)理想类型:乌托邦、认识功能
(5)价值无涉:本身实际上是一种规范要求,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在韦伯那里是一种原则而非方法
(6)韦伯方法论的意义和问题:积极的多元论、客观性问题、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冲突
2.4《支配社会学》【框架梳理】
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了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第二章介绍了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展开,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了传统型支配,第五章介绍了卡里斯玛型支配,第六章介绍了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的关系。
【支配】
韦伯将支配定义为: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每一个支配系统都企图培养及开发其“正当性”。以正当性的类型为标准:韦伯将正当性支配分为三种纯粹类型: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型支配。
2.5《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类型学》—西方公民社会的起源问题所谓“非正当性”的支配是与传统的政治权力的支配相对应的,可以说是与韦伯《支配的类型》中官僚体制、家产制、卡理斯玛以及封建制作补充的另一种支配形式,即城市公民的自治。韦伯在《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以溯源的方式阐述了西方公民社会起源的种种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方面,这也体现出韦伯作品的综合性。
【公民社会的形成条件】
韦伯认为一个成熟的城市是一个多元素的共同体—城市共同体,首先要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拥有防御设施、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分的—自己的法律、团体的性格及与此相关的至少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并且城市共同体各项要素的实现是由一个特别的市民身份团体来实现的。
但是这个市民团体是如何出现的呢?韦伯认为就一个市民团体的形成过程而言,两相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市民恪于经济利益并且不得不向机构化的团体转变时,并没有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巫术性或宗教性制约的阻挠;其次,城市之上的大政治团体,则缺乏一个理性化的行政机构来贯彻并照顾其利益。
关于为什么中国等国家没有出现市民团体,韦伯认为是因为中国城市的市民受到氏族、同乡以及祖先祭祀这些共同体的联结,这些共同体替代了市民团体的功能给予其成员生存发展的帮助。另外,由于中国的政治权力一直处于连续的状态,稍有断裂,政治权力对于民间共同体的监督控制严格。但是欧洲由于罗马帝国的衰败,城市的衰落,城市在一段时期内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大量的奴隶等没有身份的人涌入城市从事工商业,进而获得自由身份以及财富,这些人是市民团体的组成要素。
关于市民团体的合法性的建立,韦伯给出两个思路,一是“原始形成”,市民为了对抗“正当的”权力,采取“革民式的篡夺”等一系列行动;二是“继承形成”,即权力由统治者赋予。韦伯随后以两章的篇幅分别论述“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城市”以及“平民城市”,这两种类型的城市是城市不同利益群体斗争的结果,企业家、资本家、小手工业者等群体相互博弈以获取对于城市共同体各要素的控制权。
【城市的概念与类型】
【定义:】城市—不管其与农村有何结构上的差异—最早通常是一个庄园领主(或君侯)的居住地,同时又是一个市场聚落,因此可说是两种类型的经济中心:“庄宅”与市场(p393)。就以上定义来看,关于城市的起源,韦伯认为是因为现有“住宅”的存在,然后才有市场。韦伯的详细解释是政治权力出于两方面的需求促成了市场的出现:一是对于外地商品、工业产品、奢侈品等消费产品的需求;二是出于对于各种如保护费、市场税等规费的需求。另外,韦伯还提出城市也可能是因为一些团体自然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团体包括入侵者、航海武士、商人或有兴趣扮演中介人角色的原住民。
【类型】城市本质上是个市场聚落(p393),而市场的形成来自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韦伯就城市消费需求的来源为标准将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消费城市”,各种大的消费者(主要依靠家产制和政治的财源)的庞大的消费需求对当地工业生产者和商人带来巨大的营利机会。“生产城市”,由于当地大量的工厂、制造厂和家内工业,当地的商人、工人与工匠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中介商业城市”,大消费者的购买了主要来自于“中介商业”,主要是转运一地商品至另一地进行销售。
2.6《经济与历史 . 支配的类型》【框架梳理】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在经济与历史部分,韦伯用历史的角度来诠释经济的历史,以时代为线索,从前资本主义时期到资本主义时期,进行着全景式的分析,很精深。其中讲到了共同体的经济关系、财产制度、庄园制度、货币、城市、市民行会、工业等内容。 在支配的类型部分,主要还是讲述了三种支配类型,另外还讲到了非支配:如政党、合议制与权力划分、代表制等。
个人觉得这本书算是对《支配社会学》《非正当性支配》这两本书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拓展吧。三本书内容有重叠的部分,不过这三本都属于韦伯《经济与社会》这一本巨著中的章节,也能理解。
