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自玲 |
2023-11-02 16:36 |
鲁自玲 【书单】 《继承人》 《在野之学》 《社会分工论》 《贫穷的本质》 【锻炼与作息】 本月的运动主要以羽毛球和跑步为主,大概为一周1~2次左右,总体运动频率并不是很高,因素很多,有课程太满的因素,也有自我懈怠的因素,希望下个月可以提高锻炼频率。作息方面还是挺规律的,基本都在十一点多左右就睡觉,早上差不多都是八点起床,有时候感觉很疲惫的时候,早上就会到九点再起来。 【读书感受】 本月的经典书籍阅读大概是三本,中间由于课程的要求,挪出了一部分时间去读了《贫穷的本质》,占用了部分时间。在阅读状态上,时好时坏,时快时慢,有的时候状态比较好,一天可以读很多,也可以理解很多,推进的比较快;有时候状态不太好,一天虽然也坐着看了很久,但是实际理解看进去的很少,推进的比较慢。经过自我反思,我觉得问题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阅读时间,读书时间不连贯。希望下个月,可以稳定自己的读书状态。 【读书报告】 《继承人》:本书说明过程中采用了定量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本书一共有三个章节 第一章 首先,说了教育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层阶级学生入学晚,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比较慢;不同阶层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之上存在比例不均;下层阶级在专业选择上的受限制,而这一现象在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 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造成差异的各种因素中,社会出身影响最大,中下阶层在教育方面存在不利,和上层阶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在戏剧,音乐,绘画等文化领域的知识储集方面等等。 最后,提到了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在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教育不平等的现象,反而在通过自身逻辑的作用使得阶级特权永久化,这主要表现在天资和个人的学习成绩上,表面看似机会均等,实则本质上还是在为社会特权而服务。 第二章 游戏严肃和严肃游戏 没有怎么看懂,不太明白 第三章 本章提到了学徒和小巫 学徒是指通过训练和作业初步学习从事智力活动的人 小巫是指通过“魔法”使得学业获得成功的人,这里的魔法是指在大学生届常见的职业“技术”,如,考前疯狂复习,求神拜佛等等 前途问题 大学只是暂时的,大学生是暂时的大学生,最终要走向工作,但实际情况大学生回避前途,并且在前途问题上,男女在专业选择机会方面存在差异,这是由于男女劳动分工的传统模式影响;不同阶层中也存在差异,(考试能手)下层阶级的学生学习更加功利,为了得到升迁,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的看法更加明确,(浅薄涉猎)而上层阶级的学生则显得更加不明确,满足于空泛的计划。 大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是辅助地位,这种地位的获得是理所应当的,教师通过与同学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正是教师对自己天资的承认。 总结:想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实现真正的教育民主化,需要一套合理且可以实施教育方法去克服一切文化不平等因素的影响,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民主化服务。 《社会分工论》:这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和反常形式 在第一部分中 涂尔干将社会团结划分为两类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是指从相似中产生的团结,有机团结,是指一种否定的团结,就是说人们由于分工,各个分工之间是独立不可替代的,各个分工之间又相互联系,带来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而产生的团结。 但是文中又提到了契约团结,我不是很理解契约团结和有机团结之间有什么区别? 分工的产生 之前的学者认为,分工的积极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的平衡,而它的消极作用目前我们还无从而知。分工的来源是人类持续不断地追求幸福的愿望。幸福是一种持久和普遍的状态,是与我们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规律活动相辅相成的。而幸福的增加是由于对快乐的频繁刺激和加强。实际上,快乐并没有伴随太强或者太弱的意识状态,在相对比较平和的状态里面,刺激的力量才会没有一点遗漏的转化为快乐。如果无法把幸福维持在平稳的水平线上,我们越努力接近这个水平,就越会接近快乐的最高限度,那么这时随着刺激的不断增加,与之相应的快乐就会相对减少(有点类似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涂尔干认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的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社会密度增加的三个表现反映为:(一)低级社会所占范围广阔,对先进民族来说,人口表现出越来越集中的趋势 (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三)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等问题 总结:由于自身理解能力的局限,我很难把本书上下文和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厘清,所以关于这本书的报告,只摘取了比较浅显易懂的两个内容进行汇报。
