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罗宜轩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罗宜轩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0-09-17
最后登录:2022-04-27

 罗宜轩读书报告

齐美尔“后现代社会学家”:关注具体问题而非总体性;谈论现象,离散而重要的因素;手边材料到精致作品。随笔、作家应该在完成每个句子后停下来,重新开始、视角变换
第一章:生平1858——1918生命观。肝癌。边缘性(学院里的局外人)、个体性(学术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充实个体)、多产性(文化起源、本质、命运;社会形式特性、结构;伟大人格的形式特性)的创造者。阶段1890《论社会分工》中期《历史哲学问题》后期生命哲学。
社会学研究纲领
反驳两类问题: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一般学科;原子论和有机论之争,关于社会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实体,有无实体
民众力量的崛起改变了社会以及对其的认识
区别社会何以可能于自然,觉察形成要素的先验条件。社会交往的基础是具有一定自主性的他人。社会交往形式具有三种先验条件:角色、个体性和结构。角色是行动的中介,社会关系抽象化,以从群体的先验经验进行交往,但同时抹去了人的独特性;个体性,社会的产物和一员,同时具有自主性,在具体情景中表现;结构是指社会要素的客观存在及行动与关系交互的总和,因此,社会是一个空间、时间、概念和价值联系起来的内容和行动纯粹客观体系,社会具有分工,个体具有角色,一切都有发展的方向,结构是实现这一切的先验条件。个人和社会具有一种先验性的关联“天职”——社会为个人提供位置(个体之间可以替代匿名性),而后者又带有强烈色彩。
在齐美尔看来,1社会不是实体,而是需要人们进行预设,再进行行动。
问题分类:一般社会学;存粹社会学;哲学社会学。一般社会学基础逻辑是,个体的互动构成了制度、关系、观念等,我们假定这些互动具有共性,那么这些互动就构成了社会要素,社会变迁就是社会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变化,即结构或者说形式(这种学说的地位在于他超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决定论,指出社会结构超越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而且重申了历史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那么一般社会学就要关注两种问题——历史发展的阶段问题,群体权力的条件(这里分出三个问题,个体在群体中如何被束缚?个体—群体的命运就是社会命运的重复,那么社会命运有何规律?后者需要通过归纳得出。集体与个体观念、现象有何联系?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齐美尔强调个体优于群体)。
纯粹(/形式)社会学,社会事实变换构成了社会的总体性,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建构,而其构成要素就是社会形式(这里需要注意他对社科的划分不是按研究对象领域的区别,而是不同视角的划分),形式和内容互构,这种互构意味着一方的缺失终会导致另一方的消失,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恰恰是这种多样性使得社会得以维系。
哲学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论和形而上研究。事实是构建而非给定的。作为认识论的社会学,将社会事实视为外在实在,构成了对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并通过一些抽象逻辑将其排列,建构了一幅社会图景。专门科学涉及具体研究及概念、假定等;形而上学则讨论对社会的认识问题(去碎片化和异质)以及价值(人的主体性与绝对实质的关系)。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基于社会事实的不断积累中重新塑造逻辑和机制呢?但这样又会构成预设逻辑对现实的重塑,而重塑的现实有被加工成逻辑再影响下一代的现实,无尽轮回。
社会学为什么特别?(互动即社会)方法而非议题。互动即社会,而不是2对互动进行抽象形成的一般概念。类比几何学以理解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在于人的社会性,但是理解社会中的简单要素却无法理解预测互动。(形式受规律的支配)随着对互动的研究加深,从互动中验证的客观规律需要得到新情境的检验,因此社会学的方法应当是寻找互动的同一性。(这里大概是存在一个误解,齐美尔预设了这种同一性即绝对统一性但没有拒绝特殊性,因此特殊情况之下应该依然存在同一性)然而历史过程十分复杂,工具缺失缺乏,至学无常法啊。在形式上的成就意味着原有社会学议题没有完全理解人类社会,添加社会交往进入议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需要深入个体。
