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璐 |
2020-07-08 22:41 |
6-7月 齐美尔在同时代人眼中就是一个不易归类的使人不安又使人着迷的形象,长期以来齐美尔被社会学界贴上了很多标签,例如:形式社会学家、微观社会学家、互动论者、唯美主义者、或印象主义者,甚至是社会学的游手好闲者、早熟的解构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等等这表明了齐美尔思想的复杂性的。齐美尔反对总体化的倾向,实质上是要消解现代性,他致力于探讨社会世界的具体问题,对建构社会世界的总体性不感兴趣。齐美尔喜欢用随笔的形式来书写自己的观点,任何将之系统化的企图都有悖于齐美尔的初衷,正确的做法是完全肯定的立场上去揣摩这种策略的意义。 《现代性的诊断》这本书主要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是学院里的局外人主要讲述的是齐美尔的身世以及他的人生经历,第二章是社会学研究纲领,主要讲述了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社会学的问题领域以及社会学的分析范式。第三章讲述的是现代性的诊断,主要从社会分化、货币经济、都市生活、文化冲突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第四章节是讲述的社交、社会美学、外来人、情感。第五章则是对整本书影响的总结。 本书的开头作者介绍了齐美尔的生平经历,齐美尔在1858年出生于柏林,十九世纪末柏林是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因此齐美尔是现代都市的产儿是地地道道的现代人,齐美尔的父母都来自于一个犹太人社区,因此他的犹太人出身也对其未来的学术生涯带来了很多困扰,虽然他才华横溢,但是他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都遇到了诸多不顺和排挤,直到1914年他56岁时他才终于有机会获得地处德法交界的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哲学席位,但是这一席位仍相当鸡肋。 接下来作者介绍的是齐美尔的社会学研究纲领,齐美尔的主要社会学著作有:《论社会分工》《货币哲学》《社会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学问题”一文的1894年版本中,齐美尔首先就谈到了“抛却个体主义的观点,可以说是我们时代在历史科学和道德科学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在描绘历史图景时,占据突出位置的不是个体的经历,而变为“社会力量”和“集体运动”之类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于是,“有关人类的科学变成了有关人类社会的科学。”而1908年的版本,开篇则改为真理知识是生存斗争的武器,无论是在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的斗争中,都是如此。社会学的出现,在齐美尔看来反映了19世纪民众所获取的权力。社会这一概念就准确的体现了下层阶级迫使上层阶级承认自己的存在和重要。下层阶级不再是零散而微不足道的个人,他们是作为一种联合起来的大众出现在上层阶级面前。这种实际权力的转移,使得理论家们注意到阶级的存在,而且认识到阶级的特征不在于是由于个人构成而在于不同的阶级构成了一个社会。仿佛一夜之间,人们忽然发现,所有的个体现象,其实都为环境中的各种力量所左右,个体不过是社会力量的交汇点而已。一切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齐美尔指出这些,无非是要强调:大众社会的崛起和民众力量的强大,使人们的认识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也使得社会学的思维成为可能。 齐美尔认为社会交往的先验条件的基础,不只是自我还包括同自我存在一样具有自主性的他人。他人的自我虽也出现在我们的表象中,但不可能消融在我们的表象之中,而是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这种表象是社会交往的根本性的心理即认识论范式和问题。齐美尔指出,社会交往形式至少有三种先验条件即角色、个体性和结构。 首先,社会学是一种视角,一种观点,一种态度,一种提问方式,借此,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历史--社会现象,并区别于传统的历史哲学或社会哲学。其次,社会学的研究不应仅是琐碎的经验研究,而应从一个侧面把握人类存在的总体性,去回答一些根本性的存在问题。第三,社会学对于自己的位置应有自觉的认识,特别是同其他专门的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要争取自己独立的地位,但不可通过局限于一隅而达到这一目的,也不能声称自己拥有解释社会现象的唯一垄断权利。第四,社会学不能因为争取科学的地位而对自己潜在的假设视而不见,标榜为纯粹客观和没有偏见的。社会学无可逃避地建立在特定的有关社会的哲学之上。第五,任何科学都有片面性,社会学也不例外。所以,应当以其他认知方式的优势来加以弥补,其中包括思辨。当然,从齐美尔的论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含混与矛盾之处,比如他一会儿强调社会学应以独特的视角而自立,一会儿又认为社会学应有独特的研究主题;一会儿把社会学界定得非常宽泛,一会儿又把社会学限定得极其狭窄。在这种表面的矛盾之中,其实隐含了齐美尔思想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他后期有关生命与形式的冲突的论述中,在文化悲剧理论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社会学的问题上,齐美尔一方面希望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这种独立和客观化,实质上就是“精神的社会化”,而这又与“精神”的精神背道而驰。社会学的视角,是为探寻个体何以如此的社会影响,在这种视角中,精神只是社会的产物。而在齐美尔的价值立场上,生命之流不息,精神应当自由,个体性应当保持社会学是一一种抽象,借此我们可以把握人类存在的一个方面,但齐美尔不希望由此而“抽空”精神,让一切落人一个既定的框架。这就使得齐美尔在推进社会学客观化上进退维谷、左顾右盼。 从个人角度而言,齐美尔也不希望自己毕生的探索成为整个客观化历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想松动和消解这种客观化,从而保持自身个体存在的自主性,个领域,没有将自己彻底献身于某种预想的真理的探索,而是从多个角度去体现自身存在的丰富性,着重于以艺术的方式传达自身的感悟。拒绝体系化,至少不刻意追求无所不包的体系,实质上是齐美尔不愿意让自己淹没于客观体系中。对此韦伯也很清楚,科学包括了社会科学,实质上是理性化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最强有力的部分。作为个体生命而言,他们都不愿作茧自缚。 5-6月读书报告 为何古代中国未能发展成资本主义 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运用大量篇幅讲述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法律,行政管理等社会学现象,却将儒教与道教放在后半部分小篇幅讲述,韦伯并不仅仅是在描写宗教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宗教背后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本书想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古代中国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但是却未能发展成资本主义。 一、物质因素 (一)货币制度 货币能扩展经济交换的领域,有助于财富的追求和积累,并可作为经济价值的衡量标准,以评量不同性质的物质与劳务的相关经济意义。货币制度的发展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之一。但是在中国,货币虽有所发展,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率的货币制度,因此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征兆,并且也阻碍了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古代的城市、中世纪的城市与罗马教廷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乃是财政理性化、货币经济、以及以政治为取向的资本主义的承担者。但是在中国,寺院简直是金属币制的祸害——在寺院艺术的刺激下,货币原料被用于制造佛像、花瓶、礼拜堂之装饰品。这一再引起货币危机,钱币被大量熔化导致通货短缺。