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孔煜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04)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孔煜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04)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社工孔煜 2020-07-10 21:02
2021.03.05—2021.04.10
【书单】
《家庭、私有制及国家起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读书报告】
《家庭、私有制及国家起源》
《家庭、私有制及国家起源》是在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一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这本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类历史发展脉络,提出了国家作用、氏族-国家转变等概念。将这本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在于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在于分析家庭形式变革;第三部分分析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演进的过程。
摩尔根将人类史前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主要时代,又将前两个时代分别细分为低级、中级、高级阶段。恩格斯将其总结为“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按照摩尔根的意见。恩格斯从杂乱的性关系的原始状态划分了四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以及专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专偶制家庭的婚姻关系牢固,双方不能任意解除,并且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家庭私有制形式出现。在这里,恩格斯将婚姻、性爱与无产阶级三者联合起来进行论述,他认为“专偶制和男子的统治是为了保存和继承财产而建立的”,在无产阶级之间,这并不能推动建立男子统治,维护男子通知的资产阶级法律也不再适用。是否可以直接总结为:无产阶级之间的婚姻时更加纯粹的,性爱成为对妇女关系的常规,婚姻的缔结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夫妻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义务关系,性别统治也能够被摒弃。
恩格斯通过对家庭形式的演变,说明了家庭对生产关系和财富分配产生的重要影响。之后通过对低级阶段社会的描述,演化至私有财产出现、私有制确立,社会分工逐渐开始形成。私有制的确立对内带来了高利贷和债务,对外则带来了战争和兴盛的商业。债务、商业和战争导致土地兼并、开荒,社会分工则使得新兴利益集团出现,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基于地缘的国家也开始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本书理解起来难度不算太大,但是还是需要细细思考。我将从以下几点浅谈我读这本书时的感悟。
1.工资
马克思在一开篇就提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而胜利必将属于资本家”。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可谓是“亲密”且敌对。资本家的利润低下时,工人要考虑何如做到更加节衣缩食;当资本家获利颇多时,工人也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应得的工资。当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当财富处于增长阶段,工资的提高也使得工人过度劳动,从而缩短了工人寿命,在这一阶段,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人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从而再次导致工资降低;当财富处于富裕程度时,财产兼并,小资产家破产,工人竞争再次加剧。不管在任何阶段,工人阶层所面临的都是过度劳动和早死。“工人得到的是为繁衍工人这个奴隶阶级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2.贫困
“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通过前面对工资的讨论,得知工人的工资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倘若工人一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那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贫困都将持续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的需求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满足,绝对贫困可能减少,但相对贫困是一定在增加的。
3.劳动
在当代社会,每个人都在劳动,劳动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积累?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等等。在马克思看来,倘若将劳动仅仅为了增加财富,这是很危险的。工人进行劳动,并不是自愿的,这是被迫的强制劳动,他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其他需要,劳动成为了手段。
4.土地
“私有财产的统治是从土地占有开始的,土地占有是私有财产的基础”。地产的分割否定了地产的大垄断,但并不消灭垄断的基础——私有制。地产分割的原有倾向在于平等,使土地重新成为个人财产,而不是垄断资本和牟利对象。当土地被投入到资本之中,土地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土地不再作为生产资料,用来生产粮食或者住房,而是将其投入市场,使其产生地租以及更大的资本利润(工业性质)。
5.劳动异化
工人通过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属于工人,他创造的越多,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就越渺小,他所获得的就越少。工人从他生产出来的东西中剥离开来,劳动也并不是在为自身而劳动。劳动的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中。
当劳动不再是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劳动成为手段。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此外,“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工人不自由的劳动产生的工资必然也称为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
6.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个人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的。比如,私有财产为什么是通过异化劳动得来的?“分工”究竟是利己活动还是利他活动?这些问题,希望我在之后的回顾中能得到解答。

《共产党宣言》
这本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本科时期有粗略读过一遍,这次又重新翻看,也收获了一些新的理解。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低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封建社会开始崩溃。对殖民地的掠夺为国家的资本积累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也带动了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的生产取代了工人的手工劳作,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现代资本主义逐步形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不在于要消除资本本身,而是消除资本所具有的私有制性质,使其不再为资本家个人所有,而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所有成员,达到共产。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了世界性的了,那么资本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必然密不可分。但是就当前国际形势来看,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反对全球化,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们反对资本主义的存在呢?