基本过程:(对这个词的定义可以类比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功能、动力、载体。体制间的小规模互动;个体间的面对面互动;体制内的面对面互动;个体在想象中的自我互动(依然不能脱离个体互动)。他最关心的还是个人命运在社会历史中的进程,学术的目的在于人类的解放(比如个人从他的创造物中的解放)。
形式的类型: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个体在试图实现自己的内容时所属的形式(合作);体制化结构的形式,形式脱离个体的追求而独立运行,形成自己的行为规则;自主的游戏形式,某些互动形式的目的在于其本身;世界,社会本体的一般形式,潜在可将所有体验组织到一起(社会领域)。因此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由互动而形成的群体并为群体存在决定的。
现代性的诊断
社会学诞生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心理主义:通过内在生活的反应来体验和解释世界,那么,现代生活状况对人的个体生活状况有什么影响?这是齐美尔所关注的。他这个观点与其他社会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宏大结构作为背景考察个体的感受。社会总是处在流变之中,那么社会交往和互动则是体现这一状态的最好例证。随着群体的扩张,群体下的个体性增强。个体和群体的纽带——前现代时代,个体溶于集体,集体荣誉与个人绑定,群体越大,关系越复杂,实现目的的手段也越繁杂,个体越要满足其他人的需求。群体规模与个体性的关系——群体扩大导致竞争,竞争导致个体专门化,进而个体化分化相互促进,原有关系结构也就变化了,群体的个性与个体的个性成反比,群体的扩展和个体的分化相互成就。
分化,指与他人形成差异,但与他人相同也是人类的需求。模仿是社会现象的根源(这是明着跟涂尔干作对了),所以大众行为具有准确性和权宜性,大众行为的客观性源于主观性,那么,群体越大,行为越具有客观性。社会分化造成了不同的圈子,个体同时属于不同圈子是人的宿命。齐美尔认为,个体所属圈子的数量可以衡量文化,圈子间离散人格形式多,分化范围广,互动多个性变动可能性大,文化多元融入圈子的可能性大;圈子越大,分化的形式也多样;部门实现的功能越单一,效率越高,分化越趋同(可能因果颠倒);群体寻求效率而分化,个体期望个性与人格完善(存疑)。
圈子越大越分化,,个体自由也就越大,随之诞生限制的自由。
个体性的双重含义:在宽松流变的环境中产生的自由和自我负责(单一性,共有,竞争的资本主义);一个人要与其他人所区分开来,他的存在和行为只适合他自己,与众不同对他来说具有正面意义(唯一性,独有,形式的资本主义)。个性依然处在流变之中。(责任+选择)
货币经济,其基本意图在于对社会现象做出另一种解释。观点可总结为:货币体系的转变对应了社会的转型;货币的支配地位反映了非个人性的社会关系;货币通过交换关系赋予人以自由与限制。写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独特视角对日常生活的阐释透视现代生活。
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中介物,转变为单纯的价值符号。这是社会权利在国家制度内的集体化和公民的个人化,变现为纸币的抽象化和人的非人格化。经济体系是建立在个体所消费的商品和使用价值的交换上。货币塑造了社会网络,扩展了人类的行动范围,在与之关联的事物上增强了活力,最终从手段变成了目的。自由的程度与义务是否指涉人身相关(?),所以报酬是最适合个人自由的形式,因此个人越来越依赖自己的成就而非人格,导致了人的个体化和单面化,互动以人所处的位置为出发点,人也越来越依赖位置而忽略个体(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人所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出于其位置的理性选择而非个人的选择),这就是货币的分解和孤立效应。货币的联合效应:提高了个体参与更大范围交往的可能性(无需人格介入),人可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但解脱于原有束缚的同时受迫于客观文化。