中国并没有像佛罗伦萨这类城市创造出一种标准的货币,并给国家的货币政策指引道路。 在周代以丝绸当作货币进行缴税,王莽企图建立以金、银、铜以及龟甲和贝壳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等机制,但是但是中国的采矿技术和铸币技术比较落后,直到公元前9世纪开始史书中才出现对钱币的记载,但是当时的钱币是浇铸而成而不是压制而成,因此很容易被仿制。 汉景帝时代出现了货币质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从此以后这一现象越发严重造成了货币市场的混乱。由于战争的需要,将货币改造成武器,当恢复太平时复原的士兵任意使用战争物资导致铜到处充斥。而铜币数量极少。汉文帝时期私人办的伪造货币的作坊层出不穷的大批出现,个别贪污的官吏也经常嘲讽政府的垄断,同时政府在对货币垄断的执行过程中屡遭失败,政府被迫允许私人根据己有的模型私铸货币但结果导致货币制度一团混乱。 (二)城市与行会 中国的城市尽管与西方的城市有类似之处,却也有决定性的差异。汉语中的城字包含这要塞的意味,这和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城市含义是一样的。中国城市在古代是指诸侯国都。在中国,城市几乎是处于中央集权和军事统治之下,缺乏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所享有的军事、法律和政治的自主权。因此尽管中国城市里的工商业行会在组织上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并且在社会经济生活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们的特殊权益未能受到法律的保障,因此不可能发展成为在经济和政治上独立的自由化阶层——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的兴起和货币制度的发展一样,同样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标志之一。 (三)家产制国家 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到,凡是发展出一种行政与军事力量且纯粹成了主宰者的私人工具的地方,一般就会出现家产制,极端情况则是苏丹制。只有在这时,群体的成员才能成为臣民。主宰者的权威过去显然曾被看作群体权利,现在则转化成了他的个人权利,他可以对待普通的财务那样占用这种权利,原则上他可以像利用任何经济财产一样利用他的权利。 韦伯指出在战国时期诸侯在政治上的相互竞争导致经济、内政、以及军事的理性化,商鞅和魏冉被认为是理性化的内政与国家军队制度的创始者。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家产官僚制以后,为资本或经济理性化的政治竞争消失了,由于国内的和平致使促成西方政治资本主义发展的战争贷款和作战佣金无由产生。 在秦朝之后的,皇帝们巧妙的运用家产制的所特有的手段以维持个人的权利,官吏任期相当短,通常是三年一任,任满之后必须转至其他省份就任。禁止官吏就任于自己家乡所在的州省,同一辖区内也同样禁止任用其亲属。但是这些措施不足以建立起一套精确而统一的管理,既妨碍了管理的严密性,又致使无法建立有效的理性化的行政体系。中国的家产制为了防止封建等级的兴起实行科举制,以教育资格而不是出身或世袭的等级来授予官职。但是通过科举而获得官职的官吏阶层利用自己的地位搜刮民脂民膏,利用搜刮来的钱财来培养家族中的优秀学员入学,循环往复不断增加家族财富提拔家族成员。传统中国社会的官吏阶层,以官为谋取土地财富的手段。这种模式的经营在韦伯看来,只能算作是掠夺式的资本主义,而与西方近代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代大相径庭。 在农业制度上方面,因为中国的土地不断被分割成零碎的小块而土地的不断分割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导致中国无法产生合理而大型的农业经营。构成中国农村经济的特殊面貌的这种小土地经营,在韦伯看来,是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血缘体系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不利影响。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庭成员十分团结,支持任何一个感到受冤屈的成员,家庭的共同抵制比西方国家里自由形成的同业工会的罢工更有效的多。这种血缘组织的强烈凝聚力有碍于现代大型企业所要求的劳动纪律与自由选择劳动力。在农村,族长制家族拥有巨大的势力无论国家官员要对农村推行什么变革都必须经过家族的同意否则就会遭到传统势力的抵制或破坏。家庭对成员的严格限制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精神因素 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成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除了上述的物质条件外,最主要的是缺乏像禁欲的新教教义那样的精神气质。儒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的适应于在世而清教的理性主义是理性的支配这个世界。儒教惧怕任何改革,在韦伯看来,王安石的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所采取的理性的、中央集权的财政措施遭到了以儒教官吏为代表的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而清教为了能理性的支配这个世界主张对此世进行变革。 儒家认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是既有世界的结构核心,在这些关系里,孝敬是根本的道德义务。由五伦衍生出来的的家庭伦理在家产制政权下,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助长了血缘的维系与发展。道教也有自己的“道”,道教认为宇宙中存在着自然与社会的永恒和谐的秩序,在这个和谐的秩序中本质上不存在真正的道德恶灵与缺陷,所以也用不着去改造它,这和清教激励人们去改变世界形成鲜明对照。 除此之外中西方对于商业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重农抑商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人心中,使得商人成为不被追捧的行业。“商人重利轻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们将商人和利益绑在一起,商人自然也被贴上了小人的标签。而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是高尚的气节、附庸风雅,众多抒发志向的古文和文人自身的做法都表现出这一点,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屈原、李白等都是即使穷困潦倒也要保持节操的人;中国古代的将军保家卫国,文人治家护国,农民生产粮食,都是或大或小为国家社会贡献的人,但是商人则是通过各种手段挣钱。这显然与中华传统价值观格格不入。因此商人在中国古代地位低下纵使有钱也没有用。因为中国生产力与资源富足等因素,中国经济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男耕女织的传统,先满足自家的需求有富余的才拿出去卖。因此家国思想的地位在这种生产过程中变得逐渐无可替代,像集体生产这种更复杂多样的生产工序从未出现,造成了极其有限的资本积累。古代中国这种容易被满足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也使得很少有人想要发展出更多的东西,就例如中国人制造火药用来放烟花,而西方人用来做枪支弹药。
局限性 韦伯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描述中国的经济也不是为了描述中国的阶级斗争史而是试图通过对传统的中国社会以及儒教与道教的分析来论证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的有关于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印度、伊斯兰等古老民族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宗教伦理精神对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韦伯所描绘的中国历史中,一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制度、事件退居幕后,而取代他们居于主要地位的是一些超出我们常识范围的现象和观念。
【书单】 《非正当性支配》 《儒教与道教》 《印度教与佛教》 《资本论》第一卷收尾
