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仇叶:暑假调研感想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1年暑假调查 -> 仇叶:暑假调研感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文琼 2012-09-20 20:44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以前不太理解,这次的暑期田野调查,深有感触。平时在学校苦读经典理论,侃侃而谈,觉得还蛮有味道,一遭遇现实情况,理论的漏洞随处可见,也启示我不唯书,不唯理论,要面向实践,学会从村庄中提问题。当然,调查收获决不仅仅是知识层面,更是做人做事方面。跟着诸位师友在河南周口的二十多天里,我感受到团队的温暖,也感觉到中心“集体学术”的难能可贵,每天晚上我们都讨论到很晚,大家就白天的调查资料进行总结,发掘问题,提出疑惑,然后激烈讨论,提炼问题,尝试分析现象,构建村庄性质,很有意思,也很深刻。初次调查,无论在农村研究的理论储备,还是具体的调查实践都很缺乏,大多时候做个旁观者,偶尔插几句话,提几个问题,但从老师、师兄姐热烈而真诚的讨论中深受启发,也逐渐理解农村生活背后的逻辑,收获颇大,成长颇多。
一:村庄的故事
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看似孤立的个人被维系在村庄的场域中依照特定的逻辑而动,上演故事中的转承启合。我们是村庄的外来客,所见所闻不过是故事里的零星片段,某些角色的沉浮,如何以树见林,如何弥补信息的空白?答曰:逻辑建构在信息与信息之间游走,串联起孤立的信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十天的调查我们经常就在假设与求证,事实与建构之间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坐了无数次的过山车。
初到村庄,原以为不健全的村班子和征地的巨大利益必然产生混论的村庄次序,现代与传统交汇之下变迁中的村庄必然矛盾重重,可是李楼竟然平静的惊人。没有钉子户,没有黑社会力量,没有打架,没有婆媳之间的争吵,人们平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但场域之外的我们却无法按照村民们浸润其中的逻辑进行演绎,村民的理所当然反而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不健全的村班子为何能完成征地,当地为什么会没有钉子户和黑社会,婆媳代际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比别的地方好,传统结构门子为何时强时落……初次的访谈材料建构出初次问题答案的构想,第二次的访谈信息推翻第一次的构想建立第二次的构想,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每一次新的信息都会或多或少推翻最初的假设,过高飞翔的假设总是在现实的拉扯下重接地气,但随着对现实材料的把握我们的逻辑建构也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村庄。二十天的调查,无数次假设之后的回归真实,村庄终于拿下半遮面的琵琶展现他真实的容颜。
黑色势力、行政力量、传统结构、财富产生的支配力汇聚在这个征地背景下的小小村庄,在博弈中展现利益密集型地区的村级治理:有黑社会背景的村庄精英被吸纳进村组织,压制了钉子户保护村庄免于黑色势力入侵;村级力量弱化,撤出村庄利益分配,借由门子结构完成征地利益的分配;群众基础还是完成任务,传统精英在征地中面对两难被排挤出村庄政治;征地产生的灰色利益成为村级治理的经济基础,从乡、村到组与村名代表无不被利益这张大网网罗其中……
现代已经深刻入侵这个小小村庄,传统在现代的缝隙的挣扎,平和的村庄的背后竟是没有交集与深刻的不平等:传统门子结构积极面向的衰弱与消极面向的持守,市场下的门子如何为自己寻找新的依托与意义;孙代的养育责任向父辈转移,父代劳动力退休时间延后,家庭以温情脉脉的方式实现代际之间的不平等;不办葬礼,不讲传宗接代,对未来的寄托对过去的追寻从人生意义中剔除,只将享受只图当下的价值观如何寄托人的精神世界;家庭养老弱化,孝道沦落,在“有口饭吃”的养老理念下老年人生活堪忧……
独立的现象与现象的背后是整个村庄的运作逻辑。村庄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场域,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长期浸润在村庄中其行动的逃脱不了村庄的背景色。
我常常觉得我们是听故事和挖掘故事的人,既要不厌其烦的倾听村庄的故事,获取最为广泛的基本信息,又不为故事的表面所捆住,需要跳出习以为常的冷漠,挖掘故事深层次的机理,对村庄的整体性逻辑做分析与把握。听故事就是要下得去,挖掘故事就是要提起来,这也正是调查的复杂性所在。当下的报纸媒体乃至学术似乎是挖掘故事的人,通常几天调查,一个故事,整套逻辑建构。最突出的的例子恐怕就是那些“自由战士”,以一个凄惨可怜的故事入手,套以自由人权的西方话语,对当下政治批判一通。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把单独的事实从整体性的结构中抽离出来,缺乏从整体理解个体的视野,脱离了真实得以成立的背景。深挖必然建立在对故事整体性的了解之上,否则便是南辕北辙离真实越行越远。相反,我们的调查虽然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起伏伏,但假设遭遇现实时却总以真实为先,每一次都能沉下心再次进入村庄,去村庄中听取故事,从故事中挖掘新的信息。梁漱溟先生讲,我没有一眼看透问题的聪明劲,却有抓住问题不放的研探力,那么问题就终有被我看透的一天。唯有这种为真为实的探索劲,才能摆脱假大空摆脱普世价值的怪圈,找到问题的真正出路,找到农村找到中国向何处去。