2020.12.05—2021.01.09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货币哲学》
齐美尔的现代性议题
齐美尔作为德国早期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思想及观点却看起来与同时代的大家格格不入。当韦伯在讨论资本主义精神时,他探讨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当马克思在高举社会平等的大旗时,他在考虑碎片化的现代性。齐美尔的碎片化研究使得他的思想及理论散落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将他的思想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很难,但不得不说,用他的写作方式来理解他的著作,或许会更能体会到齐美尔关于社会那敏锐的洞察力及丰富的想象力。本文也将从看似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来讨论齐美尔关于现代性的碎片化研究。
一、金钱/货币
齐美尔从文化现象中观察货币的存在,他认为货币会对人的“内在世界——包括个人的生命力、个体命运与整个文化的关联”产生影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取代了对宗教及上帝成了个人生命中“不受条件限制的目标”,人们对金钱的渴望成为了生活中的持续的精神状态——“金钱是我们的上帝”。“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金钱由一种纯粹手段变成了人们的终极目标,这必将导致价值的贬低和生命的无聊。
金钱使人的个性化得到发展,也使得“消极的”个体化、平等化以及自由得到了实现的途径。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对任何道德和价值都一视同仁,它拉平了所有价值。当高贵的事物可以用金钱进行衡量时,事物最特有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平等得以实现,人们生活的空虚感也会随之而来,任何价值都不再有激励作用。相似的,在前现代的生活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明确、固定、人身化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和长久的。而在货币经济生活中,人们很少依赖确定的人,唯一能够确定依赖的是自身。供货商可以随意改变,师徒关系也可以即时终止。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多了,但紧密性却变少了,个体性也随即实现。而所谓的现代的自由,也只是货币生活为个体性和内在独立感带来的广阔空间。
齐美尔认为,“货币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就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货币纵然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货币从手段变为目的的这种异化使得社会中的文化悲剧不断涌现。
二、性别
在性别这个议题中,齐美尔从社会学的角度,客观的论述了卖淫行为,给予了卖淫行为的正面解读。他认为卖淫女子和煤矿工人一样,都是社会强行牺牲他人的产物,她的行为并不是她自行选择的结果。卖淫行为不仅解决了男性的生理需求,也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刺激的欲望。齐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一书中论述到:如果婚姻是两性关系的绝对目标,卖淫行为就会持续存在,也会继续被视为一种恶行。根据性成熟和婚姻这两方面的要求来说,男性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其次,男性普遍比女性性成熟得晚,因此男性结婚的年龄逐渐推迟,而性需求在客观层面却无法得到满足。此外,现代社会中,高度的个体化和货币对价值的贬低导致卖淫女性受到的侮辱远比原始社会高很多,这种侮辱却满足了购买者的“虚荣心”,试图通过这种占有赢得某种价值或内在意义。“卖淫是性成熟的要求同结婚最低年龄的要求相冲突的结果,其悲剧无法避免,只能有所减弱”。卖淫行为作为社会条件的产物,却得不到社会正义的偏袒,反而将其踩入更深的泥沼。富人会将乞丐赶走,卖淫女性会被驱赶和谴责,这一切都将过错归结于乞丐和卖淫女性的低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好的位置”。这种被所谓的“道德”包装的社会正义只会使得不幸的人更加不幸。
此外,齐美尔关于女性文化的研究也颇有意思。人类文化是具有性别区分的,超越性别的客观性文化是不存在的。女权主义的崛起,对当前男性文化主宰的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男性创造的一切价值,使得社会上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男性特征,例如工业、审美、艺术等等。而女性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这些男性特征受到冲击,审美不再是单一化的,女性特征也逐渐在工业、科学、政治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女性主义的兴起不能是以取代男性主义为目的,而是在于释放被压制的女性特征,为人类的个体灵魂增添女性质素。齐美尔认为,与男性更加关注客观事物不同,女性更加“倾向于献身日常要求,更关注纯粹个人的生活”。因此,可以说女性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命感觉,相比与男性也更加纯粹,相应的,文化的领导权也应该交予女性。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女性品质如何突破男性文化的压制,形成女性的客观文化。齐美尔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很科学地回答,“只能出于个人的类似预感的决断”。
三、时尚
时尚的本质行为是模仿,其作为思想与无思想之间的产物,保证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在模仿的过程中,个体不需要考虑创造性的活动,也不需要做出任何决断,一切有目的的行动都被排除在模仿之外。时尚作为对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把“个人行为转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也在满足阶层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
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用一个词将其概括,即为“求同存异”。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圈子的共同性,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行为中,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最新的时尚一般最先影响到较高的社会阶层,一旦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学习这种时尚,较高阶层就会转向另外一种新的时尚,每一阶层内部会建立起一致性以及与外部的差异性。而“同化与分化”作为时尚的双重目标,任何一发那个的缺席,都会导致时尚的终结。此外,越容易动荡的年代,时尚的变化越迅速;社会进步越快的年代,时尚的发展速度也越快。
时尚也具有性别差异。在前文叙述中,女性是相比于男性更纯粹的存在,这体现出女性本性中的一致性和专一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性别平衡迫使其在外部领域需要具有更强烈的变化,因此,女性也会更加趋向于追求时尚,来弥补自己缺失的个性化和关注度。
四、文化危机
在齐美尔看来,文化的危机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目的和手段的异化,二是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发展速度不匹配。
在现代化社会中,金钱取代实物成为人的更深欲望,对方法的执著更甚于对结论的探索,这都意味着目的的至高地位正在被手段逐渐侵蚀。其次,“文化首先意味着通过世界上的事物的培养达到对个人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在于主观文化的发展,而在当下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凭借个人的能力,无法全部接受来自于无限度被加工的客观事物,终究会导致主观的碎裂化和与之相伴的不满足感和过饱和状态。
如何解决这种危机,齐美尔认为战争似乎有助于缩小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之间的裂缝,也会扭转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战争会抹杀掉当代文化中不具有决定因素的部分,但也创造出一些新的价值和内容。其次,战争也会延缓或逆转文化的发展进程,使主观文化的发展速度与客观文化的发展速度相匹配。
“生活市文化的源头,文化应当为生活服务,但是文化的发展却促使生活解体,变得毫无意义”,在面对如此悖论时,齐美尔认为最终的后果将会是文化一直持续发展到灭亡的地步,除非它们反复文化正面力量的反抗,或者发生社会动荡来暂时挽救逐渐走向解体的文化生活。当社会动荡(战争)不再被选择成为解决文化危机的手段,那或许只能依靠个体的警惕和清醒来挽救文化危机。

