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 |
2020-07-11 20:57 |
读书报告(1207--0107) 【书单】 《现代性的诊断》《现代人与宗教》《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街角社会》《原始分类》
齐梅尔的思想特质来言,不可能成为主流。齐梅尔思想的价值就在于作为边缘的一极,给主流赋予活力,并形成张力。把握现代性本质的能力。齐梅尔关注的主要问题:现代生活的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完善有何影响。齐梅尔致力于局部叙事或者微型叙事。碎片化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而他似乎就是沉缅于把玩现代文明的碎片。齐梅尔并未有刻意的去谈什么现代性,而是通过对现代生活中一些常见方面的探讨,来昭示现代性的特征和问题。不过齐梅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遵循他著作的先后顺序:看看他如何为我们勾勒现代人的境遇 个人----社会---暗含一体化意思-----阶级---多种阶级构成一个社会。人的全部本质和所有表现取决于与他人的互动,利用这个解释社会现象,齐梅尔认为、把所有传统的东西放到一起并不是社会学,社会学不一定得保罗万象。社会学是一种新方法,一种研究手段,一种研究探索这些学科主题的新途径。 齐梅尔对社会的定义:哪里有互动,哪里就有社会存在。社会交往形式三种先验条件:角色、个体性和社会的现象结构(揭示了这种视角预设的假定与框架)。社会是这些互动的总体的综合或者一般名称。齐梅尔主张社会应该研究社会形式,实际是因为互动总是表现为一种特定的形式。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形式,更注重互动的过程,分析形势只是把握这种过程的手段社会学的问题领域。一般社会学:1历史发展的阶段问题2群体权利的条件。在集体的行动与思想和个人的行动与思想之间的价值关系如何?个体要优于大众,自主的个体要比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更具有创造性。纯粹社会学:研究社会形式本身,又可叫为形式社会学。社会形式是构成社会的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区分;研究方法:社会学与其他历史科学区分开来。根据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事实转换为社会学的问题。
社会学只能是研究这些互动,这些社会交往的类型与形式。三个问题领域中,齐梅尔心血最多的还是纯粹社会学。内容与形式的区分是齐梅尔社会学分析的起点。他认为使心理学与其他社会历史科学区别开来的,不是研究主体,而是研究方法,即特定的抽象方式。透过怎样的视角就能看到怎样的社会。社会学目标: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出相似的要素,抓住有代表性的剖面。抛开历史的特殊性,关注形式的同一性。接下来问题,如何从复杂的历史过程中提取纯粹的社会学构型和互动形式?不得不运用直觉得方法。齐梅尔要摒弃空洞无益的议论,希望通过具体的研究来展现自己的理论视角。人类活动的微观—分子过程(与研究家庭教会这些主要的社会形态相对);社会原子之间的互动:心理显微技术。人与人之间不起眼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统一体的结构。基本过程与宏观过程相对,是人们容易忽略的基本分子过程。 基本过程是社会学的动力所在,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也是社会的纷繁复杂的内容的载体。四种基本过程:体制之间进行的基本过程,个体间的基本过程,体制间的基本过程,个体内的基本过程。如何研究社会交往:因为社会交往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社会学要采用心理显微技术。社会学所研究的东西虽然直接的现实性落在心理学的范畴之内,但心理学范畴不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所在。 关于社会分化 现代人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脱颖而出的? 核心命题:随着个体所在的群体的扩展,存在和行动的个体性也在增强。通过研究个体如何在与他人互动的基础上与他人融合为一个社会整体,来指明个人的位置和命运。入手点:个体与群体的联系纽带的转变,来探讨现代人产生的条件。前现代社会纽带紧:个人淹没于集体之中。纽带松:个性强,个体的人格更能得到发展。但是个体在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依赖他人(社会圈子越大。越依赖)。接着,齐梅尔考察了群体规模的扩大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群体规模的扩大与个体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群体规模扩大----加剧个体之间的专门竞争----导致个体的专门化。群体越独特则个体越相似,反过来相反。人类从来不是纯然的集体,一如从来不是纯然的个体。 较大的社会群体为何能够容许更大的分化和独特的生活风格?个体越是挣脱狭小圈子的束缚,走向较大的社会群体,则人类的发展就越是带有普遍的品质和道德义务。普遍人性观念的存在,为原来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提供了基础。所以,个体化与一般化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以上是群体扩展与个体分化之间的关系。下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分析现代个体所面临的问题。分化,即与他人形成差异。 另一方面分析现代个体所面临的问题:分化与相似都是人性,都是现代个体所面临的问题。 齐梅尔认为大众是幼稚的乌合之众,任何想对大众添加影响的,只能诉诸于情感,而不是理论信念。一个社会的行动,相较于个体的行动而言,具有坚定的准确性和权宜性。还有客观性。 接下来齐梅尔用社会圈子的交叉重叠来看待其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处在社会圈子的交叉点。随着社会圈子的扩大,分工可以采取的形式也日益多样。 分化和分工是从量的方面开始的,但每个领域又有质的不同方面。活动的精神要素和机械层面对峙而立。社会体制,等级和交往变得机械,客观,外化。69 齐梅尔还指出一个基本的矛盾。社会群体分化与个体分化的矛盾:一个要求效率;一个要求人格完善和个性。 圈子越大越鼓励自由,圈子越小越限制自由。个体自由是受个体性限制的自由。个体性也有两重含义:自由和与他人区别开来
读书报告(十一月) 书单:《货币哲学》《叔本华于尼采》《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在野之学》
齐梅尔认为现实世界存在着两种秩序,一种是强调近似、平等的实在序列。另一种是强调差异的价值序列。两个系列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完全偶然的。自然偶尔为我们提供价值非常高的客体,时而又予以拒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存在的对立物。因为我们评价的客体是来源于这个世界的,但是评价的标准和概念上的意义是独立于这个世界的。但是事务之所以有价值并非我称其拥有某种性质而是其本身性质。现实所展现出来的元素超出了它们的客观物质性,由此拥有无限多样的价值。实在与价值的这种分离性平行并没有把世界分离为枯燥无味的二元性。实在与价值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此语言中,精神可以表达超越于它们的区别与对立的那些内容的纯粹影像。 价值具有主观性。价值非完全是客体性质,而是保留在主体内的,对客体价值的一种判断。齐梅尔对于价值得定义是:客体通过与主体相分离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与此同时主体设立了它并试图以自己的需要来征服它,这样客体编由此形成了,这就是所谓价值。价值形成的这一过程伴随着消费者和其愉悦感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发展。在价值评价中的差异不得不被区分为主体的与客体的,这种差异是以需要为标准测量的。第一种情况是不经任何个性选择,本能的、盲目的,仅以自己的需要来随意选择客体。第二种情况是这一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被区分,只有一个特殊的客体可以满足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一、客体在我们意识中占有的空间变大了。二、人的逐渐理性化。一个客体的价值确实依赖于主体对它的需要,但是这个需要不再是纯粹本能的。有人认为价值总量等于获得客体时所遇到的自然、生产和社会机遇等方面的阻力程度。齐梅尔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例如,黄金能作为贵金属是因为稀缺性,但这种稀缺只有当黄金达到一定数量时才真的有意义。所以稀缺与不稀缺之间的一个确定比例才是价值的条件。