都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旨在探明城市对心理的影响。1理智至上。城市生活节奏快,理智(心理中具有意识的表层)使得人具有适应能力,人们的行为脱离感情习惯,这与货币经济有关(齐美尔拒绝讨论谁决定了谁),讲究实际,摒弃个性与情感,强调客观和可计算的。市场维持了供求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匿名性且没有感情。2计算性格。数学体现了可计算性,货币体系融入了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了确定性和精确性,还有时间的标准化,从而塑造了都市人的计算性格,都市带来的社会复杂性和广泛性也需要通过计算达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人的生活也需要精打细算,而个性就显得与这一切格格不入了。3傲慢冷漠。起源于神经刺激的变化无常、繁多和货币经济,本质是辨别力的迟钝(对于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性的差异,从事物本身产生了非实在性的体验),因为货币经济贯穿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之逐渐内化,最终傲慢态度成为了个体防御外部世界的防卫手段,成为人对待世界的态度。4矜持保留。这是人对于人的态度。人接触的范围广,人们短暂快速频繁的互动无法出于内心的热忱,为了堤防他人,怀疑充满了人的内心,另外,由货币关系导致了社会关系客体化要求人们保持距离,实现内在的保持,因此人们就不愿攀谈,小心谨慎了。5自我表现。个人自由不仅是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也是大都市的产物。古代社会群体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但随着群体间互动的增多,边界不再明显,对个体的辖制松动,而城市生活中就使得个性实现了解放,但人却要面对孤独和迷失,大城市为人与人的分化提供了要求和条件,人的差异也在分工中拉大,这一过程宿命式地发展,人们只能通过凸显自己的分化,激发对差异的敏感(对于华贵的论述),同时对确定性和安全感的缺失使人们越发不安,表现为对旅游、竞争的偏爱,时尚呈现短期化,本质是人对自身命运的不安和迷茫。
文化冲突(保持适当距离和多视角)。《个体化、夸张化和麻木化:齐美尔的三个文化问题》1文化对抗模式。个体作为文化的创造者,生命(绵延的人类创造潜力)是文化变迁的终极动力,文化形式构成了潜力得以实现的背景(具有自主性和惯性),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形式相对抗以实现自己,同时两者相互依存。对抗产生了文化不适,如卖淫与婚姻制度(既有形式难以实现性爱诉求,卖淫则将性爱推向另一个极端,违背了性爱的本质,激发了新的生命力量,“个性和标准化之间的斗争”)文化创造力脱离文化体系,现代社会陷入二元困境—生命期望脱离一切形式却必须拘于形式才能表现自己,文化创造力和制度间的沟壑随着前者诉诸个体主义而不断扩大,两者最终都会失去活力,一方变成了纯碎个体的表达“指涉”,后者则只能在社会生活中汲取力量。
2文化矛盾性模式。个体是文化的消费者,文化是文化交换发生的市场。个体的心理在行动上具有矛盾性,导致了“夸张的主观主义”。个体在互动时需要寻求个性和社会承认,审美知觉是一项策略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后者的同时保有前者(同心圆),人便在这两极之间不断来回。他从工艺品的实用性和艺术品的艺术性,以及文化领域的矛盾性体现在风格原则(一般性原则)和艺术原则(个体性原则)这对矛盾例证,人们通过前者感知客体,而又被后者吸引到独特个体上。(但是为什么是人在这两段漂泊呢?为什么不能是人将这两端趋同呢)确实会出现现象1工艺品和艺术品相混同的情况(这里可能有一个错误,就是我们把对待事物的方式确证成了事物本身,因此才有椅子崇拜和杯子收藏,艺术品既然是具有实用性的工艺品,那么他的艺术性又是由谁如何确认的呢?我举个例子,遗物、传家宝和艺术品及工艺品又有什么区别呢?)现象2无视风格和形式的普遍规则,由于强调个性,风格淡出,活动就只源于个体的自发动机了。“夸张的客观主义”,对艺术品的误用(功能错位)(鉴宝,现实去物的个性,货币衡量,用品向工艺品转变,如同投机一般的搜索商品)。
3文化二元性模式。人是文化的接受者,文化是一种社会结构,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二元性导致“文化悲剧”。人类通过吸收内外部影响形成个性。客观文化指经过精心制作、提高和完善的事物,引导人达到更高存在,主管文化则指人从客观文化中汲取所需的要素并将之整合进人格结构的完善程度,文化对人的意义也于对人的完善。然而,文化在现代性条件下发展(客观文化的积累)和主观文化固有的限制(难以赶上前者的发展速度),人们渐渐麻木,进而异化。“文化悲剧”,文化的构成要素创立之初便预示着文化自我毁灭的宿命,人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制造者,也是宿命的承担者,人终会被自己的创造物奴役,麻木。(这里问题最大,我也没整明白,文化虽然面临着此类宿命,但是私以为是形式上的宿命,即一类文化的宿命,人作为文化的客体却依然存在,那么文化就依然会被生产,那么文化自身要素便是毁灭了原有的文化形式,又构成了新文化和人类。客观文化的积累也没有那么庞大,他们的部分或在时间中被遗忘,或在概括中失意,或被客体继承和悬置,我们依然在学习,也依然在消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客观文化的爆炸其实对其载体来说是有限度的呢?)