2020.10.24—2020.12.04
【书单】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时尚的哲学》
《宗教社会学》
《现代性的诊断》
【读书报告】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韦伯的这本书分为两篇,一篇是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另一篇是经济与社会团体。在第一篇中,韦伯梳理了很多关于经济的概念,例如经济行动、交换手段、支付手段、形式理性、实质理性等,他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经济行动形成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韦伯认为,经济行动必须表明所有“经济的”过程与对象是通过人类行动中所赋予的特定意义而呈现的,行动者能够和平地、目的理性的运用其控制资源的权力,有计划地达成经济目标。“经济行动”区别于“经济取向的行动”。任何行动可能都存在经济取向,但这里需要区分经济是作为手段还是作为目的,以此来确定经济行动的社会学概念。韦伯在对经济行动进行界定的过程中,注重的是人们对经济行动所赋予的意义。目的之间的权衡以及“成本”的考量乃是经济行动“持续性”的实际结果。
理性经济行动的典型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经济行动者对于当前及未来都可以处分的效用加以有计划地分配;二是将可处分的效用按重要性顺序有计划地分配与不同的可能用途;三是经济行动者有计划地筹措效用;四是处分权的拥有者通过合理的方式有计划地取得效用可靠的处分权。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长,人们之间产生了交换,伴随交换产生的就是交换手段、支付手段。为了简化交换的复杂性,货币被人们运用到了交换之中,从牲口、布帛到贝类,再到金属,最后再发展出钞券。而货币的使用,最主要是依靠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交换会形成市场,人们处于市场中,又会形成关于市场的规则、制度。韦伯将市场中出现的概念都加以详细的界定。
在第二篇中,韦伯大致分析了经济和社会团体。统观韦伯的众多书籍,尤其是关于“支配”的社会学论述的书籍中,社会团体这一概念并不陌生。如果一个管制性的对外限制或者对外封闭的社会关系,需要依靠特定的、以贯彻秩序为行动目标的人来保障秩序的遵守,这一社会关系就应该称为团体。团体的存在需要领导者和“管理班子”的存在,经由自由契约或强制服从产生团体章程和秩序,成员依照团体秩序行事,这也能将团体之内的成员和之外的成员加以区分。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韦伯将其行动理论贯穿于他的论述之中。韦伯认为,行动可以分为传统行动、情感行动、目的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而在本书中,他也明确的指出了劳动意欲的类型:感情性的劳动意欲、传统性的劳动意欲、价值性的劳动意欲。这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到了韦伯在论述时的严谨,以及其理论的系统性。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这本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济与历史,一部分是支配的类型。
(一)经济与历史
在经济与历史这一部分,韦伯分了四篇内容来论述,分别是概念、前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时期以及城市四个部分。
在第一篇中,其实很多都是在《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中已经了解过的内容,读起来不是特别费力。他在这一篇中也梳理了很多基本的知识,例如家计、营利、财产、资本计算、占有、特权团体等。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韦伯认为耨耕才是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最初的劳动分工也由此而来。女子一般承担家内劳动及耕种劳动,男子则去进行狩猎和战争,从而女子成为了固定劳动者,深受传统束缚,而男子则从狩猎和征战中形成了卡理斯玛型领袖,因此氏族逐渐形成。随着氏族的消解,庄园制度、家父长制、家产制逐渐形成。韦伯也详细叙述了庄园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历程。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行会出现,韦伯介绍了行会的起源、类型、瓦解等内容。韦伯认为工厂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大量而稳定的需求促使了市场组织的出现;二是生产技术相对便宜;三是拥有充分的自有劳动力。有工厂、交换等存在,必然会有商业的存在,韦伯介绍了商业的类型、起点、经营方式以及商业行会。对于货币的论述与《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里的描述差不多,主要包括货币的出现过程、金属货币以及货币制度。
韦伯认为合理的资本主义经营是指利用资本计算制度的经营以确定其收益能力的经营。近代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在于:占有一切物质的生产手段;市场自由;合理技术;可以计算的法律;自由劳动力以及经济生活商业化。在资本主义时期这一篇里,有很多思想也是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表露的观点,他认为犹太人的资本主义并非是理性资本主义,禁欲的新教经济伦理才是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直接推手。
城市这一部分的论述与《非正当性支配》一书里的论述很类似,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支配的类型
在《支配的类型》这一部分,韦伯详细描述了三种正当性的支配类型:法制性支配(理性基础)、传统型支配(传统基础)以及卡理斯玛支配(卡理斯玛基础)。
法制性支配的纯粹类型依据法律规范行动,义务存在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内,它受规则约束,有明显范围的权限,官职层级制,行政干部不占有生产工具及管理所有权,行政规令以文字形式提出及记录。一元化领导的官僚制是其最高效率的表现。
传统型支配主要包括长老制、家父长制、家产制三种。长老制和家父长制的团体成员是“伙伴”身份,家产制则是“子民”身份。
卡理斯玛支配是依据巫术、卡理斯玛禀赋的非日常支配形式,他需要个体的自愿奉献。
其后,韦伯又再次论述了政党、非支配性的团体行政与代表制行政等内容。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在这本书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议题:金钱、性别以及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在这本书中主要是在描述在现代生活中金钱带来的消极的社会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卖淫现象存在的理由。
齐美尔从文化现象中观察货币的存在,他认为货币成了个人生命中“不受条件限制的目标”,人们对金钱的渴望成为了生活中的持续状态。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对任何道德和价值都一视同仁,它具有拉平所有价值的作用,事物最特有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从而导致人们生活的空虚感,认为任何价值都不再有作用。在前现代的生活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明确、固定、人身化的;而在货币经济生活中,人们很少以来确定的人,唯一能够确定依赖的是自身。而所谓的现代的自由,也只是货币生活为个体性和内在独立感带来的广阔空间。
在性别这个议题中,齐美尔主要论述了卖淫以及卖弄风情两种现象。他认为卖淫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的。他认为,随之社会的发展,男性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其次,由于生理及心理原因,男性普遍比女性性成熟得晚,因此男性结婚的年龄逐渐推迟,性需求也在客观层面无法得到满足。此外,由于货币对价值的贬低作用,导致女性不再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超高价值的,也能够接受用金钱来换取性服务的要求。从而卖淫现象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出现。
卖弄风情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以一种最终幸福感为目的的生活经济已经将一部分享受幸福的价值投射到最终目的到来之前的时刻。男性享受于女性的卖弄风情,他认为是自身的魅力吸引到了那位女性,但那位女性并不明确表示出对他的爱慕,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既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绝。而男性也享受这种感觉,在得到那位女性之前他就已经得到了肯定。

《时尚的哲学》
在这一本书中,齐美尔并不止谈论了时尚的社会学解释。在这本书中,齐美尔将人类交往这一概念贯穿全文。在感觉社会学这一部分中,齐美尔就依据视觉、听觉以及嗅觉对人类交往进行分析。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可以进行人际互动是因为人们相互之间引发了感官效应,在个体交往中,一种感官获得的印象往往压倒一切。在饮食社会学中,齐美尔认为共同进餐具有生理学上的原始性,在社会交往层面上具有无可置疑的普遍性,因此它也就具有超个人的重要性。他将饮食与社会交往联系起来,通过对餐桌礼仪、饮食规范等形式,凸显出饮食社会化的结果。从中得出一个这样的事实:社会规范化过程的确是从个人的自由中获得生命的,而这种个人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似乎与自然主义者的个人主义是对等的。此外,他也认为只有社会化才能把进食目的领向更高的审美层次。在原始社会中,人类进食只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他们进食不完全只是满足生理需要,他可能还存在社交需要、审美需要等等。
时尚的哲学在我看来可以总结为一个词:“求同存异”。时尚这一概念蕴含的深一层次的心理学倾向即为:模仿。模仿是个体不再孤独地处于他或她自己行为中的保证。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时尚是阶级分化的产物。时尚总是由较高阶层引领,较低阶层向较高阶级看齐,此为“求同”;然而在较高阶层中为了保证自己的阶层特权以及独特性,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时尚,以确保自己与其他阶层的差异性,此为“存异”。此外,时尚的变化也反映了对强烈刺激的迟钝程度:越是容易激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时尚的变化就越迅速。