一方面,客体价值需要稀缺性,即差异性和特殊性,而另一方面,它又需要一定的广泛性、频繁性和持久性,以使客体能够进入价值领域。 货币以最美的形式表达了纯粹的相互作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因此货币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充分表达,货币的意义即表达了被需要的客体的相对性,由此他们成为了经济价值。 货币的内在价值和价值的度量。不同客体具有相同性质时,这两者的量才是可比的。货币实体与任何被它度量的事物或许完全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必须一致,就是都有价值。货币被用来和价值进行比较,进入与价值的量的相等中,所以货币必须具有价值。把这种逻辑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商品和货币量之间增加一个:货币供应量增长与价格上涨之间的联系,以及和商品供应量增加与价格下降的联系----------由此形成:一种商品总供应量和一种货币总供应量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的概念。所以,一定数量的货币就可以确定或者度量一个物品的价值,而不管货币和这件有价值的物品是否有质的同一性,也不用管货币本身是否是有价值的。 度量的问题。目的:度量的彻底绝对性。理论兴趣把意识更多的指向一般性,实践兴趣更多的指向事物的特殊性。一个商品的价值之所以等同于一定数量的货币,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比例的对等。在一定区域内,它们的分母分别是商品总量和货币总量。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度量某种特殊商品的能力是建立在所有货币和所有商品对等的基础上。这预先假设了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可度量性。绝对假设:待售商品总量等于货币总量,那么每件单独商品的价格就变成它的价值和商品总价值之间的比率,这种比率又重现于价格和货币总量之间。 有效货币的量。目的:分析货币总量的限定性。思路:在全部商品和货币之间比较不会有任何思路。因为货币总供应量比商品总量的周转要快的多。 1货币量与待售商品量是等同的。(特定情况下,基本没用) 2相同数量的货币可以用于无数次的交换。数量的不足在在周转速度上得到补偿。可以断言在一个特殊时期而非一个单独时刻,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总是与同期可出售的商品总量成对应关系。悲观主义的主张,生活中的苦难超越了幸福。现实中由于普遍缺乏一个衡量标准,这个假定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受到痛苦时,无法知道需要多大的幸福才能补偿遭受到的痛苦。那么我们又如何解释这个比较呢?只有生活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幸福与不幸是如何分配的。不能说时间过得快。因为时间是一个标尺,而标尺既不快也不慢。销售对象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本来在内容方面,两者不存在任何相似之处,但由于每一件可售商品与货币总量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再如果该商品价格占货币总量的比重等于该商品占商品总量的比重,那么这个价格就是一个“适当的”价格。货币只需像一件构成商品总量价值得一部分那样,构成了货币总量的一部分就足够了。 货币纯粹的符号化特征的发展。对于两种品质上完全不同的生物,我们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但如果两者所付出的努力都呈现出现相同力量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那么两者就具有了可比性。(例如两元素无关系1,但与第三元素有关系,则有了类比性)不同的东西有一个范式,或者说是相互关系,正是这种范式使不同的艺术品有了可比性。产生了美学上一种截然有序的空间,顺序。一种与价值相联系的理想化的同同类性。货币拥有了在根本不相同的事物中建立关系得到能力。(前提:在某一定量与某一总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与之对应的,在商品与可交换的商品总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以货币为尺度所决定的或事务的价值与货币的物质本质没有了关系。货币:先直接的物质得形式------后实施上述功能的理想化形式(以货币为尺度决定的或事物的价值自然与货币的物质本质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是说,货币发挥的作用仅仅是以一种理念化的形式,这种理念通过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来具体化)货币的发展看起来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潮流中的一个因素。现实与符号并不总是一致得,即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又在一个较小的空间浮动。符号既能让我们从认知领域中解脱出来,也能我们在一些特殊的事务上过于依赖符号。符号化,在一个低级社会里不见得是好事,在一个高级的阶段有利于保存和节省能量。符号与符号代表的实体,看似是符号的竞争,实际是符号背后实力的竞争。精简为数量的观点支持了价值得符号化,这正是货币实现的价值基础。黄金白银是货币的一种具体化,而且在未来也不可能从这种具体化中逃脱。 作者所做的观察是要澄清货币在这种文化潮流中的作用。符号逐渐失去与其所在领域中的特殊现象之间的物质联系而变得仅仅是一个符号。经济力量和物质质料的限制使符号与象征变得越来越普遍。符号化的生活形式预示着它将会愈演愈烈,预示着文化在朝向理智型发展中的根本性调整。智力的价值与货币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 货币从物质到功能的历史发展。货币逐渐朝着纯概念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渐脱离了对于特殊物质的依赖。任务:考察作为一种功能或者符号的货币日益增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逐渐掩盖了货币作为一种物质的意义。除了作为货币的功能性价值以外,贵金属作为物质所拥有的每一种价值都是一种功能性价值。贵金属的所有价值构成了一个序列,而这个序列就是个功能的序列。货币的价值很难抗拒被归结为功能性价值。 货币之作为货币所行使的功能,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依赖于这些经济关系而非依赖于货币的物质性。与朋友说话的所采用的亲密方式,就是对长期存在的友情的最终表达形式。虽然在一开始采用时有些夸张,因为突然产生了一种外在的亲近,而接下来与之对应的内在亲密却姗姗来迟,甚者有的时候根本没有内在亲密的来临。外在形式走在了内在亲密的前面。如果一般的经济条件已经不能适应货币经济所采取的外在形式,如果内在经济力量增长不能赶上外在形式的预期的话,新的体制就要遇到悲剧的结局。当地的情况越有利,货币就较少用货币的物质形式发挥作用。观点:社会互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经济生活中的连续性也为物质意义的货币的消解做好了准备。货币想要发挥效用就必须要求社会关系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强度----否则他们就和普通的物物交换没有什么区别了。货币完全是一种社会学现象,是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其特性越是脱颖而出,社会关系就越是集中,可靠和和谐。 社会互动与交换关系:货币的功能 个体之间的互动是所有社会构成的起点。更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更高的,超越了个人 构成形式,从而取代了互动作用力的直接性,这些构成吸收和调节了个体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以这些互动力的直接代表的形式出现。货币就属于这种物化的社会功能的范畴。 社会只是对这些明确的活动关系总体的综合或者说是一种总的名称而已。(宗教、政党活动) 正式交换产生了社会化,因为交换是社会化的一种形式。交换是使大量个体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诸多关系之一,而社会等同于这些关系的综合。交换功能实际上产生了两个组织,一个是商人阶层,另一个就是货币。商人是交换功能的人格化体现,而货币则是被交换功能的物化体现。(货币是表示物与物之间纯粹关系的物化形式)个体之间的交换是由货币以一种具体的,独立的,似乎是凝固的形式予以再现的。在交换之外,货币没有意义可言。货币的双重本性;物质实体和纯粹功能具体化的过程。货币质料的发展也显示出其社会化特征:个人随意到社会要求。