10月~11月 【书单】 《教育思想的演进》 《自我分析纲要》 《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在读 【锻炼与作息】 本月作息规律,没课的时候基本可以保持8107的模式,有课的时候就不行。个人运动主要以羽毛球,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所以在跑步方面就有所懈怠,希望下个月可以有所改变,保持坚持跑步的好习惯。集体运动方面,主要是周五固定运动日,基本每次都会积极参加,很喜欢和大家一起运动,运动让彼此更加熟悉,拉近了大家之间的关系! 【读书感悟】 本月的读书数量相对较少,由于个人拖延的习惯,导致后面有一段时间都在赶个中国作业。不过自我感觉本月的读书质量还是挺高的,主要还是在读涂尔干的书,不知道是不是换了一本书的原因,感觉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了,读起来顺利了很多,书里的很多例子也很生动有趣。下一周很多可就要结课了,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来看书了,希望下一个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数量提上来。 【读书报告】 两股教育思潮的对比 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教育思想呈现出两种重要的趋势,出现了两股教育思潮。 第一种以拉伯雷为代表,不过这种教育思想是以贵族统治为主要取向的。(教育的形式主义) 强调自然,自由和随心所欲;厌憎一切意味着管制或纪律的东西以及为随心所欲制造障碍的东西,认为任何限制人的欲望,需要和激情的东西,都是一种恶的存在。他理想中的社会,是一种摆脱了一切束缚的自然状态,他认为这样才可以获得自由的发展。他批判传统教育,认为在传统教育下所塑的人性,是残缺不全,破败不堪的,没有使得人体内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主张要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人才,把每一种功能培养到能力的极致,让孩子可以无差别地遣用自己身心的所有功能。那么如何实现呢?如何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去借助知识!因此,孩子要去全面的把握人类各种知识,教师不能只拿选择出来的知识门类交给他,必须拿整体的知识教给他。 并且认为,自然科学和关于外在事物的研究不足以构成完整的教育,语言的研究也很重要,且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他强调书本知识,但并不是说,直接接触现实不重要。只是,直接而客观的自然研究与纯粹的书本学识水乳交融,并且可以肯定,后者充当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拉伯雷对书本的重视对知识的重视,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因为在此之前,欧洲社会唯一可知的课程体系还是完全形式性的,是一种从文法形式主义过渡到辩证法形式主义。而这一思想的出现,是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观念,打破了用形式性思维体操来训练头脑的束缚,这种课程体系观念更多的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方式滋养大脑。 另一种是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思想(文学的形式主义)。他和拉伯雷的思想观念有相似之处,也主张全面把握人类知识的总体。但他强调的是老师要去把握广泛的知识,而学生并不需要去熟悉所有的作者,只需要熟悉其中精选出来的佼佼者,这种精益求精的筛选态度又与拉伯雷那些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伊拉斯谟的思想之中,知识是为演讲,或者说为了培养和操练使用词语能力而服务的。在这种思想理念的影响之下,带来了一套新的教育理论。要让年轻人沉浸在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中,培养他们的文学品味从而教会他们用纯正而典雅的风格写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生不需要对所有作者都了解了,因为这种教育理念的目的并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品味。博学远非以其自身为目的,而是缩减成通向另一种教育目的的手段,作为文学讲解的一种辅助。这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我们现在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这种教育理论强调写作,写作不仅仅靠阅读,也需要动笔。所以,诞生了文体的练习和书面的写作,这种形式也一直保留至今仍在发展沿用。 (仓禀实而知礼节)伊拉斯谟之所以重视文学,是因为文学在所有学科中最具有教育作用。在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奢侈之风发展,使得人们放弃粗鄙的生活方式,更加追求精致的消费和趣味,伊拉斯谟正是感受到了这样的需要,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重视文学是适用社会需要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两种学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或截然对立的,他们之间也有重叠和相似之处,也有存在分歧和差异之处。同样重视知识,但对知识作用的侧重点不同。一方是为了全面发展自身能力而服务,一方是了更好的学习文学而服务。
