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文彦荷 2022-11-25 15:28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布迪厄关于教育的主要观点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在于促进社会平等与推动社会阶层的的流动。实际上,布迪厄认为学校的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场域,因为在这个场域中的人所拥有的资本,不管是文化资本还是经济资本的不同,造成了各阶层或群体在教育这个场域中他们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是在教育场域中形成了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教育场域中,拥有不同数量与不同类型的资本的人们在这个场域中相互争夺。教育场域本质上是一个充满了不平等并持续生产不平等的场域。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教育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在其他方面的基础与条件如何,只要具备一点点的天赋然后付出更多的努力,就可以进入相应的社会生活,可以获得教育体系内的认可。如果有人接受教育之后却没有获得大多数人所获得的生活,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在于个人本身,而不能把原因归结于教育体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寒门能不能出贵子,只能依靠教育实现,教育是底层人民像上流动的唯一路径。但布迪厄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布迪厄将教育当做一个场域,他认为在任何一个场域中都会存在一种斗争关系,在这个场域中同样存在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同样,在教育场域中也存在这样一种斗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教育场域中,占据更多类型与更多类型的资本的行动者就在教育场域中占据更高的地位,更能把持这个场域,使得教育的运作朝着对他们更有利的方向前进。
    布迪厄认为在法国,那些在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上都没有优势的阶层,在教育场域中处于劣势,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的阶层与经济资本的阶层在教育场域中则处于优势,处于支配地位,这些拥有支配地位的阶层在教育这个场域中相互争夺这种支配地位。在教育场域中通过争夺而获得的支配地位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教育场域中,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所以,布迪厄认为,对教育进行社会学的深入解析,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理解教育的结构与状况。教育社会学是“关于权力和合法性问题的普通人类学的基础”,对它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与全面的理解整个社会的结构状况与运转机制。
    布迪厄认为,教育场域内实际上充满了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在这个教育场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再生产。虽然在教育场域中常常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公正和平等的现象,但这也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在教育场域中更多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的关系,处于支配地位的人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向被支配阶层强加一种文化专断,但被支配阶层常常是觉察不到这种文化专断的。符号暴力是“在一个社会行动者本身合谋的基础上,施加在他人身上的暴力”离开了符号暴力者的合谋,,符号暴力将不能成立。。布迪厄认为,在教育场域中我们经常所说的“早熟”、“天分”或者是“自如”这类字眼实际上他们都是教育场域中的支配者强制赋予被支配阶层的一种符号暴力,这些看似表扬的字眼背后确是代表着更多的社会与文化含义。
    布迪厄在调查中发现“寒门子弟相对于王孙贵胄的劣势地位,与阿尔及利亚人民相对于法国殖民者、与贝亚恩农民相对于城里人的窘境,存在着结构上的相似”。布迪厄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在教育场域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社会出生,其中经济因素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了一些人从出生的时候就与那些处于支配地位的人有着价值、立场或是态度上的相互对立。基于此研究结果,布迪厄得出的结论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把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阶层流动的方法简直是天方夜谭,具有欺骗性,它不过是资产阶级用来维持其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罢了。实际上这种表面上处处体现社会公平的教育体系不仅没有弱化阶级矛盾,缩小阶级差距,促进阶级之间的相互流动也没有填平阶级之间的鸿沟,不仅没有使各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的文化资本进行平等的在分配反而加剧了一种社会不平等,但在表面上教育系统的功能却还是一种促进社会平等的表象。在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雄厚的阶层中他们可以不通过“找关系”或“走后门”就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表面上看大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在那些处于支配地位的阶层中他们的子女从出生开始就与普通家庭的孩子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起跑线是不同的,他们的起跑线也许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一生都无法达到的终点。教育制度有利于上层子弟,由于其特权地位所继承有形的或无形的文化遗产,转化成了他的天赋品质,并保证了他们在竞争中的优势位置。所以即使是看似最公平的也是底层人民子女唯一的出路的教育体制实际上也充满了不公平。
    总之,布迪厄认为教育场域就是一个充满了不平等的场域,并且在这个场域中它的不平等是持续再生产的,在这一场域中拥有不同类型与不同数量的资本的人在教育场域中自然而然的也就处于支配地位与被支配的地位,呈现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可以使得教育场域朝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而被支配阶层只能将外在的客观结构内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在许多种社会可能面前做出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的选择,这同样也是体现了一种符号暴力,处于被支配阶层的人在一代代的繁衍过程中对这种社会制度深信不疑,认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从来不会反抗,因此底层群众向中层流动的可能性比较高,但流动到上层社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因为他们意识不到即使是在最体现社会公平的教育系统,也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中他们也还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布迪厄的愿望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幼儿学校到大学,初步的并始终如一的客服文化不平等的社会影响,给每个人以同样的受教育机会”。


查看完整版本: [--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17597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