物品与货币1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和社会学表现,就是存在于具有经济活力的个人与发行并保证货币流通的中央权利之间的关系,金属货币,包含两个对信用含糊的预设:1在日常交易中对钱币金属质料的检查是不可行的。2被接受的货币能以同样的价值在此被花掉。离开了信用,货币交易崩溃。我们需要信用。对货币持续有用性的保证是把社会收缩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的本质所在。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前者被看作是必然规律所左右的存在,而后者是自由的存在;前者的限制是通过是通过后者的自由来调节的,而这种自由本身又要受到集体的限制并且要适应整体结果的必然规律。结论:货币的有效适用规模越大,货币的价值就越高。 货币向其一般性功能特征的过渡。铸币是皇家的特权,加强货币交易就意味着皇家权力在那些先前依靠个体或者私人的交易模式的地区里的扩展。货币的力量使王权与个人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一后果被认为是重商主义的深层次含义。君主对于新币的贬值,货币的持有者把持货币的功能性价值,牺牲了货币的金属价值。货币得功能性价值大大的超过了其质料价值,甚至完全颠倒。货币的概念如何与货币质料的概念相分离,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对功能性作用的关注而逐渐变得完善起来。 货币的物质性意义的下降。当土豆的交换价值波动时,他在给予人们的满足和营养方面的价值是保持不变的。然而货币不同,货币只有交换价值。货币要想取得自身价值的完美稳定性,它自身就必须啥也不是,而只是具体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的纯粹表达。尽管没有内在价值得货币会是理想的社会秩序中最后的交换手段,但是建立在理想的社会秩序的目标实现之前,货币最完美的形式或许总是要与某种质料联系在一起的。货币在严格意义上是与通货相对立的,后者只是以货币的名义来表达的“指令”,而货币自身则是一种理想标准,通过这种标准,所有财产的价值都能得到度量。货币所行使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使价值更具流动性。价值流通的普遍加速也决定了货币质料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货币的代替物,例如支票不但没有取代货币,反而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的代替物可能使人放弃大量的现金储备,而被银行利用。贸易的快速增长使货币更加快速的流通,而不是增加了货币质料的数量。货币铸造总的趋势是钱币由大面值到小面值。货币发挥功能的方式(货币物质实体分解为小的单位)可以替代货币质料在数量上的增加。货币是伟大的文化要素之一,它的功能就在于把巨大的力量凝聚到一点,并且通过这种能量的凝聚,战胜与我们的目的相对立的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对立者。只有在质料要素退化的意义上,货币才能真正成为其货币,那是靠精神才能成就的价值互动要素的一种真正的结合和统一。
读书报告(9月到10月) 《时尚的哲学》 《教育思想的演进》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科学方法论》 《时尚的哲学》 交际社会学 社交不谈真理,不做辩护,即使有也只是暂时性的东西,而不是全部。在社交中要排除自己的个性。形成社交的基本条件是元素之间的自由和平等。个体要适应整体并为之生存。 感觉齐梅尔口中的社交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享受。个人达到忘我的境界,享受当下,忘记烦恼,沉浸此刻,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但是这是否是对现实问题的回避呢?此时的快乐对比长久的欢愉哪个更吸引人呢?而且为了融洽的氛围,不让争论,看似有利于当下关系的巩固,但这样的关系又是否经得起考验呢?是否只能塑造出塑料姐妹花?所以我认为社交不仅仅是麻痹类药物,让人暂时不能感受到生活的苦难,得到片刻的放松或者解决当前的紧迫问题。更应该是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完善了我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使人无形中增长了抗逆力。 饮食社会学 饮食原本是个人最原始性的需求,人皆有之。饮食是互通的,各种不同背景,不同爱好的人可以通过吃饭联结起来。在古代,共同吃饭可以化敌为友,这显示了其强大力量。饮食社会化的结果是餐桌礼仪的规则与其依据美学原则进行的标准化过程。低级的进食本能包装为高级的餐桌礼仪。原始的进食需求外化为高级的行为表现。不但超越了个人更有了社会化的作用,可以对个人的欲望进行克制。同时饮食也有了更大的社会意义。可以社交,可以谈生意,也是所谓绅士高傲的资本。负面的东西一包装就产生了高端的价值。尽管原始的需求没有改变,但外化表现不一样了,而且产生了其它需求。人们都要进食,这个共通点使饮食成为一个万能的切入点。无论礼仪规范餐具多么精致唯美,丑陋的永远是原始的需求和不堪的目的、欲望。高贵的东西有着不堪的本质。 时尚的哲学 时尚是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欲结合的一个例子。意味着一个相同阶层的联合;但不同阶层之间的界限不断的被打破。时尚与现世生活标准不相关,时尚的本质是分界功能和模仿功能。建构时尚的两种本质性社会倾向:统合的需要和分化的需要。时尚用来表现差异,然而差异使有意分化的个体联系在了一起。时尚的双重目标是:同化与分化。时尚出生即宣告死亡,在限制中显示特殊魅力。为什么女性这么喜欢时尚呢?因为人性的基本形式会随时接受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东西。就像人们为了自由打破专制,但为了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变得独裁与暴力。女性既想守规矩又想凸显个性。而时尚刚好既有普遍性也有独特性。个人同时拥有个性化与融入整体的特征。时尚对于权能弱的人来说是满足内心个性化的一个途径。历史的来看,生活中的真正变化其实是由中产阶级造成的。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时尚的快速发展,使低阶层的人可以更快的模仿高阶层的人,使时尚变得便宜。需求的预见性,生产的理想化皆不及时尚的极端上下波动。 生活处处有学问,社会学最重要的就是观察,思考。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时尚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有离我们很近。既可以是高端人士的玩物,也可以令普通人疯狂,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满足。 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一种双重性的生物,一方面对普遍性的追求会对我们有所引导,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抓住特殊性;普遍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安宁,而特殊性带来动感。时尚就是对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提供了一种把个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他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因此,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 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如果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时尚还具有活跃性和等级性:活跃性即时尚总是日新月异的,等级性这样一个事实,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底阶层区分开来,而当较底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风格藉时尚而不断变异,那么、所有这些事情中的时尚----最新的时尚就仅仅影响较高的社会阶层。一旦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挪用他们的风格,即,越过较高社会阶层已经划定的界限并且毁坏他们在这种时尚中所具有的带象征意义的同一性,那么较高的社会阶层就会从这种时尚中转移而去采用一种新的时尚,从而使他们自己与广大的社会大众区别开来。这种游戏就这样快乐地周而复始。相同的过程也在上层阶级中的不同层次间运行。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有着既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而且,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显现了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联系。 