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读书的大杂烩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读书的大杂烩

《经济与社会》一、二卷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最近50天读书的收获和思考全在于这篇“大杂烩”里了!
1.风将温度从身体表面吹散,我将人文社科建构从建筑物中剥离——人类社会的规则规范、道德习俗、价值体系从来都是生发于科学家群体主观建构的社会认同;我们制造了透明的玻璃匣子,我们规训着我们自己。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着、实践着各种各样的规训自我的技术,从远古走来氏族部落,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母系尊严是文明的开始,也是规训的起点。这之后,我们经历的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发展与演变的根基变化着,人的自我认知与定位愈加清晰,规训技术也不断更迭进步、日臻完善。此处无意批驳什么,只是陈述事实,以上字词句均不带有感情色彩,只具有社会科学一贯的理性面向。
由此可见,社会学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将庞杂的社会现象体系综合考察非需要一个综合性学科不可;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非需要贴近现实、熟悉专业知识不可。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不敢说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博览古今、学贯中西的人,但一定不会希望“专家型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会发展纵深复杂,信息出现的速度远远快于人接受、处理的速度——人的整体发展落后了,但是人的思维还处于领先地位。训练自己的思维总是当务之急。
2.一个多月的读书,内容没有记住多少,思维倒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首句表露的那样,我的眼中尽是条条框框,不知道这算不算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韦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引入历史的维度和把握纯粹类型。每一种现象都是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存在于特定的场域之中,因此也都应该将其对应于特定的分析框架之下。以纯粹类型展开分析在于准确说明其运行、形成的逻辑。
韦伯的类型学思维模式发人深省,在《经济与社会》这部庞杂的书中,类型学尽散光芒,给了我深刻的冲击。我想,面对积累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分析各种主观建构的规则规范、价值体系、道德习俗,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某一抽象主题出发,引入历史的维度考察其起源发展经过,并将之与现世的结果相比较,来绘制其完整的发展途径,探析其发展逻辑;之所以说是抽象主题,是因为要看似是同一现象,实则在不同历史环境之下,或许存在显著差异,或许不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都与这种抽象主题密切相关,只有从这抽象主题出发,才能更准确地发掘不同维度下它的具体特征。这是我的方法论:思维解释现象。如下是一次尝试:
我有一个习惯,偏爱将自己的想法、灵感写在纸上,而不是敲打在电脑上,因为前者更能给我“安全感”。
如果以“安全感”为主题考察这两种行为,可以引申出以下问题(关于它的分析或许可以解释我的这种“奇怪行为”):在科技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仍然依恋传统储存方式,或者说在科学技术已经造福人类的今天,为什么有人对它仍然没有安全感?
这大概可以这么解答:
第一,传统储存方式依赖有形实体,在人心理上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即传统储存方式无论是它对于知识的承载物、传播方式,还是留下的印象,可能都更容易让人感知、触碰和获得,也就是更能带给人“安全感”。
第二,现代储存技术,尽管在效率和容量乃至便捷性等方面远远优越,但它致命的弱点就是人们只能空对狭小的文件和冷冰冰的硬盘,而无法感触“知识”本身。因为文件和硬盘都不能等于“知识”。
实际上,传统储存方式的“知识”承载物也不等于“知识”,无论它再怎么可以感知和触碰。可是,为什么偏偏是后者更给人“安全感”呢?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真实。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他可以清晰地愉悦地欣赏自己的笔迹,甚是可以伸手去碰触;这是标准化、统一格式的电脑文件难以企及的。可能也更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更偏爱传统储存方式。
当然,以上分析十分不完整,仍然有其他原因影响个人选择,且我只是就个人偏好展开分析。
另外一种方法论是:知识解释现象。就我现在积累的知识而言,我还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偶尔对某一类现象进行浅显的思考,就暂时不多做论述了。
