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管珊研究生读书报告(更新至2012年6月14日)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管珊研究生读书报告(更新至2012年6月14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  Pages: ( 2 total )

田孟 2011-11-26 00:07
最近也在读吉登斯了。一起努力,长期坚持! [s:2]

石峰枫 2011-11-27 00:17
读得挺不错的,在华农读书会的氛围中一定会做得更好!加油!

dyy19870201 2011-11-27 10:48
看了下你写的吉登斯的思想,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些问题是我没有看到的,你读的很好

杜鹏 2011-12-16 22:41
更新了,都么顶上来呢,呵呵
我也在看布迪厄,超越个人与社会传统的二元对立关系,是现代很多社会学家的尝试。埃利亚斯关于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张建雷 2011-12-17 22:51
感觉很好啊,很在状态,继续加油!

bolatu36 2011-12-18 20:34
读得很好啊,状态比我期待的好多了。对几大家也是融会贯通啊!不简单。加油!

王海娟 2011-12-18 22:07
呵呵 读书会上的发言太精彩了,果然超出大家的期待了。有点状态了,继续坚持,会达到你以为自己无法达到的状态。
多与大家交流你的读书体悟和状态哈

印子 2011-12-18 22:15
读得很静心,加油。

王海娟 2012-01-15 23:27
需要一鼓作气,是否大成 关键还是在最后半年。

赵建平 2012-01-16 12:12
总结得好,学习!

guanshan 2012-03-09 21:12
2012年2月——3月10号读书总结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转型期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及其相关文献:国家与社会作为一种研究框架,不仅限于文本层次的解读更要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具体化,提出中国市民社会构建的途径。现代化的目标是民族国家所追求的,但是不能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作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如何将传统资源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结合起来,即将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秩序与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推动结合,促进转型期的社会发展,是国家与社会互动视界应该关注和解释的问题,相信这一理论视角有这个解释的能力,只需更多的具体的研究。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
规范学派:涂尔干将惩罚作为一种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是一种社会事实,通过惩罚的仪式满足社区整合,增强社区团结的目的,同时可以可以提供道德教育的机会和形式。这一惩罚通常发生在出现认同危机时。
标签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的有影响的社会控制学说,主要来自符号互动论,与规范观点不同,标签理论认为越轨是社会控制本身的产物。在复杂的社会,存在文化异质性,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性不强,和解不易达成,缺乏社会整合,对制造麻烦者的反应通常就是将其贴上“外人”的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派关注惩罚背后的经济社会分层和阶级斗争,强调阶级统治在惩罚制度中的作用和担负的表现国家权力的角色。
福柯将惩罚作为一种权力规训术,是统治者为了获得权威和尊严实施的无所不在的权力之网。(要理解福柯思想)
朱晓阳将惩罚看做是植根于社会关系和地方性文化网络并借助于国家话语和程序表现出来的对越轨者的制裁。在此结构性因素只是惩罚这一社会事实发生的考虑因素之一,更多地将其置放于时间流之中,采用个案的延伸方法即考察人物关系的历史纠葛,通过某一偶发事件(个案)呈现出乡土社会复杂的互动(惩罚)模式,即采用闲言碎语、丢脸献丑、孤立、拘禁、驱逐、杀害等惩罚形式,但惩罚的背后实际上是违背了以报应伦理、面子、人情、礼等维系的公平观和其他“做人”的生存之道。结论与思考:1.人际间关系作为国家权力施行惩罚的最终起源;2.回报性作为建构规矩人的道德言说。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由于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国家权力从农村的大部分退出,送法下乡成为国家权力在乡村的制度建构的一部分。送法下乡是在考虑法治的本土资源,考察法治与乡土社会规范的博弈或者说整合。送法下乡即要发现中国农村的非正式制度,在“司法独立、司法公正”背后乡土社会实际的运作逻辑。送法下乡的实质是为了帮助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法律它从政治关系的界定上是代表国家的法官与公民之间的作战,但你更多地感受的也许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涉,是各种资源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资源的调动,是各种自觉而不自觉的策略的运用,追求着运作中的各个个体自己的一个个很不起眼的具体的目的。
两本书的共同感受:围绕的共同话题是国家话语与乡土社会规范之间的博弈和整合。大趋势是国进民退,但是民间观念或者说有些传统是根深蒂固的,致使乡土社会中的某些行为时常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

