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琼 |
2012-09-19 19:59 |
20天过去了,看着路旁的玉米地从刚刚出芽长到齐腰般的高,心中怎能没有一种对土地的敬畏和感动。生于农村,走在坎坷蜿蜒的道路上感觉习以为常,抬头看看,四周的景象却又分外的陌生,呵,这就是数千年岁月的积淀,这就是养活十几亿人口的土地,这就是这个国家的根基!如今又来到了这个地方,来看看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来这里寻找继续奋斗的力量。 乡土中国,早已在脑海中打下了烙印,还有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都是孕育于此,虽然安坐一庐之内,字里行间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可是数步之距,数尺之章,怎能困住吾辈求学之志,挟壮志奔波于田野,七尺之躯何其渺小,一人之力何其微弱,然而我们有身边的同志,有脚下的地气,皆不足惧。 作为一名法学学子,深受教条束缚,常年于书堂之内,不曾往返于大千世界,虽然每日阅习法学经典,总觉心中空空如也,好不郁闷。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选了陈柏峰老师的法社会学课,才猛然醒悟,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从此洗心革面,向往立足于扎实经验和致力于现实关怀的大学问,想来人生在世,机缘巧合的事情实在太多,一次把握一次错过,百年境遇逆转,引人感慨。有了方向,便开始着重研习社科经典,后来终于等到了暑期调研的机遇,由此开始了征程。 每日的访谈是必备的工作,访谈的内容也不断刺激着我的神经,平日书中的字句如今现于身前,经验的魅力将我折服,思维在经典和经验之间往返,脑海中的思绪跌宕起伏,从前的迷雾一层层地拨开。面对着农村中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工作中显出了一丝慌乱,慌乱于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之中,幸而逐渐稳住阵脚,步步为营,争取每天多思考一点,多理解一点,先掌握访谈方法,多做村治模式的基础训练。 每日的讨论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白天收集的资料和思考的成果与大家分享。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白天的访谈只是基础和铺垫,夜间的讨论才是精华,大家的思考犹如繁星交映,相得益彰,每次讨论都激起思绪的火花,然后层层铺开,心中感叹。从前看中心的诸多文献,自诩对乡土有几分熟悉,然真到了其地,见了其人,不禁羞愧难当,幸得诸位兄长同窗帮助,逐渐找到出路。对于村庄社会性质方面的理解,是本次调研的最大收获,立足于真实的村庄社会,打通各种事物的关键,扩展逻辑纵深,使得我们的思维和学说可以包容尽量多的经验。首先要立足于村庄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向内使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对村庄的社会性质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进而在视野和思维上走出村庄,考察和思考与村庄有联系的外部条件,用整体去理解具体,从而更为精确地理解和解释我们眼前的经验和心中的思绪。 调研时日艰苦非常,每个的人脸上都会有疲态,但是看眼神却又炯炯有光,盖心中有觉悟有感慨然。到了调研的后半段,村中的人们都已熟悉了我们的身影,每次相遇寒暄,言辞间多有疑惑,“你们这些个学生每天跑来跑去的不累吗”,笑而答曰,“习惯了”。每逢其时,心中情绪翻滚,添了数分雄壮。想我泱泱华夏近两百年来的历史,恐怕谁都没有开闲情逸致的玩笑,吾辈年幼无知,才疏学浅,却还有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在心头。彼时国家贫弱,不知牺牲了多少先烈,好不容易熬到今天,然在此千年变局的关头,吾辈谁能不奋起图强,不负书斋中的想望。9亿人口的农村,是中华面临千年变局的关键,这里孕育了我们的文明,见证了这个国家的风云起落,正是这些被某些学人鄙夷的土地和人民,在中华民族最为危难的时刻挽狂澜于即倒,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输送能量。 历史总是回首往事,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可是吾辈处于潮流之中,都无法预知前方,在这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都充满激荡的年代,我们能做点什么?该做点什么?我们貌似生于一个国家即将腾飞的年代,这样的判断使得吾辈心中时常莫名兴奋,可是历史终究只能由往事来书写,前路如何仍未知,胸中的壮志未免带有几分焦虑和惆怅,然而现实足矣让我们心存抱负,决心在这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激荡的年代留下吾辈的印记,在历史的潮流中探出头来,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有我们的一份努力,每个书生心中都有一个平天下的理想。 20天过去了,缓步于村道,望见田野中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想象着秋天漫野丰收的玉米地,不禁低吟起伟人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呵,在中国,无人能够否定农民的历史功绩,也无人可以忽视农民的历史力量。他们将自己与土地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将自己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记起从前读过中国某位从事海洋勘探事业的学人的文字,国家在极其艰苦的日子里耗费了无数金钱,牺牲了多少先烈,才让中国的海洋资源勘探事业步入世界前列,想想吾辈今日之作为,虽不如在茫茫大海中艰难险阻,可也算得上是对得起天地生民万世,然视野要开阔,伟业需徐行,我们这个国家积贫积弱太久,病去如抽丝,只能缓缓图之,急不得的。坐而论道容易,找到出路很难,也许要一生一世,甚至是数代百年,吾辈脚踏实地,徘徊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期间偶有所得,不禁欣喜非常,聊以数言表之。在此特感谢贺老师、陈老师给予我这次暑期调研的机会,谢德福师兄的谆谆教导,谢各位师兄师姐的启发鼓励,文之末尾,言语顿塞,以伟人字句数行聊表情怀: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若以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世界上一切事业及文明,固无不起于抵抗而决胜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