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赵书婧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09.17)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赵书婧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09.17)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书婧1 2020-01-01 15:58
2020年8月书单
1《资本论》卷一 马克思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4《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
5《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6《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戈夫曼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与阐述家庭、氏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会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确存在某种规律,作为社会中渺小的一员,有必要知道它们的本质和发展过程,以便清楚未来的走向,不至在人潮中在历史的洪流中迷茫地行进。特别是对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饱受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人阶级而言,这样科学的理论有助于促进和推动工人对现状的理解及运动的安排。
    关于家庭。人类原始的性关系状态是杂乱的,在这种杂乱的性关系下发展出了群婚、对偶制、专偶制等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从血缘家庭到普那路亚家庭,从排除父母子女间的性到排除姊妹和兄弟间的性,对血缘亲属结婚方面的限制的逐渐增多引起了氏族的建立。氏族之下婚姻禁规错综复杂,群婚难以实现,对偶制家庭逐渐发展。该家庭形式虽然表现为一男配一女,其实男子仍享有多妻和偶尔通奸的权利,而女性不仅被剥夺了群婚的性的自由必须严守贞操,还要面临抢劫与买卖妇女的问题。加之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财富的来源不断增多,这些财富转归家庭所有后,丈夫作为食物的获得者与劳动工具的所有者,其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动摇了对偶婚及母权制氏族为基础的社会,促进了现代家庭,即专偶制家庭的萌芽。专偶制存在的经济基础使得妇女始终处在男子的统治之下,尤其是在家务变成私人服务后,妇女似乎便成为了依靠男性劳动生活的被供养者,被彻底的排斥在了社会生产之外,部分妇女因而堕落卖淫,成为专偶制的补充物。该形式的婚姻是阶级的婚姻、是不自由的、是带着资产阶级的方式和目的的权衡利害的婚姻,它不是合乎道德的浪漫的爱情,难以维持爱情及保持道德。
    关于私有制。从氏族到胞族再到部落,团体里的成员拥有固定的人名、共同的墓地和宗教仪式、共同议事与表决、互相帮助和保护,重要的是族人死后的财产归氏族所有。但如前所述从野蛮时期向文明时代过渡的过程中,财产逐渐积累于家庭中。这与氏族的共产制传统相对立,为了保护个人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应运而生。
    关于国家。雅典人国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它将不同氏族、胞族或部落的人按职业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特权者和非特权者。随着社会分工和经济的发展,财富大量集中在了贵族手中,农民和手工业者逐渐贫困化,故而导致了雅典的灭亡。罗马的公共事务最初由元老院处理,然后经由人民大会通过。此大会是一个以是否为服兵役的男子为前提,以地区和财产划分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德意志人国家是在战胜了罗马帝国后,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综合而言,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可调和的矛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急需一种力量来平衡与维持秩序,而这就是国家。同理,同它是如何产生的一样,当阶级消失的时候,国家也会随之消失。
    人类原始的状态是平等的、共产的,没有阶级,亦没有统治和奴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妇女被压迫、婚姻自由被经济基础左右、人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和阶级相互竞争与对立。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人们创造了氏族、家庭、与国家等力量来维持秩序,它们终归是创造物,也会同之前的创造物一般逐渐消失,社会的更高的阶段将是自由的、平等的和博爱的。
2《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要想联合全世界无产者,不是喊口号,需要用实证去调动这部分被压迫工人的积极性,需要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处境与自己所处团体的发展,如此一来才能明确自己是什么,拥有什么,能做些什么。
   随着机器的生产,财富集中积累在资产阶级,不论是工业无产阶级还是农业无产阶级都陷入了困苦的陷阱。他们被资本家以大规模经营的方式集中在了大城市,以各种不堪的形式生存于城市,就像资本家的奴隶和待选的商品一样任人剥削待人挑选,任劳任怨地从事各种高污染、高风险、高强度且低报酬的工作。一个阶级的受损即意味着另一个阶级的获利,因而资产积极不断地变本加厉地压榨着无产阶级。用儿童和妇女挤占男性成年工人,把工人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使妇女儿童的道德及童真尽失;从工人阶级内部设置监工,破坏工人团结;采用实物工资制与小宅子制等办法加强对工人的奴役。纵然工人也能通过酗酒、纵欲来麻痹自己接受恶劣的一切,但随着失业危机的反复与其猛烈性的加强以及各种身体疾病、道德问题的积攒,最后触发了工人运动。但因工人阶级内部本身就存在工人与工人的对立,加之资产阶级对穷人加以粉饰的道德的慈善,使得工人运动阻力颇大。恩格斯就是要把这些状况和以及做过的努力与失败的经验都告诉工人读者,让他们明白资产阶级的手段与态度,知晓自身的力量与缺陷,明确共同的事业与目标并为之奋斗。
3《资本论》卷一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从工人自身的处境出发来描述遭到资本家剥削与压榨后工人的现状,而《资本论》卷一则是更为系统和科学地阐述了资本家是如何运转并达到这一目的的。资本家以资本同时为资本压榨和剥削工人,另一方面,资本本身是由工人劳动生产的,生产出来的资本又生产工人,所以工人自身就是商品就是资本。卷一就是想论述这一循环的生产过程。
    第一环是资本的起源。商品有质和量的差别,因此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需要化成一种共同的东西,在这一流通过程中,独特商品金便执行了货币的职能,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实现流通手段完成商品向货币再向商品的转换,成为货币形式的胚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促进了商品流通,其中,为买而买是促进消费的货币,为卖而买是为了促进生产而后获利的货币。在这一过程中,流通的货币便因其支出的性质转化成了资本。这一资本不断循环转入消费和生产后产生的超过原本价值的部分成为剩余价值,资本家疯狂的利用剩余价值创造和积累财富。在G-W-G这一循环中,W是商品,也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因此只有当资本家找到愿意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工人后,才可能完成这一转化,商品流通才会产生资本。如此看来,工人在其中,既是不可或缺的又是可以被任意取代的。不可或缺在一旦工人联合起来,资本将无法运转;任意取代在工人可以像商品一样被卖掉和随着市场需求涨价跌价,且因生存需求和内部竞争不得不妥协成交。现既已知晓这一切,工人便可团结起来,无畏向前,摆脱生而为工人则一生为工人的悲惨命运。
    第二环是资本的生产。资本家无休止的追求剩余价值,谋求增值。剩余价值又分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于是乎他们在这二者的生产中理智并疯狂地谋算着最大利益。首先先看何为剩余价值。资本家投入生产的资本主要用于购买不变资本(生产资料)与可变资本(劳动力)。可变资本看似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实则拥有了劳动力一天的消耗,即使用价值。这二者的差额便形成了剩余价值,从而转化为不变资本而后又转化为可变资本,如此反复创造并积累财富。贪婪的资本家想在可变资本投入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于是不断按比例延长工作日,无限榨取工人让渡出来的超过预付资本所支付的使用价值,即绝对剩余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减少工人数量,延长工作时间,使其在低于原资本投入的情况下还能生产出超出之前的利润,实现剩余价值率最大化。与这一方法相对应的是在不变的工作时间中,调整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提高劳动生产力,产生相对剩余价值。总的而言,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都是从劳动的时间、生产力与强度三方面出发进行调整。在时间上采用换班制度争分夺秒缩短工作日;在生产力上,通过加强分工协作、发展机器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将工人的劳动力转化为终生从事某种局部职能的片面的器官,不加思考地反复做工,并将妇女儿童等廉价劳动力一并带入,加强对工人的普遍的奴役;在劳动强度上迫使工人在同一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产品。当这三方面同时作用下,工人就会因为劳动力的增长与工作时间的缩短而加强劳动强度,从而产生没日没夜的劳动,失去自由活动、脑力活动与社会活动的时间,成为有产阶级的奴隶。
    第三环是资本的牺牲。劳动是产生资本的要素,是资本的费用。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工人作为劳动力既是商品也是资本,需要用工资维持生存,而工资也就变成了资本的牺牲。对于这种牺牲,精明的资本家千方百计的将之降到最低。愿意做出这种牺牲也只是因为劳动力工作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劳动力的产品价值,为了掩饰这一实质,采取工资的形式抹去其痕迹,用仅够支付必要劳动时间的酬金剥削着工人的全部劳动。此外,还将工资本身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主要的形式,前一形式下,劳动价格已定,日工资或周工资取决于所提供的劳动量,工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因此引起了劳动价格的下降,迫使工人的全部时间都用于劳动。后一形式较前者更为过分,它不仅想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还欲降低和克扣工资。由于计件使得工人出于个人利益考虑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主动延长劳动时间,紧张地互相竞争,但其实随着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增长,工资逐渐下降,看似双赢的事情实则是资本家的欺诈,获利的永远是资本家。
    第四环是资本的积累。资本家卖掉商品交换得到的货币转化为资本,除去个人消费外再分成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投入到生产中,以资本生资本。其中所购买的商品即工人,既能帮其将生产资料转化为更高价值的产品,又可通过其自身的个人消费起到资本动力的作用。资本家也深知这一点,曾采用实物工资制和小宅子制等办法降低资本的牺牲,增加资本的积累。资本家如此这般为了积累而积累,为了生产而生产,最后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与此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的无产阶级人数的增加与资本家减少资本后出现的“过剩人口”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资产阶级的发展,让其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曾乐此不疲地追求的剩余价值所困,最后自食其果。
4蒙受污名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由于社会布景是确定的,人们对可能发生的表演出现预见、期望和规范要求,此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种特殊的差距便构成了污名。蒙受污名者在表演前,即在后台在未同正常人接触的情况下,曾尝试过纠正污点以使表演时能够隐瞒或抹去污名符合的标记,或尝试通过掌握一些技艺来把所蒙受的缺点转为另一种标记,又或将污名当做解释其遭遇和失败的借口。在表演时,蒙受污名者因无法确定常人的态度,会巧妙地安排生活,避免接触,实有接触时也会管理好自己因丢脸而产生的紧张关系或管理好会让自己丢脸的但却暂时未被披露的信息。当然这是从个人层面出发在信息控制上管理污名及其印象,要想去污名化,蒙受污名者还需要一组人相互协同配合来维持这一情境,使自己相信他所造成的现实印象就是唯一的现实。这样一组人的集合就是剧班,对于蒙受污名者而言,他所属的剧班,是那种能让他丢脸的类型,即自己人和明白人。自己人是由某种污名类型的成员聚集而成的社会群体,在自己人中,蒙受污名者可以将自己的缺点作为群体生活的根据,甚至把自己的污名作为职业从而成为群体的代表。对外说服公众采用软性社会标签称呼污名类型,对内现身说法证明此类污名者亦是好人。这类代表的出现导致了蒙受污名者内部的分层,他们在内群体中以常人自视,对外却扮丑讨好常人,出现身份上的暧昧。明白人则通常是一些常人和边缘人,他们的明白可能来自工作环境,也可能是作为剧班导演渐而夹在了观众和表演者之间。由此可见,常人同蒙受污名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每个人都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参与这两种角色,他们所指的是视角,不是人。
2020年7月书单
1.《宗教社会学》韦伯
2.《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韦伯
3.《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韦伯
4.《古犹太教》韦伯
5.《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
【感想】
一、《宗教社会学》
①何为宗教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中没有给宗教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却从其起源、传播的担当者及方式、不同身份阶层的宗教、救赎之道及宗教与现世的关系来阐述何为宗教。
简单看来宗教自然意味着信仰,而原初的信仰多是对一些具有超凡的、超感官的、自然的力量的物或人,即卡里斯玛。一旦卡里斯玛消失殆尽,那么此人或此物将毫无用处,宗教也就从之前的泛灵论的自然主义转化至象征主义。人们在日常生活和需求下,开始采取切事的、理性的态度,通过祈愿、献祭与崇拜等诸种形式以展示自己的、符合神的利益的业绩,如功能神、政治团体的神及地方神,然后再要求适当的回报。而这一形式的实施者则为巫师或祭司。以巫术性的手段来强制“鬼怪”的人员为巫师,这纯粹是个人化且随机的行为。以崇拜的方式影响神的职业人员为祭司,他们从事定期的祭典经营,持续地受到一定的规范、地点及时间的约束。简而言之,强制鬼怪,崇拜神,巫师证实其卡里斯玛,神证实其力量,由此产生不同的伦理与秩序。与祭司同为宗教伦理的体系化与理性化担当者的先知则指纯粹个人性的卡里斯玛禀赋的拥有者,又分为伦理型先知与模范型先知,他基于个人所负使命而宣扬一种宗教教说或神的诫命。一旦先知传道成功,将拥有其信徒,随之可能会组织成持久的教团。教团一旦形成,为保持传道的优势地位,需在教说的实质内容,即教义上将自己与其他相抗衡的异端教说区分开来,并通过布道或司牧的方式来对集体或个人进行教化、在预言刺激期或日常生活中发挥力量。
②宗教与阶层
  在带有强烈预言或改革色彩的宗教运动时期,贵族作为一般信徒教育的最早担纲者,通常会被导至先知型伦理宗教的道路,这种类型的宗教会突破所有阶级与身份团体,但在先知型宗教的日常化中,贵族会变得逐渐冷漠、保持怀疑甚至蔑视非理性的宗教,统治阶级只将其视为驯服人民的手段,给予官式尊重;而大商人与金融家则是漠不关心并极少倾向彼此取向的宗教;只有军事贵族不容易转变为一个理想的宗教伦理担纲者。
  在传统时期,社会模式大多是农业取向的,农民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因而在宗教上不会有伦理的合理化,容易倾向节气巫术、泛灵论或仪式主义。如中国的宗教意识就是把自然法则和仪式法合二为一,“神”和“鬼”二元论,而确保好收成也成为了证明皇帝(大祭司)神秘的神性的一大因素。
随着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开始呈现出独特的经济模式,一些城市职工和小商人组合成了市民,他们明显有别于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受自然的约束也少很多,但作为城市的“闯入者”与异乡人,巫术的牵绊并没有被根除,他们仍然缺乏一种伦理理性化的宗教,这也导致了他们技术中理性主义的局限性。不过,一旦有改革者打破巫术观念,他们会立即倾向一种理性的伦理与宗教的生活观。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阶层。即贱民,如犹太教与印度教的贱民民族——一个缺少自律性政治组织的、特殊的世袭性的社会团体。这一群体遭受着残酷的欺凌与迫害,但他们的处境越是困顿,救赎的愿望就越强烈,宗教使他们紧密结合,所遭受的苦难被视为具有纯粹的宗教性价值,是他们的宗教诫命。
③宗教与救赎
  救赎的内容,按照人们希冀“自何处”被拯救出来以及希望被解救到“何处去”,而带上极为不同的色调。儒教是和平主义的、入世且面向今世的一种宗教,儒教徒多是以国内福利为政治取向的士人,儒教没有所谓的教义,并非是一种救赎伦理。印度教和佛教等的救赎憧憬则是面向彼世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及“再生”。而救赎的方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逐渐从追求心灵状态的仪式主义转变成理性的、具有明确的意义、手段与目的的行动。总的来说,东方与亚洲的救赎方法论导向冥思,而西方的则归于禁欲。
④宗教与现世
  宗教主张与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随着宗教伦理的体系化与理性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切事化与组织化而逐渐深化,人与此世各种关系间的紧张性也随之增加。如教团性宗教使得教内的兄弟有了基于宗教性基础的相互救助的义务,由此产生与血缘、盟友及氏族类似的“同胞爱”,并有了出自各种动机的施舍或“慈善”,强烈谴责“贪欲”及依靠赚钱崛起的人,并通过“安息年”制度、禁止取息等方式来改善教内兄弟的处境,逐渐走向一种反经济的现世拒斥。宗教主张的无差等主义的爱与政治行为的世界也出现了紧张的关系,教团性的宗教为统治者驯服大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宗教伦理是反暴力的、主张同胞爱的,因而激发了一种反政治的现世拒斥。
二、《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韦伯对世界几大宗教教义的理性化程度及过程进行了分析,以对比说明西方现代社会的“理性”特征及其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并表明为何资本主义在东方没能得到发展。在此我以中国和印度为例进行说明。
  在经济上,中国作为一个徭役与租税国家,其公共负担相对较重,但总的来说百姓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社会上均等划分,经济情况总体稳定。而这也需要归功于氏族的凝聚力。氏族在经济上对成员进行有力的支持且给予根本的保障,因此之故,任何西方式的理性管理及经济关系都受到了阻碍,甚至与西方理性的经济经营共同体的发展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之相反的西方新教伦理的、禁欲的各教派则冲破了氏族的纽带,建立起信仰共同体与一种同资本主义精神相亲和的共同的生活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有助益。在政治上,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不发达,所以集权有限。为防止官僚变成封建家臣似的独立的政治势力,皇帝采用三年一调且不可于故乡任职的方式,但这却导致了官僚仰赖非官方的本地僚属,通过征收赋税敛财,用以层层打点幕僚及给上级献礼,因而无法修正和监督本地政务;而又为防止封建等级制的复辟及官吏从中央集权中独立,科举制应运而生,以教育资格而非出生或世袭的等级来授予官职,在此制度下一些文人成功跻身于食国家俸禄之列并成为中国统治阶层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在法律结构上,中国的司法依赖于一种实在的个体化与恣意专断,缺乏一套稳固的、得到公认的、形式的并且可以依赖的法律及一种理性的管理和司法,此外,由于内陆的地理条件,中国是一个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国家。而这些正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政治上的先决条件。在文化上,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接受过儒家教育的士人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为君侯效劳。考试的内容侧重文献,不涉及自然科学,目的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完全具备经典知识及由此产生的适合于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思考,类似于一个规定的思想的检查。旨在培养一个通才的完美的绅士君子,其实质是既要考虑俸禄利益,又会受到四书五经的束缚,对人对事都能保持自制、內省与谨慎,做到仁又刚,智又直,并能理性的避免和抑制美人和贪欲的诱惑。也正是这种只看中温文尔雅的举态、冷淡、节制、怀疑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根植于骨子里的俸禄意识严重妨碍了所有的信用与商业的运作。而中国人也正是在这种没有教义亦不企求任何“救赎”的文化下,与现世从不曾出现过紧张关系,因而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但却没能得以发展。
  印度是一个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国家,起根发由还是因为印度教。该教是一个严格讲究血统主义和灵魂轮回的宗教,因而每一位教徒都遵循着一种极端严格且排他性的世袭身份制,即种姓制度。主要分为精通吠陀知识,从事献牲祭司与教授学徒的高贵的婆罗门、在政治与经济上“保护”人民的骑士刹帝利、主要是平民阶层的吠舍以及作为印度手工业担纲者的首陀罗。由此可见,“种姓”本质即为社会阶序且与职业类别紧密结合,是包含于一个社会共同体里的一种纯粹的社会性、职业性的团体。而印度的社会秩序除了有种姓的因素,还仰赖“氏族卡里斯玛”原则的建构。巫术性氏族卡里斯玛强烈地有助于种姓的巫术性分类结构的形成,并且包藏着种姓制度的胚芽;而所有自认为上流的阶层又不得不按照支配种姓的模式来界定自己的位阶,故而印度的社会秩序是氏族卡里斯玛与种姓的发展相辅相成的结果。在这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下,任何职业的变更以及劳动技术的变革都将寸步难行,甚至连萌芽都不可能,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资本主义没能发展起来了。
2020年6月7日-7月7日
【书单】
《支配社会学》
《支配的类型 经济与历史》
《集体行动的逻辑》
《非正当性支配》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支配社会学》
  在本书的讨论中,支配是权力的一个特殊个案,有基于利害状况的,如市场独占性;有基于权威的命令权力和服从权威,如家父长制。其中前者也可能逐渐转化为后者。从命令到服从命令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可以有双方所见一致、被说服、启示等方式或混合,命令被服从肯定是被支配者对命令的正当性相信的结果,或出于义务感、恐惧、习惯性以及为自己牟利等缘故。而所有的支配都可以通过行政来展现和运作,同时,行政也需要支配,如直接民主制的行政。在这种行政中,命令权力被缩减到最低,成员间相对平等,但这种存在是不够稳定的,因为在经济分化下,极为容易落到有产者手中,即“望族”(有经济地位、身份荣誉和社会威望,需要注意的是以前的望族需考虑年龄,年长为优。)因为他们经济“余裕”,属于不需要辛苦劳动或持续劳动获得收入的人,无需依靠报酬维持生计。前述的是望族支配的权威,韦伯将权力支配的正当性原则分为了三种,一是对合理规制的制度的服从,即对理性化、组织化的支配结构的服从,本书也着重这一类对官僚制进行了讨论;二是对特定人物的服从,如家父长制;三是对卡里斯玛的信仰,即对某信仰的启示或是对某具有天赋资质的人的权威的服从。下面我将对韦伯详细论述的官僚制进行大概的梳理和总结。
①官僚
以政治作为职业的官僚,大多是出生于经济、社会的特权阶级或拥有教育文凭的人,通常由上级任命或由被支配者选举产生,而这两种方产生出来的官僚往往是矛盾的,前者是天才支配型,后者为民主选举型。但不论如何,官僚的地位极其性质类似的机构的地位都是终生的,即世袭官职或买卖官职。他们依赖报酬(工资、退休金)维持生计,并且期望不断高升。
②官僚化
  官僚化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货币经济越成熟,官僚化越发达,想要达成并维持官僚制最佳的手段及提供有保障的薪酬、不受各种因素左右的升迁机会、特权感以及荣誉感。其次,国家越大,就越依赖官僚制而存在,即行政事务的量的扩展。最后是因为以望族为主的海外扩张、对秩序与安全的需求(警察即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以及现代交通的促进等原因。继而讨论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越性,相对于名誉制和合议制组织,官僚制(特别是一元制的)原则极具优越性;它切事化的管理事务,和市场一样不论对象是谁(身份荣誉的齐平化),具有非人性化的特征;相较卡地裁判、经验裁判,只有官僚制才能成为一个合法的法律的执行与裁判提供基础。因而官僚化可以使得行政手段逐渐集中。与此同时,在官僚化的影响下,社会差异不断齐平化,尤其是法律的齐平化和望族支配的瓦解极大地出镜率资本主义活动的扩展,确保了小市民利益所在的传统生计。官僚制要求权力平等,憎恶特权,反对以个案处理的方式办事,用支付薪酬的职业劳动者取代沿袭的兼职的望族,它是民主制对望族支配斗争的结果,虽然本意并非如此,但民主制的确也促进了官僚制。
③官僚制
  官僚制是将共同体行动转化为理性且秩序井然的结合体行动的特殊手段,以上提到的职业官僚仅仅是小齿轮,官僚机构的是否运作皆取决于最高首脑。它一旦形成,便会控制交通工具和电信等,被支配者是不可能将其废除或代之以它物的。而它越是成熟,其权力越大,可以说是凌驾性的,并且其行政倾向于排斥公开性,尽可能隐蔽其知识与行动,以逃避批判,只有那些不至于威胁掌握权力的官僚层的意图才会被公开。这样的官僚制支配结构有助于促进理性主义的生活方式,促进理性的切事化及职业人与专家的发展,如教育文凭取代了以往为了维持贵族势力而出具的各种证明,人格教养构成了教育的理想。
2《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韦伯认为支配的三种纯粹类型分别是法制型支配(其中的法是一种抽象的,一种制定的规则)、传统型支配(其中的法成为各种特权的总和)以及卡里斯玛型支配(其本质与规则不兼容)。
①法制型支配
  任何法律规范都是以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为基础,经由协议或强制的手段有意的建立起来的。被支配者服从的是法律而非人,其具体的实施是通过一个官僚制的管理干部,这些官员必须依据相关的标准行事。他们所在的行政系统,即官僚体系,依据专业知识进行支配,具有平等化和切事化等特征。
②传统型支配
  传统型支配之传统,顾名思义,即根深蒂固的信服和历代相传的权力,被支配者的信服仅因为支配者因袭的身份,因而支配者拥有着恣意的自由,他们的权限不清晰,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严重缺乏,没有薪酬以及上升途径。典型的例子如官僚制之前的家父长制与家产制支配。这种支配源于家长对其家共同体的权威,是基于一种严格的,个人性的恭顺的关系,与官僚制的客观性、即事性、计算性相对立,但与其即事性亦有共同之处,即在于其稳定性与日常的性格,二者皆从被支配者对规范的顺从得到内在的支持,只是官僚制的规范是理性定制的,而家父长制是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官僚制可以正当性的发布命令,而家父长制则要看其人性格的服从来保障,但也因其在家中的依附关系可以自由行使权力。
③卡里斯玛型支配
  卡里斯玛一词被认为是超凡的、禀赋着超自然或超人的力量和品质。它拥有着四种不同的形态,分别是暴虎之勇(格斗之勇)、萨满之魔(与神灵直接沟通的宗教人物)、摩门教创立者史密斯,一个非常灵巧聪明的骗子及文人型。这种支配出自于被支配者对拥有这些特质的个人的承认以及完全效忠与献身,即这种支配的唯一正当性基础就是个人的卡里斯玛。但如果这个支配者无法使其被支配者继续受益,则其卡里斯玛的魅力就会消失不见,即君权神授之意了。因此卡里斯玛型支配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即继承问题。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为什么西方发展出了资本主义?为什么不同的宗教派别在职业选择上的差距会如此之大?这些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精神及文化的?何为资本主义,何又为资本主义精神?这些问题韦伯在书中都一一做出了解释和说明。
    西方国家拥有理性的成文宪法和遵从理性制定的法律,同时具备由训练有素的公职人员领导的依照规则和法律运转的政府所组成的政治联合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营造了极好的外在环境。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倾向“吃得饱”的经济生活态度,在“天职”观的影响下,新教教徒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断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里的资本主义并非功利贪婪、锱铢必较,亦非物欲横流。而是厉行节俭的人们,依靠理性的、和平的、可持续的方式来获取利益,积累财富。但他们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履行在现世中所处位置所赋予他的义务,即他的天职。这大抵就是宗教力量对资本主义精神所起的某些作用吧。为了进一步明确资本主义文化中的哪些具体方面可以追溯到宗教力量的影响,韦伯继而对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及浸礼运动中派生出的诸教派等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进行了阐述。其中的预定论消除了那些通过巫魅和圣礼的力量获得救赎的观念,总的引领人们过一种警觉而智慧的人生,以消除随意而冲动的享乐为任务。这种在现世中为了永世而进行的行为理性化,正是禁欲主义新教的天职观念带来的结果,而新教天职观及其对禁欲主义行为的倡导直接影响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为现代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提供了伦理依据。
2020年4月
【书单】
1《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2《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
3《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
4《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
5《学术与政治》
6《社会学基本概念》
 