《金翼》与《银翅》
思考:《金翼》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书中揭示的理论和给人的启发在哪?读这本书总的感受是书本描述的内容很真实、很让人感慨,也许那就是生活。但是书中人物的命运与家族制度有什么关联呢?书本更多地是描述家族制度的仪式或规定,然而呈现的思考性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虽然最后一章着力于思考和理论的总结,但是也只度与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之间的关联。也许作者的主旨在于揭是浅层次的提出了环境与行动的选择性关系:人的际遇、人的命运并非都是偶然的,它与个人的性格、爱好、习惯紧密相连。而生活的平衡就在于维持良好的关系网络并善于在危机下开拓新的网络并保持新旧网络的连接。家族制度构成了乡村社会的主要场域,生活在这一场域中的行动者具有策略选择的能力。但是家族作为个体生活的框架,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行动和命运。
《银翅》是一次追踪的田野调查,描述了同一社区的社会变迁及其人们的生存样态。作者试图在社区文化中发现与国家政策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对应点。作者提出反观法即在用中国精英文化的哲学、历史等知识探求社区文化的特征和缘由。接近于雷德菲尔德提出的“大小传统二分法”,即将文化分成高层精英文化代表的大传统和基层大众文化代表的小传统。庄孔韶认为,中国文化的层次也是双向开放的,儒家主张文化大一统,故而“以教为本”的德治思想导致了一系列的大小传统贯通的做法。宋代朱熹后更是将教育和推行乡间礼俗紧密结合。因而社区文化变迁包括了儒家学说和传统民间传说的嬗变;国家政权力量、市场经济介入为标志的新传统的形成和维系等。作者认为文化层级之间的关联是解读社区变迁的重要手段。

甘阳《通三统》:任何发展都是在前有的制度和实践基础上开展的。不能一味地否定传统。倡导将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和邓小平的传统看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连续体。

费孝通《乡土中国》侧重于文化和社会组织方面的解读,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性质。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侧重于乡村治理方面的解读,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及其治理困境。强调新旧文化传统资源之间的契合点。



2012年3月11号—4月24号读书笔记

1.研究经济组织的各种理论,都是对于人的行为作出假设的,各种理论都有对应的行为假定。
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目标都是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两者有不同的演绎路径。
古典经济学的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人是自私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物。→私有产权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无为之手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个人利益最大化就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个人性假设(社会人假设):人的有限理性、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人并不总是善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性,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一定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平衡模型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充分知情的条件下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环境提出质疑,现实生活中的市场行为往往是不完全竞争而且存在信息成本。科斯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面向现实的经济学。
2.对制度的理解
(1)新制度经济学所讲的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约束人们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是人们反复博弈的结果,有几个特点:公平性、效率性、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基于人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诺斯指出,制度作为一种行为约束、可以表现为规则与管制、道德以及伦理行为方式。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可以引申出社会资本的重要性,是与利益、地位等联系在一起的)科斯提出了制度选择思想,即制度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空间,在既定的制度下,人的行为选择总会达到制度允许的边界范围,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2)青木昌彦认为理解制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博弈局中的参与者、博弈规则、博弈结果(均衡)。制度本身既代表着博弈规则也代表着博弈均衡。(一个感受:事物都是动态的,结构与建构也是相互交织的。但是并不能因为建构的因素而消解结构的重要性。)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与效用、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科斯对经济学的定义是一门把人类行为当做一种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稀缺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稀缺意味着有选择的使用。制度也成为稀缺的资源。好的制度安排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核心思想有交易费用、产权安排、制度变迁等。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古典经济学的过于理想化,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世界的经济行为。
3.交易费用
科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和经典著作。核心概念交易费用。
科斯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则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交易费用不为零,企业的成立、拓展、收缩说明交易费用与内部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当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时,那么企业倾向于拓展,兼并,将外部企业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当市场交易费用小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时,企业倾向于将内部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总之,在企业层面,促使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企业行动的目标。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论点:(1)市场和企业是相互替代而不是相同的交易机制,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2)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费用的存在;(3)因此,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4)企业在“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交易费用节约的数量相等时,企业的边界趋于平衡(不再增长扩大);(5)现代交易费用的理论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及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努力是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变的唯一动力。
4.产权
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产权的非排他性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是否将外部性内在化要看内在化的成本高低情况,如果内在化的成本小于收益,则可以将外部性内在化。一些“公共品”或“公共产权”的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排他性的成本太高。
中国目前对产权的重视更多地是将其视为一种激励手段,认为只有明晰产权才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问题:产权明晰是否就能达到所谓的资源的最佳配置?个体行为与社会效率,个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关系问题。
5.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的初始动力:要素禀赋及其不平等程度可能影响制度进化的方向,制度反过来影响了要素禀赋、财富分配、人力资本和政治权力分配的进化。初始不平等的差异可以长期得到维持,从而具有长久的影响。在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地区,制度的演化倾向于偏袒精英阶层,限制普通大众获得机会,以维持高度的不平等状况,但却因此减少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
6.经济学、公平、善与幸福
资源禀赋是先天差异,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的最佳使用效率并不一定带来人类的善和幸福。不管是制度经济学还是古典经济学强调对稀缺的占有和最大使用,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主宰,实际上人类自身的幸福在于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和自由开放的价值导向,人生进退全由个体决定。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对经济学努力的一种嘲讽。

田孟 2012-03-10 22:56
开始进入经验了,加油哦,期待。。。。。。 [s:14]

印子 2012-03-11 23:50
经验也是经典,一视同仁之! [s:14]

卢冠男 2012-03-12 19:36
读书很多,我很羡慕。以后学习你的读书状态,挑战自我。。。

陈盼盼 2012-03-13 14:49
去年也读了《金翼》《银翅》这两本书,可是读完之后只是简单的总结了一下,都没有自己的思考,这一点要向你学习!