韦伯在《非正当性的支配》中关于城市的研究 城市是一个相对比较密集的聚落,而不是一些分散居住的集合体。通常在城市中房子之间距离间隔较小房子盖的比较紧密,除了住居的紧密之外,与城市这一名词相关的概念是纯粹数量性的,总而言之,它是一个大聚落。社会学概念: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住居密集的聚落,由于过于巨大,以致缺乏在城市以外的邻人团体里居民皆相互认识的特色。但是社会学有关城市的这一定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若以这一定义为准的话,只有特别大的聚落才能称为城市,至于要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凸显出居民彼此无法熟识的特色,则要看各个文化的特殊条件而决定。因此仅凭数量的多少显然是不足以决定的。用经济学来定义城市即:城市是一个居民主要是依赖工业和商业为生的聚落。但是这一经济学的定义也并不得当,因为在这一概念上就必须包括在亚洲和俄罗斯常见的由某种经营单一工业的氏族团体所构成的聚落-工艺乡。因此经营的工业就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多样性,但是这一点并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因为工业的多样性可以产生于宫廷的出现或市场的出现。 城市的另一个特质:在聚落内有一个常规性的-非临时性的财货交易的情况存在,此种交易构成当地居民生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即一个市场的存在。并非每个市场都会将其所在地转化为一个城市。为了长途贸易设置的定期市集及市场,在那,行商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彼此交易大量或者小额的商品,或卖给消费者。这样的市集或市场经常出现在村落地区。 城市最早通常既是一个庄园领主的居住地同时又是一个市场聚落,可以说是两种类型的经济中心,庄宅与市场。通常,除了经常性的地方市场外,城市也可能有为长途行商所举办的定期性市集,因此城市本质上是一个市场聚落。 消费城市与生产城市(城市的几种类型) 君侯城市是指城市的居民直接或间接的依赖宫廷或者其他大家计的购买力维生,此种城市类型相似于另外一些城市,定居在那的工匠与商人的盈利机会主要是看城市里的大消费者-坐食者的购买力。这些大消费者可能是官员在城市里消费合法或非法取得的收入,也可能是庄园领主或者掌握政治权利的人,在城里消费他们乡间的地租收入或其他更依赖政治力量而来的收入。 消费城市:大消费者也可以是在城市消费其企业收入,例如证券、专利或股息收入的坐食者,其消费能力因此主要是基于货币经济,收入来源也可能是政府的退休金及公债利息。 生产城市:在这些城市人口及其购买力的增加取决于建立于当地的工厂、制造厂或家内工业。当地市场的大消费者主要来自居住在当地的企业家只是通常他们不一定居住在当地;工人与匠人则为大众消费者;商人与地主则构成另一部分的大消费者,他们本身的生计是间接依赖城市经济活动的。 商人城市:在这种城市里,大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下列几种收益: (1)转运外地产品至当地市场零售,例如中世纪时的衣料商;(2)转运当地产品至外地销售,例如汉撒同盟销售的鲱鱼;(3)转运外地产品至另一地区销售,此即所谓“中介商业城市”。所有上述活动经常皆混在一起,大消费者即由此获得他们的购买力。地中海沿岸国家曾经有过的“康曼达”以及“海外贸易公司”③其所订契约要点即在于,外出经商者负责将本地货物运到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市场销售,至于购买本地货物与海运资金则全部由当地资本家提供,销售所得再采购东方货物回本地售卖,最后的经营所得则由外出商人与资本家依契约条款分享。因此商人城市的购买力与税收就像是生产城市一样是依赖当地的营利经营。 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可以说是介于自给经济与国民经济或者类似的概念性的阶段之间,而又与之并列的一种特别的经济阶段。单只聚集一群商人与匠人、且以固定的市场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并不就是个完整的“城市”概念。如果一个密集的聚落与农村不同之处,仅在于依赖农产品的程度,或者在于非农业所得与农业生产的比重以及市场的存在,那么我们所谈的是工匠聚落、商人聚落等市场聚落,而非城市。 “城市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即在于,努力稳固城市经济中自然天生的条件,其手段则是透过经济统制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与便宜以及工匠与商人的营利机会。不过,经济统制并非城市经济政策的唯一目标,而且即使曾出现在历史上某段时期,也不见得就会出现在所有的时代。至少 ,其完全成熟的发展仅见之于手工业行会取得政治支配权力的时期。
3月到4月读书报告
【书单】 《古犹太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共产党宣言》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在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注意到所有宗教的价值的同时,也致力于解释不同宗教所包含的经济伦理与政治伦理,解释不同宗教的理性化程度。韦伯的比较宗教文化研究,重点是分析各个宗教理性化程度的强弱。制度的产生是偶然的,但制度的演变、制度能不能向理性的方向发展和文化有很大关系。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论述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就是一种理性化的能力。 理性的工业组织是与固定的市场相协调的,而不是与政治和非理性的投机获利挂钩,不过这一点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唯一特点。资本主义企业的现代理性组织还应具备另外两个特征,否则它的发展也无从谈起:第一个特征是生意与家庭的分离,这一点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首要地位;第二个特征与第一个特征密切相关,那就是理性的簿记方式。 韦伯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问题研究的第一章中对不同宗教国家中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做了研究后发现大部分商业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那些宗教信仰差异和民族差异相重叠,进而又造成文化发展差异的地方,这一现象也体现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有关宗教信仰的数据中,资本主义在其迅速扩张期间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的改变人口的社会分配,进而决定人口的职业结构。韦伯提出之所以新教教徒与其他宗教的教徒相比能更多的参与到资本所有权、商业管理和工商业企业的高级技术领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宗教信仰并不影响经济状况,反之宗教信仰是由经济状况所导致的。在技术工人中天主教教徒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留守本行业倾向,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们大多会变成本行业师傅,但是新教教徒往往被吸引到工厂里成为高级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的家庭所在的社区和他们祖辈家庭中的宗教氛围而导致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所养成的智力和精神特质,决定了他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新教教徒更倾向于吃得饱,而天主教教徒却更青睐于睡得好。也就是说天主教教徒不喜欢通过冒险和刺激来获得未来可能会得到的荣誉和财富只满足于收入较低但是比较稳定的生活。 韦伯在资本主义精神这一章中提出今天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一个浩瀚的宇宙,每个 人都生在这个宇宙之中,它至少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人们必须生存于其中而不能改变的秩序。一个人只要介入到市场关系的系统中来,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他遵守资本主义的行为准则。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已经统治了经济生活,资本主义通过经济领域的适者生存过程,教育和挑选它所需要的经济主体。 