1《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齐美尔将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分为三类,其倾注最多的无疑是纯粹社会学,即形式社会学。他认为形式是形成社会的要素,是社会成为可能的天生条件,但若将形式与内容分离开来进行研究,形式将不复存在,而内容也只能通过形式才可以成为社会的内容。同一形式可以容纳多种内容,而同一内容也可以多种形式为媒介。总之,只有当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时,具有意义的实体才真正存在。齐美尔关于货币的质料与形式上的意义的分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研究总是从一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社会碎片中探索着现代性,这些碎片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人类存在的总体性,带着读者从一个侧面审视社会。而至于何为社会,齐美尔认为哪里有一些个体进入互动,哪里就有社会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就是活生生的互动过程,因而尤为关注人际交往的形式,仔细考察了个体和群体及不同群体间的互动。人们共同生活,相互作用形成了群体,群体形成规模并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也不免失去原有的品质和相互作用。如一个扩大过多的群体随时都面临瓦解的风险。群体的扩大使得身处其中的人的同质性增强,个体竞争也随之变得激烈,个体为了谋求生路不得不培养出个性并形成个体专门化。即群体的扩展会导致个体性的发展,而个体要素的分化则是群体扩展的条件。商人应该深知此理,才会在产业最高点毅然转型,避免在同类型产品的激烈竞争下低价出售导致亏损。同时也由此编织了一条新的纽带,扩大了与远方的联系。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进行数量限制,这就涉及到群体的量的确定了。齐美尔也对小群体和大群体进行了形式分析,并通过剖析竞争与合作、上级与下级、分离与结合等来进行了说明。互动产生了不同的群体,而各群体之间及本群体内部也产生了不同的互动距离,齐美尔对距离的产生、距离的作用也进行了探讨,认为所有的社会关系均可根据距离远近的尺度来加以衡量。
2《学术与政治》
①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在论述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时,韦伯把德国的情况与美国做了对比。德国的年轻学者是从私讲师开始,只有学生的听讲费,而不似美国是直接受聘为助理,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设法保障自己的生活,好处是开设的课程为次课程,因而有充足的时间做研究。但从私讲师往正教授晋升的过程,机运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需要兼备研究和教学两种能力。而当时的学者依赖所属机构如同美国的工人依赖雇主一样,德国的大学也正在美国化。在论述学术生涯的内缘条件的时候,韦伯认为需要用热情和陶醉感去追求专业化与完美,需要迷狂和热情的志向,其次需要怀着一股献身的热情在书桌前苦苦思索过,等待灵感来到脑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保持中立立场。
②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韦伯对政治和国家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认为从事政治的人追求的是权力,并且是为了权力而追求权力,目的是享受权力带来的声望感。而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它就具有这样的权威和声望。至于为什么被支配者会顺从这种权威,韦伯讨论了其正当性,即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型支配和法制型支配。紧接着对政治家们能用到的辅助工具(行政僚属、行政工具)进行了介绍,并且对以政治为业的人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为了”政治而活与“依赖”政治而活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是经济上有“余裕”的人,他们完全可以不劳而获,而后者则不同,他们是纯粹的“俸禄人”,依靠薪金、小费和贿赂保障生计。这些专业官吏的兴起使得职业政治家得以出现,他们主要是识字且位在正常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追求之外的僧侣、善于赋诗和书法的文人、宫廷贵族、绅士和法律家。总的来说,在韦伯看来,以政治为业的心理意义在于可以让人获得权力感,而这样的人需要具备热情、责任感与判断力,并且时刻需要克服虚荣,保持警觉。
2020年3月
【书单】
1《时尚的哲学》
2《宗教社会学》
2《现代人与宗教》
4《生命直观》
5《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1《时尚的哲学》《宗教社会学》《现代人与宗教》
接着上个月的进行总结
(1)货币
②时尚
  在自给自足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严格按照所在等级的要求,比如平民百姓居住环境简陋、衣着款式单调,色彩单一、甚至连发型都是有所规定的。此时时尚是无从谈起的,只有在货币经济发达的现代,人们才有了选择的自由,时尚才有了经济基础。 特别是对于长期以来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而言,时尚为她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个性化和可能的非凡性。故而女性对时尚表现出强烈的支持与追随,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女性不追赶时髦,保留自己的个性。而这种有意不赶时髦的现象则更加表明了想要从大众中区别开来以及对大众的高度重视。这两种对待时尚的态度也正好体现了时尚的双重目标——同化与分化。在齐美尔看来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即较高阶级为了与较低阶级区分开来而制造的产物。当较低阶级开始模仿较高阶级的时尚的时候,较高阶级便会抛弃这种时尚,转而制造新的时尚,或者循环往复地回归旧的形式,因此时尚具有开始和结束同时发生的魅力。而在这中间,中产阶级具有较高和较低阶级所没有的活力与空间,他们的易变与不安分更好地推动着时尚的快速发展。以服饰为例,奢侈品大多以经典为主,如香奈儿的小黑裙;相比之下轻奢品牌和一些中高等价位的品牌就会显得更加潮流多样,一季一主打,价位低于奢侈品但款式设计出入不大,主要服务于中产阶级。如小ck;而一些小品牌不论是从品标还是款式都能隐约看出大牌的影子,只是在布料、颜色和款式上做了微调。从商场的布置也能看出以上区别,通常较低价位的服饰在地下一层或二层,奢侈品在一楼进门处的显眼位置,中高价位的则占据二到三层。人们依靠时尚标榜自己,尤其是在都市生活中,人们依靠时尚模糊阶级之间的差别,某明星同款迅速被卖断货,苹果手机烂大街,A货盛行都是其具体表现之一。微博上时常推送一些时装周的新款,被人们疯狂吐槽看不懂,这也是时尚化的结果,导致时尚的创新越来越难。其实时尚在给予人们自由的同时也都导致了束缚,外在的模仿与追赶导致人们的内在世界被塑造得受制于时尚。
③贿赂
  现代社会中,货币的浓缩性的增强,使得价值交易可以处于隐秘状态。无需真的腰缠万贯、堆金积玉,一张支票或中奖彩票就可以让人瞬间暴富而不被察觉。而又因为货币的匿名信和抽象性,一切行为都可以悄无声息地进行,成功避开周围环境的监视。如齐美尔所分析的贿赂。在公共生活中,货币显得如此神通广大,无孔不入,还被人们美其名曰“送礼”。行贿之人要表现得不留痕迹,受惠者在此过程中还得端起一定的架子,这些有资源权势的人和有钱人共同不择手段地垄断了资源,堵塞了普通人的上升渠道,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有钱人喜爱小资享受生活,穷人为钱拼命挣扎生存。
④宗教
在论及宗教的起源时,齐美尔认为社会中处处包含着宗教因素,宗教是从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精神层面上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而来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对信任和爱戴的人或事不加批判的信任发展成了宗教中对某种超验力量的十分纯粹与抽象的信仰,而人与人之间的信念所起的社会整合作用在宗教中也表现到了极致,即在宗教中除了异教徒,大家都是拥有共同目标的平等的人,而在现代生活中,和睦相处与排挤竞争是共存的。身处货币经济中心的人们之间的差距日渐拉大,关系趋于冷漠,为人理智世故。每个人都匆忙奔波在自己的岗位上,将挣钱作为人生信条,信奉唯有暴富才可解忧。使可怕的空虚和无聊有机可乘,精神生活陷入一片贫瘠。此时传统宗教的教义对都市人来说已然失效,从宗教的美好憧憬中醒来并感到焦虑不安的人们 ,仍然需要宗教的力量驱使其继续奋进。但传统宗教只是把宗教存在从生命中抽象出来,是教理和机构的综合,是团体的宗教。而现代社会日趋原子化,以个人自由为主,力求摆脱社会的约束。因此齐美尔认为解决此种宗教危机的方法在于回归生命本身,进行自我救赎,由传统宗教的集体信仰转为成为拥有个体信仰的宗教人。即齐美尔所区分的“宗教”与 “宗教性”。具备宗教性的宗教人无需在宗教的支配和垄断下遵守规定,接受教条,只需在内心展开宗教生活,为身处世俗世界中的自己洗涤生命,寻找意义。