社会学片段
社交,社会交往的游戏形式。纯粹社会学中的命题:社会生活可以做出内容和形式的区分(内容需要特定形式表达,但也可以脱离既定形式而存在“为艺术而艺术”,这是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向形式决定内容而产生的,如鉴宝,打猎游戏,游戏诞生于寻找食物,蜕变为娱乐形式);个体之间的互动
作为社会交往的游戏形式的社交,社交是人们获得生命而发生互动的形式,社交为其自身目的而存在,脱离了目的。团体具有“社会驱力”,人们视其为一种价值,社交的内涵在于形式。社交的特性(通过社交聚会阐明):1社交规则,社交的目的就是过程的成功,成功依赖于个人品性,优雅、和蔼等就是如此,但这些品性却不利于肆意展现个性(也不一定),所以社交就需要规则(“圆通”tact)来限制参与者,因此社交者无关社交的属性就被排除聚会之外,专注于社交的价值感受,甚至影响了人的外在行为(举例私人聚会和大型聚会的着装遂介入程度的不同而要求不同,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个性随着介入程度可以得到部分保留呢)。2社交阈值。个人生活受到特定观念支配。个体的社交存在上限和下限——人们将社交引向客观内容和目的,或带入主观和个人要素,社交便不复存在了,只是实现意图的形式(形式就是工具,今天我们理解社交和齐美尔的概念正好相反,达到目的为基础,但这么理解也不一定对)。3社交的民主性。每个个体具有同等的社会驱动力。每个个体提供的最大价值和他提供的最大价值相等(没考量不同层次的个体参与者,理想化设计)。4社交的人为性。社交世界就是由同等地位者没有任何摩擦组成的唯一世界,不摒弃客观属性和特征,这是由于人是在被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拉扯的,社交的形式要求参与者进行自身的内部改造和外部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平等的游戏,而当社交带有以外的目的时,社交就成了一种欺骗(有误?)5社交的游戏性。社会游戏具有双重意义:游戏实在社会中进行的,社会是游戏的外在载体;人们借助于游戏,实际是表演(构造)社会。调情表现了爱欲决定形式:辗转反侧,欲拒还羞,但做出决定后就不是调情了(这个说的比较明白了,我们老把这看成完整事件下的各个阶段就差点意思,调情就是爱欲释放的一种模棱两可形式,表演了爱欲,但也可以拒绝爱欲。交谈也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注重行为的功能性,就会觉得交谈为各种目的服务,而不为自身存在,但是交谈在去内容的情况下也据实存在,但这里就有一个重复定义的谬误,我交谈是形式,需要由内容衍生,但是只有为了交谈而交谈属于齐美尔对交谈的定义,因为为了内容的交谈不是交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论点是为了论证他形式的宿命来的,只有一开始他把交谈框死了这种定义,因为一旦交谈出于某个自身以外的目的,交谈便不存在了。然而要是为了扯闲天而进行的交谈如果同时满足了其他目的又该怎么算呢?)。交谈需要交谈者具备某种能力(避免隐私的故事、笑话和轶闻)。社交使得谈话具有合法性,谈话的平衡在于主观个体要素和客观要素的相容。那么社交可以看作伦理问题及其游戏解决形式(个体是实现集体目标的工具,集体是个体实现目的的手段),社交是一个象征游戏和伦理任务(个体间的聚散离合),这些聚散离合的联结就形成了一幅社会图景。6社会的表面性。齐美尔举例骑士会的消失,表明社交是内容决定的社会残余,社交具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整体中抽离要素形成的新主体可以展现整体的客观性)社会生活具有两面性:表面性(死板结构)和象征游戏(魅力具体化),人们总是有将表面分割与总体联系相联系的取向,人们必须在社会生活中需求现实的意义。