前资本主义是指一种状态,即长期运转的企业对于资本的理性使用,以及理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组织形式,尚未成为决定经济活动的支配力量的状态。而这一态度正是人们在适应有秩序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环境的时候,所遇到的最大内在障碍之一。 韦伯在第三章对路德的天职观进行了研究。上帝唯一能够认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通过隐修禁欲主义来超越世俗道德,而是履行个人在现世中所处位置所赋予他的义务,这就是他的天职。紧接着就引出了路德的天职观,路德认为世俗的活动是肉体的事情,尽管其意志是由上帝支配的。世俗活动是有信仰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但是它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是道德中立的。然而随着因信称义的观念在世俗活动各个方面的发展及其逻辑结果,路德就更加强调天主教修道士的福音劝勉是受到魔鬼支配的,这就使得天职观念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路德认为隐修生活不仅没有价值,不能成为他们在上帝面前称义的途径,而且他还认为修道士抛弃现世职责是他们自私的产物,是对世俗义务的逃避,相反,履行天职的劳动在路德看来是胞爱的外在表达。对此,他通过观察劳动分工促使每个人都为他人而劳动的情况加以证明,但是它的观点过于朴素。韦伯认为路德不具备资本主义精神那些狂热赞美宗教改革成就的宗教届人士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会对资本主义表示友好的,毫无疑问,路德本人也坚决的否认自己与任何类似富兰克林那样的观点有半点联系。 宗教信徒可以通过感知自己是盛放圣灵的花瓶或者是执行神意的工具,来确信自己已经蒙受天恩。当他感知自己是盛放圣灵的花瓶时,他的宗教生活会趋向于神秘主义和感性主义,而当他感知自已是执行神意的工具时,则会趋向于禁欲主义;路德的立场接近于前一种类型,而加尔文主义则明确地属于后者。
宗教团体(宗教改革运动中各教会所言的有形教会)不再被视作是寻求超自然目标的一种信托机构,不管这种信托机构是(加尔文宗的)为了增添上帝的荣耀,还是(天主教和信义宗的)为人类提供获得救赎方法的媒介,它都必然包括义人和非义人;而只是被视作由那些相信新生的信徒们组成的团体,并且这种团体仅仅是由这些信徒构成。换句话说,这种宗教团体不再是一种教会,而成为了一种教派。 第五章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履行天职的人生是一种禁欲主义的操练,一种因虔诚之心而蒙受天恩的证明,而这种虔诚体现在他履行天职时的谨慎与条理中。上帝召唤的并非是劳动本身,而是履行天职时的理性劳动。宗教禁欲主义为资产阶级商人带来了一个令人欣慰的保证,那就是在现世中对财富的分配不均是源于神圣天意的安排,这种分配上的差异如同每个人享有不同的恩典一样,都是天意要达到的神秘目的,而这种目的是凡人无法理解的。
1月-3月读书报告
《教育思想的演进》 这本书不仅仅有教育和观念史的问题,更有社会学与历史学、形态学、、比较历史学、文化史和制度史、变量分析法与个案分析法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本书考察了长达十几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擎发时期”到十九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并集中刻画和分析了机组历史个案,加罗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制度革新;12世纪大学的诞生和教育上的繁荣景象;文艺复兴时代道德教育所陷入的动荡局面;贯穿于18世纪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通融起来,业余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衣服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也正因如此当代的很多社会学家认为,涂尔干所勾勒的教育思想的演进史,正是现代性本身所经历的生发流变的历史。 涂尔干描述了巴黎大学的诞生过程、组织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位体系,特别是承艺术学院的重要影响。涂尔干对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和蒙田两种教育思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其形式主义的缺陷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耶稣会的教育模式仅仅是在浅层次上的微不足道的创新,但实际上强化了对个人自由发展的压制和束缚。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教育的课程中增加了对自然科学的讲授。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将教育的焦点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社会需要。法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把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科学方面,缺少实践的检验,所以最终还是收效甚微以失败告终。之后几十年间一直到十九世纪以后,各位专家学者也在一直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行坚持不懈的尝试,但仍然没能寻觅出一条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教育之路。 涂尔干在后面几章节重点总结了之前讲述的几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利弊和优缺点,并开始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他认为,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理解。首先,需要改变中世纪以来人文教育中隐含的静态的人性观,而是要认识到人性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将人性置于特定的历史节点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全面认识。为了实现对世界的这种认识,进行历史教育是极其有必要的。其次,对自然的研究和对人类世界的研究一样重要。事实上,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同在,从进化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其他部分的关系,对理解人性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科学发现经常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例如,万有引力定律让人们认识到地球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人类不是一切的中心。 最后,涂尔干认为教育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只有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模式才是可取和可行的,如果把把人类知识的全部内容都强加给青年人是完全不可能的,教育的目标不是吧每个学生培养成完美的多面手而是在他们每个人身上培养出全面的理性能力,要注重发展蕴含着语言修养、科学修养、历史修养的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也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在小学阶段就有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误或者是因为粗心做错题时体罚学生甚至是动用武力打学生,或许老师当时只是单单是让学生记住这样的错误不在犯或者是让学生记住这次教训之后能够不再粗心大意,但是这样的行为也确实给仍然处在儿童时期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心里问题,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正是处在价值观形成以及自尊心最强的时期,这样体罚学生的做法非但不会激励学生努力学生避免错误,反倒会使学生对这位老师甚至对这一门课程产生抵触。在中学阶段,在大多数的学校里学生是很少上美术、音乐、体育等所谓的非重点课程的,往往这些课程都是被一些强势的考试科目的老师占有,这样的培养方式与涂尔干所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模式的相违背的,中国的应试教育讲求的是分数的高低,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使得在全国范围内都会学习和效仿衡水中学模式,认为衡水中学就是一个名校制造机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着的这样错误的教育理念也使得很多青少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是患上了抑郁症,青少年自杀问题也是频频发,因此要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问题,全面改善我国的教育模式。