  人们制造了货币,却为货币所困;创造了时尚,却为瞬息万变的时尚所累;设法分工实现整合,却又在整合中丢失了集体信仰,渴望个人自由。如此看来,人真的是很可笑又很可悲,不断地推陈出新,又不断地迷失自我,除了在制造的瞬间,一直都在为自己的创造物所累所奴役,
2《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生命直观》
  任何行动都发展在特定的空间中,齐美尔因而对路、桥、门、窗等进行了空间上的思考,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空间的社会属性。世间形形色色的东西不论分离或是关联都是被空间所决定的,只有人类有权利加以组合与分离。路的形成使两地的联系和路径更清晰;桥是带着美学价值的塑造,它将自然存在中分离的部分同一起来,象征着对空间在意志上的征服。路与桥抵抗着自然,将空间连接起来。而门与窗则不同。门为人确立了带着自由的边界,其两则代表不同的意义,推开门即取消边界,关上门则将一体化的自然存在分隔开来。窗同门就有所不同,窗是为了向外看的,不具备连接外部世界的作用。总的来说,不论是路、桥、门或窗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根据实际利用对空间进行分割或联系的创造物。然而生物体的界限不只是空间的,也还是时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生物体都是行将死亡的东西。死亡为生物带来了生命的极限,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人们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和压抑感,为生活注入了拯救灵魂的绝对目标——宗教。而在这一问题上,叔本华和尼采都对基督教是生命的终极目标这一观点表示了否定。但叔本华相较尼采要悲观得多,他认为生命本身即意志,世界即是意志的表象,顺从意志叫做幸福,对抗意志则为痛苦,人就是在这样的幸福和痛苦中无限循环,而我们并非是在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感受到快乐的,而是在迈向成功过程中预先感受到的,当我们占有快乐的时候就又开始在无聊和痛苦中来回摆动了。这样看来,生命充满了矛盾,或者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意志作为我们主体生命的实体,使得目标变得无休止和虚幻不实,人不断地超远自己,永不满足,无法从任何外部事物上获得安宁。因而叔本华不光否定了绝对目标,也否定了全部生命意志。而尼采则发现了一个可能让生命重新自我肯定的目标,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所有的价值和目标都在生命的过程中。齐美尔则在对叔本华和尼采的批判下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观。为了让我们随时随地有界限,我们自身便成了界限,在自我超越的时候我们便能意识到它的存在,生命本身也就包含着许多这样的超越。精神将这些意识到的转化成理念,创造出不同的形式重新存在在世界中。在面对死亡和不朽的话题时,齐美尔表示个体必将通向死亡,但精神却可以靠其形式得以永恒。
2020年2月
【书单】
1.《乌合之众》勒庞
2.《货币哲学》齐美尔
3.《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
4.《现代性诊断》齐美尔
1《乌合之众》勒庞
  若将群体比作一个整体,孤立的个人则是构成整体的每个部分,而那些对个人起到说服和操控作用的人即是关键部分。理想的情况下一加一无疑是大于等于二的,但由个体构成的群体会表现出不同于个体的新特征,他们的意识人格会逐渐消失,惰性滋生,学识水平、文明程度等也会被迅速拉低到同一个梯度。因此,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哪怕群体中都是学识较高的人,这个群体得出的意见并不比无学识之人组成的群体得出的意见高明到哪里去。试想一下,若非三个而是多个臭皮匠能否赛过诸葛亮呢?我认为不能,人多势众只会让许许多多的个人混在其中,人云亦云。群体的无名性和人数上的气势会让身处其中的个人具备单独一人时不具备的冲动与力量,同时也会让人失去独自一人时的理性与冷静,而此时若刚好遇上某些精于无意识的人或事物的暗示,个体将会在这种群体的冲动下完成一些一反平常的行为,如与领导一同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决策时,时常会揣测或被领导的意见所限制;或现场看球赛,个人会在当时的氛围与人群中做出尖叫、欢跳、甚至是辱骂推搡等行为;又或一个人特立独行地在教室里穿抹胸裙必然感到羞耻,但一群人穿便会根除这种羞耻一样,因为时尚也是一种大众行为,在参与大众行为时羞耻感就会消失,独自一人时便会感到畏惧。
  毫无疑问,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若非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念头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转变成行动。但一个群体如何表现,主要在于群体所接受到的暗示与群体领袖。长时间处在群体中的人,通常会因为“无意识”而变得枯燥麻木,更期待谬论和新奇之事的出现,比如刷微博的网民,每天都在想方设法靠着脑补顺腾“吃瓜”,乐此不疲。但凡能给他们提供线索的幻想都极具诱惑力,特别是一些视频和录音,他们拒绝思考,不关心真相,评论中的观点也都简单极端,神似狂热又极端的宗教徒,舆论在他们的夸张与天真下很容易 “爆”并急速上升,可当真相浮出水面时,网民通常一哄而散,索然无味。而说到群体领袖,一类充满活力,但只拥有短暂坚强意志,他们一身蛮勇,适合于突然的暴动、带领群众冒死犯难,如从前的各种起义;一类能够持续保持意志力,拥有罕见的极为强大的品质,其影响力也十分深远,能够征服一切。我想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前者,而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则说的是后者。
  齐美尔和勒庞一样对大众持鄙夷态度,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大众社会,既指人数之多,又指存在着一种大众心态,而大众只能获取一种最简单最明确的世界观。但总的来说我认为群体也并非他们所说的那样糟糕。群体也是具有道德的,只是具有他们逻辑的无意识的道德,他们也会公正和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比如当我们网购的时候,买家的评论暗示对我们也是有所帮助的,当然这也需要个人判断并排除一些故意刷好评的商家。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好群体的两面性了。
2《货币哲学》《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现代性诊断》
(1)货币
货币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出现了盈余,逐渐开始产生了其它的需求,从而有了简单的物物交换。A用B交换C的D,那么对于A来说D比B更有价值,对于C来说,B比D更有价值。想要交换得到的都是能够让A和C自身愉悦的有价值的客体,而B和D作为客观存在,在A和C对它们的评价中成功实现了主观价值客观化,从劳动产品变成了商品,拥有了经济价值。但在这样一个以自主的秩序来排列现实内容的无限多样的价值世界中,物物交换几乎不能在同等程度上给予交换双方各自想要的东西,也不能把交换双方从同等程度的过剩产品中解放出来。由此人们对能够行使衡量价值的东西的渴望激增,于是一些实用的、稀缺的东西成为了最初的货币,如贝壳、珠玉、铜币、金子等。然而价值同样与需求相关,稀缺的东西人人都想要,但稀缺与不稀缺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比例才是价值的条件,而非稀缺本身。因此客体价值需要稀缺也需要充裕、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广泛性,频繁性和持久性,以使客体能够进入价值领域。譬如金子很稀缺,但是稀缺到了不能满足人们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那么久而久之便会不实用了。这也就涉及到了货币去质料价值的问题,从之前的本身具有价值到现今的仅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盛行的现代,货币变成了纯粹的价值符号。 
货币的作用
①作为手段
在齐美尔看来在交换之外,货币没有什么意义可言。的确如此,货币就是在交换中发展而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从用剩余物品进行交换演变成了用货币进行价值衡量。而货币最大的特点即它本身不具备价值,是客观公正的度量工具,可以不偏不倚的行使价值尺度职能。也正因如此,货币不受任何限制,拥有无限有用性,极大地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改变承担义务的形式,给予人相当大的自由,如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地租取代以往的实物地租。此外,还使一种特殊的能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成为可能。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人的数量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不断增加,身处其中的个体的特性也随之渐渐消失。譬如现在各行各业中的人们只是一颗位置和作用都固定不变的可以被任意替换的齿轮。在都市中,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通过金钱来客观表达的纯粹货币关系。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都没有自由。如雇员可以依据工资多少、工作环境优劣等来决定去留,而雇主也拥有是否雇佣的自由。在这种形态下,个体变得十分依赖他人、团体及货币。由此可见,个体自由的增长与经济世界的客观性、去个人化的增长是同步的。
②作为目的
虽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新的更大的束缚也随之而来。即雇佣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使之货币化,而劳动者却需要用劳动所得的货币换取自己生产出的物质。因为拥有货币即可拥有无限有用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人情淡薄。货币拥有无限可能,而获取货币的途径也是无限的,人们绞尽脑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时金钱似乎成了衡量是否是一行状元的客观标准,货币也由此从手段上升为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它带着量化、客观化等特点渗透到现代生活中,扫平了万事万物的差别,让现代人深陷其中,变得锱铢必较,理性算计,成为货币的奴隶。
综上所述,被人所创造的以便交换的货币逐渐成了人的主人,占领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通讯媒体如此发达,人们可以知晓地球村里各式人的生活,也正应如此,人们意识到了自己与想要客体之间的距离,而此时客体也会为了远离和征服距离,为了需要和愉悦被人们特别制作出来用作交换。如现代人可以在本城市找到一个地道的意大利度假庄园,又或是在家中享受海底捞上门服务。而这些只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即可。故而金钱对于现代人来说极具魅力,可以为之付出一切。但当我们体验到愉悦的那一刻,价值也就被消费了,接踵而至的便是无尽的空虚、躁动不安与生命本身的无聊感。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现代人总是在寻找各类刺激,倾向各种新奇的东西,因为只有在这种消费中才能够获得短暂的快乐。正如齐美尔所说的人无法栖息在纯粹手段的桥上。
货币与现代生活
碎片性是齐美尔所关注对象的本身特征,他的文章像是洞察力极其敏锐的随笔,通过大量举例呈现其不同的视角,将研究联系生活的点滴;又像是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可能也与齐美尔遭到当时学者的冷落有关,使其能够拥有更大的自由与创新空间,同时也给予了后人更多更大的思考和启迪空间。正如齐美尔所言:“我的遗产就像是现金,分给许多继承人,每个继承人都按自己的天性将所得的一份派上用场,而从中将不再能够看出是继承自这一遗产。”
①两性
在齐美尔看来,女人比男人更接近存在,比男人更是人。男人可以身心分离,但女人却始终统一,即女人需要的是具体的男人,男人需要的只是抽象的女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男性丧偶大多会续弦,而女性丧偶则多半不会。也正因如此,齐美尔尤为关注女性文化,认为女性运动比工人运动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在货币经济发展以前,人们保持着男耕女织的分工,共同参与生产,故而两性的差距较小。但工业时代的来临,导致女性被召回家庭,成为男性的贤内助,经济价值急速下降,进一步导致了工业、艺术、科学、贸易、国家和宗教都深深地打上了男性的烙印,使得男性文化成为了客观文化,而女性则处于屈从地位。随着而来的便是现代性危机,金钱婚姻和卖淫就是具体表现。
从抢夺、交换再到将女性当作非人格化的东西进行买卖,毋庸置疑的是女性必然是有价值的,男性才会为之付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女人是有价值的才花钱购买她们,而且因为花钱购买她们,所以她们是有价值的。在原始时代,女性直接参与生产,婚后的劳动价值是可视的。因此部分女性会为购买她们的货币之多感到骄傲。但也有些女性会认为这是可耻的,不正派的。故而蕴含着相对人性化的礼物也就应运而生了,礼物构筑了一座通向进步的、朝陪嫁过渡的形式的桥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性别之间引进了更明确的分工,女性越来越成为男性劳动成果的一种管理和使用,其经济价值便丧失其实质,成为了男性的供养者,于是乎,嫁妆形成了,它补偿了非生产性女性的生活费用,即它为女性提供某种经济的独立地位和保障。这一点也将合法配偶与情妇区别开来,这就涉及到卖淫这一问题,男性可以通过货币的方式快速从中解脱出来,而女性也无需对其有何要求和保障。此时金钱则因为其支付完全摆脱了人格性,并在根本意义上摆脱了任何进一步的后果。从事卖淫的妓女也根据其卖身价格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免遭歧视,如富商的情妇同站街女的区别,后者会显得更堕落和伤风败俗。但不论是以何种形式的卖淫,女性都将完整的自己委身于他人,货币始终无法等额地支付其所付出。齐美尔认为在卖淫这一问题上不能让女性成为替罪羊。卖淫是性成熟的要求同最低结婚年龄的要求相冲突的结果。而现代社会中用金钱购买卖淫是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颠覆,是危机的表现。其实,不论是婚姻还是卖淫都是从经济动机出发,婚姻不过是慢性卖淫,女性在婚姻中倾其所有。只是卖淫具有多阳具性,女性尊严由此完全丧失。
2019年12月
【书单】
1.《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2.《教育思想的演进》涂尔干
3.《道德教育》涂尔干
4.《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涂尔干
5.《孟德斯鸠与卢梭》涂尔干