游戏与公共空间。1社交是驱散现实阴霾,实现理想的一隅;2社交可以培养人性和扩张公共空间3游戏的出现需要与之对应的阶段和特定文化氛围;4作者自身的游戏性
社会美学。即以审美主义的方式理解社会现实,昭示个体与普遍之间的直接关系,细枝末节的东西也可以折射出社会整体。这会导致经验的碎片化,所以齐美尔强调审美判断要求接近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视距造成了经验的不同,艺术散发的魅力也就不同,艺术一面展现了真实性,在冷酷的外部世界下启迪人的灵性,一面距离使得魅力减弱。现代文化创造距离的倾向,即扩大人类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如“家庭解体”是对过分亲密关系的厌恶,“历史的精神状态”是对人物距离接近而触发的敏感。那么“接触的焦虑”是由什么产生的呢?货币经济对人类社会的日益渗透。人类面对货币的中介功能,专注中间价值,这一衡量尺度将人与物拉到更基本距离上,对象的价值和感受便被破坏了,这一中介也不容许其他价值和尺度。现代生活由于膨胀和繁杂,需要心理距离,但现实除了提供距离以外,还抹平了特征,人、物都只剩下数量的差别。“社会学就是社会交往的形式”(被抽离出的要素构成的整体,去历史性)。美学主题的对称,先强调艺术和社会在空间上的构型,其次人作为文化创造者,但人与物的冲突是永恒的,最后指出社会学和几何学的相似之处,几何学具有两个特征:从经验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形式;将抽象形式系统化。这就构成了齐美尔的方法论:从社会现实中抽离出社会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并探寻社会形式是否可以作用于其他社会现实。艺术和社会在从自己分离出后,从人类社会汲取要素,塑造自己,比如,实用性就变成了对称的审美。对称与专制的联系:社会要素范围变小,权力就越集中到顶点,而自由的国家形式倾向于不对称,也是一种审美,强调自然与和谐(存疑,都市风貌的建筑设计又算是什么呢?而且按他的学说,什么社会形式是不基于审美的呢?)。社会主义是理性较于偶然性对构成要素和关系的审美兴趣选择(不仅是伦理也是美学问题,多元预设:基于美学产生的多种理想,审美个体主义是对货币经济的生活化的反应,社会主义也是对货币经济冷漠的反应)。
外来人(无家可归、四处漂泊)。首先,“空间与社会的空间定序”,外来者是潜在的漫游者,居于不明显的空间范围中,外来人表现了远与近的统一:在社会关系看来近,又由于其外来性衍生了远,距离和排斥生成了一种形式,以买卖人为例,社会范围小就不需要这类中介,只有商品在群体之外生产,才有对买卖人的需求。流动性衍生了,距离混合就是外来人的特性即客观性,甚至有的地方会请外地法官主持公道(恰恰和今天对乡土社会研究相反,后者崇拜乡土原住民有利于开展工作),与之相关的现象就是外来人受到超出想象的信任,在齐美尔看来这是因为外来人的客观性,即自由(衍生含义:心灵根据自身规律成分运作,排除偶然的扭曲,并强调个体、主观差异对同一现象产生的不同图景),外来者更客观自由,脱离世俗,少偏见,有可能被夸大为革命的祸根。关系的抽象程度:关系双方所共享的特征的普遍程度。特征越广泛,联结力就越缺乏向心力,且特质在关系之外也会存在,疏离感甚至会潜入最亲密的关系(没懂,接触而非关系),便会产生嫉妒。外来人又近又远的特性使得其具有一种特征,齐美尔借此指向一个类型“抽象的一类”,举例犹太人纳税(他确实不从因果来考量事物,更选择抽象—现实—类型的思路思考,对犹太人征税表明了犹太人的抽象类型,但对这种附加是人为结果还是社会构建的呢?)