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目的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确划分一条界线,认为二者分属两个不同层次,受不同性质的规律支配,必须由不同学科分别对之进行研究。在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上,涂尔干坚持高于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而不是相反,即高层次事物对低层次事物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
涂尔干的社会观是为他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不必也不能涉及个体层次,它只是把社会层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12月-1月读书报告 《哲学讲稿》 涂尔干这一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初始问题、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每一部分又分为诸多个小点逐一进行解释和论证,相对于之前几本书这本书的趣味性较强,讲述的内容大多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其中在第二章心理学的第7小节里涂尔干讲的是“论快乐与痛苦”,乐与苦都是一种意识状态,它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乐与苦是情感现象,我们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就能体会到这种意识状态,我们是被动的感受乐与苦带来的感受,但是心里生活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我们会为了减少痛苦增加快乐而做出我们本能的反应。快乐与痛苦第二个特征是必然性,我们本身是必然会体验乐与苦的,我们不能人为的去逃避这种感受,乐与苦是所有事件产生的必然结果。第三种特征是相对性。在感觉的领域里,一切都是相对的,同一件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快乐的而对于另一个来说就可能是痛苦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工人来说,被资本家无情地剥削,劳动力一直被压榨,被要求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量对于工人来说就是痛苦的对于工人的生活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巨大影响,但是反过来对于大资本家来说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量其实是增加产量提高利润率抢占市场赢得更加的收入,甚至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税收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乐与苦相对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资本家在做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举动也给工人造成的压力和痛苦。
10月底-12月初 【书单】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教育思想的演进》 《原始分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野之学》 《社会学与哲学》 《原始分类》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的是澳洲的分类类型,第二部分是其他澳洲分类,其次介绍的是祖尼人和苏人,然后介绍的是中国的分类情况,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以及对这一本书的评价和批判。 澳洲的分类类型 分类就是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于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累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他们的包含关系或者是排斥关系的过程。作者将每个部落分为两个胞族。每个胞族由一定数量的氏族组成,氏族又是由具有相同图腾的个体组成的。一般来看,某个图腾在一个氏族里存在的话在其他氏族里是不会存在的,胞族又是由两个姻族组成的,而姻族之所以被定义为姻族是因为其于婚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姻族规定,一个胞族里的某一个特定的姻族只能和某一个胞族的另一个姻族结婚。大致的逻辑关系是:个部落有两个胞族,每个胞族有2个姻族,而姻族又包括了N个氏族。 在澳洲每个胞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按照该胞族的特点来寻找于其有相似性的图腾作为标志,每个胞族会有多个图腾,这些图腾都是自然事物,例如鹦鹉、蛇、鸭子等等,不过他们会对这些动物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比如黑色凤头鹦鹉和白色无冠鹦鹉。 其他澳洲体系 在这一体系里澳洲某些部落出现了图腾交叉的问题,例如,kumara这个姻族的图腾是晨星,傍晚的时候晨星就会转移到一块形似大蜥蜴的石头后面,那么晨星貌似就与大蜥蜴有一定的关系。又例如,鸸鹋氏族中一个人在鸸鹋中发现了火,所以认为火和鸸鹋图腾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类似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有些不是特别明显。在一个氏族中,一个特定的东西可能与整个氏族中某些食物有特殊的关系,但是可能这些很可能是很难被人发现的,在很多澳洲社会中胞族都是相互对照、势不两立、黑白分明的,但是由于氏族是从一个胞族中形成的,所以它们也就有天然的逻辑关系。 祖尼人、苏人 祖尼人对宇宙有翔实的安排,祖尼人在表现事物原始概念方面非常发达。祖尼社会对其自身的观念,与它的世界观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因而可以十分恰当的将他们的组织称为神话-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祖尼人将自然中一切的存在和事实,日月星辰、天空、大地与海洋以及它们所有的现象和要素,连同所有非生物体、植物、动物和人都划分、标注、指定到一个单一而又整合的体系的固定位置上。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分的相似程度要么是平起平坐要么是相互包涵。在祖尼人的分类形式中,将空间划分成:东、西、南、北、上、中、下这七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能够代表本区域特征的动物或者自然事物,北方是武力和破坏的区域;西方是和平和狩猎;南方是温热、农耕、医疗 东方是太阳、巫术和宗教。每个区域还有各自的颜色北方是黄色、西方是蓝色、南方是红色、上方是彩色条纹、下方是黑色、中部兼具所有颜色。祖尼人的体系是澳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然而最终能够表明这种关系实在性的,还要算连接这两种极端体系的中间阶段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才澄清了一种体系究竟是如何从另一种体系中发展出来的。 中国 涂尔干还特别将中国单独拿出来做了详细的研究,澳洲与之前讲过的三种分类体系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人察天文、观天象、利用地磁和星术来进行占卜预测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大量相互混同的体系组成的,这个体系所根据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四个基本方向上的空间划分,在这四个区域里每个区域都由一种动物来主管,并且这个区域就用这个动物的名字来命名,青龙为东、朱雀为南、白虎为西、玄武为北。