1《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①外婚制是什么:
  外婚制就是指禁止同一氏族的男女成员发生性行为。
  简单的外婚制就是只要男女采用的图腾相同,哪怕不是同一氏族而是另一部落的氏族,都会禁止他们发生性关系,因为氏族是依据图腾来承认亲属关系的。
  随着氏族的不断发展,就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外婚制。氏族扩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分离出次生氏族。原来的氏族就被称为胞族,它的图腾被称为主图腾,次生氏族的图腾则为次图腾。
人的本质在于他的主图腾,但他与次图腾的关系更亲近。所以在一个胞族中的两个较为疏远的没有直接家系关系的氏族的结合是不被禁止的。比如A氏族分离出了B氏族,B氏族又分离出了C氏族,那么A是可以和C结合的。
  更为复杂的是在有了姻族的划分后的外婚制。每个氏族都被划分为了两个以不同名字命名的姻族,在同一胞族中的所有氏族的姻族名都是相同的,但与别的胞族的姻族名则不同。在一个胞族的一个姻族里的男性只能娶另一个胞族的一个姻族中的女性,相同的,在一个胞族的一个姻族里的女性只能嫁给另一个胞族的一个姻族中的男性。姻族是没有图腾的,所以它不是氏族,它对应的是氏族中的一代人。男A和女B生出了男C,因为母系亲子传承的原则,所以男C继承了女B的图腾,但却要随男A居住。男C需娶不居住在A处,又继承A的图腾的女性,这样他们的所生的孩子就又属于A了。形成了一代内生,一代外生。可以看到当同一氏族的成员不居住在一起的时候,图腾虽然仍具有威信,但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了。
②外婚制为什么产生:
  有人认为外婚制是低级社会的独有特征,杀婴献祭导致本族女人匮乏,不得不通过战争和劫掠去外面找。并且认为只能与异族女人发生性行为,和同部落的是不可以的。但实际上,氏族是外婚制,部落是内婚制。如A、B两个部落,A与B结合,所生的孩子属于B,孩子与B形成了外族B,所以A不用再去外面找了,在本部落即可。也有人从近亲结合会造成的不幸后果来说明外婚制的产生。而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塔布来说的。塔布是所有神圣物的标志,有着超自然的本原,凡人一旦靠近就会遭到重创。于是就有了对接近塔布的禁忌,而外婚制也是一种接触禁忌,它禁止同一氏族的男女性亲近。因为生命是因血而得以延续,加上月经、生产和母系亲子传承,所以血有着更高的宗教价值,成为重要的塔布对象。靠近血会造成人体的紊乱,所以产生了许多关于血和类似血的防范。如女人的月经具有周期性,所以不断成为塔布。流血的部位与性交的部位一致,故认为女人是不洁之源,要远离女人的那个部位。而酒因为看上去像葡萄的血所以也被禁止。总的来说就是血被塔布后,又会塔布与之有关的事物。其实图腾存在于氏族的中每个个体身上,存在在血液中,所以图腾本身也就是血。这样就把塔布、血液和图腾联系起来了。
2《教育思想的演进》《道德教育》
涂尔干认为要从过去来看现在的法国中学教育改革,从而缓解当时的教育危机。因此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考察了自加洛林时代到19世纪末的教育历程。涂尔干首先从早期教会时教育的雏形说起,到文法时期、加洛林时期和文学时期,将中等教育对语言、逻辑和文学的重视以及与社会转型的关系表述得十分清晰。在此我梳理了两点。
①巴黎大学和艺学院的组织及功能
加洛林王朝的覆灭导致整个基督教世界变得苦痛不堪,渴望受教育的人急速增加了,他们结队四处找寻自己所需的教育。而圣母院则是重要聚集地。随着求学的学生过多,圣母院学校不够用了,大量的教师转向了私人宅邸。这些学生和教师促进了巴黎大学的诞生。随着大量的教师开始在教堂之外开设学校,教师之间的情感也大大增强,教师法团逐渐形成并制定了一套共同的行规,如“就职礼”,即一个教师的学生要能够自己授课,至少在第一堂课上,该教师本人必须到场,由他为自己的学生佩戴象征其新教职的徽章,然后行亲吻礼并致福。而与此同时,为了抗拒新法团的发展,教会规定任何人想要开办学校或就任教职必须从圣母院主事那里获得执教权。这样教会的传统力量和教师法团的新兴力量相互斗争着。
巴黎大学由四个院系组成,其中艺学院所履行的功能类似中学。到艺学院求学的人,首先需要挑选一位老师,跟到他的门下,为自己做保人。然后需要找到一个住处和伙伴,并和这些伙伴组成一个群体(即“同乡”),同乡租一个共同生活的地方(即会馆),老师和他们学习生活在一起。但是富人子弟和穷苦孩子除外,富人子弟有自己私人公寓,而穷人缺乏必要的财力支付会馆的开销。为了帮助这些穷人,善良的人建立了一些固定的机构,让穷苦学生能够免费寄宿和维生(寄膳宿舍)。后来有了比较大的靠基金捐助建立的机构,即学院。学生就在学院里接受教育,学院有财力的话还会提供图书馆,这是富人子弟也无力配备的,所以富人子弟自掏腰包要求进入学院。
在巴黎大学,当教师们不再各自为战的讲学,而是自发的组成法团,并意识到法团自身的身份,遵从共同的发展,就有了一套学位和考试体系。学位的最高级是学士学位(即博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不必经过考试,而是通过“就职礼”这种仪式性的典礼。在学士学位之前的学位是“执教权”,原本是由圣母院主事授权,但后来教师法团与之冲突,演变成了执教权考试,先由几位老师主持考试而后主事才能授予执教权。最基础的学位是业士学位。
②文艺复兴两大教育思潮
当时的欧洲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摆脱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财富剧增,奢靡之风兴起,各个阶层的差距逐渐缩小,中世纪的苦行理念早已不适合了。社会危机导致了教育的危机。文艺复兴期间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思潮,涂尔干着重介绍了两大教育思潮。首先是拉伯雷(博学运动),拉伯雷认为要讲经院哲学清除干净,确立一套新的理论,憎恶一切意味着管制或纪律的东西,要摆脱一切约束,获得彻底自由的发展,这种完美的社会是在特来美修道院实现的,在哪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认为传统教育塑造的是残缺不全的人性,而拉伯雷渴求的那种理想具有巨人般的豪迈性格,将人性解放出来。拉伯雷并不是在构建什么虚幻的东西,那套理论只不过是概括他给予自己的那种教育,这种理想一定程度上也是那个时代的理想。第二种趋向即伊拉斯谟,即不需要学生去学习博学,去学习所有的,而是让一个人去读所有的东西,注重古典语言,即拉丁文的学习。简而言之,第一股思潮即拉伯雷,特点是一种全面扩展人性自然的需要,但同时首先是不加拘束的喜好广闻博学。第二种是伊拉斯谟为典型的思潮,将人类文化的整体原则缩减为单单是文学的文化,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研究进行学习。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讨论的主要是童年的第二个时期,即小学阶段,目的是阐述道德的要素以及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诸要素。
道德的基本要素就是纪律精神,纪律就是在某种权威下使行为符合规范,而规范则是规定一个人在情境中应对如何行动,举止得当。所以人是受纪律约束的,并且我们很难发现这种约束,因为性格最根本的要素就是这种约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收敛激情、欲望,使它们服从法律。由此可见,纪律既具有规定作用,也具有约束作用。道德的次要要素是个人对他所属群体的依恋,而学校在儿童的道德塑造过程中也至关重要。道德的第三个要素是自主或自决。要合乎道德地行动,不仅需要遵守纪律、效忠群体,也需要我们对自我行为的完全理解,为我们的行为赋予自主性,自愿地去做。这也是道德最重要的要素。至于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诸要素,首先需要了解儿童的内心心理世界、找到儿童身上的自然倾向,从而才能够把他引入一种恰当的方向。对儿童进行引导的不应该是单一的环境,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人,这样容易产生依赖。儿童最初在家庭内接受最初的道德教育,而后进入学校。学校有许多义务需要孩子去承担,这些义务相比家庭内的义务要更冷酷和非个人,构成了学校的纪律,纪律之下的规范是通过教师展示给儿童的,儿童通过实践这些规范,不断的吸收纪律精神。而教师的权威往往来源于他实施奖惩的权利。此外,儿童道德生活的另一方面的根源是利他主义和无私的各种倾向的总和。是学校让儿童与他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教育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3《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为了将作为当时主流的实用主义与社会学进行区分,涂尔干对实用主义的起源、代表人物、主张、意义等进行了阐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作为方法,它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其次是作为真理理论,最后是作为宇宙理论。从真理理论的这个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传统的理性主义或教条主义认为真理的理念是外在实在的摹本,是客观和非人格化的。在实用主义看来,这种将思想与实在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真理与生活应是密不可分的。而真理更不可能是非人格化或去人性化的,当我们追求真理时我们心中通常有一个目标,认识者是有目的地使他的知识带上其兴趣去实现他的目标,因而真理是人类的真理,是为人类的生活而确立的。此外真理也并非是恒定不变的,我们的不断质疑和否定、需求与行动会使今天的真理成为明天的谬误,它是一个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实用主义被看作是一种连续主义的形式。此外,实用主义又被看作是彻底的经验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形式。总的来说,实用主义的真理概念即真理并非毫无生气的实在摹本,它是真实的,由我们自身构成的真理,是一定意义上人类的产物,其原则即真理就是有用的,而满足感则是真理的标志。
  社会学和实用主义一样,认为真理是人类的真理,是人类的产物。但实用主义是从心理和主观的角度来解释的,而社会学则提供了更为宽泛的解释,也即是社会学高出实用主义的地方。
2019年11月书单
1.《社会学之思》齐格蒙特·鲍曼 蒂姆·梅
2.《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杨善华主编
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
4.《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5.《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6.《原始分类》涂尔干