11月~12月 【书单】《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第二性》 《自杀论》 【锻炼与作息】 本月的运动主要以徒步为主,大概每周会出去1~2每次徒步走1~2个小时。作息还是和以前差不多,天冷了许多,早起变得困难了一些,不过还是坚持起来了。看书方面,还是以涂尔干为主,我好像从开学到现在以来一直都在读涂尔干的,这个月读完了《自杀论》,涂尔干的书就暂时告一段落。下个月开始读新的人,计划是要读齐美尔的《宗教社会学》和福柯的《性经验史》(三卷)。读书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老问题,就是数量上不去,读到不懂的地方我就会停顿很久反复读,导致整体读的速度还是跟不上。 【读书感悟】 失范与自杀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提到分工的反常形式是分工的一种病态形式,它会损害社会团结,分工的反常形式一共包括三种:(1)失范的分工;(2)强制的分工;(3)分工的松散和混乱。这里主要说的是失范的分工,分工是一个不断分散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的,各个部分通过有机的结合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团结,但这种差异性的特性导致了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离心的倾向,一旦这种离心的发展超过了限制,就会导致失范的产生。想要避免或摆脱失范状态,就需要有组织去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使得各个部分被限定。换而言之,其实这个组织就是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需要去制定和出台各项法律法规,使得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到规定,各个部分能够维持一种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而自杀其实也是社会失范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结果之一。 自杀主要分为四种: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示范性自杀(有的也翻译成反常的自杀)和宿命性自杀(这种自杀提的比较少) 失范性自杀主要是由于社会混乱所导致的。涂尔干认为生物痛苦的根源是由于欲望和满足欲望手段之间的不平衡。动物和人不同,动物的欲望受到生理机制的影响被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没有界限,是没有止境的。人拥有的越多,拥有的未被满足的又会催生新的欲望,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尽头。只有当个体的欲望被社会所限定时,人才会感觉满足和幸福。正常等级秩序下,每个人都安然的接受自己所在的等级,接受这该等级阶层对他的限定,使得他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手段得到平衡。一旦社会产生大的变动,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乱,造成社会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混乱,导致自杀率的升高。 在这里涂尔干主要阐述了由经济和家庭两种因素导致的失范性自杀: 经济失范(典型为经济危机):人的自杀倾向和财富数量并没有直接关系,人不管有钱没钱都会想要自杀,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导致自杀率升高,是因为它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引发了社会混乱,巨大的生活变化和落差,使得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人情绪崩溃,产生自杀的倾向,自杀率也在一定时期增长。 家庭失范(丧偶危机、宗教、离婚) 宗教:新教离婚多,自杀多;天主教离婚少,自杀少。新教徒的整体化强度没有天主教高,新教比天主教允许个人思想拥有更大的自由,不太重视共同的信仰和实践。(涂尔干在书中多次提到宗教对自杀的影响不知这一处,而且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也有很多次讲到了宗教,感觉这也为他晚年研究宗教写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埋下了伏笔) 离婚:离婚率与自杀率成正比,是由于离婚制度对婚姻的影响造成了自杀,而且这种自杀往往是男性更多。因为对于男性,婚姻约束了他们,控制了他们的欲望,让他们不再无限制地去追求一些方面的自由,这使他们可以稳定。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性要求具有较少的心理特征,她们的精神生活一般来说不发达,女性的天性使然并不需要约束,婚姻带给她们的是捆绑。离婚制度意味着解除婚姻获得由,这样的自由产生在男性身上的危害远大于女性,所以男性会更倾向去自杀。 一个完全不同的团体也可以起同样的作用,只要它具有同样的凝聚力。