结合《经济与社会》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的最大感受是在宏大框架之下填充经验材料或者经由经验材料抽象出宏大框架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总是处在前任的知识成果之下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我们使用的理论、手段无不是他们的创造,如果仅仅是在宏大框架下去寻找材料进行填充,那么我们仍是在重复复制粘贴;反过来,如果只是就经验材料进行整理抽离,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的进程未免太慢。只有将两者结合,方能保质保量。对于刚刚进行体系阅读的我来说,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好方法论,而后不断改进不断破旧立新方才能保持持久性。
3.现实生活中本质不同的两种现象看似仅仅存在细微差别,但是对于看问题的人来说,这种细微差别随着他掌握的知识的量的积累和层次的提升,便具有更为宏观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越能构建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他眼前的世界越具有抽象性,他越能把未来看得见、看得清晰。
《文明的进程》
1.刚开始读书时候的想法:写一本叫做《贮藏在人身体上的历史》的书,以下是具体的内容:
书籍无意讲述历史,目的在于将人各个年龄段表现出来的习性和养成的习惯与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
这是受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启发:文明是结果,也是过程。贮藏在人身体上的习惯不仅是人类主动或被动内化的现代社会的规范要求,而且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或迫于生计或因为自然选择或主动求变而养成的某种习性的遗留。因此,细致的梳理人从婴幼时期、童年时期到少年、青年时期再到中老年时期的习惯,并将至与人类历史进程相结合,那一定是很具有社会学普及意义的事情。
需要做出的努力和克服的困难:对人各个阶段习惯的梳理——这就需要大量的观察和资料的参考;对人类历史的熟读,能够做到对某种历史事件的大致社会背景做出比较细致的交代;还需要理清特定背景下某一习惯的养成逻辑,即将两者结合的思路和途径。
计划:可以从文章、论文开始着手,再就某一章节开始,然后从小到大慢慢积累,达到量变催生质变的目标。
同样的,关于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比如餐具、机械工具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叙述。比如追溯筷子的形成发展史,呈现不同时期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读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理性思维、理性群体和组织与法理性规则的规训,在回到乡村家里,思想、举止上都感觉格格不入,仿佛是从入世禁欲者一下子成为出世禁欲主义者一样。出与入在于环境的变化,禁欲则是通过读书培育好的心性、通过作息与锻炼培育好的身体。但是,由于一直接受的是城市-理性思维的规训,现在却是已经不熟悉乡村社会的规则,难免感觉不适应,尤其是心理转念上的有种痛苦感——因为读书离家很久的我可能已经与土生土长的乡村社会越来越远,可我所学明明却又一步步将我推向这种社会。这种感觉不应该是一种“返祖”现象,而应该是新进入的理性思维和之前残余的感性思想、偶然的不够系统的理性思维思考模式和经常的已经贮存在身体内部20余年的传统观念的较量。这意味着坚持读书,将偶然的思考变成真正的经常的可以固定在身体内的思维方式。我反思着,我成长着,我蜕变着……
3. 在家要待三个月,打算将所见所思结合起来写写。
小外甥宸宸1岁半,正是顽皮和需要管教的时候,而已经接受了社会规训但不自知的的姐姐和有自觉的我在用现代文明的习惯一点一点的规训这个现代社会的“原始新人类”。例子:宸宸不听话的时候,具体的如在某一个不干净的地方长时间玩耍的时候,姐姐或者我会以有虫子、怪物的方式“吓唬他”。用埃利亚斯的话来说,这样是“人们”为了“在青年人的心目中唤起一种恐惧感,以迫使他们按照社会准则来克制自己的欲望”。
他现在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成年人通过姿势、言语向他传递规训技巧、规则的载体。我们通过身体继承这种既原始又很现代的且一直都很有效的继承方式,将人类迄今为止几千年的文明习俗、法理意识和知识、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技巧不断储存在他的身体内,慢慢地,伴随它的长大,他会和我们一样,从一个社会的道德层面的“原始人类”成为一生都时代规制的“社会人”,或自知或不自知。
未完待续……
4.“羞耻界限的前移”
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人类相互之间的区别几乎没有,人们的行为举止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或者可以这么说,人们按照同一种社会规则生活,而没有区分不同类型的必要,即按照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准看,所有原始人类有些一样羞耻心理——没有羞耻心。
随着社会分工、社会结构变化的开始、加快,社会流动加快,不同的群体、组织和社会阶层就形成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开始产生区别,这时候单一的标准就再也不能对所有人都有效,这时候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了,因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会形成自身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如果制定统一的规则也是可以的,但是相比于原始社会的规则,这种规则会抽象很多,因为它不能再以具体的可以规定到个人的内容来呈现了——这种方式没有效用了。可以这么说,社会分工越发达,统一规则的抽象性越强烈。