二:我们的故事
贺老师说要把调查当旅游,这自然让我们头次调查的初行者放宽了心,但真正体验了二十多天的调查再来玩味这一比喻却又有另一番体悟。凡是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旅行并不是件轻松活,常常几天下就累得够呛,却也偏偏那么多人选择做个背包客,可谓累并快乐着。大量的信息,高强度的访谈,持续的头脑风暴着实不轻松,但辛苦劳累却仅仅是表面,收获新信息的欣喜,焦虑过后的茅塞顿开,交流后更为成熟与开放的心态,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这些才是让我们无法忘怀二十天调查的真正原因。
在农村的作息时间很规律,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有条不紊,紧张而充实。我也从开始的好奇、疑惑,到后来的慢慢地进入村庄,感受村庄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样的深度投入更是让生活本身成了一件享受的事情,每天都过得妙趣横生。以前感觉贺老师很威严,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此次调查有幸和他一组,贺老师竟也幽默的很,在不经意间说说俏皮话,爆点中心师兄姐的笑料,常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疲劳全无。袁师兄对我极为宽容,访谈中与我一组,常常是经验老道者沉着冷静,不紧不慢,成竹在胸,反而是初行者胆大心急,时不时地插话,连珠炮似的提问题。但袁师兄从不阻止批评,只是偶然好意提醒,宽容我的一些鲁莽和不是。傍晚两个人踏着暮色从村里走出来,探讨问题总结收获,有时吃上一支雪糕更觉夏天的傍晚清爽宜人。澜清老师的人类学思维总是让我们又爱又恨,时而将我们的建构解构一通,时而提醒我们未注意的盲点。然而,学术的创新正在于碰撞,异质的思维时常让我们跳出自己的逻辑框架,重新检验再次思考。与同寝室的西北农林的梁老师、曾红萍师姐更是彻夜卧谈,人生、理想、调查、学术无所不包,竟是每夜兴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团队五人,从老师到学生,从博士生到本科生,跨度不算小,但团队的氛围却始终和谐友好。这当中自然有长辈对小辈的宽容与提点,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的学术态度。贺老师常说,我也是在向你们学习。学习的心态亦是开放的心态,始终以一种谦虚的态度对待人和事,成长需要积极开放的心态,如同一块海绵吸取对的经验错的教训。
总结写的较晚,虽然时隔一个多月,一幕幕场景却随文字铺成开来。忆“贺氏笔记大法”,受访者的一言一语,同伴的巧思妙语,自我的灵感思考都流于笔下,集成密密麻麻的笔记;也忆炎炎夏日的大西瓜,清甜的汁水顿消暑气,笑谈间不爱吃西瓜的袁师兄更是得了“西瓜眼子”的雅号;还忆傍晚与组员骑车同游,农田连片豆苗新绿可人,风微拂,夕阳醉;更忆归前的集体游湖,菡萏香连碧接天,登船头,弄水湿;最忆讨论后信步夜游,好风如水月色清明,沉睡的村庄唯有我们仍昂扬着激情,或讨论或谈笑或欣赏,不辜负这夜色茫茫中的无限清景……其中的快乐唯有身临其境者才能感受得到吧。
现在想来贺老师所说的把调查当旅游,大概就是指要开放心态,端正态度,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情绪做调查,而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抱怨农村调查的苦和累,全情投入享受调查的过程,在享受中获得成长。而当你怀揣着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农村投入团队,彻底沉浸其中的时候,当中的妙不可言自然可感可得。
三:展望:
这次调查带给我的收获是难忘的,但缺点也在实践中暴露无遗:一是感觉自己的思维不够活跃,感受很多,想法也多,就是很难用确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二是作为初学者太显浮躁。师兄老师的思维逻辑远比我强大很多,对农村的方方面面都很有研究,一说出个现象,就会很快地旁征博引,启发我思考,这既让我欣慰,也让我感到遗憾,有时候我的大脑会因此偷偷懒,也会产生些许叛逆心理,试图建构更好的理论解释框架。
学然后知不足,我深知自己在农村研究方面还没入门,还有许多东西要加紧学习,调查中积累的一些疑问和焦虑也远没有就止停止。然而唯有差距的存在才会有进步的空间,这次的农村调查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敏锐的思维逻辑的建构能力绝非凭空产生,田野中的灵动来自书斋中的刻苦,所谓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阅读经典,夯实理论基础是为正道。另一方面,如果学问是一颗大树,生活就像是根苗,大树的发展壮大乃是从生活实践的根苗中汲取养分,久之蔚然壮大成系统。不枯竭的灵感与智慧来自于生活这源头的活水,书本之外更需观察生活,关注现实,培养问题意识。
路在远方,始于足下!


查看完整版本: [-- 仇叶:暑假调研感想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18284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