每个方位点之间的区域又一分为二,即八个罗盘方位的八个分区,除了根据这八种力量的分类以外,还有一种分类,把事物分配于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名目之下·,除了这些还有按照季节分为二十四节气,按照动物种类分为十二生肖。因此,区域、季节、事物、和物种的分类支配了中国人的全部生活。这种分类是每家每户风水信条的准则,通过判断风水来决定建筑的朝向、村庄和房屋的建设以及坟墓的位置。 结论和评价 原始分类绝不是个别和例外的,也绝不是与开化民族所采用的分类是格格不入的,而是可以在不打乱连续性的情况下与最初的科学分类一脉相通。事实上,即使原始分类在某些方面与科学分类具有很大差别,前者也已经具有后者搜有的本质特征。 本书凝聚着独特的理论意义,该文是“社会学年鉴”学派最富有启发性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一篇文章也有很多的缺陷,他们的论证清楚鲜明,材料翔实但是在逻辑和方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罗德尼·尼达姆也举出了很多文章中确实存在的问题的范例,但是涂尔干和莫斯的论文仍然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后来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所描述的那些著名观念的早期程式。
9-10月读书报告 目前已经阅读的吉登斯的书 「《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这两本书深入的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变迁」
「《民族国家与暴力》是吉登斯初步运用自己的理论来分析社会问题的最初尝试」 「《超越左与右》、《第三条道路》这两本书是吉登斯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 《社会的构成》 《自反性现代化》 《为社会学辩护》 《失控的世界》
主要成就 1、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社会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2、反思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社会研究方法 3、提出了结构化理论 4、提出了现代性理论范式 5、反思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6、提出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学术历程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70年代,吉登斯分析了欧洲传统思想,尤其是古典三大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著作,并形成自己的分析概念和框架 第二阶段 80年代至今。吉登斯运用自己的理论分析社会历史以及西方社会生活。
现代性的内涵 《现代性的后果》中,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形式,大约在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大略的等于工业化的世界。 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各种过程的复合,这些过程经常相互矛盾,产生冲突、不和谐以及新的分层形式。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急剧变迁的全球化时代,这是世界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这些对我们产生的影响的变迁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的某个地区,而且几乎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一角落。全球化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是政治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社会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 吉登斯指出,对全球化的看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有些人对全球化持完全怀疑的态度,这些人被称作是怀疑论者,他们认为,所有关于全球化的讨论只是一种谈论而已,全球经济并不是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与以前存在的经济有什么特别的不同,这个世界仍然像以前一样运转。全球化这个概念只是希望拆除福利机制、减少国家开支的自由市场主义者所散步的一种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激进论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全球化是真实的而且全球化所产生的结果也可以在每一个角落感受到,,全球市场不再受国家边界的影响从而有了巨大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过去了,全球化这个自然演进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结构化理论 代表作《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试图克服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体论、决定论与唯意志论的二元对立提出的,它用结构的二重性去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结构化理论的目的 1、确认行动概念在社会科学中具有实质的重要性,因此社会科学必须能够令人满意的解释有能力的、可理解的人类能动者 2、避免陷入主观主义,而且要把握和理解比我们存在更久的社会制度的结构性组成 结构的二重性:是指社会体系既是社会行动的中介,也是行动结果的结构化特征 吉登斯提出的社会活动都是在时间、空间、结构中进行的,社会秩序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系统如何吧时间与空间捆绑在一起的问题 功能主义的三个谬误 1、错误地区分了动态和静态、历时性和共时性 2、由于强调系统需求,无法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能动者,而后者了解自己社会所为的许多情况 3、系统没有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系统需求根本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8-9月读书报告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虽然本书的核心是自我问题,但它主要不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本书突出重点是在于关注自我认同的新机制的出现。这种新机制,一方面由现代性制度所塑造,同时也塑造着现代性的制度本身。自我不是由外在影响所决定的被动实体。在塑造人们的自我认同时.不管他们行动的特定背景是如何的带有地方性,对于那些在后果和内涵上都带有全球性的社会影响,个体也会对此有增强和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高度现代性的轮廓 开篇一章便为整个研究勾画出了一个框架。它以社会研究的特定部分作为例证,对现代性发展的关键方面给出评价。p2 定义 纯粹关系:纯粹关系是一种外在标准已被消解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也仅仅是为了这种关系能够给予的某种奖赏 纯粹关系预设着“承诺"(commitments)的存在,而承诺又是-.种特定的信任。反过来也必须把承诺理解为一种内在参照系统的现象:它是对这种关系的承诺,也是对相关的对方或他人的承诺。作为预设的信任机制的一种结果,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是纯粹关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再熟练化"无论涉及个人生活的亲密关系还是较广泛的社会活动,都是对抽象系统剥夺后果的普遍性的反应。p6.7 依照沃勒斯坦和布莱克思理来看,跨越哀痛阶段是离婚后“重新塑造自身”的关键。