既然各个阶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那么因为社会分工的程度不同,其文化、文明的程度也不同,即总有一部分人会给自己的行为举止添加各种限制——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法律的,总之必然会有规则,或者更直接表达,总有一部分人有了羞耻心,不会再以原始人类的方式为人处事,不会在最低限度上做人做事,而是在一定道德水准和法律规则之下行事。这就是羞耻界限的前移。
Posted: 2021-06-18 23:37 | [楼 主]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胡书坤读书报告

“偶然”的意义
一件偶尔出现的社会现象,出现的次数多了,偶尔变成了经常;这就到了需要我们考察它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思考、联系这种社会现象贫乏的结构性原因和可能引起的系统性突变。
文明的进程是囊括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职能分工逐渐明确、相互依赖不断加强的一条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关系组织与关系组织密切互动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件物品、每一社会现象都蕴含着宏观历史进程的意涵。由一件工具、影响力比较小的社会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窥见具有一定宏观意义的历史进程。
1)人的社会建构:是指出现次数很少的社会现象
2)而实际上,所谓“偶然”可能蕴含着另一件社会现象的兴起。以西方市民阶层的崛起及其对对贵族的取代为例。
3)市民阶层的崛起和对西方贵族的全方位取代是一个结果,是“偶然”转变为“必然”的成果,是量变成为质变的结果。这其中的变化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就是复杂现象的变化中的机制,即量变到质变的中间过程所遵循的规律。
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消费过程的延长,人与人职能上的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加之货币的产生,市民阶层悄然出现。在市民阶层诞生之初,贵族垄断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所有机遇。随着职能依赖的加深,市民阶层的地位愈加重要,开始在各领域崭露头角。慢慢地,市民阶层的数量开始超过贵族阶层,因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上,市民开始总有更多权力,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扩大。这种趋势最终的结果就是市民阶层取代了贵族,社会发展迎来新的阶段。
6.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成果汇聚在每个人的身体中,通过人性、情感表现出来。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野蛮陋习与文明习惯、暴力手段与和平手段、简单步骤与复杂程序全都经过时间的筛漏、人类大脑的加工一再凝练、抽象而最终以最容易让身体接受的方式、最容易通过身体传承的方式贮存在每个人身体之中,通过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可以说,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行为举止的每个动作、眼神和反映出来的情绪变化都蕴含着历史的进程和宏观意义。
7. 奴隶社会的终结与封建社会的崛起。
生存需求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满足生存需求的凭借物和手段不同而已。在奴隶主社会、封建社会,满足生存需求的凭借物是土地,是对土地及其产出物的占有;但在奴隶主社会,对土地及其产物占有的方式是凭借亲缘关系及其继承,而封建社会则在其中加入了中间过程,因而对土地的占有必须要先占有和支配其他凭借物,比如官职、知识、财产,所以在这个中间过程中又存在着以以上凭借物为目的的相互交织的斗争、竞争。封建社会对奴隶主社会的取代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这个中间过程的产生、稳固的过程。
在奴隶主社会中,上层维护下层的效劳最佳的方式就是分封土地,以实现数量上的优势——彼时,数量优势就决定了斗争优势,从而汇聚起强大的实力,实现对内控制和对外扩张的目标。为了获取斗争优势,统治者就需要不断占有更多的土地、收揽更多的下层,因此彼时为了土地进行的战争不断,烽火连绵不休。然而这种实现自身强大的推动力也是瓦解自身的力量:统治上层不断攫取土地,又不断分封,看似逐渐兵强马壮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耗自身实力的过程。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斗争无法在获取新的土地,扩张就停止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内部动乱——因为外部冲突再也无法掩盖内部矛盾,在没有土地可供蚕食的情况下,就只能消耗内部力量。当这种内部消耗达到几个后崛起的力量体几乎相互均衡的程度,奴隶主社会就行将枯朽了。
为了土地,为了生存,相互均衡的力量体仍旧会相互斗争。其中内部土地分散方式出众、内部机制相较先进与稳定的力量体占据优势,会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消灭其他力量体,最终曾为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统治体。
8.文明进化的图式:
生存—斗争—稳定—分化—利益—竞争—再稳定—分工—纯粹价值—稳固