赵建平 2012-03-13 21:37
书读得挺好的,只是状态确实不如去年,难道是风水的作用?开玩笑啦,我觉得气氛是决定性的因素,打群架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不过,正如你所讲,边缘的感觉也很重要。边缘聚集的人多了,时间久了,也许就成了核心。

蔡山彤 2012-03-13 22:19
觉得你读的很好,经典和经验之间的转换你还有时间,不着急啊。我上学期最后一个月读的经验,这次也读的是这些书,跟你在读书会上说的有相似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读点经验的书了解一下现状就可以了,还是读经典收获大。我们2年毕业可能时间安排不过来,呵呵,挺羡慕你们的。加油哈,想法多证明你在思考,思考好了继续努力。

刘磊(中南) 2012-03-13 22:56
当时看甘阳《通三统》时,自己那时候受到触动挺大的。通识教育,这是个美好的词语。感觉咱们读书会也在力行这个~~加油!

燕红亮 2012-03-13 23:31
你的思考与想法,让我产生很多灵感,谢谢你!

王海娟 2012-03-17 20:47
  《金翼》的成功主要在他的写作方式,同时作者确实也把宗族制度描写的很到位,只是还需要我们去理论概括。注重描写这是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个特色,他们面对的毕竟是对中国不理解的西方人,描写本身就能成为西方的经典,作为异文化者他们能看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是他们思考的是西方所关心的问题,与我们的焦虑和问题意识不同。
传统根深蒂固,我们需要考察的是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对人们的行动有什么影响,我最近在关注国家政权建设改变了什么,什么没有变,发现在书本中找不到答案,我想只有在村庄内部,在现实生活中才会知道这个问题。《乡土中国》现在重读,才似乎理解了,不是那么简单的。
经验很难去评定,而这些经验的书籍实际上也是一种理论,只有与经验互动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远比理论复杂。
我同意建平讲的,气氛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没有读书会的氛围,我想我们不会走上学术这条路,我们不会坚持读书这么久,个人很重要,但有时候,集体的力量也不能忽视。我一直都相信团队的力量。

guanshan 2012-03-17 21:55
Quote:
引用第66楼蔡山彤于2012-03-13 22:19发表的  :
觉得你读的很好,经典和经验之间的转换你还有时间,不着急啊。我上学期最后一个月读的经验,这次也读的是这些书,跟你在读书会上说的有相似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读点经验的书了解一下现状就可以了,还是读经典收获大。我们2年毕业可能时间安排不过来,呵呵,挺羡慕你们的。加油哈,想法多证明你在思考,思考好了继续努力。


呵呵,是啊,思考好了继续努力!相信自己这次可以顺利过关!

guanshan 2012-03-17 22:00
Quote:
引用第65楼赵建平于2012-03-13 21:37发表的  :
书读得挺好的,只是状态确实不如去年,难道是风水的作用?开玩笑啦,我觉得气氛是决定性的因素,打群架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不过,正如你所讲,边缘的感觉也很重要。边缘聚集的人多了,时间久了,也许就成了核心。

边缘与核心对我意义不是很大,我只是需要从骨子里自信起来!因为读书给人更多的是充实和平静,有时更要有外界肯定的声音,毕竟我们身份地位等评价是由社会体制和主流赋予的。不要给我说当今的体制和主流都出问题了!

杜鹏 2012-03-17 22:05
加油,经验也难读

guanshan 2012-04-27 09:43
求推荐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学方面最为重要、叙述比较好的书目 [s:14]

王誉霖 2012-04-28 08:47
哎呀,佩服佩服,让我学经济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张建雷 2012-04-28 13:01
这个月阅读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感触是,对制度的研究已进入经验的层次,也就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很大的张力。

tuxy 2012-04-28 15:56
管珊越来越有感觉了,挺你上双周论坛给我们讲讲:)

赵建平 2012-04-28 18:26
一直不太认同当代经济学家,只是为现实中权贵的行为“背书”,分析起现实问题来不知所云,故作高深。

韩庆龄 2012-04-28 21:31
上次读书会你讲的读书感受我觉得特别好,能力的反映有不同的方式,选择最充实的即好 [s:2]  [s:2]

王海娟 2012-04-29 22:05
新制度经济学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貌似很简单,实际不易理解。对经验的理解是建立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经典仍然很重要,最后这段时间好好把握!

田孟 2012-05-06 12:33
Quote:
引用第79楼王海娟于2012-04-29 22:05发表的  :
新制度经济学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貌似很简单,实际不易理解。对经验的理解是建立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经典仍然很重要,最后这段时间好好把握!

诚哉斯言!

高万芹0 2012-05-14 13:09
有时候,你比别人走的更远,除了自己的努力外,真的是因为境界的高低和世界的开阔。向你学习!


查看完整版本: [-- 管珊研究生读书报告(更新至2012年6月14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16862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