《宗教社会学》
韦伯也写过关于宗教社会学的书籍,但我根据之前韦伯的其他描写宗教的书籍,能够看懂他写的《宗教社会学》,但是对于齐美尔的这本《宗教社会学》,我读得是一知半解,他的思维方式跟写作方式都是比较跳跃性的,我有点跟不上。因此我就大致写一写我所能理解的部分。
齐美尔认为宗教整合性是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神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往往也是社会生活形式赋予了宗教意义。他认为宗教情感和宗教冲动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中的,人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在纯粹精神层面上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奠定了某种基调,该基调一步步地提高,直到脱颖而出,发展成为独立的客观存在,而这就是宗教。
在较低级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社会形式是风俗习惯,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法律条文,在国家权力强制下执行,另一部分则是道德,由被规训了的有教养的个体来自由形成。在那些社会成分的关系中,我们称之为宗教性的,或者经过与现存的宗教类比之后称之为宗教性的特征,实际上作为一种单纯的社会心理格局,是自发形成的。此外,对宗教的信仰即意味着一种服从关系,人们自愿接受压迫和不平等,知识由于对于权力的服从,从而产生出一种信仰,而信仰是将人类社会维系在一起的最强有力的粘合剂之一。
社会是一个统一体,生活其中的个体成员有独立活动的相对自由和能力,但他们仍然在一个合作的和无法分割的存在的统一体中被连结在一起。
宗教存在于关系的社会形式之中,这些形式独立于他们的经验内容之外,形成自主的体系并投射到宗教所属的实质上去。由于社会是共同体,竞争在其中被限制,而竞争的缺失被团体性划定为群体生活形式,它只是相对地被使用,这在宗教领域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教会内部存在一种超越个人的组织性和团体性,更加要求和谐,对于异教徒的迫害来源于宗教内部对群体和谐的本能需求。因为宗教认为持异议者的团体性会对本群体的生活形式形成威胁。
“忠诚的神圣起源只不过是对在一群人手中聚集了全部权力的表达。一旦整体的社会标准化、客观化达到了一定程度,它对个人来说就表现为一种超自然的权力。”

《现代性的诊断》
这本书可以说是对齐美尔的作品及思想的一个评述,书的写作思路跟逻辑条理都很清楚,特别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主要还是因为是国人写的),这有助于帮我理清关于齐美尔的理论体系跟写作思路。但这本书只是对于齐美尔思想的一个大致翻译和介绍,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并不能从中看出成伯清老师关于齐美尔思想的一个内化及逻辑演义。
在这本书中,成老师主要讲齐美尔的思想分成了三个部分加以描述,分别是:社会学研究纲领、现代性的诊断以及社会学片段。
齐美尔认为“社会”这一概念体现了下层阶级迫使上层阶级承认自己的存在和重要,大众社会的崛起和民众力量的强大,使人们的认识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也使得社会学的思维成为可能。在齐美尔的研究领域中,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即社会互动,他从人际关系出发,回答“社会是何以可能”这一问题。齐美尔将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分为一般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大类。
在第三章,“现代性的诊断”这一章中,成老师细数了齐美尔关于现代性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分化、货币经济、都市生活以及文化冲突。齐美尔认“随着个体所在群体的扩展,存在和行动的个体性也在增强”。社会就是在个体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分工的影响,社会逐渐分化,人们与邻近的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松动,也可以与远处的人建立新的联系。随着社会联系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规范不再具有高度的特殊性,而是趋向于一般化。因此,现代性的社会是一个既分化又互相拉平的过程。
齐美尔关于货币经济的观察不同于马克思的视角,他仍然是从社会关系入手,来对货币进行分析。社会扩展、社会关系转变、法律支撑以及社会分工使得货币沦为一般等价物,不再具有它本身的价值。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本来作为实现人类目的的纯粹中性手段变成了人类行动的目的,人们认为金钱至上。“所以,货币的作用犹如双面刃,在使人类关系非人格化的同时,既使个体从人身依附中解放出来,又使个体单面化,成为可以相互替换的部分。”
城市在齐美尔那里,是作为剖析现代人生存境遇和心态特质的社会学前提。他认为都市生活主要有理智至上、计算性格、傲慢冷漠、矜持保留以及自我表现的心理状态。
齐美尔的文化社会学分析是多角度的,他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个体在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依据不同的原则来分析文化和个体之间的关系。齐美尔运用了文化对抗性模式、文化矛盾性模式以及文化二元性模式来分析文化。现代生活中,人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很难从各种各样的文化中选择出最优或者最恰当的文化,人们逐渐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所奴役,因此,文化存在着个体化、夸张化和麻木化三个主要问题。
在上述具有系统性的论述后,齐美尔还对社交、社会美学、外来人(流动人口)、情感、社会空间以及秘密与秘密社会做了片段性的分析。这里的部分内容在其《时尚的哲学》一书中已经有部分描述,在此也不一一赘述了。

2020.09.19--2020.10.23
【书单】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

【读书报告】
《社会科学方法论》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或实在,而文化科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这种文化实在的独特性质,方法论则是达到文化科学目的的方式、原则和手段的讨论。
在文章之后的论述中,韦伯主要围绕“价值”进行论述。他认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根据一定的价值与一定的实在发生联系即为价值价值关联,并以此来区分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在于对实在进行经验的因果分析,揭示时间固有的和可能的联系。
理解的目的在于领会人的行动的意义,目标越合理的行动,文化意义独特性越低,也就越好理解。
韦伯用理性类型来描述文化事件过程,它是一种关于某种设想出来的联系的表象。他将历史活动的某些关系和事件联结到一个自身无矛盾的世界之上,形成一个理想图像(乌托邦)。此外,他认为社会科学应该遵循价值无涉原则,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限。
韦伯的方法论是一个积极的多元论,他将凡是适合于解释科学知识形成的内容予以接纳,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来考虑方法。但是,他的方法论中也存在概念的一般性和对象的特殊性的矛盾。而且,对行动独特性的了解,是必须要进入行动者的私人领域的,这在当前越来越私人化的社会中,实现起来是有难度的。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根据《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这本书的名字,就不难想到这本书里梳理了很多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此外,他将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关涉到他人的行为,而且指向其过程的这种行动称为社会行动。
他将行动分为共同体行动、社会结合行动、同意行动、组织行动和群众行动五种类型,区别主要在于行动者主观意义的指向愈来愈脱离纯粹个人的层次,从而进入到社会结构、组织与制度的层次。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将社会行动划分了四种意义取向:目的理性的行动、价值理性的行动、情感性的行动和传统性的行动。目的理性式是由环境或他人行为期待所决定的行动;价值理性式是由自身价值所决定的,“诫命”、“要求”是其主要形式;情感式是由当下情感和感觉状态所决定的;传统式则是由习惯所决定的。但是,社会行动往往并不是只指向其中的一种方式。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们从事社会行动的机会之上的,行动者互相考虑对方,指向彼此联系的行为。社会关系并不是对任何参与者都具有相同的主观意义,有可能是“单向式”的,也有可能是“双向式”的。社会关系的意义是可变的,但不变的那部分可以形成所谓的“准则”。
此外,他还分别论述了行动取向的类型、正当秩序、斗争、竞争、选择等等一系列概念,虽然概念繁杂,但并不缺少逻辑关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社会学”研究范式。