一个群体的各种阶层将会显现与时尚间的不同关系,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内容要么以保守的形式要么以迅速变化的形式加以展现。一方面,较低的社会阶层难以启动并发展得较慢,另一方面,就像每个人知道的那样,最高阶层往往最保守,都是些尚古的人。上层社会的人之所以害怕运动和变换,并非因为他们讨厌这些内容,或这些运动与变换伤害了他们,而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本身。历史地看,生活中的真正变化其实是由中产阶级造成的。相比于最低阶层麻木不仁地生活在惯例里,相比于最高阶层有意识地维护惯例,中产阶级就特别显得与生俱来地易变、不安分。社会的进步肯定直接地有利于时尚的快速发展,因为它赋予较低阶层更快地模仿较高的阶层的资本和心态。 为什么总的来说,女的对时尚的支持特别强烈?因为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女性都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他们总是受制于各种“惯例”“约束”,只能做惯例要求正确或者合适的事情。但是在追寻惯例、一般化、平均化的的同时,女性强烈的寻求个性化的可能。 而时尚刚好满足了女性的这种需求。时尚为她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这二者的兼顾,因为在时尚里一方面具有菁遍的模仿性,跟随社会潮流的个体无须为自己的品味与行为负责,而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个性的强调、对天性的个性化
《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认为当前法国中学教育面临危机,需要对教育理论进行研讨,来在老师们的思想尚未成型之时给予指导,使其了解学校内部构造,充当好服务于整个机器的齿轮。从表面上来讲,要想解决问题,似乎并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历史考察。我们要塑造的是现代人,似乎只需要对现代人进行考察即可。但事实是,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要从古到今,回溯过去,从历史中探寻足迹。因为历史是对现在的分析。现在与过去不应该割裂,现在是过去的传人,现在源自过去,并且构成了过去的延续。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当代的理论应该是什么,而是要把自己移送到历史时刻的另一端,我们要对最遥远的教育体系进行理解,研究,然后我们要追随研究它与社会变迁同步的一系列变化,直至最终到达我们当前的处境。教育史的研究为教育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逃脱出这个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主观偏见,来找到现在教育理论在古代的足迹。这就是涂尔干在本书中的研究思路。 涂尔干认为要想对教育理论进行研究首先要进行教育史的研究,而对教育史进行研究就要找到教育史的源头,但是想要找到源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我们早期的思想文化,整个实质内容都是从罗马传到我们手里的。因此,我们也就有理由认为,我们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体系的根本原则,都是从同样的来源传到我们手里的,因为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但是,这种传承的完成,又是经由什么样的途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在日耳曼各民族和罗马人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道德鸿沟,使这两个民族无法进行相互沟通和影响,但是即使这样,也依旧可以找到共同点使他们免除这种紧张关系。是教会。正是教会充当了不同性质的民族之间的中介,充当了一种渠道,使罗马的精神生活得以逐步融入还处在形成阶段的这些新兴社会。而导致这种融合的途径,恰恰是教育。 为什么在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如此之大的背景下,宗教还能存活下来?事实在于,基督教教义中有点能够和日耳曼各社会的种种欲望与心智状态取得完美的协调。这是因为,基督教基本上是凡夫贱民的宗教,是穷苦人的宗教,而这些人的穷苦既是物质上的穷困,也是文化上的贫瘠。物质上与思想上的质朴谦恭,都是它倡扬的美德。它赞美心灵的淳实和思想的单纯。而日耳曼各民族由于尚处新生,自己就是单纯和粗朴的。如果想像他们过的是一种激情放纵的生活,那可就错了。正相反,组成他们的生活的,是本能的禁戒、强制的剥夺和繁重的劳作,只有逢到偶尔纵情声色的机会,才会暂时中断这样的生活。那些不久前还处在游牧阶所以说,教会与各野蛮民族之间就产生了-种有力的亲和,一种隐秘的投契﹔也正是这一点,可以说明教会何以能够把自身移植到他们当中,并且如此牢固地确立下来。这是因为,它回应了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渴望,给他们提供了道德上的抚慰,而这是他们从别处找不到的。 为什么基督教要开办学校?基督教一种理念主义的宗教,具有成套的观念和教义。要成为一名基督徒,关键不在于按照传统规定去履行某种实质性的行为,而在于恪守特定的信条,分享特定的信念,接受特定的观念。要想灌输一种特别的实践做法,简单的训练就可以收到成效,甚至可以说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是观念和情感的传递就只能借助于教育了,不管这种教育针对的是情感还是理智,又或者是同时兼顾。正因为这一点,基督教自创建伊始,讲道(这在古代几乎闻所未闻)就立即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讲道就是讲学。而讲学需要预先设定一种文化,可当时除了异教文化外,并没有其他文化。因此,教会也势必要去利用它。因此,教会面对这些层次较高的需要,被迫要开办学校,并且在这些学校中为异教文化开辟一席之地。第一批这类学校就开办在教堂附近。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实是在所有的欧洲民族中,教育为什么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始终是一项教会的事务,似乎成了宗教的附从。学校一开始就是作为教会的事工。是教会一手促成了它们,其结果是它们发现自己从诞生伊始,甚至可以说从酝酿之初起,就打上了教会的烙印,到最后再要想抹去这些痕迹,可就非常困难了。而如果说是教会承担了这一职责,那是因为只有教会能够成功地履行它。只有教会能够充任各野蛮民族的训导者,引领他们进人当时惟一存在的文化,也就是古典文化。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这种胚胎期的教育自身就包含着某种矛盾。它由两种成分组成,无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成分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但同时也是相互排斥的。-方面,是宗教的成分,是基督教的教义;另一方面,是古代的文明,是教会不得不有所借鉴的所有教益,也就是说,是凡俗的成分。正如我们所见,教会为了捍卫自身,传播自身,被迫仰赖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只能是异教的文化,因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但是从这种文化中生发的观念,又有可能与作为基督教的基础的观念产生冲突。两方之间,横亘着一整条鸿沟,区分了神圣的东西与凡俗的东西,世俗的东西与宗教的东西。有了这种认识, 我们就可以说明一种主宰了我们学术和教育方面整个发展的现象,就是说,即使学校一开始就在根本上具有宗教性,但换一个角度去看,它们一经构成,就往往会主动地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世俗性。这是因为,从它们出现在历史当中的那一刻起,自身中就蕴含着某种世俗原则。这种原则并不是它们在自身演进过程中,(以某种不为我们所知的方式)从外部获得的,而是本身所固有的。学校从其源起之时,自身就孕育着神圣与凡俗之间、世俗与宗教之间激烈的斗争,我们要去回溯的就是这整个历史。