除了宗教团体、家庭和政治团体以外,还有另一种还没有讨论过的团体,这就是同类劳动者、履行同样职责的合作者联合起来形成的职业团体或行会。 读书报告(2024•3月份) 【书单】《乡土中国》 《江村经济》 《生育制度》 《乌合之众》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在读《现代性的后果》 【自我评价】 运动:天气渐渐暖起来了,这个月集体运动主要还是以打羽毛球为主,个人运动主要以爬山为主,天气好的时候会和舍友一起去爬山,徒步就感觉还挺好的。 作息:一开始刚刚从家里过来有那么几天睡不着休息不好的时候,现在已经调整过来了。作息总体还是挺规律的,因为天气暖和起来了,起床也没有那么困难了,每天状态还是挺好的,偶尔也会焦虑,但后来也都想通了,就好好享受当下,不要自己束缚自己。 读书状态:这个月读书的数量还是挺多的,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书比较的简短也和现代生活离得很近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中间还穿插读了一本让我深有启发的纪实文学叫《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是一个高校老师,她通过对一些自己教授的学生进行长期接触和观察,将他们成长状况和命运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的很真实,很适合仍在学生阶段的我们去看,推荐给大家。 【读书感悟】 乡土背景下县域教育的发展何去何从? 教育毫无疑问是重要的,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该给个人以希望,教育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理想,这一点对县域教育而言更为突出,县和市虽然在行政级别上是平级,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县是比市落后很多的,更何况是在相对贫困的县域,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教育几乎是唯一能想到的可选项,基础教育对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培育至关重要,县或者说以县为代表的农村,是目前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虽然各地高校年年都在扩招,社会中大学生越来越多,学历贬值也越来越严重。但其实目前在县乡农村仍有大量学生接受完基础教育就去谋生活了,我童年的小伙伴也是如此,有些早早的就进入了社会,接受完基础教育也是他们一生中正规教育的结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上大学的,如何为这些注定无法进入大学的孩子提供值得他们一生回想的学校体验呢?或者说提供有益的学校体验呢?这是目前县域教育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对县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称中国为乡土中国,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从乡土中走出,依赖于泥土生根驻足,繁衍生息,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但也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那样,“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县域教育的发展就是对这句话的现实写照。
县中曾几何时是十分辉煌的,考上本地最好的县中,基本意味着“一只脚已踏进重点大学”。哪家孩子考取了名牌大学,都能成为同县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一批又一批寒门学子从县中走出,早年的中国大学生、新城市人,不少都来自农村、小县城,他们都对县中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在省市重点中学和“超级中学”的双重夹击之下,现在,在一些较为极端的县域,全县能考上一本的人数很少很少,甚至可能只有个位数。目前县中的发展十分受限。
在内部,我国县域教育的生态是复杂的,乡土社会的主要支配关系是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这一点在县乡中尤为明显,在那里没有清晰的规则界定,每个人都活在一定的圈子之中,公共领域容易被私人关系支配,通俗来说就是熟人社会受人情主导,这也是为什么在县乡中想要找政府机构办事,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直接去县政府和乡政府,而拖人找好关系后再去。公共事务可能会被迫沦为个人利益和政治绩效的筹码。大家对变革的态度是很警惕的,公共领域也越来越无力。书中也说到一个例子说到一个地方说要改革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和前任县委书记表示支持的,但前任县委书记还没来得及开展工作就调走了,现任县委书记不支持也不反对,是比较超然的态度,只能说是有限支持,就说试一试,但也是在不太乐观的眼光下来做的。都口头上都说支持教育,但拿出实际行动的很少。就很经典的那种在抽象层次上会表示支持,落实到具体层面就会不作为或反对,不想自己的利益蛋糕被破坏。最后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书中说的那样“在这样的圈层氛围中,公职人员会逐渐失去与外界对话的能力,语词贫乏,知识单调,视野狭窄,不断侵吞公权力而不自知,教育事业也沦为阶层复制和聚敛钱财的“肥肉”。”更别说教育改革了。