《支配社会学》
韦伯认为“在共同体行动的任一领域里,毫无例外地皆深受支配结构的影响”,他将支配划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利害状况的支配,例如市场独占性支配;一种是基于权威的支配,例如家父长权力支配。他将正当性支配划分成了三种支配结构类型:法理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和卡理斯玛型支配。
“官僚制的进展摧毁了不具备理性性格的各种支配结构”,由此可以推论出,官僚制支配是所有支配类型发展的终点,欠缺“理性性格”的支配方式都会被官僚制所取代。官僚制有利于资本主义活动领域的扩张,能够确保小市民利益所在的“生计”,有助于城市身份团体的形成并结合起来,也能够推动社会民主化。
家父长制支配是基于个人权威的支配,对传统和支配者恭顺即构成了家父长的权威,他并不受法律约束。家产制支配则是依附者自发的履行军事义务,缴纳贡物等,支配者基于习俗与支配者自身利益考量对依附者负有保护、人道待遇等义务,它由一个利益共同体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法律特权团体。家产制支配者的权力地位依据君侯威望与军队性能而定,并且通过巡幸领域、外派官员、任用非特权阶层的人以及分割地方管理权力等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由于家产制支配的基本结构以及国家权力竞争等因素,家产制在经济上保持着独占政策,并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家产制行政着重的是维持稳定与传统的“生业”,以及满足子民的需求,而资本主义却要变革既存的社会条件,对于追求财富稳定的家产制支配来说,并不适合。
官僚制结构以及家父长制结构主要满足一般日常需求,而超日常经济范围的需求,则需要基于卡理斯玛的基础上被满足。卡理斯玛与传统结合的基本特征在于“卡理斯玛被那些所有经济与社会权势的拥有者攫取为利害关注的工具,用以正当化其本身的财产乃是源自于卡理斯玛的——因而即为神圣的——权威”。由此,就可以理解西方推崇的个人财产之神圣性是基于卡理斯玛特质与传统观念的结合才形成的。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非正当性支配是韦伯在划分官僚制支配、家产制支配、卡理斯玛支配等支配类型之外的一种支配形式,此即城市公民自治。韦伯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因素出发,分析了城市的类型、发展阶段等。
[经济]
城市的经济本质主要是一个市场聚落,只有在地方上的居民可以从当地市场中满足其日常需求中经济上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从市场上购得的物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当地居民或周围居民特别是为了市场销售而生产(或从他处取得)的条件下,我们才能用“城市”一词。依据城市的购买力来源,他将城市分为“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和“商人城市”三种类型。
[政治-行政]
在这个维度中,城市是一个拥有自律权的团体,有其特殊的政治与行政制度。城市大多由要塞和镇戍发展而来,军事-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同时存在。
城市共同体具有工商业性格、防御设施、市场、法庭或法律、团体性格以及市民参与的自律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巫术性制约的崩解是兄弟盟约形成的前提,因此市民团体形成的条件即为:一是没有巫术性或宗教性制约;二是大政治团体缺乏理性化的行政机构以贯彻并照顾其利益。市民自行创造出必须服从的客观性的法律,城市也由他律性的他治的向自律性的与自治性的转变。
在西方的古代与中世纪时,市民大会作为最高主权机关,城市贵族把握着整个市政的权力,这种贵族称为门阀,土地财富为其权力地位的基础,军事贵族构成了最早的城市门阀核心。而后的手工业行会发展,它与城市门阀争夺城市支配权,目标在于重新执行选举制度。只有“行会”的崛起,才意味着“市民”阶级实际掌握了支配权,或至少广泛地参与了支配。城市兴起的关键因素是各门阀氏族依兄弟盟约而结合成一个祭祀共同体。在富裕市民掌握市政权力的阶段,城居门阀会和手工业市民联合起来,以对抗富裕市民。
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民主制也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的阶级对立主要是指城居门阀与农民和失产债务奴隶之间的接力独立,因债务而没落的贵族阶层多数会成为激进的革命党派领导人,组织行会并未出现,自由职业联盟倒是比较多,古代城市更倾向于军事利益取向,城市政策重在追求城市消费者的利益;中世纪阶级对立主要存在于贫穷的手工业者与城居门阀之间,城市由市民大企业家与小资产手工业者所主导,倾向于经济利益取向,农村只是城市经济政策的对象。

2020.08.12—2020.09.18
【书单】
《学术与政治》
《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
《古犹太教》
《宗教与世界》
《宗教社会学》