《社会学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普通人往往受制于工作或者生活琐事的影响,使自己的思维的视野变得狭窄,从而局限于一亩三分地。他认为普通人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与世界历史进程之间的复杂关联。对于自己所经历的困扰,很少从历史变迁和制度矛盾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这个全新的时代,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分辨整理的能力。 作者认为要想从宏观角度思考自己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拥有一般人所不拥有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的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什么。这种心智品质既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的任务和承诺就是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历史,把握人生,把握这两者在社会当中的关联。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把握世事进展,理解自身遭遇,并视之为人生与历史在社会中的相互交织的细小节点。任何社会研究,如果没有回到有关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相互关联的问题,都不算完成了智识探索的旅程。 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或者说最富收益的分析就是“源于周围情景的个人困扰”和“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公议题”。例如,失业这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失业,那可能就是个人问题,可能是个人好逸恶劳等原因;但如果大部分人失业,那就必须得从社会的政治结构或者经济制度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认为我们在各种特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往往是由结构性的变化引起的。所以,要理解许多个人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超越这些变化来看待它们。由于我们所置身的制度变得更为庞杂,彼此间的联系更为复杂,这种结构性的变化的数日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加。要想对社会结构的观念有清楚的意识并敏锐地运用它,就要能在大量不同的环境中捕捉它们彼此间的联系。要想做到这样,我们就需要具备社会学的想像力。 我们的这个时代弥漫着不安和漠然,但这种不安还不能被清楚的阐明,并接受理性的分析。社会科学家在政治和学术上的首要任务就是厘清当代的不安与漠然都包含哪些成分。正是因为这个使命和这些要求,社会科学正在成为我们时代文化的共同尺度,社会学的想像力正在成为我们最需要的心智品质。
读书报告(8月到9月)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宗教社会学》
先稍微总结下过去三个月读书的感受。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从涂尔干的书读起,由于从没读过这种硬书,所以觉得很吃力,但是读了几本以后觉得涂尔干实证主义的风格很有意思,会结合一些调查资料和背景知识,容易把人代入进去。而且涂尔干会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始对上个章节做一个简单总结,很容易让人把握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反实证主义的齐美尔。前几天看了他的《宗教社会学》,感觉他全程就在讲一些很抽象的东西,不像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样,会结合一些历史资料从古到今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梳理,读完之后让人有点不知所云。读完几本韦伯的书感觉有点遗憾,因为感觉他关于政治体制的一些分析很吸引人,但是我并没有理解很多,或者感觉当时看着感觉还能理解,但是事后用自己的话说不出来。读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儒教与道教》后感觉很震撼,原来在我眼里可有可无的宗教竟然对资本的发展有着这么直接和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儒教与道教看完后觉得很惭愧,自己生活一二十年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人了解的深刻。知识和思维的不足真的可以让人的视野和思考变得很局限。以后还是得多读书,扩展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想象力。
以下汇报一下韦伯的一些宗教理念。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不管是作为支配者还是被支配者的基督新教徒,都展示出一种经济理性主义的特殊倾向,而在天主教徒身上无论处在何种地位都看不到同样的倾向。韦伯认为生活态度的不同不能仅考虑当时的外在政治历史条件,而是必须要从宗教信仰的内在特质中来寻求。 在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掌握主导地位之前,一直都是“传统主义”经济的天下。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获利率等全都支配着事业经营。形成一种相对稳固的状态。传统主义心态的一个例子就是:赚的多不如做的少来的愉快。这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通过较高的报酬率来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的失败。资本主义想过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低薪资来提高工作效率。按照马斯诺德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求是人们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需求。资本家意图使工人处于贫穷挨饿的状态来激发他们工作的斗志。但低薪资无法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支柱。俗话说狗急跳墙。低薪资可能产生一些资本家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如自暴自弃,消极怠工,暴力反抗等现象。资本家迫切需要使工人获得一种除了工资驱使之外的更强有力的力量。这种力量最好使人能够尽忠职守,无私奉献,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宗教力量的作用在此刻可以得到凸显。以劳动为目的本身,以及符合资本主义要求的以劳动为天职的观念,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最有力的土壤,而通过宗教教育的结果,战胜传统主义因袭章程的机会也最大。基督教的禁欲,起初是逃离俗世。新教的要求信徒融入现世与秩序,不再是在俗世之外的修道院里,这就是禁欲的基督新教职业观所造成的后果。 新教的基本观念与经济日常生活的准则有何关联呢?清教的代表人物巴克斯特一再劝勉人,要刻苦的持续肉体劳动或精神劳动。巴克斯特认为神已无差别的为每个人预先安排了一份职业,各人应该认清这天职,并在这天职里劳动。基督新教的入世禁欲举其全力抵制财产的自由享乐,勒紧消费,特别是奢侈消费。将逐利追求当做神的旨意。因为资本家通过各种手段积累了自己的财富,然而新教又主张勒紧消费,继续逐利,所以财富转变为资本,用于再生产。通过禁欲的强制节约而导致资本形成。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不仅如此,还有近代的文化,本质上的一个构成要素------奠基于职业理念上的理性的生活样式,乃是由基督教的禁欲精神所孕育出来的,而这就是韦伯要加以证明的。 加入教派对发展商业或资本的影响还体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假若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如何让甲方放心大胆的与乙方开展商业活动。乙方可以介绍自己曾经做过的活动,已经获得的优秀的业绩,但是如何让人相信你是一个品行优良的人呢?如何让人相信你是一个诚信的人呢?在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下,中国是一个差需格局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就像一个石头扔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激起的涟漪。所以中国之间的商业合作一般都是靠拉关系取得信任,或者靠乡绅氏族来担保。正如韦伯所说,不是任人唯能,而是任人唯亲。而西方社会的情况于中国完全相反,这就决定了西方注定要和中方采取不一样的策略。在西方社会如若想证明你是一个品行优良的人,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宗教团体或俱乐部。如若加入了洗礼派就保障了自己的信用。要想加入,首先得品行调查,一旦加入后,就被视为获得了绅士资格的绝对保障。尤其是商业上要求的资格,即无处不通的信用。商业上的机会往往决定性的受到此种认证的左右。