在外部,加之县域各个学校间不良性的竞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般地掠夺师生资源,更加剧了县域教育发展生态的破坏,使得有的地方营养过剩,有的地方过度贫瘠,从而产生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坏的越来越坏,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就这样内外共同作用下生生地把曾今辉煌的县中压垮,走向衰败。
我知识能力有限,不知道这样复杂生态下的县域教育如何向内破局,向外获得发展,托住祖国的未来。只是模糊的感觉仍要从乡土中去寻找答案。县域教育与市区教育从不同的土壤中生长,显然照搬城市里的那一套是不适合县域教育发展的,县域教育的发展还要因地制宜,从它的来处着手。 读书报告(2024.4月) 【书单】《现代性的后果》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精英的兴衰》 《男性统治》 《再生产》
【锻炼与作息】 运动:本月的运动以跑步为主,这个月还大家一起去公园春游了,挺好的,更加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作息: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和上个月一样,很规律。 【读书感受】 读书方面吸取了上个月的经验教训,没有再分心去读经验类的书籍,把自己的注意力读书全部集中在在了经典阅读方面。总体数量中规中矩,没有很大突破,但也是在小步向前吧。 【读书报告】 惩罚权力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 这一时期的酷刑主要有:死刑,拷问,苦役,鞭刑,公开认罪,放逐等,以肉体惩罚为主。这些酷刑很残忍,但它并非是一种无法无天的极端狂暴的表现,它是一种技术,并不是所有惩罚都叫酷刑,它有一套严格的基本标准:1)它能制造痛苦且这个痛苦能被精确地度量,比较和划分等级 2)它应该成为一种某种仪式的一部分 3)公开的酷刑和死刑应该是引人注目的,应该能让所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一场胜利的凯旋。 之所以将犯罪的真相通过公开的刑罚直接表现出来有以下原因:1)是犯罪者称成为自己罪行的宣告者(使得审判权威很具有合法化)2)沿用、复活了忏悔的场面 ( 复制了强制的当众认罪,将公开处刑变为招示真理的时刻)3)将公开受刑与罪行本身联系起来4)行刑的缓慢过程、突如其来的戏剧性时刻、犯人的哀嚎和痛苦可以成为司法仪式结束的最后证据。 这样的公开酷刑是一种政治仪式,它是一种展示权力的仪式。因为法律是君主意识的体现,违法是对君主人格的冒犯。因此,公开处决就具有一种司法-政治功能,通过这样一种公开处决的仪式,去重建一时受到伤害的君权。 民众在公开处刑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一开始民众是能能够容忍酷刑的,随着发展,酷刑的效应逐渐消失,民众开始抗拒酷刑。加之犯罪文学的发展,美化了人们对罪行和犯罪的想象,酷刑(尤其是公开处刑)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二)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 十八世纪晚期也就是大革命时期,随着酷刑逐渐激起群众对统治者的不满,于是开始推行“排除酷刑的惩罚”,惩罚进行革新,这个时候的惩罚建立在表象技术学上,成为某种自然机制的一部分。 这就不得不提到监禁,监禁在短暂的时间里成为了一种最一般的合法惩罚形式。监禁本来在刑罚体系中处在边缘的地位,而且常于“专横的君主意识和无节制的君主权力”产生联系。后来,监禁开始普遍实行,是因为在古典时代已形成了一些惩罚性监禁的重要范例,其中有阿姆斯特丹劳动教养院,费城范例等。不过实际存在的惩罚机构和改革家所设想的各种惩罚之间是存在异同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要预防犯罪重演,不同点表现在了解人的途径,惩罚权力控制人的方法,实现改造的手段中。 于是,到了18世纪晚期,人们面对着三种组织惩罚权力的制度。第一种,基于旧的君主制度,对犯人的肉体施加报复;第二种,以符号为手段,以具有被操纵的表象的灵魂作为对象;第三种,通过管理机构来执行,以在习惯,行为中留下痕迹,来施展训练肉体。最终,被采纳是是第三种方式。 并且,福柯在这里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最终被采纳的是第三种方式。 (三)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监视 1)规训权力的三种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 1.层级监视:层级监视是一种持续的监视,它借助于一套借助观看而强制施行的机制。军队中的军营建筑就是很好的体现,它是为了便与控制而设计。但是在工厂中,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监视方式,这是由于工厂的经济性质所导致的。 2.规范化裁决:规训系统(法律)中包含处罚机制,纪律带有特殊的惩罚方式,它由可观察到的自然进程规定的。规训惩罚是带有矫正性的,具有缩小差距的功能。它借鉴了司法模式的处罚,有强调操练惩罚。它与奖励相联系,奖惩能被评估。 3.检查:检查可以将层级监视的技术和规范化裁决的技术结合起来。它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关系的颠覆和知识系统的构建。例如,医院的“巡诊”,学校的考试等,对病人和学生进行“医疗规训”“学习规训”。 2)全景敞视主义 在介绍这一部分的时候,福柯首先是制止瘟疫和放逐麻风病人的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忽然就感觉和之前读的《疯癫与文明》互动上了,疯癫与文明中也提到了麻风病人和大禁闭。不过那本书更加侧重的是去讨论疯癫,病态等并非是一种天生的本质,而是一种文化主动选择的结果。