【感想】
1《社会学之思》——理解自我
当我们还是小的时候,每一次选择都要由他人来判决,我们的自由意志不代表可以自由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度看似越来越高了,但当下的行事自由还是会受到物质因素及过去的影响。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把离心的禁止变成了向心的约束。渴望被接受,所以我们的选择有赖于他人;害怕行使自由的同时会打破群体的期待,所以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却不代表我们能够基于选择行事;由此可见我们的自我认同赖于我们为他人的认同,我们与他们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因此,要想了解自我,就得了解与他人共处中的自我。
最开始和我们互动的是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在其中感受被爱、学着去爱、温情脉脉、不求回报。在这个感性共同体的互动中融入了太多情绪和感情,每当一方有难,另一方似乎就有义务要馈赠全部。但也正是如此,这份爱显得十分脆弱。因为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磨合并非易事,时常会有矛盾产生,给人极大的挫败感,甚至是压迫感。与之相反的是现代人之间的互动,也可以说是人与理性组织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每个人都保持超然,不带感情。只有交换规则和暗含的信任。我们在其中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私密性,大大方方做回了自己,但却显得格外孤独。在人际互动的两端分别是爱和交换,追求自我的我们既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费时费力,于是寻找爱的替代——认同的商品化。它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身份认同,只用舍弃金钱就可以塑造各种形象,让爱呈现贬值趋势。综上可以看出,爱与交换前者是归属感的需要而后者又是个体性的需要,我们在这两种需要之间矛盾又焦虑,迫切期望寻求安全感。圈子越小越让人感到安全,但我们的避风港——家,随着商品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房屋可以交换,家庭趋于核心化。所以身体似乎成了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那里我们可以开辟属于自己的空间,建立值得信赖的庇护所。因此我们需要保证自己与身体是否和谐,要把身体视为任务,对其劳作,经营照看,使其符合期望。
由此可以得出通过对在不同程度上与他人共处的自我和身体化自我的认识与经营,我们才能更多地了解自身、他人及我们的社会境况。而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带着“我”游历日常生活,与常识密切对话,去理解和解读经验、刺激思考、挑战想象。