。外来人既远又近的三层含义1外来人与群体成员发生互动,但这种互动属于偶然,不出于社会位置2位置具有客观性,处于超然和介入之间,距离是行动者之间情感附着程度3与外来者关系的抽象性,与外来者共同特征,此特征也被许多人(无论群体内外)所共有(136).帕克,越轨是外来者适应新社区社会规则,却又不具备足够能力的表现(形象完全不对)。保罗·苏,分类,边缘人与外来人关系,旅居者和移居者。雷文,以外来者意图建立的关系类型(关系类型而非滞留时间)和当地人对外来者的反应为维度,另外,外来者是以群体或是个体的方式出现,影响外来人的地位因素和地位变动的因素。世界终是外来者的世界(双方不熟悉程度),舒茨的外来者指“我们时代和文明中试图为其接近的群体永久接受或者至少容忍的成年个体”—对家园的怀恋。
情感。在理性化时代情感是否社会生活被抛弃。1初级情感,研发互动的情感。构建社会事实,填补了法律、道德、理性对社会事实的构建,那么情感在塑造社会现实的方式和特征有何不同?(1)情感具有特定的对象【数量的考量】(2)情感关涉对象的总体性【重人,而非就事论事】(3)情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非客观,但这个主客观的定义是可以再界定的】(4)情感更具空间依赖性【其他两者则跨空间】(5)情感发生的优先性【情感-理智-货币依次发生】总结:抽象和分化程度。现代化的生活本质是货币与理性的互助,并对情感的驱逐。货币对情感的影响:(1)情感关系被符号中介关系取代(2)改变人的性格(3)理性在社会全方位对情感的替代(4)货币使得情感关系被贬低,货币破坏情感的纽带作用,个体解放,被自己逻辑再整合,人的行动便缺乏同情心进而从理性出发(5)货币经济刺激社会变迁加速。情感因素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重要作用(未明说。重返天性?)2次级情感,互动的产物(社会环境刺激和主观解释图式交互作用的结果)。(1)感激《忠实与感激》。感激是道德记忆的结果,是进一步互动的动因。感情一旦被激起,且会被认为无法回报。起始是自发的,但回报却是道德强制的。其功能在于平衡给予与接受的不平等义务感,有益于推动社会稳定。但人对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习惯性期待,甚至认为理所当然,那么感激就难以产生了(2)羞感。源于违反规范或预料到他人将违规行为等同内在本性及表现。影响其产生的结构性原则: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距离,(距离—关系—心理层级)齐美尔观察到距离中等时羞感产生,熟悉性和匿名性可以作为羞感的缓冲器,但中等距离却使得意识难以忽略的可能性增高(个体),个体与他人互动时的身份也在影响羞感的产生,当个体行为与群体期望不一致也会产生羞感(认同—羞感)(这里就总结了两类羞感:由距离产生的个体羞感和由群体期望产生的群体羞感);个体性的发展水平。羞感具有重建个人认同的身份,稳定社会互动的功能。现代性的分化或导致羞感的可能越来越高,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大,或匿名性增加,羞感降低。(3)嫉妒。不符合期望的价值给予导致的情感波动,在他者介入过程中受到影响甚至放大。次级感情。盖尔哈茨“社会地位”,出于地位的判断的获得多少,过高且自我承认就产生感激,自我不承认就产生羞感,当然两者不相悖(社会关系激发)。