因伦理过失而被逐出宗教,意味着经济上的信用丧失与社会上的降格沦落。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主张入世,认为工作是上帝赋予的,努力工作是自己的义务。而且自己不能随意支配自己的财富,必须将自己的财富用于不断的再生产,唯有这样才符合新教精神。新教促进了理性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秦朝一统天下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展示了其维护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支配的正当性的独特优势。儒家思想主张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思想可以维护君主专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降低社会风险。为什么儒教没有促进资本的发展反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在中国的宗教中给出了答案。 韦伯认为儒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儒家强调人文素养,主张进行专业经典训练,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训练。而且经济方面,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发展里的所特有的理性的产业资本主义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理性的经营资本主义,在中国不仅因缺乏一种在形式上受到保证的法律、一种理性的行政与司法而受到阻碍,并且也受阻于俸禄的体系;而基本上,是因为缺乏一种特殊的心态。中国的考试是要测试考生的心灵是否完全沉浸在典籍之中,是否拥有在典籍的陶冶中才会得出的,并适合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心术。语带双关、引经据典被认为是士绅君子的会话理想。考试制度使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这不但导致政治体制里缺乏理性主义,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儒家作为传统文化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无论是好是坏它都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作用。其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虽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它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作用。而且为封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正当性来源。按照韦伯的说法,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了理性专业行政制度的诞生,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这也并不能抹掉儒家思想在之前某个特定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价值。马克思说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没发展起来,没形成理性化,专业化的官僚制度。不仅仅与儒教与道教有关。也与中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说过,重要的历史人物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但是能影响历史的进程。中国清朝时期的封建落后,也与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战略有关。清朝在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才发现与世界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西方物美价廉的商品倾入中国后,使中国的手工业迅速破产,战败后赔偿的巨大数额白银,最终还是由底层的人民来承担沉重的赋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但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受到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艰难。所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都是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事实所以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利用手中的人民军队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斗争并取得胜利,使中华人民屹立于世界之林。
读书报告(7月---8月) 阅读书目: 《道德教育》 《学术与政治》 《社会学基本概念》 《支配社会学》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这个月读书,我也发现读书必须计时,必须严格把控到每半个小时读了多少页,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注度,而且状态不好时也可以及时进行调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读书的顺序很重要,一个合理的读书顺序可以让读书更轻松一点。比如这个《支配社会学》,读的时候感觉有点难读。后来读完《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后,我就觉得如果早点读这个的话,可能《支配社会学》会好懂一点。并且我发现读书不能断,因为我发现我读完一本书,回头想的时候可能也想不出来什么内容,但是一直读下去的话可能会在下本书中找到共鸣。我的一个问题就是读书时怕自己读不懂,总是机械性的跟着文章走,缺乏深入思考。在以后的读书中要多跳脱出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深入理解,学以致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读完书总是不想回头看,急着开始下一本。这个以后的克服一下,读完一本书之后要花费半天时间回头总结一下。 本次汇报我想主要说一下韦伯支配的正当性的一些知识和联想。 支配的定义: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按此定义,支配会基于非常不同的服从动机:从最简单的习惯性服从到最纯粹理性的利益计算。每一种支配的形式都包含着最起码的自愿服从的成分。也就是对服从的利害关系的考虑,而这种考虑可能是因为别有用心,也可能是基于真心的诚服。 但是韦伯指出作为支配的基础,单靠习惯、个人利害、纯感情或理想等动机来结合仍不够坚实。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正当性的信念。例如,支配的三个纯粹类型(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理斯玛支配)分别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传统的基础、卡理斯玛的基础三个不同的正当性主张之上。 读完这个我想起了丹泽尔华盛顿的一部电影《艾利之书》,背景就是因为信仰不同导致长期战争摧毁了家园,事后为了避免战争焚烧了所有书籍。战争过后,没有政府、没有真正的权威,力量决定着一切,人们从此失去了信仰。按照涂尔干的说法这就属于一种失范状态,没个人的欲望都无法得到有效抑制,冲破道德规范的围墙,喷涌而出。一个地头蛇通过控制水源控制了一个小镇和些许武装。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只有找到一本书《圣经》(为了掌握了人们的思想),才能够控制无数个这样的小镇。之前一直行不通,作为一个有众多刀枪和打手的厉害人物,为什么要去找一本和他本人气质一点也不符合的《圣经》。看完韦伯的一些著作才真正明白,他寻求的就是有助于支配的除了暴力和利益之外的正当性信念。他知道仅凭暴力和利益的支配,是不持久的。只有利用圣经获得正当性支配才能真正让群众真心的诚服。这个老大是个文化人,是我肤浅了。他的想法决定了他不会只是个流氓地痞,他是个有领袖头脑的人。 还有揭竿起义的陈胜吴广。他们想要在众人中树立威望。”就在鱼肚子里放进写有陈胜王的帛书。在古庙内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现在看来,他们这种做法真的是十分机智。利用农民阶级的迷信心理以及对于鬼神敬畏的传统来营造噱头,达到对众人支配的目的。 后面还有一个卡理斯玛支配的一种变形,领袖民主制,即直接诉诸民意的民主制。