2《西方社会学理论》
  本书介绍了十五位对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的学术渊源以及他们思想赖以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并对他们的相关著作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分析,能够很好的帮助读者了解各种经典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由于是思想述评类的书,我就不一次性做总结了,在之后看到的时候再结合总结会更好。现就对我已看的书所涉及的人物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认同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社会理论,但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发现了普鲁士国家机构处处都是体现的封建贵族的利益,于是开始对黑格尔的理论产生了严重怀疑和批判。从此马克思进入了所谓的“成熟期”,开始将批判和推翻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促成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当做自己的目标。他在社会形态理论中解释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社会形态的概念,并提出了三个重要命题来说明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变迁理论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上层检查和经济基础这两对矛盾,同时提出了两种分类的历史变迁过程和未来方向。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中马克思说明了阶级是以剩余产品的存在为前提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其本质是分工关系。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必然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后进入无产阶级社会。这是马克思的坚定立场,在他论现代性中也详细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并提出了超越“现代性”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涂尔干主要致力于理解和解决十九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转型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危机,关注的主题主要围绕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充实了孔德等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的构想。他用《社会分工论》来说明了现代性危机,提出了各种危机的根源是转型中的失范。并且通过他的《自杀论》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书说明了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从而认为需要重建集体意识与社会规范来消除危机,于是提出了职业群体与伦理建设,通过法团的中介作用来达到个人、国家和中间团体的动态平衡。
 