一、《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包括了两篇演讲稿,即《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
(一)以学术为业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在我们看来,做学术自然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面对着一堆文献、一堆数据。当前学术日趋专业化,学者只有在让自己更加专业化的基础上才能有可能取得一些成就。当一位学者决定做讲师时,他就要做好要忍受枯燥的生活,要面对教学上的杂事的准备。如果没有这种“为学术献身”的热忱,很难使自己真正地投入到学术中。“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以学术为业”只能是少数极具学术热忱的人才能坚持下来的事情。
(二)以政治为业
韦伯从国家的领导权及其影响力出发来理解政治的,“政治是件用力而缓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它同时需要激情和眼光”。作为一个领袖,他也需要热情,使他“蒙蔽”自己的双眼,让自己无怨无悔地为这个世界献身。
“真正能让人无限感动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无论年纪大小),真诚而全心地对后果感到负责,按照责任伦理形式,然后在某一情来临时说:‘我再无旁顾,这就是我的立场’”。总的来说,不论是以学术为业,还是以政治为业,都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热忱,才能很好地胜任这一项工作。在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里,宗教对人的影响逐渐消失,理性并不能弥补我们失去的“人味”,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在思考它的价值、它的意义,然而所有事情都在不断被推翻、重建,这就使得我们无法在虚无中确定我们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我们是选择以学术为业或是以政治为业,我们都得保持一种足以“蒙蔽”自己双眼的热忱来让自己不至于在虚无中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韦伯的宗教思想
我在阅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时,就充分地感觉到韦伯关于宗教行为对伦理与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一点投入了高度关注。他在《新教》一书中主要围绕了“为什么西方社会可以发展出资本主义,而除此以外的社会就不可以呢?”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他在最后结论中说明,是由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才促使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其实,后来细细思考之后,感觉宗教的禁欲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充分条件,而理性化才是。“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根本要素之一,奠基于理性的行为和企业组织的基础之上”。
(一)宗教与现世活动之间的紧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
1.表现于基于救赎理念的宗教与既有的共同体的冲突上。它试图利用普遍无差别的慈爱(同胞爱)来建立一个新共同体,这种无差别的慈爱是一种同一性的爱,是与父母之爱、情人之爱等都不同的爱。这使所有奠基于地方性或领域性基础上的社会结构遭到质疑。
2.表现于宗教与经济事务之间的冲突。这一点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讲得十分清楚。“理性的经济乃是一种以货币价格为取向的、切事的经营”,它包含着人类在市场上的利益斗争。而救赎宗教倾向于无差别主义,即爱的非个人关系化,这就促使宗教对经济的发展持疑虑态度。而要避免宗教与经济之间的紧张关系,方法有二。一是“清教‘志业’伦理的内在反证”;二是以慈悲为怀,纯粹地奉献。
3.表现于宗教的同胞伦理与政治秩序的紧张关系。政治秩序越是合理,紧张关系问题越是严重。政治事务与经济事务类似,都要求具有理性化、非人性化,这都与过去的以恭顺为基础的家父长制全然不同。此外,政治团体在面对敌对者时,基本都是以暴力手段来处理,这就与秉持“同胞爱”的救赎宗教背道而驰。“越是能实事求是地打算,越是能免于激情、愤怒与爱恨的拘执,就宗教理性化的立场看来,这样的政治就越是实力同胞伦理”。
4.表现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冲突。艺术行为跟性爱在本质上都是属于非理性的或者就是反理性性格的俗世生命力。在最初,宗教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宗教的建筑、祭祀、仪式等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当救赎宗教的意识逐渐升华,认为艺术是一种流于形式的东西,它只是表象,不具有实在意义;其次,艺术逐渐开始独立发展,拥有了自己的价值领域,这也促使艺术同样具有了“救赎”能力,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宗教自然要与艺术处于竞争关系之下了。
5.表现于对性爱的态度上。性爱与宗教紧张关系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类似,都是先亲密,后矛盾。性爱带来的巫术狂迷在最初被认为是“神圣的”,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之后由于祭司为了祀典要保持贞洁,这就促使人们对性爱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性爱是受恶魔所支配的(二元论),婚姻关系也成为了一种限制性爱的工具。
6.表现于宗教与理智认知之间的冲突。这一点主要表现于理性、经验的认知彻底一贯地将世界解除魔咒并转化到一种机械性的因果关系之中。宗教所能提供的认知关于一种试图掌握世界之“意义”的知识,它是依靠所谓启示的卡理斯玛来运作的。而知性知识则是一种关于存在或妥当规范等的知识,它是是实在的、客观的,它的目的在于是世界意义随着实践立场成为可论证的。这就使宗教认为这是知性主义在摆脱理性主义,试图成为单独个体的一种尝试。
(二)各个阶层对宗教现象的态度
1.宗教最根本来讲,是一种城市的产物。在最初,农民并不在宗教影响的范围之内,但是进行农业劳动,必须要与自然接触,这就使得巫术性宗教得以在农民群体中传播,此外,农民的勤劳也是为神所喜爱的性格。因此,农民对宗教秉持着一种虔敬并且敬畏的情绪。
2.军人阶层对于宗教行为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抱有一定的敌意。他们之间联系仅仅发生于宗教以“信仰”为名,号召本教徒去征服异教徒或者无信仰者的战争之中。
3.官僚阶层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之一,对宗教的态度也是漠不关心的。官僚阶层代表的是国家的、政治的利益,因此在政治愈加理性化的进程中,官僚阶层对宗教的态度也是愈加疏离。但是,在中国的儒教思想中,官僚与宗教是牵连不断的,上到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宗教仪式都与人民的生活不可分割,这使得宗教与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关联。
4.资产阶级可谓是最虔诚的信徒。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宗教伦理密不可分,通过禁欲行为获得的财富积累,使他们更加亲近自己的宗教,并更加关注自己身后来世的问题。
5.社会最底阶层(奴隶或役匠)从未产生过任何一种独特的宗教情操。他们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必须忙于生计,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构建一个新的情感共同体。而无产阶级对宗教的态度也是漠不关心的,宗教是在维护社会中上阶层的利益,宗教并不能使他们得到解放。
6.知识分子对宗教的态度是多样的。当知识分子主要是由宗教的教徒、祭司或僧侣组成时,知识分子与宗教的关系自然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知性主义的发展,知识分子逐渐从宗教中脱离出来,他们对宗教的态度就变得多样化了。例如,人文主义者可以包容所有类型的宗教;启蒙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宗教的态度就是漠不关心的,甚至是对立状态……
(三)宗教的救赎
宗教的救赎类型主要分成三种:秘迹恩宠、制度恩宠和预定恩宠。
由秘迹恩宠带来的救赎,它是一种巫术性宗教带来的救赎,主要是由卡理斯玛状态的持续拥有者来授予,通过仪式(非理性行动)来促使人获得救赎,比如说是:献祭、牺牲、祭祀等活动。
制度恩宠,它是由神或先知所认可而创设的制度化组织来授予的,它是根据本教的业绩来确定谁可以得到救赎,而业绩主要是通过履行神的要求来获得的。制度恩宠所要求的的业绩主要来自于战死沙场或者邻人之爱,因此个人本身的宗教修养十分重要。
另一种是由预定恩宠而来的救赎,这是一种脱离现世的救赎,这种救赎更加追求来世的幸福。它是由超世俗的创造神自身的决定,每个人只有在现世努力工作,认真履行好自己现世的义务,在来世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四)信仰与信教
这一点是我前几天看了某篇文章得到的灵感。我想尽自己所能来写写这一点。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作为防疫抗疫的中坚力量,已经比较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但是反观欧美民族,反口罩游行、反对疫苗接种,甚至去焚烧5G基站,这些令人费解的行为,让我深深怀疑这是否还是那些走在世界前端的超级大国。
在之后的思考中,我觉得不论欧美民族的科学走在多么前端的位置,但是他们深受影响的宗教却并没有随之变化。宗教和科技之间愈加分化,专家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他需要摒弃宗教影响,宗教也并不受科技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先进。美国作为一个“信教”大国,他们很容易因为宗教而聚集起来,因此很多荒谬言论的传播十分容易,此外,由于他们的教育,他们是一种精英式教育,只有中上阶层的群体才有可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就使得美国的中下阶层普遍性的文化程度不高,从而导致荒谬言论不假思索地得以传播。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透漏出很多无知。
我国是一个不宣扬信教的国家,但并不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无穷尽的唯物主义者,这就意味着唯心主义在我国的体制内必然需要被抵制。而且就老百姓的宗教信仰来说,与其说他们信仰宗教,不如说他们更加信仰个人利益,因为他们信鬼神、信上苍,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粮食丰收、家庭和睦、产业兴旺。这就使得中国没有了信教的土壤(但是信教徒还是存在的,这我不否认)。但是我们的信仰却是持续存在的,我们没有救世主,但有为人民勇于付出的民族英雄;我们没有《圣经》等书籍,但是我们拥有《论语》等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
我们的信仰是人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骨血里,这远比宗教教义对人的教诲要更加影响深刻。所以我们并不是没有信仰,我们只是不信教!