原始生存需求/利益追求/价值渴求导向多方斗争,为了某类生存凭借物/诸如知识、财富、名望等生存凭借物的中介产品/诸如自由、公正等纯粹价值理念寄托物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多方暴力集团/利益集团/纯粹价值组织展开战争/和平争夺与竞争,最终数量/技术/纯粹价值理念上占据优势的一方胜出或几方形成相互平衡的局面;这时,较大一级的统治单位会形成,相应的,随着社会动荡、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人际交往的变化,进而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人的心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变革;习俗习惯、文学艺术、工业产品等都是。每一个阶段的进程可能存在反复,但最终方向始终是沿着以上图式。
文明的进程就是在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有规律之下对个人原始欲望加以体制化管控的过程。文明礼俗的形成、固定是社会分化、社会发展的结果、表现,是文明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是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在人际交往上的发挥了作用,是宏观设置构建了相互交织的职能分工机制,并通过人际关系网络在个人心理上镌刻的结果。
原始社会,以自然经济为生存根基,不存在机构分工,是原始群居部落掌握着各种职能。此时,人的原始欲望处于自由释放的状态,并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也不引起任何恐惧。人类生活在大动荡时代,异族侵扰、猛兽突袭、自然灾害等都特别随意就造成灭顶之灾,部落上一秒可能还处于安全环境之中,下一秒可能就无法保证生命延续了。人类此时的心理结构与德动荡的社会是相适应的。“人的心灵在这里也总是习惯于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常常是小小的印象,无法遏制的联想,就足以引起不安和情绪的变换。”人与人、部落与部落更多的是对立关系,不存在替代性,相互依赖程度很低,相反只有消灭对方,占领对方的土地、资源才维持自身生存。
随着社会分工细密发展,不同的人、群体、阶层开始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相互依赖程度提高。人越来越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之中,人的生存需求职能借助其他人才能实现,过往那种凭借暴力、原始欲望手段的使用逐渐失效,不能再保证生存和生活需求。因此,合作的方式愈加被选择,随之便是平和的社会环境蔚然成风,人的心理状态也逐渐平和。人类逐渐掩饰自己的原始欲望,而是以更为委婉的方式满足原始欲望或者直接控制原始冲动,羞耻界限迁移,即人的恐惧的来源发生转向,对处于关系网络之中的他人的感受更加重视,更加“恐惧”在别人面前有失体面。于是在“恐惧”、“羞耻感”的驱使下,一系列限制人的原始欲望的自律性礼仪、习惯、文学艺术形式诞生了,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形成体系,成为今天我们所看的这样。
小感:
1)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密,原先由垄断者占有的职能逐渐社会化,即被一整块占据的职能逐渐分化成不同的职能,并要求不同人员和部门掌控。这个过程仍然具有量变到质变的中间过程的变化机制,即私人独占到社会化占有是一个结果到另一个结果,这其中是私人占有职能逐渐脱离的变化,首先是某一最佳点上的职能脱离,而后,会不断有职能脱离的情况出现。从数量上看,是一个人、几个人、一个统治集团的占有向多个职能部门的过渡。
2)人类有目的导向的社会发展与没有目的导向的自然发展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据人类观察,自然界的一切似乎是按照一种定律、规律朝着某一方向发展的,但这也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是按着自身生存需求和利益索求为自然世界强加的定则。如果说自然界有一确定的方向,那么这一方向的推动力量也只是生存需求;作为无能动反应的低级生命体,自然物、动植物的唯一“需求”只是生存。而人类不一样,人类除了生存还希望更好的生存,追求奢侈的生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类是自私的,但这不是这段文字表达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特殊的利益需求有别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所以人类在理解万事万物的时候,其出发点都是自身,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逐渐而形成一层层思考、行动的圈子的。而自然界的“思考逻辑”无涉“价值”,只有生存,是真正的“中立”、“公允”。
人类带着这种思维模式考察自然社会、自身社会的发展时,就无法避免会出现理解反差,会依照个人喜恶、利益牵连做出选择、进行性质不同的行动、形成差异很大的经验和理论。而这其中不乏人类深陷自负而被自然界“魅惑”的时刻及这个时刻做出的选择、进行的行动和形成的经验与理论——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类的“蒙魅”。比如人类创造了宗教,也为自己创造了“蒙魅”,人类的观察时间自此被蒙上一层黑纱,看不清现实。同样,人类构造了科学体系,并依据科学技术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新的“蒙魅”——科学技术的副作用。
陷入蒙魅是必经之路,去魅也是必经之路。一直以来,我们对历史对社会发展的反思可以说都是一种去魅,我们还需要继续去魅。就当前来说,需要反思对科学技术手段的利用,客观认识人类不恰当的利用对自身完成的伤害。
Posted: 2021-07-03 16:45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24037(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1:5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