此种卡理斯玛支配的正当性来自被支配者的意志。虽然这种自愿性的信赖只是形式上或者虚假的,通过它,支配者从被支配者的信赖里取得支配的正当性。例如英国克伦威尔领导国议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军中威信十分高,虽然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的政治主张完全忽视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由高级军官组成的军官会议商定:在英国建立护国公制度。12月16日,克伦威尔成为终身“护国公”,总揽大全。这就是领袖民主制的一个典型例子。依靠自身的卡理斯玛性质,通过形式化的公民表决,使自己的权利行使正当化。 虽然议会曾向克伦威尔提出《恭顺的请愿和建议书》,主张恢复君主制和上议院,由克伦威尔当国王,克伦威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由于害怕高级军官的反对,未敢接受国王的称号,但同意其他要求。这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享有传统型支配的汉献帝刘协,这样做实乃明智之举。 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百日皇帝袁世凯就没有这么聪明了。袁世凯前期也算是帮助孙中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后来从孙中山手中窃取革命果实后尊孔复古,企图复辟帝制。就是没有意识到清末的腐败统治已经使群众对帝制充满了厌恶。加上孙中山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传统型支配的传统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复辟帝制注定没有支配的正当性,必定失败。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这本书,我想说一下道德的三要素。 道德是由预先决定行为表现的行动规范体系所组成的。这些规范规定着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应该怎样行动;举止得体,就是从良心上服从。道德的功能首先是确定行为,固定行为,消除个人随意性的因素。然而,常规性仅仅是道德的一个要素。规范本质上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存在。规范不只是一个习惯行为的简单问题;而是一种行动方式,这种行动方式超过了个人偏好的范围。在规范概念中,有某种能够超出常规性的东西:即权威观念。在权威观念扮演绝对优势的地方,道德才能构成规范的范畴。在道德生活的根基中,不仅有对常规性的偏好,也存在道德权威的观念。进一步说,道德的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统一即:纪律观念。道德纪律不仅支撑着道德生活而且能够构成一般意义上的性格与人格。性格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这种约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收敛我们的激情、我们的愿望,我们的习惯,是他们服从法律。 涂尔干认为道德行动并非追求个人的目的。它们是超个人的。因为除了个人的联合所组成的社会,就不再有任何超个人的东西了。于是,道德目标就是那些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社会也是这样一种精神存在,她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行动方式,不同于构成社会的个人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行动方式。而且,除非个人投入社会之中,否则他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无法完全认识他的本性。道德的次要因素就是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如果人想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与社会一致,无论社会多么低级。要合乎道德行动,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不再是足够的了。除此之外,不管是处于遵守规范还是集体理想,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因此道德的第三个要素就是道德的知性。
读书报告(2020年6月) 阅读书目: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职业伦理与公民教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把社会事实视为物这个命题是涂尔干研究方法的基础。
第二章 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科学是物到观念。涂尔干认为我们研究一个社会现象时,必须把社会现象当做物,即外在于个人的现实来研究。我们要抛弃我们脑中各种先验的观点,真正从社会事实的外部特征进行描述研究。 还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亚定理: 1必须始终如一的摆脱一切预断 2根据共同的外在特征对现象下定义,并把符合这个定义的全部现象收在同一研究之中。涂尔干认为社会学中所讨论的一些词语经常是挂在嘴边的,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这些词语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就觉得没有必要下明确的定义了。作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学家,这样的作为是不负责任的。涂尔干认为没有定义或者没有下好定义,什么错误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必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从事物的外部特征来下定义。 3当社会学家试图研究某一类的社会事实时,他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在其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越是充分的摆脱体现他们的个体事实,就越能使人得到客观的表象。 第三章 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1一个社会事实一般发生在进化的一定阶段出现的一定种的社会里时,对于出现在这个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社会类型来说是正常的。说一个社会事实是正常的或者异常的,只是对处于一定阶段的一定社会中而言。例如只要犯罪行为没有超出每类型社会所规定的界限,而是在这个界限里它就是正常的,犯罪之所以是正常现象,首先是因为社会绝对不可能没有犯罪。 2指出现象的普遍性是与所研究的社会类型中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有联系的,就可检验上述方法的结果。 3当这个事实与尚未完成其全部进化过程的社会种有关时,这种检验就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各种准则有着相互密切的关系,为了使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事物的科学,那就必须把现象的普遍性作为衡量现象是否正常的标准。
第四章 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只有把社会事实放在一定的社会种下考察,才能确定它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因此,从以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学应当有一个分支来研究社会种的构成及其划分。 则可表述如下:首先,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其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来区分出各类变种。 作者认为各类社会只不过是同一种单一的初级社会的不同组合而已。在社会学上,种的类型,除去那些由最普遍和最简单的标志所规定的以外,并不像生物学那样具有十分明显的轮廓。
第五章 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原因与功能 涂干认为,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就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牢固具有一种互补性,当然没有原因就不可能有结果,而原因也需要有结果,结果需要从原因那里汲取力量,并且一旦有机会,就把这种力量还给原因。但是只指明事实所赖以存在的原因是不够的,至少在多数情况下还必须指出这个事实,再建立这种一般和谐中所起的作用。