成功离异所面对的任务就是建立“新的自我感”、“新的认同感”。在长时间的婚姻生活中,每个个体的自我认同感与对方密切相联,事实上也与婚姻本身相联。经历-次破裂的婚姻之后,每个人必须“重返其早期经验,为能独自生活以及把握因离婚而获得的第二次机会而找寻独立性的其他意象和根基”。 丧亲的孩子比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加痛苦,死亡不可逆转,而离异是两个活生生的人感情破裂分开,给孩子带来心理巨大打击 《第二次机会》是一本有关婚姻和离异的书 时空分离是解释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动力品质,时间与空间的分离首先包含时间的“虚空”维度的发展,它也是地点转换的主要杠杆。时间和空间的虛空并非是--种直线发展,而是一-个辩证过程。在通过时空分离而结构化的社会情境中,有可能存在许多形式的“被活的时间"(livedtime)。 时空分离对于由现代性引入到人类社会事务中来有巨大的推动力。这种现象使“用历史去创造历史”的观念普遍化,它的深入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生活逐渐脱离开传统的束缚。 抽离化 时间和空间的虚空过程对现代性推动力的第二种重要影响,即社会制度的抽离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提出了“分化”这个概念,分化带有功能的进步性的分离意象。因此,这一概念隐含一 种观点:在前现代社会中以一种松散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活动模式,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变得更为专门化,更为精确。毋庸置疑,这种观念有某种效度,但它无法把握现代制度本质和影响的基本要素,即社会关系从地方性的场景中“挖出来"并使社会关系的在无限的时空地带中“再联结”。确切地说,这种“挖出来”就是作者提出的的抽离化的内涵,对于由现代性所引入的时空分离的巨大增长而言,抽离化是关键因素。
抽离化机制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符号标志”和“专家系统”,又把它们统称为“抽象系统” 。 符号标志是交换媒介,它有标准价值,因此在多元场景中可以相互交换。它最为重要的例证就是货币。虽然较大的前.现代社会体系也都发展了某种货币交换。货币把时间(因为它是信用手段)和空间(因为标准化的价值允许同不直接接触的许多个体进行相互交易)分成诸多类别。 而专家系统则通过专业知识的调度对时空加以分类,这种知识的效度独立于利用它们的具体从业者和当事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这种专家系统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如食品、药物、住房、交通等等。专家系统并不局限于专门的技术知识领域。它们自身扩展至社会关系和自我的亲密关系上。p20 定义 时空分离:跨越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并一直到包括全球体系的状况 抽离化机制:由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它们合起来等于抽象系统)所组成。抽离化机制使互动脱离了场所的特殊性。 制度反思性:定期地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情境上,并把这作为制度组织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要素。 对于信任的思考, 引用:对抽象系统的种种怀疑或敌对态度,可与对其他抽象系统的想当然的信赖相共存。例如,一个人也许绝然拒绝食用包含添加剂的食品,但如果他不能自耕其食,那必然要对提供优质产品的“自然食物”的供应商报以信任。当一个人在对正统的医学职业不再着迷,他就会转向整体论医学。当然,这是一种信念的转移。一个疾病患者如果在治疗中对所有形式的专家的主张都持怀疑态度,那她就会拒绝接触医护人员,而不管疾病如何恶化。但即使是一个极端反对医护的人,也会发现绝对难以逃避医学和医疗实践体系的影响,因为它们已经影响了许多方面的“知识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具体因素。例如,它们影响了主宰食品生产的规则,无论这些食品就其品质而言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 经历: 对于信任,我认为也有一部分的心理作用,就像我在失眠的时候会吃一颗褪黑素,其实褪黑素并不会有很明显的作用,只不过我第一次吃褪黑素后很快睡着了,所以内心坚信吃过褪黑素我一定能尽快睡着,其实信任是很神奇的,感觉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
个体具有意识,自我认同不仅仅是被给定的,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的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在米德的理论中,宾我就是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进程中有意识的主我的识别,即一种社会认同,以其所言,主我是个体积极的原初意志它控制着作为社会连结的宾我
存在性问题关涉人类生活的基本参量,并且由每个在社会话动的场域中“践行”的个体所解答、它们设定下列的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因素: 存在和存有:即存在的本质、客体和事件的识别。 有限性和人类生活:人类既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又作为有感知和反思性的创造物与之相分离;这造成存在的矛盾 他人经验:即个人解释他人的特质和动作的程度。 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在连续的白我和身体中,人的概念的持续感受。
福柯分析了与权力机制有关的身体,他尤其关注现代环境中的惩戒性权利的突现,身体变成权利的焦点,而这种权利,不像在前现代那样尽力外在地显现自身,相反它臣服于自我控制的内在惩戒,依照福柯,惩戒机制产生驯服的身体。尽管福柯有关惩戒的解释非常重要,其身体观大部分仍需深化。他没有分析身体和能动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在其所有的意图和目的方而,他把两者等同起来。身体加上权力基本上就等于能动。但是,这种观点当和由福柯之前的梅洛-庞蒂所提出的观点以及当代的戈夫曼所提出的观点相并置时,它仍是不充分的,也显得不成熟。身体的惩戒内在于有能力的社会行动者;它是超文化的,而不具体地与现代性相联结;在社会生活的时段中,它是行为流的持续特征。最为重要的是,身体的惯例性控制是能动的本质及他人接受(信任)为有能力的存在本质的内在组成部分。
戈夫曼所称的“正常外表”( normalappearance)是互动的日常场域的主要部分。正常外表是(受到严密监控的)身体举止,个体在“常态"情境中借助它们主动地再生产保护壳。“正常外表意味着个体可以继续现行的活动而无需对环境的稳定性投以太多关注。”
7-8月读书报告 《超越左与右》 吉登斯在分析保守主义和欧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现保守主义在他自己的演进过程中走向了反面,而向来以激进主义面目出现的社会主义却走向了只注重社会福利的保守主义,经研究发现,左与右的说法已经失去了意义,已经变得激进的保守主义遭遇到已经变得保守的社会主义。因此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左派和右派的陈词滥调。 吉登斯在本书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世界主义秩序的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接受了凯恩斯主义,而且不同程度的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方式,二社会主义也正在姐姐安资本主义的生产手段,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 反思现代化的三大特征,1、全球化的冲击,2、、日常生活和个人生活发生的变化3、后传统社会的出现 虽然大多数理论家都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而吉登斯提出了全球世界主义秩序理论,尽管他提出了超越论,但是他站在西方左翼的立场上,骨子里依然是激进派,而且保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吉登斯主要从经济压迫和贫困方面批判资本主义,认为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市场依然有许多马克思提出过的破坏性结果,包括居于主导地位的增长的伦理,普遍的商品化以及经济上的两极分化。 