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认为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因此,他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阐释和完善。
明确研究对象
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普遍存在于社会各处并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我们通常感觉不到是因为这种约束逐渐变成了习惯和内在倾向。只有当我们试图反抗时它才会以强制性或约束性的形式出现。这样看来社会事实非但不是我们的意志的产物,反而从外部决定着我们的意志。由此可见,社会事实是一切具有“社会”性质的独立于个人的特殊现象。
社会学研究基本原则
将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观摩:在界定社会事实时我们必须摆脱一切预断,打破经验范畴的枷锁,避免一词多义或是掺杂个人主观成分的感情材料。简而言之就是排除成见,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客观地进行定义。即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观摩。而社会现象是物,因此就把社会现象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实务论据来研究。涂尔干借生理学、解剖学中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区分来类比说明在社会学中的正常和病态现象,认为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即为正常现象,其他事实为病态或病理现象,而不同的社会种有不同的健康标准。当然病态现象也不总是坏的,如分歧就具有犯罪性质,但这却是道德与法律正常化必不可少的,也是对未来道德的预测,对未来道路的开拓。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保持正常形态,被破坏就去重建,存在条件变了就去寻找。此外,涂尔干通过对社会的构成成分的性质、数量和它们的组合形式进行考察来划分社会类型,像翰儿朵这样的单环节社会是一切社会种的来源,多个单环节社会合成的社会案主社会表现出的融合度加以分类,根据社会的环节保留了多少个性或全体同化来区分每个类型中的多个变种。
用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象
解释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先研究产生现象的原因后研究它所具有的的功能。而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找,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与某一社会目的的社会关系中去找。总之,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
用比较方法检验和证明事物的因果联系
在剩余法、相同法、相异法和共变法中,涂尔干认为共变法最适合进行社会学研究。共变法只需要找几件可靠的事实就可以得出确切的结果。因此可以利用共变法,观察社会事实在所有的社会种中的全部发展过程,从而解释某一复杂的社会事实。涂尔干还将比较研究大致分为三个系列,首先是将一个单独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社会事实按照地区、职业阶层、城乡差别、性别、年龄、婚姻等状况进行分类比较,考察它们在不同的地点、不同人口、不同时间的各种反映;其次是对同一社会类型中的各个社会事实进行比较;最后是将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进行比较。
结论
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把社会现象当做客观的事实来对待。

4《社会分工论》
有人认为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导致的社会失范状态。涂尔干通过对社会分工产生的功能、原因和后果进行研究,为社会分工正名,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救世良方。
涂尔干认为改变社会团结的基础有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种团结在不同的时代都可能存在,只是地位和比重不同。又因为法律表现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因此涂尔干从比较确定的法规的两种形式入手,对两类制裁与哪种社会团结相适应进行了考察。对犯罪的惩罚原来是私人的报复,但现在这种个人的强烈意识情感激起了公愤,人们并非给自己报仇,而是为隐约感觉到的外在并凌驾于我们的神圣物报仇,其实就是贴上了宗教的标签,人们认为罪犯的行为触犯了超自然的存在,因此他们相互结成一个共同体有组织有证据的矫正罪犯,吓跑模仿罪犯的人。这种有组织的压制性制裁标志着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把个人联结起来,使普遍的无定的个人系属于群体,使人们具体的行为相互一致。这一时期分工还停留在低级水平。随着人口和相互之间的交往频率和程度的增加使得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竞争失利者不得不试图开辟出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因此劳动分工就不断的扩大,最后以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就形成了。这种由分工形成的有机团结对应的是纯粹的恢复性制裁,其法规不包含共同意识,它所确定的关系不会联合群众不加区分的针对任何人,反而会有效的使由于环境理论而促成的联合分隔开来,重新确立已被侵犯了的界限,把个人放回到他自己的范围里。相对应的有机团结这种归因于劳动分工的团结,劳动分工越细,个人越贴近社会,个人活动越专门化,他就会越成为有自己的行动范围并有自己人格的个人。涂尔干认为有机团结创造了新的生存条件,人们在功能上相互依赖,人的社会联系得到了加强,集体对个人的控制力得到了削弱。但同时涂尔干也指出了造成社会失序的“反常”的三种分工形式,强制的分工是在违背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不适当的分工是不能使每个人保持活动的分工状态。这两种分工虽然也是导致社会各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根源是失范。失范是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中急速增长,而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的欲望导致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从而处于整合度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要消除这些社会转型期的问题唯有建设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

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原始分类》
  涂尔干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意识,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最简单的宗教,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将有助于理解如何使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得到维持和再生。按照涂尔干建立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首先就是排除常识性的、非科学的成见,严格遵循把社会现象当做客观事实来看待的准则对宗教进行准确的定义。因此,涂尔干否定了用超自然崇拜或神性人格崇拜来定义宗教,他认为宗教是由信仰、仪轨和教会三要素组成的道德共同体。紧接着涂尔干对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这两种对宗教思想起源做出过合理解释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驳斥。根据泛灵论理论,最先被人们接受的是灵魂的观念,梦中的自己是我们的“互体”,即灵魂。而灵魂通过死亡与身体分离从而实现转换与精灵建立联系。人们坚信生活中很多异常的事情都是灵魂附体产生的,他们希望自己拥有各种精灵来赋予活力。所以他们对祖先进行膜拜,认为死者的灵魂就是圣物。根据泛灵论的主张,宗教信仰就没有任何客观基础,全凭人们的想象,是毫无科学可言的。根据自然崇拜理论,他们认为宗教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自然的形式和力量是最早被神圣化了的事物,是宗教思想和宗教语言的动力来源。因此它们被赋予了尊贵的地位。但事实却是最初受到膜拜的并非那些气势非凡的巨大无比的宇宙力量,而是那些非常卑微的或与人平等的植物和动物。根据对以上两种理论的分析,人类和自然本身都不具有神圣性,宗教被当成了谵妄想象的产物。涂尔干认为宗教的根本特征应在于把全部事物区分为“神圣事物”和“凡俗事物”两大类并以绝对异质性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者必须借助复杂的初入仪式才能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因此涂尔干指出真正的宗教起源是图腾制度的膜拜。并在《原始分类》中对澳洲、祖尼人,苏人和中国这几种分类的原始形式进行了考察。澳洲部落的分类体系是最为简单的,它仅仅分为两个部分,其最大范畴是胞族,姻族次之,最后是氏族。一个胞族的图腾为主图腾,胞族又被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图腾分支,即次图腾。在主图腾和次图腾中个体起着一个中介的作用,人的本质在于他的主图腾,但他与次图腾的关系更亲近。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一些复杂且特殊的现象,人们逐渐遗忘了相对距离自己较远的主图腾的感情,次图腾开始变成了处在形成过程中的主图腾。人们也开始倾向于另外一种独立于氏族血缘的分类。因此涂尔干开始考察祖尼人和苏人的以方位为基础的分类类型。这种分类是对澳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只是依据图腾对事物进行的分类要先于依据方位的分类。 而中国的分类在本质上是占卜的工具,区域、季节、事物和物种分类都共同参与了进来。涂尔干对分类的分析表明了,随着分类的日渐复杂和科学化,社会感情的要素就逐渐削弱,个体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此外,涂尔干还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按照他对宗教定义的三要素,对图腾信仰及起源进行了说明。用来命名氏族集体的物种被称为图腾,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还是一种标记和纹章,并且具有宗教性。刻画着图腾的褚灵珈和在重要仪式上具体表现了图腾的纳屯架以及旺宁架会被赋予神圣性,它们作为客观事物能够焕发人们对图腾的感情。而这些图案所反映的事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样的属性,如动物和植物。人们对它们的神圣性则表现在禁止食用方面。此外,图腾制度还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宇宙中的每件事物都是部落的一部分,都是部落的正式成员,有着属于自己的确定的位置。这套宇宙观有助于人们去理解自己所在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至于为什么会有图腾崇拜,涂尔干认为有两点。第一点因为社会对人的强制力,使人产生一种道德性压力;第二点是因为人们从社会中感觉到了一种及乏力,只要人们加以服从或依赖就能加强自身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在群体集会时表现得格外明显。信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表露出来,因此涂尔干开始对于图腾膜拜仪式的三种类型进行介绍。消极膜拜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各种禁忌仪式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与神圣事物的距离,才不会因为神圣物的强大力量而丧命;积极崇拜就是通过祭祀、祷告和纪念等来激活自然中的力;涂尔干认为神圣物并非都是充满正能量的,所以作为禳解仪式的宗教行为就可以应对那些消极的神圣物。以上三种类型的图腾膜拜仪式都使个体聚集了起来,加深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的兴起,传统宗教逐渐消亡,急需新宗教的产生。这种新宗教同样需要有一套定期举行的仪式性活动,比如国庆庆典。还需要有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协调,在某方面超越现代科学的完整的理论或教义。
2019年10月
【书单】
1《自杀论》涂尔干
2《社会学与哲学》涂尔干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
5《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感想】。
1《自杀论》涂尔干
    涂尔干首先通过分析自杀的特征对自杀这一概念进行了精确的定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杀并批判了传统的个体自杀心理成因,阐明了选择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了解自杀有助于了解欧洲的一些社会失调现象的成因以及缓解办法。接着开始通过对各种案例进行归纳解释来分析影响自杀率的原因。第一部分锁定非社会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涂尔干认为这种视角是精神病医生从心理学范畴进行的分析,无法以偏概全,心理变态也不一定导致自杀,它只是诱因,是模棱两可的力量。因此,心理变态作为一个非社会因素,其影响甚小且不直接。第 二部分涂尔干分析了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通过数据发现自杀出现的时间晚并且两性不同,只有个体体质具备某种条件,自杀才能发生,所谓遗传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情境定义与感染,并非决定因素。至于自然环境是不直接刺激自杀行为的,它通过气温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社会环境,间接影响自杀行为。紧接着涂尔干指出自杀主要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四种类型。社会关系整合程度不足会导致利己型自杀,反之则会导致利他型自杀。而利他型自杀又可分为三种性质,义务性、非强制性和强烈的。第三种失范型自杀,是发生在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意外的灾难或突然发展的时候,即在社会规范松弛的时候出现。第四种宿命型自杀是因为社会控制过度造成的。最后的部分,涂尔干针对防止和减少自杀,提出了一些假设。如对自杀者进行惩罚,及时教育人们,发挥家庭在预防自杀上的重要作用和恢复建立行会,使个人与集体密切联系等。
    这本书从一种新颖的视角,用大量数据及有着因果关系的社会事实分析了自杀的原因和规律。推翻了之前在我印象里自杀仅是因为危机事件或者个人心理素质较差导致的原因。也让我开始反思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平常的现象其实都具有社会性,并不是我们表明上看的那么简单,但是要想将它们建立联系,还是需要大量的观察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我想这正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吧。