【韦伯做经济史的目的】是:考究各时代功效分配与功效结合的性质;他的结论是:整部经济史就是在合理计算的基础上,已经达成目标的经济理性主义的历史;他认为研究经济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经济史并不像唯物史观所说的是一般文化的历史。一般文化的历史并非是经济史的产物,也不仅仅是其函数。其实经济史只是一种下层结构,对文化领域的研究须以经济史研究为基础。
该书在导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近代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精神”乃是:通过正当的经济活动而完全投入财富的追求,并且避免以这样的经济活动所得来供个人享乐。
2.7《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此书是对经济行为和社会团体的社会化解读。
【框架梳理】
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主要讲了经济行动的概念、市场经济原理(交换手段、支付手段与货币,经济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分工的类型、资本计算的合理性、货币制度、经济与政治的相互渗透。 第二篇是经济与社会团体, 讲了经济与社会秩序(法秩序、习俗)、共同体的经济关系、共同体关系与结合体关系的类型、种族的共同体关系。
2.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始于这样一个观察:在十九世纪前后的欧洲各地,基督新教盛行的区域通常伴随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宗教信仰与事业精神同时体现在同一类人群身上。由此引出本书的命题:基督新教所产生的职业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有因果关系。韦伯提出,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成为理性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韦伯提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来自独特的带有“伦理色彩”的生活方式,这一伦理的核心即努力经营但同时禁欲的情操,即“把劳动当作绝对的目的本身”的“天职观”。“天职观”起源于十六世纪路德宗教改革。路德将宗教从教会中解放出来,将人们履行世俗职业的义务视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内容,即“天职”。
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理性化过程,即自中世纪以来的祛魅化过程,从自然、巫教等观念逐渐走向了理性化、系统化的观念体系。理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克服自然状态,摆脱不合理的欲望以及对世俗与自然的依赖,使人的行动为持久的理性和伦理所约束,尤其体现在宗教信仰与经济理性主义的关联之上。例如,天主教的教会圣礼仪式体现了克里斯玛权威,而加尔文教所倡导的世俗生活中的职业劳动则反映了祛魅化的努力。与其他宗教派别相比,新教伦理强调排斥情感、坚守理性的生活处世;将狂热而真诚的内心秉性引向在世俗职业生活中追寻禁欲理想,从而转化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在科学技术、理性组织和生活方式诸方面的理性化过程。
2.9《宗教社会学》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因为此种行为乃是以特殊的经验及宗教特有的观念与目标为基础。因此,基于宗教意识的有意义的行为方为社会学家所应加以研究的。
【框架梳理】
韦伯的这本书内容很全面,全书共有十二章。第一章讲了宗教的起源,里面提到精灵信仰、祖先崇拜、政治团体中的神与地方神、巫术、一神信仰等内容,我认为把宗教起源的各种可能性都列举了出来,很全面。第2-6章主要讲了宗教组织结构及其要素。第二章讲的是巫师与祭司。第三章讲了各种神概念、宗教伦理与禁忌。第四章讲了先知这个概念。第五章讲的是教团,第六章讲的是神圣的知识、布道、司牧。第七章讲了身份、阶级与宗教,我对这一章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其中提到了农民阶级、贵族、市民的宗教性格,以及官僚制与宗教的关系,还谈到了宗教的阶级性与身份性,这对我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第八章讲的是神义论的问题,第九章讲了救赎与再生,这两章读起来有难度,我读完之后不理解。第十章讲了救赎之道及其对生活态度的影响,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宗教信仰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各个方面的影响,甚至是一个民族精神塑造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犹太人。在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中,这种救赎与再生又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第十一章谈到了宗教伦理与“现世”,第十二章谈到了文化宗教与“现世”,这两章也很有意思,文化与宗教如何与现世世界互动,如何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生活、经济与文化,在这两章里面韦伯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可能性的解答。
【摘抄】
P167 如果要简洁地--换言之,以一句话--描述出所谓世界诸宗教的主要担纲者或传道者阶层的典型代表人物,那么,可以这么说:儒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官僚;印度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巫师;佛教,浪迹世界的托钵僧;伊斯兰教,征服世界的武士;犹太教,流浪的商人;基督教,流浪的职工。