在《规训与惩罚》中说到,一方面,通过这种二元的划分和打上标记(疯癫|心智健全,正常|反常),另一方面,强制安排,有区别的划分。来给人们打上印记和改造他的各种权力机制。 而全景敞视监狱就是这种构成的建筑学形象(那是一个环形建筑,中间是瞭望塔,囚室环绕着瞭望塔,通过瞭望塔看守能观察囚犯,囚犯不知道却不知道自己是否受到了监视,从而使得权力运作自动化,在降低了监督的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监督的效率) 读书报告(2024•5月份) 【书单】《街角社会》 《社会学想象力》 《现代性与大屠杀》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自我评价】 运动:本月的运动有打羽毛球也有跑步🏃♀️,天气好天也热,晚上操场上运动的人也多了,自己运动起来也更有干劲了,运动量较上个月有所提升。 作息:作息没啥变化,已经变成一种规律了,每天按部就班都坚持早睡早起。 读书:读书这个月读了《现代性与大屠杀》想着读完可以把有关现代性的内容串一串,但是读了之后,发现这本书有点标题党,它好像并不是在侧重讲现代性的问题,更多的是在讲犹太人的一些问题,不过这本书本身还是很有意思的。 【读书感悟】 现代性的一些问题 一、现代性是什么?它的特征及产生的动力 吉登斯通过阐述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系统和军事力量四个制度性维度来对现代性进行剖析。这四个维度的背后呼应“三个动力”。同时,这四个维度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且由于现代性内在的全球化特性,吉登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相对应的全球化的四个维度,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 现代性动力主要来源有三种: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这是在无限范围内时—空伸延的条件,它提供了准确区分时间—空间区域的手段;脱域机制的发展,它们使社会行动得以从地域化情境中“提取出来”,并跨越广阔的时间—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的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 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 现代性具有断裂的特性:表现为它的变化速度很快;变迁范围很广,席卷了地球的整个表面;分离了过去的传统制度,组织了新的制度。 二、现代性与信任 前现代性的信任和现代的信任有所不同,前现代是地域性信任,现代的信任是脱嵌的对抽象体系的信任。在论述信任和抽象体系的关系时,吉登斯先说了,信任机制与非专业人士和专家之间联系相关,与内部工作人员的活动相关。又谈到了承诺,承诺分为当面承诺和非当面承诺,当面承诺来源于个人相处的经验;非当面承诺由信赖系统维系,它的信赖感来源于专家系统,符号系统等抽象体系。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往往要通过与代理人的当面接触,才能接入这个抽象体系。与专家系统,符号系统等抽象体系建立的非当面承诺,被转化为与代理人建立的当面承诺,这个过程就是“再嵌入”。举个例子来说,就比如人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信任感会从对医学知识的信任转变到对医生专业表现的信任。 在这里吉登斯还提到了一个交汇口意即非专业人士与抽象系统的相遇。非专业人士对抽象系统的信任包含了两方面——专家和系统。对专家的信任包含了当面承诺,也包含对诚实程度指标的了解,如专业伦理;对系统的信任并非当面承诺,虽然非专业人士对知识的运作并不了解,但正因为不了解,才不知道专业知识也存在错误的可能性,才会能对抽象系统继续保持信任。上述两者的交织最终形成了对抽象系统的信任。 三、现代性与大屠杀 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的大屠杀,特指对犹太人的屠杀。这种屠杀它带有现代性的色彩(它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有最大的自推力)同时现代性也是这场大屠杀的必要条件。通过现代化的官僚体系,现代化的技术与分工以及专制与独裁实现了这场非道德化,非情绪化,精细化以及计划化的大屠杀。 1)现代化的官僚体系 “道德自抑”在三个条件下会受损,首先,暴力被赋予了权威,执行者通过享有合法权利的部门的正式命令来实现;其次,行动被例行化,通过规章约束的实践和对角色内容的精确阐述来实现;最后,暴力受害者被剥夺了人性,通过意识形态的界定和灌输来实现。而现代化的官僚体系使得这三个条件,更容易达到,从而避免了社会中正常德国人的良知被激发,大屠杀得以顺利的推行。 每个执行者的道德自抑受损, 2)现代化的技术与分工 现代体系下的分工更加被细化,分工让冗长的官僚体系运行起来更加丝滑,分工使得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工作,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这样就让行动者与受害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被拉远,使得行动者道德盲视,不受道德束缚,无形之中减轻了大屠杀的实施阻力。 3)专制与独裁 专制和独裁也是这场大屠杀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化的官僚体系,现代化的技术与分工,都是独裁者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通过这些工具独裁者造成整个社会都认可的“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