2《社会学与哲学》涂尔干
    我对本书的理解很浅,只能是记录感受了,正确和全面与否都不能保证。在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一文中,涂尔干通过类比来分析每个个体都是一个部分,但不可能在任何个体中找到整体,从而说明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学是有所不同的,同时论证了实证社会学的正当性。在道德事实的确定一文中,涂尔干指出道德和群体相伴而生,群体又构成了社会,而社会就是道德活动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遵从社会的道德规范——义务与可求性(善)。违反将会受到不好的制裁,反之则会受到赞扬获得荣誉从而体会到快乐。此外,涂尔干关于道德存在的观点与康德有关上帝存在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上帝只不过是社会的变形和象征性的表达,只有有人有社会的时候道德才有对象才可以被理解。答复异议一文总共答复了有关个体与道德,道德的权威、义务感、主观表现等六个问题,表明了道德其实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理性,是我们对更高目标的渴望,而不只是因为义务、规范和纪律。最后一篇是关于道德价值与实在判断,从说二者并无什么差别到论证其间的差异依然存在。整本书看完感觉非常抽象,但隐约感觉到涂尔干在极力的把社会学区别于心理学、哲学等科学,特别是对那些批评指责实证社会学的观点进行驳斥。
    最后,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们竭尽全力所要成为的人,就是我们的时代和环境所造就的人”。这句话让我开始对理想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随意构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使我们个性不同,方法不同,但最后都是为了在自我实现的同时点缀共同的理想。这本书我虽然读得不太明白,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偶尔的小收获让我很感兴趣,这可能就是开卷有益吧。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本书主要由职业伦理、公民道德、财产权和契约权四个部分构成。在前三章主要论述了职业伦理,这一类规范多种多样,如军人有行为守则,社工有专业伦理守则。记得曾学到过社工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科学专业的理由中就有一条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且随着社工专业的发展,守则里面的内容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这一点很符合涂尔干所说的群体结构越牢固,适用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就越多,权威也就越大的说法。的确如此,职业伦理越发达,它的作用越先进,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越合理。不过虽然很多职业都满足这样的需求,但在经济领域只有靠法团这一组织才能形成道德标准。因此,涂尔干针对法团制度从历史传统到现代生活进行了研究,法团就像是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组织,其胚胎是一种家庭,而后来的公社只不过是范围更大的法团的扩充形式。简言之,法团是一个有利于群体约束、稳定和依赖的宗教组织。第二部分是公民道德,涂尔干在第一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任何人要想生存,就必须成为国家的公民”,那么何为国家何为公民呢?涂尔干在这一部分开头就进行了讨论。国家是自成一体的公职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机构、是社会思维的器官,它为了引导集体行为而思考,其主要功能就是思考。虽然国家没有办法接触芸芸众生中的个人,但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中国越强大,身在其中的我们就会越受尊敬一样。但国家对个人更多的是管制和塑造,涂尔干指出这是为了避免次级群体同化我们的人格从而导致群体唯我独尊的现象出现。同时也为了促使个人以一种道德的方式生活。此外,涂尔干还指出倘若所有人都能参与指导公共生活,那么国家将陷入到一种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因此民主的主旨并不取决于支配国家的人的数量而是人们与整个社会的沟通方式,社会中间团体就是很好的避免社会混乱的保护带,它能够充分的代表公共政治诉求,而在这些团体中,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作为职业群体的法团就是承担的这样的使命。在后面的篇幅中,涂尔干介绍了契约的观念,追溯了契约的历史结构,对契约论视野下的现代国家观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民主制的形成是由法团这样的职业群体作为中介形成的,由此点题,把国家的政治作用落实在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
    我想如果我在看完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后再来看这本书可能效果会好很多,希望自己下个月能够有所改进。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表明了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同时反驳了幽灵神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形成阶级而后推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人人自由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图景啊!全文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敌对的阵营及其关系。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它的存在是同时开始的,只不过在前一阶段,它是在“协助”资产阶级斗争封建阶级,它所取得的成绩都给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下的现金交易、利己主义、贸易自由和无尽的剥削刺激着他们的欲望,于是开始扩大销路,开拓世界市场,最后生产过剩导致危机的出现,自食其果。与此同时,虽然无产阶级靠出卖增值资本、剩余价值生存,成为机器的附属品,遭到层层剥削,但也因为工业的发展造成的交通工具发展得到了联系的便利,快速联合起了无产者使之成为阶级。也就有了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在这一部分除了说明二者的关系和表明共产党人的目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针对资产阶级对于共产党人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责备的反驳。通过对懒惰之风、消灭家庭、消灭个性和自由、公妻制、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和废除永恒真理、宗教、道德的反驳层层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陋面貌,也毫不掩饰的公开宣布了共产党人的观点。紧接着在第三部分批判了三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保守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最后再一次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即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同时紧抓工人教育,团结全世界民主政党,然后获得全世界。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句话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马原课堂的汇报展示中都多次出现,但我却到今天才真正的读到全文,之前的刻板印象也得到了纠正,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读原著,感受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

5《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这本书的确兼顾了不同的读者,文字明白如话但又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脉络也十分清晰。首先就开门见山的指出人们对社会学家这一形象的模糊认识,文化滞后的人狭窄的认为社会学家或是和人打交道的,或是吸收了极大部分精神分析心理学和小部分社会学影响的社会工作者,又或是社会改良者,总之和社工十分相似;最新动态中社会学家的形象变成了行为统计数字的采集人和用科学方法对人类现象进行解释的人,这些认识同盲人摸象一样,但虽然不全面,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学者在体制内讨生活,力求发文因此无奈成为机器的附庸,按照固定形式,选择的题材无新意且仅停留在表明阐释,还有的学者为了证明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模仿自然科学采用实证主义的教条;综合以上提到的两种关于社会学家的形象,伯格将其拼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即社会学家是以严谨的治学方式科学的和价值中立的去理解社会的人,至于实践意义与应用前景就是社会学家和非社会学者共享的领域了,也就是说,社会学家的目的是理解社会,社会学是价值无涉的,在什么领域采取什么行动是由他人来决定的,而这个行动导致的结果好坏并非社会学的问题。这样看来社会学就没有人们期待的那样有用了,但是对于有好奇心,追求理解,善于观察人的行为的人来说,用新的目光去审视生活于其中的熟悉的世界是无比令人神往的,而这部分人就很适合研究社会学了。所以紧接着伯格开始进一步介绍何为社会学,社会学何以成为职业以及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家超越俯首即是的,公众意见一致的解释,带着考问的态度关注多种关系和互动,不断看穿社会结构的外表,比如了解城市社区如何管理以及社区内的非正式权利结构等。而去了解这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问题”,也不是为了针对这些提出解决办法,而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问题都是具有相对性的,比如社会上的问题青年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构成问题,但对于帮派团伙却不是,这也就是伯格说的一个体系的问题对另一个社会体系是正常的事,而社会学就涉及两个体系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需要研究二者如何在相同的时空中共存。所以有了四个社会学意识的母题——揭露真相、不敬的态度、中性化的趋势和世界眼光。作者以此表达了社会学视野之开放和广博。在第三章补记中伯格又回到了个人身上,围绕“转折点”、记忆重塑、地理流动、阶层流动和心理分析论述了生存的选择对自己人生理解的意义。伯格在说清楚了社会和人后开始转向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第四章“人在社会”。作者把社会比作监狱,人是囚犯,这样一来人在社会中就有了定位,在这个监狱中有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社会情境和制度。社会控制又分为暴力的和温和的。暴力是最后的手段,使用需要有节制。温和的手段中经济压力直接威胁生计和利益,是十分有效的。其次就是初级群体这个强大而微妙的力量利用讥讽和闲话或羞辱和放逐来施加压力,尤其私人生活群体这个我们毫无防备的避风港,如果最亲密的关系遭遇了风险,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完全失去自我,因为我们是根据亲密关系去支持自我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的。所以在读到这里时我一连冒出好些问题,如在恋爱中先说出分手的一方失去自我的风险是否低于被分手的一方、初恋的成功率低是因为对自我的认识还未完全形成吗、人在对自己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后或者说形成了稳定的人格后寻找另一半的难度和找到后感情的稳定程度是否也与此有关。虽然这些问题经验也能多少告诉我答案,但是当我从这个方面去想的时候这种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话归正题,社会分层也就是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等级体系,即人们常说的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的阶层会有不同的生命机遇,就像那就话说的:“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也让我想到近日的一条新闻——深圳某中学招20人19名清北毕业。这些高材生是不是好老师不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无数普通学校难以想象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或许会巩固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者促进他们的上升。当然社会不会坐视不理,它会采取某种社会工程加以修正,但有些东西在我们一出生就固定了,比如我们是黄种人。所以伯格又提到了社会情境和制度。总的第四章就是在说社会对我们的控制和约束,隐约笼罩了一种压抑的气氛。但在第五章,伯格解释我们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压制而感到无法忍受,相反我们很适应,因为我们的指望也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就像十年寒窗苦读的我们一样,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知道要想走自己喜欢的路,就必须要走好必须走的路,所以那么多年来我们认真扮演好了学生的角色,并且不是装腔作势,而是真正的就是学生。所以我们和社会并不是压迫与被压迫,而是合作。这样一想难免会让人心生恐惧,那么要如何抵制社会控制或者说摆脱这种恐惧呢,伯格开始了第六章“社会如戏”。在这一章伯格向读者介绍了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等手段,鼓励人们不断去探索自由。而在第七章中伯格提到了有关伦理的问题,如种族、同性恋和死刑。在最后伯格强调了社会学是人文学科这一事实。
    全书读完,感触很多。之前听到最多的声音是社会工作就是应用社会学,社会学就是万金油。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想对于社会学为什么会是“万金油”有了较科学的理解,也对社会学和许多看似是社会学的应用有了了解,感觉收获满满,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

孙新华 2020-01-01 19:26
很不错!

赵祖远 2020-07-19 16:03
学妹好厉害,做的笔记也很有趣,好多问题和概念导向的,让人一目了然,加油

潘正刚 2020-07-19 21:09
你们都很优秀,我这个学长自愧不如,惭愧惭愧

史凯 2020-07-19 21:31
思考得挺深入的,太厉害了,加油!向你学习!

周悦 2020-07-20 23:27
结合社工的读书分析感觉很亲近,期待你后面融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读书领悟噢。


查看完整版本: [-- 赵书婧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09.17)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20479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