社会空间。《社会的构成》。空间只是一种消极的形式,但也具有自身的现实性。空间具有五大社会属性:1独占性。不同功能可以在同一控件实现;2分隔性,根据功能分割空间,边界是一种社会事实,边界促进社会整合,强化秩序。边界取决于群体内部的张力;3固定性,社会形式在空间中的固定程度。地方束缚个体,形式随之固定,独立要素聚集(人对空间的记忆强于对时间的记忆),空间固定点的意义在于地方的个体化4距离性,关系中的个体远近(情绪取决于这种距离)5运动性,群体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可能性。社会形式对空间条件的影响:社会组织要求相应空间组织(传统社会通过亲属关系分类亲疏)2统治需要空间表达形式(行省划分)3空间分布对应团结程度(同一社会成员的聚集)4“空的空间”,带有中立地带/隔绝等意义。功能与背景和空间不可割裂,从空间看社会的整体维度,宏观的处理空间方式和微观方式相联系。现代社会在空间处理方式上趋于抽象,空间是最“具体”的社会生活特征。集体在团结内部的同时需要和外部交流,具有外在性,随着客观文化发生功能关系,集体趋向于外在标准。分化日益严重,社会日益抽象,空间的背景作用越小。空间悖论:人们在不共享空间的背景下共存,但又意识到人们处于同一空间。
秘密和秘密社会。秘密即消极或积极的方式掩盖真相。《社会学》。背景是基于人与人的相识。所有人际关系都建立在互相了解上,但人又不可能绝对了解另一个人,人具有主动性表现自己,社会就是这样由真相和谎言交织而成,秘密也是其中一环。随着社会(不同社会对秘密的忍受程度是不同的)的发展,越要求透明和守信,齐美尔将现代生活等同于信用经济,谎言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等。1秘密的互动论分析范式,(1)介入秘密的行动者数目,至少三人(2)三方构成三角关系,对应行动类型:分享,分享后保守秘密使人具有获得感;隐瞒,攻击性的防御,将人排除关系之外;发现,被排除者发现秘密的意图,人们都有认为保守的秘密最重要的倾向,导致了刺探欲,“攻击性侵犯”。分享秘密可能是一种社会责任,占有特定社会位置的准入仪式或规范。秘密的双重性,秘密造成了人的联合—对立,人将同时面临保密的诱惑和泄密的诱惑,因而秘密造成人面临两类困境:外部的刺探和内部的背叛。秘密关系中的情感体验。(1)优越感和不确定性,被排除使得外人具有低下感,共享秘密者获得不安全感和诱惑(2)信任,理性不足下的情感机制解救人于不安全感中(3)嫉妒,嫉妒产生刺探欲,但可以通过规则来规避泄密后果。2影响秘密的社会结构变量(1)社会分化,个体化(个体介入多个群体,承担多个角色——分割技术,将不同角色隔离,创造行动自由;个体日益意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性——分界技术,设置边界以防隐私被侵犯)与秘密相互强化,传统社会范围狭小秘密技术毫无用处,共享观点、集体行动使得成员对秘密持敌视态度(而社会分化指向了相反的道路)(2)货币经济,货币价值形式具有三个特点:浓缩性(货币将价值浓缩为一种符号行动,使价值交易处于隐秘状态。抽象性和匿名性,货币不具有任何具体性质,掩盖价值交易。“距离效应”,使得距离遥远的个体也参与交易,避开了监视),货币经济越发达,保守秘密的空间越宽广。在贿赂中,行贿者想要职位或保证,受贿者为了不感到自己出卖人格,就寻求在此过程中保持尊严的方式,如设置特定称呼。货币贿赂给人们内心留下更深刻的烙印,而贿赂的暴露会使得受贿者的社会评价一落千丈。都市生活3秘密的发展趋势。秘密总是接受、释放信息,其发展趋势是公开-私密的两极化。集体生活需要秘密,秘密只在主题上改变。1当一个社会中蕴含秘密的可能性大,则旨在阻止秘密扩散的制衡运动也越有可能出现(财务公开化就是对货币经济秘密的限制)2公共事务中,保守秘密趋向公开秘密(这应该是部分来看)以生存3社会准则关联。民众知道的越多,参与的积极性越强。