重构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 1、修复被破坏了的团结 2、从左翼和自由主义的解放政治转入吉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 3、结合反思社会的出现,推行积极的信任,提倡一种能动性政治,是个人与团体,国家与公民社会建立起积极的信任关系,以便解决贫困和社会排斥问题 4、在全球化和反思的社会秩序中,克服自由民主制度的缺陷,建立一种对话民主的社会制度 5、为建立一种积极的和反思的福利国家做好准备,并将其与解决全球贫困联系起来 6、通过对话解决包括战争、价值冲突和性暴力等在内的各种暴力问题。 吉登斯认为功能主义有三个谬误 1、错误的区分了动态和静态,历时性和共时性 2、由于强调系统需求,无法把人看作是有理性的能动者 3、系统没有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系统需求根本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结构二重性:社会体系同时既是社会行动的中介,也是行动结果的结构化特征。结构二重性指的是社会实践实质的反复性本质 吉登斯提出的重构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 1、一定要关注修复被破坏的团结,这可能有事意味着有选择的保留传统,甚至可能重塑传统 2、我们应该承认,我所说的生活政治相对于政治秩序的正是领域和正统性更少的领域的中心性不断增加 3、与社会反思的普遍化有关,积极信任意味着能动性政治的理念 启发性政治:是一种在存在社会整体关怀和目标的环境下,寻求是个人和团体完成任务,而不是国家为他们完成的任务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启发性政治是现在有效地解决贫困和社会排斥问题的主要手段 4、在全球化、反思的社会秩序中,自由民主的缺陷表明需要深入进行更彻底的民主化。 5、为从根本上反思福利国家做好准备,而且要把它与广泛的全球贫困问题联系在一起 6、激进政治方案必须准备解决人类事务中的暴力的作用
6-7月【书单】 《自杀论》 《与社会学同游》 《现代性的后果》 《社会的构成》 《民族国家与暴力》在读 【一】《自杀论》 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首先给“自杀”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然后在这个定义所包含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个定义是:自杀一词可用于任何一桩由受害者本身完成的、主动或被动的行为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是死亡事件。 一、自杀的非社会因素 迪尔凯姆开始用大量的数据分析驳斥导致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包括精神变态(神经病、偏执狂、神经衰弱、痴呆),种族与遗传,天象因素(气温、气候)和模仿。这些原因或许是对于单个人选择自杀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当迪尔凯姆把各个国家的精神病人数量与国家自杀人数进行对比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精神病人多的国家,自杀人数反而少;种族对自杀的影响实则掩盖了背后宗教的力量,而遗传这种生理因素实则是一种精神病痛,自杀是它所造成的神经衰退的偶然结果;天象这种外在的因素并不能直接诱发自杀。而模仿,对于它究竟是非社会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这个问题是需要商榷的。因此它们所起的作用就成为了辅助性的,并非是自杀的根本原因。 二、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 这里很重要的两点是:1.忽视个体的因素,明确研究对象为社会自杀率,把自杀当成是一种集体现象。2.在分析自杀原因时,不再考虑个人动机和个人主张(失恋、酗酒、厌世等);而是直接寻求各种社会环境的状况(宗教忏悔、家庭、政治团体、行业组织等)。宗教、家庭和政治团体等团体组织都是预防自杀的有效武器。迪尔凯姆还根据自杀的不同原因和这些原因所具有的特性对自杀类型进行分类,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动乱型自杀,和混合型自杀(如利己-动乱型自杀),以及各种不同的自杀类型所采取的对应的自杀形式,比如溺水、坠楼、自缢、窒息等。 通过阅读《自杀论》,我知道了自杀的原因,不止有个人心理层面的,还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而且单个人的所有社会行为都可以追溯到群体中,从社会群像中找到答案。 【二】《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领域,本书共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由各个小节组成,篇幅较小。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了许多对现代性的思考与讨论,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现代性结构框架采用了精神分析法和现代心理学来解释现代社会的信任体系和存在的风险。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在让人类享受更优质生活的同时也有着无法避免的阴暗。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本书第三和第四部分,作者仔细考察了信任是怎样将种种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将现代社会中的安全、风险和危险问题一起提出来讨论。在书中安东尼·吉登斯以陌生人交往为例来解释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与陌生人擦肩而过,这种礼貌的疏远是双方的刻意控制的结果,不仅受到我们的礼仪、传统的限制,这也是当面承诺的最基本类型,即在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信任。但是现代性制度的特性与某种情况下抽象体系中的信任机制紧密相关,如专家信任体系,也许我们身边的人会盲目的信任朋友圈或是微博上的一些专家的言论,在不知道对错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会倾向于相信专家。 【三】《社会的构成》 在书中,吉登斯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契领式的总结,论述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本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打破了以往的二元方法论,确立了“结构二重性”理论。一方面,社会结构本身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应当受制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 【总结】 《自杀论》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数据来证实作者的猜想和论证也让我明白数据分析对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任何结论都需要大量的例子和数据作为依托。而《与社会学同游》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本书的逻辑性较强在前言部分就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在每个章节中也有承上启下的部分每一章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在书中介绍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社会学家著名理论,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社会学令人神往的一面是其视角让我们用新的目光去审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非常熟悉的世界”。 为了阅读的系统性,我后期主要阅读的安东尼·吉登斯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社会的构成》还有在读的《民族国家与暴力》。总体来说吉登斯的著作比较好理解些,尤其是《现代性的后果》共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分为几小节,读起来难度稍小。但是经过一个月的阅读我认为自己的读书总结没有固定的模式,对知识的总结的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