2020.7.8--2020.8.11
【书单】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
《孟德斯鸠与卢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读书总结】
通过翻看大家的读书报告,我感觉大家的总结都很详细,因此,在这里就只对书的大致内容做以简单梳理,然后主要列举一下自己的启发和困惑,希望大家能为我解答一二呀!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内容梳理: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涂尔干主要研究了职业伦理的社会起源以及它在社会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就是公民道德,他主要是描述了政治形式和公德形式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就是对财产权和契约权进行研究。
启发:
在《自杀论》的实际结论中,涂尔干提到:职业团体或行会更适合于形成社会思想和社会感情,他这个观点在《职业伦理》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论证。个人、国家之间肯定存在一个中介,将两者联系起来,而在涂尔干这里,他认为职业团体就是良好的中介。个人、职业团体和国家这三者能够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从而促使社会向好发展。职业团体形成的职业伦理,使个人处于较好的道德环境之中。而个体想要生存,就必须成为国家的公民。因此个体在生活中必须要遵守两种规范:一种是职业规范,来自集体意识,一种是公民道德,来自个体约束。
困惑:
最后一部分,对财产权跟契约权的分析,他将宗教融入其中,读得有点懵懵的,一知半解。财产权为个人所“占有”,这明显地表现出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以及强烈的西方个人主义色彩,因此他在讲财产权与契约权的神圣性时候,是否可以理解为在借此说明人的其他权利的神圣性?

《道德教育》
内容梳理:
这本是涂尔干关于教育社会学方面的一本著作,分为两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是讲道德的要素,主要包括:纪律精神(认识自身有限性及体会约束感)、对群体的依恋(感受团结,建构公共意识)和知性精神(理性、自主、自决)。第二部分则通过从纪律、惩罚、学校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育儿童道德。
启发:
学校规范是高于任何人的,它不仅在影响学生,也影响着教师的言行。规范、纪律都是不可挑战的东西,当对规范和纪律产生质疑的时候,就会影响个体对合法性的尊重。比如说,抛开纪律本身,去讨论学校某一规范合不合理的时候,他就已经对规范的存在产生了质疑。
困惑:
个人感觉,道德会在熟人社会中更有约束力,但当前社会变革迅速,熟人社会在逐渐衰败,道德的约束力或多或少都有削弱,是否只能依靠法律等规范来起到制约作用?或者说是重构道德体系?

《教育思想的演进》
内容梳理:
他在本书中对法国不同时代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总结了各时代教育的得失并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
启发:
教育的内容:一是对人性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的认识。
要承认人性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就会存在不同的人性特点,我们如果要了解或者研究今天的人性,就必须了解历史上出现过的人性。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了解人性,就必须也要了解自然。
而语言则可以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维,使他们能够进行有逻辑的思考。
因此,历史、科学和语言是促使孩子理解教育的必备技能。

《孟德斯鸠与卢梭》
内容梳理:
这本书包括三篇文献:第一篇是《孟德斯鸠与卢梭》,这一篇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另一部分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这一篇中,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开端应该与孟德斯鸠与卢梭的“法”的理论相关。第二篇是《社会主义与圣西门》,这部分主要是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第三篇则是对涂尔干政治学理论的书评与讨论。
感悟:
这本书怎么说呢,感觉读得浑浑噩噩,前后花了很长时间来读它,读完之后感觉脑子里一片空,在看的过程中,读书笔记也记得一塌糊涂,有可能跟当时的读书状态有关,所以有点倦怠,等抽空再重新翻看一遍后,来修改这部分内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内容梳理:
韦伯根据“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这一现象出发,引出新教教徒自身独有的特点:历史沉淀、资本积累以及宗教信仰。他从新教徒的生活方式、组织行为等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从而引申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用一句话来说明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一般而言的现代文明的诸构成部分中的一个成分是在天职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理性组织。这诞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精神。”新教伦理即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动力。
启示:
资本主义不等于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贪婪,甚至资本主义可以抑制或者缓解这种非理性的欲求。
因为少数派教徒是游离于政治之外的,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到政治领域之中,因此就只能将自己的能力投注于经济领域中以获得认同。
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取代了宗教力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困惑:
两个马克思都对资本主义有很透彻的研究,一个认为“资本主义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个认为“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贪婪和资本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也有悖于资本主义精神”。这其实也归结于二者所站的的角度不同,或许等我看完《资本论》后,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新教的禁欲主义(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要求人们不要将财富作为劳动的目的,但是财富又是劳动的成果,这二者之间必然会存在无法化解的矛盾,而在财富的诱惑之下,肯定会使资本主义精神产生动摇。所以资本主义缺失了资本主义精神后,是否还是一种抑制或缓解非理性欲求的力量?是否在与卡尔.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逐步靠拢?

2020.6.7-2020.7.7
【书单】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原始分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读书笔记】
《自杀论》
第一编 非社会因素
在本编中,作者论述了四种会导致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心理变态(精神错乱、偏执狂、神经衰弱、酗酒)、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气候、季节性气温)以及仿效。他运用了丰富的数据来论证了上述因素并不是导致自杀的实质原因,并强调自杀的表面原因在于个人弱点,而真正原因在于促使他自杀的外来潮流(社会因素)。
第二编 社会原因与社会类型
涂尔干认为:每一种类型都要有自身固有的性质,就必须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条件。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根据社会原因(条件)能够划分出不同的社会类型。他在对自杀的社会原因表述了肯定态度后,划分了三种自杀的社会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以及反常自杀。
在关于利己主义自杀的论述中,涂尔干认为:整合度越低的社会,自杀越多。他对宗教(天主教徒、新教教徒和犹太教徒)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越是松散、不紧密的宗教,自杀倾向越高。而犹太教虽然受教育程度高,但自杀率不高的原因在于他们受教育只是为了“在战斗中能够更好的武装自己”。在婚姻对自杀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家庭成员交往越活越,家庭构成越牢固,自杀也就越能避免。
利他主义的自杀与利己主义的自杀恰恰相反:过分地与社会融为一体,也容易导致自杀。涂尔干首先论述了在低级社会(原始社会)中的利他主义自杀,在低级社会中,社会明确地要求他离开社会,肯定自我牺牲。由于“军队风气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原始社会风气的残余”,因此,不论是在原始社会或是军队中,都要求个人服从命令,以整体为重(这是一种美德)。
对于异常自杀,个人认为就是对平衡造成了破坏,从而导致了自杀。例如,经济危机期间导致的自杀行为。
第三编 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涂尔干认为自杀取决于引起自杀的原因作用于个人的强度,且只有社会环境才能决定自杀人数的变化。此外,他还探讨了自杀与惩罚、犯罪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最后,他认为只有利己主义和反常自杀需要多加注意,并指出职业团体和行会更加适合形成社会思想和社会情感,从而起到预防利己主义自杀的作用。

