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琼 |
2012-09-19 19:53 |
调研的日子渐渐远去了,但在热土中获得的经验沉淀已经成为了人生与学术下一站的动力源。 快速变革村庄中的国家与社会 刚进入兴隆村,所见仍然是错落有至的稻田生长着绿肥的水稻,一家一家的农户像珍珠散落在碧绿的田野上,远处的一线矮山勾勒出村庄柔美的曲线……感觉这就是想象中恬静的村庄,感觉这里的故事肯定单调而温馨,感觉这个村庄的主人肯定朴实而幸福,感觉国家的遗忘与社会的自由。但是经过调研,发现村庄复杂的事实远远超越了过客的想象。原来这个村庄正处于快速变革之中,近十年的发展,正在将村庄从遥远的古代赶进急切的现代化序列。国家不是那么贴切的表演往往缺少积极的回应与理解,大多收获了一种寂寞的欢娱,而社会表现出更多浮躁、怀疑、批评与规则纷乱。 土地问题是村庄的核心问题。处于急速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城郊村因此而拥有了特别的意义。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制了城郊村的未来。在发展风暴中,征地成为国家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舞台。国家的具体在场往往表现为国家与地方性的制度、政策和法律,也表现为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对基层问题的具体看法与行为。不同地方(重要的是相邻村落之间)的不同政策与获得利益的多寡、上级公务员对基层处理问题的异样解读等都可能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一些村庄精英常常拿上级文件、邻村事实与国家工作人员的不同表达说事。而作为在基层的国家代言人镇村干部在征地开始时往往表现出一种糊的态度,如果不奏效,则更多地采取抹平术、与单个农户签订秘密契约、调动关系实现地权的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制度、政策与法律在执行中的非均衡性(有些是制定的问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浮躁与不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牌积累了基层的矛盾,使基层的稳定成为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而现在的基层社会也不再是原来的基层社会了。基层社会对于国家的渗透不再表现为无动于衷,而是一种有选择性的接受与排斥。大多数老实的村民是无法完成这种选择性的,只有极少数头脑灵活、拥有超村庄的社会关系和横扯能力的农户才可能去联系群众、去上访、去与国家讨价还价。这些农户开始总表现为一种为了群体的公平正义,接下来就以维权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不管面具多么华丽多么变化多端,背后的意义总与个体利益相关联。在压力型信访体制与一票否决的维稳体制下,信访总是可以从基层政府那里获得或多或少的好处,这样就更加滋长并最终形成了越来越有些刁专的上访专业户。但信访仍然是社会与国家双向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仍然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别意义。项目治国在村庄中也有表达。村庄搞起了一些项目:日光大棚、东成养龟公司、花卉苗圃、有机蔬菜基地等等。效果如何?仅举一例,去年完成的改田花掉了近两千万元,而今年却要村庄等待征地,刚刚改过来的标准田被放弃耕种、抛荒,基层社会眼中的国家很有钱、很善于浪费。 村庄社会内部也存在复杂的面相。周娟如是说,这里已经成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了。最厉害的仍然是征地引发的,一小块土地的权属都可能使邻居失和、使亲戚反目、使兄弟相见于法庭,而这背后的秘密是征地时每平方米土地可以获得20多元的补偿金(按当前补偿价)。水权似乎是一个历史问题,处于水系的上游、或低洼田地、或有堰塘的农户都可能拒交水费。他们发现可能会捡到漏水,或者能够靠自己度过难关,或者觉得总有别人去做的。无论如何正是由于他们的行为偏好,造成或加剧了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当然有时也还存在最后一公里前面几公里的问题,这往往是国家内部条块之间的利益分割矛盾难以协调的直接表现。总之,庞大的集体水权被私有化瓦解在小块堰塘与已经残破不堪的水利体系中。村庄中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常常是矛盾的根源之一。在选举的政治行为中,原子化的村庄在短时期内变得有些并不原子化了,不同派系的人见面了可能不再像往常一样正常打招呼。显性规则与隐性规则的综合、交替利用,使原本复杂的人事安排变得更为复杂。人情似乎是一个老话题。小组内的人情仍然具有相当的紧密性,一般的农户是不会退出的,只有极少数拥有了替代性的更多村庄外的资源,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表达与完成都没有问题,他们不再需要组内的人际关系,因此才可能退出。中国的代际总是存在一定的剥削或者向下流动的奉献,但是这个村庄内也还存在另一种较为和谐的现象。儿子媳妇在城里打工,父母在家种地。儿子媳妇可以在家吃住,并且把孩子丢给老人抚养,一般只管自己的人情交往与额外消费。老人要种地、照顾隔代的孙辈、支付家庭几代延续与积累起来的人情交往。这种相处方式大体上是单独核算收支,不从经济上相互“赋权”。如此代际分工使两代人之间拥有了更多的平等与自由。但这种现象是短暂的,会随着老人劳动能力的丧失而消逝。 快速发展的华科大村治研究与中心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贺老师的规制与建设中不断成长与成熟,在学术建构与人才培养方面都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了解实情的人都很羡慕中心拥有贺老师这样的大师和精致而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心的学生都为能够进入这个团队而自豪。对于中心,大家的感想可谓良多。我仅从这次暑期调研的感受谈一点理解。提其精要,不得不提到三个关键词:包容、自由与共同发展。包容体现在对“外来户”及其不同观点的接纳,体现在对每一个参与团队研究人员的平等关心。自由则表现在尊重每位成员及其思想,在这里每一位研究者都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尊重,每一种思想都可以拿出来争鸣,在身份平等与激烈辩论之中,真正达到了一种不自由的自由境界。共同发展则表达在三组关系中。一是学者与村民的关系。参与研究的学者,在社会调查中从村民那里得到了实践经验材料,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学术基础,而村民也从研究者带来的信息与自己的叙述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线索。二是中心与村庄的关系。中心在社会调查中实现了学术建构与人才培养,而整个村庄也会在中心的调查中完成一次认识的升华。三是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中心这种独特地接中国基层社会地气的学术道路肯定会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而这种学术发展反过来又为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正确的方式与理由,进而可能为中国社会化解大量的矛盾,实现其良好发展。 一定要表达的感谢与久久难忘的记忆 感谢贺老师和中心给予我这次暑期调查的机会,在二十多天的亲历中,增进了自己对乡村社会的理解,学习了学术研究最可靠最真实的途径。实在难以忘怀与调研小组成员一起在乡村公路上的晚归、一起在月亮湾打水仗、一起在天鹅湖旁失望于泳衣的难得、一起在大排档吃龙虾、一起讨论到夜深人静、一起为学术焦虑、一起为村庄的未来担心、一起为中国及其中国学术的未来而“杞人忧天”……当驱车离开这个村庄时,我们留恋地望着窗外而很少说话,大家内心已经积聚起了一种强烈的情绪与坚强的意识,这种强烈的情绪与坚强的意识定会烧成一团执着的火焰,推动大家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走向成功与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