(但社会的膨胀也加剧了分化,未尽专业训练的人难以把握?)公共事务发展相应个人事物越私密。“新社会运动”实质是原先个人隐私范围的公开化(秘密属于形式)4秘密社会。保守秘密而凝结的社团(1)功能:保护,隐藏而使得局外人不知道对象的存在或结社的遵旨不为外人知晓(导致了秘密社会的两种命运:解散或者全知)保护对象往往处在三个形态-萌芽、转型或衰落,共同点在于事物得到珍视却又无力自卫,专制盛行的情况下秘密社会盛行。(2)秘密社会中的信任。保护是秘密社会的外部特征,信任是秘密社会的内部特征(没这么分明吧)。群体类型不同则信任类型不同。秘密社会具有特殊的信任,“形式信任”,一种抽象信任,适用于各种内容,泄密对秘密社会后果严重,所以社会要求了一种无条件信任。提升保密意识的方式多样,赌咒、惩罚毋庸多说,(保密造成的言行不一,这与人的个性有明显冲突,成员必须清楚地知道何时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进而人被群体驯服,成员需要达到某种境界才能收放自如。(3)秘密社会的结构。秘密除了保护群体也会促成群体形成,相互之间的连接为群体提供心理支持。秘密社会是建成而非长成,表现了权力意志对个体的控制。这个体系等级森严,仪式多样(这里齐美尔看到暗号、套语和仪式的重要),将外部复杂性都收入秘密之中,构成了一个全控体系。借助于仪式意义和等级组织,秘密社会成为了外界“官方”社会的镜像,这是因为群体借助于整体,成员习惯于原有形式,倾向于模仿较大结构。秘密社会脱离了社会整体(脱胎于整体,同源性说不定不会导致这些)无根感和不稳定,仪式固定和细化有助于缓解这些情况,秘密社会是对人的自由的补充,缓解人和法律的二元紧张感。(4)特殊社会的特征。秘密社会以对立的姿态出现。小群体难以比得上秘密社会的自足,构成方式极度理性;秘密社会通过复杂标识实现与外部世界的隔离;秘密社会的割裂体现了成员的优越感(“贵族动机”);秘密社会内部分享的秘密也有程度差异,普通成员是排斥外部和彻底接纳的缓解带(例如传销);秘密社会的自主性体现群体利己主义,也需要个体的牺牲,但公开团体不能宣称这类利己主义(精英统治主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群体原则——将没有完全排除的个体吸纳(秘密社会的分离性倾向导致),将没有完全吸纳的个体排斥;与外界的隔离增进秘密社会的内部凝聚(角色冲突);秘密社会内部高度集权化,性质越趋向犯罪,领导力越无限制,集权提供了焦点(克里斯玛);秘密社会的去个性化,其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图而非成员的利益,个人要素随之排除;赋予成员相对的平等,也是一种非人化,导致了“不负责”。秘密社会和中央政府的对抗性。
影响与回应:与涂尔干的分歧——社会学的地位,是不是与哲学脱钩(涂尔干用形式强调社会事实的外部特征)。与韦伯——社会的主音,行动(原因),主观主义-结构功能VS泛音,客观意义,生命意义-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卢卡奇、阿多诺。与美国社会学,帕克20年代,舒茨50年代,科塞、达伦多夫、戈夫曼
确实揭示了世界的无限图景可能性和视角多元性
[ 此贴被罗宜轩在2021-06-29 20:16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06-29 20:0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3852(s) query 3, Time now is:11-23 06:1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