2.10《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框架梳理】
这本书有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主要论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产生不出资本主义?韦伯考察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货币制度、宗教文化,他认为贵金属的大量增加可以激发出资本主义,这反而会使官吏更注重维持俸禄利得所在的原有的经济条件,会强化俸禄结构里的传统主义特征。儒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儒的建制是无孔不入的,从家庭到国家体制全方位的控制你。所以没有人会单独站出来抗衡。西方的宗教是完全依附于一个神上帝,而且是政教分离,所以教士才会与政权抗衡吧)民间宗教是多神信仰,使得无力挑战国家统一力量。所以,没有教士阶层,没有独立的宗教力量能够为社会经济秩序带来激烈的变革,而促成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宗教与世界,第一章讲的是资本主义精神与理性化,第二章比较宗教学导论——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1.世界诸宗教的“担纲者”2.阶层利益、宗教需求与神义论 3.宗教许诺与救赎的心态 4.“世界图像”的合理化 5.社会主导阶层的宗教立场 6.达人宗教与大众宗教 7.宗教达人与世界之除魅 8.宗教伦理与经济理性主义 9.支配的类型 10.身份团体与阶级)。第三章讲的是中间考察——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
【儒教价值体系与新教伦理对比】
1.士的性格:此时取向,对结构和制度有浓厚兴趣,倾向正统不喜变迁,衷心古典教育,对经济事务嫌恶,自我节制对环境适应,黩武。儒教的生活倾向:儒教追求的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协调,接受世界,让自己去适应世界(与天地合)的状态。而清教则是在神的指令下拒斥世界,要支配世界的一种扩展性的状态
2.正是因为儒教是重此世的,想要用人的努力去缔造一个完美的社会,想要诚心的去服从宇宙与社会的和谐,小心谨慎的自我修养以达到中正平和,不破坏和谐和平衡。所以他的客观性和理性都会大大受到传统的限制,他没有动机动力去违背现有的社会秩序去打乱平衡去支配和改变世界。清教不同,清教拒斥传统的圣神性,外在格外强大的力量
3.儒教的核心是五伦,根本道德义务是恭顺,但是血缘共同体所构成的这个圈子会把人限制在血缘与私人关系的小圈子中。而清教是信仰共同体,打破了氏族的联系,共同的生命伦理会涵盖与所有人有关的事物。这也对经济发展模式有影响。
2.11《印度的宗教》【框架梳理】
全书分为三大篇,第一篇介绍了印度的社会制度(主要讨论了种姓制度,其分类、地位、社会阶序、宗教救赎);第二篇讲了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 第三篇讲的是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其中提到了如阿育王、大乘佛教、布教等一些宗教)
【印度教的特点】
1.印度教是多神崇拜的主神论。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官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
2.四种姓分立。3.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 4.祭祀万能与崇尚苦行 5.承认吠陀(宗教书)的权威。
2.12《古犹太教》【框架梳理】
全书分为三大篇:第一篇是以色列誓约共同体与耶和华;第二篇是犹太贱民民族的形成。这里我对于贱民这个称呼很不认可,但是了解了古以色列的历史后,最初在埃及为奴。第三篇为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是根据相同理念自由组成的紧密团体,是韦伯社会学意义上的教派。
【内容简介与思考】
简单说来,韦伯认为古犹太教留给基督教、甚至还有伊斯兰教最重要的观念是:从巫术与一切形式的非理性救赎追求当中脱离出来的、现世内行动的高度理性化的宗教伦理。而其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犹太人自认为是与上帝订立过契约的选民,将来要成为地上的支配民族,所以自愿地自我隔离,而成为客族。不存在原罪的观念和禁欲的内在伦理要求。
2.13《法律社会学》【内容总结】
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基于法律理性化的量与质的不同,建构了法律思维的四种理想类型,并(相应地)历史地、比较地考察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法律,从而指出:形式非理性、实质非理性,实质(非)理性与形式理性四种法律思维类型的分化取决于技术手段(通则化、综合化与体系化)与政治结构(支配类型)的不同;法律从卡里斯玛的“法启示”的形式非理性阶段,途经法律名家的“经验性法创制与法发现”的实质非理性阶段和世俗公权力与神权政治“下达法指令”的实质(非)理性阶段,发展到专业化的法学家“体系化的法创制”与“文件的和形式的逻辑训练”基础上的法发现的形式理性阶段;由于西方具体的与历史的政治、经济与技术条件,西方发展出了形式理性化的法律思维与法律制度。
在《法律社会学》,韦伯对法律人演进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理性化”和“职业化”,
伯的"法律社会学"实则便是法律理性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法律形式性质的理性化、法律实质品格的理性化与法律人的职业化三方面。
[ 此贴被刘海颖在2021-04-25 18:0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