规定解决他们的方法: 涂尔干反对心理学的解释方法,涂尔干认为用这种方法去解释社会现象,只会歪曲社会现象,既然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在于同外部对个人意识施加压力,那么这就表明社会现象不是产生于个人意识,因而社会学也就不是心理学的分支。是的,如果撇开个人就只剩下社会了,因此逼从社会本身的性质去追寻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因为整体并不等于分子相加的总和,而是另外一种东西。所以社会并不是个人相加的简单总和,而是由个人的结合而形成的这个体系,则是一种具有自身属性的独特的实在。 涂尔干得出的准则: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他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
第六章 关于求证的准则 我们只有一个方法证明一种现象是另外一种现象的原因,这就是比较他们同时出现和同时消失的情况,考察他们在不同环境结合时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否证明他们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学的解释只是确立现象的因果关系,既把一个现象与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或者相反把一个原因与其所产生的有用结果联系起来。因为社会现象显然不能由观察者所左右,所以只有比较方法适合于社会学。 如果我们要想以科学的态度遵循来到科学本身的因果定律来使用比较方法,我们就必须要把“同样的结果总是有同样的原因”这个命题作为比较的基础。作者认为社会学家运用共变法,无需很多材料就可以进行选择,并进行细致的研究。但是只有严格使用共变法,方可以得出预期的结果。要想解释某一较为复杂的社会事实,只有观察他的所有的社会种中的全部发展过程才能做到。
《社会分工论》 这本书是根据实证科学的方法来考察道德生活的一个尝试 我们研究的起点就是要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个人越变得越自主,他们就会越来越依赖社会?为什么在个人不断膨胀的同时,他与社会的联系却愈加紧密?尽管看似矛盾,但是他们亦步亦趋的活动却是不容反驳的事实。 我似乎觉得要解决这种非常明显的矛盾现象,这要从社会团结的转型过程着眼,而后者正是伴随着劳动分工而迅速发展产生的,因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察这些社会中是否存在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团结,这是很显然的事实。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确定他所产生的团结在何种程度上带来了社会整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了解它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它是不是社会凝聚的主要因素;或者相反,它是一种次要性条件。 作者的研究方法:是把劳动分工这种社会纽带从其他纽带进行一番比较,然后衡量它在整个社会影响中所占的比重。为此,首先要对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进行分类。 社会团结分类依据:法律是这些组织中最稳固最明确的形式,由此我们的方法就已经清楚的勾画出来了。一旦我们完成了这项任务,如果再要去判别分工所起的作用,只需要把那些表现这类团结的部分法律以整个法律体系作为比较就行了。 制裁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或者至少要给犯人带来一定的损失。第2种制裁并不一定会给犯人带来痛苦,他的目的只在于拨乱反正,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把法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组织的压制性制裁,另一类是纯粹的恢复性制裁。第1类包括刑法,第2类包括民法,商业法,宪法行政法等除刑法外的任何法律。 普通社会生活的不断扩大必然要伴随着法律活动相应的增加,因此我们肯定会发现所有社会团结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法律所表现的社会团结是本质的。正因为法律表现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所以只要我们把不同的法律类型区分开来,就能找到与之相应的社会团结类型。因此我们应该把法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组织的压制性制裁,另一类是纯粹的恢复性制裁。第1类包括刑法,第2类包括民法,商业法,宪法行政法等除刑法外的任何法律。 机械团结指由于社会构成要素之间按彼此相似或相同的性质形成的团结,个体保持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机械团结来源于相似性,同时又把个人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团体的作用不仅在于能够使普遍的无尽的个人属于群体,它还能够使人们之间具体的行为相互一致。 当机械团结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的个性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是一种集体的存在,就像有无机物中的分子一样,这也是我们把这种团结成为机械团结的原因。 有机团结定义:这个社会并不是有某些同质的或者相似的要素复合而成,他们是由各各种不同的机构组合成的系统。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而且他们本身也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他们相互协调,相互隶属,共同组合,成为一个机构,并与有机体其他机构相互进行制约。每个人的个性不仅可以存在,而且也成为与其他人相互依赖的基础和条件,由此形成社会有机统一体。 有机团结所依赖的环境是职业环境,决定每个人地位的是他们各自拥有的功能,而不再是以前机械团结那些或真或假的血缘关系。
区别一,在第1种团结里,个人不带任何中介直接隶属于社会,在第2种团结里,个人之所以依赖于社会,是因为它依赖于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 区别2,前一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的基础之上,而后一种团结是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基础。
《自杀论》 涂尔干在第二编,第五章反常自杀中写到,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然后自杀率却不断上升。原因就是,用来控制个人欲望的社会规范失效。个人的欲望不断发展,企图摆脱任何权威。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对他们来说,现在只是急于越过的阶段,对未来满怀期待(多是不切实际的期待)。使他能够欺骗自己的是,他总想在不久的将来找到迄今为止还没遇见过的幸福。但是他就此停步不前,从此在他的身后便再也没有什么指望了,最终无法逃脱无边追寻带来的一无所获。 读完这个我有一定感触。根据我个人的看法,上文所描述的人多是无力改变现状,又对事实不满,结果甚至不胜从前。 拿传销这种不法行为的个别现象来讲。本来部分人士在从做传销之前,可能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收入虽然不高,但日子可能还挺幸福。因为他们可能只会和过去对比,日子只要过的比过去好就很开心;或者只会和邻居比,过得只要不比邻居差也会很开心。 一旦接触到传销后,普遍的现象就是开会,开会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项:所谓成功人士分享、请专家来讲成功学、最后也会有一些专业知识或者健康知识讲座。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会场激情澎湃,会后心绪难平。他们不在满足于一日三餐,家长里短,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还可以更好,他们有了之前从没敢考虑过的梦想(可能更像幻想)。但是很少考虑这条路是否真的可以?自己真的具备这样的优势条件吗?如果真的可以过得所谓的成功,为什么偏偏是传销这条道?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失范状态,会场的激情可能只是一时的,但是现在即时通讯工具的发达可以持续加强这种狂热状态,营造短暂幸福的假象,更多的往往是对现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苦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