《社会分工论》
本书主要分成三卷来讲分工,第一卷描述了分工的作用,即产生社会团结。第二卷分析了分工产生的原因,涂尔干认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是分工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包括集体意识退化和遗传性等次要原因。最后,涂尔干认为分工也应该区分为正常形式的分工和反常形式的分工。
在第一卷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分工可以产生社会团结这种假设,然后寻找了各种论证资料来证实自己的结论。他巧妙地利用了法律来研究社会团结,他将法律分为压制性法律和恢复性法律,分别对应了机械团结(相似性所致)和有机团结(差异性所致)两种社会团结的类型。涂尔干认为有机团结是比机械团结更高级的社会团结类型,有机团结有更强的凝聚力,也能够为社会确定了结构特性。
在第二卷中,涂尔干反对分工来源于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的愿望这一观点。他认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使得人们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导致了分工。其次,他也指出了集体意识的减弱和遗传性在分工的形成中产生的影响。
他在最后一卷中,讨论了分工的三种反常形式,这种分工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形成的。一种是失范的分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组织形式与新生的社会关系不匹配,它需要第三方(国家级政府)的介入。第二种是强制的分工,主要是指在外部条件不平等的情况下的分工,这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公平的制度来消除这些不平等的条件。还有一种是松散和混乱的分工,产生这种分工的原因在于工作量和个人活力的不匹配,应该促使个人保持活力甚至激发更多活力。
在结论中,涂尔干再一次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并认为在众多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公平。

《原始分类》
在本书中,涂尔干从对澳洲人、祖尼人和苏人以及与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图腾符号的分析,来论证他所坚持的社会唯实论。
在对澳洲的分析中,他指出澳洲原始社会先划分为两个胞族,再划分为姻祖,氏族最末。胞族的图腾为主图腾,氏族拥有次图腾,个体认为自己与次图腾更亲密,但主图腾仍是自身的本质。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划分到了图腾之中。
祖尼人将世界划分了成了七个空间区域:北、南、西、东、上、下、中,他们并将事物的空间划分与氏族划分彼此对应。涂尔干指出“以氏族为基础的分类是以方位为基础的分类得以形成的模型”,从而可以看出他认为文明是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
在对中国进行论述时,涂尔干考察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人不仅将方位纳入了自己分类体系中,也将时间囊括其中。在最后,他试图把中国的分类思想化约到澳洲人以及祖尼人的思想起源之中,但这明显是不太合适的。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这一本书中,涂尔干将说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以及论述观察和说明社会事实的原则。
本书在行文伊始就表明了他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他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由此可见,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普遍性三个特性。
其次,涂尔干逐一论述了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和求证的准则五个方面。
在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中,他提出:要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并且,要摆脱一切预判,把注意力转到事实上来;从外在的特点中找到基本定义的内容,抓住事实做客观研究;要以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为主观因素做基准点。
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第一点,通过类比生物学或病理学方面的定义来界定社会事实的常态与病态;第二点,社会事实的普遍性存在是有原因的;第三点,考察社会事实必须精心细致。
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第一点,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第二点,在各种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
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第一点,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并先研究原因,在研究功能;第二点,必须从社会本身的性质中去寻找对社会生活的解释;第三点,社会现象的原因存在于社会内部环境,这种环境会影响社会现象发展的各种属性。
求证的准则。他提出应该使用共变法对社会事实进行分类以确定他们之间关系及共变程度,从而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再结合其他方法得出结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本书主要包括导言及正文,正文包括三卷内容,分别是:第一卷先导问题;第二卷基本信仰;第三卷主要仪式态度。
在导言中,涂尔干指出应从最原始的宗教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因为只有在最原始的宗教中才能发现构成宗教生活的基本要素。其次,他在本书中还要对“思想和范畴之基本观念的起源”进行阐述。
第一卷先导问题分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界定了与宗教相关的概念以及宗教的各种要素;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进行批判;第四章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要将图腾制作为基本宗教的原因。
第二卷基本信仰,分为九章来描述分析。涂尔干主要通过描述澳洲和美洲的图腾信仰,得出图腾崇拜主要是代表着图腾的标志物,它们是宗教仪式的核心象征。其次,图腾的神圣性并不来自于实物本身,它具有其他的起源。他认为,由于信仰才使得原始人在生活中斗志高昂,充满力量。最后,他解释了祖先崇拜、灵魂、精灵、神与图腾之间的关系。
仪式作为宗教里面必不可少的程序,涂尔干用了五章内容来分别论述了消极膜拜、积极膜拜以及禳解仪式三部分内容。由于原始人具有凡俗性,因此需要消极仪式来使其更加接近神圣性,例如饮食禁令。积极膜拜主要包括供奉、祈祷等仪式,以求唤醒自然之力。禳解仪式与其他仪式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试图凝聚集体情感。

【疑惑】
这个月集中读了涂尔干的五本书,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疑惑。例如,他所坚持的是社会唯实论,社会在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否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究竟是个人建构了社会,还是社会在塑造个人?其次,还有一点,是在《自杀论》这本书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他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大多来自警察局或精神病院等地方,这些资料可以被认为是“二手资料”,那得出的结论是否真实有效呢?

吴雨霞 2020-07-19 16:39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关注的主题。其实不仅是涂尔干,古典时期的社会学都是关注社会整体,包括团结、分工经济、权力这些宏观的问题,但到了后现代时期,社会学家更多的关注社会中的个体的问题。当你读到后现代的时候,你现在的疑问或许会有自己的答案了哦。

孙新华 2020-12-19 09:09
很好!


查看完整版本: [-- 孔煜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04)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12507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